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

HD

主演: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7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8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9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血战台儿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8年,日寇占领民国首府南京之后,计划由南北两面包抄津浦路遇陇海路的枢纽——华东重镇徐州,以实现对华东的全面占领。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邰宏来 饰)临危受命,指挥保卫徐州、抵抗日寇。日寇入侵山东,陆军上将韩复榘畏战逃跑,将济南拱手让与日军,蒋介石(赵恒多 饰)整饬军纪将韩某枪决。为了增强作战实力,李宗仁将四处受排挤的川军将士纳入麾下,又力劝蒋介石恢复张自忠指挥权,构筑了强有力的抗日统一战线。与此同时,日寇矶谷师团南下临沂,屠杀当地百姓,张自忠为一雪前耻,率部奔赴临沂,与庞炳勋部死战日军,拉开了台儿庄大捷的序幕……新天堂星探我要复仇(2002)无休无止1985纳粹猎人第二季大冒险2020生死一线1994新加坡版泡菜2014风筝2010边关烽火情铁将军阿贵鸟类人间何以笙箫默(2015)莉可丽丝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 第二十五季风起霓裳童话夜蒲启示2:火海市民德熙公子娇她的杀机欲望追杀横路靖六尹弟下山南波万的聚会第二季牧野诡事之观山太保踢馆2 问答无用财星高照村庄塔科马消防队 第一季浪漫睡眠指南猎人游戏2021诡室冰路营救陌生人的善意爱你钟情星掠者老妈老爸的浪漫史第一季2022古见同学有交流障碍症第二季父子战争海鹰诡影直播间心想事成燕赤霞之五尾天蝎迷镇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补充一点历史信息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解严”。从此,台湾“军宣片”退出历史舞台。

同年,对岸推出了一部主旋律影片《血战台儿庄》。此片的问世充满波折且意义非凡。

1965年,李宗仁从海外归来,周公亲自到机场迎接,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宴会上,有一桌嘉宾是电影界人士。敬酒时,周公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成荫说:“成荫同志,你拍过《西安事变》,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遗憾的是,成荫1984年辞世。

李宗仁也早于1969年逝世。

PS:1966年,李宗仁原配过世后,他续弦娶了护士胡友松。胡友松是胡蝶的私生女(有传闻说生父是戴笠),命运颠沛。真是造化弄人呀。

198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陈敦德开始打磨剧本《血战台儿庄》,前后修改17次才定稿开拍。

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在美国获悉后,马上赶回探视。刚一落地,他就对接机的陈敦德说:“先不去宾馆,你现在就带我去看《血战台儿庄》。”

征得国家电影局领导的同意后,李幼邻在陈敦德的陪同下观看了《血战台儿庄》的“台词双片”(即没有音乐剪辑合成的样片)。

看了不到10分钟,李幼邻眼泪直流。

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首映。台湾“中央社”驻港负责人谢忠侯当晚给蒋经国打电话说:香港上映了一部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了令尊的形象,这次是正面的。

蒋经国很是震惊。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谢忠侯拿到了一盘录影带,飞回台北。宋美龄、蒋经国及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一起观看。

看完后,小蒋流泪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1987年,台湾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随即,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台商在大陆设厂的政策,遥相呼应。

台商纷纷来大陆投资建厂,其中有一个人叫郭台铭。31年后,已成台湾首富的他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历史呀,真是难料。

 2 ) 在抗日革命老区给日本养老这件事,真的震碎我三观

我不希望日本人污染这些地方的气场,这部电影是很小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的,对里面川军的印象太深刻了,一寸山河一寸血。

-------------------------------------------

最近出了一个新闻,有50万日本人要到中国养老,50万,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只有20几个民族的人口数超过了50万,直接移了个民族过来。而且在四川已经建成了一个康养中心了。听说在贵州也有,反正专挑这些抗日根据地,这不是故意的吗?

