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无明

HD中字

主演:曾志伟,余文乐,方皓玟,金燕玲,陈学文,麦子乐,吴肇轩,税瀞熙,陈彼得,朱跃希,陈凤珍,曾洁卿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念无明 剧照 NO.1一念无明 剧照 NO.2一念无明 剧照 NO.3一念无明 剧照 NO.4一念无明 剧照 NO.5一念无明 剧照 NO.6一念无明 剧照 NO.13一念无明 剧照 NO.14一念无明 剧照 NO.15一念无明 剧照 NO.16一念无明 剧照 NO.17一念无明 剧照 NO.18一念无明 剧照 NO.19一念无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念无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余文乐 饰)因为当年误杀饱受痛症折磨的妈妈(金燕玲 饰)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康复出院后住在当陆港司机的爸爸黄大海(曾志伟 饰)的板间房里。黄大海试图关心儿子,但阿东却并不领情,原来阿东一直对爸爸当年抛弃家庭的事耿耿于怀。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然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Jenny(方皓玟 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我们的星球 第一季西部浪子朋友请听好 第二季年度人物龙之战神盾局特工第六季歌之☆王子殿下:真爱2000%气球2018浪子!不是我伴我梦游魔装传说欲望和智慧成记茶楼黑洞1979非对称较量感动生命王志文版特工王妃侦探的侦探女王进行时非爱不可东京难民 東京難民天河检察官内传玛尔塔小叮当与失去的宝藏两情相悦1935Re: 复仇-在欲望的尽头-聪明人大侦探波洛 第五季父母天下童年的收音机更喜欢明天的你 明日の君がもっと好き林肯律师影之宅国语追杀胖老爹烈火战车粤语

 长篇影评

 1 ) 错位的爱

父亲拿出一把铁锤藏在枕头下,这并不像是迎接归来儿子的方式,但只要知道儿子是从青山回来而不是赤鱲角时,我们似乎又能理解他的做法。黄进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给了这样一部关于精神病患者的电影,颇有对现实的关怀,因此也得到了香港电影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曾志伟、余文乐等大明星的零片酬加盟。

从《一念无明》的名字就能看出导演的意图,“无明”暗示着人类无法企及真相,在妄想妄念中,一念才灭,一念又起,深陷烦恼,无法逃离。逼仄是影片从一开始就传达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人唯有利用一切来扩展空间。竞争压力加大、弱肉强食,“空间”被不断侵蚀,每个人都守护着自己仅有的那寸,却越发陷入到自我中心的怪圈。黄大海的邻居无疑聚集了当下香港底层的代表,无香港身份的单亲母亲、非法移民的黑人、老无所依的太婆,不仅是他们,阿东之前的那些所谓精英的投行同事更是如此,“从青山出来的”就如罪恶的红字,如芒在背,阿东被世俗的眼光一次次地伤害,每个人都在关注房子、股票,靠双手劳动可耻,让钱翻钱光荣,殊不知追金逐利原是画地为牢,以至于失去人性变成行尸走肉。

作为躁郁症患者,阿东要变成“正常人”必须依靠家人的关爱和社会的接纳。可是他却面对的是一个破碎、畸形的家庭,母亲犹如原罪般的束缚和拒绝,远在美国的弟弟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幽灵,最后他只有父亲,这个“没读过什么书”早年抛家弃子的陌生人。一个20平方米的空间,床、桌子、电视机、柜子,这就是这个家现在仅有的全部。父亲在尝试重新接受儿子时,却在找同事代班时撒谎说是远房亲戚来了。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必须开始面对生活给予的成倍的压力。

血缘早已在阿东生命中成为了过客,他的朋友只有黑巧克力,据说能让人快乐。曾经的爱的付出让他身心俱疲,换来的却是母亲的疯言冷语。为爱的牺牲难敌躁郁的侵袭,可恨可悲可叹。导演将插入的回忆片段处理为暖色调,和现实的暗蓝色相比,记忆其实并不美好。

早在1986年,尔冬升的处女作《癫佬正传》就已经将镜头对准了精神病患者。在梁朝伟、周润发等大牌明星的演出下,那一个个悲惨的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和30年后的阿东犹如轮回般上演着。社会的歧视,精神病患者成为街坊邻居们堤防的对象,如过街老鼠;家庭的拒绝,家人相继离开,这样的人最好交给医院管嘛;公共机构的缺位,医生只管开药,不自杀的话就没问题。我们仍然只相信自己眼中的“真相”,殊不知要真正超越“无明”是要靠心来感知的。

