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单2019

HD

主演:郑人硕,胡宇威,黄瀞怡,林予晞,杨贵媚,陆弈静,高捷,陈博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寒单2019 剧照 NO.1寒单2019 剧照 NO.2寒单2019 剧照 NO.3寒单2019 剧照 NO.4寒单2019 剧照 NO.5寒单2019 剧照 NO.6寒单2019 剧照 NO.13寒单2019 剧照 NO.14寒单2019 剧照 NO.15寒单2019 剧照 NO.16寒单2019 剧照 NO.17寒单2019 剧照 NO.18寒单2019 剧照 NO.19寒单201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五年磨一剑,这新出华语片真的好“炸”!

今年年初,一部台湾电影火了。

在台湾本土上映后,它获得好评如潮,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影院。

最终,它以4911万新台币的成绩,勇夺2019台湾贺岁档的票房冠军。

在今年的北影节上,它也进行了展映,只可惜内地一直没有正式引进的消息。

不过没有关系,今天就来给大家聊聊这部电影——

寒 单

这是由台湾导演黄朝亮执导的一部电影。

在此之前,黄朝亮曾三度获得台湾华语贺岁片的票房冠军(分别是《大囍临门》《大钓哥》和《大尾鲈鳗》)。

但不同之处在于,另外三部都是喜剧题材,唯有这部新出的《寒单》颇具悲情色彩。

黄朝亮

片名寒单,指的是台东的一种民间习俗“炸寒单”

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由一名男子扮演民间信奉的“寒单爷”。

他要面画大花脸,头系红帽巾,手执榕叶护体,上身赤裸地立于神轿上。

而在神轿之下,所有心有所求的信众要对这位“寒单爷”投以鞭炮。

要扮演“寒单爷”的男子,也有严格的条件和考究。

在仪式的前三周开始,他就不能近女色、不能喝酒,且只能吃素。

能够接受这些严苛条件的人,大多是为了求财或者有崇高的精神信仰。

毕竟,点燃的炮火炸在赤裸的身体上,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

轻则被鞭炮烫伤,重则皮开肉绽。

电影《寒单》就围绕着这一民间习俗展开。

男主角阿义(郑人硕 饰)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独自和阿嬷一起生活。

由于无心求学,性格叛逆,他早早就进入了社会,干起了贩卖毒品的勾当。

另一个男主角阿坤(胡宇威 饰),同样出身于一个贫寒人家。

他早年丧父,被母亲辛苦拉扯大,俩人靠捡拾垃圾维持生计。

但是阿坤却相当争气,学习成绩优异,是母亲最大的希望。

阿义和阿坤虽然性格不同,但是他俩却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一个叫萱萱的女生。

不过,萱萱却只对阿义情有独钟。

俩人确定了情侣关系,远在台北的萱萱要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但每次见面两人都相当甜蜜。

又是一年的元宵节,阿义成为当年的“寒单爷”的人选。

在节日到来前,萱萱特地赶回来和阿义见面。

俩人正打得火热,却被偶然路过的阿坤撞见了。

阿坤原本就对阿义充满嫉妒与仇怨,当他见到这一幕后更加气愤。

更让他气愤的是,阿义还直接对他进行了人格羞辱。

其实,这不是阿义第一次欺负阿坤了,早在念书的时候,阿义就多次带着手下的人合伙欺负阿坤。

敢怒不敢言的阿坤,在忍受了这些年的屈辱后,终于爆发了。

他冒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在元宵节当天复仇阿义。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炸寒单”的习俗原本有条不紊地进行。

突然,阿坤手持火苗,在暗中制造了一场鞭炮事故。

他原本只是想教训一下阿义,以平心中的仇恨。

但没想到的是,萱萱当天也出现在了现场。

看到阿坤的举动后,她为了保护阿义而冲向了爆炸的火光中。

最终,萱萱在爆炸的鞭炮中丧生,而阿义也被炸得失聪。

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场突发的事故,就连阿义本人也认为萱萱是死于意外。

但是在这场“意外”之后,阿义和阿坤的人生却被彻底改变了。

先是失去至爱并沦为残疾的阿义,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并且染上了毒瘾。

为了吸毒,他四处偷盗物品变卖。

不仅如此,在毒瘾发作的时候,他甚至变得六亲不认,对阿嬷暴力相向,还把家里直接搬空了。

受不了这种打击的阿嬷,最终选择了自尽。

而成功“复仇”的阿坤,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间接害死了最喜欢的人,良心日夜受到拷问,逐渐变得消极堕落。

为了赎罪,他主动放弃了大好前程,决定捡拾垃圾维生。

不仅如此,他还走上了阿义当“寒单爷”的路子,接受着身体上的折磨。

可以说,阿坤当时的一念之差,直接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事到如今,他对阿义再也没有怨恨,只有无尽的自责与忏悔。

