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正片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迈克尔·刚本,大卫·勒格诺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国 / 美国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2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3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4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5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6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3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4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5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6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7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8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19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普通话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都是可怜的孩子 都只有黑暗的青春

拖了一个多星期才把哈6看了。
看完以后从王府井出来,雷声隐隐,暴雨倾盆。突然又想起伏地魔藏匿魂器的那个海中岩洞,感觉恍惚。

一句话,哈6好过哈5,不如哈4。这当然也跟原著有关,火焰杯情节最流畅紧凑,高潮迭起;凤凰社阴郁拖沓,气氛沉闷;但让我意外的是,在我书迷的挑剔眼光下,我居然看到了罗琳也没怎么表达的,让我极为动容的东西。这种感受很私人,为了这份悸动,我给这一部好评。

凤凰社和混血王子绕不过的是两个人的死。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前者我迷恋太深,他没复活我至今无法接受。后者却是不能不死,顺带推出完结篇的最悲情人物。

哈6有几个场面我很心水。
1、贝拉等一干食死徒破坏伦敦大桥的场面,以及中段烧毁陋居(虽然属于导演发挥过度)。电影里较小说更甚,从小天狼星的死开始,食死徒的实力和打斗场面的华丽程度被一再夸大,且破坏欲中带着极端纵情,让人隐隐感叹黑暗力量的魅惑。
2、凯蒂被马尔福的蛋白石项链下咒,红衣黑发在落雪半空中悬浮。有鬼魅美感。
3、里德尔逼问斯拉格霍恩魂器的片段。幼年和少年里德尔不如想象中那么有气场且狂狷邪肆,但眉目间的聪明劲还是让我基本满意。
4、马尔福跟哈利的两次较量。两人各胜一局,都很尽力。没有看客和旁观者,没有无聊的谩骂和嘴仗,就是直接、爽利、实打实的对殴。显得成熟、狠辣、爆发力十足。
5、怒涛中的岩洞,海中远景我是喜欢的。内景不够细心,气氛也不恐怖,死尸更是草草了事。
6、唯一的一场魁地奇。也是废话很少,冲撞很多,对于这些又长大了一岁,又离直接的黑暗恐怖更近了一步的孩子们来说,看着挺有力,觉得他们有戏。

然后就是从片中不小心嗅到的越来越浓的悲哀、寂寞、不甘意味。除去两对CP的打情骂俏和韦斯莱兄弟的帅气客串,整个影片无处不是黑暗寂寞的青春,那些排众而出的少年,现在的,过去的,老了的,死了的,在脑海中搜索罗琳的只字片语,我就这样一个个开始回顾他们的一生。看着荧幕上贝拉发疯似地在麦田中劫杀哈利金妮,远处火光冲天,天幕漆黑,杀戮的画面中竟然不见了邪恶,只有悲哀。
结果都是可怜的孩子。这四个孩子,如果日后成了偏执暴虐的孩子,也别怪他们吧,诶。


小天狼星
我一直都爱他。集合他的萌点和关键词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布莱克家族黑得一塌糊涂,千百年的开枝散叶就出了小天狼星这么一个反骨仔。幸好他不是纯粹的黑白,不是分明的非此即彼,不然势必要长残。他聪明,不可一世的骄傲,他戏谑,偶尔也无聊残暴。这个世界似乎很难满足他,就像午后提前做完了试卷,卷起羊皮纸斜倚在板凳上,目光飘忽,神色模糊。
在霍格沃茨的时候,四人组横行霸道,成分复杂,也算是他们逍遥青春的写照。他被女生花痴,但居然从来没有情史?!总不至于真的要被我拿去跟詹姆配对。。。
种种矛盾在他身上呈现出完美的平衡。但是青春太短了。就这么短,而后面是一程一程走不出的狂暴风雨和凄迷暗夜。

他在十六岁时把斯内普倒挂空中,黑发随意搭在脸颊,游刃有余的英俊像是杀人利器。
他一定不曾想到,他以为摆脱了的病态家族,纯血统和黑魔法,他以为一生都不用再回的格里莫广场12号,是他后半生的牢笼和死局。他靠着天赋为了乐趣把自己弄成一个阿尼马格斯,又怎么能料到未来的那么多年里,他的灵魂和心智只能躲藏在一只黑狗的身躯里,才能获得片刻安稳。他的后半生是风雪危崖,是阿兹卡班,是摄魂怪的围捕,是巴克比克羽翼上的遁逃,他的家族后继无人,他和挚友阴阳两隔,他的青春已是隔世记忆。

