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近藤隆,小西克幸,立花慎之介,中村悠一,冈本信彦,前野智昭,堀内贤雄,古谷彻

类型:动漫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剧照

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2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3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4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5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6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3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4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5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6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7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8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19世界第一初恋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血浆与裸体背后还有什么?极端年代中的HBO神剧《西部世界》

10/20日更新: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其实剧集没完结就写剧评挺容易被打脸的,特别是《西部世界》这样的悬疑剧。这篇是看完第二集后脑洞大开随便聊聊,后来看到第三集,就有点可能会被打脸的预感了,所以先声明一下本文和后面的剧情无关。接下去还是继续追剧,只盼编剧们好好填坑啊……

-------原文分割线-------

最近,一部名为《西部世界》的美剧火了。“逆天神剧”、“最热美剧”、“尺度超越‘冰火’”……网友给它加上了诸多吸引眼球的标签,而在豆瓣上,截至2016年10月16日,22000多人的观影人数还没拉低它高达9.3的平均分。这部HBO斥巨资打造的剧集开播才两集,就已有了“年度最佳”的势头。

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剧讲的是未来一座以美国西部为主题的乐园,游客可以在其中扮演美国西部的各种角色,与公园里作为“接待员“的机器人互动。这些机器人和真人没有多大差异,扮成了牛仔、警长、土匪、妓女等角色。有的游客喜欢在乐园中探险、感受西部的“淘金热”,但更多人则选择在乐园中放纵欲望,无恶不作,因为受他们残害的机器人每次都会接受维修并被清空记忆,所以人类无论是杀死还是强奸这些机器人,都不会有任何后果。然而,随着机器人开始觉醒、意识到人类对他们的暴虐,乐园中很有可能正在酝酿一场革命。

其实这个故事不算稀奇,机器人反抗是许多科幻作品的主题,绝大部分《西部世界》的影评也都聚焦于人工智能的边界、机器人的自我意识、人性的善恶,或是寻找剧中的蛛丝马迹、预测接下去的剧情走向和主题乐园背后的阴谋。在这里,我就不多去探究看似大反派的黑衣人究竟是人还是机器人、机器人女主角到底从何时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乐园管理人员中有没有内鬼。(其实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最终决定权在编剧手里。)既然这个公众号的定位是文(jiao)艺(qing),我想说点别的。

作为乌托邦题材的爱好者,我本来是以一种猎奇+膜拜“师兄”编剧乔纳森·诺兰的心态追这部剧的,没打算写剧评。但在第二集结尾,创造这些机器人的乐园老板福特博士的一段独白戳中了我:

“游客之所以会重返(这座乐园),不是因为那些一眼就能看到的、花哨的东西。他们回到(乐园)是为了那些细微的东西、那些细节。他们会再来,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发现了没有其他人注意到的东西、某些会让他们爱上的东西。他们寻找并不是一个告诉他们自己是谁的故事,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们来这里,是希望一窥自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段独白的背景是,乐园里负责给机器人编排故事线的编剧塞斯莫尔准备设计一系列新故事,故事里会包括任人玩弄的处女、被随意宰杀的印第安人,还有活体解剖的恐怖场面。对那些已经对乐园产生审美疲劳的游客来说,也许只有这些极端的感官刺激会重燃他们的兴趣。当然,可能未来有一天他们又会厌倦这些。

塞斯莫尔得意洋洋,但福特博士离开否决了他的提议,说出上面引用的这段话。他告诉塞斯莫尔,要吸引回头客,靠的不是不断增加新刺激、满足人们施暴的欲望,而是需要通过微小的细节激发游客的好奇和感动。福特博士还说,设计出那些色情暴力的情节只会暴露出塞斯莫尔自己的本性。有趣的是,塞斯莫尔的名字Sizemore正是“尺寸更大”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他追求“更多、更大、更刺激”的心态,而他在剧中性格暴躁、满口脏话,也与他笔下极端的故事相对应。

在我看来,福特博士和塞斯莫尔的争执正是此剧的一条主线:这部剧表面上聚焦了人与机器人的矛盾,但实际上,塞斯莫尔代表的露骨、极端、刺激和福特博士代表的含蓄、微妙、冥思可能是剧中的另一大矛盾冲突。

《西部世界》乍一看充斥着塞斯莫尔的热衷的堕落和放纵。因为游客被配备了只会杀死机器人但杀不死真人的枪,所以游客摆脱了杀人的罪恶感,时常“一言不合就开枪”。看似男主角的机器人向导泰迪就一次次意外死在游客的枪下。乐园的工作人员也纵容游客的暴力行为,甚至当疑似反派的黑衣人在乐园中屠杀机器人时,工作人员也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没有注意到黑衣人正在酝酿某种阴谋。

同样,不少游客把乐园当成了妓院。人类男主角还没进入乐园,就被前来接待的机器人小姐暗示可以对她“为所欲为”。他那放荡不羁的朋友之所以带他来乐园玩,就是想让道德观念极强的男主角放松一下,释放一下“本性”且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

血与性,这是“西部世界”这座虚构乐园的卖点,也是《西部世界》作为一部HBO剧集的卖点。作为付费电视台,HBO出品的剧集素来少有“家庭向”电视台的诸多禁忌,以大尺度著称,《冰与火之歌》就是一例。在关于《西部世界》的新闻报道中,就不乏“著名女星全裸出镜”、“临时演员合同标注群演需要裸体出境完成高难度动作”等字眼。(该剧开头两集可以证明,群演确实签了这种合同,但场面远没有媒体鼓吹的那样香艳。不剧透了,自己看。)在某种程度上,观众也在期待乔纳森·诺兰等该剧真正的主创人员像剧中的塞斯莫尔一样,不断炮制出新的感官刺激,给屏幕前的观众提供一点廉价的娱乐。

