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笔

HD

主演:杰弗里·拉什,凯特·温丝莱特,华金·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帕特里克·麦拉海德,阿梅丽娅·华纳,史蒂芬·莫耶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鹅毛笔 剧照 NO.1鹅毛笔 剧照 NO.2鹅毛笔 剧照 NO.3鹅毛笔 剧照 NO.4鹅毛笔 剧照 NO.5鹅毛笔 剧照 NO.6鹅毛笔 剧照 NO.13鹅毛笔 剧照 NO.14鹅毛笔 剧照 NO.15鹅毛笔 剧照 NO.16鹅毛笔 剧照 NO.17鹅毛笔 剧照 NO.18鹅毛笔 剧照 NO.19鹅毛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鹅毛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萨德(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饰)是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才高八斗,崇尚言论自由,小说中有不少情色描写。这些作品激怒了法国当局,政府把他关入疯人院,然而,专制的枷锁只令到萨德更坚定地奋笔疾书,作品在疯人院里一部一部的诞生。疯人院的主管是一个开明的年轻神父。他也读萨德的小说,对萨德的才华和精神充满欣赏。他对萨德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让他专心写作,同时让洗衣女梅德林(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饰)帮助萨德,把他的作品带到外面出版。梅德林与萨德之间也暗生情愫。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豆瓣恐怖母亲节2010魔角侦探之大三角计划大侦探波洛第六季真相Truth高山下的花环月亮上的男人中国电影过大年·新春电影红红火火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猎物2021青春密语第一季野姑娘死亡笔记记忆的证明风骚女子第一季狼牙粤语版血染之名笛声悠长昭和64年前篇巨大2022艾克斯奥特曼剧场版 来了!我们的奥特曼铁狱魔难苍狼之决战野狐岭赤裸羔羊鬼同你有缘之阴尸路国语没莱坞天王揭秘 元上都之传奇英雄泪2011红房子食锈末世录宋慈之临安夜游神不眠第二季爱之奇迹耳光2020隼消防团美丽家园机械威龙先生,你哪位一路不消停冬眠每分钟120击像这样的夏天1/2的魔法事出意外

 长篇影评

 1 ) There are no bad words... only bad deeds

由钢琴师男主角乔弗瑞·拉什、铁达尼号女主角凯特温丝蕾主演的鹅毛笔.看这演出阵容就知道不会有什么sm情节,典型的奥斯卡片儿,事实上当年也当年该片也的确得到了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三项提名.算是一部演绎过得个人传记吧.

Marquis de Sade 小传

"萨德于1740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古老荫实的贵族家庭。他长大后继承了爵位,过着有钱又有闲的生活,他所信奉的性生活原则是在性活动中没有任何禁忌。 1763年他结了婚,他的妻子对他又驯服又忠心。他有五六处房子,经常雇用妓女。由于他的暴力倾向,数次遭到妓女投诉,引进警方干预。1768年,因凯勒 (Rose Keller)一案(萨德诱骗和鞭打了这位找工作的女人 )萨德入狱两个月。在1768年至1801年间,萨德因同类行为多次入狱。在1801年,萨德因出版《朱丝汀》和《朱丽叶特》两书再次入狱,1803年,他被诊断为"性疯狂",转囚在精神病院,直到1814年去世。

    萨德的一生中累计有27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正如许多著名思想家对他做出的评价那样,他的思想、语言和作品具有一种疯狂的革命性和颠覆性。"
摘自《虐恋亚文化》著者:李银河

几点个人观感
1.精神病院里的不都是神经病
最可怕的疯子是那些独裁者战争狂人,是那些掌握权力的疯子.
片中Sade在被体罚治疗时说的名言:
The first rule of politics: The man who orders the execution NEVER DROPS THE BLADE.

2.越清纯越容易面对诱惑
心理医生费尽心机把自己的小心肝儿藏在装修的跟宫殿似的安乐窝以为这样可以让这个从小就在修道院长大的不谙世事的清纯少女,却没想到城堡从内部被攻破,最后和搞装修的年轻建筑师私奔了.

3.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单纯以道德来衡量对错
"To know virtue we must aquatint ourselves with vice."
咱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告诉你这些是不对的,却不告诉你为什么不对,更别提告诉你该如何面对了.特别是性教育.

