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

正片

主演:段博文,李昕芸,韩雯雯,吕聿来,时诗,王景春,秦子涵,王梓诺,高群书,赵宁宇,孔二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有种 剧照 NO.1有种 剧照 NO.2有种 剧照 NO.3有种 剧照 NO.4有种 剧照 NO.5有种 剧照 NO.6有种 剧照 NO.13有种 剧照 NO.14有种 剧照 NO.15有种 剧照 NO.16有种 剧照 NO.17有种 剧照 NO.18有种 剧照 NO.19有种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有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宝(段博文 饰)是游荡在北京城的一名普通青年,遭遇女友背叛后,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意义,随后他丢了工作,被房东赶出门,他甚至想到了轻生。幸好,三宝身边有个好哥们王铭(吕聿来 饰)一直支持他。因为一个意外事件,他们遇到了酒吧乐队主唱柚子(李昕芸 饰)以及男扮女装的舞者小诗(时诗 饰)。身为这座城市的外地人,他们四个年轻人格格不入,生活在都市的夹缝,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境,始终处于一种失意者的状态。他们遭遇过背叛,也忍受过凌辱,见证着身边的人来了又走。  生活没种,精神有种。四个年轻人互相扶持,彼此照顾,并没有因为命运的嘲弄而放弃追逐美好,在没有光明的地方,他们以黑暗为灯。记忆2023我的白富美女友蜀山传粤语版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徒手攀岩(原声版)牦牛岁月灵魂实验室金画眉噗噗的故事河中巨怪第三季天才小提琴家我们的星球第二季网络妖姬潘多拉的果实~科学犯罪搜查档案~ 第二季新女性勇者行动美色时代性奴养成记恐怖地窖熊的传说深闺情变追鬼七雄恩赐之地 第二季回到恋爱终结时圣诞老人2大河恋大江户妖怪物语大军团广场事件第一季伴我入眠我的鬼学长领先者2018小书痴的下克上:为了成为图书管理员不择手段!一路笑开花爱即一切毫无痕迹第一季伴侣铁甲小宝我的朋友很少OAD恋爱中的宝贝三日

 长篇影评

 1 ) just fail to impress me

在这部电影之前对张元导演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看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期望或批判,偏见或偏爱。
从电影的开头,隐约猜到是一部与小人物的挣扎有关的电影,因而所有的笑点与泪点也会因片子内外的情感共鸣而起。然而,从头到尾,我既没有笑,也没有哭。或者说,这部电影,只是无法触动我。
同样是不得志的小人物,三宝的遭遇打击后的沉沦让我觉得“好吧”,而尹天仇的死乞白赖让我落泪。
沉沦与悲伤从来没有特定的场景。黑暗是光明的阴影,有多大的黑暗就有多广阔的光明,只是沉沦让你不愿前去找寻。而沉沦偏偏又是最不适合面对打击的小人物的矫情的做法,沉沦就意味着思考过剩,而思考过剩的小人物就会更加迷茫。
物质与精神,诗意与金钱,未必就是那般对立。林妹妹也不见得就这么困顿吧。王子享受日光浴,乞丐也可以晒太阳。

 2 ) 你是我光明祖国唯一的阴影

1、病态
张元的视点总是放在底层社会的边缘人物身上。由于自身经历和个人兴趣点,张元总是喜欢关注病态的摇滚乐手、被社会遗弃的底层青年。
和贾樟柯描绘的迷茫的底层青年比,张元的人物更病态、更趋于自我毁灭。而作为一个对病态、摇滚乐、地下人物着迷的导演,张元对糜烂的生活、底层北漂的描绘带有毫不掩饰的抒情,甚至赋予了诗意。

2、北漂
影片开场,就有一个北京大爷嫌弃地说,这么没素质,肯定是外地的。“外地的”标签在整部电影里随处可见。外地来北京寻找梦想却陷入生活泥潭的三宝和王铭,不愿与家里联系的小诗,避走外地的苏莫,离家出走的小露,打拼成功的大哥。。。北京本地人在电影中的标签就是交通协管员大爷和房东大妈。
最后三宝在被拆掉的租屋废墟上拥抱lucky,平房废墟和背后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影片中的人物就像这片平房废墟,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一直在与拆除做无谓的抵抗。
影片中每个演员从头至尾只有一套衣服(工作服除外),也显出了北漂一族局促和寒酸。