最后的死,也是那么不得其所。毫无用处。
帷幕后,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凤凰社》是我最不愿意重看的一本。电影当然更烂。倒不是因为尾声处小天狼星会殒命,会被疯婆娘一招毙命死都死得那么草率。我是不甘心,他死就死了,还要留那么一段悲伤的弥留时光在囚笼里。这世上他走了一遭,像是无功而返,所求,皆不可得。
这个可笑的时代,他曾蔑视,但时代也视他如尘土,他的窘境延续数十年,他早已被打磨得没有一丝骄矜,与浑黑的夜一体带着暗中的意志和力量,他也许曾经相信,这不过是最后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然后舞剧漫长,他居然成了最大的炮灰。(抽屉语)


斯内普
他的临终遗言差点没把我打昏。最后一句,look at me。看着哈利的绿眼睛,看到的是莉莉的绿眼睛。某种程度可以说是死而无憾。

斯内普漫长的卧底生涯或者可疑的Double agent生涯在第六部里被逼到了极致。虽然杀死邓布利多纯粹是他们共同策划好的。为了保有老魔杖的惊人秘密,为了延缓伏地魔的最终杀伐,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必须让他得到的一根根都是杀不死哈利的魔杖。。。直到所有魂器被销毁。

而他其实就是个最大的惨绿青年。Half blood prince。可见只喜欢母亲。不少混血家庭出生的巫师都容易趋于对纯血统的迷恋和黑魔法的执着,这可能也和家长中麻瓜那一方的误解芥蒂有关,里德尔又何尝不是。
他是怎么长成了阴郁的,骄傲又卑微的少年,他又是怎么遇见了还是个女孩的莉莉伊万斯就爱上了她,他又是怎么一爱,就爱了一生。
这种爱情。达到了美感的程度。光是抵死缠绵百折不挠不离不弃死了都要爱,又有什么了不起。像这种带着梦意与痴望沉入幻觉之海的爱情才看得人暗暗心惊。默默感叹。这种爱情的实践者内心又未免强硬得可怕。连时间都不当回事。

我是看客,却没能用同样的强硬去面对他后半生的赎罪,或者爱情。
斯内普不是一个信仰摇摆的人。他对黑魔法是有情节的。这从他入学时对斯莱特林的期待,交友的圈子,留在魔药课本上的黑魔法咒语都可见一斑。这也没什么,莉莉也未必是因为斯内普近墨者黑才看上了詹姆波特,他对这个女人的爱,要从她死后算起。

若说好时光,也就只有入学前和莉莉的独处,同样是让人抓狂的短促。他阴郁的一生比小天狼星还阴郁,除了最后是被伏地魔亲手挂掉以外,除了最后还能把记忆留给哈利以外,他心爱的女人死后,世上再也没有人真正明白他。

邓布利多要求斯内普答应杀死自己的时候,斯内普粗暴地问“为什么不让德拉科动手”。邓说,男孩的灵魂还没有被完全糟蹋,不想把他的灵魂弄得四分五裂。
斯内普反问,那么我的灵魂呢,邓布利多?我的呢?

我可以想象他脸上的神色。那时候我真是出离悲伤。


里德尔
我一直没有特别喜欢里德尔。作为一部魔幻巨著的大老王,他的恶行还不够极端,作风也还不够狠辣。而且电影有一个很不好处理的地方就是,无论不可饶恕咒在书中被描述得如何牛逼,荧幕上看也不过就是一束光一句词罢了,小天狼星之后,我再听到“阿瓦达索命”已经基本无感。要不是雷夫范恩斯在【火焰杯】最后的惊艳亮相,我真的是对伏地魔出现的桥段都没兴趣了。

书里面,他是强大的,但不是无敌。邓布利多无论是回忆他还是谈论他,总是难掩语气中的鄙夷和轻视;他父母的故事,余味相当不好,除了让他拥有了血统和偏执,真看不出来他哪里像是他们的骨血。
里德尔比较类似于一个凭空而来的婴孩,在孤儿院的时候,他以暴制暴,独来独往。进入霍格沃茨,他理所当然地来到野心家的天堂斯莱特林,他是教师们的宠儿,他阅读禁书,开始企图制造魂器。。。
这种过分超前的魔法观念究竟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他如果只是为了探测极限,又何必要渴望永生?制造魂器的过程符合他杀戮嗜血的本性,但目的却很没意思。