 2 ) 《鹅毛笔》下的情色激荡,人性解放的欲望哀歌

18世纪中期法国的萨德侯爵饱经非议,他离经叛道的乖张行为多为世人所诟病,然而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无疑为后人审视理性主义的霸权提供了标本。

电影《鹅毛笔》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凭借鹅毛笔大肆书写色情文学的萨德为表现对象,围绕对萨德采取的精神阉割和肉体虐待,映射出人性的复杂多变,展示了人性与政治、宗教的冲突。

萨德其人

要想更好的欣赏电影《鹅毛笔》,就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萨德侯爵。

萨德侯爵是一位法国贵族和一系列哲学和色情书籍的作者。

他尤其由于他所描写的色情幻想和他所导致的社会丑闻而出名,成名作为《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后被改编为电影《索多玛的120天》。

萨德可以说是一个现代理性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符号,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性虐待”(Sadism)与“虐待狂”(Sadist)这两个单词就是由他的名字派生出来的。

他的名字喻示着魔鬼与天才的混合,几个世纪以来,对于他敢于揭露当时社会在道德上的虚伪,是为自由鸣锣开道的勇士还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后世聚讼纷纭。

萨德侯爵生于18世纪中期法国的显赫贵族之家,然命运多舛,一生不停的进出于各式不同的监狱,最初被关于樊尚堡,后来被转到了巴士底狱,最后被囚于沙朗通精神病院并度过残生,累计在狱中度过27年。

无论是在君主制、共和制还是帝国制之下,他都逃脱不了被囚禁的命运。

枢密院给他的定义倒是很准确:

“他是个不平常的人。他是一个贵族。他身上确实流淌着贵族的血液,他从未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向上帝忏悔,直至他的呼吸停止。”

李银河在《萨德大传》中译本的序言里对萨德的评论大抵也是准确的:

“萨德比弗洛伊德更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他是对已有的性秩序的挑战。”

而在文学上,萨德被法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是和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先驱。

他的作品对波德莱尔、福楼拜、加缪等都有影响,同时,他惊世骇俗的理论也是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家福柯的思想资源之一,他的癫狂也使他成为了20世纪蓬勃兴起的女权主义者的最大敌人,她们纷纷把他的作品和思想作为自己理论的分析依据。

他的行为与理论在20世纪更成为探索人类精神的无法忽视的难得的载体。

情色书写:人性的宣扬

让我们回到电影中来,《鹅毛笔》是由美国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执导的一部以法国色情文学家萨德为原型的虚构影片,影片向世人展示了人性解放之路的艰难历程。

影片中,“鹅毛笔”作为电影的一个符号贯穿始终,表象是萨德书写工具的呈现,实质是人性宣扬的代表。

影片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主人公萨德因作品中大量露骨、淫秽的情节而触怒了拿破仑,被下令囚禁于疯人院。

在精神病院的监禁生活中,萨德也依然疯狂的色情写作。

法国大革命之前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人心了,卢梭、伏尔泰等大批开明人物宣扬民主、自由、天赋人权。

所谓民主,既包括政治民主,也包括文化民主。民主的文化层面既欲望的解放。

在各种欲望中,性欲是最强的。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性冲动必须不时的受到某些精神能力和阻抗作用的压制。

内在的性欲无法抒发,便以外在的形式排遣出来。

色情是一种欲望,写作便是欲望的表达。

在萨德眼中,鹅毛笔不单单只是书写工具,它更是欲望宣泄的出口。

压在底层的性意识被发泄出来,而原来起着控制作用的意识则被打扰或完全失灵,于是颠倒了秩序。

也就是说,萨德的心理犹如被颠倒了的心理世界,整个心理结构大厦底朝上的换了一个。

失去思想束缚的他,如脱缰的野马、泄洪的闸,蔑视一切宗教和王权,任灵魂之火肆意蔓延,正如萨德所说:

“我的写作是无意识的,正像我的心脏跳动一样。”

写作工具从最初的鹅毛笔到鸡骨头到玻璃碎片再到最后的粪便,表面上看是萨德对色情书写的痴迷癫狂,实际上是他对暴力的极端反抗,对欲望的执著追求,对民主的忠贞信仰。

其次,法国大革命如暴风骤雨般,迅猛异常,领导人瞬息万变,狂热的革命分子最终大多被送上了断头台。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必然会压抑。

萨德以鹅毛笔作为自己的武器,大胆书写性欲狂欢,倡导人性解放。

西蒙娜是修道院的一名年轻的修女,后来她与年长几十岁的克拉比医生结婚。

婚后的西蒙娜一直过着笼中鸟般的乏味生活,她忍受着丈夫无趣的性虐待和监禁。

偶然间,他受到了萨德作品中“女人的魅力来自于两腿之间”这句话的启发,明白了性爱的乐趣,她不再愿受克拉比的摆布,引诱了家里的装修工,悄悄与他私奔了。

在萨德的色情文学里,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只有性器官的男女之分。

年轻洗衣女美黛莲和她的同伴均出身于平民。她们都喜欢萨德的作品。

美黛莲和同伴高声的朗诵萨德的作品,并模仿书中的情节,她们在阅读和模仿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爆发出阵阵笑声。

