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珊瑚

HD中字

主演:Andrew Ackerman,Pim Bongaerts,Neal Cantin,Phil Dustan,Mark Eakin,Ruth Gates,Manuel González-Rivero,Ove Hoegh-Guldberg,Joanie Kleypas,Justin Marshall,Trevor Mendelow,Rupert Ormond,James Porter,Morgan Pratchett,Zackery Rago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追逐珊瑚 剧照 NO.1追逐珊瑚 剧照 NO.2追逐珊瑚 剧照 NO.3追逐珊瑚 剧照 NO.4追逐珊瑚 剧照 NO.5追逐珊瑚 剧照 NO.6追逐珊瑚 剧照 NO.13追逐珊瑚 剧照 NO.14追逐珊瑚 剧照 NO.15追逐珊瑚 剧照 NO.16追逐珊瑚 剧照 NO.17追逐珊瑚 剧照 NO.18追逐珊瑚 剧照 NO.19追逐珊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只是我们不知道

习以为常的开着空调、吃一根冰棍儿来启动舒爽的夏日模式。而这个时候,南太平洋的一片垂死珊瑚礁正在努力的发着耀眼的荧光色,保护自己不被温热的海水扼杀掉,事实是,在它们死亡之前,这个问题并不会被立刻解决。从斐济回国已有3个月,偶然看到电影《chasing choral》(追逐珊瑚),泪目。

这是我们向往的斐济,目前还存活着的珊瑚。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我看到的珊瑚,拍摄于2018年3月,无任何修图。

在斐济,我见到了不健康珊瑚,大量的珊瑚白化甚至死亡,死去的珊瑚剩下骨骼和腐肉挂满了裹尸体般的藻类,浑浊的海水里没有多少鱼,周遭一片混沌,残骸浮浮沉沉在融化,是诡异的沉寂感。震惊、愤怒、悲伤、感觉被欺骗,更讨厌自己的后知后觉。

旅行好像是一种选择,选择去寻找美、看见美,以及,褒扬美、夸张美。浮潜殿堂、顶级海洋体验是斐济如雷贯耳的标签,这一切都让眼前的“不美”变成了超现实的存在。

不小心踩断两三颗珊瑚,厚厚的防晒乳在海水里化开,畅游一翻再买一堆珊瑚工艺品... ... 比起这些总会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去做,只是我们还不知道。

想到最近读到的母亲写给儿子的话“ 我目送你进藤校的时候,我希望你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最后却变成,你想要更好的世界。是我没跟上你的成长。“ 最后,男孩子执意去了霍乱疫情暴发的西非做义工。目前的我,大概还没有这男孩子的勇气,但是,能做到的小事,哪怕是一点点,也会宽慰到今天的自己,影响到未来的世界吧。

 2 ) 看点满满

佛罗里达的珊瑚已经死了一半了,很难找到麋角珊瑚。主角从事广告业十年,然后进入海洋生物学,追逐一种五彩斑斓的海龙。盖茨女士解释,珊瑚就是由数千个珊瑚虫组接在一起的生物。在萨摩亚的机场珊瑚礁,有大量白化了。既不是光害,也不是污染导致的,而是海温度上升2℃就会这样。白化以后就会变成毛茸茸的,那就开始死亡了。他找到冰川的消失的导演,说,如果记录到珊瑚的死亡过程,就能让大众警醒,但是他们需要做一个带有雨刷器的摄影机,做延时摄影。技术人员是个珊瑚迷,他说和水母一样,珊瑚几乎是永生的。1998年是第一次全球性的珊瑚白化,2010年就遭遇了第二次,现在只过了五年又一次。乔安娜博士说,早上和下午是珊瑚礁的交通时间,鱼儿晚上就待在珊瑚礁里,然后会一起游出去进食,所以那是繁忙的地方。当太阳升起,它们和鸟儿一样会有早晨合唱的声音。你仔细听,会听到呜呜的声音,会听到不同动物的呼噜声和哼哼的声音,完全不是寂静的世界,其实非常嘈杂。有非常奇怪的伙伴关系,热带海曼会跟石斑鱼一起打猎,并分享食物。鹦哥鱼专门吃珊瑚,然后拉出沙子,所以我们走过珊瑚基本上都是走过它的粪便。25%的生物都依赖珊瑚礁,有5到10亿人都仰赖珊瑚礁,当作主要食物来源。没有这些蛋白质,他们会缺乏营养,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都仰赖于健康的珊瑚礁。很多药物来自于海洋,比如说前列腺素就来自于海扇,可以抗癌,苔藓虫素也是,来自珊瑚根茎。他们是最佳的防波堤,因为他们时刻都在自我生长和重建。