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他将阿义关了起来,强制帮助阿义戒毒。

最终,深陷毒瘾的阿义终于走回了正途。

戒毒的过程无比艰辛,但阿坤始终陪在阿义身边。

经过这段生死之交后,阿义对阿坤非常感激,把他当做了最亲密的兄弟。

他们开了一家以两人的名字命名的“昆儀回收场”,合伙做起垃圾回收的生意。

阿义和阿坤的人生,在经历了长时期的至暗时刻后,终于迎来了一丝光明。

然而,还没等他俩喘过气来,生活又重重地给了一巴掌——

由于他俩的垃圾回收生意触动了黑道的利益,随时面临着被黑帮骚扰的命运,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而这个黑道大哥的唯一诉求,就是让阿坤远离阿义,从而将阿坤纳入麾下。

阿坤是否会选择明哲保身,抛弃阿义呢?

另一方面,在朝夕相对的相处中,阿义逐渐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当初的事故并不是意外,而阿坤就是那个害死萱萱的凶手。

面对这样个曾经杀害自己的至爱,但是又拯救过自己的人,阿义到底会做何抉择?

这些谜题,在此就不多剧透了。

《寒单》所讲述的,无疑是一个关于和沉沦和赎罪的故事。

先来说说“沉沦”。

由于故事设定在风景优美、阳光充足的台东,因此片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明朗绚丽,色彩饱和。

但是,整部电影的基调却与表面的亮丽截然相反。

阴沉灰暗,是片中每一个主角的人生底色。

他们都是一群出生在社会最底层,并且被生活和命运伤害过的人。

被家暴的妻子、失去丈夫的寡妇、没有体会过父爱的男孩、以及被继父强暴过的女孩等等。

在这些重挫面前,大多数弱者会变得更加溃不成军。

他们在无奈和无力中一点点沉沦,逐渐活成了被世人瞧不起蝼蚁。

拾荒者、卖身女、街头混混,甚至被逼上绝境。

这样的结局,听起来很痛心,但却是生活最残酷的真相。

再来说说“赎罪”。

阿坤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他的行为影响了三个人,乃至三个家庭的命运。

在害死萱萱后,可以说他的后半生都在为赎罪而活。

去做“寒单爷”,去救阿义,去开垃圾回收厂等等。

在此过程中,他有很多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是他都拒绝了。

而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修正自己犯下的错误。

只有解开他自己亲手种下的心魔,才能让良心得到宽恕。

正如海报中的slogan所言——

“心牢不破,罪孽不赎。”

在今年的台北电影节上,《寒单》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剧情长片等多项提名。

而贺岁档票房冠军的获得,也再一次肯定了这部电影。

风光之下,《寒单》的诞生过程却并不轻松。

导演黄朝亮表示,光是电影的剧本,就足足打磨了五年之久。

先后换了3个编剧,修改了十多个版本。

而两位男主角的出色表演,更是让整个故事颇具震慑人心的感染力。

尤其是曾获得过两次金马奖“最佳男配”提名的郑人硕,用导演的话来说,他在扮演阿义这个角色时完全是“用生命在表演”

为了演好戏中的吸毒片段,郑人硕每天大量饮酒,整夜整夜地不睡觉。

其目就是为了体验人物恍惚的状态,从而真实呈现人在生理极限时歇斯底里的感觉。

片中的“炸寒单”民俗,也相当值得一提。

因为这是贯穿电影始末的一个重要线索。

说起来,在华语电影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民间民俗,以此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推动剧情发展,这算得上是一种常见的套路了。

比如《红衣小女孩2》中的“虎爷”,以及《中邪》里的算命驱邪等等。

《红衣小女孩》剧照

但在《寒单》的创作中,主创团队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民俗,花了大量的时间做田野调查。

他们长时期地和从事“炸寒单”的弟兄们生活在一起,从中汲取他们的生命经验,再把适合的内容放进剧本。

以至于到最后,所采集的素材多得制作出了一部关于“寒单”的纪录片。

这样的走心程度,让人不得不敬佩。

电影片尾对于台东玄武堂的特别致谢

用五年的时间来写一个剧本,长时间走访调查地方民俗,这不是每一个创作者都能做到的。

可以说,《寒单》的“票房冠军”受之无愧。

我们经常批评国产电影浮夸、雷人、不接地气。

有时候,多一些对于现实世界的体察和关怀,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因为最好的素材和剧本,其实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

*本文作者:张不才

 2 ) 赎罪的“虚伪”,人性的“片面”

台湾元宵有“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单”的传统,所谓的“东寒单”,即指台东的“炸寒单爷”活动。相传邯郸爷又称玄壇爷,本名赵公明,俗称“武财神”,是一道教神祇,早期因为拜的人多为角头流氓,故“邯郸”慢慢演化成更易书写的“寒单”。寒单爷怕冷,每年农历正月除祭拜外,还会通过燃鞭炮炸寒单爷的方式为其驱寒。