萨德的作品看似是粗俗的色情小说,难登大雅之堂,它的社会意义却在于对于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

这种色情文学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性,而这种真实与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

揭开性的秘密,公开教导性的快乐就是启蒙。

鞭挞权贵:人性的抗争

萨德的作品中,贵族也不见得如何伟大,甚至还是嘲笑的对象。

他大量的抨击了上层贵族,其下流、粗鄙的语言挑战了统治者“君权神授”的权威。

王室受到了莫大的耻辱,拿破仑勃然大怒,命令擅长残酷疗法的克拉比医生对付萨德。

医生是国王派来的,暗示了权力与技术的结合。

热衷普世价值如民主,对于作家来说可能是美德,对于当时的从政人员来说却是巨大的危险。

从血雨腥风的大革命中夺取的政权,统治者的地位并不牢固。秦始皇焚书坑儒,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统治者树立权威的体现。

于拿破仑而言,保存王室高贵的颜面,维护自身的统治很有必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拉比的职业决定了他的工作方式。医生代表现代技术和理性。医生与萨德是对立冲突的。

医生是技术理性的化身,然而技术是无情的、冷酷的。

它是理性的科技,缺乏人道主义的情怀,而人却是有血有肉的高级动物,人性化的治疗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消解技术上带来的弊端。

但原本冰冷的技术倘若被丧心病狂的医生加以利用,结果自然是雪上加霜。

克拉比用“治人如治畜生”的理念对待萨德,医生实际知道萨德根本没有病,所谓的“病人”是在标榜真相,他得的是“启蒙病”。

在这个意义上,影片中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在统治者眼里,被统治者都是病人,都需要治疗。

作为权力的追随者和维护者,克拉比利用机器残忍的治疗方式对待萨德。

他没收萨德的鹅毛笔和信纸,萨德就用鸡骨头蘸着红酒在床单上写,他没收了萨德的一切书写工具,萨德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故事传送出去,有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势,“正邪”两面不断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克拉比千方百计禁止萨德一切色情写作,私底下却喜欢上了年龄足以当他孙女的修女,让她还俗、结婚,夜夜享受着与她的床笫之欢。

萨德终不受折磨所迫,他把医生的婚姻故事写成了小说付梓印刷,还亲自编排一出话剧,讽刺了克拉比老夫少妻的结合方式,揭露了其虚伪的嘴脸。

克拉比忙于整治折磨萨德,却忽略了身边人。

妻子私奔后,克拉比才发现妻子日夜阅读的《淑女诗集》,內瓤实际上是《贞德蒙尘》,而小说的作者正是疯人院里的萨德。

意识到妻子的出逃正是拜萨德的“蛊惑”所赐,克拉比恼羞成怒、愤恨交加,他将萨德关在地牢里,被脱得一丝不挂,在没有任何书写工具的情况下,萨德却用自己的粪便在墙上写下了文字。

影片尾段,神父举着火把来到黑暗的地牢,他将十字架放在萨德的嘴边,为他做临终前的祷告。

萨德却一把抓住十字架,死死地攥在手里,吞进嘴里,愤然自尽。

十字架本是救赎他人的象征,如今却成了杀人的利器,萨德用生命对宗教进行了最后的嘲讽。

接过鹅毛笔:人性的觉醒

电影《鹅毛笔》中,主持疯人院的是一位思想开明、主张人性化医疗的年轻神父考尔曼。

他为人宽厚、和蔼,虽说不喜欢萨德的作品,却一直善待着萨德,在与萨德相处的日子里,神父对他建生好感。

神父是基督教的代表,拥有一颗仁慈的心,他认为写作是件好事情,但内容要积极健康,不公开发表。

然而,宗教中的医院是一个拯救灵魂的地方,那些所谓堕落的灵魂则被视作违反宗教意愿的异类,神父考尔曼虽然同情萨德,却不可能认同他的做法。

起初克拉比用残忍的治疗方式对待萨德时,神父还试图阻止,尔后萨德在他眼中看来完全走向堕落的自我放逐时,神父也加入了共同整治他的行列之中。

令人讶异的是,就是眼前这个宅心仁厚的神父最后割掉了萨德的舌头,而这并非神父无奈之举。

这是一种极端的酷刑方式,是一种宗教手段,既不能让秩序的破坏者发出任何具有攻击性的语言。

神父是基督教的信仰者,考尔曼奉行禁欲主义,他与美丽的洗衣女美黛莲暗生情愫,却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强烈爱意。

美黛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他喜欢萨德侯爵的故事,暗地里帮助萨德将他的作品传出疯人院。

