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2017

HD中字版

主演:罗兰·拉斐特,齐雅拉·马斯楚安尼,克洛蒂尔德·埃斯姆,皮奥·马麦,Aurélie Matéo,琪塔·昂赫,Jean-Charles Clichet,Willy Gauzi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绝杀2017 剧照 NO.1绝杀2017 剧照 NO.2绝杀2017 剧照 NO.3绝杀2017 剧照 NO.4绝杀2017 剧照 NO.5绝杀2017 剧照 NO.6绝杀2017 剧照 NO.13绝杀2017 剧照 NO.14绝杀2017 剧照 NO.15绝杀2017 剧照 NO.16绝杀2017 剧照 NO.17绝杀2017 剧照 NO.18绝杀2017 剧照 NO.19绝杀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绝杀20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托万•勒孔特是一位电视台的高管,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尖酸刻薄。对董事会瞒报哄骗,对同事和下属打压恐吓,是不折不扣的混蛋。妻子索朗热温柔贤淑对他无微不至,但是他却外遇不断,甚至以工作为筹码与同事发生不正当关系。终于安托万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公司员工的不满,一位被他无端开除的员工,闯进办公室枪击了他。当安托万从医院醒来的时候,一切都大变样了。妻子索朗热和枪击他的人在一起出双入对,自己也从公司高管变成了普通的天气预报员。在公司中的领导地位不在,让他受尽了屈辱,索朗热的不理不睬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走投无路的他被朋友带到了一个地下拳击场,里面都是在工作中不得志的中年男性,在这里通过拳击找到自己的尊严。一场鏖战之后,安托万决定按自己...青蛇传之天界令摇滚巨星天作谜案炽热之境逃生目视朱丽叶斗气小神仙孤岛G调的玛瑙红辅佐官2:改变世界的人们Rip in Time仙女下凡东北往事之人在江湖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加勒比海盗初来乍到 第一季失常1997阴阳路3:升棺发财超人与蝙蝠侠:启示录致命布局元祖观察之死无对证惩戒者疾速营救嘈杂噪音谁说理科生不懂爱情征服2003拾荒者统治状元及第昆仑神宫2022樓上樓下将来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一季末代厨娘天水围的夜与雾黄金十二宫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七季美人为馅第一季小煞星

 长篇影评

 1 ) 俄罗斯体育与政治:欺骗手段和俄国复兴相伴而来

撰文:阿卡迪·奥斯特洛夫斯基 (Arkady Ostrovsky)

翻译:陶小路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要了解体育在俄罗斯历史上的位置,那些到俄罗斯看世界杯的人们只需看看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相当壮观的拱形墙。该墙建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高潮阶段。墙上的足球、网球运动员,滑雪和登山运动员的浮雕是苏联国力的象征。苏联帝国和大多数帝国一样,体育是战争准备的一种方式。苏联共青团成员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名为“苏联劳动及防御”(Ready for Labour and Defence of the USSR),2014年,普京重启了这个项目。红场上为展现“体育锻炼文化”的军事化游行从1919年一直持续到1954年。

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

冷战期间,体育成为东西两个阵营之间政治竞争的一种形式。来自苏联集团国家,特别是东德的职业运动员,装作是业余爱好者,然后使用各种类固醇,各国政府根据运动员在赛事中取得的成绩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然而,这场意识形态之间的竞赛近来已经演变成一场不同叙事之间的战争,演艺界在其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一跃而起》(Going Vertical)是一部俄罗斯体育电影,它重温了冷战时期最令人难忘的体育壮举之一:苏联篮球队1972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上对阵美国,获得传奇性胜利。电影中对历史多有歪曲。这部电影去年12月上映,就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上映了一部叫《伊卡洛斯》(Icarus)的美国纪录片,该纪录片是关于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期间,在俄罗斯政府支持下进行的兴奋剂计划。这两部影片将俄罗斯与西方以及与其自身的冲突很清晰地展现了出来,人们也能看到俄罗斯国家体育运动是怎么样将事实转化为虚构,然后再将虚构变成事实。

《一跃而起》是最近几部以体育为主题的大片之一,电影的制作方是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电影制片公司。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曾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直以来,米哈尔科夫都是普京的支持者。自上映以来,《一跃而起》已被1200万人观看过,票房近30亿卢布,评论家不吝溢美之词,普京对其表达了感激之情。电影中的英雄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俄罗斯教练,他承诺在要在篮球这项美国的标志性运动中击败美国队。“没有永恒的帝国。美国人总有一天会输,所以我觉得他们不如输给我们”,面对美国傲慢的记者和鼠目寸光的苏联官员,他这样表示道,这番话引起了这些记者和官员的惊愕和怀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坚持苏联篮球队采用新技法。一位苏联官员严厉地问道,“比如什么技法呢?”。这位教练回答说,“用美国人的技法”。

《一跃而起》,又译《绝杀慕尼黑》

这句台词也可以用来描述这部电影。《一跃而起》模仿了好莱坞的技法,激发起俄罗斯民族的爱国主义情绪;例如它借鉴了2004年的美国纪录片《奇迹》(Miracle)的拍摄手法,《奇迹》讲述了美国冰球队1980年在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上战胜苏联。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最臭名昭著的吹鼓手德米特里·基谢廖夫(Dmitry Kiselyov)吹嘘道,“除了阿凡达,这部电影在俄罗斯的票房超过了所有外国大片”。(他没有提到俄罗斯文化部禁掉了《斯大林之死》 (The Death of Stalin),推迟了《帕丁顿熊 2》的上映时间,这些电影都可能与《一跃而起》竞争。)