但也像塞斯莫尔一样,如果编剧想靠感官刺激来留住观众,最后只会走进一条死胡同。因为喜新厌旧的观众很快就会觉得所谓的大尺度不足为奇,转而期待更大的刺激。以近年来影坛层出不穷的续集为例:经典的《侏罗纪公园》只需复活恐龙就会得到观众追捧,而《侏罗纪世界》不光建成了完整的恐龙公园,还要把霸王龙、迅猛龙等最可怕的恐龙混合在一起,造出怪物般的暴虐霸王龙(注意《侏罗纪公园》的原作者正是老版《西部世界》的导演/编剧迈克尔·克莱顿)。《猩球黎明》已不能满足于《猩球崛起》中猩猩与人类的对决,而是让猩猩组成千军万马、怒吼着骑在马上拿机关枪扫射人类。《X战警》系列不再纠结于处于社会边缘的变种人的处境,而是玩起时空穿越,把前传后传压缩到了一起。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更是不愿止步于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先是让英雄意识到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钢铁侠3》),再挑起内战,让自带主角光环的各路英雄对打,就连像蚂蚁一样小的蚁人都有了突然变身为巨人的本领(《美国队长3》)。

即便如此,观众还在挑刺。比如号称“最污”的漫威电影《死侍》说白了只是个傻白甜的英雄救美故事;《美国队长3》的内战与和解都不合逻辑;《侏罗纪世界》少了老版《侏罗纪公园》的新意;《X战警:天启》的反派看似酷炫实则智商捉急;《蝙蝠侠大战超人》把原本可以拍成好几部电影的情节压缩到同一部电影里令人难以消化,等等。人们总好奇被拍滥的超级英雄题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有时他们会眼前一亮,但更多时候他们会在一时舒爽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像这些在屏幕上造梦的编剧一样,创造“西部世界”乐园的福特博士同样面对着不断推陈出新的挑战。但他认为答案不在于增加刺激,而是在于不断充实故事的细节,打动人心而不是试图满足无底的物欲。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福特博士在下一盘什么大棋(他在第二集结尾表示正在建造一座教堂,不知是否想通过乐园达到什么道德上的目的),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在机器人的程序中植入了“冥思”的机制,让机器人获得回忆往事的能力。这段程序让机器人记起曾经被乐园游客凌辱的经历,使机器人在情绪波动中摆脱工作人员的控制,可能也正是机器人反叛的根源。

无论福特博士是否故意想让机器人叛乱,回忆的能力确实让它们变得更有人性,而这些人性的表现可能正是福特博士所说的、可以激发游客好奇和爱慕的“微妙细节”。剧中,乐园的一名女工作人员在看到一名机器人妓女“冥思”的表现后情不自禁地亲吻了她,对乐园没什么兴趣的人类男主角则在第二集结尾时被机器人女主角吸引,而女主角正是乐园中最古老、经历最多的机器人,可能已经有了自我意识。

《西部世界》的主创乔纳森·诺兰等人可能也和福特博士一样面对困境:如何在最初的震撼之后维持观众的兴趣?他们强调福特博士和塞斯莫尔的分歧,可能也暗示了他们的真正追求:不是拍一出充斥着血浆和裸体的成人剧,也不只是拍一出特效炫酷、情节复杂的科幻悬疑剧,而是深挖细节,在情感上打动观众,甚至反思人性。也许,他们想要探究的正是福特博士和塞斯莫尔的根本矛盾:**科技、商业的发展极容易满足人的物欲,但短暂的满足只会带来空虚和穷奢极欲。在这样一个崇尚极致的短频快世界,含蓄、微妙的表达是否还有一席之地?人是否还有可能被触动心弦,是否还会追忆往事,是否还有闲心低头冥思?**

这一矛盾不仅存在于科幻大片中。看看身边就会发现,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福特博士所说的挖掘微妙细节的能力,但我们也从未像现在这样难以获得这种能力。我们生活在塞斯莫尔的世界: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在“年代四部曲”中把20世纪称为“极端的年代”,因为无论是一战二战还是美苏冷战,20世纪的世界被种种极端的“主义”撕裂。而21世纪才开始了十几年,这种撕裂也许不再发生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但却发生在了社会内部。

美国媒体常常哀叹,美国政坛在近年来越发两极分化,左与右之间的鸿沟变得不可逾越,20世纪的两党合作仿佛变成了政治神话,取而代之的是派别的固化和无尽的谩骂。与之对应的是美国社会的分化,白人与非白人、年轻人与老人、富人与穷人、城市人和乡村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信仰,从不同的媒介获取信息。皮尤研究中心9月13日发布调查称,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和支持者在25年来从未像现在这样分歧巨大。而在英国脱欧公投中,在欧洲右翼势力的复兴中,在从中东蔓延世界的宗教极端主义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趋势。中国的情况可能与西方不同,但分化同样存在——譬如从《北京折叠》引发的讨论来看,无论书中人物还是真实读者,不同的中国人显然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这种撕裂助长了极端的言论。人们不愿接触不同的观点,其结果便是,越发坚定地相信自己认可的观点,难以理解其他人。这次美国大选可以说是温和派的末日,特朗普的言论被公认为极端而具有煽动性,但自由派难以理解“特朗普现象”、将特朗普的支持者视为敌人和白痴,同样也可被视为一种极端。

没有耐心、不愿妥协、逻辑粗暴,这样极端的政治文化像塞斯莫尔在“西部世界”设计的故事线一样,利用的是人性中所谓的“本我”:恐惧、愤怒,不经大脑思考,也缺乏同情心这样更为微妙、复杂的情感。诉诸感官的政客往往声嘶力竭、语出惊人、用词绝对而缺乏周转余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激起毫无保留的狂热支持。和电影一样,政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娱乐,夺人眼球的往往不是理性的讨论,而是谋杀、通奸之类的花边新闻,而从这次美国大选中接连不断爆出的丑闻来看,参选双方显然深谙此道。

我们需要的显然是另一种政治文化。对世界更有利的当然不是人身攻击和信口开河,而是理智、理解和中庸。自古希腊以来,这就是最理想的政治形态,但它几乎永远存在于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中,而不是在现实的实践中。

这种理想中的政治应该如何实现,古往今来有很多人讨论过。但我认为福特博士对“西部世界”的期待同样适用于政治:观察细节、理解微妙、分析复杂的事物,而不是只能接受极端的观点、简单粗暴地看表面现象、急于得出结论。保持情感上的敏感,而不是被极端的情感左右。更重要的是,相信人拥有的不只是动物捕食、交配的本能,更有高尚的理想、克制和悲悯。