萨德唤醒了美黛莲,她爱上了懦弱无助的考尔曼,注定是宗教政权的牺牲品。

在被要送出疯人院的前一天,美黛莲鼓起勇气跑进神父的房间向他表白,考尔曼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最终选择了上帝。

神父恪守了尽心尽力爱上帝的理念却由此失去了爱人。

遭到拒绝的美黛莲继续帮助被囚禁的侯爵写作。要离开疯人院时,美黛莲向萨德祈求最后一个故事留作纪念。

临走前的夜晚,美黛莲躲进的洗衣房,故事经萨德口中叙述出来,经由疯人院的病友口口相传再到美黛莲执笔,虽说原作的艺术效果在传述的过程中已大打折扣,但其色情、放荡的主题却依然明晰,撩人心弦。

最终,在转述过程中的一个病人受到萨德作品的感染,激发了情欲,模仿小说情节并杀害了美黛莲。

热心帮助萨德出书的美黛莲,没有想到间接的因萨德的作品而付出了生命。

美黛莲之死,是影片主题中的另一层喻示,正常人的性心理已然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后的,而疯子的性心理是完全不受意识控制的,对他们进行性宣传无疑是飞蛾扑火。

如此看来,提倡人性解放既要适度,又要讲究对象,否则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和更大的悲剧。

面对美黛莲的死,神父追悔莫及,他来到停放美黛莲遗体的殿堂,并用幻想完成了与爱人的交媾。

爱人死了,神父开始怀疑上帝,救苦救难的上帝不仅帮助不了自己逃脱爱欲的苦海,还丧失了所爱的人。

之后当萨德口吞象征救赎的十字架死去时,考尔曼彻底的质疑上帝,质疑自己的神父身份,在痛悟之中,他也“疯”了。

萨德虽然死了,但他却胜利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萨德的作品,启蒙的意义开始显现。

影片的末尾,表面高明实则虚伪的克拉比医生居然将疯人院改造成了印刷厂,而出版物正是他原来费尽心力迫害的萨德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说,萨德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而作为“统治者”代表的克拉比也不失时机的转变了立场,虽然更多的是利益上的驱使,但也不失为一种顺应民意,也是启蒙的进步。

因为人性的觉醒,与宗教决绝的神父考尔曼却被克拉比关进了疯人院的牢房,当新的年轻的院长随同克拉比来探望他时,他对新院长说:

你若有善心,请给我羊皮纸和笔墨,我看见过魔鬼的面庞,我要书写那尚未写完的故事。

曾经依然反对色情文学的考尔曼如今成了萨德的化身,一度感慨年轻人道德败坏的美黛莲的盲母也成为了美黛莲的替身。

她像她的女儿当初帮助萨德那样,给考尔曼送来了洗干净的床单,里面藏着纸笔和墨水,延续着当年的美黛莲和萨德。

影片结局,“疯子”考尔曼手执鹅毛笔埋头书写着那些未完的故事......

电影《鹅毛笔》展示了那个时代追求自由与激情的个体和人性与宗教、政治的冲突,影片对传统制度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既有肯定启蒙意义的一面,也有对启蒙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思索(如美黛莲之死)。

但对于生命的价值、快感、意义、信仰的选择,只有把它们交给充满激情的个体,放置于生活与艺术之中才能得到宣泄和释放,这恐怕就是《鹅毛笔》所希望传递出来的信息。

 3 ) 我们喜欢的,是邪恶

  回想那位在修道院长大的未成年“淑女”,不过看过萨德的一本书--而且是在圣母眼皮子底下天天看,已经变成荡妇一个。
  那位全心全意侍奉基督的年轻院长。最后不是也败给自己的欲望,在基督的面前奸尸。让钉在十字架上的主为他流下忏悔的血泪。
  萨德的小说之所以那么有感染力,是因为人性中本来就有阴暗的一面,经过诱发,很容易暴露出来。每个人内心都有个撒旦,每个人都忍不住尝试放纵的滋味--因为邪恶才是快乐的。梅德林虽至死还是处子之身,但她要靠萨德那肮脏的文字才能保持正常的行为,她乐于将自己想象成妓女,杀人犯,在那样的情节中得到满足。
  再看杀人的疯子,如果不是内心本来就滋长着阴毒的藤蔓,怎么会将书中的情节重演一遍,他一再申明是“不由自主”,那就更证明了人性中挥之不掉污秽的成分。
  医生就更不必说,一本正经的外表底下是满目疮痍的灵魂,在未婚妻的身上宣泄白天强制压抑下去的邪恶。
  我们喜欢的,是邪恶。正所谓,越堕落越快乐。只不过我们能用所谓理智去支配行动,克制放纵对我们的诱惑,但偶尔顺应魔鬼的要求是必须的,莫做伪君子,压抑太久会离魔鬼越近。