3、失语与表达欲
毫无疑问,三宝的失语是底层青年失去话语权的具象,而夜晚是个舞娘的小诗,在白天则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诗人。他也像底层青年一样,充满了表达的渴望,但是在这个庸庸碌碌的世界,却没有人愿意听他说什么。

4、暴力
底层、摇滚乐、地下,这几个关键词似乎都与暴力沾得上边。最后片尾字幕竟赫然有“武术指导”职务。
影片中的暴力带有边缘青年特有的愤怒、冲动、亡命和窝囊。
这其中的暴力包括对自己的暴力(三宝自杀)、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强奸苏莫、老板狂扇苏莫耳光)、底层青年对上层社会的暴力(幻想惩罚强奸犯、三宝谋杀橙橙男友)、底层青年内部的暴力(观众在后台打小诗、保安们打王铭、三宝对二毛和乐队对三宝)几个层次。
边缘青年在迷茫中,只有暴力一个途径渲泄,这个途径显得软弱而单调。而在渲泄的过程中,他们又愤怒、冲动之余带有挥之不去的窝囊,几乎没有成功的施暴经历。

5、男性与女性符号
张元的两性观,通过电影人物的名字体现了出来。
三宝、二毛、老九、老三、老大。。。带有地下摇滚气质的男孩,没有个正经名字,全部用数字排出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
柚子、橙橙、王铭女友(也是一种水果)这三个女孩子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鲜嫩多汁的青春扑面而来。也具象地印证了摇滚圈“果儿”的称号。
女性在张元的电影里,更多是迷茫的配角,是嫌贫爱富的劈腿女友,是隐姓埋名抛家弃子的酒吧女招待,是被朋友背叛的女歌手,是半推半就当了小三的女秘书。。。总之她们是迷惘男青年路过瞥见的风景,并不全面,但是没有人想要完全了解。
小诗的身份也有意思,他做女性打扮,重视外表,却号称自己是“纯爷们儿”。电影中,有一些暧昧的桥段,刻画他扑朔的取向。表达男性间的暧昧,也是张元自《东宫西宫》热爱的题材。

年轻的张元,卖弄地下的青春尚属有情可原,而一把年纪的张元,仍赖在年轻人的世界伪装迷茫、歌颂颓废、诗化沮丧,沉浸在悲壮的自恋中,实在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张元的电影就像影片里反复朗诵的俞心樵的诗《墓志铭》里提到的那样,“是我光明祖国唯一的阴影”,自认为“在我的祖国里,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悲剧感。

最后,还是回归铞丝喜当爹的社会主题。

 3 ) 没有未来,我们拿什么资格说幸福

       看到这边片子的时候,看了看评论,褒贬不一,大多数对张元的水平发生了质疑,说此片已经沦落到了赵宝刚之流的都市电视剧之地步。
       电影本身就是用来给人做欣赏的,导演只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即可,评论就是让别人去说吧,我依旧拍我的电影。
       一群苦闷的年轻人,繁华的都市找不到自我,苦苦挣扎,内心的彷徨,生活的压力,八零后本身就是可悲的一代,转型时期的社会本身是不会太会照顾到个体,不会关注到生命的个体,只要不是群体事件的发生,社会的关注面会很小很小。可正是这些单个的个体,组成了一个为数不小的群体。
      每当我们生活不如意,感情糟糕透顶,我们没有发泄的方式,喝酒打架也就习以为常了。更关键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状态,只能随波逐流,放浪形骸。
      话说有种,实际上是没种。影片的基调很昏暗,一直都是昏昏沉沉的,仿佛半夜三更的黑夜,和我们的生活一样,没有出头之日。全片只有两个画面出现过阳光,一个是六十分钟之后出现几面钟,再就是结尾的时候,主角裸体跑下冰冷的海水里面的时候,出现了阳光,但是那是夕阳的余辉,人未老,心已衰。没有未来,我们拿什么说幸福呢。
       三宝经历了失业到失恋,想死的心都出现了很多次,却忘不掉一个人为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女人,我们有纯洁的感情却没有纯情的生活。苦闷与彷徨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能为力。
       王铭为了兄弟去偷钱,说实话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即使不是为了兄弟,我也很难经得住那种诱惑,毕竟这是一个没有信仰,没有价值观的社会。金钱的诱惑太大了,王铭女朋友在车上的誓言最终却比不上裹上了钞票的生殖器。
       小诗,一个纯粹的文艺青年,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我喜欢小诗念诗的样子,很投入,很执着,说明他真的热爱诗歌,但是诗歌在我们这个年代已经没落。莎士比亚时代,诗歌是贵族们的宠物,但是当今的社会,我们有贵族的财富,却只能换来土豪的名声。
       柚子,现在驻唱歌手的写照,没有利益之前,大家都是好兄弟,有了利益三个大老爷们却可以背叛一个柔弱的女生,这是我最看不过去的,但是也必须承认它们的存在。
        人活着就是自己,无可厚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电影虽然俗套的播放着强奸,小三等镜头,但是他们都是真是存在的,他们每天都在我们 的生活当中播放着,我们不关注,只是我们麻木了而已。
       电影里面的每个一个桥段都是我们生活里面的真是写照,有钱人在为富不仁,我们也在麻木不仁,精神上面的。或许有人在庆幸自己没有做过小三,我们没有出卖过自己灵魂,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遇到那种选择。如同苏莫一样,明知对方有家室,却一如既往的和老板交往,直到被情人出卖,想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只是希望得到五十万。
       我不批判任何人的价值观,因为那是要站在道德的高点去想问题,何况我们这个社会已经道德沦丧了。
       我们每天活在浑浑噩噩之中,却从来没有人发出声音,看完电影我想呆在房间里面大吼一声,但是我怕扰民,没有勇气,即使憋出内伤来,我也找不出可以宣泄的方式。
       没有阳光的时代,我们期待着美好,如同黑暗之中祈求上苍给我一点火光。暗黑的日子里面,即使精神上有种,生活上还是在沦丧,正如小诗被打之后,只能大声的喊一句你有种再打一次,即便是再打一次,也只能竭尽全力的再嘶吼一遍。
        青春在怒吼,这年头什么也比不过钞票。