和好莱坞的英雄一样,这位苏联教练一方面要和他的美国对手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和国内的官僚作战,这些官僚骚扰球员,不让他的小儿子到国外做一个重要的手术。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部分都在拍赛事本身。美国球员球风粗野;现场观众敌视“苏联共产主义分子”;裁判的判罚偏向美国队;苏联官员急于惩罚教练的无礼。但是在比赛最后三秒,精神和毅力让苏联队在道德和体育上获得了双重胜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一位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评论员在2017年终盘点节目中这样表示。“它让我们有了一跃而起的机会”。

基谢廖夫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该节目的新闻摘要就提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富有“侵略性”。相比之下,普京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以“坚实的国防力量”为后盾,必要时可以“用核武器将美国化为废墟”。对于基谢廖夫来说,美国以“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的假新闻”为幌子,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这就是美国富有“侵略性”的明确信号。基谢廖夫自己的节目经常煽动仇恨,制作假新闻,俨然像是小说《1984》里的电视屏幕。用奥威尔的话来说,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有着“双重思想”,“在否定道德的同时主张道德”,以此来宣称“战争就是和平”。

这种“双重思想”似乎成了格拉戈里·罗德琴科夫(Grigory Rodchenkov)的主导思想。罗德琴科夫是俄罗斯反兴奋剂实验室的前负责人、纪录片《伊卡洛斯》的主角,一项显然得到普京批准的兴奋剂计划的设计者是他,后来向世界揭发这个计划的人也是他。这部纪录片获得了201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纪录片快结束的时候,镜头前的罗德琴科夫手里捧着英文版《1984》在读。“我做的两件事相互抵消,相互矛盾:帮助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反兴奋剂。这是彻彻底底的双重思想”,他用英语这样说道。

罗德琴科夫(左)

《一跃而起》在片尾字幕使用了一些用兴奋剂的俄罗斯运动员在索契冬奥会比赛的镜头,这些画面被当作俄罗斯在体育和精神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又一例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米哈尔科夫认为《一跃而起》是对俄罗斯兴奋剂丑闻的回答——兴奋剂丑闻曝光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the World Anti-Doping Agency)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建议,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2016年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俄罗斯官方将这个提议称作西方世界的一场阴谋,旨在阻止俄罗斯“一跃而起”。

从国家电视台对世界杯前几天的报道来看,这个“阴谋”失败了。在俄罗斯第一频道(俄语:Первый Канал,简写:C1R)看来,俄罗斯现在不但没有被孤立,而且是“宏大的足球世界之中心”。在开幕式上,流行歌手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表演完之后,普京欢迎球迷来到一个“开放、好客、友善”的俄罗斯。第一频道播放了普京会见巴拿马、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的画面。(似乎是为了表示原谅美国总统的缺席,第一频道还放了特朗普的照片,并在他生日那天传达了普京的祝贺。)“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卢日尼基体育场”,一位穿着俄罗斯足球队球衣的记者滔滔不绝道。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也在卢日尼基体育场。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因此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政府希望借着举办奥运会向外界展现,苏联是一个正常、友好的国家。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名叫米沙(Misha)的笑脸小熊,开幕式结束时,橡胶制的米沙乘着气球飞离了体育场,观众被此情景感动地流泪。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成了最后的地缘政治竞赛的发生地,随着冷战结束,这种地缘政治竞赛似乎也随之终止。但1991年苏联的崩溃恰逢一个新的电视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将体育转变为娱乐,把战争转变为体育。最初,体育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一起被抛弃,整个90年代,体育在俄罗斯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然而,到了21世纪初,普京开始恢复一些苏联时期的符号,体育的娱乐价值以及它在地缘政治上的意义融合到了一起。体育的复兴很符合普京关于俄罗斯复兴的叙述,与此同时,因为油价上涨,俄罗斯国内的消费热潮(主要是对进口商品的消费)也适时地出现。油价的上涨产生了类似于强大的类固醇给运动员带来的效用,俄罗斯经济因此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假象,人们的自我形象也因之大大提升。人们的收入增长几乎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经济的结构性疲软和腐败被遮掩。

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达到顶峰,那一年俄罗斯足球队获得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胜利。2008年6月,在巴塞尔举行的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俄罗斯队击败荷兰队。当时,俄罗斯有近80%的民众观看了这场比赛,比赛结束以后,俄罗斯国内被一股狂喜情绪席卷,西方世界的人们对这种情绪很熟悉,但这在俄罗斯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莫斯科开车兜圈,挥舞着国旗,不停地按喇叭,大喊“俄罗斯,前进!”但是这场体育赛事的胜利“预告”了后来的俄国军事行动。

就在庆祝活动几周后,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这是俄罗斯打的第一场全程被电视转播的武装冲突,格鲁吉亚这个小小前苏联共和国被塑造成代替美国被收拾的形象,这一方面能让俄罗斯民众觉得自己国家很强大,另外也给了他们一个打仗的理由。然而几个月之后,油价暴跌,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袭来,俄罗斯民众的信心严重受挫,普京的支持率下滑,人们对他的体制的不满情绪上升。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在担任两任总统之后必须辞职,到了2008,普京在形式上不再是国家元首。但是,普京在担任总理职务的同时,让自己听任摆布的副手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统,他的政治权力因而得以保留。