第一次回收上来的摄影机,都失焦了,画面不能用。飞机去大堡礁。很多芙蓉博士的科教片。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散热性差,而93%的热量都去了海洋,否则地球温度将达到50℃,人类没办法居住。他们决定在卡佩尔岛等五六十个点,用手动每天来进行延时摄影,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他们发现,珊瑚开始是释出遮光剂来保护自己受到高温伤害,产生出荧光。拜访珊瑚大师芙蓉,老年的他已经很淡定了。在国际会议上放出的最后的延时录像,就是全片的顶峰。2006年,大堡礁的珊瑚就死了29%。召唤全世界的潜水员进行记录,结果真是惨不忍睹。最后非要来一个恶俗的乐观主义。

 3 ) 注意吧,做些什么吧。

最近周末用零碎时间看完了《追逐珊瑚》这部纪录片,怎么说呢,可以说是至今为止看过的最令我震撼的一部自然纪录片。看完后最大的感触便是痛惜。 刚开始看时,确实是单纯觉着珊瑚礁是一个多么美妙以及神奇的有机体的存在,直到越加往后看我才慢慢开始接触并了解到珊瑚白化这个对于我来说的“新概念”-----实际上它早已在前几年已发生,并且仍在不断扩大------使全球大部分珊瑚遭受侵袭至死亡。这部纪录片是2017年拍制的,彼时北区大堡礁67%的珊瑚礁已消失-----等同失去华盛顿到缅因州之间大部分的树木…. 我们平常总提全球变暖。第一次我意识到它有多严重,而不是只从课本上听闻时是从一部关于北极熊的记录片中看到的:由于冰面大面积的减少,北极熊妈妈和她的宝宝在一座山坡上吃浮标上的塑料物-----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心痛与残酷。气候变迁带来的危害远不只是北极熊,不只是珊瑚白化。无疑是人类造成并在加速这一切。这地球上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对现在资源和环境的无节制浪费与污染无疑是对我们未来家园的透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就任让这些成为日后老旧的教科书的内容啊。当你去深入了解气候变迁下那些亘古不变的美丽就正在我们所处的年代,就正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加速消失,看到珊瑚产生化学遮光剂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伤害呈现出美丽同时也昭示着死亡阶段的景态时-----这一切一切的沉痛的声明,我想你不会不感到痛惜…… 官网上对于我们能做的行动指南,总结下来大概就是:支持清洁能源;减少购买动物制品;减少一次性塑料;绿色出行;适用无氧苯酮的游泳潜水防晒剂。(这一行动指南总结摘自评论区一豆油总结)也许目前我们所做暂时的无法能达到纪律片中Zack及其团队所践行的高度,但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共勉……

 4 ) The incredibly beautiful phase of death

昨天刚收到的National Geographic的5月刊正好是海洋主题,今天就想看一部相关主题的影片,于是便找到这部关于海洋生物珊瑚的纪录片。

水下的世界真的令人大开眼界,其实关于海洋这个孕育生命的地方,人们了解和知道的实在是相对很少。其中项目的发起人更是提及,关于海洋最大的问题其实是“it is completely out of sight and out of mind”。我们并不能看见海洋此刻正在发生的问题,于是便从来也不会想到其中的利害,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求降低对自然环境的伤害。此理也可以推及很多其他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至关重要的原因,人们需要将目光延伸到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留意不到的地方。

看着珊瑚的生命在短时间内一点点地逝去,让人忍不住泪目之余,还有深深的震撼——看到珊瑚在濒死之际发出荧光的绚丽色彩,这无比绚烂之美就像是生命最后的呐喊一般,告诉人们“I AM DYING! PLEASE NOTICE!”