黄进在呈现这些悲剧时也加入了新的思考。在网络时代,资讯传播效力惊人。阿东的发病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作为曾经的“名人”,他仍然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媒体在传播真实却忽略了真相,真实只是表面,可怕的是人们只看表面。精神病患者不仅要面对内心的压力,也要面对周围环境的歧视,没人愿意相信他们,反过来这也让他们愈加缺乏自信,难以走出阴霾。

阿东不断面对一个个狭窄的空间,屋顶天台才能让他拥有片刻的宁静。阿东试图修补记忆,和家庭和解,他找到前女友,为曾经造成的伤害道歉,但前女友已被社会的压力改变成一个张口只有“房贷”和“还债”的人,依靠宗教自我麻痹,将获救的希望寄托给虚无缥缈的上帝。

阿东和父亲来到墓地看母亲,那一个小小的格子就是人最后的归宿,甚至还有人连那个格子都“住”不起。现代化是香港的代名词,但摩天大楼背后的残垣断壁却依然存在着。那个被抛弃的单亲母亲,早已将爱与恨混淆,要求儿子靠读书挣钱,成为人上人,面对发病的阿东,却躲在人群后冷眼旁观。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没有了金钱人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插播的电视新闻里,中环投行又有人跳楼了。

当我们面对利己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时,爱的错位就以不可避免。单亲母亲对儿子的爱更像是她以求逃离现实的苦难的工具;黄大海想弥补曾经的亏欠,但又不知如何与现在的儿子相处,只能依靠阅读情爱地摊小说来逃避;前女友将爱全部给了上帝和金钱,仿佛这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最坚强的依靠;阿东试图用爱来“感化”充满敌意的母亲,化解生活中的挣扎,却仍难摆脱恨与恶意的纠缠。黄进将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引申为错位的爱,正如最后黄大海说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病”,我们都无法真正处理好对爱的付出与索取,而那些来自星星的人,他们只是不再想去伪装、去妥协、去心安理得地接受“无明”的假象。唯有爱能拯救迷失的灵魂,但这种爱不是错位的爱,而是来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包容与信任、平等与互助,爱本无罪,不要让冷漠和偏见挟持了这最温暖的力量。

 2 ) 据说曾志伟余文乐分文不收 也要拍这部电影

和《使徒行者》、《寒战》这样的商业大片不同,《一念无明》的制作成本仅仅只有200万。相比之下,《寒战》制作成本超一亿,就谈谈恋爱的《志明与春娇》都要1500万。

经费如此至少,拍摄期限也只有16天。16天要拍完一部电影,就意味着不能抠,但如果不严格要求和打磨,要拍出好作品那真是天方夜谭。

而执导这部电影的是香港新进导演黄进,在此之前,他只拍过《澳门街》里的其中一段故事。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执掌过一整部电影。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很多大导演都未必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是电影界的老油条,可能就会尽最大努力压缩时间和成本,然后完成进度收工。很幸运《一念无明》是由黄进自己亲自上阵,他并不是想方设法压缩时间和成本,而是用了另一种办法减少拍摄时间。

答案就是请经验丰富的老油条演员。有人就呵呵了,200W你能请得起谁?你以为你拍《建国大业》,不用给钱?但是没有试过,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最后,黄进请来了老司机曾志伟,老鲜肉余文乐,老戏骨金燕玲,外加一个歌手方皓玟。

吸引好演员的,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片酬,而是剧本。曾志伟说,作为演员,一生也在求好剧本,这是十年一遇的好剧本。

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香港电影确实在走下坡路,但香港并不缺少好演员,也不缺少新锐的电影人才,如果他们能够用心去做电影,那么大环境的影响其实可有可无。《一念无明》就是个例子,只有200W怎么了,只有16天怎么了,一样能出良作。

凭借此片,导演黄进拿到了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导演。而《一念无明》也成为了今年香港金像奖的大热门,入围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