 4 ) 上帝的搅屎棍

连续两天看了两遍鹅毛笔,第二遍看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我可能看过这个电影。

当时一定是因为猎奇,因为色情的标签,看了之后又大失所望,最后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现在第二遍看完,发现彻头彻尾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电影,它应该像朗读者,像肖申克,像香水一样,在影史中留下名字,在文艺青年的群体里被传颂。

电影借萨德之名,讲述了萨德、神父和少女玛德琳命运的故事。

这位萨德,就正是那位法国大革命时期备受争议的色情文学作家,此人怪癖种种,不仅创作了如《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这样色情、性虐等等行为的小说,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喜好性虐、虐恋等的怪人。SM中的S就是Sadism萨德主义名字的缩写。

因为热衷于书写淫秽色情的小说,萨德先后几次被关进修道院、疯人院,先后两次被判处死刑,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亚格宾派革命、罗伯茨皮尔被推上断头台,拿破仑称帝复辟的混乱年代,萨德的存在就像那个时代的搅屎棍,搅动这一池浑浊、茫然、激烈的人心。

电影中的萨德是否忠实于原型,我觉得到并不重要,因为并没有说这就是一部传记电影。只是借萨德作为一个特定时代下一个特定导火索或是镜子的一样的存在,来解刨人的精神层面,剖析道德、信仰、人性之间的纠缠和撕扯。

整个电影在开头就破了题。

开头一个“淫荡”的妇女将被当众砍头,在围观人的呼声中,在恐惧的颤栗中,她看到了引导她走上“淫荡”之路的罪魁祸首——萨德,正在隔窗观望。

萨德本人没有道德的驱使,他就是所谓的“魔鬼”的代言人。但我们都知道,早在萨德之前二百多年,文艺复兴之初,薄伽丘的《十日谈》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妻因为在丈夫那里得不到满足而与其他男人是发生关系,最后被送上法庭,她为自己辩护,说当她丈夫提出要求的时候,她都能够满足,但她自己的要求,他自己的欲望有谁在乎呢?

如此这般的,这个因为萨德妖言惑众而受到蛊惑的妇女,她的罪名是什么,所谓的“淫荡”,是一种罪么?

之后电影便嘲讽了复辟的皇帝拿破仑,他的矮个子,他对于帝位的不适应,对于这种陈词艳曲的反对和压迫。这个时候,有人出主意说,强行打压无法显示您的宽容和能力,如果能将这样的坏分子加以改造,不更显现您的英明吗。

于是,蝙蝠侠家的老管家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言人——医生,前往关押萨德的修道院予以工作监督与指导。

到这里,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时代背景已经形成,萨德的敌人是那些围观砍头的乌合之众,是代表皇权和贵族的权利,是表面追求道德的虚伪的人。

而这时的萨德,正在神父的修道院里继续奋笔疾书。

修道院的院长神父备受爱戴,是个对上帝忠贞不二的理想主义者。他照顾收留了被社会遗弃的残障人士,同时收留了萨德。他陪这些残障人士做游戏,教他们礼仪,通过绘画、戏剧等方式,让他们内心得到宣泄,而减少对世界和自己的伤害。他对萨德,也是采取的这种抒泄的管理方式,他给他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让他写作,是为了宣泄自己的邪恶信念。

但他不知道,他让萨德在禁闭室写的文章,前脚刚写好,后脚就被送出修道院,送去印刷成书,被市民疯狂抢购。协助萨德作品越狱的,就是他收留的,从小教她读书写字的洗衣姑娘玛德琳。

这样,三个人的命运从此串联起来,一直到最后翻天覆地。

医生刚到修道院,神父向他保证会看好萨德,不让他为所欲为。于是医生忙里偷闲,去迎娶了自己养成在另一个修道院的单纯女孩西蒙,他把她关在自己获得的城堡里,金钱由她挥霍,但每夜发生没有感情的性关系,并禁止这个女孩收到外界的任何精神污染。

这个丑闻,在修道院中不胫而走,被萨德听了去,写成剧本,当众表演,恼羞成怒的医生再次将愤怒发泄给了神父。由于在表演中,玛德琳也险些受到伤害,愤怒的神父认为萨德不再值得信任,夺取了他的纸和鹅毛笔,剥夺了他用纸笔写作的权力。

从此开始了神父和萨德对交战,简直是天人交战。

神父像一个严格的老师,对萨德这个不听话的学生采取各种剥夺式的惩罚。

第一次,他夺走了他的纸和笔,萨德与他争执之间,说那个洗衣的女孩子什么都听他的,他可以让她去找神父,做一笔交易,满足神父。神父生气的说,我不知道你这么说,是羞辱我还是羞辱她。这个时候,他是浑然而不自知的,觉得是冒犯了自己也冒犯了玛德琳,并且对萨德说玛德琳什么都听他的,隐隐约约感到一丝嫉妒和猜疑。