具体的操作方式,电影《寒单》做了很好的呈现:头戴布巾、身着红短裤、赤裸上身的男子站在多人扶撑的轿子上,接受鞭炮的“洗礼”,中途可拿树枝驱散烟雾。导演黄朝亮说,真正的炸寒单现场是完全被浓烟笼罩的,旁观者很难看清肉身寒单爷与鞭炮“交战”的细节,因此片中我们多次看到的皮开肉绽特写慢动作,都动用了电脑技术,这种可视化的痛感对观众来说颇为震撼。

《寒单》剧本筹备多年,导演是正港台东人,一直想写一个与“寒单习俗”相牵连的故事,可以说是先有了目的,进而再去饱满架构和完满细节。这种导向有“牵强附会”的风险,处理不好会让人觉得“硬搭关系”;好在,在《寒单》里,“寒单爷”这一意向超越了单纯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身份追求:街头仔阿义不只是外人眼里的“俗辣”,担当起成为真身寒单爷重任的那一刻,他是荣耀加持的。后来他痛失女友后嗑毒成瘾,却还是回到庙里,渴望再度成为肉身寒单爷,即代表着他尚未完全自暴自弃;更是一种百倍煎熬的补过和赎罪:在炮火缠身的刹那,阿昆是否无数次想要逆转那个时间点,让一切重新来过?它不是该隐式的放逐,阿昆并未远离暴风地带,只是不断被裹挟着,带着秘密对自己造成的苦难保持静默。响亮的鞭炮声如同所犯之罪在大声咆哮,物质上带给肉体的阵痛再强烈,怎敌得过心绞痛,后者与时间为伍,如同站在海岸边看海,不着边际,被汹涌的无尽感缓慢吞噬。

阿义和萱萱是一对情侣,萱萱北上打拼,希望有朝一日能出自己的唱片,成为当红歌手,阿义则呆在乡下跟人家混兄弟争角头。阿昆,将来要当老师的人,一直暗恋萱萱,同时也是阿义的眼中钉,后者从小欺负阿昆到大,“捡破烂的,口水擦一下嘛。”萱萱台北归来,阿昆目睹了萱萱和阿义暗巷亲热,之后又被阿义羞辱一番,早已扎根的仇恨被彻底点燃。在阿义担任寒单爷的那一夜,阿昆再度目睹两人你侬我侬,这一次,他拿炸药想炸死阿昆,没想到失手炸死扑身营救的萱萱。这是三个人的人生分割线,从此,有人化作了阴间的鬼,有人苟延残喘蝇营狗苟,成了人间的鬼。阿昆为了弥补愧疚,拯救阿义于水火之中。但当阿昆最终说出真相,一切再度面临分崩离析。

数度想到英国片《赎罪》,那是西方基督教式的atonement,讲的是一个少女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信口开河一桩从未发生的犯罪,间接“杀死”一对情人的幸福,此后余生带着这一秘密和满腔自责过活,每一个醒着的时刻都在赎罪。《寒单》亦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悔不当初,从此日夜在赎罪的征程上“磕头忏悔”。从这个意义上,赎罪是人类良心驱使下的相通之举,东西方并无本质区别。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阿昆对萱萱的死要付“故意杀人””的责任(即使他的“主观故意”对象”是阿义);《赎罪》同样也有着这样的“主观故意”,比《寒单》更甚的是,她的故意和犯罪对象之间是可以画等号的:少女布里奥尼虚构了罗比的罪行,导致后者入狱,进而在历史滚滚车轮的推波助澜下,引发了一连串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也是为什么,《赎罪》很难引起观众对布里奥尼赎的同情,即使她后来真正意识到错误并努力去赎罪;而对《寒单》中的阿昆,观者始终抱有不忍。

天人永隔、阴阳两界的既成事实,早已给“自我救赎”判了死刑,无论如何弥补,都无法将死人变活人,而阿昆对活人的赎罪,譬如帮助阿义戒毒,和阿义合开回收场,把阿义当真兄弟对待(尽管曾经他们水火不容)等等,看起来更像是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式的无意义活动,必须承认,在他尚未告知活人真相前,一切都不过是自欺欺人,因为最重的那颗石头并未落下。

这就是人类几千年进化史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遇到危机,我们可以决绝逃避,就像《噬罪者》中的王杰,自我麻痹后大脑启动防卫程序,屏蔽一切敏感字眼、事件、记忆

,过上“干净无忧”的生活;再者,即是阿昆这样的,看起来好像在面对,实则也是一种闪烁其词,他无法转身或是跳过,只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维持某种不被拆穿的平衡,说出真相又如何?似乎也只是给黑暗加上一个更长远的期限,但你给无穷加再多的数字,还是无穷。这就是他们的逻辑,与其加速毁灭,不如在毁灭前的痛苦作停留。说到底,不还是自私和孬种吗?承担不起自我毁灭的代价,就寄希望于通过拯救别人完成救赎,这样的救赎根本经不起推敲,也剥夺了受害者做选择的权利。