「一念无明」是佛家的用语,一念是指一个念头,无明即无智慧。

一个又一个念头不断产生,不能断除,只会沦为不智。而人不能看清实相,在生命中不断互相伤害,同时折磨自己,乃是出于自身的无知和执着。

整个故事紧扣着这个主题,讲述了余文乐与曾志伟饰演的一对父子彼此误会又相互亏欠。因为一场意外,余文乐饰演的阿东成了精神病;而曾志伟饰演的爸爸黄大海则因为离弃自己的家庭,而受到阿东的怨责。

对亲情问题的诠释,只是其中之一,黄进还对社会问题给予了揭露。从青山精神病院出来的阿东,本想重新适应社会,却遭到了周边P民的歧视。这个社会就是有这种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你微笑,更多的人给你的,是冷漠。

已经看过的网友评论到,由精神疾病衍生到港陆关系,城市生存空间,金钱怪兽,移民问题...看来导演想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人与人的感情。

影帝张家辉则评论到,“这个故事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身上。”也许我们与剧中人物也经历着同样的痛苦,可能香港人看了会更加感同身受,而我们离香港其实也并不遥远。

可以很肯定,这部电影并不是很开心,因为阐述的是现实生活的困境。就像主角两父子,挤在那么小的房间,他们的状况,也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只是开心的故事,不一定是好故事。一些非常沉重的故事,却往往拽中人心。可以看得出,《一念无名》是一部非常真诚的作品,也许并不适合去电影院嗨,但是如果你是感性的人,带着感情认真去看,那么将是对付出努力的电影人最好的回报。也绝对值回票价。

有时候观众的选择,决定了电影市场品质的层次。

 3 ) 拒絕給庸常者任何藉口,叫香港承擔一切罪名。

《一念無明》之好,無容置疑。她竟是一位年輕導演的首部長片,其攝影、演出、美術、服裝、剪接以至音樂各部門統合起來的工整和成熟,不可思議。更難能可貴的,當然是她的題材,從倫常慘劇的背景出發,到對精神病患的關懷,及至對社會的控訴,這在創作過程中不是「沉重」二字就解釋過去:幾多的情緒和鬱結要處理、要爬梳,幾多的迷思要自省與詰問?翻過這一座座大山,編劇的寫到尾,導演的拍到底,支持他們走完全程的,不是憤怒,不是勇氣(它們遲早都會成為創作過程中需要跨過的難關),只可能是信念---對故事的信念、對電影的信念,對觀眾的信念---這使電影有了靈魂,成為一個作品,也就是無論如何《一念無明》都值得你去看的原因。

縱使坦白說,我不喜歡。

《一念無明》對我來說並不是一部寫實的電影。在她的世界中,除了余文樂、曾志偉和鄰家小孩,其他每一個人幾乎都是魔鬼:宴會上市僧的賓客、冷漠的醫生、一致舉起手機拍病發的圍觀者與網上花生友、劏房鄰居、偽善的教友,電話另一端的弟弟,甚至是其他精神病康復者的家屬⋯⋯ 編導對這些人的描繪,讓影片變得像荒誕寓言劇一般誇張超現實;它們化約為一個個標韱,不准答辯就被呈上法庭的「證物」,用以控告香港一條條早就被宣判了的罪名。

可悲的是,故事裡「這些人」被創作人標韱,與「這些人」對主角們的歧視與壓迫,兩者的非理性與粗暴,並無分別。以至一邊看一邊我很難受,我的同情(或說瞭解的渴望)並沒有落在余文樂身上,而是在無辜被臭罵的賓客、在一再被挪用的基督徒、累壞的醫生與恐懼的劏房户⋯⋯

以上牢騷,難免過於苛刻,但《一念無明》最少配得上嚴格一點的質問。你知道這在今時今代的本土製作裡有多難的。

 4 ) 《一念无明》:痛苦是因为你投入了全部情感守护自己

(本文刊于澎湃有戏,请勿转载)

不知何时起,身边患情绪障碍的人多了起来。

抑郁、双相、精神分裂……平时看起来都与常人无异,工作、吃饭,可是内心却承受着旁人难以体察的痛苦,犹如尾巴变成了双腿的人鱼公主,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这些无法控制情绪、不时会有固执妄想或自我伤残的人们,未必都像野史传奇中所描绘的那样,是“天才”,也未必如祥林嫂般,令路人都侧目掩鼻,正因为他们就在你我之中,才更急迫地需要被“正视”。

