更新至HD中字

主演:方·基默,安娜琳·麦考德,詹姆斯·瑞马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枪 剧照 NO.1枪 剧照 NO.2枪 剧照 NO.3枪 剧照 NO.4枪 剧照 NO.5枪 剧照 NO.6枪 剧照 NO.13枪 剧照 NO.14枪 剧照 NO.15枪 剧照 NO.16枪 剧照 NO.17枪 剧照 NO.18枪 剧照 NO.19枪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酷毙了的枪火

酷毙了的枪火

作为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风格——言简意赅,明快跌宕。
这部电影分分钟满足我对于电影的欣赏,没有盘根错节,也不花里胡巧,却非常的扎实,而且合理。
阿来、阿麦、阿肥、阿信、文哥、大嫂,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角色冲突外加气氛把握渲染风骚极致而独特,着迷,好像会上瘾,看了又看,没有电影看得时候我会拿出来再品味一遍。
可以独领风骚至今的一部电影,不愧是杜琪峰。

 2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如果说《暗战》的剧本是一把出鞘的剑,那么《枪火》则是一把刀客欲拔未出的刀。宝刀归鞘,看不到人惊讶于刀狰狞的轮廓,看到的人感叹那未出世的锋利。
   “每一场戏的文本都要写一份潜文本。”这是罗伯特•麦基经常说的一句话。而《枪火》则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整部电影,没有一处指明阿麦是五人中的告密者,但是却又无处不讲,精彩绝伦。老杜把江湖拉回了社会,江湖毕竟是江湖,既有兄弟情深,怎少的了尔虞我诈?
    从情节进入到老鬼接到指示处理阿信的时候开始,游乃海伙同杜琪峰将这种潜文本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极度平衡的状态。
表面上看,其他四人对处理阿麦的事情上意见不同,而影片最后结局是老鬼放走了阿信,骗过了外面的老大的监视者阿九。如果对部电影的剧情理解到这,那么这仍然是一部经典的电影,看的人会觉得影片枪战场面帅到爆,剧情看起来又轻松又好看,结局也令人满意,感叹五人兄弟情深。
这就是杜SIR加游乃海的厉害,看得懂的人觉得NB,看不懂的人也觉得NB。
    如果你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可惜,你还没有见到老杜的精彩。只有你集中精力,就才会发现他到底在讲什么。
阿麦是告密者这个情节是潜文本的核心,确凿判断在于阿来在车上问阿肥枪准备好了吗,阿肥说准备了一把黑色的,而后老鬼拿出的是一把银色的。
从这个情节开始,我们一步一步分析。
第一步,阿来是肯定不希望阿信死的,这个不解释。因此阿来吩咐阿肥特别准备的一定是有问题的枪,一把黑色的假枪。
第二步,杜SIR给了老鬼枪一个特写:银管橙把。因此老鬼的枪不是阿肥准备的那把。
第三步,阿信没死,因此枪虽无问题,老鬼用得却是有问题的子弹。因此,老鬼骗了别人,放了阿信。
第四部,阿来这样有情有意的大哥,在小弟被打死了后却只是开枪泄愤。并无任何实质举动。为什么会这样?结合三,我们可以知道,因为阿信是诈死,所以此事阿来肯定是知道的。
经过这三步,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推理出这样的结果:阿信和阿来合伙骗了阿肥和阿麦,而老鬼在最后扔给阿肥一枚假子弹,阿肥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从这个情节可以得知,他们要骗的不是阿肥,所以他们骗的人就是阿麦。那么为什么骗他,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阿麦是文哥的人,是文哥打入五人的内鬼。
于是我们恍然大悟,瞬间一个伪装过的情节迎面扑来,那就是阿麦在码头的举动:先是举枪,然后想了想放下枪,用言语劝回了阿信。这是全剧,唯一一个对应此情节的明扣,是给观众回想的情节。其他还有诸多暗扣,比如阿麦作为一个NB的枪手为什么开场的时候在做泊车小弟,然后他送嫖妓老板离开的时候,老板给他小费,他却无意流露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这说明,丫就不是个小弟,根据开场的建立镜头,阿信是在阿来场子外泊车的。因此阿麦从一开始就是文哥监视阿来的探子,后来五人组的事情把这事变的更加顺利成章。文哥是一边找保护,一边还不忘记针对阿来的计划,抓住这个机会把阿MIKE送到阿来手底下。

用镜头讲故事!