这些老人的家人肯定会来探望、在附近居住,他们死了,遗体不能长期保存,要先火化,如果家人不来领骨灰,就只有葬掉。葬在土里,那后人就可以来祭拜了,即使葬在公海里,那后人也可以组织起来,在船只出发的地方祭拜,不给聚众就可以拍电影拿到国际上控诉你。他们会在这种过程中跟当地人通婚,慢慢地融入当地。

什么样的人会来呢,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在日本发展的还可以的,那什么样的人会有这样的条件呢。在二战之后,立过战功的军人大多会得到国家的奖励,反而是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反战人士,他们一定会被日本社会排斥、过的穷困潦倒,肯定没条件出国养老。所以是当年那些最反华,数着中国人的人头邀功的,他们的家人反而更有条件来中国颐养天年了。

这50万人,不惜抛下落叶归根的情结,在人生暮年背井离乡,他们的后代就有可能变相的留在自己曾经屠戮过的土地上了。

以后国力衰微了,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外族,他们慢慢的就成了中国人。讽刺吧,杀你们最多的民族中最凶狠的那部分人最后融入你,而且凭借经济条件,他们大多会成为食利层,继续收割你们,而且就在你们先辈反抗最激烈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凶狠地抽那些不久前就曾经保护过我们的抗日英烈们的脸呢。

--------------------------

水军都说我们赚了。

我记得以前看过几篇文章,明朝的时候,普通人的财富积累很难,一辈子做工能得到的银两也没多少,但是通过下西洋、跟外国人的贸易,流入了大量的白银,导致通货膨胀,大大加剧了贫富差距。我们现在物价也不低了吧,普通人靠自己攒够安身立命的本钱也很难了。像新闻中的项目,便宜了这个集团,当地政府有了税收,其他人呢,物价上涨的代价可能都抹不平。

本来以为这件事是为了给双国籍分散注意力的,没想到特地出来一个河南建高校的事、为这个新闻分散注意力,看来这事是真的了,而且看新闻,房子都已经建好了。。我们真的赚了吗,不就又多了几个富翁、物价再升一点。富翁可以移民啊,以后移民的顾虑也少了。

 3 ) 正面打垮日本鬼子

小时候至少看过两次,不过那时候只会看战斗场面,讨厌说话说半天的,前边七十五分钟都在为台儿庄会战铺垫,明确表现出中国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日本鬼子当年能占领大半个中国,除了武器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内部派系众多,都想着借机消灭对方,甚至不惜借助日本鬼子的屠刀,也有坚决抗日死战到底的,比如张自忠和王铭章,四川没有被日本鬼子踏足过,但是四川在抗战时期出钱出人反而是最多的省份之一,驻守藤县的川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让人肃然起敬,陈宝国的英雄无敌系列里就有一个原型是王铭章,片子中提到了张云逸,恰好记得他跟邓小平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创立红七军,百度一下才知道这是个牛人,资历比朱总还老,军衔大将,领元帅工资,以前在国军里打工的时候他已经是师参谋长,跟他在同一个部队里的林还是团长,粟还是小排长。不得不说化妆太认真了,不像现在的抗日神剧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我方英雄发型不乱衣衫整洁脸上白白净净的,片子结尾比较匆忙,没有讲明台儿庄一战胜利的意义,这不光是一场对日作战的胜利,它还有着巨大的政治意义,让中国人看到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希望,我们现在都知道日本鬼子最终输掉了战争,可是当时的中国人还在为会不会亡国而惶恐不安,甚至会有预测什么时候亡国的念头,正面战场击溃日本鬼子的军队,鼓舞中国人的士气,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才是血战台儿庄最大的胜利。