对于这一人群的关注,日渐强烈。

来自香港新秀导演黄进的电影《一念无明》,即描述了这样一位“异常”青年。

这部制作仅200万的小成本电影,与《塔洛》、《路边野餐》等一同,登上青年电影手册2016年度华语十佳榜单。

余文乐饰演男主角阿东

片中主角阿东(余文乐饰),即是一位双相障碍(bipolar)者,又名躁郁症。

他的症状是:时而暴躁不安情绪冲动,时而又低落无比,觉得生命毫无意义。

与《鸟人》、《美丽心灵》、《心灵捕手》等著名描写人格障碍者电影的主角不同,阿东并没有超凡脱俗的数学天分、飞越楼宇的超能力,他只是个和《春娇与志明》中的志明没太大区别的男青年。

平凡的家境、平凡的未婚妻、平凡的被工作压力逼到跳楼的哥们,以及作为一个平凡人所承受的对生活感到极端强烈的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的平凡的痛苦。

片子从剧本到导演都简单素朴。破碎家庭、小人物的挣扎与希冀、群居房里的邻居叔婶形象刻画,凡此种种,港片中历来经典辈出,早有既成套路,循规而制便可及格。曾志伟饰演司机父亲、金燕玲饰演情绪障碍的母亲,亦是举重若轻,绝对保险牌。据说,金燕玲的戏份只用一天就拍完了,还凭此拿了金马奖最佳女配。此处又不知该插缝惯例感慨香港电影风光不再,还是感慨老戏骨对尺度拿捏的稳准狠。

金燕玲饰演阿东的母亲

导演和编剧是一对情侣,先生执导筒,夫人执笔杆。剧本的叙事线还是颇值得玩味的。不是倒叙、插叙,而是跳叙。

开场节点选取在阿东从呆了一年的青山医院出院,被父亲接回家,此后叙述的时间在“过去”和“现在”中交替。

“过去”中展现阿东与母亲的互动,父亲不在场,并慢慢揭开阿东为何被关入青山医院的悬念。

“现在”中交代阿东与父亲的互动,母亲不在场,以及阿东从伤痛回忆中走出来的过程。

另有阿东与(ex)未婚妻的戏份,在“过去”和“现在”都有出现。

镜头则主要呈现三种状态:阿东单人、阿东与另一人对戏、群戏。

影片前半部,阿东的单人戏基本以面无表情的沉默出现,而大量的对戏,除了是剧情发展本身之外,也正细致又准确地刻画了阿东与几位主要客体的关系。

阿东与(过去N年内没出现于他生活中的)父亲之间,是小心翼翼、相敬如宾,试图接近奈何隔阂过深。当刚出院的阿东打算去参加好友婚礼,父亲意欲劝阻,说的话全是只有前半句,后边一串省略号的状态。阿东自是捕捉到父亲怕刺激到他的心态,可这不能将他当作常人看待的过于谨慎,同样令他受伤,也便以冷漠的嗯啊敷衍之。

阿东与母亲之间,实则交代了他躁郁的来源——母亲是位喜怒无常的情绪障碍患者。当为她捏腿的阿东不小心劲使大了,前一秒还安静的她,会突然暴走“你要弄死我啊!”而作为儿子的阿东则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硬生生将无辜被打骂的委屈和愤怒强忍下去。

与这样的母亲长期相处,若以我浅薄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大致会产生三种结果:

1, 在人类无意识的模仿欲中,阿东变得和会暴怒的母亲相像;2, 阿东内在的客体表象产生分裂,分为“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当他与其他客体互动时“坏”的部分被激活,就会暴走。以上两点都在他和ex未婚妻Jenny的互动中体现出来了——两人争吵时,阿东突然暴怒,打了Jenny一巴掌;3,阿东对母亲产生“恨”,但他内心无法容忍这种恨母亲的情感,防御的方式是“反向形成”,也即用更负责更驯服地照顾母亲来压制仇恨,这种压制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内心冲突激化,直至最终发生事故。

即使离开了这段关系,他人的喜怒无常、暴怒,甚或是不考虑别人感受的行为,都依然是阿东的痛点,但凡遇到同样的状况,他都会进入防御模式,过去的客体关系被激活,开启反击。