哈6里,哈利和邓布利多为了摧毁那个后来被验证为假货的挂坠盒,来到里德尔藏匿魂器的海中岩洞。滔天巨浪中,那个岩洞简直不像真的,百年来只有四个人造访过这里,它遗世独立,却牵动着整个世界的命脉。
那一刻,我想到的竟然是,他来这里的时候,大概也还是个少年吧,在洞口下恶咒,在洞内安置阴尸,他曾经在这里报复过幼年欺负他的人,这里是他收藏战利品的地方。可是这些漫长的独自的路途,就算是幻影显形,也还是太孤绝了。

7本书不会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反派面目模糊,只需要造成情节冲突就行了。电影却用一个虚构的岛屿海景就我看到了少年单薄的背影和苍白的面目。他要的究竟是什么,他的欲望和求索是为了什么,他为何选择了这样的方式,他活过的年月有什么留了下来,都不知道。

有时候我以为他不过是想要突破藩篱,验证一切本质的可能性。


德拉科•马尔福
这一部基本上就是把马尔福弄残。小盆友脆弱的心灵在极端的重压下严重变形,但不能抒发倾吐,于是他面色铁青,我见犹怜。
历史悠久的纯血统巫师家族好像只会出现两种孩子。小天狼星或者马尔福,没有中间状态。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悲哀的,他还没有见过善恶,他还没有能力判断,已经被迫扎根于某个阵营。成为食死徒,必定是艰险的背德的。但成为叛逃者,日后也会是整个家族的死敌,难得善终。

马尔福的扮演者长相上气质上已经没有问题,只要罗琳不让他出丑,他就不会让人失望。这一部的马尔福,因为没有跟哈利之间的废话没有意气用事,而显得尤为迷人。他有一个秘密要死守,他有一个任务要完成,他要干掉历史上最伟大的巫师。这中间。他不能在乎他要弄死多少无辜的人,他更不能在乎他的青春,他要亲手放上祭坛。

这不是小打小闹,他一次次地来到有求必应屋,来到光线晦暗的消失柜前,一言不发,神色凝重,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家族,这一次全都由他一个人守护。

马尔福是小辈里唯一一个有些靠近前辈生涯的孩子。他的前辈们经历过怎样的黑暗和搏杀,他么这一代的孩子是很难知道的。哈利虽说是个孤儿,但有海格邓布利多小天狼星韦斯莱一家众星拱月照应他,他从不必面对独自用力的时光和血与阴谋织就的杀局。这一部里,他还能回回陋居或者跟金妮谈点似有若无的小恋爱,马尔福却一直被杀人与被杀的局面操控行事。凯蒂中咒后,他不能控制地在盥洗室痛哭咆哮,他的痛苦将只能封闭在体内左冲右突,循着魔杖给哈利一击、再一击。

邓布利多的尸体从天台飘坠而下,那一个瞬间,就结束了他整个青春。


哈迷对电影总是遗憾不满多多。看完了这一部说了这么这么多(实在是有够多),才发现我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希望哪天罗琳有空,写个外传或者前传吧。倒不完全是我喜欢的人都是老辈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代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不说性格魅力,就连纯实力也是如此。
邓布利多和梅林那种已入了神级,伏地魔到底把黑魔法推到了怎样境地也不至于就一个魂器出来说明问题吧。哈利他们的父辈里面,天才级巫师简直是鱼贯而出,看看少年时代的四人组和斯内普,我不禁要感叹,哈利他们到了毕业也就能熟练使用下“除你武器”,然后像呼神护卫咒之类的就已经很了不起,他们中有谁可以变个阿尼马格斯来看看啊。

 2 ) 小恩恩和他的三个女人

最后混血王子说了句“没错,我就是混血王子”,言下之意是“没错,我就是出来打酱油的”。至于期待着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到底怎么样了的观众到头来才发现两人对手戏可能都没超过五分钟,片名应该换成《小恩恩和他的三个女人》更确切些,小恩恩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片中那个MM称呼罗恩的,TLF字幕组翻译得很传神。
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象是在看一部平淡乏味的国产三流青春偶像剧,之后,好不容易邓不利多登场大战群尸,本应该是整部电影第一个战斗高潮,结果只看到老法师一招群攻火系法术就草草了事,你以为是在《哪吒闹海》么?就算节约经费,也不能这样山寨啊。虽然所有的法系职业在没有装备武器的条件下是无法施法任何法术的,但在片尾直接一招被秒,感觉太俯卧撑了吧?
最后补充一句:无论如何,本集画面到是越来越黑暗了,大部分时间都要用力凑到屏幕上才能辨认出,《暗黑破坏神》美工都要甘拜下风。