2011年的议会选举被操控,加上普京厚颜无耻地宣布自己将再次参加总统大选,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随后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参加抗议活动者主要是年轻人和受过教育的中产人士。他们要求俄罗斯能够成为一个进步的、受人尊重的国家,抗议活动遭到防暴警察镇压,还遭到一连串的蒙昧主义和反动言论攻击,受到由国家电视台放大的“帝国民族主义”(imperial nationalism)批判。普京无法提供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也不容忍有人在政治上与自己竞争,他能给民众的就是一套俄罗斯要跟西方对抗的说辞。

俄罗斯2007年成功申办索契冬季奥运会,当时俄罗斯官方宣称,举办索契冬奥会是一次机会,世界会看到俄罗斯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但是,实际上,索契冬奥会开幕之时,俄罗斯国内笼罩着一种反西方的仇恨情绪。宏伟的开幕式运用了各种影像:圣巴西尔大教堂的穹顶,布尔什维克革命年代的先锋艺术符号,以及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动态影像的组合。但是,从当时俄罗斯官方煽动民众反西方情绪的方面来看,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和德国的与之更接近,赫鲁晓夫开启的“解冻时期”的氛围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索契冬奥会刚闭幕没几天,俄罗斯出兵吞并克里米亚,奥运会于是无缝演变成为战争。罗德琴科夫在《伊卡洛斯》中这样说道:“我对这些事件感到内疚。如果俄罗斯没有获得那么多奖牌,普京的气焰就不会那么嚣张。”

俄罗斯依靠欺骗手段举办了索契冬奥会,吞并了克里米亚。这两件事和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行为(官方支持下)发挥的作用相同:普京的支持率上涨,人民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就在俄罗斯运动员赢得一枚枚金牌的时候,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前身是KGB)特工在忙于“攻关”瑞士制造的尿样容器,利用墙洞把能够检测出使用兴奋剂的尿样换成检测不出兴奋剂的尿样。使用兴奋剂本身倒没有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感到多么震惊,毕竟,许多国家的运动员都会服用各种药物来提高成绩,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俄罗斯“调包”行动的规模以及手法之老练。

同样的,让世界感到震惊的不只是普京在乌克兰对国际规则的破坏,还有他在冲突进行时布置的一系列“戏剧场景”。部署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士兵扮成“小绿人”【小绿人(俄语:зелёные человечки,乌克兰语:зелені чоловічки)指着俄国装备的秘密武装人员。这种叫法在2014年初俄罗斯非正式部队占领克里米亚期间被首次使用。由于其着绿色的制服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当地居民起初也称他们为“火星人”——译者注】,一场政变被装扮成了克里米亚议会的自由投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受到乌克兰“法西斯主义者”迫害的人,那些“法西斯主义者”也在电视上露面了——这些演员偶尔出演“受害者”和“法西斯主义者”两个角色。乌克兰东部发生的军事入侵是由一位重演历史战争的人所领导【指的是亲俄分裂分子伊戈尔·斯特连科夫(Igor Strelkov),他的武装团体控制了斯拉维扬斯克镇,将冲突从一场“神经战”升级为一场真正的全面战争——译者注】,他冒充成俄罗斯特种部队成员,让自己的人夜里开着两辆装甲运兵车四处转,模拟大规模部队集结。

欺骗手段和俄国复兴相伴而来,这两件事情都让普京受到赞扬。根据独立调查机构列瓦达分析中心(Levada centre)的统计,大约70%的俄罗斯人不相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做出的认为俄罗斯运动员普遍使用兴奋剂的结论。超过一半的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政府称没有往乌克兰派驻军队是在撒谎,但是也认为这个谎言是俄罗斯实力的象征。曾是克格勃(该组织本身就依赖欺骗手段行事)特工的普京对欺骗手段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罗切科夫在《伊卡洛斯》里说:“我们是顶级的骗子,你得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斗得了我们,但是你们又从哪里来获得这种经验呢?”

果戈理的戏剧《赌徒》(The Gamblers)中,玩牌时经常出老千的利哈廖夫自夸:“像傻瓜一样生活很容易,但是我要狡黠、精明地活着,去骗人的同时不被人骗,这是我的任务和目标! ”与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一样,有关赌博、欺骗和奇异景观的主题最早都是从西方传来。但是到了俄罗斯,这些主题与那里的社会环境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呈现出一种变幻无常的特质。赌牌经常超越了赌博本身,成为荒谬的现实。利哈廖夫给自己的那副扑克牌取名为阿德莱达·伊万诺夫娜,承诺要给“她”树一尊雕像。但当他得知那些自己的“受害者”把他给耍了,一怒之下把心爱的扑克牌甩到了门口。 “魔鬼夺走了我的阿德莱达·伊万诺夫娜!”他说。 “一个歹徒一下就会摧毁你耗费几年时间修筑的大厦。该死,这个国家骗子真多!”一个世纪之后,布尔加科夫继承了果戈理那种对变幻无常事物的感受力,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让魔鬼和他狡猾的随行人员揭露苏联社会的各种骗局。