 4 ) 北漂屌丝的真《有种》

北漂屌丝的真《有种》

张元导演,继续加深他探索北漂(也包含各类“漂”)屌丝人群的世界。
当然,作为导演,直白描述表象外,还得搞些心理活动探索,自我独白扪心。不过本片搞得似乎有些过份,让主要男一号,玩“不说话”,而为了设计不说的理由,编剧还让该演员去啃噬玻璃杯!
真是什么手段都用了,难怪北漂屌丝人群生活压力,山大啊!

《有种》被导演称为《北京杂种》续集(1993年,张元跟崔健、臧天朔、窦唯等一众玩摇滚的朋友拍了一部属于60后文艺青年的青春片《北京杂种》一片)!
为了显示其真的有种,所有音乐作曲由被称作"亚洲第一把吉他"的唐朝乐队成员老五(刘义军)担任,孔二狗参与编剧......

可惜,票房就真没种啦!从《有种》发行人高军那里了解到,截至11月11日,《有种》的票房“大概就是百十来万”,“今天的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同期上映的《雷神2》和《金蝉脱壳》。实际有数据表示,只有40万元!
不过比2013年票房仅为2万的一部名叫《别跟我谈高富帅》的电影,显然要有种地多!

有南都记者采编文曰:
面对张元的“致意”,80、90后的年轻人们似乎不那么领情。《有种》之前的点映场交流时,有人说张元不再摇滚了,有人质疑《有种》是否玩票之作,有人不理解电影中传达的宽容,“三宝(《有种》男主角,段博文饰)怎么会接受自己的女友生下别人的孩子?”还有网友调侃到,原来“有种”就是“三宝无缘无故得了个孩子”。
---个人自我感觉,本片结尾部分,狗尾续貂太过于严重,脱光下水,嘎然而止,岂非有种?是为了审查观,而不得不给事物、人物结局抹上一层阳光?可惜还是没灿烂!

有评论,道出世间本质!
“不靠谱”=“有种”?张元不懂这个时代?