 3 ) 哈利只是一种情结

哈利只是一种情结,作为哈迷,这个陪伴我成长的系列跟最好的朋友没有什么差别。那些骂这个片子无聊,粗制滥造的,如果不是哈利的忠实粉丝,那么,就没有意识到,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把这个故事搬上大屏幕而已。

哈六只是一部2个半小时的电影,书里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全部都被导演完美的刻画出来。如果那样,我们不如去拍一部电视剧了。。。

是啊,金妮的确是不尽如人意,哈利的确是越长越残。卢娜和马尔福倒是越长越夫妻相,银白的头发苍白的脸。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唐克斯和卢平的戏份少的可怜,而比尔和芙蓉则彻底消失了。可是那又怎样,有几部电影是可以真正做到忠实原著的?如果那是你所需要的,还不如去读读小说自己给自己在脑子里放电影来的快。

作为一部电影,我承认如果我不是哈利的粉丝,我顶多只能打到二星,因为它情节跳跃,没有高潮,我能理解坐在我后排的观众们那些“这是什么地方”或者“这个是谁”的疑问。所以如果你想理解电影,最好还是先把书去温习一遍。可是我给了四星,因为我热爱哈利,我喜欢电影里那些关于青春期的恋爱和迷恋的小笑话,我喜欢导演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细节的把握。看到卢娜戴着的那头狮子脑袋的时候,谁没有笑出来?对于电影,我们有时候要求的太多,从演员到剧情,从对白到节奏。可是我不是专业评论员,我在乎的,只是我在乎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在乎。就如同,被搬上荧幕的哈利系列,吸引过很多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们去看了一样。

虽然结局很是内伤,虽然邓布利多最后白发飘飘的样子总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甘道夫(哦,他们是一个演员。。。or not...不看演员表很多年,可是他们真的很像啊。。。),但如果这的确是如同导演所预期的那样,是一个三部曲的开始,那么的确还有着很多的看头。除了,又得纠结的等上个一年多了。

PS:

第四第五部里斯内普的冷面搞笑小天王的形象荡然无存,不过,他那标志性的慢节奏还是很搞笑。

赫敏真的越长越漂亮了。口水啊。

金妮很彪悍,她在魁地奇筛选中的那句“shut up”让我偷笑了半天。

最后湖里的爪子伸出去的那声音效很明显吓到了不少没看过原著的人。


阴郁的马尔福无处不在,可是你那阴郁的小苍白样好让人心疼哟。

呐,强烈建议去看书先,不然,你真的看不明白这电影在说些什么。。。

 4 ) 夏日凉拌黄花菜——《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本来应该是去年圣诞前的一道大餐,但是出于商业利益考虑被搁置了大半年,虽然中间预告片放了无数套,剧照出了一拨又一拨,都不能使人原谅那失去的时光。愤恨已久的某花,早就下决心哈六的影评要以黄花菜为题,如果不好,就叫馊掉的黄花菜,如果还好,就叫凉拌黄花菜。

So,我对这一部哈利的观感算是正面的。它比《凤凰社》好,有不少亮点,质感厚重,整体改编还算及格,但是情绪不太流畅,有些地方让人郁闷。而且如果不是书迷,本片照例有点云里雾里。

本来以为《哈利》这套戏不存在剧透的问题,谁知今天一起看电影的朋友,在观众席坐定之后,说:“朋友说我家斯耐普变坏了,邓不利多又死了,该不是斯耐普杀了他吧?”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答:“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你看完就知道了。”

事实证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既没看过书,也不关注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所以决定一反常态,写写剧情。《哈六》在本质上,是为《哈七》大结局做的一个长长的铺垫。里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线索,核心故事是伏地魔的过去,和他为什么被阿瓦达索命咒击中以后不会死。《混血王子》给出了后者的答案:因为伏地魔学会了如何制作魂器,把自己的灵魂分成了至少七片,存在不同的地方。这样,就算肉身毁灭,他还可以还魂。第六部解决了两个魂器:里德尔日记和戒指。当邓校长和哈利去搞定第三个魂器--挂坠盒的时候,事情进行得不顺利,间接导致邓校长在结尾处被她家斯耐普干掉了。