可能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自大,以及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感。在这个钢筋水泥筑成的世界里,我们只看得到自己的生活里的快乐和烦恼。影片最后以一直刚出生的小海龟,努力地穿过沙滩,最终回归海洋的场景,定格到这么一句话:“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all young people who can and will make a difference.” 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关联的,即便我现在没办法像世界各地的那些divers那样,去记录下正在死去的珊瑚,去更大地扩大这件事的影响力,但我还是可以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遵循3R——reduce, reuse, recycle、节约用电用水、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用nontoxic的化学剂、购买有机产品、还有要多留意护肤产品的成分表,我就曾经发现一个主打绿色环保的护肤品品牌的卸妆膏里居然含有微塑料、以及不要使用含有对海洋生物有害的成分的防晒霜(标有reef-safe/ reef-friendly)、尽量不要购买快时尚的服装、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去尝试更简单更eco-friendly的生活方式......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每当我有负面情绪时,我就会想想这个世界、自然和宇宙,瞬间就觉得自己的烦恼微不足道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认清人类的渺小,并为了生命的延续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对海洋生物有不良影响的防晒霜成分,以及它们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伤害

 5 ) 「追逐珊瑚」即将消失的海洋城市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部关于「珊瑚」的纪录片。

「追逐珊瑚」

提起珊瑚,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是,色彩鲜艳,有美丽的外表。 你印象中的珊瑚也许是这样的

然而,现在的他们或许是这样的。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可以称作是“蓝色的水球”。在地球上,有71%被海洋所包围,而海洋掌控着天气变化、气候变迁,也掌管了我们呼吸的氧气含量。

可以说,没有健康的海洋就没有健康的地球。

大部分的人凝视太空而感到惊叹 然而在我们自己的地球上,就有最特别的世界,充满生机。

这就是大部分人从未探索过的-----海底世界

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热爱着海洋,被海底生物的魅力所吸引。

于是,他们拿起摄影机,历时2年,走遍21个国家,用360度视角拍摄了大量海底的高清照片,为我们揭示了海底全貌。更是为我们记录下了那些珊瑚,从美丽绚烂到白化、枯竭死亡的过程。

今天,我想通过追逐珊瑚这一纪录片,带大家走近珊瑚,听珊瑚诉说他们的故事。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团队。

纪录片的发起人兼水底摄影师,名叫理查・威尔斯。

曾在广告行业工作十年,16岁开始潜水,深深地热爱着海洋,常常会去寻找一种名叫草海龙的海洋生物。直到有一天,这个海洋生物彻底的消失后,理查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他开始寻找,除了自己喜爱的生物消失外,还有哪些海洋生物也正在消失,于是,他找到了「珊瑚」。

草海龙

导演是杰夫・奥洛维斯基。

杰夫曾经拍摄过一部叫做「逐冰之旅」的纪录片,这部影片曾在第85届(2013)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是一部以冰川融化为视角,捕捉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追逐珊瑚」可以称得上是姊妹篇。

「逐冰之旅」海报

其他的主要成员包括水底摄影工程师崔佛・曼德罗。

担任水底摄影技术员的查克・雷哥

查克从小接触海洋生态,非常爱珊瑚,喜欢到家里有珊瑚水族箱,里面甚至没有半条鱼。 每次说起珊瑚都是滔滔不绝,满脸兴奋,是个幽默又可爱的人。

潜水师兼摄影师安德鲁・阿克曼

有着丰富的潜水经验,在影片中也直言了这次拍摄是不同于以往的,是非常艰难的。

除了以上直接参与拍摄的人员外,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海洋生物学家以及珊瑚礁生物学家。他们会时不时的对纪录片中的一些概念以及现象进行讲解,非常有趣和形象。 对于参与本次拍摄的人员来说,珊瑚并不只是他们所拍摄或研究的对象,更像是一个个的生命个体,他们热爱且尊重珊瑚。