不要去解释,要去阐释!

这简直是对以上两条法则的完美展示,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即使它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类型片,一个娱乐电影。

我喜欢杜SIR为了达到以下几点,特意用得几个点。
第一, 阿来在车上提起让阿肥准备的枪的时候,没说是准备假枪。这块儿按照一般导演急于讲明白故事的时候就憋不住说了,说了得话虽然有些生硬做作(你想想阿来问阿肥,还特意强调“假”这个字,实在太过露骨),但是观众就会意识到枪这个事,这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明白杜SIR意思的将多出一大堆人。可惜老杜就是不加这个字,绝不为了不仔细看(这不是智商问题绝对是认真问题)的人妥协,他也不差这个,因为刨除这些潜文本,这也是一部好电影。
第二, 阿麦在码头的反应的设计可以有多种解读。可能是产生了感情,可能是摄于阿来的恐吓,可能是不想破坏现在的局面。这个情节足够大,又设计精妙,既没有露出他的真实身份,也让观众对这个情节记忆深刻。从这点上我要说,如果你想为反转情节留伏笔,请务必最少有一个让观众记忆深刻的情节,决不能是一闪而过的一个表情动作,这些表情当然要有,但是属于导演的隐藏彩蛋,是留给二次观影以上的人看的。
第三, 老鬼扔给阿肥子弹,让阿肥想通整个事情,与阿肥那深意的一笑。这个镜头,虽小却精致,这是一个不可能忽略的镜头,提示你这电影里面另有乾坤。接着果然是阿信从后门溜出的情节。
     
很多人也学着用潜文本讲故事,可惜功力太差。埋的伏笔像一坨屎一样,而且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人物。《枪火》对人物的创作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多少年,都让观众能准确的说出这五个人是什么特点,是哪几个演员演的,甚至是一些小细节都让人记忆犹新。而其他失败的作品,主要问题出在,在没有一个明朗的人物的基础上胡搞乱搞,编之前没有想清楚这个人的人物动作(目的,欲望)。却先想结局怎么反转,然后到剧本的前面埋下几个小玩意,自认为做到了潜文本,做到了合情合理,其实漏洞大的要死,因为缺少人物!
编剧们,学学吧,讲故事之前先设计好你的人物,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你再琢磨琢磨《神探》最后的换枪情节,不虚心学习不行啊。只有写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想清楚他们的来龙去脉,做足了准备功课在动笔,你才有机会达到银河的这种境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3 ) 很喜欢里面的细节

看老杜的片子真的很过瘾,而且老杜真的很擅长挖掘男演员的潜质,片子里的每个人都很帅很有味道。
片子里的几场枪战的经典,剧情、人物设置的精彩,拍摄、走位的精确等已经很多人说了,我就不多说了。我特别喜欢里面的一些小细节。
一、阿肥一直在吃一直在吃一直在吃,好可爱。很义气,一开始对阿信很高冷,但是后面感觉到鬼要杀阿信的时候出手相救。
二、香烟里放火柴这个梗真是好好玩,玩了两次都很合宜。
三、好喜欢踢纸团这个场景啊,五兄弟虽然算是临时组队,但是一直配合默契,但是感觉踢纸团这个场景才真正体现出他们开始交心了。一个男人是不会轻易展现他不成熟的一面的。文哥出现,迅速结束好萌。
四、旧工厂那段枪战,阿来两人没有立刻杀那个狙击手,这个感觉有点浪漫主义的色彩,一是他们对对队友阿麦的绝对信任,二是不打扰他们高手对决,颇有武侠浪漫的色彩。后来看到脸上一样的伤口相视一笑。
五、阿肥不会开车,2333333,最后在车里那段演练不知道当时司机什么感受,哈哈。
六、阿来让阿信走的时候给他的是两个信封,还有他自己的一份,阿来是个好老大。