《哈六》的主干就是这样。它的线索比《凤凰社》集中明晰,所以虽然枝节繁多,到底还是整出了一个像样的剧本,就算抛开小说,主要情节还是经得起推敲的。建议注意片中出现的小道具和细节:邓校长的魔杖、戒指、霍拉斯教授照片里的天狼星弟弟等等,这些都将在第七部里发挥重要作用。

让非书迷观众犯晕的,大概会是另一条线索,那就是哈利三人组进入青春期以后的感情纠葛。片中小朋友们的争风吃醋对主要故事线几乎没有关系,可以不必存在的。但是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了,《哈利波特》就不是《哈利波特》了。编剧已经尽量把成长和剧情联系在一起,可是还是有些零碎无处安放,又无法割舍,只好就这么挂着。世事不能两全,难哪。

这一部的画面做得相当好,既保留魔幻色彩,又用大块的冷色调带出格局的扩大、青春的纠结和局势的阴冷。非常非常喜欢冥想盆的画面设计,水墨飘荡,沉淀出记忆,实在是酷。霍校的走廊、塔楼和地窖,都好像施了伸展咒,比前几部空旷了许多。效果不像《凤凰社》的呆板,而的确是营造出了青春的孤独和痛苦。魁地奇比赛赢了之后那晚,长镜头扫过霍格沃兹的窗口:哈利陪着失意的赫敏坐在楼梯脚--罗恩和拉文德在旋梯上接吻--马尔福悄然独立在天桥上--惆怅。

童年转向少年的过程中,同一个地方,隔一年来看,往往感觉完全不同。也许《哈利》系列经常换导演,换影片基调,却正好表达出了那种恍如隔世。哈利在片子结尾说:“我从来没发现这个地方是这么美。”没有发现过吗?不是的,每集都美,但这一集的美不同罢了。

画面可以打8-9分,耽搁了大半年,他们毕竟多了一些时间经营,总算有弊有利。可圈可点的场景甚多,比如小小伏地魔和小伏地魔出场的两段,比如海边岩洞的入口(注意:海边岩洞的图片,曾钉在小小伏地魔的房间里,邓校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比如凯蒂被恶咒害到飞起在半空。。。都做得凌厉凄美。

音乐只保留了少量代表童年的主旋律,就是John Williams当年写的那个。本片有很多新乐章,暗示角色们真正告别童年,迈入更广阔的世界。

表演方面,大腕太多,争奇斗艳。Helena Bonham Carter,Alan Rickman,Maggie Smith这些精哪怕镜头再少,都会出挑,Alan Rickman更是不用说话就能让观众哄堂大笑。不过最厉害还是两个老头:Michael Gambon的邓校长和Jim Broadbent的霍拉斯教授。尤其是后者,简直跟我心目中的霍拉斯教授一模一样,本集最鲜活最完整的角色非他莫属。邓校长终于英明神武了一把,而且很可信。想起从第三集开始Gambon老先生就在梦游,居然只须一集就扳回以前的颓唐,树立形象,不能不佩服他。

少字辈里,罗恩(Rupert Grint )的搞笑本领实在太强了。只要他一出现,大家就咯咯发笑。这在表演上,其实很不容易的。只要有罗恩,就有好戏。新人Jessie Cave演的花痴傻大姐Lavendar是本片一绝,非常可爱。小小伏和小伏集美丽与阴沉于一身,从哪儿找来这么出色的孩子,居然还找了两个,气质容貌演技都一等。他们选哈利的时候怎么没有这种眼光和运气呢?唉,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马尔福(Tom Felton)要另起一段单独说。这个角色的造型完美,性格复杂,是一个惊喜。估计花痴马尔福的MM要以几何级数增长。

赫敏(Emma Watson)长成了大美女,单这一条,就很不容易,咱们要求不能太过分。她在这部里表演没有以前那么用力,舒服多了,赏心悦目,虽然对剧情似乎没什么推动。卢娜(Evanna Lynch)还是非常可爱,更可爱。她和哈利在一起,其实是最舒服的,大概罗阿姨绝没料到这种情形,不然把卢娜配给哈利,岂不是比硬邦邦的金妮要好得多?