学者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曾写道,牌局上的胜者不仅能得到横财,还能获得权力。财富和幸福因此和违反规则相关,和遵守规则无关。在国际象棋中,下棋的双方都掌握对方的所有信息,可以推算对方下面可能会怎么走,而在牌局里,大部分信息是被隐藏起来的,偶然性于是成了决定性因素。前世界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曾表示,普京更像是一名扑克手,而非国际象棋手。普京曾经被问到,“命运是否对自己青睐有加”,他笑着回答,“的确如此!”而他想说的是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普京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表现出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取得了复兴、俄罗斯在与西方对抗,他一直在赌博,他在赌自己无需为这些事情付出代价。和体育运动一样,竞争和冲突本身已经成了目的:做出强大的样子,然后再通过电视或者社交媒体传播出去。每当有外国记者在采访时试着指出普京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失当的时候,普京都会回以嘲弄和奚落,仿佛在向世人炫耀自己无人匹敌的欺骗技巧。他和大多数统治精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遵守他们的规则,而在这样的规则里,欺骗才是唯一公平的行事方式。

偶尔的,同时也是不幸的是,这种认知也会被其他国家的造假行为强化,比如乌克兰安全部门最近伪造了俄罗斯反对派记者阿尔卡迪·巴布先科(Arkady Babchenko)的死,声称这是一次“瞒天过海行动”。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之残酷是真实的。这场冲突已经夺去了大约1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四年前因马航MH17客机被导弹击落而死亡的298人,后来由荷兰政府牵头的调查证实,这枚“山毛榉”(BUK)中程地空导弹发射自俄罗斯的军事基地。遇难者家属上个月写了一封给俄罗斯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指出,俄罗斯媒体用了一堆谎言来回应这次坠机事件,比如:这架飞机是被一架乌克兰飞机击落的;这枚导弹本来是要击落普京乘坐的飞机;起飞的时候,飞机里就没有活人……这些谎言的关键在于用这些荒谬的说法来否定事实的存在。遇难者的亲属这样写道:“直到后来我们才开始明白,俄罗斯媒体这么做是有目的的。或许有些人在读这封公开信的时候便认为我们是不存在的,认为这封信是伪造出来的?我们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真实的是乌克兰电影导演奥列格·森佐夫(Oleg Sentsov),他出生于克里米亚,一直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表达抗议。2015年,他被安上策划发动恐怖袭击的罪名,判处二十年徒刑。俄罗斯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想杀鸡儆猴,以此来表明,反对克里米亚“解放”的只能是“恐怖分子”。 5月14日,森佐夫开始进行绝食抗议,要求释放被关在俄罗斯的64名乌克兰政治犯。他将绝食抗议的开始时间选在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夕,世界杯开幕式那天是他绝食的第三十二天。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5月底在监狱里一点不开玩笑地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普京和克里姆林宫应该避免让森佐夫成为烈士:“要比奥列格·森佐夫棋高一着。出招诈他。放他和那64名政治犯出狱。”

长期以来,普京一直都运用“升级优势”策略(escalation dominance,最早由美国在冷战时期制定的威慑策略,该策略认为,美国只有在冲突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控制冲突,避免冲突升级——译者注),并且都赌赢了,他确信西方世界注意力太分散,内部太分裂或者太虚伪,从而无法对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但是,近来他似乎玩过火了。普京这个专注于歪曲事实的表演者遇到了对手:特朗普。无论普京希望通过干预美国政治来实现什么目的,他的计划已经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反对者现在将火力对准俄罗斯,普京的党羽遭到制裁和孤立。尽管有世界杯的魅力攻势,俄罗斯在欧洲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其成了一个实质上的流氓国家:俄罗斯政府在德国传播各种假新闻,煽动加泰罗尼亚的分裂主义,在英国使用神经毒气袭击一名前俄罗斯双面间谍。

如果普京曾经渴望得到西方的关注,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然而,进一步与西方世界对抗的价值有限,而且还会构成重大风险。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公众对俄罗斯政府的主要抱怨是,外交政策受到了过多关注,而国内的种种问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普京将重心放在西方,如此一来,他就有理由告诉俄罗斯人民,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没有多大不了:虽然警察可能很腐败,某家的屋顶可能漏水,但至少俄罗斯再次成了一个强国。苏联政府当年的宣传工作存在一个最主要的弱点:人们只要走进一家空空如也的杂货铺,就可以可以知道政府在撒谎。谎言必须通过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或者至少是威胁要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才能维持。一旦压制的力度减弱,谎言也会破产,继而导致整个苏联政权崩溃。

现实正在让普京制造的“奇异景观”受到威胁。新一代俄罗斯人近些年成长起来了,他们对苏联没有记忆,不看国家电视台,不能很好适应奥威尔式的双重思想;他们不认可普京的统治是出于道德原因而非经济原因。他们最渴望的是这个体制无法提供的东西:诚实。一些人参加了由纳瓦尔尼领导的抗议活动,纳瓦尔尼称执政党为“小偷和骗子”。其他人对网络上的虚伪表现无法容忍。一个叫“BadComedian”的知名视频博主最近做了一个恶搞视频,猛批电影《一跃而起》,揭露、嘲笑该片对好莱坞“平庸”的模仿,以及对历史的歪曲。该视频有近900万次观看,这样一个数量似乎可以证明公布出来的《一跃而起》的观看人数有水分。

