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

49集全

主演:陆凯,翟鹏,邵琪,吴玮蓉,王宜谦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剧照

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1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2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3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4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5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淡定从哪来

听得越多越觉得,道长的淡定是来自于他见识过古往今来的大家和他们的灵魂,所以他知道真正的国民诗人关心的是谁、知道真正的左派是如何为弱势群体抗争、知道找到一生挚爱事业的人是如何投身其中、知道在战争与丛林中冒险的灵魂是如何处变不惊、精神贵族在沉浮世事中如何豁达坚韧、一个有趣的灵魂可以分身出多少种性格和可能性、最富想象力的作家能够创造出多少的空间和层次……

世界这么广阔,透过读书见识过太多可能性。

 2 ) 从车水马龙中品味人生

车水马龙让人仿佛能看到流逝的岁月,置身其中侃侃而谈这些曾经出现的历史人物也好,这些书里鲜活的角色也好,都给人一种岁月不复的感觉。无论是皎皎星河还是潋滟红尘,这些人物的伤悲与否,这些角色的彷徨无奈,都在曾经的抑或是现在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重演。那些情节通过磁性的嗓音,凝练却不失优雅的言语再次浮现于人的眼前。或许你不能穿越进那本书里,但是这本书或者这部剧都足以让你置身于那个时代,即使体会不了它的悲哀,它的沉重,越能唤醒你灵魂中的声音。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书曾经为了任务或者应付浅尝辄止,但是看了这,我却愿主动自觉地再次拾起那本早已束之高阁的书。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一个时代的画卷慢慢在你眼前展开,又折叠。

 3 ) 也许这是一个回归的出口

2015年,6月,夏天开始,在那个炎热的天气里进行焦躁实习生活的我,开始在每日上下班的地铁里看书,疯狂地看书,知识浸透着少年的脑壳和身体,那种惯性的渴望,是青春对成长的贪婪。《一千零一夜》带给我的是一种充盈,一种踏实,一种只有年轻才会有的满足。

2017年,3月,春分之后,在这个一切即将回暖万物复苏却还在不断下雨的初春,我淋着大雨从失败汇报后的困乏课堂里回到寝室,年初立下的八十八本读书豪言早应完成四分之一,可是我却比糟糕更糟糕。抛弃每日夜晚让我困顿的情绪难题,我决定找到一种真正生活的样子。我觉得看看别人的世界,听《一千零一夜》里每一个稳定的静默的书籍带来的徐徐生命,或许是一个回归的出口。等待。

 4 ) 一个观看小笔记

——《堂吉诃德》 “《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聪明到发疯的尊贵的乳酪傻蛋先生,来自一个被污染的烂地方》” “小说是一种带着透视法的叙事。” ——《先知》 “罗丹含泪推荐:说他是现代的威廉·布莱克!” 哈哈哈哈笑疯 原来以前就有腰封啦 先知人设纪伯伦 教主包袱很重了 模仿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 “牛顿说,我能精确地算出天体的运行,但我算不了人类的疯狂。” ——《生活与命运》 “历史就是这样,不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而是极端的邪恶与这种小小的、细微的、毫无来由的善良的斗争。邪恶是什么?邪恶就是要摧毁我们这种小小的没有来由的善良,让我们这一点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做得出来的好事,它的根源都被毁灭。” ——《伽利略传》 “他(布莱希特)认为,群众那么容易激动,或者说我们一般的人,那么想要被感动,这是一种变态,这种变态会导致我们容易被极权利用。因为极权最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它勾引你的情绪。” “(富二代与穷家女)......像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戏剧,它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是麻醉我们的心智,使我们忘记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下面的世界,是一个强烈的阶级剥削......那样的社会底下,总是透过戏剧透过艺术表演,使得我们的观众,在欣赏戏剧艺术的短暂一刹那,忘记了我们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真实状况......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因此得到任何改变,因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没有变化。” “所以布莱希特认为,戏剧该怎么做?要让观众看得投入,快入戏了,啪,一盆冷水淋下来让你出戏。”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这是个意识形态批判。” “真正的批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你激情,只要你投入,它还要你冷静,要你抽离,要你看穿一切的虚假,进而产生改变的原动力。” ——《自私的基因》 “由于人有文化,有meme,有这种文化基因,因此我们就不再只是被我们动物性那一面宰割。比如说我们动物性那一面要求我们,基因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生孩子才对,都应该要结婚,应该要有配偶,因为这样子我们才能复制我们所携带的基因。但是世界自古以来,有很多独身主义信徒,他不相信婚姻,他不要孩子,他独身,他出家或者当神父,或者他要隐修,这样的一种想法,一种文化上面的基因的影响,就使得他摆脱了生物上的限制。” 非常应该给我妈看看。 ——《黑暗的左手》 思想实验 人类学考察报告 田野调查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充满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我们都觉得好重要,你比如说男女的差异,性取向的差异,肤色的差异,种族的差异,国家的差异,漂亮跟丑陋的差异,她很多小说里面,都试着把其中一种差异抽掉,看看会怎么样。”