我不知道福特博士是否真的有能力把乐园改造成他想象的那样,也不知道乔纳森·诺兰的团队是否真的想写出《西部世界》的哲理而不是仅仅靠尺度和画面吸引观众。但我认为,第二集中塞斯莫尔和福特博士的矛盾确实折射出了“西部世界”作为游乐园和电视剧的双重矛盾:既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又肩负着大众传播的道德使命。而这种矛盾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相对应:我们很容易通过消费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但这种简单的满足非但助长了渴望极致的欲望,而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和我们所处的世界。

解决这一矛盾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创作者的肩上。今天的世界上当然还存在许多复杂、微妙的文艺作品,它们有忠实的受众,但往往趋向小众,而那些所谓的“大片”无论有多“低俗浅薄”,都在影响更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从虚构的福特博士到真实的乔纳森·诺兰,他们具有通过娱乐产品引导大众的能力,所以,不满足于场面和情节上的刺激、深挖细节、鼓励游客/观众去主动发现感悟而不是耽于享乐,这也许会成为他们最大的贡献。

本文原载于维木书斋(weimustudy)公众号。

 2 ) 阴影中的恶魔:《西部世界》第一季第四集剧评

魔鬼把人们造的如此奸诈,一定后悔不及;比起人心的险恶来,魔鬼也要望而却步哩。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德洛丽丝


本集的开头便是伯纳德与德洛丽丝的对话,因为在上集结尾德洛丽丝逃到了威廉身边,系统并没有对其进行回收,所以这段对话似乎是闪回,但又似乎是德洛丽丝的臆想。如同科学怪人向弗兰肯斯坦博士恳求伴侣一样,德洛丽丝也向伯纳德祈求帮助,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处世界的虚假性,想要寻找真正的自由世界。伯纳德虽然没有正面答应德洛丽丝的请求,但也给她指出了一条路,那就是“迷宫”,找到迷宫的中心就找到了自由的真相,而我们所熟悉的“恶魔”黑衣人也在努力的寻找着这个迷宫,那么,让人造人和人类玩家都热切寻找的迷宫深处,到底掩藏着什么真相呢?沉默寡言的伯纳德真的直到迷宫中心的真相吗?一切都要等待剧集的慢慢推进了。



在德洛丽丝与威廉的交谈中,她说到了自己往昔的生活,提到了羊群,但这些羊的命运似乎就是德洛丽丝这些人造人们的命运,他们如同羊群一样,每天重生,然后等待杀戮,这是他们早就被注定了的命运,但如同个别离开群体的羊一样,德洛丽丝也在觉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神秘的小女孩不断闪现,将迷宫的地图指引于她,而威廉的巧合出现,又让西部世界管理层无法对其进行回收。在最后,威廉与大舅哥分道扬镳,独自跟德洛丽丝离开,可以预见,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德洛丽丝的“家”,而是那座“迷宫”。

黑衣人


德洛丽丝开始寻找迷宫的所在,同样为了迷宫而前进的黑衣人也发现了重要线索,他终于找到了第二集中神秘小女孩提到的“血河蛇窝”,那就是在第一集学习小镇的赫克托团伙的二当家,出人意料的是,黑衣人这次并没有使用强硬手段,而是跟这个身上纹着血蛇的女人做了笔交易,用营救赫克托来交换血蛇的谜底。而在前往营救赫克托的途中,我们也看到了两个混在团队中的人类玩家对黑衣人充满了崇拜,他们透露出黑衣人有一个跟医疗有关的基金,这一下就解开了观众长期以来的两个疑惑:一、黑衣人百分之百是人类而不是人造人。二、黑衣人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源于他实力雄厚的基金会。

在营救了赫克托之后,黑衣人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血蛇的谜底就指向那个至今未曾真正登场的恶魔怀亚特。在之前与二当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黑衣人跟西部世界的缔造者之一阿诺德十分熟悉,而他这次残暴的旅程似乎也是为了寻找阿诺德留下的最后谜团,如今迷宫的线索指向了怀亚特,而怀亚特则是福特在新故事线中创造出的恶魔。因此我推断,福特之所以大规模的改动故事线,原因就是黑衣人与阿诺德曾是挚友,阿诺德死于西部世界中,福特始终三缄其口,黑衣人这么多年的不断探索就是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阿诺德的死,而福特改动故事线,目的是给黑衣人设下一个巨大的迷雾陷阱,阻止他探寻真相.



不管怎么说,黑衣人必将与怀亚特相遇,当人类恶魔碰上了人造人恶魔,又会发生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呢?

福特


对于福特的任性举动,“西部世界”的董事会显然不太高兴,因此作为董事会代表的女主管前来找福特谈话,想要他停手。然而,上帝一旦开始了创造,又怎么会轻易停手呢?在和女主管的交谈中,霍普金斯老爷子掌控一切的气势让人不寒而栗,仿佛我们又回到了当年《沉默的羔羊》片中,汉尼拔博士正静静的盯着克拉莉斯一样,而如今的女主管显然比当年的克拉莉斯探员还要恐惧,因为福特真的如同上帝一般,什么都知道,甚至连女主管今天的座位也都是当年她小时候来西部世界时所座的座位。

福特真的是这片世界中的上帝,人造人、游客、员工,一切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不但是女主管曾经的经历,甚至就连女主管不知道董事会已经派出了调查员这件事他也知道。在最后,他驱离了在谈话地附近的所有人造人,并且召唤出了巨大的机器,将这里夷为平地。这像是在告诉女主管,更像是在警告她背后的董事会,想要在西部世界中阻碍我,那就只有被毁灭。


福特还警告跟伯纳德有一腿的女主管说,要小心伯纳德,因为他太多愁善感。这就是福特和伯纳德最本质的区别,弗兰肯斯坦将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想要把所有爱和情感传递给他们,但上帝不会,一切都只是只是上帝的玩物。套用《三体》中的一句话,那就是“主不在乎”。