普京很清楚世代和风格方面的因素会带来怎样的问题。他三十多岁的时候,苏联还被一帮行将就木的老人统治着。俄罗斯民众开玩笑说,这些人唯一参加的一项运动是“比赛谁先进棺材”。普京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运动员的形象,经常通过秀身材来证明这一点:他在各种镜头前面练过柔道,赤裸着上身骑马;潜水到海底,再把海底的双耳酒罐带上岸(酒罐是为了普京专门放在黑海海底的),最近他还驾驶一辆卡车穿过通往克里米亚的一座新桥。他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据报道,他一直在整容和注射肉毒杆菌,以延缓衰老。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只能再做最后一任总统,等到任期结束的2024年,他七十二岁。如今他试图给自己塑造另一种形象:一个提携年轻一代的仁慈的保护人,避免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衰老的独裁者。他任命忠于自己的年轻人担任政府要职。5月份就职仪式的高潮结束后,普京走在红地毯上,一边与一脸天真的年轻人聊着天,年轻人们欢呼着,感谢普京给了他们“自我实现的机会”,然后纷纷和他合影。

这些年轻人的表现与距当时仅仅两天前发生的事件形成反差:人们走上大城市的街头,抗议这次选举。“你不能做沙皇!”人们喊道。莫斯科的抗议活动遭到了防暴警察以及穿成哥萨克人的样子的暴徒冲击,后者拿着鞭子猛烈抽打抗议者。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展示与莫斯科现代化的、高级商店林立的街道有一种强烈的冲突,让人觉得荒谬,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哥萨克是政府雇佣而来,莫斯科最近为世界杯所做的翻新也是政府出钱完成。正如果戈里和布尔加科夫曾表达的那样,荒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成为现实。

在普京这里,“荒谬”有武装,而且四面出击。抗议活动期间,大约1,600人被拘留,纳瓦尔尼领导的活动人士中有二十人被捕,并受到指控,其中大多数只是转发了纳瓦尔尼号召人们举行抗议活动的推文。虽然普京仍然没有苏联拥有的经济基础,没有苏联那样一种普遍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强大的极权体制,但他所模仿的极权主义自身有其潜藏的危机。普京通过操纵选举,威胁使用强制力量,在这次选举中获得了77%的选票,之后他可能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对内的压制来保证这种胜利。但同样地,一个突如其来的冲击或者一个错误,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体制瓦解。

普京用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力”作比,断言他的政权根基稳固。但是,从他的政权对谎言、腐败和奇观的依赖来看,这个体制并不比他的那些把戏更加靠得住。普京“一跃而上”,飞升至令人眩晕的高度。《伊卡洛斯》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提醒我们,凭借蜡制成的翅膀飞得太高,太靠近太阳会发生什么(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因飞得太高,双翼遭太阳溶化跌落水中丧生——译者注)。

阿卡迪·奥斯特洛夫斯基(Arkady Ostrovsky),出生于俄国的英籍记者,《经济学人》俄国和东欧事务主编。曾在莫斯科研读俄罗斯戏剧史,并获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他将汤姆·斯托帕(Tom Stoppard)的舞台剧三部曲《乌托邦彼岸》(The Coast of Utopia)译成俄语,于俄国演出与出版。著有《制造俄罗斯: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近代俄罗斯国家转型与发展历程 》 (The Invention of Russia: The Journey from Gorbachev's Freedom to Putin's War),获2016年的奥威尔奖。

本文选自《泰晤士文学增刊》2018年6月22刊,《东方历史评论》受权译介

 2 ) 《绝杀慕尼黑》为什么“燃”?

看《绝杀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两件事。

第一,这部电影在俄罗斯本土创下了票房纪录,成为历史上累计票房最高的电影。

第二,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们似乎可以为影片的高票房找到理由,不就是战斗民族的一次集体自嗨吗?

说实话,看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看之后呢,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小半。

《绝杀慕尼黑》的票房奇迹固然有民族自嗨的成分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影片本身在制作层面的成功。

在《绝杀慕尼黑》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俄罗斯的商业片了。

之前看的几部,无论是《危楼愚夫》《无爱可诉》还是《盛夏》,都是好电影,但也都是文艺片。

对于俄罗斯现在能把商业片拍到什么程度,我完全没概念。

直到这次看《绝杀慕尼黑》,才意识到,原来俄罗斯的商业片也已经这么成熟了。

说它成熟,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杀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杀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

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杀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商业片还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比如动作片追求“爽”,喜剧片追求“笑”,恐怖片追求“吓”……

《绝杀慕尼黑》追求什么呢?

