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铜时代

5 集全

主演:陈晓楠,罗翔,陈佩斯,大鹏,罗永浩

类型:综艺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2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3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4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5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6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3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4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5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6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7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8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9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张伟丽-超越性别的格斗战士

看了张伟丽这一期,有几点触动,一一道来。

1:WEILI说自己的妈妈和爸爸一起干活,小的时候说她比几个哥哥加一起都难带,她想去学武就让她去。我觉得她的父母具有最朴素的人文素养,支持她的决定和追求,不会把她放在一个弱势的位置上去区别对待她。这是家庭基因和环境的根本影响,她老家的环境尚武,我主观臆断的推测,这种环境里,男女区别对待的可能性不比其他环境小,WEILI从来没有性别焦虑,这是家庭给她的良好培养。

2:了解顶级运动员的经历后更加确定,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

之前的很多报道都具有欺骗性,说WEILI以前是健身教练,做过很多工作,后来去打的UFC,对她在这中间的经历很少有提及,让人以为她是撞运气出来的。

原来WEILI从小就有理想追求,一直朝着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进,中间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才打到比赛。

3: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WEILI出生在一个合适她的时代,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有她的教练。纯粹是运气吗?我觉得是有实力,有努力,运气才会结伴而至。

4:最后非常的震惊我的一点是,她在描述比赛时的平静和出手的感受,说电影里的慢镜头真的是这种感觉,就像大侠高手出招,我们看起来0.1秒钟还来不及反应的时间,在她眼中是慢动作,可提前预知对手的下一招,我太喜欢她的描述了,以后可以假想自己是第一人称视角来观看比赛。

最近开始看上野千鹤子的书,希望对女性主义有更多的了解,正好看到了WEILI这期访谈,发现WEILI嘴上从不多说女性主义的废话,但确是一个超越性别桎梏的人物。

 2 ) 只是自己看时与看完的感受(与视频内容关系不大)

有时痛苦突然喷礴而出,原因只是真的没有人能理解明白自己或说出的话而已,也许别人也是不能理解这样的。我仅仅还未达“千万孤独”。我现如今实在还无法以完好的逻辑和顺利可供理解的话语向别人精确解释分享自己的“激动”,“悲伤”……

但是在这样确实瘦薄的年纪,我还是会想“说”,不论以何种方式,尽管常常会觉得词不达意,但不多的经历就像我手中还明亮的灯,还在找寻,还想“碰运气”……就像现在这样矛盾的表达……

也许想要别人能理解自己和金钱权利名誉都是一样的欲望,一样的不可得,抓不住,一样的觉得自己可以得到。

 3 ) 这个男人,用幽默惊醒了众人,用至善悲悯着自己!

“幽默”和“悲悯”,本身是一个对立的词汇。幽默就带着乐天派的样子,而悲悯则带有苦行僧样子,可是,他们却真的在同一个人身上合体了! 在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中,法学老师罗翔还原了自己的“青铜时代”,从狂妄到低调,从理论的高大尚到事例的接地气,他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他用幽默惊醒着众人。在2020年,罗翔老师一夜爆火,从学术咖变成了网红法学一哥。他的爆火,并不仅仅是将枯燥的法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人生思考与积淀,用幽默的语言讲出来,让迷茫、痛苦中的人清醒过来。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能过上好的生活”时,他依然带着哲理式的幽默说:“good(好)加个s,就变成了goods(商品)。所做的一切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吗?那这样做一切职业分工就没有了意义。” 幽默是他惊醒别人的工具,然而,他回身给自己的却是悲悯。这份悲悯来自于他性格中的“至善”。法律是理性的,在法理上可以论证通顺的事情,却冷冰冰地刺痛某一些人世间的“温度”。这也就是,“标准”之下,人的无能为力或者是刻意回避。理的“冷”,一次次地敲击这他内心的“至善”,拎得清,却又不忍心。 也正是这种“悲悯”,才让他转而投入到幽默的惊醒之中,毕竟,与其在终局上为他人感叹,不如拼尽全力在“路”帮助别人认清自己和他人,理清关系,努力很为更好的自己! 这个访谈节目,每集40分钟,一共是5集,请了5位大咖。特别推荐大家看这个节目,如果让我给一个推荐的理由,那么我会说: 在窥看大咖们的“热度”与其内心的“冷静”中,反思自己,一个“冷度”的人,内心却异常的“狂热”,热于购于消费,热于电子设备,热于风言风语,也许这就是自己不是大咖的原因——太热反而爆冷!