第二次,由于萨德不是人类的朋友 ,他一刻也不能停止书写那些来自魔鬼的旨意。失去鹅毛笔的萨德用红酒在床单上写字。不想这些床单被瞎眼的嬷嬷洗掉,事情再次败露。逐渐失去耐心的神父第二次冲进萨德的房间,剥夺了他全部家当,搬空了他的禁闭室。在争吵中憎恶博爱者的萨德不断用语言在神父气愤的边缘疯狂试探,说你这色戒可守得很严啊,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吧。

第三次,萨德用玻璃刺破手指,把血字写在全身的衣服上,趁前去探望的玛德琳不备,冲出牢房,大闹了修道院一场。加之有人告密,医生将玛德琳处以鞭刑。这个时候,情绪越来越激动的神父,怜惜又懊悔的说要知道玛德琳会沉迷于这些色情小说,当初就不该教她识字。玛德琳说了一番很耐心寻味的话,她说,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她可以幻想自己扮演妓女,淫乱的女人,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坏女人,才能让她在生活在成为一个好女人。她这番话的意思,我后面再讲。

这一次愤怒到崩溃边缘的神父,冲进萨德的房间,要他脱掉所有的衣服和假发,萨德最终赤身裸体的面对着神父。这时候,萨德要求神父直面他的身体,说这是比春药更厉害的催情,这样赤裸裸的面对另一具肉体,是对神父精神信念的又一次冲击。

一次对话比一次更加深挖神父的内心,每一次都像暴风雨一样席卷他的心灵,对神父信念的摧毁像海浪一样一潮接着一潮,没有息止。Jaoquin演的年轻神父敏感细腻,从开始的单纯、正值、恪守信条,到最后的疯狂、暴躁,他每一次被冲击到的微表情,每一丝震动,信念的每一次剥离,都被演得鲜血淋漓。

萨德所写的,是他透过道德、信仰和权利这些伪装下,看到的人性中最真实的东西,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体现出道德、修养、人伦,但是恶,是不能压制,更不能忽略和否认的。他认为上帝是摧残与否定人的神,神乃杀人者。他怀有深深地亵渎宗教的感情,所以他对神父才那么粗暴,他是全世界的敌人,认为正义并不存在,“是一切情欲的崇拜对象”而已。是因为他让人们看到了魔鬼,而不是像宗教和权力所做的那样,不允许人去窥探。

我认为,神父先后的变化,是一个人精神信仰的巨大重建过程,看到有的豆瓣评论说,神父最后也被恶所打败,成为了在梦中奸尸的人,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神父思想上的变化,是整个电影中最完整,最彻底的变化。是一个人真正的蜕变。

在被萨德调戏之前,神父是道德的代表,他信仰坚定,心中怀有对世界和人们的爱意和善良,开明、理想主义,真善美到一塌糊涂。教玛德琳读书写字,把神做上帝的孩子一样爱,也有一点混混沌沌的,不知道那种感觉到底是什么。

在和萨德的三次对战中,萨德不断用言语去挑逗神父,激发他心中的对肉体的认识,作为一个人,对人的认识。渐渐地,他越来越容易愤怒,容易激动,是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只属于上帝了。他看到了很多,属于人性的东西,人性中善与恶的共存。所谓开辟鸿蒙,萨德就是那个为他开天辟地的人。他曾经对马德琳说,我们无法区分谁是天使谁是魔鬼,只能控制固有的恶念。到最后,他能吗?

最后玛德琳死于萨德最后一次胡天胡地,神父将萨德的舌头割下来作为惩罚,医生说你这样可以睡得安稳了,神父说,是再也不会安睡了。在禅房用苦刑惩罚自己,是他面对之前毕生的信仰最后的挣扎。

然后不可避免的,人性战胜了那虚无的信仰,与玛德琳在梦中的一场把本以为结束的高潮推向更深的一层,从此神父走下神坛,告别信仰,面对自己,可以忠诚的面对自己和自己的真实感受。

萨德临死之前,用大便在地窖的墙壁上写满了淫秽的字句,刚刚在春梦中惊醒的神父,看到这一墙粪便,突然露出了笑容。这一刻他与萨德灵魂交融了,他理解了萨德,理解了性,理解了恶,理解了自然。

所以他最后才能成为那个被关在同一个牢房,戴着萨德的戒指,苦苦哀求得到一只鹅毛笔,来把人世间的丑恶书写的萨德的接班人。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面提到过,对上帝的幻灭来自于思考上帝是否大便。上帝给人自由,因此可以断言上帝不该对人类的种种罪刑负有责任,但是粪便的责任,得由人类的创造者独自来完全承担。在圣马可修道院看安吉利扣那些湿壁画的时候我也会想,这些修士他们每天要在这个禅房里闭门多久,他们见过街上那些女孩子吗,看到那些女孩子再把她们画到墙上的时候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又或者,他们在禅房里思考上帝的时候,如果突然想去厕所了怎么办,那个时候他们会想,上帝需要上厕所吗?