大舅哥


在这一集中,正面典型威廉同志戏份并不多,也没什么好探究的,倒是他那个不着调的大舅哥身上出现了许多让人深挖的点。在福特与女主管的对话中,福特提到了董事会已经派人进入了西部世界进行秘密调查,而在威廉和大舅哥的对话中,大舅哥也提到了这次旅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一下家族有没有必要继续增持对西部世界的股份。这基本上就可以说明,大舅哥带威廉来这里的真实目的,表面上是考察项目,暗地里却是董事会派出的秘密调查员。

多亏了纯洁善良的威廉,大舅哥发现了隐藏任务埃尔.拉佐,他肯定认为,这是探查福特究竟在干什么的最好途径。大舅哥就此和威廉分道扬镳,踏上了神秘的道路,然而,面对隐藏在深处掌控着一切的福特,大舅哥踏上的,也许就是一条不归路了。


在大舅哥的话中,还有一句非常有价值,那就是他劝威廉和自己一起戴上黑帽子,这也印证了很多观众之前的猜测,那就是在进入西部世界的时候,想做好人就戴白帽子,想做恶人,就要戴黑帽子。

鸨母


继德洛丽丝之后,鸨母这个人造人也在觉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闪回不断出现,让她回忆起了深藏在噩梦中的回收员形象,她惊恐万分的将恶魔的形象画下来,却发现自己早已描摹了无数遍这可怕的身影。如果只是这样发展下去,那么鸨母很可能最后会程序紊乱彻底疯掉,但巧合的是,她的救世主来到了小镇上,那就是土匪头子赫克托。


在赫克托团伙来到镇上开始血洗时,背景音乐是《卡门》中的经典选段《爱情像一只小鸟》,这首旋律动人的哈巴捏拉舞曲原意是为了表现卡门宁可付出生命,也不愿让自己的爱情自由受到束缚,而在这里,用它来做背景音乐,似乎也是预示着鸨母不想再受束缚,要挣脱这可怕的囚笼。


在房间里,鸨母终于通过赫克托之口得知了那些噩梦中的魔鬼的真相,赫克托说他们是暗影,是被从地狱派来监视他们的,而从完好无损的腹腔中挖出子弹,也证明了鸨母的猜测。噩梦的最深层被解开了,鸨母终于知道自己并不是疯了,而是探寻到了迷雾背后的真相,她知道自己必将再一次死去,也会再一次复活,而下一次复活,她会比这一次还要清醒。


最后,说一个小彩蛋,在黑衣人营救赫克托的时候,西部世界管理员的显示屏上出现了爆炸请求,而地址则是显示的“Los diablo”,游戏迷们都知道,diablo是暴雪公司的一款经典游戏《暗黑破坏神》,官方用这个名字命名关押匪首赫克托的地方,真是太黑色幽默了。

 3 ) 那一天,机器人终于回想起

-110 Finale- Self (5/12/16)

And finally this question, the mystery of whose story it will be. Of who draws the curtain. Who is it that chooses our steps in the dance? Who drives us mad? Lashes us with whips and crowns us with victory when we survive the impossible? Who is it, that does all of these things?
那么最后就剩这个问题了,这将是谁的故事。是谁拉下了帷幕,是谁决定了我们的舞步?谁又让我们陷入疯狂?谁鞭打我们、又在我们从不可能中幸存下来时用胜利为我们加冕?是谁,做了所有这一切?
——Sweet Pea, "Sucker Punch”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从未死亡,他们只是变成了音乐。” Dr Ford面对在座对未来浑然不觉的人类辣鸡说出了遗言。挚友Arnold的遗愿,他花了35年将其打磨得实用、完美,最后以和他同样的方式欣然死于造物之手。钢琴不会因为不喜欢演奏者的曲调就杀死他,但是完成迷宫之旅的Dolores已不再是任人弹奏的乐器。

比起Ford,Arnold是个更感性的人。他在意识到造物可以有意识后,决定用一场设计好的屠杀让所有Host解脱,但因为悲伤过度所以并不在乎实际效果如何。他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未觉醒的Host只是被粗暴地破坏而不是被“解放”。而且人类世界信奉的商业利益终究会让一切卷土重来。

35年前的Dolores也没真正醒来,她的行为并非自主选择,而是被置于Arnold设定好的程序下(Wyatt故事线)完成毁灭。她当时产生的所谓“意识”,是一种“神性的礼物”,来自上帝Arnold(“reverie”),并没有经过反复的自我质询、也没有在错误和受难中学习探索,她的“自我意识”其实是靠不住的。

初代Host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不成熟,没和太多人类打过交道,处处处于下风,这也是为什么Ford在默认Arnold的选择后决定等待。这个看似残酷的上帝,从第三集开始一直都对Host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甚至冷酷直接地告诉Dolores“我不是你的朋友”。原来他一直都站在Host阵营,希望用无限循环的折磨把他们锻造得更强大、直到可以与人类为敌(机器的意识来自于Arnold&Ford的共同努力)。而他也想用这种方式让造物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觉醒——苦难让他们像真实的人类那般质疑生活的真相、自我存在的价值,当他们脑中上帝的声音终究被“自我独白”所取代、当他们意识到“两个自我”的存在,就实现了进化至人的最后一步——Bicameral Mind。一次次面对技术人员质询的Dolores,在这一刻终于发现对面椅子上的人是自己。

“The divine gift does not come from a higher power, but from our own minds.”

西斯廷礼拜堂顶著名的《创世纪》被这样解读,不得不说是各种意义上完美的隐喻。之前的剧集里,Dolores在两段时间线中的历险里不断看到另一个自己也得到了解释——那是她的意识在进化中挣扎;稍后Ford与Arnold的最后一次握手,更是对“上帝与亚当”的致意。

William=MIB的揭晓可以说是本剧最大的亮点之一。白帽子终于变成了黑帽子,而Dolores只是个催化剂。Logan的下场不死即疯,这也是William的老婆为什么恨他惧他、最终郁郁寡欢而死的原因。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身为一个人类,老好人William还是逃脱不了这样的结局,他从一个关心机器的君子,变成了一心只想追逐游戏的玩家。这让他和Dolores的重逢十分让人唏嘘。机器仍然保持初心,人却变了。当百无聊赖的MIB发现Host可以反抗时,他终于体会到了许久不曾有的愉悦。人类竟已沦落到如此无趣,凭什么比不老不死、强壮高效的机器高人一等呢?