 4 ) 《枪火》拉片小记-浅谈杜琪峰与香港电影的动作节奏

《枪火》拉片小记-浅谈杜琪峰与香港电影的动作节奏

引言

杜琪峰(1955-),作为后香港电影时代最重要的作者导演之一,在1996年与搭档韦家辉,游乃海等人创立了银河映像,迄今已二十多年。银河映像以独立电影起家,秉承“左手商业,右手艺术”的原则,每年也会定量生产些商业类型片,用来维持公司运作。

银河映像的独立电影以 低成本 精巧别致而著称,《枪火》就是代表作之一,诞生于香港低谷期,仅用了250万的成本,19天拍摄完成,之后被杜琪峰本人称为“综合了好几年经验的一部习作”,却是杜琪峰乃至整个银河映像团队,协作出的最完美作品之一,场面调度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把香港电影带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区别于以往港片简单 热血的兄弟情,快意恩仇,《枪火》带给我们更多是冷色调,高度仪式化的杀戮,这在之前的香港电影中,并不常见。

正文

《枪火》主线是五个保镖奉命保护被追杀的老大,并不复杂。杜琪峰把数场枪战戏作为支撑点,用于推进情节和丰满人物。这样编排,在港片中比较常见,比如一直被我视为港产商业片教科书的两部电影《功夫》《辣手神探》,分别做出了非常好的范本,情节在一组组眩目的动作戏中,有条不紊的行进,让观众大呼过瘾,同时文戏也不会太差,(可能也与周星驰和吴宇森的导演功力,和严苛要求有关系)。《功夫》里的阿星,《辣手神探》里的袁浩云和阿浪,两部电影都为我们留下了极其鲜活的人物,说载入港片史册都毫不为过。

杜琪峰在《枪火》里也如法炮制,毕竟这样的编排方式,是港产类型片从1980年代开始沿袭下来的,多和港片黄金期,电影产量大,赶工快,很多电影剧本都是边拍边写,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常规是 导演只要有意念,把想法兜售出去,找到有意愿的投资商,电影即可上马。为了观众和市场,一般导演会把动作戏用很长的时间拍摄出来,精益求精,力求视觉冲击,吸引眼球。而文戏多半草草了事,不会被视为太重要的部分。

港式动作戏最传统的编排节奏是 打--在关键时间点停顿-打-停(成龙在纪录片《成龙的特技》里如是说)。演员之间先来一轮激烈的生死相搏,刀剑拳脚,然后在某个时间点停止,数秒钟静观其变。紧接着像饿虎扑食一样,迅猛的冲向对方,进入下一轮更凶残 激烈的打斗。静与动之间的两种极端对比,会让动作场面形成惊涛拍岸式的节奏。(此处参考了《香港电影的秘密》)

拍摄《枪火》之前,杜琪峰有过在港片片场浸淫十多年的经历,从TVB电视剧到通俗类型片,磨练了成熟的导演技法,想必也是对如此节奏排铺非常熟悉。在《枪火》中,这套传统的动作节奏被加以改造,形成一种高度作者化的风格。

第40:43-45:03的商场部分是全片重中之重的部分,不单单衔接剧作,调度,空间意识,人物,动作,被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赞叹不已。

镜头1-2

1

2
镜头 1 2 冰冷的电子乐bgm 正反双方在大远景中入画,帮观众建立空间意识。此处强调的是建筑空间的复杂,空间一直是杜琪峰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冰冷的电子乐bgm 正反双方在大远景中入画,帮观众建立空间意识。此处强调的是建筑空间的复杂,空间一直是杜琪峰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镜头 3 4