打破大便这个禁忌,便可以明白萨德。

玛德琳是整部电影最美好的代言人了,她热情善良美丽,凯特温斯莱特虽然胸部丰满,但在全片中还是单纯的少女。从哲学上来说,她是真是的存在。有人问她对三个男人究竟是什么感情,我觉得分析她爱的是谁并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显然她最喜欢最动情的从始至终都是神父啊。

从神父教她写字的那一幕开始,就能看出,神父的感情有点混沌不清,心中的道德枷锁让他别无他念,而玛德琳挑衅似的问题,调皮的扭脸,都有一点小小的挑逗意味。但是她知道,她喜欢的人是神父啊!所以她在被鞭刑之后才会说,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她可以幻想自己扮演妓女,淫乱的女人,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坏女人,才能让她在生活在成为一个好女人。因为她知道在现实中爱着神父,就只能跟他保持距离,不可以说破,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女人才能留在神父的身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半夜闯进神父的房间,神父把她推开之后,她说的是“ what I have done”,虽然第二天她生气的对神父说上帝看着呢,但当时她肯定也是觉得拖了神父下水。

她应该与萨德算是知音吧,不遗余力的帮他,欣赏他的作品,是因为两个人,内心也有相同的地方。对于骑士不想多说,哪个女孩子没有朦朦胧胧的喜欢过一个外面世界的英俊骑士呢。

值得玩味的是医生的妻子西蒙和修道院那些残障人士,看似是他们收到了萨德蛊惑,教坏了修道院长大的单纯少女,放纵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判断力的乌合之众,但这真实世界的另一种真实。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关于自由与解放的电影,萨德并非亵渎任性,而是意识到不加文明规范的人性的真实面貌,就是暴力。只有真正意识到恶的存在,才能对恶加以控制。

 5 ) 一些不甚准确的考据和吐槽

如题 从鄙人的空间复制粘贴到豆瓣来,首先声明,《Quills》这部片子在我看来想象大于写实,为了艺术效果,可以理解,但我就是想吐槽😂 懒得补充了,毕竟咱也就当个艺术片看看,真考据了那还能有看头吗(。) (GeoffreyRush真的很符合我心中对萨德的想象,甚至很符合传记里对他的描述,这个选角太棒了(震声)) 先说下我记得的 1.开头可以见到萨德侯爵在沙朗通中写他的稿子,而后交给玛德琳•勒克莱尔带给出版商出版,根据后一个镜头中对于一箱《朱斯蒂娜》的特写可以得知侯爵正是在写此书,但是历史上侯爵被关进沙朗通精神病院的原因正是得于其在1801年左右因创作《朱斯蒂娜》而被警察没收,而玛德琳第一次与萨德见面正是在1812年,由此得出时间上的矛盾。同时,历史上的玛德琳除了是个老侯爵的15岁的少女炮友外,并未交代其帮助萨德将手稿带到院外,又一个有待商榷的地方 2.而玛德琳的意外惨死历史上更没有提及,至少在萨德还活着的时候她并没有因为他而死亡,影片中安排此情节应该是为了为影片末尾萨德被剥夺人权和全身衣物,受尽凌辱地关在地牢里被迫用粪便在墙上创作的夸张片段做出差强人意的铺垫,因为可以想象,有关人士认为萨德堕落恐怖的思想是造成玛德琳惨死的直接因素,因而对他实行惩罚... 这个槽点我无语了,萨德最后是死在病床上不是什么狗屁地牢里,人家也没有被强制脱♂衣……这样不人道的对待首先过意不去的肯定是库尔米耶院长,因为他是萨德的好友,其次是侯爵的小儿子,因为他供给侯爵的吃穿是出于人道和面子的考虑,侯爵被这样对待这种事情传出去绝对会令其蒙羞 3.我记得侯爵接到雷妮帕拉杰(其夫人)的噩耗之后哭得很伤心……传记中没有提到侯爵夫妇曾经在沙朗通见面(那个夫人来沙朗通看剧就更不可能了好吧),更何况像萨德侯爵这样的浪荡子,“”……从来不愿流露出过于自怜的表情,除非那样做符合他的自身利益或他觉得这样做能让他开心……他从来不会产生怜悯,对自己尤其不会。这就是浪荡子的实质。这类人无动于衷的冷漠与那些无所用心的遁世者的禁欲态度可能有类似之处。”(《萨德大传》p732-733,对其得到大儿子战死消息后状态作的表述) 4.还有那个玛德琳死了之后院长的奸尸行为我真的呕了,这你妈是啥?? 5.那个沙朗通院长选角太年轻了...历史上本人只比萨德小两岁,还要强行把玛德琳和他撮合在一块儿??真的好? 6.本电影选材恰好是萨德人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部分……通过与一个十五岁少女的关系来重新激起自己的快感和精力? 7.萨德跳到餐桌上大喊我的作品永垂不朽的那一幕,虽然我不太肯定,但是对于塑造他的“另辟蹊径的才子”形象还算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不过话说回来啊,沙朗通精神病院的舞台当时可是最流行的观赏戏剧的好去处,也正好为想成为剧作家的萨德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萨德在此可能 是因为剧作上获得的成功而自满。 (但是我们都喜欢120,朱斯蒂娜和爱之罪是吧(´^ิω^ิ`))