影片的开头,发起人理查四处奔走,通过一些专业的学者,他重新认识了珊瑚。

和很多人一样,理查最初对于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这一非常朴素的充满了疑问。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

珊瑚是由很多珊瑚虫组成的动物

珊瑚就是通过珊瑚虫,不断的聚集,和一代代地新陈代谢,而不断壮大的。

同时,珊瑚虫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珊瑚礁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珊瑚礁,就是位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甚至在太空都能看见一整片的珊瑚礁。

大堡礁

而珊瑚礁被称为是「海底的热带雨林」,为许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住所,有健康珊瑚礁的地方,就是海底城市的繁华区。而且还是已知25%海洋生物的生命来源,也是5~10亿人的食物和收入来源。 不止如此,有许多的药物提取以及科学研究都需要仰赖珊瑚礁。

珊瑚是没有平均寿命的,只要不出现意外,他们可以永远的活下去。

而就在我们生活的年代,我们的眼皮底下,大量的珊瑚受到威胁,出现白化现象,失去了美丽的色彩,面临死亡。

白化后的珊瑚

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寻找珊瑚白化的原因,最终证明了,只有在温度升高摄氏两度后,才可能出现珊瑚白化。

这个实验表明,珊瑚的白化现象与地球温暖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放任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无视,取近几年海洋温度的平均值,大约25年后,所有海洋,对于珊瑚礁来说,都因为温度过高而难以生存。

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全球珊瑚白化。

科学家们对珊瑚的现状感到担忧,却无能为力。

而有十年广告人经验的理查意识到

大多数人对于海洋的现状多是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而唯一让大家引起重视的方法,就是将现状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于是,他找到了纪录片导演,开始了拍摄。

拍摄的过程并不顺利,或者是因为水下建设成员间交流的困难。

或者是因为设备问题,或者是因为天气原因。

本来最初团队的计划,是将照相机放置海底一个月,拍摄珊瑚白化的过程。 后来发现行不通,于是在海底举着沉重的相机,每天都对着一些相同的地方进行手动拍摄,一天要拍摄60个地点,重复25遍。

划伤,对于这个团队的水底摄影师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而比起身体的伤痛,让队员们最难以接受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折磨了。 在水底摄影师中,有一个珊瑚迷,查克・雷哥,从小就守在电视机旁,每天听着珊瑚大师查理维隆教授讲解各种珊瑚品种。

最开始当听说要去大堡礁拍摄珊瑚时,查克的兴奋和快乐都要溢出镜头了。

而在大堡礁拍摄完白化珊瑚,最后一天准备离开时,他却说「终于要离开了」

这些,是他们镜头下的珊瑚。

当亲眼见证了自己喜欢的生物慢慢消亡的过程,无论是谁,都会这么想吧。

海洋温度的升高、珊瑚的白化,与人类无节制的工业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迁有关

可以说,是海洋生物,在为人类的错误承受着惩罚。

某一天,拍摄团队的其他成员,接到理查的通知,说在新喀里多尼亚(法国)的珊瑚,出现了非常奇特的现象,那里的珊瑚发出漂亮的荧光。

这是珊瑚所产生的化学遮光剂,用于保护自己受到高温伤害。

也可以说是珊瑚无声的呼唤

仿佛是珊瑚在说 “请看我” “请注意到我”

可悲的是,人们在漂浮餐厅上热闹嬉笑,却对于自己脚下所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人类的祖先,从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自然与人是相互影响的,古代的人们对待自然都会存在一颗敬畏之心。