导演做的最棒的部分,不是对阿昆“救赎”举动的自相矛盾做批驳,正是对这种矛盾做了最刻骨、最写实的呈现,残酷到没有喘息的余地。阿昆不是鲁迅笔下“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或者说,99%的我们都不是。人性就像月球的阴暗面,而建立在其上的悲欢离合,必然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大可以对他者做道德是非的评断,只是当这样的事情降临在自身头上,评断总会显得软弱,因为那就是人性,通透了道理,也考虑到后果,仍然会犯同样不可饶恕的错误。阿昆一方面压抑着情绪,这些年积蓄着的悲痛、愧疚,一方面却又在遇见苏奈后情不自禁宣泄,这样的宣泄谈不上百分百,总会有一条界限提醒着,他和正常人的距离,做爱带着防备,满足欲望就好,幸福就算有也没资格追求;好心情随时被突如其来的警报打断,磁带里萱萱的声音如诅咒般时刻提醒阿昆不配拥有幸福;放弃大好前途开回收场,反正人生再坏也坏不过失手杀死最爱的女人这样惨烈的结果。留下的人,注定煎熬,注定临渊而舞。

《寒单》过分明亮的色调提醒着我们,生活是如此绚烂,台东无限延伸的海岸线,大片大片绿到睁不开眼的田地,那明亮的篝火,五光十色的夜生活,无一不在宣示着人对万事万物的主权和掌控力。只是当导演的镜头一次次对准呼啸而过的列车,仿佛对开头的呼应,满怀希望的萱萱乘坐着开往台东的火车,准备与恋人相聚,导演的残酷让人类建立起的对命运的把控度瞬间瓦解。把美好的事物毁灭掉,这才是最无解的宿命,也是让观众最绝望的。

片尾,阿昆还是说出了真相,阿义为了报复阿昆,把公司的一半股份卖给高捷饰演的地方大佬,然后买了一百万的鞭炮报仇。电影至此被推至高潮,人声鼎沸中,原谅的和被原谅的,彼此交火,像默片般,行动推进着,却因开不了口陷入死寂。(电影开场真的遭遇了“默片”事故…)原来罪过像被火吻过的伤疤,即使用纹身贴合,也无法一笔勾销。后来,阿昆去蹲监狱,阿义则去了他一直没能动身前往的台北,脱轨的生活慢慢归位,不晓得,这究竟是真正的黑暗之光,还是泡水的阿斯匹林,不过短暂缓解了生活的痛楚罢了。

———————————

ps #写在2019金鸡奖放映后

见到了一直很欣赏的郑人硕,从《醉生梦死》后就一直很喜欢他,他自称“方法派”演员,为了达到片中阿义半人不鬼的状态,曾经三天没睡,“只有这样我的眼神才能是涣散的”,郑人硕如是说。导演说下一部片子会来厦门取景,好赞!刚下“小三通”的他,为什么感觉有点恍惚...可能是还没从戏中走出来...

ps2这部片其实缺点也蛮多的,譬如闪回部分可以去掉,音乐可以再弱化一点,情节也可以再紧凑一些,等等,但瑕不掩瑜。

ps3第一次看,觉得导演浪费了一个这么有张力的故事,太拖沓,然后中间有一些桥段很刻意,感觉像是编剧在自说自话,这次在电影院看,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脸打得这么响,可能是真的有被这部电影的诚意感动到?也可能是电影院看电影这一古老的形式起了作用?所以,个人口味实在是太私人的东西了,不仅是每个人不一样,连自己的口味也会人格分裂....

 3 ) 差点错过一部狠货

很多年前,宝岛影视向来以“青春”、“偶像”和“狗血”等特点著称。

受众群体通常都是处于青春期十七八岁的少年们

随着岁月流逝,那帮少年已然长成快要奔三的青年

口味也随之而变,对那些狗血青春再也没了兴趣。

取而代之的,便是一些偏重社会性和现实性题材的剧集。

例如不老女神贾静雯主演的《我们与恶的距离》,讨论的是人性的“恶”。

而让人血脉膨胀的大尺度剧集《我们不能是朋友》,则是直接撕开人性的“欲”。

通过小编更深层次的挖掘,竟然发现一部既有“狗血青春”又有“人性善恶”的宝藏好片。

也就是说,既满足了你们怀念青春的需求,又能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

简直是一举两得啊有没有!