3

4

人物调度,构图突出演员站立,表演,每个演员眼神都是不一样的,五个保镖的群像形成初步勾勒,都在严阵以待。

镜头5

5
镜头5 第一个杀手登场 战斗开始

第一个杀手登场 战斗开始

镜头 6 7

6

7

一番激烈的枪弹交火,杀手被击毙(也就是之前说动作编排中的 第一轮生死相搏。在这里也有试探的意思,试探隐藏在复杂空间中和暗部的敌人,然后五个保镖第一次有了共同目标,站成排,配合将其击杀,这几个镜头是仪式化杀戮的一部分-试探。自此 空间 人物 动作 逐一建构)

这里补充点细节 几个飞速的运动镜头(截糊了)

(人物)阿鬼似乎是五个保镖里 反应最快的,第一个发现敌人,迅速护住老大,避免其受伤害。

(人物)阿鬼似乎是五个保镖里 反应最快的,第一个发现敌人,迅速护住老大,避免其受伤害。

(视点)有个以飞帽子为主的视点转化,从敌方视角转到五个保镖的视角。鲜明的阵营对立。

镜头 7 8 9

7

8

9

又发现一个敌人 这回是阿鬼和阿信两人配合 上演了一轮攻防战,将其击退。重点突出几某个角色,不再是五个保镖的群戏了。杜琪峰似乎从西部片和日本剑戟片汲取了不少营养,这场枪战比的是反应敏捷程度,与其叫“枪战”,不如说是斗枪更合适,因为不强调弹药用量多少,寥寥几发,双方谁拔枪最快,谁就是最后的胜者,和通常港片强调场面火爆,子弹炸药横飞,不一样,理念更近似于日本剑戟片中的“杀阵”,谁最快出刀,瞬间将对方置之于死地,赢家就是谁。只不过在这个场景中,武士刀换成了枪,出刀速度成了扣动扳机的速度。

第一轮恶斗 就此结束 接下来是数个凝滞的瞬间,动作分割,让电影形成一种惊涛拍岸式的节奏。

镜头 10 11

10

11

强调人和空间的关系,人在空间中小心翼翼的前行,举枪试探,因为敌人很可能随时准备偷袭。

镜头 12 13 14

12

13

14

阿肥负责保护老大,其他角色把守四周,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场”。

镜头15

15

场”的形成 杜琪峰喜欢让数个人物在空间中 站于适当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场”。人物被局限于这个充满危险而又未知的“场”内,开枪战斗。

数秒钟的凝滞结束,新一轮恶斗开始

镜头 16 17 18 19

16

17

18

19

通过交待五个保镖各自把守的区域,以及敌方的位置,杜琪峰把一场小规模交火拍出了大型战争的感觉。前面 “飞帽子”视点转换的镜头同理,强烈的对峙感,敌方视角和五个保镖,左右两边电梯,像是两道防线。

镜头 20 21 22 23

20

21

22

23

一组 视线剪辑,眼神交汇,气氛充满紧张感

镜头 24

24

又是数秒钟的凝滞,五个保镖似乎发现了异常,准备开枪。

镜头 25 26 27 28 29 30

25

26

27

28

29

30

“阿肥”,阿鬼喊了一声,似乎想说 四周已经安全了,可以带着老大跑了。战斗至此结束

结语

这短短的不到5分钟内空间动作从人物群像,到单个角色的细节刻画完成度让人叹为观止,如何汲取前人电影的精华,并且形成自己的美学风格,《枪火》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也标志着杜琪峰—这香港重要作者导演,从此开始崛起。