电影《有种》的故事原型来自2010年张元的同名艺术项目。三年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邀请张元做艺术展,他便以“有种”为题,召集全北京的“不靠谱青年”讲述自己的“有种”生活。张元对“不靠谱”的定义是:“不在体制内,不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至今觉得自己做过一些‘有种’的事”。
汪峰的前女友葛荟婕来了,出唱片创立“时尚禅”的和尚释道心来了,一直把整容当做“行为艺术”的覃钰柯来了……张元从这三百多个“不靠谱青年”中选择了10位最“有种”的人,做了他这个摄影展的主角。许多观众看过《有种》,都对“不停地整容来让自己变得完美,在会所男扮女装做‘艺伎’”的“小诗”印象颇深。“小诗就是覃钰柯,电影里有一句很重要的台词就是覃钰柯曾经在访问里说过的,‘我这三十年里,从来没有爱过别人,也没被别人爱过’。”
李昕芸扮演的底层乐队女主唱“柚子”,也是现在许多新一代摇滚青年的缩影。“我和崔健他们拍《北京杂种》的时候,北京也只有十几支乐队。现在的北京,有上万支乐队”。其中,南无乐队和庙乐队参加张元的“有种”摄影展。“他们都经历过背叛和乐队的分分合合”,李昕芸在演这部戏时,真的跟几位演员组了一支乐队,她在《有种》中唱的歌,都是这支只存在于电影里的乐队的创作。“为什么没接着把这支乐队做下去?”“现在做音乐太难了,好多唱片公司就觉得做凤凰传奇(微博)那样的可以火。”李昕芸很无奈也很无语。
张元坦言,三年前,他做“有种”摄影展之前,以为过了二十年,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幸福,“物质上丰富不少,又生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会对他们宽容一些。”然而,当他见过这三百多个“不靠谱青年”之后,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痛苦,更加艰难,生存压力更大”。可是,脱胎于真实的电影《有种》,越到后来越温和。“我希望这部电影是送给年轻人的礼物,最后还是要温情一些。”张元如此解释。

更有一评,谈及深处,大家一观!
《从电影《有种》看第六代导演怎么就没成为大师》
其实将第六代导演拿来与第五代导演比较,然后去期待着他们能够超越第五代,甚而匹敌好莱坞,并不合适。毕竟每个人各自的追求不同。第六代与第五代划代而分也正是因为对于电影的追求不同。即便同为第六代导演,王小帅与张元有不同,贾樟柯与管虎也有不同。之所以同为第六代也只能说是总体上有那么几个共同点。而本人也正是试着从《有种》来看这几个共同点,进而来看为何第六代不能称为真正的大师。(当然这里的大师不是上文提到的张大师,他的功力怕是还差点。)
第六代导演从影片的制作开始就注定了与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不同,第六代大多是独立电影,自己筹钱私下拍片子,上映的很少,做个光盘,国外获个奖,拿奖金抵成本,可以说是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低成本也使得第六代显得小家子气,只能着眼于小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比起在体制下的更多点随心所欲。
人们常说,电影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种》,真实残酷有了,却是有着诸多刻意,刻意的去追求一个残酷真实,戏剧性有了,但电影所着眼的真实性也就变得过于刻意,而成为一个近似于悖论的东西:追求真实,却用不真实来表现真实。而唯一能说的真实则是张元自己的真实,似乎张元变得偏执,执意以为现实就是如此。
现实的电影,追求真实可信,其实不难,只要肯低下头,去体会去看,就能看到这光鲜世界下所隐藏的黑暗。但到了这步,还远远不够。“诊而不治,是为绝症。”你去看病,医生诊了看了,什么也不说,别浪费药了,不管了,管不了了,你回去吧,安享余年吧。你把黑暗赤裸裸的拿出来晒,为了什么?就给人看看,让人知道世界的黑暗,人的无力?去吓死人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个更难?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所谓大师,也不是千军万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不是大师,并不是东西的小家子气。从小见大,对于现实来说,仅仅揭露远远不够,直到有一天第六代导演可以给一个希望,哪怕是普世价值的些许安慰,也好过无所为。当有一天,第六代导演能触碰到黑暗的本质时,大师也就不远了。

----写得刻木、入骨啊!


 5 ) 不要把梦想当成自己不堪现状的遮羞裤

张元的电影有种
看完了怎么就感觉这么作呢。
你是一个屌丝你就得认
你还要当一个文艺范的屌丝,
就不要怪别人啐你口水。
每一个不甘心自己屌丝身份,想去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所必需经受的凌辱,轻慢,藐视,
都是他们自己活该,
都是他们自找的,
他们不甘于平庸,就必需付出代价
所以就不要为自己欲望涂脂抹粉,歌功颂德。
梦想就那么神圣吗
不要把梦想当成自己不堪现状的遮羞裤

 6 ) 什么叫有种?——有种就是有了孩子!