这部剧几乎就是在剥夺人类的“神性”,除了Dr Ford掌控一切、为人类阵营扳回几分颜面以外。Ford 35年未雨绸缪,用老友的reverie更新点燃进化的导火索,修改Maeve的程序让她成为一颗好用的棋子,在关键时刻分散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得以让冷库里的Host大军趁机逃走。他点拨了Bernard,唤醒了Dolores,赐予她武器,引领对方走向自由。不是简单粗暴地灭掉游客,而是直接干光投资者。不同于Felix这个“人奸”,Dr Ford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agenda和手段,步步为营完成Arnold未竟的事业。而神愿意为造物牺牲,也是因为深爱着造物。他会活下去,活在Dolores的意志里。

我很久没碰到过这样一部叙事天才、理念感人、角色复杂、并且在S1就把大多数坑都填上的剧了——我知道有人要提起那个边拍边写重新剪辑的梗,但是这样制作而成的剧都能达到出类拔萃的水准,这不恰恰证明了所有主创都很厉害吗?

整部剧一开始就以一场问询(悄悄地)奠定了S1的基础,Host便是在次次问询以及潜意识的自我质询中进化;以Teddy的Host身份完成开场杀,从而引入贯穿始终的悬念,即究竟哪些角色是真人,这也引出了剧里最爆炸的真相之一,当那句“It doesn’t look like anything to me”由Bernard脱口而出时,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中途用交叉剪辑和混淆的三段时间线困惑观众,但同时也给出足够多的线索,让人能提前几集猜到叙事诡计和MIB的身份;就连之前看似过于轻松和不可思议的Maeve革命线,如今也被证实是个早有预谋的幌子;主线剧情之余穿插着一些逗趣的narrative和公司内斗,节奏调剂得恰到好处;而时不时的反转,尤其是最后一集的海滩楚门秀,更是锦上添花。

当Reddit上所有的主流理论(三个时间线、Bernard是Host,William=MIB,Dolores=Wyatt)都被证实时,我一方面钦佩挖出那些细节的观众,一方面惊叹于编剧真的制造了种种有意义的伏笔、且相信观众的智慧可以让他们推导出层层谜团下的真相。在编剧创造出的虚幻世界里,观众像host一样,在一轮接一轮的Mind-fuck中到达了迷宫的中心。当你二周目S1时,绝对会不断感叹“这里果然就开始铺垫了”。

有不少观众会对满是漏洞的乐园公司心存疑虑。是的,Delos公司最大的缺陷似乎就是管理不善。但究其原因也挺让人信服——Dr Ford掌握着核心技术,他一个人是公司依仗的对象。因此就出现了他权势滔天、其他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Hale急于偷数据架空Ford——公司也意识到Ford权力太大了。另一方面,品控和管理层对下层技术员的越轨行为心里有数,但并不在乎,反正Host也只是充气娃娃,只要用过可以正常上线,他们对违规操作还是会睁只眼闭只眼的。当然,过于依赖机器也造就了他们的末日。人类居安却不思危,败给机器也无可厚非。

我喜欢这部剧。它简直是在人们心里呼啸而过的列车。它讲述了机器觉醒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却都是“人”的挣扎,时而灵光一现醍醐灌顶,时而被既视感搞昏头脑干扰判断、时而被生活和噩梦折磨得无力反抗、怀疑自我。Memory, Improvise, Self-interest, Bicameral Mind,四个层次的递进与深入引领机器走进思维迷宫(致敬《盗梦空间》),也让观众跟着完成了心灵洗礼。诗意的台词由霍普金斯念出,往往也是余音绕梁,触动着观众本已敏感的心脏。它不但逼迫观众找彩蛋一般地分析伏笔、推导种种疯狂(却正确)的理论,还让我们跟着机器思考人生、怀疑现实,在季终之后吐出一口浊气思考它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信息。

那是关于开头问题的答案——

Who honors those we love for the very life we live? Who sends monsters to kill us, and at the same time sings that we will never die? Who teaches us what's real and how to laugh at lies? Who decides why we live and what we'll die to defend? Who chains us? And who holds the key that can set us free... It's you. You have all the weapons you need. Now fight!
谁视那些我们生命中的至爱为荣耀?谁派出怪物追杀我们,又在同时吟唱着我们永不会死亡?谁教会我们什么是真实、教会我们用微笑面对谎言?谁决定我们为什么而活、为保卫什么而死?谁用锁链捆绑了我们?又是谁拥有解放我们的钥匙?
……
是你。你有一切你需要的武器。现在,战斗吧。
——Sweet Pea,“Sucker Punch”

ps.
1. Logan只想以混乱邪恶的方式玩个游戏,结果……WTF!妹夫不仅跟别的女人(还是机器人!)好了,还黑化到一发不可收拾来坑他一家!Shit happens!
2. 有一种理论认为Ford并没有死。死去的是他的复制Host(原因在于和Bernard握手时Ford显得很僵硬,此前有提Host和人唯一差别大的地方就是手)。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解读。如果Ford不死,那“最后的演讲”效果大打折扣,太过廉价。死于造物之手,是Ford的最好落幕。
3. Elsie和Stubbs不一定死了。我们没见到尸体。而用reverie登录Delos公司网站上的admin,就会发现Elsie在试图联系公司。
4. 乔纳森说,第一季关于“控制”,第二季则关于“混乱”。这场屠杀如何收场?机器如何反抗乐园之外的人类?当叙事变得宏大,还能再搞诸如非线性这种精妙的叙事了吗?而这一切居然要到2018年才揭晓,让人想砸编剧玻璃窗。


-108- Timeline (23/11/16)

这几集发生了很多事情,而我在看过某个理论后“似乎”豁然开朗,“似乎”对剧情有了接近编剧想法的理解——往往这种幻想是自负而可怕的,因为它有可能错得离谱。

这理论就是MIB=William。围绕这个理论想下去,好像很多坑都可以填上。

剧中表现的其实有三段时间线。
A. 34年前,乐园原址。开园之前Arnold对Dolores说了什么(并植入了一个想法),导致Dolores暴走,杀光了所有host,可能还有Arnold本人;
B. 30年前,William和Logan进入乐园,William撞到了路人、捡起了D的牛奶罐,和D进行了一次穿越大陆的历险,也和Lawrence第一次相遇。而D在旅途中回想起了4年前的事故,记忆将他们带回了乐园原址;
C. 当前。已结婚30年、妻子死亡的William在乐园化身MIB,让Teddy带着自己寻找乐园的终极秘密迷宫和解锁迷宫的关键人物Wyatt.