Jenny借基督分享会斥责阿东

一个例子是好友Louis婚礼上,新郎新娘在台上互诉衷肠声泪俱下,座席来宾却喝酒扯淡毫无动容。于是阿东冲到台上拍响话筒批评来宾,却没顾及“婚礼”这一特殊场合,引来尴尬。这并非是他想“逞英雄”,而是和母亲的客体关系被激活了,那种被无情忽视的痛苦,清晰又残忍地席卷而来。

缓慢的剧情推进之后,阿东与父亲的关系转折,也直接地源于父亲的一次发火。恶狠狠的父亲触到了阿东的创口,此处节奏加快,记忆闪回,阿东由受伤而冷淡而进入反击模式,指责父亲过去许多年的不在场与不负责。这场戏里余文乐的表演很准确地传达了这一递进的层次;“过去”和“现在”情境的镜头交替穿插,同样意在表达阿东当时的复杂感受。

影片的中段,有两段阿东的单人戏我很喜欢。

一段是阿东想要走出伤痛,在夜晚的街道上开始跑步。跑步是一个非常有象征性的动作,在电影和戏剧中,是常用符号。比如《阿甘正传》中Forrest Gump史诗一般的长跑;《毕业生》中达斯汀·霍夫曼跑去抢婚;《罗拉快跑》中要救恋人性命的罗拉;《金枝玉叶》中穿着婚纱狂奔的袁咏仪……这里设置在影片中间的起先还沉浸在抑郁中的主角突然莫名开始起跑跑过香港夜晚街市的段落,实在是很提神,很治愈。

跑步这一完全无关语言的身体动作中,蕴涵着一种深挚的爱意:爱自己、爱尘世。非常美。

另一段是Jenny带阿东去分享会,当面哭诉恨他之后,阿东愤然而沉默地离开,走进超市,狂吃士力架巧克力吃到面红耳赤青筋暴起。

考虑到导演名叫黄进而《一念无名》主角取名“黄进东”,我简直要怀疑导演或编剧本人得过躁郁症了。毕竟“吃巧克力”是许多抑郁人士的保留曲目。

从青山出院的阿东,表达愤怒的途径都已被封死,否则必会被视作“复发”,当他的负性情感负到了连痛哭等一切渠道都无法排解的位置时,最后的救命稻草方式,只有用疯狂摄入巧克力这种“含有血清素,吃了会开心点”的食物来补偿和平衡,来让自己的情绪回到一个尚可以忍受的位置。可笑的杯水车薪,在这里却透出无限悲伤。

阿东吃巧克力

倒数30分钟时,负面情感被推至高潮。

一方面,故事的悬念——阿东心魔来源的真相被揭开。另一方面,阿东试图重新面对工作、生活、情感却遭遇壁垒后挫败的情绪也到达了爆发点。此时,“过去”这条叙事线的第三个任务也是内在的任务浮出了水面:阿东出院后的历程中,一直在用不停地回忆来自我梳理。但是他无能为力地再次坠入发生事故的那个黑洞,躺在床上抱头痛哭。

这一时刻,是“过去”和“现在”的两条叙事线交汇。

最后的30分钟,是逐渐平息和挽尊的30分钟。人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在重返社会之途陷入僵局时,父亲曾志伟开始占据屏幕多数篇幅。墙上贴满哆啦A梦海报的邻居四眼小男孩,最是光芒闪闪。他陪阿东种花,隔着墙壁给阿东讲小王子的童话。两人在天台上聊天,小男孩说,为什么我们种的花都枯死了?阿东说,环境不好吧。男孩说:那我们就把它变好一点喽。阿东笑笑摸摸他的头。

阿东和邻居小孩

天台在香港电影里也是一个符号。香港城市拥挤,空间逼仄,许多导演想要表达希望、开阔、尘世间等意象,或想拍摄天空时,都会在取景于天台。天台是港片的气口,这里发生过许多美好的事。

最喜欢的有《女人四十》中,历经苦楚的萧芳芳,在天台上看到一群美丽的白鸽。

《一念无明》中,父子在天台上拥抱和解。

一瞬间,脑海里又浮现了马特·达蒙和罗比·威廉姆斯在《心灵捕手》里的拥抱。

有时候,不太喜欢自己看什么都觉得是套路符号的思维惯性,可是本片的导演编剧把各种元素炒出招牌的“港式小人物”味,也是很好吃的。

喜欢种花的童稚少年还不懂得人世愁苦;青年阿东早已满身地狱烙痕;只会开车的父亲六十岁自言逃避了大半生得学习面对;期盼29岁结婚的女子Jenny接到未婚夫被拘留的电话……其实大部分普通人想要的东西都是那么简单:与爱人厮守、一双儿女、守护家庭,却总被不可抗力剥夺,或者,总是怀疑。