 5 ) 关于电影最后阿鬼杀阿信自己的理解

  下午闲来无事,看了看枪火(粤语),以前也看过,不过很粗略的看完,连阿MIKE是文哥的线人都没看出。。。这次仔细看了影片后半部分阿鬼接到上头的命令杀阿信,谈谈自己的理解。
  阿鬼领了南哥的任务——杀勾引大嫂的阿信,出门之后可能就猜到阿MIKE是他们五人之中的内鬼,因为阿来是阿信的大哥,阿肥是跟着自己的小弟,自己也没告密,就剩下阿MIKE了,而且想想之前阿MIKE和文哥亲密关系(给文哥开车、帮文哥穿避弹衣)等等细节不难推断出来,也猜到阿MIKE跟着阿来也是文哥授意,以后监视阿来。
  从一开始阿鬼就不想杀阿信,兄弟情深。但社团有规矩,自己也不能放阿信走。他跟南哥说完“这件事我会处理的”,估计自己就在想个万全之计,既能够照顾兄弟情谊,又不破坏社团的规矩。
  阿鬼自己能够搞到枪,所以他找阿肥要枪,其实是为了让阿肥通知阿信有心理准备,他和大嫂通奸的事情败露,上头已经知道了,通知阿来,最主要是引来内鬼阿MIKE。
  在码头,阿信听了阿MIKE的话之后,不想连累大家,为了兄弟情义,不逃去台湾,他选择听天由命了。之后他们四个(阿来、阿信、阿肥、阿MIKE)商量好在子弹上做文章,给阿鬼假子弹,只有枪火,不能杀人,希望能够瞒天过海,保住阿信的性命,他们三个还不知道阿MIKE是文哥的线人,他们的计谋没能瞒过阿MIKE,但阿鬼知道,所以最后在餐桌上,阿鬼换了枪,是为了做给阿MIKE看的,像是在跟阿MIKE说:“我用的是真枪,真子弹,我会杀了阿信”。阿肥看到阿鬼换了枪,自己也慌了,自己的计谋被揭穿,他选择孤注一掷,也是最危险的方法,和文哥讲,替阿信求情,他也知道社团有规矩,自己去求情无异于找死,所以在车上自己试了很多回台词,他很紧张。
  三点到,阿肥回餐厅,带来阿嫂被杀的消息,文哥连自己的老婆都能下手,阿信肯定也不会放过,这次谁也不能再护着阿信了。阿鬼用了假子弹,他这么做的确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为了骗阿MIKE,阿来也被蒙在鼓里,阿来是阿信最亲的兄弟,保不准阿来会开枪射杀自己。最后阿来没有,他在想阿鬼只是办事而已,为了泄愤把一盘子弹都射在旁边的餐盘杯子上。阿鬼也全身轻松,因为这次他赌赢了。
  所以我认为出了餐厅门之后,只有阿鬼和餐厅老板知道阿信没死,门外南哥的亲信阿九,文哥线人阿MIKE,阿来都以为阿信已经死了,阿肥也是直到接过阿鬼扔过来的假子弹才知道阿信没死。以上是我个人理解,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6 ) 走在侠义与游戏的边沿