 4 ) 尸山血海当然不是只有日军才敢于付出的代价

李宗仁回忆录中有段话的大意是,长期内战使中国军队其实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能鼓起一口气、有坚决对外御侮的精神,自然就能打好。
细思一下此言很有道理,中国军队从上世纪初的人见人欺到打出国家独立、进而通过朝鲜战争使世界承认世界大国地位,这个转变并不仅仅是主义的改变,数十年来各地军人的血汗经验的积累更是必不可少。
李宗仁这一想法的成功实现就是台儿庄战役,这一战中的西北军、川军、中央军、共军,以及影片中没有露面的桂军和东北军都是面貌一新。这一战彻底扭转了第五战区的战局,在以空间换时间的全面抗战大局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虽然之后七年的抗战道路上这些军队和将领难以再有这种团结一致的表现,甚至有的投降日本,更不用说抗战之后的内战中更是大打出手,但那一场尸山血海的胜利仍旧是无法磨灭的历史功绩。这个电影的拍摄背景正是两岸关系最为融洽并展现曙光的时刻。
当时两岸在此片之后颇有点能正视抗战真相的苗头,虽然之后的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并不断出现新的幺蛾子,但是这段历史毕竟是中国从灭亡关头走向重生的关键,希望未来能还给历史更多的真实。

 5 ) 客观是历史电影的生命

1、韩复榘是因为蒋介石把他的炮兵旅调走而放弃抗日的,并不是惧日或媚日。电影在这个细节的交待上很完整。但韩差就差在,因为没有炮兵了就拒绝再和日军交战,认为蒋是要牺牲杂牌军,但处在当时,即使蒋就是要牺牲杂牌军,韩也只有顶死上的份儿,君不见后来的西北军都快被打残了还要死守,这是一场关乎整个民族命运的战争,作为下级的只有绝对服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是错的,蒋杀他是必须。

2、汤恩伯说的一番话也道出了蒋的心思:淞沪抗战,蒋的嫡系都快被打光了,就剩汤手里这点家底了,在当时谁有枪谁说了算的情况下,蒋也不得不考虑保留一点自己的实力,否则自己没有枪了,想领导抗战也不可能。但汤可以这么顾虑,蒋毕竟是政治家,只是淡淡地说:我会考虑的,你只管前去。

3、台儿庄虽然胜利,但徐州依然难守,必须要撤退,撤退途中炸毁黄河大堤,确实起到了迟滞日军的作用,保存了抗日的主力,才有后来的武汉会战。这一炸堪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只是普通民众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笔账不能算在国军头上,还是要算在日军头上才对。

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只有通过细节才能体会,泛泛地脸谱化对于人民了解历史没有帮助。

 6 ) 本片的神仙选角,相似度99%

客观讲,这部电影在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来看可能真的是。。看不太下去。而对比较熟悉那段历史的人来说,恐怕起到的是纪录片一样的记忆加深作用。就是,“啊,这段拍的很客观啊,的确是这样的。。。” 。当然,完全理解这部影片除了观赏角度外的重大意义,所以完全支持高评分。

就说一个本片最绝的,演员选角和真人的相似度。

李宗仁一出场我就服了,这简直就是从照片里走出来的人啊

委员长稍逊一筹,但身形气势也是非常相似

浓眉大眼国字脸的张自忠真的是相似度五颗星!

连没出来两个镜头就被干掉的韩复榘也是贼眉鼠眼相当神似!

英雄王铭章师长,相似度五颗星,简直是神仙选角

老将庞炳勋也是非常神似,气质神态超符合

孙连仲形似

池峰城大概是最不像的

汤恩伯感觉还蛮像的

关麟征,咋说呢,我觉得脸型是像的,只是演员是瘦版的(●ˇ∀ˇ●)

 短评

中国牛逼战争片之一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很好看啊,大量战争细节,非常克制的煽情,没有主旋律逼逼。觉得特别好。