 6 ) 用瘋狂的講述來完成自己生命的存在

當你說,在某種程度上你理解那種反叛的時候,其實你並不能身體力行地實踐它,至多只是站在一旁平靜地觀看;或者毫無意識地充當世俗的幫兇,被與生俱來的道德、法則捆縛得不知所措。不要試圖為薩德正名,因為在他的意識裏沒有善惡,他只是描述事實,用瘋狂的講述來完成自己生命的存在。

 短评

女主男二更像一对……

8分钟前
  • 兮子镜
  • 推荐

其实无关情色 讲的是创作激情好么?我笑拉什太癫狂 拉什笑我看不穿。。那股随口而出就是吧啦吧啦一段情色小说描写、却又正义凛然如同捍卫真理的癫狂劲 神了 稍有看《莫扎特》的感觉 这个故事以其执着和癫狂让人鼓掌 却又过于追求戏剧效果而显得刻意

12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其实电影想表达的我能理解,但是可能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类电影

17分钟前
  • 乔植
  • 还行

别借用萨德的故事,兜售你的人文思想了

20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

2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知道你最恶心的秘密但却没有抛弃你而且依然爱你,是上帝么?

27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杰弗里拉什饰演的萨德用红酒,用鲜血,甚至用大便书写,文字就是他的生命,即便他执笔写性书,拉什表演疯癫充满热情,当然杰昆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和凯特温斯莱特也贡献了很棒的表演,部分音乐很有feeling,性解放的主题,悲剧色彩,针砭人性的丑陋,尤以医生的假仁假义,利益至上为代表。

28分钟前
  • Thoreau
  • 还行

艺术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表现

31分钟前
  • sunshinE。
  • 较差

我宁愿做萨德 也不愿做耶稣的信徒 《尼采》

33分钟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被正统道德观所保护起来的“纯洁”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良,因为那些都是极易变质的。只有经历过邪恶和丑陋,还认为依然应该坚持站在正义善良这一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义和善良。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是纯洁的小绵羊,而往往是伤痕累累的心灵。

34分钟前
  • 冉笛
  • 还行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尤其是西方,向往自由和性是连在一起的,弗洛伊德的逻辑是什么东西都是和性挂钩的,艺术家尤甚,以前我觉得他扯淡,现在想想……大概是真的

37分钟前
  • RD
  • 力荐

神父,天呐,神父,神圣的敬畏的禁欲的,真是喷薄的情欲最合适的载体。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加上这个片子完美的选角和表演,使我完全为这个电影沦陷了。

39分钟前
  • 衣冠冢
  • 力荐

我觉得还OK

40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女主很漂亮,有点看不懂

44分钟前
  • 未知未觉。
  • 推荐

其实无关情色,整个片子似乎都是激情似火(如那场火戏一般)喷涌而出的创作和书写欲望,精彩绝伦。而书内容自不必多说,正如凯特当年的雪肌一般诱人⋯最后的结局有点刹不住尾似的太过戏剧,但真是很好看啊。杰弗里拉什演疯子确实自有一套,《闪亮风采》之后又一次癫狂出演

4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

47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无关情色,只是手法比较大胆罢了,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5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自由就在墨水瓶的深处、在鹅毛笔的鼻尖。”这位才华横溢、藐视陈规的色情大文豪真的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才怪才,只是他生不逢时,毕生都在精神病院里和卫道士抗争。这么棒的电影真是相见恨晚!【翻了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竟然是《跳出我天地》的小孩,可惜杰弗里·拉什的演技了

53分钟前
  • 阵雨
  • 力荐

该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54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该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

58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