——《法官和他的侩子手》

“为了正义的理由,去做一件邪恶的事情,这还叫正义吗?为了邪恶的原因,却去做出一件正义的事,这又算不算是正义呢。”

哎呀,来到瑞士了。

幽蓝的天色,针叶林,木屋,和蜡烛,还有戴帽子的道长,这景象真让人喜欢啊。

——《威廉•退尔》

“瓦尔特:爸爸,住在这辽阔的国度里我感到憋气,我宁可住在雪崩底下深雪堆里。

“退尔:对了孩子,宁可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冰山,也不要有阴险卑劣的恶人躲在身后窥探。”

哈哈,录到一半还有热情的外国友人来打招呼!

——《神义论》

超级学霸Leibniz留给世人的规劝:

无所事事使人愚笨 一个人应当总是找事情去做 去思考 去规划 同时心怀社会大众 与人类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我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我们满心欢喜 如果没有我们也不必悲伤

——《一九八四》

“他们不只要控制历史,他们甚至还要禁绝小说和艺术,那是因为,历史是对事实的记载,而文学跟艺术则是对事实的另一种想象。”

 5 )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笔记(一)

1.《大亨小传》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 暴发户盖茨比还是和贵族比不了。始终融入不了他们的阶级。二战时期的士兵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他们看到的自己的“美国梦”。

2.《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普利莫·莱维。 为什么他们人多也不反抗?不逃跑?除非他们能钻的了缝隙,躲得了子弹和无处不在的探照灯。他们已经不是人了,丧失了人的一切尊严。要知道文明的背后是野蛮。

3.《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保罗·索鲁。火车旅行文学。

4.《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杨牧。诗。

5.《人间词话》王国维。“境界”。

6.《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她个子矮矮的,但总是穿同类型的服装,人们久而久之就不注意她矮了,注意她的服装。(学到了哈哈)

7.《先知》卡里·纪伯伦。“心灵鸡汤鼻祖”。

8.《冲突的策略》托马斯·谢林。博弈论。

9.《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查尔斯·麦凯。泡沫经济。

10.《生活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 人物之一:二战时期,在俄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仁慈的德国犹太老奶奶,帮助了很多人并且还在照顾人,就有一天,被俄国警察叫去警察局,再也回不来了。原来举报她的,还是从战争前线回来的,她曾经收留照顾过的一个女人,后来这个女人占有了老奶奶的房子财产;曾经说老太太好的邻居们,也突然变了模样,烫死了她养的“德国”小猫咪。(呜呜)

11.《倾城之恋》张爱玲。

12.《伊索寓言》伊索Aesop。 赫耳美斯(爱马仕)(运动员的守护神,小偷的守护神,信差,商人的保护神)太阳神阿波罗。 人跟动物不一样,人有理性。可以思考,可以辩论,可以举行活动。

13.《战时日本精神史》鹤见俊辅。 日本人对战争的认知与回忆和中国人对战争的认知与回忆都是不一样的。慰安妇是日本的一种说法,在文道看来就是传统讲的军妓。对呀,有没有想过,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和美国发动战争然后被挨打了。日本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都转向了?“转向诱导术手册”。集体主义。这让我想到了上面《生活与命运》里的犹太人。为什么人们的转变会那么大,那么快?