终于不能回避哈利。罗杰艾伯特在评这部片的时候,说了一句话:“Radcliffe's Potter is sturdy and boring, as always; it's not easy being the hero with a supporting cast like this.”(小丹演的哈利一如既往,坚实沉闷。有这么一副配角阵容,当主角可不容易。)阿弥陀佛,这话公道。

事实是,丹尼尔•德雷克里夫,the Chosen One, 就像他扮演的角色一样,是个天分并不出众,却被命运推到风口浪尖的孩子。他的肢体语言和对镜头的灵敏,远远比不上Rupert,更不用说簇拥着他的那些大腕。这是天生的,再怎么努力都看得出来,没有办法。然而他的确是努力的,这也像哈利,这些年,他想必也不容易。所以,虽然他的僵硬免不了让我分心,但看到后来我决定接受他。也许哈利就应该是这样,虽然小说以他为中心来写,写得天花乱坠,但也许从观众的角度看,他有可能的确是坚实沉闷那一类人,罗阿姨也从来没说他是美男子。而且小丹有一个特别的优点,那就是含蓄的幽默和自嘲。我曾经看过他客串的一集《临时演员》(Extra),他其实有很不错的喜剧细胞,不是Rupert让人开怀大笑那种,但也相当抵死。《哈六》里颇有几处他负责的搞笑。

为什么说服自己接受哈利?因为他是主角,如果不能接受哈利,就不能接受这个片子。这个道理,就跟不接受佛罗多就不能接受《魔戒》,不接受卢克就不能接受《星战》一样。哈利、佛罗多、卢克,都不是讨喜的角色,可是必须存在,否则故事不存在。


喜欢的细节:跟霍拉斯教授有关的一切。韦斯理先生的工作间堆满废弃的麻瓜家电和插头,笑死了,一定要注意看啊。韦斯莱搞笑商店里的产品和顾客。罗恩中毒时哈利的紧张和毒解后他的后怕。罗恩哈利抢魔药课本。混血王子的魔药课本。消失柜的设计。Lavendar在车窗上画的心形。校长讲话时张开翅膀的铜猫头鹰。沾沾自喜的Cormac Mclaggen, 比书中可爱得多。。。

不喜欢的地方:开头的伦敦桥被毁,意犹未尽。海边岩洞的内部设计。陋居遭袭。金妮和哈利接吻(我看哈利还是不要再有吻戏了)。。。还有一些,想不起来了。

总之,虽然黄花菜早就凉了,吃起来还凑合。我也只剩这一碟菜,会特地跑去电影院吃。这一部《哈利》,至少不比传说中的《终结者》、《变形金刚》来得差。甚至比早些时候的《星际迷航》更打动我。当然,我是这套书的书迷,所以本文的角度是书迷的角度。《哈利》这套片,我没办法当一般的片子去看,因为先备知识太多,干扰极强。看片的时候,虽然不像其他观众那样一头雾水,可是心里的明镜太亮,也是很讨厌的。要把原著抛开不可能,比较和挑剔也就不可免。所以,大家该怎么看就怎么看吧。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唉,可惜我是做不到的。



转载请注明连接和作者。

 5 ) 西弗勒斯.斯内普

这一部拍摄的有点混乱,没看过书的时候看不懂,这一部最难拍,完成度也不是很高,书里确实有很多场景是电影表现不出来的,没看书的时候总以为邓布利多会复活…但是也许,他从来没离开过啊。

说实话第六部算是一个转折点,邓布利多死了,哈利的保护伞没了,剩下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在斯内普说出他就是混血王子的时候,有惊讶,更惊讶的是他对莉莉的感情。

其实斯内普这条线埋得是最深的,到最后一部才能真正的被他震撼,然后反过来看前面的时候,会忍不住为他流泪…

 6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部亮点在于爱情的出现,罗恩和赫敏,波特和金妮,还有就是混血王子斯内普杀死了邓布利多。虽然导演没变,但感觉这部拍的偏重情感去了,主线发展的较慢,也许是要大结局了吧。爱玛沃森真是越长越标志啊。
邓布利多最后在山洞里施放火焰魔法的那段特效超棒。少年汤姆·里德尔的演技爆表,尤其是他问霍拉斯教授魂器问题的时候,外表衣冠楚楚,眼神里却满是冰冷阴鸷。曾看到有人吐槽哈利·波特电影的最后一部分成上下两集赚钱,作为哈迷其实想说从火焰杯开始,其实每部小说都可以分别拍成上下两部,以一部的时长根本不够看。

 短评

严重无语加虐心的一部,谈恋爱占去半集。结尾邓布利多死了。斯内普自爆是混血王子以后嫣然一笑飘走。。什么玩意嘛!

