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斯大林格勒

战争受害人的命运转折点

主演:多米尼克·霍卫兹,托马斯·克莱舒曼,约亨·尼克尔,达娜·瓦罗娃,塞巴斯蒂安·鲁道夫,马丁·本拉特,西尔维斯特·格罗特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国年份:199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2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3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4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5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6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3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4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5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6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7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8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19决战斯大林格勒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雪崩之时

“奥图,我不是纳粹党员。” “不, 你比他们更坏,你是混蛋军官, 你即使知道谁是真理,你也不管。”

该片中要说谁是坏人的话,坏人就是纳粹宪兵队。扣逃兵反贼帽子枪毙人比谁都勤快,结果最后发现衣冠禽兽宪兵队长的仓库里给养堆积如山,甚至还绑了个女战俘撒欢。

再说谁蠢的话就是无立场自干五军官。他虽然对手下还算有人性,也是身先士卒。然而当大象把脚踩在老鼠尾巴上时,说什么各退一步,什么敬业本分,什么客观中立就是助纣为虐。

在片中当饥寒交迫的士兵一怒之下打死宪兵队队长,并找到他的秘密仓库后,好心把一只脚已经坏死的指挥官背到仓库里躲着,自干五指挥官又表演搅屎棍角色,【你们都是好士兵,我就不追究了,告诉我前线在哪?再怎么样也不能当逃兵。】最后奥图气急自杀,被洗脑的罗路背他出去后发现指高层已经投降了,也精神崩溃,一遍遍地问投降部队“前线在哪?”

至于其他人大体还算有分寸,没有故意纵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半德国血统的俄国女兵,先是被毛子逼着引诱德国人至陷阱,后来又被德国宪兵队长霸占。她在苏德两种身份中艰难徘徊。先背她坑害的男主在解救她后,想反正自己也活不长了,想死前再尝尝女人滋味,却又下不去手,最后两个人同病相怜。【我早就该自杀了。】【深有同感。】。最后女主喊的俄语没翻译,我也不知道说的什么,结局有点点没搞懂。(女主很好看,演员四十多岁时因癌症离世。这电影以前断断续续看过几遍都没看完整,这两天刚好整个看一遍,今天也是世界抗癌日明天刚好是这女演员祭日。也许是上帝想要我关注下抗癌运动吧。)

至于苏德战争,与其说USSR出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或是维护和平的需要开战,不如说与德国狗咬狗了起来。斯大林格勒中双方底层的无谓的伤亡,便是20世纪的这两位佛雷迪与杰森(恐怖电影反派,可算做天字号魔王)的大战中的可怜牺牲品。双方的愚狂在斯大林格勒表现的淋漓尽致。USSR的人海战术战损比之难看就不赘述了,德军一方虽然在战术方面一直令人称道,然而战略叫人捉急。给养不到就乱堆兵,还堆的是难以补充的精锐部队,全堆在小城里,最后困在里面饿死冻死的比战死的都多。能撤的时候不让人动,最后城封死了后悔也晚了。

片中反映了士兵们弹尽粮绝的惨状,男主一行人将受伤的战友送到医院,却没有医生治疗,由于物资人手不够,病人只能等死,男主手下持枪强拉鸭子上架,结果一行人被道貌岸然的宪兵队长“依法惩罚”了。

四个教训,一:精锐部队难得补充,不能当炮灰瞎投放。二:组织人员时供给要跟上。三:小心供给发下去被某些人自己屯着不发。四:要围点固守就早点下决心,要突围撤退也早点决定。不要犹犹豫豫,最后封了城,想跑也跑不掉,想守没物资。

这种瞎指挥的组织动员能力和视人命为草芥的官僚作风,即使在后来的USSR以及今天的某些地方仍然看得到。即使跳出二战来看,对现代人也很有启发意义。

至于战斗场景,配乐之类的,这部电影做的都还真实刺激,值得一看。

 2 ) 灼伤

:“冬天唯一的好处 就是没有了感觉 连哭都不能”

:“你不用担心被太阳灼伤 去过沙漠吗 你会讨厌它的 太热了 你总是会流汗 你会担心 自己像牛油般熔化 沙漠是鬼地方 只有星星靠在一起 它们离的如此近 你知道吗”

再无声息,烟尘般的白雪呼呼地盖在士兵的身上。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什么也不剩下。

 3 ) 德国深刻反思之作

德国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Stalingrad)从德军的独特角度深刻探讨了战争对人性与生命的摧残,于1993年1月21日上映。影片讲述1942年,几个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国士兵死亡。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在幻想着回乡的温暖中冻死在白色冰面上。影片可视为德国对战争的反思之作,在操蛋的枪林弹火中,谁不想与妻儿团聚?谁又想杀人?谁愿去恼人的沙漠,谁愿忍受麻木了一切感觉的西伯利亚的寒冷,谁想做一颗棋子?在影片中,天真,理想,干净,爱护自己的士兵的中尉,渴望用勇气来赢得他们的尊敬,但是斯大林格勒的残酷真相终究摧毁了他的一切,从精神到肉体。恪守职责只知奋力战斗的上尉伤重而死。早已心灰意冷的老兵奥托将自己一枪爆头。弗里茨抱着中尉一起冻死在荒原。冰冷寂寥的雪覆盖了一切曾经炙热的生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超过100万人死亡。大多是冻死或饿死。包括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德国人。第六兵团有26万人被困,91000被俘。只有6000人在数年后得以重返家园。”