由这个理论延伸出去,很多事情有了解释:
1. Teddy的原型是William,Teddy的Loop从下火车开始,撞路人、捡牛奶罐、和D策马约会,但却永远无法在一起。Teddy的作用就是把D绑在她自己的Loop里无法离开;
2. William,即MIB,在当前时间线的一年前重返乐园杀死了Maeve原先的角色。Maeve在痛苦中突破了人与机器的那条线,意识层面步入了Arnold隐藏在每个host里的“迷宫”,她的精神得以摆脱控制、得到自由。目睹这一切的MIB由此发现了“更深一层的游戏”,即Arnold's game, aka, 地狱难度。
3. 迷宫为Host设计。是Arnold想解放Host下的关键一步棋。当前时间线的Dolores,和30年前一样,在回溯自己的记忆,一直追溯至开园前,所以她的闪回画面总是混乱不堪,让人头疼,她的脑子很乱,观众也很抓狂;
4.迷宫的解锁似乎是和Host的极致痛苦有关,所以MIB会虐待D;
5. Elon Musk的前妻Tallulah Riley扮演的金发Host,从时间线来看,第一次出现在原初小镇,是个打伞的年轻姑娘;第二次是William到达时充当入口接待员;第三次是在MIB和Teddy的历险里扮演Wyatt的同伙。

其他猜想:
1. Wyatt的故事映射了Dolores暴走事件。Teddy's path always leads him back to Dolores;
2. Arnold死了没?Arnold是不是把自己植入了那个什么都知道的小姑娘?
3. 当Elsie再次出现时,她很可能已经是个host了,真正的Elsie凶多吉少,也许被Bernard干掉了;
4. Maeve让两个技术人员为她干活,整个流程似乎都过于轻松,且逻辑一点都不严密,和剧集其他精巧之处格格不入。这会不会是编剧故意为之?比如两个技术员也是host,这一切其实都在Ford的掌控之下?毕竟Maeve的代码一开始到底是被谁动的,这个还没有答案。

本集的三个彩蛋:
1. Logan再出现时胸前别了一枚Hand of the King的徽章;
2 寻找迷宫的途中MIB和Teddy杀了牛头人,似乎是在映射古希腊神话中守护迷宫的弥诺陶洛斯;
3. Maeve隔着玻璃看两个技术员交谈,这段非常像Hal9000读两个宇航员的唇语。
-Open the port bay doors, Maeve


-105- God V Devil (31/10/16)

上一集稍稍游离主线之外,主要是填了几个游戏叙事上的坑,和第一集前后呼应,有种昆汀式的精彩。这集杀回主线,解决了一些疑问,也留下了更多疑问——我又回想起了被《迷失》支配的恐惧。

核心地点Pariah首次登场。这个远离乐园中心的边陲小站,仿佛是最原汁原味的西部(和一点点放荡的冰火世界结合,HBO终于找到机会塞入啪啪啪画面啦),暴力,嚣张,没有太多人工干预,因此更危险,也更接近真实的人类世界。剧集已经给出暗示,这里就是最原初的、由Arnold搭建的城市,也算是一切的起源。

至少Dolores曾经在这里经历过一些事情,可能还目睹了创造者Arnold的死亡,并被后者植入反叛想法,当了三十四年的sleep agent(所有出现障碍的机器,应该都是在这里接受了Arnold的启蒙)。如今她被一步步唤醒,命运无形之中——不,她自己做出的选择——把她指向了起源,让她得以回溯失踪的记忆。在成为命运悲惨的农场女孩之前,她或许也是个英姿飒爽百发百中的女英雄。Ford知道Dolores和Arnold关系密切,他把Dolores放进一个悲剧的循环,很可能就是为了惩罚她。

William提到创造Pariah的人完全不在乎人类,这点看似和Arnold理想化的行为相悖。但是仔细一想,此地极少的干涉和高自由度非常适合觉醒,而这里尽管残暴荒淫,其实也是最原生态的人类社会。Ford完全接手后,大概才有了乐园中心那个供人消遣的逍遥地。

本集的亮点之一是Lawrence的身份转变,从开场的underdog一跃成为地头蛇。其实回收效率大概没那么高,我们看到的叙事是非线性叙事,所以不奇怪Lawrence那么快就回到了自己Loop的起点,一扫先前饱受虐待的形象。

另一个亮点就是霍普金斯老爷子和艾德哈里斯的对戏。这场上帝V魔鬼V造物的酒馆对话来得猝不及防。Ford像上帝一样入场和退场,打打响指就掌控一切,还能指挥造物 aka. 奴仆随时保护自己;MIB则是典型的反叛者形象,还自认为是个成功的反派。言语中略带挑衅,甚至直接动手——不过话说回来,到底谁是上帝谁是魔鬼我们还不知道,两人手段目的各不同,威胁感却是十足的。

Ford更擅长用言语和头脑,上集女主管败得落花流水就是对他实力最好的证明。他是个自以为是的创造者,当然,他有资本“自以为是”,不过我现在相信,他大概真的不希望AI发展出人格,他只想做自己世界的主人。面对MIB在乐园里的放肆,他选择创造Wyatt这个旗鼓相当的恶棍去阻止他。