而现在,我们对于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也很难再看得到自然景观。

陆地生物的灭绝,在最近的十几年中也经常被报道。

我们地球上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没有了珊瑚,海底将失去色彩。

而在那个我们并不熟悉的海洋中,珊瑚的白化,正是海洋生态崩坏的开始。

珊瑚的白化,是对我们的警示,残酷却真实。

在夏威夷檀香山会议中心,世界顶尖珊瑚礁科学家参与国际珊瑚礁研讨会上,理查将自己的团队所拍摄的影片进行了展示。

在场的科学家,无一不被其所震撼、感动。

两年的拍摄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团队成员们的行动却从未停下。

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参与到了珊瑚礁的保护当中。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愿美丽的珊瑚能够这样永远的存在

永远的美丽下去

感谢这个团队,为我们带来这么棒的纪录片~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扫描关注我的公众号“钰知电影”吧~

 6 ) 30年后我们还能看到珊瑚吗?

珊瑚是由珊瑚虫组成的动物,靠体内的小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为机体提供能量,而当海水温度上升2摄氏度时,珊瑚会发生白化而死亡。所以珊瑚死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个被说烂的词——气候变暖。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入了大气层,二氧化碳会锁住热量,其中93%被困住的热量进入了海洋。1999年就有科学家预言了珊瑚在未来的大量消失,而根据推算,如果气温再这样稳步增长,30年后地球上的大部分珊瑚都会死亡。

一群热爱大海、热爱珊瑚的人拍摄了这部作品,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热爱。在我看来,纪录片是连接科学和普通民众最好的方式,珊瑚白化这一现象早就被科学家们发现,但是却被人们所忽视,纪录片将远离我们的真相铺开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残酷的真相和身上的责任。气候问题要靠每个个体,如何提高个体意识,其实更需要的是政府的倡导和组织,这似乎又来到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两难问题,什么时候才能放慢发展,把环境放在首位呢?三十年内可以做到吗?答案让人担忧。

大海真的很美,色彩斑斓的珊瑚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虽然影片中过度放大的珊瑚让我有些密集恐惧)。影片中记录了团队这一路走来的不易,新的拍摄设备的设计和调试、全球拍摄地点的选择,然后照片失焦,重新选点后又遭遇恶劣天气,最后临时换点,丢弃水下固定的设备,采用每日人工拍摄的方式。两个月的时间内,水下摄影师每天下海拍摄60个点,高温、割伤、疲惫,而更痛苦的是内心的沮丧——亲眼见证自己热爱的珊瑚逐渐死去,从光彩照人的瑰丽到长满藻类腐烂。团队就是希望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记录,从前后的对比中,让观者感受到付出行动刻不容缓。影片还记录下了意外的情况,面临温度的升高,珊瑚发出了荧光,通过自身产生化学遮光剂,进而保护自己,它似乎在苦苦挣扎想要活下去。

影片中一方面展现出自然问题的岌岌可危,一方面展现出了一批人对于珊瑚的热爱和付出,两方面同样让人动容。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珊瑚似乎是海洋中最常见而理所当然存在的一部分(影片中也介绍了珊瑚对海洋生态的重要作用),当它都面临着危机的时候,多可怕。

 短评

又一部看哭了的海洋纪录片。因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大堡礁近三分之二的珊瑚在两年内白化甚至荧光化,仿佛是珊瑚大声疾呼“注意我们吧!看看我们都在经历什么”。近30年间,地球失去了50%珊瑚。按这个速率,在我们有生之年珊瑚就会灭绝。它们是海底多样性的基础,多米诺骨牌一倒,后果不堪设想。

6分钟前
  • N
  • 力荐

他對他說,「你要一直做下去,老的時候才不會厭惡自己,我會一直做到生命盡頭那時,我沒有辦法不去做,我們別無選擇。」

10分钟前
  • 慧月
  • 力荐

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就看不见珊瑚礁了…嗯,我TM一点也不乐观!