 4 ) 抄台词

EP1:对话罗翔老师

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努力保持谦逊、谨慎、清醒、自省的知识分子 1.人过愚人节不是为了愚弄别人,而是为了接受别人的愚弄,要承认你是愚蠢的,要承认你是有限的,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让要你的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 2.越是免费的东西越是宝贵,像阳光啊、空气啊,父母的爱啊,这都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3.有时候会为了满足自己有知识的优越感、所谓的怜悯心和同情心。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越会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 5.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6.也许别人会觉得你没有那么有趣了,但你自己心里会觉得有趣。因为你有一种笃定,有一种平静,最重要是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听不到内心对自己的抱怨,最重要的是多年后的你要看得起现在的你。 7.在黑夜中看到了微光,你就朝着微光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怀疑就是为了确信。 8.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关于好的定义,good,加一个s就变成了goods,就变成了商品。 所以做一切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吗?什么是好医生,赚钱就是好医生;什么是好教师,赚钱就是好教师;什么是好记者,赚钱就是好记者。这样一切职业分工都失去了意义。 你要去寻找什么叫good,你才可以去过good得一生,你才可以避免随波逐流,你才内心会拥有一种笃定,你才会拒绝跟别人去攀比,也拒绝被别人所攀比。 9.埃比克泰德:对于不可控的事,我们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我们保持谨慎。可控的事情就是你现在有一些小小小小的影响力,别滥用,别得意忘形。对于将来不知道的事情,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接受一个开放性的选项。 20.年少轻狂是浪漫,但离开命运的加持你其实什么也不是。命运给你的东西要好好攥住,因为这是你不配的,所以你要回馈。人生的理想就是:过好每一天,演好当下的剧本。

EP:对话罗永浩

老罗传奇折腾不止的人生:高二辍学,韩国打工,赚点小钱后书遨游四年,随后进入新东方,再之后开启创业人生:办过牛博网,创办锤子科技,经营不善公司破产,开始了最顽强的还债生涯。

观后感:老罗一个理想主义者,具有商业伦理感的创业者,一个富有热情生命力的践行者。

 5 ) 罗翔语录

青铜时代,是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 也认定未来道路的重大时刻 1.“我怕我滥用这种影响力,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 2.“人过愚人节不是为了愚弄别人,而是为了接受别人的愚弄,要承认你是愚蠢的,要承认你是有限的,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让要你的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啊。” 3.年轻时谁也瞧不起,很咄咄逼人,很狂妄也很有优越感,但其实内心并不快乐。会觉得自己虚伪和伪善,会瞧不起自己。 4.”你去回想自己这一生中很多重要的经历,很多重要时刻,你才恍然大悟自己就是一个很渺小的人“ 5.“有很多事情不断提醒你,你应该谦虚,应该谦卑,应该走出自己自大自恋那种偏见的洞穴。” 6.”越是免费的东西越是宝贵,像阳光啊、空气啊,父母的爱啊,这都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7.人生的命运感会让人敬畏、惶恐,让你觉得要演好所演的剧本,因为它本都不属于你。 8.事后回想起绝处逢生你才意识到:“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你所有的对人生的远大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只是当时会有不同的解读,只会加持你的狂妄。 9.“所有的碎片化拼出的一个图景形成了你对它的认识,但有可能你拼错了,你拼出了一个错误的认识,把头和脚拼错了。” 10.“人年轻都会年少轻狂,都会浪漫,但人不能永远浪漫下去,人最终还是要进入一个规则体系。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夫子七十岁才随心所欲,还不逾矩。不太可能会有一直浪漫下去的人,那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浪和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 11.“一方面你还是对公平正义有很强烈的向往,但很多时候你会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很多时候你也会觉得这可能也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会变得很混乱。”你想不通你就不会快乐,“不快乐的时候你会借助很多东西来麻醉自己,放纵啊,喝酒啊,这些都只是暂时麻醉,来掩盖那种声音。” 12.“有时候会为了满足自己有知识的优越感、所谓的怜悯心和所谓的同情心。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越会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 13.“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14.“也许别人会觉得你没有那么有趣了,但你自己心里会觉得有趣。因为你有一种笃定,有一种平静,最重要是做你觉得 15.终极目标:”过好每一天,演好当下的剧本,朝着心中的那个标杆去前进。人要做到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 16.在黑夜中看到了微光,你就朝着微光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怀疑就是为了确信。 17.”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关于好的定义,good,加一个s就变成了goods,就变成了商品。 所以做一切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吗?什么是好医生,赚钱就是好医生;什么是好教师,赚钱就是好教师;什么是好记者,赚钱就是好记者。这样一切职业分工都失去了意义。 你要去寻找什么叫good,你才可以去过good得一生,你才可以避免随波逐流,你才内心会拥有一种笃定,你才会拒绝跟别人去攀比,也拒绝被别人所攀比。我们要对焦,当对焦点太多就不知道要去哪儿,你能对焦到一个good吗? 18.埃比克泰德:对于不可控的事,我们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我们保持谨慎。可控在有些小小小小的影响力,别滥用,别得意忘形。对于将来不知道的事情,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接受一个开放性的选项。