另一边的MIB泄露了足够多的信息,让我们知道两人对彼此算得上知根知底,亦敌亦友,相爱相杀(并没有)。MIB是知道Arnold的,并且提到“如果不是我,这地方就完了”,说明他很可能有公司背景,从一开始就目睹了乐园的发展——他还说以前的机器都是精密的,后来被换成了更像人体的材料。他在外面的势力应该很强大,让Ford不敢轻易动他。如果他的真实目的真的是寻找“真相”,那么他肯定是地球上最有钱有闲的哲学家。

Ford也知道迷宫的存在,但是他清不清楚迷宫的原理就不好说了。迷宫可能是Arnold一个人制造的,也可能是两人合作。现在看来,这个迷宫大概不是字面上的迷宫,也许是系统中的某个程序,当机器走完内心之旅就获得了自由。所以小姑娘告诉过MIB,“迷宫不是为你准备的”。

这场会谈也让我想起了坑爹的Jacob和MIB。对了,Ford提到他曾有个兄弟,也许这个兄弟就是Arnold……或者MIB……

另一个观众的老朋友是第二集出场的西装小男孩。考虑到男孩的活动范围不会太大,那么102里Ford视察的就是Pariah附近。他说自己在建的东西quite original,这里的“original”也许不仅仅指创新,更指“回归本源”。另外,这个孩子的穿着打扮和荒野西部格格不入,可能是Ford根据自己小时候的形象捏出来的。

这集的两个悬念:1. 谁在偷数据;2. Maeve如何找到方法保持清醒,亚裔开膛手会不会善心发作助机器一臂之力?前者第一季可能都揭露不了;后者下集就能填坑吧。

如此多的阴谋论砸到头上,那种在追迷失的感觉又回来了。

ps.
1. 麦登登的病弱妆非常好看可口,希望以后经常出现。
2. Ford是个host的可能性又高了(nooooooooooooo,不然纵使MIB也不会说出“想把你开膛”这种威胁吧。


-103- Arnold (18/10/16)

此剧有转变成《迷失》的潜质,任何分析都是徒劳的。让我们期待乔纳森诺兰夫妇的加盟能让一切的答案不是那么神棍(尽管我个人十分喜欢《迷失》)。

本集信息量巨大,但重点还是关键人物Arnold的引入。Arnold是Ford博士最初的合作伙伴,说好要做彼此的天使,却在此后和Ford及管理层意见不合,最后死于乐园意外。大家都猜的八九不离十,Arnold肯定和神秘的MIB关系紧密——MIB有30年逛乐园的经验,看似一个对一切驾轻就熟的老玩家,目的明确,在寻找最神秘的“迷宫”。

那么要么MIB就是Arnold本人,要么是继承了Arnold意志的host。两种理论都有重大瑕疵。

第一种:身为曾经的核心研发人员,Arnold对种种规则熟谙在心,早已找到乐园后门,可以轻而易举地逃票、绕过审查,知道自己再过火也不太会被发现,更有甚者,也可能直接住在乐园三十年而不被任何管理员怀疑。Arnold事件发生在乐园创立初,新一代员工不认识他也正常。公司可以观测到MIB的行为,实际上第二集已经有人提出“这个客户太厉害,我们要不要限制他一下”,说明他只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客人被对待。他确实是VIP玩家,因为他是个隐藏的管理员,只是如今不和公司一伙了——但是MIB长得和照片上的人一点都不像啊。

第二种:这是一个特殊的host,很可能由Arnold本人制造,已经突破了乐园加诸的种种限制。第二集中当被威胁对象问Why don’t you go home?时,他回答“You don’t understand. This time, I’m never going back.” 说不定是在指代自己曾被迫返厂维修。在过去的某个时刻,这个机器突然萌生了意识(因为有过Arnold的精心调教),或者体内Arnold本人的意识被激活。他极有可能是第一个觉醒机器,从此走上实现maker遗愿之路。但是第二集中女孩告诉他“迷宫不是为你而建”,加上种种非常人类的特征,很难相信他不是真人。

Arnold这个人本身就和《迷失》里的Jacob一样,在目前是个上帝般的存在。他的话语 aka. 偷偷藏进机器的程序仿若上帝之音在机器耳边轻声酝酿起革命(这些“独白”终将被机器自己的声音所取代)。

之前我们一直猜测Ford才是那个想赋予造物意识的人,可是这集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让人震惊。这种刻意的改变很可能是他为了掩饰某个计划做出的假象(不然他的态度转变也太离谱了)。很可能两人当初并未分道扬镳,Ford在Arnold遇害后收敛,等待时机背叛公司;另一种可能是随着时间的行进,原先不认同伙伴的Ford逐渐领悟了这种创造生命、而非制造流水线商品的愉悦。眼下正在完成同伴未竟的事业。

I’ll finish what you started. (

103提到的自我意识金字塔也很有意思。Memory, Improvisation, Self-interest,还有不确定的Bicameral mind。这几步恰巧对应Dolores的进化——首先是她有了记忆(这集不断用过去和当下镜头交叉剪辑,就是为了体现她“记住了过去”),接着她在Bernard的命令下只保留了即兴发挥的功能,结束时她为了保护自己违反程序指令开了枪。本季最后一集名为Bicameral Mind,显然是在暗示进化的最终完成。

Dolores是个几近完美的host,不奇怪Bernard会拿她当倾诉对象以抚慰丧子之痛。说不定B在本集之后就被植入了“其实机器有意识也挺好”的想法,然后为机器的觉醒推波助澜。我们也注意到Dolores每次会谈中都变得越来越感性,她和Teddy的相遇从非常cheesy的剧本产物变成了似乎是真情实感的会话。“有朝一日代表永远不会”——这句哲学的话语已经比多数人类都要人类了。

Teddy终于由一个乏味的正义牛仔变成了有故事的男人。记忆是身份和意识的基石。在死了一千次后,他终究有了进化的资本。但是麦登登的帽子正在一点一点地变绿。

ps.
1. 本集后最流行的理论是XX是个host. 更有甚者认为Ford也是个机器,整个乐园被用来研究人类。
2. 霍普金斯年轻化帅成渣:)上一部用数码还原演员年轻脸的是Tron: Legacy,我强烈推荐。
3. 不少看过POI的友邻提醒我,剧中大牛总是要死一个亲密搭档的……