燃。

是的,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燃的一部电影。

它的“燃”首先在于故事层面,在于主人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多不可能呢?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而苏联队这边则是一团糟。

球队的功勋教练因政治问题被革职,新上任的主帅加兰任面对一盘散沙的球队,有些力不从心。

看着眼前这些各怀心事的球员们,你绝对想不到一年后的赛场上,正是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

可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影片的华彩段落,是将最终的决赛进行了复现。虽不及《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一比一的还原,但也足够震撼人心。

导演将所有制造燃点的视听技巧通通用上了。

比如英雄们的集结时刻。熟悉漫威的朋友都明白,这个时刻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它是大战前蓄势待发的一刻,有时甚至比大战本身还要有冲击力。

再比如运用特写镜头,拍摄肌肉的碰撞、充满杀气的眼神、滴落的汗水……

还有屡试不爽的“慢镜头+消音”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决赛的最后3秒钟——决定胜负的时刻。导演运用慢镜头故意将时间拉长,制造永恒与一瞬的对峙,形成张力;并用“消音”触发了“情绪模仿”的心理机制,使得观众也一起屏住呼吸,直到篮球入框,声音重现,观众的情绪也得以释放。

这些技巧,你可以说它俗,但不可否认,它很有效。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表面的“燃”。

这种“燃”源自于见证奇迹的诞生,它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突破极限”的超越感,于是肾上腺素也跟着飞升。

但我要说的是,光有这种燃是不够的,一部合格的燃片必须还要建立情感的燃点,才能真正燃爆。

这一点,恰恰也是《绝杀慕尼黑》的最大亮点。

什么样的情感最容易燃爆呢?

对于《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来说,无非两样,一是民族主义,一是体育精神。

前者的引爆力不用说了,自然很大,但问题是太本土,出了国就水土不服了。

后者要更普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是很多竞技类电影的题中之意。

但《绝杀慕尼黑》很有趣的地方,是躲开了这两个落点。

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反倒把苏联政府黑得够呛。此外它也没有重复体育精神的老梗,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体育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情感电影。

不信你看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在讲述什么,不是比赛,不是训练,也不是篮球技巧,而是人的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萨沙和未婚妻的爱情,因萨沙患了绝症而戛然终止。他们分手的那刻,别人的婚礼正在进行,因为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悲伤停止奏乐。

我们还看到教练加兰任和儿子的父子情,儿子患有先天疾病,无法站立,加兰任之所以临危受命,有很大的动机是要带儿子出国治病。

我们还看到明星球员别洛夫与教练加兰任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看到想借奥运会逃离苏联的球员,又因为难舍兄弟情,重新回到赛场;看到加兰任为救患病的萨沙,花光了给儿子治病的钱……

这些场外因素,一再被影片大书特书,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笔。

它让我们看到了比赛并不只有单纯的胜负,球员们也并不是比赛机器。他们实际有着各自的情感诉求,而那份情感也反过来激励着他们,成为他们因何而战的理由。

因此最终的胜利也不再只是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对这些普世情感的褒奖,是对“大爱出奇迹”的证明。

所以,你知道影片最燃的时刻是什么吗?

并不是赛场上那致胜的最后三秒钟,而是胜利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纷纷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去给孩子治病。

那一刻才是最燃的。

因为它点燃的是每个人内心普遍存在的情感。

我们并不是都有机会登上赛场,赢得冠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为所爱之人战斗的心,在艰难的生活里坚定地跳动着。

最后想说,我其实一直是个挺丧的人,对“燃片”抱有本能的警惕。

但偶尔也会觉得,不能总这么丧,应该振奋一点。有时候“心”是随着“外在动作”变化的,当你笑了,心里也会开心一点。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3 ) 光看标题我差点就错过系列

在收到免费观影的邀请豆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部战争片?杀手片?直到走进电影院之前,我都还以为即将上演的是一场足球比赛。

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电影院看一部俄罗斯电影——好在大家的脸庞都很陌生,语言也是陌生,很快就入戏了。关于俄罗斯的体育我只在很多很多年前膜拜过一对冰上CP。男主已经在二十多年前意外去世,他的名字也叫谢尔盖。

这里也有一位队员叫谢尔盖。名字虽然记得不全,但直到此刻脑子里想起每位队员都还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和特点,我想这也是电影刻画得非常细腻的表现。

一个篮球赛几乎不看的人,中间数次热泪盈眶,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吧!

 4 ) 可爱的俄国人

绝对是一部天然就具有好电影气质的故事。以弱胜强,数次反转,极大的不确定性。最可怕的是这一切竟然全是真的,就连最后的一个决定性的投篮都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反应。尊重这个篮协主席,是他让篮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对抗,变成了一项真正的绅士运动。 当然,作为俄罗斯人拍的电影,对于美国刻画和表现基本还算基本公证,更是让人值得起敬。

 5 ) 团结至上

1

到底曾经是一个体育人,我看哭了。

居然还有人能打过美国队,而且是真实在,1972年发生过的事情,而且是在最恶心的巴勒斯坦刺杀事件之后。

塑造了那么多有意思的苏联球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被一个最污燥的政权所压抑着,不能够有任何的人生自由。他们生活在发生切尔诺贝利惨案的国家里,却能够嘻嘻哈哈,心怀梦想。他们却有勇敢的爱情,甚至计划逃出苏联。教练的目的只有一个,要为她残疾的孩子做手术。

一个充满苏联冷幽默式的电影,居然能够取得世界级的成功。

2

美国人牛——那么强大的一个队伍,为什么一直被压着打?分数差距从两分到10分不等。

因为篮球是一个集体项目。

团结至上。赛场上,5个人就是一堵墙。

为了生病的队友,每个人都能豁出命去。这种集体主义,本来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精髓吗?却能够传承到70年。真不容易。任何环境,都能产生奇迹,不要歧视任何一个政体。

教练永远比别人都冷静。即使在美国队打得非常野蛮的时候。公平都是相对的。

3

如何在人生中选择?