14分钟前
  • 支离疏
  • 推荐

这部电影可以看成是几年后大决战模式的一种试验,但是更多的,这部电影还架起了两岸思想上沟通的桥梁。

17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力荐

台儿庄战役是整个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被国内历史教材宣传的最多的抗战战斗。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桂系李宗仁指挥,中央军,桂系,川军,西北军都参加了战斗,可以说是“杂牌军”的胜利。电影罕见的正面描写了国民党将领,也相对客观的评价了国民党军队的功绩。虽然人物还是有一些脸谱化,对人物性格刻画较少,但是也算是为了宣传需要。战斗场景比较逼真,士兵和将军的精神状态的确像是那个时代的人。现在的电影就差远了,一个个的都干干净净,体格强壮,表情坚毅。川军王铭章师长殉国,地方派系部队不计损失,出工出力,才有了这次战役的成功。只是这种情景在后来的几年里变得比较少了,国民政府内部也没能真正团结起来抵御外侮。我们真正要记住的是那些死去的士兵与百姓,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最后,向曾经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他们致敬!

22分钟前
  • 追风少年
  • 推荐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

26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推荐

现在看有多处情节是用很刻意的方式展现,好在感情是真挚的。当时国家是那样的困顿,还有不放一枪就弃城的让人失望的军队,大多国人还是在努力,现在有些青年碰见一点难,就以对国家失望的借口或出国或谩骂,还好意思以进步青年自居?

28分钟前
  • 轻风羽
  • 推荐

蒋委员长不惧日机仍然坚持讲话和最后的血肉长城都是经典镜头,尤其是前者,更是大陆电影首次让蒋以较正面形象出现。

33分钟前
  • 说的对啊
  • 力荐

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

35分钟前
  • 多多
  • 推荐

《八佰》受阻的时候,重温意义不一般的《血战台儿庄》

38分钟前
  • 何殊我
  • 力荐

这么好的片还有人给打一星的,我看你被什么敦刻尔克之类的垃圾东西喂屎喂太多了

41分钟前
  • 月满丶轩尼诗
  • 力荐

日军作战记录:"敌人为第27师第80旅,检讨从昨日以来之战斗,不愧为蒋委员长所信任之部队,决死奋战,据壕死守,士兵全部均抵抗至最后。视其七十九个战壕,尸体垒垒,令人感叹。透过传译劝告投降,无一人接受。由此可见所谓尸山血海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并非日军所独有之事……“

44分钟前
  • Zoo
  • 力荐

一寸山河一寸血,青天白日满地红

4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这部电影和《大决战》一样是好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影厂拍摄的一系列的战争片中的经典。排第一的那个短评说:“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这是典型的带着立场看问题。

46分钟前
  • hsihsia
  • 推荐

四星半;主力部队包夹的场面再多拍十分钟最好,不然略显头重脚轻;影片完成度非常高;没矮化蒋介石,没贬低日军,非常客观,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抗日电影

50分钟前
  • 花景
  • 力荐

数度流泪,抗战真的不容易,虽然通过史料知道国军当年的英勇和壮烈,但观影过程中还是被震撼了。八十年代的片子放到现在依旧是抗战影视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现在有了技术,有了资金,为什么拍不出当年那么优秀的电影呢?老兵示范炸坦克的片段,儿时有些印象。

51分钟前
  • mingming1988
  • 力荐

就想知道王铭章将军率部殉国,在得知援兵不济时,心中作何感想?孙连仲在面临部队拼光,孤立无援时,心里作何感想?这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马革裹尸,可后方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丑却忙着钻营,到底值不值

52分钟前
  • 走丢的stitch
  • 力荐

这是我看得第一部描写正面战场的电影,彻底改变了我的近代史观。

57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此片能够客观正面描写国军将士浴血抗日的史诗!它用血与泪猛扇现代抗日神剧一耳光:战争不是儿戏!本片音乐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

60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推荐

这部电影拍的还意外的中立,委员长空袭时面不改色打嘴炮的正面形象也是蛮神奇的。国军浴血奋战打残了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这俩都是战斗力不亚于英苏的精锐师团,另外日本指挥官矶谷廉介的演员不是王司徒嘛………以前都没发现

1小时前
  • AS9462
  • 力荐

诚意,所以能在几毛钱一张门票的时代斩获2.7亿票房

1小时前
  • 马田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