6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还行

在田老师家看的,哈利波特能不能拍个系列电视剧?就演霍格沃茨的日常生活那种,我能看十季。

8分钟前
  • 何丽丽
  • 还行

哈利长大以后的故事感觉没那么好看了

11分钟前
  • 番茄炒蛋不加蛋
  • 推荐

鄧教授說:年青真好,還可以感受愛情的刺痛。

14分钟前
  • 张恩勾
  • 还行

剪辑有点凌乱,还有就是光线有点暗。除此之外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了。惊觉标记日期是09年8-11,不知不觉,过了这么多年了啊。(2016-4-9)

15分钟前
  • 国王KING
  • 力荐

黑暗的基调

16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大家都在感受爱情的刺痛 只有马尔福在专心搞事业

21分钟前
  • 白金溶剂
  • 推荐

说实话,一看到Helena Bonham Carter我就想起Fight Club。有多少人是真的冲着HP的剧情去的?至少一年又一年六部看下来,我觉得每部的剧情用几百个字就完全可以概括了——我是说,HP真的有什么剧情可言吗?

2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一句"Oh, to be young, and feel love's keen sting"(年轻真好,还可以感受爱的刺痛)真是胜过千言万语。

25分钟前
  • 一二三四卌
  • 推荐

忘了打分!Hp系列比较喜欢的一部,虽然属于灰暗的剧情,但是穿着西装一脸冷酷又心有不甘的德拉科真的帅到抖腿。斯内普其实也挺可怜的哇。

28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给五星,是为了怀念那个故事。至于电影拍得如何,没在意。

31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力荐

说实话有点失望,不过看在特技和卢娜的份儿上。。。

33分钟前
  • 大悦
  • 推荐

当年居然没标记,今天补上。国庆的时候听闻一个朋友从来没看过《哈利波特》系列大为震惊,我说你就算不看书,电影也一定得看!然后他花了几天看完了全系列,好评不断,发来消息“我这几天的快乐都是哈利波特给的!”羡慕每一位还没看哈利波特的朋友,你们人生还有好棒的一个惊喜等你开启!

38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邓布利多要求斯内普答应杀死自己的时候,斯内普粗暴地问“为什么不让德拉科动手”。邓说,男孩的灵魂还没有被完全糟蹋,不想把他的灵魂弄得四分五裂。斯内普反问,那么我的灵魂呢,邓布利多?我的呢?我可以想象他脸上的神色。那时候我真是出奇的悲伤。

39分钟前
  • 冷岫烟
  • 力荐

《混血王子》于我而言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唯一感觉又漫长又无聊的一部。—— 原来只打3颗星,不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八部《哈利·波特》连映时和一群哈迷一起观影看得挺享受就多加1星了!虽然《哈6》的制作成本高达2.5亿美元,但片中惊险刺激的大特效场面却寥寥无几,开场的“伦敦大桥垮下来”和“邓布利多用魔法驱赶阴尸”是看起来比较费钱的其中两个段落。——《混血王子》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唯一获得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提名的一部,影片的整体影调感觉比故事剧情本身还阴暗。-2021.08.12

4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太伤了,我被这一部前所未有的伤到了。仿佛已经不再关乎故事核心,机关重重设置好让邓布利多的死变成了全片唯一的独角戏,也只有邓布利多的死能让整个系列开始真正的进入黑暗。前几部中所谓重生所谓取命都无关紧要,只有让光明熄灭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恐惧。

43分钟前
  • veryfamous山川
  • 力荐

比较起来对这部没多大感觉

48分钟前
  • 无语望天
  • 推荐

这可能是前六部中唯一一部在电影院看的,而当时的我还不幸睡着了。但是回过头来看,在邓布利多死的那一刻,整个剧情还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死亡、挣扎、背叛、人性,有些时候你会失去内心笃信的一切东西,生活会变得灰暗无比。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也许就是这样的时刻。

5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邓布利多居然死了

54分钟前
  • Chrno
  • 力荐

2009.07.27 18:15

57分钟前
  • 叫我マグロ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