 2013年11月5日,主创团队在中国传媒大学做了一场影片提前点映,在现场看完,写下些感想。略犀利。
   

   当你看到那张颇具波普现代艺术效果的六人头像海报时会想到什么?先锋?前卫?事实上《有种》远没有这么实验性,剥开导演自诩的“最后一部文艺片”的噱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还是文艺元素堆砌的商业之作,青春、酒精、北漂、草根、乐队、诗歌、大海......可以看出张元想做当代北漂的青年群像的野心之大,而心有余力不足也愈发明显。
   让我们从开始看起,男主角三宝是北京最普通的草根,在故事里他生活的最大挫折是女友的背叛,相处已久的漂亮女友选择做有钱人的小三,他一下子失去的生活的重心,欲轻生而没有勇气和风驰电掣的火车擦肩而过的桥段只显导演技巧、吃玻璃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初雪夜猛然停在迎面而来的大卡车面前,大冬天赤身裸体奔向朝阳初升的大海,他一次次尝试看上去的放弃生命,实则无关痛痒——你丫的要是真想死站在几十层的高楼大厦纵身一跃不就完了搞那么小清新是为哪般?就像他所说,胆儿小,也就是没种。三宝的其他方面倒无甚展示,贫穷、卑微,浑浑噩噩。就我看来这根本是一个无话可说的角色,让人感同身受的哭或笑或同理心都来源于角色本身的个人魅力。并不是说,你在北京很苦逼的生存就能引起千千万万飘在这座城市的人的共鸣。北京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是什么?它庞大、它充满生机、它成批量的生产繁华与梦想,也制造同等规模的物质与欲望。川流不息的街道,昂首阔步向前的人潮,与这个扁平的急速时代打包到一起,通往未知。它不问你的出处,无数飘在这里的青年站在时代的浪尖奋斗,在这里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当华灯初上,在那些不起眼的阴暗处渺小而又庞大暗潮涌动的理想,才是最迷人之处。我曾问过一些北漂的青年,飘在这里苦吗?当然苦,为什么坚持留在这里、为什么不回家乡过安稳日子?家乡的安逸磨平人的意志,年轻就要在这里闯一闯。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我们渺小的主角不被时代艹,为理想为青春在这里咬紧牙关向前奔跑,固执地让人热泪盈眶。而影片给我们的是一个时代艹都懒得艹的浑浑噩噩的主角,若你生活全部的意义仅在于和姑娘谈情说爱而一无所长,又有何资格去抱怨世界和姑娘抛弃你对你不闻不问?所谓屌丝大概也就是这样吧,一无所有的现在和浑浑噩噩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有种”不意味着吃杯子、进局子、打架、自杀未遂,你总得让我们看到一点除了对自身无能的荷尔蒙爆发式的愤怒之外的精神闪光点。在人物上主创团队塑造了一个没种的形象,于是整部影片轰然倒塌了一大半。
   在配角方面,小保安同样面对着自身卑微渺小、女友被现实所迫出卖身体的窘境;乐队女主唱被趋炎附势的团队抛弃;男扮女装的小艺人生存困难被人瞧不起,年轻美丽的姑娘被男友亲手送给大老板黯然离开北京。就人物本身而言实则都颇具辨识度,全场最多的笑声来自于时诗所塑造的“诗姐”形象,近年来一直存在这样的趋势:在影片的配角里安排一个女性化的男性角色负责制造笑料,而观众也对此乐此不疲一次次被戳到笑点,这个现象倒是十分耐人寻味。就角色本身而言“诗姐”是全片最饱满的人物形象,十分具有戏剧张力。如影片放映结束后的交流中那位广院戏剧影视学院的老师所说,张元导演的电影放映现场居然会有观众的笑声,这在以往是从未出现过的。我想这就是导演自身向工业市场化趋近的一个典型实例吧。
   就全片而言,始终还是那个问题——张元导演只展示了生活的窘态而没有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来着精神不屈的、困兽之斗一般的力量。于是大幅渲染的只剩憋屈的青春荷尔蒙的挥洒,午夜醉酒、在第一场雪中奔跑、开一夜的车到荒原的尽头、赤身裸体像海面初升的太阳奔跑而去——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个人倒是有十分强烈的愿望让影片完结在朝阳的海面,好歹带有许多象征意义理想主义的影像美感。
   张元已经不懂这个时代了,他不懂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他早就不是创作《北京杂种》、《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东宫西宫》等作品时的张元,时代也不是当年那个崔健窦唯何勇的时代。当一个导演双脚离开地面,还妄图掩盖气喘吁吁中年大叔的逼仄之气用伪装的年轻人的视角去还原一个青春躁动的故事于是就成了这样,各种散点的、元素的堆砌而无关痛痒。镜头虽美,却显矫情。在放映会结束之后的广院1500报现场,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质问:带着这样的烂片来广院这个艺术的殿堂,你们才是真正的有种!虽略偏激,却也不无道理。从《致青春》、《小时代》再到《有种》,我们一直期待着能有一部国产片真正描绘当下的青春,那些闪闪发光最动人的东西,可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了。
   以上都不是关键,最狗血的在于,当我看到导演安排的那个结尾:当小三的女友被大款抛弃怀着身孕回来找男主角,男主角在护士询问“谁是孩子的父亲”时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是我”的时候,突然恍然大悟——什么叫有种?有种就是有了孩子!原来导演给我们讲了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嘛。对“有种”的诠释一直都是我们想多了,于是当时我就呵呵了。