“无明”一词是佛家用语,大致意思是:不得明心见性,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执着于“见、色、欲、有”、颠倒妄见,是烦恼之源。

片名的“一念无明”,乍一看是指主角阿东的一念之差失手,到最后才了然,片中的众人:父亲、母亲、Jenny、Louis、邻居,都是“一念无明”者。

邻居商量要赶走阿东父子

人们对自己和所拥有的事物过于执着,才会在无法得到或恐惧失去时,生出种种怨憎,与旁人产生撕裂。眼虽不瞎,心却盲了。

当邻居都认阿东为“痴线”要驱逐他搬走时,只有眼镜男孩喜爱和他玩耍。鼻梁上硕大的近视镜片,成了一种讽刺。

正如男孩喜欢的童话《小王子》中所说“重要的东西,要用心才能看见,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我不知这位尚未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是否是心不盲的“明”者,抑或仅仅因为天真,而尚“无无明”。

最后一个画面停留在一片树林前的湖泊边。翠绿色的湖面一平如镜。

过往已矣,“明”日将至。

 5 ) 那个被弄死的妈就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让我来捋一下……所以最开始就是一个富人家重男轻女,不重视女儿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儿子去打拼女儿去嫁人,结果眼瞎的女儿放着众多追求者不嫁看上了一个穷司机,婚后发现思想无法沟通生活水平还下降了非常多,抱着嫁鸡随鸡的态度不离婚但又忍不住逼逼老公,成为全家的精神毒源,把老公逼得不回家把小儿子逼出了国断绝关系,唯一心软的大儿子虽然很有耐心照顾她但终于有一天被逼逼得受不了把她弄死了的故事。

影片主要焦点集中在大儿子身上。大儿子弑母被判定精神病住了一年院,出来备受歧视找不到工作未婚妻也恨他,听起来很惨吧?往回倒一点发现,他之前工作体面和女友感情也很好,但没事借了几百万去投资输了还不起的情况下和女友一块贷款买房子,拒绝女友把他妈送去敬老院由专人照顾的建议还扇了人一巴掌,发展到后来把工作辞了专门去照顾他妈。

这个片子简直就是向我们展示一个人是怎样把一手不算坏的牌打得稀烂的,同时还展示了一个家里的一颗毒瘤是怎样危害到整个家庭的。

要我说,整个家的大毒瘤就是这个妈,她家里有钱读过书,长得也不错,外在条件其实很好了,但因为自己的缺爱或者其他什么原因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结婚对象,之后一边缺乏离婚的勇气,一边又没法静下心来好好经营已有的生活,而是既没本事折腾又忍不住觉得亏,最后选择用情绪控制的方式试图让全家人都觉得亏欠她。

最拎得清的就是小儿子,懂得努力找到生活的出路并和坏影响切割干净(顺便说一下,我一点不觉得他不孝,愿意出钱就是他的心意,谁的钱还是大风吹来的啊,人家不愿意和没法相处的人待在一起有错吗);老爸的做法是最符合人本能的——你要的情绪供养我给不起,但我可以跑哇,用自己的技能挣钱养一个老婆和两个儿子还送一个出国留学已经是他的能力极限;大儿子,怎么说呢,一个是傻,一直在试图满足这位公主病妈妈的内心空缺,但这是个黑洞啊,怎么都填不满的好吗?他不仅看不清这一点,还被内心的道德感绑架得非常严重,觉得把自己妈送去敬老院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原因我不想听反正就是不行???二个是有赌徒性格,不然怎么会在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去借钱投资?三个是眼高手低,出院后明明经济状况已经那么不好了,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去找原来那种体面的工作?找不到宁愿坐在家里让腿瘸的老爸出去开车。

说回电影,冲着曾志伟去的,表现在期待范围内吧;余文乐全程面瘫,反正我是没从他脸上看出来什么人物性格;妈妈倒是演的不错,至少我看了几分钟就开始烦她了。全片价值观非常左,片尾还加上了关爱精神病患者的字幕……反正我是不吃这套的,我身边的非正常群体,我觉得没有危害性的自然不会歧视,真有那种天天嘴里絮絮叨叨拿着菜刀出门的不报警才怪呢,谁要和他们住在一起啊!