           几个奇男子,几声离别枪,“轰”的一声,就天塌地陷。
             电影确实有很多种魅力,这个用豁达,开放的感官营造的世界。正应了但丁那句“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从我,是进入永恒的欢乐的道路;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所以,必有一款适合你。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妥协,我已不再期待吴宇森的“暴力美学”:舞台化的煽情处理,杀手在高速摄影中出场,风衣下摆夸张地扬起,漫天飞舞的弹壳中。他们转身或接枪的姿态无比曼妙。相反,却喜欢上了杜琪峰的极度内敛,他的隐喻,含蓄,他那用静止镜头捕捉动感,冷酷的形式却带来快感,还有他的象征手法,每一个细节都有以小搏大的精心布置,套用《大话西游》的一句话就是:“我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杜琪峰曾说:“《枪火》是唯一一部为自己而拍的电影。”这部流畅自如新意迭出的精致小品,非常风格化,极具现代艺术。导演以大刀阔斧之势,尝试用一些最单纯,最基本的电影元素表现意念,而不满足于让观众被跳跃的情节和火暴的特技而牵引。设计完全以静作为目标,杜希望展现的不是花哨的动作和刺激的场面,而是人物内心的紧张和孤注一掷的气氛。
             《枪火》深得黑泽明,北野武的真传,追求以静制动的内在张力,叙事从容不迫,讲述了五个杀手之间的一段协力,一段内讧,以现实主义风格叙述帮派成员之间的争斗和互相扶持的故事。当中黑帮斗智斗勇的三场枪战场面更是经典设计,尤以第二场双方正面交锋的近身厮杀最为精彩。
              荃湾商场的激战,历时4分34秒的长度,共剪辑了84个镜头。除了为数不多的开枪和中弹的镜头,更多的是各种机位,运动拍摄而来的静态等待。对开枪前后各种人物的内在紧张状态,有一种很酷的传神表达,不时透视出宽阔空间的长镜头。
              五人如同黑泽明的武士般平息静气,一动不动,一切仿佛凝固,但紧张感越来越强,静止中蕴含张力,用全景表现高潮。每个角色经过精心设计的站位和模特般凝固的姿态,对执枪姿势的着迷和刻意强调,都具有MTV般华丽镜头电影感。不求体现站位关系,但求赏心悦目,有着古龙小说中“一刀断岳”般的果断和凌厉,令人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
              这段文唱武戏配上轻松的音乐,特殊处理的音效和出色的剪辑,带有强烈化的个人风格和幽默观感,是杜琪峰对内心崇拜的前辈大师的一次深情致敬。
              《枪火》对白不多,含蓄,意味深长具有作者化色彩的台词风格,更象是某位黑道人士所写,人物角度偏爱静态处理,不依靠情节铺排而是通过动作场面阐述人物关系和情感,强调用演员的眼神和动作展示个性,给演员很大空间。
               喜欢吴镇宇对吕颂贤一保到底的偏执;喜欢黄秋生不动声色的处事方式;喜欢林雪的不爱说话、拙于表达,看起来与周围人无异。就象杜琪峰一样,迷恋的永远是在现代文明夹缝中苟活的,现实中无法轻负但关键时刻能体现英雄本质的小人物,比较扭曲,有朦胧的道德观,对工作执着,富有沧伤感的个性。
               《枪火》的许多细节场面都具有无限深意和特别味道。例如五人组成一支同仇敌忾的球队,踢球为各自保护起了铺垫。阿来打阿鬼时的不可一世,令人恨得咬牙切齿;而阿来向阿鬼敬烟时的一而再、再而三,却又真实得可爱。每一个镜头都不会显得多余:来哥嗅阿信的衬衫;阿鬼派给阿来的出租车,哪一个不是意味深含,耐人寻味。
               “枪火无眼,人间有情”,影片以个体对峙间的冷酷来扣人心弦,不在于扣动扳机的一刹那,而在于枪响之间那静静的等待和刺探。每一声枪响都是冷峻,不壮观亦不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但很现实。枪响过后,未诞生一个英雄,而是毁灭一个生命。
                杜更指明想让观众意识到五位杀手就象连线木偶一样,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只能随歌起舞,不能有个人主张。“一天是社团的人,一辈子都会是。因为或许有一天,你会需要社团,在江湖上混的人都明白,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情义不再是以往影片中的肝胆相照,两肋插刀,情义与社团规则显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微妙制衡的状态。
               导演刻意删除了警察这个道德与法制的代言群体,将善恶标准模糊化,忠奸界限过度化,从而拉近了影象世界与本真世界的距离。世界就是如此,什么黑与白、是与非、明与晦,不过是人类的决断---主观而易变。人是人,非脸谱。即便是,亦即变性的脸谱,个中的豁然与狭窄,单纯或阴险只有自己知道。嬗变和背离时时发生,你光明正大,有人拉你下水;你龌错龊狡诈,自堕黄泉。地狱无边,你怎么逃?!

 短评

一群演技精湛的戏骨,奉献出一个精致的黑帮小品,成就杜琪峰群戏的巅峰之作!

7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很赞的电影,喜欢吴镇宇和黄秋生,很“佬”啊!!!神经质的吴镇宇让人不得不迷恋呢!杜琪峰很喜欢用长镜头然后定格拍摄,很大师的画面。音乐轻松又可爱,原创音乐钟志荣。

9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力荐

节奏干净利落,情节耐人寻味。商场枪战、公司踢纸团、五兄弟最后拔枪对峙,这些经典镜头被吴镇宇黄秋生张耀扬林雪吕颂贤五大型男演绎的帅到爆。18天拍摄完成,250万成本。迄今为止,银河映像最好看的作品。