 6 ) 记录一些有收获的点子。

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看完《我的青铜时代》罗翔考试的专访,感叹老师活得真的是通透,知识渊博而又谦逊有礼。

看罗老师的视频总会感叹还是要多读书,正如节目里所说,很多时候我们读过的书就像我们吃过的饭;我们并不记得昨天吃了什么饭,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养分,多读、多写、多练,慢慢地就会训练出来。

梳理每一个“成功”的人走过的路,发现:

每一次往前走的一步都伴随着一个刺激,正是有了这个刺激,才逼迫人们去思考去追寻,走向更高的人生路。

 短评

罗永浩的采访特别好,感觉特别真诚

4分钟前
  • 栉风沐雨
  • 推荐

看了罗翔的一集,金句满满啊。“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浪、漫,都是水字旁的,会淹死人的。”“思考越抽象的问题就越崇高……忙着爱人类,以致于没有时间去爱具体的人了。”“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谨慎。”(这句是罗老师引用爱比克泰德的)。盛名之下,能够如此清醒、谦卑,我服罗老师。和许知远的尬聊(这里不是贬义词,尬有时候能尬出火花来)不同,陈晓楠是一个很会循循善诱的主持人。从“凤凰大视野”到“我的青铜时代”,陈晓楠妆容变化不大,知性范也一以贯之。后面几期,肯定要看的了。

7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主持人节奏很舒服,罗翔话语精炼,非常精炼,像往常一样“狠狠地剖析自己”,但时常觉得过分的自谦还是自满。他是在左右互搏中求新知。除了沉默,说话中庸的姿态是最好的自我防御。

10分钟前
  • ◍◔◕
  • 推荐

总共加起来看了两个罗翔的长访谈了,我觉得罗翔最智慧的地方在于,他一直告诉人们要谦卑,要避免狂妄自大。还有--点就是他的自省精神,生活中很多很常见的事情,都会使得他去观照自己的心。这很了不起。知道与做到的巨大鸿沟,不只是他,我,我们都该学着去跨越它。陈晓楠真的很会循循善诱!

15分钟前
  • FAITH
  • 力荐

罗翔老师是少见的知识分子,对底层有着悲悯之心,没有知识优越感且能够保持时刻自省。将他在访谈之中透露出关于宿命论的无力与绝望,与其生活态度联系起来,你能体会到一种罗曼罗兰氏的英雄主义,或许这也算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启示。因为,人活着才能做世界冠军。

20分钟前
  • 深居木屋的青年
  • 力荐

喜欢陈佩斯,没了

22分钟前
  • fish
  • 推荐

认清自我,认定未来的道路,探寻生命中坚定的时刻。互联网时代,腾讯集结了一批优秀的媒体人,生产了不少优秀的文化类节目,这算是资本的贡献吧。陈晓楠的访谈接地气,具体而微,五颗星是给罗翔老师的,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抄下来,终身受用。罗老师是我理想中的知识分子,朴素、真诚、坦荡、自省、审慎、谦卑、敬畏、理性、悲悯,攀爬过象牙塔的峰尖又走入生活具体深处。你看你,愚不可及、矫揉造作、虚伪自私、刻薄懦弱、无知自大、狂妄自卑、不可忍受。

25分钟前
  • 辰知然
  • 力荐

罗翔老师的自省确实很有启发。

30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看一个谈话节目看得泪流满面。罗翔老师说,保持谦卑,走出偏见的洞穴,演好当下的剧本。想起一直帮我搞卫生的阿姨,她总说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每次她把我家搞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我都由衷感到快乐,阿姨才是和平的正能量。