14.《拥抱战败》约翰·W.道尔。 日本也有太多的孤儿,士兵回家不被接纳,妻子跑掉,抚恤金少,没有工作,又充满罪恶感。日本的将士也特别怨恨战争。日本发起战争的责任让谁承担了一直都模模糊糊没有好好解决。好像每个人都有人性,但为什么他们又做出那么那么没有人性的事情,回想起来他们不恶心吗?

15.《日本的思想》丸山真男。 有用的就取过来用了,新旧混合,根源难寻。

16.《伽利略传》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17.《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可以从我的利他行为获得报酬。蚁后和蜂后其实才是工蜂工蚁的奴隶,专门生孩子的机器,生出一大群工蜂和工蚁姊妹花们,工蜂和公蚂蚁们的基因相似度是二分之三,与蜂后和蚁后的基因相似度是百分之二。所以并不是因为伟大去保护蜂后和蚁后,而是要自私的拥有更多相似基因的姊妹们。“利他基因”。“文化基因”。我们是人,被另一套meme宰治,所以会遵守道德。

18.《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 没有性别之分的人。可以反省我们的存在。

 6 ) 《一千零一夜》——夜行中涤荡灵魂的读书人

开场白: 整座城市随着夜幕的降临,变幻成了另一种色彩。道路两旁的街灯、川流不息的车辆闪现着不同的色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有的穿梭于下班路上、有的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公交。总是能看到一个穿梭于他们其间的男子手捧一本书,步履不惊的从人流中走过,没有繁复冗长的铺垫,只是用心在向你娓娓道来每一本他认真读过的书。

《一千零一夜》不是一档综艺节目,是非常纯粹的一档读书节目。我想道长做这档节目不止是想向我们分享及推荐他读过的好书,也想让身边读书的人和他自己坚定自己读书的信念,也让身边那些不知道如何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也开始读书,就像他在讲某期节目时说过的,推己及人,当我们自己不断向日趋完美的自己迈进时,别忘了让身边和这个社会也更加完美。

从开始看《一千零一夜》的第一期时,我突然意识我看过的很多书,其实只停留在书本的浅水区;看完道长的节目,我还会再重新读一遍这些书,肯定会有更加不同的收获和体验。道长不仅仅停留于分享和推荐的层面,他还会将他的读书方法在不经意间渗透到你的脑海。他的节目并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老派填鸭式讲授,他会让你置身其中,回味无穷。比如他在某期节目中,推荐和分享一本书,先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引出今天要推荐的书籍。然后简单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故事情节等常规性介绍(此处为常规性介绍,对于未读过此书的人非常必要)。虽说此块为常规性介绍,但并不是愚人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当时的背景与现今做切换,让你不局限在历史中,也会根据历史跳跃到现今,你会发现历史与现在有时会有惊人的巧合,但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就需要身为读者的你细细品味了。常规性介绍结束后,道长会透过文字和故事内容的表层性,深入到书中的内核,那种感觉对我来说如同剥洋葱的过程,剥到最后的一刻你才在泪目中明白写作者的良苦用心。

关于《一千零一夜》背景及音乐也是这个节目的亮点。夜色、灯光、车水马龙的街头的阵阵喧嚣、众生相等等,还有伴随着夜色下读书人的背景音乐,不也是一本巨大浩瀚的书籍吗,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本行走的书,他们将生活与周围的景色交织起来每天谱写着不同的书,酸甜苦辣、他们内心的五味陈杂的某个角落应该也躺着一部等待别人开启的书籍。