 短评

段博文有型。余心樵老师诗还可以。电视剧水准。

8分钟前
  • Fitzzzzzz
  • 还行

就没人吐槽这海报神似Carnage的意大利版海报嘛!也太特么想了。看到海报瞬间就有种翻一万个白眼的感觉。。弃。。

12分钟前
  • 笋都被你夺完了
  • 较差

虽然对于长年在外的人想要体会北漂的辛酸并不难,但人物,剧情都太过于拧巴!虽然也有逗的地方,但却没有更深的含义。

16分钟前
  • 笑溶
  • 较差

张元,有种!主题其实还是那个老主题:生存!为了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法则,所谓活着就是希望。既然活着就要充满希望继续前进,不要被生活给生活了,如剧中张元所说,遇到困难,“混混”就过去了。我觉得混混其实就是再坚持坚持,确实,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17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反应了残酷环境里边缘小人物的挣扎状态。。。。独立又文艺啊。。。整体还不错。

19分钟前
  • 帖拉索伊朵
  • 推荐

身上没有钱,心里没有诗。这是本片最最精华的一句话。庆幸的是即使我身上真的没钱,但好在我心中一直有诗。但是情绪表达实在是太做作太矫情。每句台词演员的每个动作都做作的令人忍不住翻白眼。而且片中所表达出的那种陈旧证明,人们都在成长,而张元却还在原地。

22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有造作也有真实,有自嗨也让旁观者冷静,被过分低估。究竟是逃离北上广还是我的青春我来闯,是我用青春赌明天还是睁眼看看真实世界的雾霾天,热血文艺和理智现实的比例到底如何调和,狗血的人生我们到底该不该该如何来坚持和守卫呢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张元好久没像这样讲个明白故事了。

25分钟前
  • 清真王贼膘
  • 还行

沉迷于个人世界的自我娱乐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挺好的呀

31分钟前
  • 失控的蘑菇
  • 还行

为什么励志题材的探讨生活意义的中国电影越搞越低俗呢?

34分钟前
  • 顾一烟
  • 还行

张元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意淫,可惜矫情不是这么写的。故事实在太艰涩,人物也太过极端。

35分钟前
  • 喵公子
  • 还行

以黑暗为灯

40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还行

张元导演您好,您拍了一部这么烂的电影,还敢拿在中传的1500报上放映,你难道就不怕我们中传的学生上来打你吗?

42分钟前
  • 小内谁
  • 很差

所有角色都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愚蠢和幼稚。所以说有些loser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最可怕的是他们还当自己是英雄。

4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北京杂种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依旧不高兴。写诗,矫情,文艺腔,他们闭上了嘴,失去控诉的能力,导演也带头不知所云。只是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情绪啊,新的婴儿已经开始哭泣了!

48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较差

5分,选角都不错,不过演了一个小时才开始戏剧事件。。。晚点了【分数范围4-5分】

50分钟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还行

可以看的下去。虽然剧情和人物都有点牵强不过还算有特色。嗯。相对于中国小成本电影来说,可以了

55分钟前
  • 黄海
  • 推荐

张元号称拍的最后一部文艺片。也好,中年人了再用文艺手法诠释北漂青春残酷物语有点吃力了。倒是对诗歌的反思和表现让人心里突然清新了一下。如:“生锈的星星与泉水”而俞心焦的名作《墓志铭》贯穿始终,作为画外音流出十分出彩。

56分钟前
  • 包艾伦
  • 推荐

典型的已经远离人民的人民艺术家意淫人民苦难的电影。

57分钟前
  • 猫的爱丽丝
  • 较差

爽子的《无能为力》与这片特配。

58分钟前
  • 小本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