喜滋滋:)

废话少说,上片——

《寒单》

导演:黄朝亮

编剧:黄朝亮、黄淑筠

主演:胡宇威,郑人硕,杨贵媚,高捷

片长:123分钟

片名《寒单》,是源自台东地区一民俗——“炸寒单”

寒单,古字邯郸,受该地供奉的寒单爷是为《封神演义》中的武财神赵公明。

每年台东地区都会选出年轻力壮、无不良嗜好的男性充当寒单爷肉身,右手执榕树枝叶,赤裸上身立于信众抬起的“神轿”之上。

之后任由信众点燃鞭炮扔至其身边爆炸,只有一把榕树枝叶供其撩烟驱炸。

能够在鞭炮爆炸中站得越久的肉身,越受他人尊敬。

伤口越多,福报越多。

听上去,似乎有些残忍。

但有时人类为了坚持祖辈流传下来的信仰,就算受尽折磨,也在所不惜。

包括《寒单》中的两位男主角,林正坤黄明义

胡宇崴饰演的林正坤自幼丧父,从小跟着母亲靠回收废品过活,日子过得很清苦。

他的衣服鞋子,大多数都是人家扔掉不要的。

为此,林正昆在上学时,经常受到同学们的耻笑和欺凌。

在这些霸凌他的学生当中,就包括郑人硕饰演的黄明义

原本,他与林正昆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林正昆虽然家境贫寒,但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霸,后来考上了公费大学。

黄明义则是个不学无术的学渣,高中毕业之后只能在街头当混混。

但他俩有个共同点——

都喜欢一个叫萱萱的女孩儿。

也是因为这个女孩儿,他俩的命运由此改变

一场爆炸,让三个年轻人死的死,伤的伤。

林正坤为了报复黄明义“霸占”了萱萱,误把萱萱炸死。

黄明义被炸成聋子,失去两只手指。

林正坤自己也被炸伤了手臂......

从那以后,不明真相的黄明义更加堕落,整日靠吸毒来麻痹自己。

没钱买毒品了,他就偷电缆和水泵去卖。

整个人的状态不人不鬼,人见人嫌,连寒单爷的肉身都没人找他做了。

林正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不再去学校上课,还学会了抽烟和买醉。

每抽完一根烟,他就往自己身上烫一个烟疤,试图用皮肉上的痛苦来减轻心里的痛苦。

但“萱萱因为他而死去”这一个事实始终在他脑海里反复萦绕。

让他越来越痛苦。

于是,在见到黄明义的堕落模样后,他毅然决然主动把他带走,关在一个废弃仓库里,强迫帮助他戒毒。

哪怕黄明义对他破口大骂,他也没有放弃。

后来,在黄明义成功戒毒后,林正昆还不顾母亲的阻拦,辍学与他合伙开起了回收场。

俩人每天一块拉货、吃饭,有时还会一起去河里游泳。

原本是情敌的俩人,却逐渐成为“歃血为盟”的好兄弟。

当林正昆受辱时,黄明义会立刻就跑去为他报仇;

当有人想要买下回收场,劝林正昆抛弃身有残疾的黄明义时,林正昆也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对黄明义来说,他感激林正昆把他从地狱门口拽了回来,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前途,和他这样一个残疾人合伙开回收场。

因此,黄明义把林正坤当真兄弟。

不仅会悄悄为林正昆准备生日礼物,还在对方受到长辈责骂时,主动跪下一起受罚。

但对于林正坤来説,自始至终无法对黄明义真正敞开心扉。

因为当年的事故始终在他的心口堵着,始终无法释怀。

他对黄明义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赎罪罢了。

而他对曾经最爱的萱萱的赎罪方式,更是残忍到每年主动要求做寒单爷的肉身。

这不仅是形式上的赎罪,更是以皮肉上的痛苦来进行自我惩罚。

救赎,来自圣经旧约。

以色列人曾以初生的羔羊鲜血,代替自己向上帝赎罪。

这是人类向上帝的献祭。

问题是,谁想当羔羊?

《寒单》真正的惨烈,在于它不加美化地临摹了底层人的互害

来自底层的阿昆很苦。

爸爸在他6岁时,因为下雨抢救西瓜被大水冲走了。

从此,阿昆成为单亲孩子。

同样来自底层的阿义又何尝不苦。

爸爸从小好赌,缺钱时暴打家里人。

一个没爸爸。

一个有爸爸等于没爸爸。

就这两条被嫌弃的可怜虫,小时候还因为谁的拳头更大更硬互相倾轧。

真正的穷,不是仇富,是对更穷者施予暴力。

发现没?

权贵者多互相抱团。

他们的口头禅是:你应得的

你升官发财,应得的。

你美人环绕,应得的。

你受人尊敬,也应得的。

这“应得”的背后,既是或真心或虚伪的祝福,本质更是彬彬有礼的合作愉快

穷人则习惯互相撕扯。

他们更喜欢问——

凭什么?

“你凭什么拥有她?”

“你凭什么看不起我?”

“我凭什么不给他一个教训?”