希望你看到我的评论后,也能在一天落下帷幕后,静静地聆听在夜行中涤荡灵魂的道长为你娓娓道来。当你看完时,若其中的某本书能引起你的共鸣,愿你能拿来静静的体味出自己的故事。

 短评

这个剧组很有意思。

5分钟前
  • 莫丽莎
  • 力荐

幽默是很高级的。汉语这么美,因为逗比这种词的出现,仿佛烂掉了。我愿意称赞别人幽默,机智,有趣,甚至因此而偶尔刻薄这样的评价,也不是人人都配得上的。感谢所有有趣。如果说悲天悯人是世间的盐,那有趣就是世间的糖。道长说书当然可以打四星,但因为这点儿可贵的甜头,再点亮一颗。

8分钟前
  • 十三
  • 力荐

行走版的《开卷八分钟》,一刻钟比八分钟更长些,更能说出些道道,非常喜欢!

11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喜欢看普通话不纯正的梁老师大晚上在北京街头瞎晃。哎,水平不知道甩罗辑思维多少条街。

16分钟前
  • 第22条军规
  • 力荐

感觉好像做到了一种困境。为了订阅量在小心翼翼地迎合恶俗,但是又因为并不真的拉得下脸去,所以既没摸到,姿势也格外别扭些。#看在这种蠢萌的份上多一星#

17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纯粹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节! PS:在说书人祸乱滔天的今日,难得有像梁文道这样纯粹的文人还在坚守。。。。。。。。。。

19分钟前
  • 良心人类学
  • 力荐

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黄黄的,真真的。

20分钟前
  • 孤灯映雪
  • 推荐

读书节目没人做得过闻道

24分钟前
  • TairAlex
  • 力荐

我喜欢。夜幕下的北京,有点日本独有的“物哀”之美,但少了清寂,多了些烟火味。这样的时间,听一个文化人读书,是件享受的事情。

26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力荐

在无数个暴走的日日夜夜,听完一千零一夜。

30分钟前
  • Joker
  • 推荐

好爱这个男人

33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真是希望有很多人能够看这样的节目。我们整个民族现在被这个媒体环境搞的脑力都退化了吧。用这样的节目来补脑吧。要是一些人按图索骥去读书,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3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就像他给自己的书取名为《常识》,他选的书,他所讲的故事和他对问题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常识,很多复杂的思辨理论从他嘴里讲出来,都变得不难么艰涩了,很多普世的情感从他口中说出来,让人深深得感到共鸣,于是对这个世界感到安全。

41分钟前
  • 玄子
  • 力荐

初看梁老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便产生了兴趣,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节目的取景,配乐还有拍摄方式都做的很好,最重要还是梁老师讲得精辟,希望“一千零一夜”后,我依然爱着这样的节目。(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813578/)

43分钟前
  • Oasiis
  • 力荐

我更愿意把他形容为一个体制外的大学老师。桃李真可谓满天下。

47分钟前
  • 信仰之初
  • 力荐

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阅读经验用这种方式讲出来,我们唯有加倍珍惜。听多了,也习惯了梁文道不标准的普通话,也爱上了路边的车声人声,那是生活的气息。

49分钟前
  • 琵琶鱼
  • 力荐

梁文道在大北京说着说着把伞打起来了还在说,萌翻

51分钟前
  • Fiona和平
  • 力荐

我看他一个人在深夜的街道呱噪地讲,好孤独。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旁边路上的车声太喧哗了吗?

5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探讨的姿态,谦虚的态度,娓娓道来的从容,循循善诱的引导。非常难得非常优秀的读书类节目,道长干得漂亮!博尔赫斯那三集真的太精彩了,已经听了无数遍!

59分钟前
  • 盆花盆花
  • 力荐

看了十几年梁文道。看着他从三人行到8分钟,从凤凰到看理想,从左翼妖僧到文青教主。之所以还爱看他,是因为在他身上总是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其实梁文道的千言万语不过是在对大众重复同一句启蒙的老话:“敢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对牛弹琴了十几年,他还在坚持。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1小时前
  • 斯多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