15分钟前
  • 有点迷人
  • 力荐

这片成功的地方在于,片中每一个鲜活而充满热情的人物对于海洋生命的尊重、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担忧能恰到好处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共鸣,这也是很多其他同类影片没有做到的,同时这部片子也让我看到了摄影师的伟大之处和摄影的魔力所在。★★★★

17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Netflix真是良心,水下摄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此片也有很强的呼吁大家的环境意识。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这个project的发起人。他曾经是个做广告,然后看着同事们整天讨论这个卫生纸到底是用2层还是层,突然觉得自己做的毫无意义,于是开始着手于自己关心的问题的。

21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擦干眼泪,回到未来~

26分钟前
  • 適時詩士
  • 力荐

珊瑚仿佛深海的馈赠,自然给了它最美的模样,它却在热浪里成了手无寸铁的难民。他们是地球上最沮丧的人,直视珊瑚白化后的森森白骨、自我保护进化出的荧光,难过地从一片祥和的潜水餐厅入海,绝望着一遍遍拍下美丽的消亡。如今这里只有顽固的鱼儿不肯离去,它见过最瑰丽的深海,仍幻想珊瑚曾经的模样。

2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2017.6.18@ event,SFF2017。挺触动的。活在当下,潜水要趁早,做想做的事儿要趁早。

30分钟前
  • 小雪
  • 推荐

从头哭到尾,我已随珊瑚死去

31分钟前
  • fro🌈t
  • 力荐

问题的紧迫性,纪录片把问题说明得很清楚了。采访的人,纪录片主角的选择上,我个人认为可以改进的。

32分钟前
  • bugz
  • 推荐

奶飞是我在追《纸牌屋》时遇到的品牌,这些年逐渐看了许多奶飞生产线的作品,印象非常好。没有流水账的僵化、刻意、手足无措,很有灵气。很想结识背后的团队。片子内容来说,前行者值得尊敬,但要改变,需要发挥催化剂作用,撬动不易变化但拥有能量的巨大实体。8.5

36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主题:环境的,生态的,建筑的;画面:瑰丽的,壮阔的,暗淡的。一方面让人看到珊瑚的美好与海底的瑰丽,另一方面,也让人反思环境变化带给珊瑚的危机。事实如此,但为了利益,没有国家会做更多的改变,我对这一切感到无奈又悲观。

4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不是所有的说教都能让人心悦诚服,但这部纪录片我全盘接受。多少人儿时就渴望有能力去拯救地球,现在机会来了,做一个别人眼中的怪咖又如何。

42分钟前
  • Oasiis
  • 推荐

大开眼界。人类发明出各种新技术却用来记录死去中的海洋真的太可悲了。个人觉得比逐冰拍得更好,那个叫 Zack 的小伙子也很可爱。希望能拿这届奥斯卡。没法在官网下到行动指南的内陆居民,总结一下你能做的:支持清洁能源;减少购买动物制品;减少一次性塑料;绿色出行;使用无氧苯酮的游泳潜水防晒剂。

45分钟前
  • Jin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环保题材纪录片。展示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世界各地海底珊瑚大面积死亡的危急状况。巨幕上的海底世界美得让人惊叹。悦目,但不赏心。纪录片深入浅出地介绍珊瑚的各种知识,不仅大开眼界,也让观众了解摄影师们的艰辛。片尾珊瑚死亡对比画面有着无声的震撼力量

4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2018年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与《追逐冰川》的作者,一起再追珊瑚,这个有可能在未来25年内就消失的物种。

57分钟前
  • 神哥
  • 力荐

又是一个环境问题影响的不可逆转的结果,看到缤纷绚烂的珊瑚礁群大片死亡真的很痛心。

1小时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新喀里多尼亚的珊瑚产出化学遮光剂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伤害,那情景美丽又悲壮,看一眼就没忍住哭了,全球变暖的脚步太难止住了,逼着珊瑚进化求生实在抱歉,但是请一定加油,看着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死去太让人难受了。

1小时前
  • 胸口碎大石
  • 力荐

结合最新技术4K+HDR出来的效果的确震撼,是我目前看过的最漂亮的珊瑚!第三次全球珊瑚白化,没想到比率如此之高,而且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此之深远。真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还能亲眼看见美丽的珊瑚礁!

1小时前
  • Vinc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