10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无比炫技的杜琪峰,大段故意留白背后有N多值得脑补的内容。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商场那段,踢纸团,五人用枪互指,好结局。要想知道如何刻画角色性格特点,本片是典范。

18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枪战外壳下的bromance电影,抛弃传统叙事角度表现出五个人的情谊升华,字字珠玑,各种暗语看的头晕乎乎,即使被剧情搞混了,也会被极致鬼马的配乐和调度气氛紧张却风骚的枪战戏(商场戏)所着迷(现在已经看了几百遍,如数家珍了),更不用说五个主角的影帝级表演,连胖子林雪都有一种不一样的酷,最骚的杜琪峰,一百星

23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大嫂很懂,我要是大嫂我也先勾引吴镇宇再勾引吕颂贤,还要加多一个张耀扬

2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B】动势拍出了静势的美感,枪战拍成了心理战

28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应该是杜sir最好看的片之一了吧!五个都好酷,还配个专门抢戏的任达华。短小精悍恰到好处地满足对黑帮片的一切幻想:西装皮鞋,高手大隐隐于市,老板超有钱,但兄弟情最深。枪战如下雨,没人受伤的。每个人都给足镜头最后还不忘来个完美构图时装大片都望洋兴叹的摆拍。总之很装但是绝不讨厌😎

3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老大哥鲁迅和他的5个小伙伴举枪摆拍写真集

3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银河映像和杜琪峰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力作,这和之前的一系列作品相比,在剧情上达到了登峰造极无法超越的境界,而画面制造的氛围感也更胜过往,加上忽而定格的拍摄手法和很有意境的音乐,造就了这部时间不长但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

35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中间有几段看得人真想剃个光头上街火并啊 没枪战过真是人生遗憾(大雾) 极有情趣的猴戏 而且最关键的 这片只拍了十九天 啊啊啊啊啊啊啊 你算算你人生浪费了多少个十九天!!!!!!!

40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前半部分,大广角之下的城市空间(高架桥,大型购物中心)成为了一个封闭的,环形的斗技场,暴力事件总是突然间发生,然而却又是形式化的。《枪火》是杜琪峰的风格集大成之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心智游戏电影,来自于对细节,以及情感时间的极简省略,而影片中的Brotherhood,则无意中触及了香港这个人造诚实的空间特征——它不是科波拉的Costa Nostra,也不是吴宇森影片之中追溯至早年的情感义务——他们是后福特时代短期雇佣的项目职工,甚至连人物,上级的名字也不过是一个“阿”字头的代号。《枪火》则是一部办公室电影,充满了企业部门内部的勾心斗角。为人所称道的“杜式站位”则是一种包豪斯式的几何美学,杜琪峰如此激进地解构了在香港这座城市诞生的一切传统叙事,它如此迅速地建立,又如此迅速地内爆。

4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有一段和《两个只能活一个》共用的配乐。和《放逐》《复仇》组成三部曲,标题就叫《任达华叫黄秋生去杀黄秋生不想杀的三个人》。

47分钟前
  • 湛卢
  • 力荐

男人的电影,银河最好睇的一部,也是老杜最拉风的一部。吉之岛商场走位那段很有型,配乐也很到位。

48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配樂很煩也很一般。

52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我真的不太喜欢慢吞吞的枪战

55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还行

OST大赞!强烈的鼓点带着紧张又戏谑的成分。商场戏大赞!推车小工的镜子巧思无敌。吴镇宇大赞!这个男人早年是这么的迷人呀~

6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节奏最棒的香港电影

1小时前
  • 晨光荣耀
  • 力荐

4.5,和《PTU》代表银河的两座巅峰,简洁的几组组接诠释了什么是“动作即人物”,写实风格是皮相,内核还是延续着香港警匪片的浪漫化,冷酷的杀手是调皮的男孩,梅尔维尔式冷峻影像里藏着市井人情味,标志性的凝重站位初露峥嵘,引而不发的空镜头千钧一发,吕颂贤戏份吃重气场却最弱,减半星

1小时前
  • 长发奎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