31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兒時爹娘最愛教導我的就是要謙虛 做個謙卑的人啊 不要驕傲 等等吧 跟封印似得 可見我品性堪憂哈哈 但邏輯上無法共鳴 後來遇到了類似於羅老師遇到的事兒才意識到 因為是卑賤的人類 所以要謙卑 怎麼說呢 多年的自我建設毀於一旦 哈哈哈

34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推荐

刚看了罗翔这集。这是两个有智慧的人在对话。听一个懂浪漫的人讲理性,一个懂自谦的人讲狂妄,一个懂自省的人讲追求,罗翔是个收放自如的老师,一个把平衡找得很好的人。陈晓楠也很会捧哏和挖素材呀……

38分钟前
  • 红脖儿胐胐🐰
  • 力荐

有人说罗翔是普通人,不是的,能时刻保持谦卑、保持这样的自省,坦诚心中的虚妄以及怀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近乎绝种。只是,罗翔这样的知识分子好像都越发地发现,很多事改变不了,而能从底层一路通过读书走上来,好像都是天意,对一切心怀感恩,从此成为忧郁的宿命论者。陈佩斯这个年纪已然活的通透了,看他当年勇于脱离体制,还有那段描述大自然的美,真是超凡。

4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第一期罗翔,基本上和十三邀是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回答,主持人并未提出新的或有价值性的问题,始终是罗翔在引导话题,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来延展话题。罗翔时常追求自省和自我剖析,是一种真诚面对自己内心的能力和选择,以一种极度的近乎于苛刻的思考发起自我反思和清醒。但这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陷入另一种不可觉察的虚妄和伪装里呢?

43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推荐

从形式到内容完全对标《十三邀》的节目……

45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光有罗翔这一集和老大妈那个故事就够了,罗翔真的是极度自省的知识分子,从不轻易让自己滑向自我感动,只是不断的在追问叩问,如果这种人在今天还要被抹黑和质疑,我看这个社会早点爆炸吧

48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推荐

看完第一集,我彻底意识到:罗翔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时常剖析自己,乃至于有些矫情的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某个面,同时感到赧然。这样的不坚定、动摇、反思和所谓“金句化”,其实并不能给他带来学术上的成就,这个可以想见,在当下,任何有创见的学术新成就必然一定程度上是异见。而罗翔却是在不断让自己逼近一个传统的、保守的知识分子形象:自省、自觉、富有良知。因此,罗翔的“成功”不是知识精英的成功,而是普罗大众的选择。这么一想,也好,就做一个面向大众的知识分子,未尝不可。

50分钟前
  • Joeb
  • 推荐

好看,一直很喜欢陈晓楠的主持风格,在我看来主持人保持客观很重要,但是能够共情也是一种能力。看完了四集跑来打分,没想到感触最大的是老罗的这一集。以前因为他的张扬轻狂对他讨厌过一段时间,尽管后面看他的脱口秀也会笑,现在或许是对他有了多一些的了解了。怎么说呢,能够理解那些支持并愿意追随他的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他当然不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但那种看似愚蠢的理想主义单纯,在这个年代多少是有点稀缺的吧。坦诚接受自己的“老赖”身份,并且靠自己努力把钱还掉,我想这很难不令人钦佩,换个角度看,这不仍然还是一件很狂的事情吗?陈佩斯那一集也蛮感慨的,相比而言,罗翔老师那集反而有些太执拗于“蹦金句”了。(不过我其实还是没get到这个所谓“青铜”的概念,最后的回答网友环节也觉得可有可无)|第五集补完,期待第二季。

51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没有十三邀罗老师那期深刻,那可能是浅配版十三邀

54分钟前
  • Moulin
  • 还行

罗翔1、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让要你的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啊。2、不快乐的时候你会借助很多东西来麻醉自己,放纵啊,喝酒啊,这些都只是暂时麻醉,来掩盖那种声音。3、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越会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4、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5、在黑夜中看到了微光,你就朝着微光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怀疑就是为了确信。

56分钟前
  • 他的年少她的海
  • 力荐

一档能产生回响的访谈节目。罗翔谦逊,陈佩斯狂狷。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活得通透,不断自省,并有敬畏之心。宏观上,是对命运;微观上,是对公平正义、是对戏剧艺术。深知自己渺小,而能胸怀天地。陈佩斯为大自然之美落泪那一刻,于观众而言,也算是美的教育了。

60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