这才是《寒单》最冷酷,最惨烈的地方。

这样的内核,不禁然人想起那部悲凉无望的《大佛普拉斯》

两者同样把目光投向这社会庸碌而无能的底层

如果说《大佛普拉斯》导演黄信尧是举重如轻,兴高采烈地呈现出一个绝望的世界。

那《寒单》导演黄朝亮则寸步不让。

他死死地盯住了这世界的丑恶,并憋出一口老血,啐到它脸上。

绝望吗?

绝望。

当你换一个角度想。

《寒单》,除了“炸寒单”,还有“出身清寒,灵魂孤单”的意思。

两位男主虽然出身贫寒。

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

自给自足。

相互扶持。

也能找到温暖。

即使“寒单”也没关系。

因为。

只要够努力、够有勇气,生命终究会自己找到出路。

 4 ) 爱是要受的罪背负的十字架

我们要赎的罪,都是我们生命在找爱的过程中造的孽。 寒单寒单,出身清寒,灵魂孤单,生命自己找到的出路,却都有逃不掉背负的十字架,需要赎的罪孽。 寒单爷的肉身,也是武财神的肉身,在元宵节里选择被炮仗炸,是美好生活的愿望,美好生活也是必须赎清我们的罪孽,无可逃避无可躲闪,以求赦免而被救赎,这就是天道。 很开心在十五看这部电影,想想自己带病的身体,想想自己要赎的罪,想想有一条可以做寒单爷的肉身被炸来赦免,有一条路就很开心,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找到这条路,一点要承担起来,不躲不闪,承担起来。毕竟自己现在还太舒适安逸温和了。 最后妈妈给的护目镜和毛巾,护住眼睛和脸,多像NCP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我们,原来天主对我们的爱还让我们护住我们的眼睛和脸。我们要勇敢承受起我们赎罪的十字架,勇敢坦荡,被炸是一种赎罪,这是人灵魂的免疫力,避无可避,避开了活着还不如死了。 嗯,武财神,既然您在天位,既然元宵有这个约定,我就守着这份虔诚敬畏信仰,我甘受我罪孽的惩罚,以得赦免,以得救赎,以回归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爱是要受的罪背负的十字架,得以赦免,得以救赎。

 5 ) 宽恕的理由

古龙的《流星蝴蝶剑》有一句:人们若懂得像宽恕自己一样去宽恕别人,这世界一定更可爱得多。

可惜,大多数需要宽恕的世界都不怎么可爱,人类有自私的基因,人性总是很容易为自己的过失开脱,又握紧别人的罪恶不放。

宽恕是《寒单》贯穿始终的主题,电影没有丝毫惺惺作态的说教。真正的奸恶之徒是游离在宽恕之域之外的,有资格谈宽恕的人,是不是值得宽恕和被宽恕,构成了它的吸引力。

电影的主线始于一个失控的报复,失控本身很幸运或者很不幸地,被混乱所掩盖。但我们都清楚,没有道破的真相,就像挂在墙上的枪,迟早要射出致命的一击。

电影把那次射击延迟,把他和他丢进那个把人变成野兽,或者说是释放出人内心野兽的世界,那个头顶烈日灼烤却仿佛屏蔽了一切希望之光的世界,让他为了宽恕自己,用近乎自毁的方式积攒着理由。

我们看着他就那么不离不弃,就那么两肋插刀,就那么歃血为盟,终于跟另一个他胆肝相照,互相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然后一遍遍抛出那个问题,或者对电影来说,悬念:这一切,够不够换一个宽恕?不是宽恕自己,而是宽恕别人的那种宽恕?

终于,灵魂黑暗时刻如约而至,或许有人觉得,假如换一种更磊落的揭晓方式,后果可能截然不同。这当然是个天真的幻想。

让另一个他怒火中烧的,不是他做了什么,隐瞒了什么,也不是他弥补的够不够,而是他做这一切竟然另有目的。

我们总是希望有一种高贵的东西值得无条件信任,无法接受崇高的背后是一颗赎罪的灵魂,无法接受巨大的牺牲发自卑微的动机。那种高贵的破碎会撕碎理智。

但那毕竟是许许多多的血泪和牺牲,是许许多多原本绝不能再体会的欢乐,是没有他就没有那一切的许许多多。于是要最后一次诉诸、求助寒单,最至关重要的一次。

电影一开头就浓墨重彩科普了寒单的意义,中途也不断为它的郑重留足时间,这一发源自大陆又在台湾开花的仪式,有着璀璨炽烈的外观。演员赤身裸体抵御周身炸裂的爆竹,还借助电脑特效来强化皮开肉绽的痛楚。

残酷的民俗会让胆小者不敢直视,但正因为残酷,所以有主持人间公道的威信,有救赎罪恶的功效。这符合人对自然和神祗的想象,总是一触碰就惊心动魄,总是要考验肉体的承受极限。