 4 ) 贵在真实

说战争场面粗糙,可是如果去看看二战纪录片,彩色二战,你会发现这画面很真实,这就是当时德军士兵的状况,饿死,冻死。没有机智聪明,大义凛然,临危不乱的主人公,没有肉体横陈,也没有好莱坞大片级的特效,但贵在真实,真实到很多时候我都以为在看当时的录像。。。。。。。。。
战争是恶,但有时人性却并未泯灭,不像抗战剧中那猥琐下流的日本鬼子,而是真真实实的士兵,一些脱下军装后在平常不过的普通人,他们与那些平民无冤无仇,而不像某些剧中强调了这些士兵的丑恶嘴脸,错的只是那些政客,那些在地图上指手画脚的人,是他们把这些士兵变成了杀人犯,刽子手
总之,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也是最好的战争片之一
当然,像《黑鹰坠落》,《最后的生还者》,《遥远的桥》,《最长的一天》。。。。等等 我还是看过一点的,意见哪里不对,还望包涵

 5 ) 愿平安降临——记《决战斯大林格勒》(德国)

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一架庞大的杀人机器,视人命如草芥。
    在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中,当一个德国连队中最后幸存的两个士兵在茫茫雪原里互相拥抱着、互相安慰着死去的时候,他们僵直的身躯在无边的风雪中显得孤单而绝望。这也是这部德国影片不同于其他表现二战题材影片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讲述二战的大片,象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虽然也用宏大的场面和细致的情节描摹出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但是毕竟还有希望,因为还有瑞恩。可是,在《决战斯大林格勒》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所有的主人公最后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更甚至是他们中很多人都是非正常死亡,我想在战争中战死应该是正常死亡,包括诸如被坦克碾死、被炮弹炸飞、甚至被流弹袭击……可是影片中的这些士兵更多地是在部队被包围后,或者是因为绝望而自杀、或者是因为冻饿而倒毙、或者是被误伤而死。在严酷环境下,求生的本能使士兵变成了逃兵、战士变成了懦夫,但是一切的挣扎仍旧是徒劳,当隆隆的战车滚过,无人能与死神对抗。战争是死神的兄弟,他们并肩行动。
    整个影片的色彩以白色和黑色为基调,白色的风雪、白色的风帽、还有被白色掩盖的灰色的尸体;黑色的士兵、黑色的难民、黑色的坦克、大炮。茫茫雪路上,到处都是是士兵和老百姓的尸身。士兵们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再也爬不起来;被赶出村庄的难民们则一无所有,在路边的雪坑里坐以待毙;年轻的士兵违心射杀俄方的平民少年,就因为如果他不开枪,那么站在对面等待枪子的将是年轻的士兵自己。当战争降临,无论是士兵还是难民,他们的命运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死亡。
    当德国伤兵们试图登上最后一架飞离斯大林格勒的飞机时,军官们却已捷足先登,士兵们被腾空而起的飞机抛弃在无边的绝望之中;当几个士兵最终因不堪忍受折磨而杀死了残忍的上校后,上校地下室里丰盛的食品和其他储备物资(包括一个被绑在铁床上的斯拉夫女人),都没能带给士兵们任何希望,战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上,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的归路。
    影片屏幕最后打出了这样几个数据,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有100万的苏联人、德国人、罗马里亚人......死亡。德国部队中有26万人被包围,有9万1千人被俘,若干年后返回家乡的只有6000人。
    也许死亡并不恐怖,死亡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既然他们曾被苦难所吞噬、啃咬,那么就让我们期待死亡能安慰每个死去的人。无论是苏联人、德国人还是罗马里亚人,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在死亡面前,他们都将不再敌对,大家手拉手都是姐妹兄弟。当夜幕降临、当战争的号角远去,他们都将获得宁静,彼岸的光辉引领他们渡过生命之河,走向人类永恒的家园。

 6 ) 和平-人类永恒的话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德国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了这场战役。 1942年,几个很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的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国士兵死亡。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在幻想着回乡的温暖中冻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整部影片没有恢宏的战争场景,没有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只有对战争、对人性最真实、最残酷的描述。在《决战斯大林格勒》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所有的主人公最后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没有任何生的希望。 死亡并可怕,它是每个人的归宿,但希望不是在屠杀中死去,在饥饿中死去。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每个人能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后可以在床榻上寿终正寝。

 短评

啥都没拍明白,充分表现出了战场上的混乱。大部分人都是饿死冻死病死的,对吧。难得的是德国的角度。

5分钟前
  • 细胞核桃仁波切
  • 还行

德国人角度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更关注个体命运,生命之渺小,战争之操蛋。

10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仅就电影来说,德国拍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比俄罗斯的同名影片要好太多了。中国和二战有关的电影,捆起来也达不到日本《人间的条件》那种高度吧。这上哪儿说理去?