首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次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再次,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

比如你必将是一个让我感到骄傲的天才,你就不会在乎在电脑面前工作8个小时。不会屡屡的换工作。你会为自己的new idea感到激动。

做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事吧。让你的生命有更多的炫彩。

 6 ) 惊心动魄的3⃣️秒

#绝杀慕尼黑 4⃣️🌟

不知道俄语原名叫什么

最近上映的电影评分都不太行,总有种好莱坞最近江郎才尽的调调。记得七八年前看的一篇文章就讨论了好莱坞续集过多的问题,现在看来,问题似乎更严重了……在黑衣人和绝杀慕尼黑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被两者悬殊的比分说服了。黑衣人一天之内已经从7.0降到了6.1,绝杀慕尼黑虽然是去年已经在俄罗斯上映,但昨天才在国内上映,豆瓣8.2。

这是第一部在影院看的俄罗斯电影,第二部在影院看得体育电影(第一部是《摔跤吧,爸爸》)。不要被电影名字欺骗了,我刚开始以为是和《逃离德黑兰》同一类型的影片(原谅我电影看了一多半才意识到慕尼黑在德国).......但,其实它是一部体育电影!讲述的是1972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篮球队战胜美国队,夺得奥运金牌的故事。虽然说这场比赛一直存有争议,但站在苏联这边来看,确实是振奋人心的大事件。

电影整体也把握住了这个基调,虽然影片中故事发挥中规中矩,但本身这个故事就已经够精彩的了。

最后3⃣️秒拍得惊心动魄,慢镜头+体育电影=效果惊人!电影非常还原当年比赛现场,快剪仿佛现场直播,紧张刺激。

说个问题,因为太还原事件了,导致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球场上打球。激动是激动,我都想鼓掌,但感情积淀没有得到最后的一个爆发,或者说是一个结果。就在那里卡着,差一个点。有点小遗憾,不过还是很燃的。

俄罗斯的几个自黑的包袱抖得都不错。

哦,对了。篮球教练的演员是碟中谍4里的那个俄罗斯特工队长,怪不得那么眼熟。

 短评

美国赛前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场战争,展示民主终将胜利。苏联队的球员对苏联并没有民族认同,赛前说:没人相信我们能赢,除了我们的教练。他为我们破釜沉舟,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鼓吹个人主义的队伍急功近利,所谓“铁板一块”的集体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换美国一定反过来拍)

7分钟前
  • Final
  • 推荐

故事超燃,节奏太棒,非常好看。

8分钟前
  • 阿顺
  • 力荐

“今天拳击打得够多了” 一个篮球比赛打成了拳拳到肉的拳击赛,哈哈哈。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故事结局,苏联队最后3秒逆转评分制胜美国队,就一直在期待电影要如何讲述才不至于没有惊喜。结果厉害的是,就是最后这场奥运赛,竟花了近1小时还原各种细节和完整度,几乎于直播,几乎占去全片一半戏份,这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演唱会一样逼真和震撼…各种山穷水尽、峰回路转、直到最后的惊天逆袭,一气呵成,都不像在看电影,而是直接在看球赛了。

1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相似的体制,近五十年前的冷战大环境,许多细节是如此引人共鸣,譬如在训练手段、物质、医疗等条件上都远不如人的前提下还固步自封的体育局官员,那些自作聪明又耳熟的官方声明背后引人发笑的卑琐心态,意识形态之争为个人带来的诸多限制,出境打球带货回国自带的笑点和球员不能自由结婚体现的体制对个人的禁锢。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不禁让人想到,在这样的的体制内,运动员不过是一枚棋,一切荣誉取决于成败,体制才不在乎他们,正如当年被高高抛起奉上神坛又被狠狠抛下的刘翔。正是如此才被电影中尊重个体,热爱体育和竞技精神的教练真实地触动到……为自己的国而战,为体育为团队获得荣耀,而不是为所谓的party。一定要去影院,一个字,爽

15分钟前
  • 力荐

看看人家是怎么塑造人物的:男主教练一出场,远距离投篮,“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坐在观众席规划球员展现业务能力等等,都是常规操作,牛逼在职务交接那里,前教练和队友告别,男主让已经过界、站在比赛场地里的领队退到白线外,TM简直神一般的精髓啊。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尊重啊!男主对前任教练的尊重、对篮球的尊重、对队员的尊重一览无余,而这一切尊重又来自什么?爱呀!而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燃?!一比什么救猫咪的人物塑造都弱爆了!那些说人物单薄的,简直不要太不了解文化背景,立陶宛、白俄罗斯、婚礼,片中台词、造型、画面细节带出来的丰富内容,你真的懂吗?别装,是你根本没get到而已。哎呦,别人都没看懂,就你牛逼是吗?是的,就是这样,我想想都觉得自己牛逼。

19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超燃!苏联队教练是《急袭》里魅力十足的警官,赢最后一球的萨沙·别洛夫贼帅!我好喜欢那两个动不动就跳起来的格鲁吉亚人2333

22分钟前
  • 密斯湖
  • 力荐

难怪美国队一直不领牌,还带这样的,哈哈。现在俄罗斯电影黑一下苏联官僚也成套路了真的有点腻,狗血情节很多但是好在继承了感情很节制的优良传统。知道比赛结局看得还是超紧张,结尾和马大叔一起热泪盈眶了。海报真烂。