以民俗(或者任何文化遗产)为创作出发点拍一个商业片是危险的,一是容易沦为记录和展示,二是容易迷失在故事本身。

庆幸且难得的是,在《寒单》里,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

 6 ) 淬火中的救赎

好久没有推片了,今天推荐一部近期我看过觉得不错的影片《寒单》,“寒单”是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种民俗,过年或需要的场合,由肉身替代财神爷接受炮竹洗礼,用以祈福、还愿或赎罪,迄今依旧在台东等地区盛行。本片讲述的故事梗概是:台东某乡村一起长大的两位青年阿昆和阿义,一个是模范生,一个是小混混,同时爱上了清新可爱的萱萱,但萱萱和阿义其实早就在一起了,嫉妒中的阿昆在一次寒单礼中故意把火炮扔向阿义,萱萱为了救阿义惨死现场,而阿义也失去了一只手与大部分听力。内心收到自责煎熬的阿昆良心发现下,担负起了帮助阿义戒毒,挽救他于沉沦的重担,两人成了生死兄弟,共同经营废品回收站,与当地黑恶势力作斗争。但当阿义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两人最终决裂。本片的题材并不出奇,逃不出“黑白双生”的套路,但我在观影中仍然会浸润其中,我想这得益于台湾影片一贯的“认认真真说好故事”的传统,几位新人演员外型出众、表演到位,加上杨贵媚等老戏骨的辅佐,整个故事被支撑地很饱满,很自然。加上不时出现的台东地区旖旎的风光与让人感受亲切的乡土气息,以及影片高潮处,寒单礼上,火竹噼裂,烟绕周身,肉体的摧残与人性的救赎同时达到了顶点。本片在气氛的烘托,镜头的运用等方面做得相当成功,特别是收尾处,阿义远走他乡,幻觉中出现了逝去的萱萱依偎在旁,梁静茹的主题曲余音绕梁,列车在台东的青山绿水间驶向远方,让人意犹未尽,可以说,这是一部很难得的华语片佳作👍

 短评

一起喜欢同个女孩过,一起被鞭炮轰炸过,一起捡拾破烂过,往后不能再做情敌也不能再当兄弟,那就各自继续走在各自赎罪与解脱的路上,至少还可以同样继续“出身清寒灵魂孤单”着。

1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印度咖喱式电影,什么都想来一点。

13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BJIFF09#3.5。炸寒单民俗融合青春自我救赎。台湾底层生活,拆迁,流氓,三陪女等各个元素糅合但不杂乱,胡宇威和郑人硕都很帅,中间有一段《艋舺》的热血感。片尾还有一首梁静茹,惊喜~

16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好久没有看过拍得这么讲究的华语片了。也好久没看到有导演为拍新片,做六年纪录片这样的方式工作了。爱和仇恨,赎罪与宽恕,喜欢这片的有力和温柔。

19分钟前
  • 次非
  • 力荐

他自卑、懦弱,明明有喜欢的人却不敢说出来,看见萱萱和别人在一起又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他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拆散他们。可惜拆散他们,并不能让萱萱和自己在一起。用卑劣的手段报复情敌,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煞费苦心拆散别人,不如让她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最痛苦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你从没争取过。他从未和萱萱有过什么,却还陷入了自以为是的“专一”。你为她守身如玉,其实你根本不需要这么做。因为她只是把你当成朋友而已,她根本不在乎你和其它女人是什么关系。他产生了心理疾病,在他的幻想中,他才是萱萱爱的那个人,而不是黄明义。所以即使萱萱遇难,他也不能“背叛”萱萱。一支鞭炮,杀死了他爱的人,也杀死了他爱与被爱的能力。伤害了第一个女人,又辜负了第二个女人。痛,表示还活着。但有的痛,其实是自己找的。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他們倆出身清寒,靈魂孤單。卻在炮炸寒單中,神魂合聚。

23分钟前
  • Lu
  • 推荐

这是一个情敌终变情人,情人难免分手的故事。

24分钟前
  • ChrisKirk
  • 还行

胡宇威对郑人硕嘀咕“傻瓜,什么都不知道”时,脑海里自动脑补了潜台词“其实我一直爱的是你”哈哈哈~超出预期的一部台湾片,两个男人之间的情谊不再轻浮点缀,在加入了民俗、情感、和救赎的故事后变得行云流水。“如果可以重来,宁愿变成恨那个人,也不要恨自己” 炮火炸的皮开肉绽,如切肤之痛、如花火之美,用皮肉之痛减轻精神之苦,生命自己会找到出路。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在金门的小电影院里,一个人包场看完了这部电影。台东、小镇、民宿、炽热的负罪感,身临其境的悔恨。台湾的一切都显得格外的令人着迷