15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观看途中打了好几个透心凉的哆嗦。恍惚间,我觉得人类好像从未进步,或者一直在倒退,走三步退两步,这是为什么。斯大林格勒看不到边际的雪地很冷,人们唯一能做的选择就是自我了结。而现在,举目之下是万家灯火、欣欣向荣,我们却甘愿把良心浸泡在愚昧、压迫和分割里去了。再要细讲,文字恐也是无力的。但愿人人保持清醒、坚定的意志,强壮的体魄,及最重要的一颗火热的爱心,向前走,向光亮处去。

19分钟前
  • 迷蟲朋克
  • 力荐

战场环境还原得不错,但是演员的在战场上行动显得非常业余。导演为反战而不遗余力地将几个主角置于绝望的境地渲染悲壮气氛反而使得影片有些失真

24分钟前
  • Zacchaeus
  • 还行

终于找到资源马上看完了。就是真实,93年拍的片子非要去拿现在的审美去解读,就不要对这部片子有更多的诋毁了吧…这部片子带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反战。要特技、要人物如何展现的那些人。。。要的太多了…超五星!

26分钟前
  • yvette
  • 力荐

战争场面比较粗陋,剪辑方面也有不少问题,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较深入。

31分钟前
  • 还行

冬天的好处就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一切都冻僵了,连哭也不能

36分钟前
  • Nicolas
  • 力荐

四部同题材中最好的一部。人性的诉求,下坡型反常叙事结构,女性符号被刻意扭曲,以及直面战争中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值得反复看。

41分钟前
  • 猫苦艾。
  • 力荐

比较少见的角度,一般二战片是从反抗国角度来拍的,而这个电影是从德国。很真实,很棒。德国人在承认历史错误上,比日本人要好的多。同时也应了一句话,历史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希特勒攻打苏联。。。

43分钟前
  • HollowCat No13
  • 推荐

从侵略者的角度拍一场战争的失败,选题敏感必然导致反思力度过火。从非洲战场撤回的小股部队被调往斯大林格勒,踏上战场直接就是巷战争夺。进攻斯大林格勒还没持续一半时间,已经转变为如何逃出斯大林格勒。情节安排上过于巧合,巷战遇到的小男孩在后段再见到时要执行枪决(小男孩具体帮了什么语焉不详),下水道遇到的苏联女兵在最后进入地下仓库时又发现被绑在床上。几个主角士兵的性格形象不太分明,缺少一眼可见的区分特色。战斗场面还行,也只局限于排级单位的小规模,没有大场面的宏观战场。摄影做得很好,尤其是后半程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绝望感。

4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对于战争中人性的真实还原,德版强于俄版不少,德国人爱认真,俄罗斯人爱浪漫

48分钟前
  • 德尔苏
  • 推荐

足球、战争,沉浸在男人的世界里,越发觉得这是一群不可理喻的动物...

50分钟前
  • 花间鹿
  • 推荐

中尉是个典型人物,天真,理想,干净,爱护自己的士兵,渴望用勇气来赢得他们的尊敬,但是斯大林格勒的残酷真相终究摧毁了他的一切,从精神到肉体。恪守职责只知奋力战斗的上尉伤重而死。早已心灰意冷的老兵奥托将自己一枪爆头。弗里茨抱着中尉一起冻死在荒原。冰冷寂寥的雪覆盖了一切曾经炙热的生命。

53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德国人的视角看斯大林格勒战役——谁不想与妻儿团聚,谁又想杀人,谁愿去恼人的沙漠,谁愿忍受麻木了一切感觉的西伯利亚的寒冷,谁想做一颗棋子?愿我们永远不会为国家意志牺牲自己的小幸福。

57分钟前
  • Soda兰
  • 推荐

战争与群体而言就是沙盘上的小旗,与个人来说就是精神的歇斯底里。

60分钟前
  • 心知_道
  • 推荐

德国人视角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战情绪贯穿全片。苏德双方一百万亡者中大多是冻饿致死。巷战坦克战场面残酷,双方休战捡尸体,挤最后一架飞机,木匠男孩混血女人,开篇温暖惬意的海滨,落幕冷到彻骨的雪原,悲怆之作。

1小时前
  • 顾小山
  • 还行

9分,城内城外谁能熬过寒冷的冬天,谁就可以赢得胜利,赢得世界。

1小时前
  • 秀山鲤鱼
  • 力荐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超过100万人死亡。大多是冻死或饿死。包括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德国人。第六兵团有26万人被困,91000被俘。只有6000人在数年后得以重返家园。”

1小时前
  • 阿素喇
  • 推荐

为了满足少数人的欲望导致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前赴后继地冻死饿死冤死被枪炮轰死……PS被打完艰苦的坦克战后,冰天雪地里的几个士兵分享一支雪茄的画面戳中。

1小时前
  • 猫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