25分钟前
  • Mido
  • 推荐

期待尽快上映。片方哥哥终于帮豆瓣把译名改。热血,震撼,精致。故事基本符合历史。爱情、苏联内部问题、对美国的吐槽和竞技巧妙地放在一起。真实和虚构融合很好。最后3秒钟呈现很好。还巧妙埋设喜剧线索。俄罗斯人的篮球励志电影能拍到这么好。因为个人无知和好恶故意恶评,明显是智商不足的体现。

29分钟前
  • 赵鹏飞
  • 力荐

战狼级别的运动片,热血又燃情,难怪乎俄想重拍《切尔诺贝利》,美则想重拍《绝杀慕尼黑》。冷战背景下,国际恐怖事件不断,国内物资短缺、监控遍布、信任缺失,令这场骑虎难下的奥运赛事前途未卜。影片处理十分类型化,冷幽默,段落多,群像各具特色,兼顾各种国际背景,可惜删减过多影响连戏。好在情感和视听感都代入性强,即便赛况预知结尾,过程依旧牵动人心。归根结底,逆转、绝杀这些词背后往往倚仗的是球员强大的心脏、队伍钢铁的意志以及团队澎湃的战魂!爱赢才会拼,天生要强才会后天强大。

32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专业上当仁不让、生活上给队员信任空间、下了赛场默默坐在角落,从教练的身上仿佛看到神所的老蒲。才知道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这么混乱……当年我国是不是还在学习老大哥?老大哥在奋力追赶美国。

34分钟前
  • JIDUDU
  • 推荐

看完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能力的片子啊,上帝视角和升格镜头两板斧式的搭配,简单粗暴但确实非常奏效。前两幕拍的太流水缺乏层次,但是超长的第三幕实在太爽、太刺激、太振奋了。将当年的比赛状况进行重构式的银幕直播,完全震撼人心。这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也占优势,一方面是美国的国际霸权形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是电影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厚此薄彼,依然从角色层面出发,表达了对于苏联自身体制的调侃与反思。所以如果有人说这是主旋律电影,那说明他基本没有理解体育竞赛的本质意义是在于国家而不是政府。不过这个电影引进的时机对于当下国内的风向,就是另一说。

35分钟前
  • 唉唉唉德华
  • 推荐

7,基本算是客观,72年男篮决赛确实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场篮球比赛,而且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也颇值得玩味(美苏冷战交锋、慕尼黑惨案、苏联的内部民族问题),最后投入绝杀球的别洛夫6年后也确实因病去世了,这个电影很大程度是拍给他的。

38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

41分钟前
  • kitty62888
  • 推荐

进球就可以入党,篮球的运动镜头不好看,对立面设置的太简单,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达勉强及格,只能说中规中矩,倒是俄罗斯人那股子耿直劲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他们拍电影讲故事的风格凛冽又温柔

43分钟前
  • 星空清理者
  • 还行

看完才知道删了13分钟,唉。虽然最后还是被稍稍打动,但比预期的感动程度还是差了不少,这样手法精纯目的明确但也没任何新意的类型片,如今我最多也只能给三星了。体育电影,还是拳击题材是最燃最爆的。

45分钟前
  • 正义B胜
  • 还行

看看人家的主旋律,真为现在的国产心寒。用现代电影语言,兼顾年代细节,叙事详略恰当不乏喜剧元素,从开头到结尾都照顾到了人物个性,对自己对他国文化都有多方面了解,态度很开放。而不只是维护场面和情节带起来的情感,所以它要表达的东西才能燃进人的心里。不像国产旋律片那样,空洞不踏实不真诚、一股红色气流自顾自乱窜。没有因惶恐躲开当年慕尼黑奥运村恐袭,与随之而来的政治暗斗,冷战无处不在,而体育让这帮前苏健儿的信仰更纯粹。看得我真的卑小,人家这团结纯粹富有个性!技术方面比较普通,动作戏甚至有点失望。升格、消音这些花哨的东西用得不错。公映版删了很多,部分戏不接。三星半

50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又燃又感人,看简介知道结尾,仍没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动人心,到最后不止是拼技术和心理素质更是为报答教练救命/知遇之恩,“为祖国而战”非但不矫情反而那么自然动人,奖金一幕泪目,俄式正经严肃脸的幽默感太逗了,自黑厉害,姓氏逼死解说员了啦,就时代背景而言其实可以拍的更有深度但完全可以理解

53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最后一场篮球赛拍得太好看了,真的好看,除了好看我还能说什么,日。不记得多久没有这么激动了,后排的抽泣声代表我的心。(没有打五星是因为中间有几段断裂感实在很严重,简直看得莫名其妙,回头一看我擦,国内版剪了十三分钟啊!

54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4.5 俄罗斯是还有多少绝佳的题材没有拍出来啊

59分钟前
  • vivi
  • 力荐

非常热血,尤其最后三秒的长镜头。影片没有那种狂热民族主义,而是说苏联在篮球场打败美国,是用了美国的训练方法、治疗药物和隐形眼镜。完整版也还原了苏联运动员参与叛逃、走私,以及慕尼黑惨案等历史细节。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