33分钟前
  • 笑年
  • 推荐

这不就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关于救赎的故事吗?我又不是没看过台湾的好电影~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三星半,情节剧融合台东民俗文化,把重心放在两个角色心境的变化上,一边是救赎,另一边是放下。再次见到硕哥对表演的追求极致,不仅要充当肉身“炸寒单”,面对生理上的威慑。又有“方法派表演”对角色的揣摩,这个后天听障、手残人士在剧作上丰满完整,整个心境变化都有层次,硕哥的表演又处处见细节,人物跃然纸上。诸如观察他人口型和手上的小动作都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有时甚至会觉得那是人物自然而然的神经质举动。毒瘾部分据说是研究了很多材料以及彻夜不眠进入的状态,火场戏更是凌空飞落,演出一刹那的临场反应。

3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很痛吧?”“痛表示还活着,不是吗?”心魔作祟,因爱生罪,人鬼殊途,随烟轻去,嗟悔无及,黯然伤神,似人非人,行尸走肉,神魂难聚,跌宕人生,心牢不破,罪孽不赎。“如果可以重来,宁愿变成恨那个人,也不要恨自己。”一边是救赎,一边是放下,然而寒单寒单,终究出身清寒,注定灵魂孤单,唯有各奔东西。影片以台湾民俗“炸寒单”为切入点,出乎意料的狗血开挂爱恨情仇佳作。故事节奏行云流水,情感饱满,表现细腻,剪辑和摄影均属一流,郑人硕此次爆发高水准演技。“一百万的炮炸完,我们就两清了。”抬头三尺有神明,低头三寸现良心。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余味绵长的好片,梁静茹演唱主题曲《想都没想过》赞绝加持。

38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台视八点档电视电影水准

41分钟前
  • 周某某
  • 较差

有瑕疵,但是是近期看的台灣電影中最喜歡的一部了。阿義被殺害了兩次「愛人」,一次是萱萱,一次是阿正,而兇手都是阿正。劇本對於一些細節交待得不夠清楚,但是對於宗教元素的處理值得肯定,以肉體的痛苦去完成內心的救贖,弱化寒單反人道的部分,合理融入劇情之中。表演上,除了胡宇威,可說沒有短板,各種過火,連小薰都比他演得好,更別說鄭人碩、楊貴媚、陸弈靜、高捷、陳博正了。

42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传统意义中的“台剧”式好故事、好表演。一切都被安排得太严丝合缝、太摆着严肃气质,没有如《血观音》/《谁先》那般的出格时刻,整体也就没啥意思了。郑人硕真是很为自己负责的演员,每次表演都如此亮眼、到位。又要拿金马提名了。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以為是江湖電影,但是其實是讓人省思的好片!覺得很好看,後勁強烈!很喜歡結局的處理!胡宇威突破很多,有層次的演技👍楊貴媚陸弈靜的戲份賺人熱淚,鄭人碩很穩的高水準演技👍

48分钟前
  • CharlieLee624
  • 推荐

#北影節展映#“寒單寒單,生命清寒,靈魂孤單,生命總能找到出口。”好久沒看過這麼美的關於救贖的台灣電影了,影片中爆竹屑變成煙花落下的時候特別希望自己可以魂穿林正昆。P.S.成功被導演黃朝亮和演員鄭人碩圈粉&想去台東看螢火蟲。。。

53分钟前
  • 姝尹Y(^_^)Y
  • 推荐

8.5。以台湾著名民俗为根基的优质故事,摄影纯熟,剪辑犀利,节奏流畅,情感真挚。一根烤肠,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死者无奈,生者悲哀。出身贫寒,灵魂孤单,以炸寒单之名,进行赎罪,爆裂在肉身上的烟花,是痛苦,是解脱,是爱情,是友情,是悔恨,是和解,更是人生的重拾。胡宇威的角色后期小崩已算全片最大问题,郑人硕的表演十分强大,两人对手戏非常精彩,而杨贵媚和高捷又给影片增加了双保险。片尾的各奔东西,曾经的兄弟情谊,犹如炸寒单后的烟雾,终将消弭。梁静茹的歌曲,烂俗吗,或许也是异常动人。

55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人鬼总殊途,情义总难全,所以哪怕是甘当皮开肉绽的肉身寒单,也注定打不开心结,还不了夙愿。出身越清寒,灵魂越孤单,所以就算是喝过义薄云天的结拜血酒,也注定化不开往事,融不了痴缠。刀割在手腕,炮炸在耳边,那天她走了,没有吻别。你总是说痛代表还活着,可如果心已经死掉,再痛又有什么用呢?

57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胳膊上的月球表面正配她的地平线,肩膀的文身正配你的疤。为他准备生日礼物,没想过是命运转折的夜晚。化身关公的肉身,看不透世间恩义情仇。那年你把我从人炸成鬼,如今你把我从鬼变成人。一百万的炮炸完,我们情仇两清。可是那歃血的水,背上的疤,锁住荒唐人生的锁链,添上人字旁的木板,如何两清。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