 6 ) 假如你的亲人,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导演确实有点坏,他把余文乐饰演的男主角,放在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人生位置上。

母亲腿脚不好,又情绪躁郁,父亲又从香港跑去大陆,很少回来,弟弟逃跑去了美国,根本不想理家里的烂摊子。

照顾母亲端屎端尿、还要被母亲骂是扑街仔(混蛋),全都都要他一个人来承受。这还不算,他做金融的,借了朋友几百万去炒股,还亏掉了,人家追着他还债。

内忧外患之下的他,失手杀了母亲,虽然法院判定他是精神躁郁症,无罪释放进了精神病院,他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却受到了了“弑母”的自我内心谴责,和周遭人群白眼和偷笑他是“他是青山出来的(青山是香港精神病院所在地,香港口语里说青山出来的,就等于说某人是精神病,类似于广州人说芳村出来的,类似于东北人说四平出来的)”,还有只懂得给你喂药的机械而苍白的精神病治疗系统。

虽然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和精神病相关的元素,精神病院,精神病药物,精神病家属互助,影片最后也打出了对躁郁症等精神病人应该关切的话,但观影之后的我始终觉得,这部电影讲述的内核其实并不是精神病,而是原生家庭的原罪问题。

导演自己也是矛盾的,他通过余文乐饰演的精神病患者,反观其他人的冷漠和无情,甚至父亲都要枕头底下藏着锤子来防备精神病的儿子,导演似乎想通过这些说明,他或许并不是真的精神病,他是被原生家庭逼得,换了谁遇上那样的家庭,也会被逼疯,这是吃多少药,都治不了的病。

心理学上总会说到一个词:沉没成本。就是那些你在过去和未来都无法改变的成本。比如你遇到一个渣男,你想和他分手,可是想想在一起所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你又舍不得,这就是典型的沉没成本。但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渣男,他就会继续祸害你,你的沉没成本会变得更高,所以对于沉没成本,只有一个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切割。

但是有个问题出现了,假如沉没成本对应的人,是个渣男,还好办,分手就是了。可假如是你的家庭呢,你的父亲母亲,你的儿子呢?

就像片中余文乐的弟弟一样,避走美国,与原生家庭的一切乱七八糟进行了冷酷无情地彻底切割,当父亲走投无路打电话给他时,他只说,多少钱都可以给你,但我绝不会回去。曾志伟饰演的父亲很生气,难道把一切推给别人,就可以了吗?

片中无论是精神病医生,家属,还是片尾的话,都在说,家人的支持对精神病患者最重要,可是对于片中余文乐这个家庭来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家人并没有在支持中让一切变得更好,余文乐因为留下来照顾母亲,而最终躁郁症,父亲因为回来照顾余文乐,也走投无路。似乎唯一没有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就是那个白眼狼远走美国的弟弟,但他至少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这个家庭,还有一个人,可以正常地生活。

拒绝把母亲送到老人院,精神病院,却让家人一个接一个地在这种根本无法改善的沉没成本中越陷越深,人生尽毁,真的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亲情的伟大了吗?

或许未必。

把精神病院、老人院的绝对妖魔化,在明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下,把照顾老人、病人的重担独自承担,而无法顾全自己的人生,从而让整个家庭失去未来和陷入困顿,并不是一种值得赞许的英雄行为。我不得不说,公众号上教你的“远离原生家庭”的话,是对的。

每个人都有过上正常生活的权力,要更多地放开别人,无论他是病人,还是,你是病人。

 短评

余文乐长大了,突破了他以往得心应手的“张志明”,把躁郁症患者演得很自然,以及那种被全社会孤立的无奈。

4分钟前
  • 古尔齐亚
  • 力荐

3.5;凡人之苦多在于粘稠羁绊的家庭关系,让人窒息,无法斩断,因为爱的名义,我们耗尽大半辈子却发现今生只学会了逃避,只学会以宽恕的姿态原谅自己的无能;逼仄空间的压抑,情绪饱和度太浓接近滥情,克制些更佳;“麻烦你了”哭得崩溃;全体演技在线,剧本扎实。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做个扑街很容易啊,管不了的就可以撒手不管啊。这是真的,至少不会过得很辛苦。好人都辛苦。余文乐演得好。

14分钟前
  • Elika
  • 力荐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部片的短评鲁迅已经写了呀

16分钟前
  • M
  • 还行

我能理解他的每一次暴怒,每一次崩溃。

20分钟前
  • Laven
  • 力荐

Mad World 一念无明I'm bipolar 无法正常可能这世界唯一正常的只有余先生吧可能这世界唯一的圣经只有小王子吧“只有用心灵去看,才能看得真切。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眼睛无法看到的。”这次 真的不想也没有只看到余文乐的帅这 才是电影的力量吧

24分钟前
  • 月鱼
  • 力荐

喜欢这个电影的平常心,不拔高,不过度批判,也不追求什么“终极真实”。用很让人舒服的镜头语言和表演关注市民生活和弱势群体,延续了老粤语电影的精髓。“不是什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来做的”,非要找深刻主题的话,这就是了。

25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我真的觉得你们这些在婚礼上吵闹喝酒、在便利店拿出手机来拍的人,没有办法理解躁郁症病人的痛苦。你们吃喝,拍照,上传到网络,被点赞转发,甚至没有耐心听完他的故事。

2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余文乐面部肌肉的抖动里都是戏,真好。不夸张,不做作。一座雄浑都市的底层生态当作背景点点铺陈。隔壁港陆夫妻的孩子念叨着“你要向上流动啊。”所有焦虑和绝望都被一句台词说尽。生活里的死胡同,一堵墙,无法迂回又无处突围的时候,大抵如此。

31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無明"真的很貼切傳達出片子的內核:無明火起,燒盡功德林。因為家庭壓抑的累積而失手的弒母,成為主角日後一生的原罪。其實眾生皆罪,所謂正常,或許只是無明火起時的隱忍克制吧。一部略煽情但仍引思的片,值得一看。

33分钟前
  • 張子易
  • 推荐

从头到尾没没感觉男主有病……

37分钟前
  • citizenships
  • 推荐

患忧郁症的儿子与父亲的悲剧生活。新导演出手扎实,曾志伟、余文乐二位老演员倾力演出,值得一看。

4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阿乐在教堂哭的涕泗横流的女友就是你我身边可以持有各种身份的亲密恶人,上帝教我宽恕,我爱的不过是自己罢了,我最终爱的是那个宽恕你的我自己。

45分钟前
  • 辛波卡
  • 推荐

大部分場次的安排都因果顛倒,為了讓某戲劇點發生而刻意安排某場戲。整個故事沒有任何具有推進作用的外在事件,人物總是突然醒悟。故事推進基本依賴對白,與事件無關。人物永遠在爆發情緒,但主角父子的情緒一直在重複,人物曲線沒有任何變化。對阿東本身的躁鬱症描繪粗淺,對病人本身沒有更深解讀。

49分钟前
  • .flv
  • 较差

嗯,让念诗的新导演们狗带吧。

53分钟前
  • 舒农
  • 推荐

如果让陈冠希来演 会更好看 可惜

58分钟前
  • wfygqd
  • 推荐

中间一度拍出了《海边的曼彻斯特》那股丧劲儿,就连剪辑和配乐都似曾相识,但是到后面还是没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去年的《幸运是我》《树大招风》,今年的《一念无明》,香港电影新生代的希望之光。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港版Manchester by the sea,看着阿东的关系链一个个断裂…已经很棒了,教堂那场戏太狠了,然后下一场曾志伟小心翼翼地照顾他情绪,我就泪崩了。余文乐真棒啊!只是前半段有些台词显得多余,人物会松弛下来。有些片段会不会刻意科普?但普世价值挺大的,现代社会啊真的有病

1小时前
  • 方舒逸
  • 推荐

【金马影展展映】惊喜之作。表现躁郁症患者与亲人遭受的痛苦与歧视。余文乐、曾志伟和金燕玲演技都非常出色。躁郁症确是精神疾病,但大多能正常生活的患者,却如神经病般被社会歧视。外界的关注、宗教的感怀也都如火上浇油。结尾开放而阴郁重重,难得的用心之作。四星半//20170413大陆院线,依旧被感染

1小时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这种窒息性原生家庭,可能真的像二儿子一样直接远远抛开比较好吧。不要期待能从中翻出零星的爱了,没有的。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