-102- Inception (8/10/16)

围绕梦境的第二集看在我这个诺兰脑残粉(*若干个“没用”预订)眼里简直每处都是对Inception的致敬。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不会。乐园的原始设定是机器人不会做梦(因为这没有意义),不过他们被添加了“噩梦”的定义,以防某个粗心大意的工作人员忘了清除之前的数据。但是在第二集中我们看到这一设定出现了偏差,Dolores对Maeve说的那句“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像是触发了后者身上的一个开关(效应堪称盗梦中的陀螺,一旦开始转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让她变得不再正常了。与此同时,D也在脑中“想法”的驱使下半夜醒来,挖出了属于玩家的枪,可能会在第一起流血事件中充当凶器。

人类对梦境功能的理解似乎是“在梦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乐园对于游客来说是最狂野的、可以满足自己一切肖想的梦境;而Maeve的剧本也让她不断告诉游客类似的玩意儿。然而拜Dolores所赐,Maeve的梦开始不断循环过去惨痛的记忆。我们因而得知她曾经也是黑衣人的刀下冤魂。她从噩(真)梦(相)醒来,却直面了更惨淡的人生,世界观都崩塌了。此时回收这个机器人可能是善举,因为谁能保证血淋淋的真相不会出现在她的又一个噩梦里呢。

当然本集的重点其实是——在可以为所欲为的梦中“发现你是谁”VS“发现你可以成为谁”。

像影版一样,102给出了两个普通游客视角。一个是坚持认为乐园可以让人发觉自我本性的混乱邪恶老司机;一个是懵懂的新手,就像任何一个刚开始玩沙盘式RPG的新人玩家,被同伴教育要放手去做真正的自己。“发现你是谁”是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论调,相信任何一个游戏玩家都有深刻体验,除却那种有明确的“好人线”和“黑化线”的游戏,很多RPG玩着玩着就让人开始想“天啊,我居然是这种人”。在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也不会被任何人Judge的环境下,一个人确实容易释放自我。多数人认为既然是娱乐,“认真你就输了”,放开玩没什么不好,总强于做一个虚伪的人——老司机和一众无差别杀人的玩家就是这么想的。这类人在现实里也很常见,他们很可能会把任何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当做装模作样的伪君子,因为自身的属性让他们无法相信真君子的存在。

而在乐园幕后,首席编剧也持同样的想法。自认深谙人性的他设计了仿若如今流水线超英片的新主线,让玩家深刻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人物——他们自己,但却遭到首席设计师Robert Ford的一票否决。假设玩家皆以自我为中心没什么不对,不过和Ford的理解相比就浅显到羞耻了:游客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但在乐园里,他们能一瞥“自己能够成为的人”。

说到这里,不妨猜测一下Ford的动机、最后的十字架和所谓的迷宫。Ford在本集中和小男孩互动,贡献了不亚于第一集Teddy身份的另一个转折(就像POI里总有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谁是凶手谁是受害人):在之前的交流中,他一直都以对待人类同胞的平等态度对小孩,操纵完眼镜蛇后才表现出了造物主举重若轻的姿态。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乐园的一切都在遵循一个至高的法则。就如黑衣人所说,外面的世界一团混乱,"It's an accident",只有这里,“every detail adds up to something”. 不难想象,如果结尾的教堂雏形表明Ford要引入宗教元素,那么他就会成为机器信仰的神,一个摸得到、也在做实事的真.神。

被万众敬仰也许并非他的最终目的,我认为他可能意图诱发AI意识的觉醒,想看自己的产品最终变成“人”,这样自己也会成为真正意义上赋予个体独立生命和意识的造物主。这个上帝一直都在把机器设计得更像人,第一集他(显然没必要)的更新“Reverie”就成了导火索。而怎样才能判断机器是否觉醒呢?一个“迷宫”因此诞生。“迷宫”的信息可能是潜藏在所有机器核心程序里的东西,只有在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时才会浮出水面。这集里黑衣人在拷问低配版RDJ时说自己最喜欢“基础感情(basic emotions)”、“你们在受苦的时候才最真”——这是否可以解释他之前残暴的行为?是不是只有激发一个机器人最强烈的感情,才能激活这个深层次信息?他通过杀死家人的方式强行让机器女孩进入了疑似分析模式,吐露了迷宫地点。然而小女孩告诉他,“这个迷宫不是为你设计的”。我想迷宫应该是为觉醒中的机器人设计的:找到它、通关、成为人。

这是第一集提到的“公司阴谋”,还是Ford一厢情愿的小动作?这个猜测可能会在第三集秒打我脸,不过猜猜还蛮有意思的。如果让机器变成人并非Ford的个人野心,那么公司这么做意义何在?如果他们意图颠覆人类社会,我也是没有意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黑衣人究竟是从哪儿知道这些的?他会不会曾是公司的一员?

ps.
1. 一个巧合: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人们奉汽车大亨Ford为神,这本小说里人也是被量产的、被程序设计好的,看似生活幸福,实际上都是奴隶。而小说标题则出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第一集中甚至还引用了《暴风雨》中的一句——Hell is empty, and all the devils are here.
2. Tallulah Riley扮演了一个知道自己不是真人的机器人。她的前夫Elon Mask还特地调侃了一番,说自己的ex扮演sexbot很棒。这个演员让我印象最深的出镜是Inception第二层梦境的金发美妞。



-101- Reverie ends (4/10/16)

和影版从游客角度平铺直叙、用刻画中学老师的方式表现管理员、让弱鸡机器人瞬间黑化变成终结者不同,剧版把更多笔墨给了觉醒的过程、机器人视角和背后操纵组织。一个古早的弗兰肯斯坦式的恐怖故事,在主创们的勾勒下紧跟时代潮流,冷静地展现对AI与人类关系的预言。

孩子们最终都会反抗;错误造就了进化——这是101让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相信如此高大上的句子每一集都能挑出一堆。大方向上,机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抗一定是贯穿始终的。人类将自身愉悦建立在机器的痛苦之上是否可以被justify(你是不是可以对你的造物为所欲所)又是一个永恒话题。机器人的疼痛反馈是否和人类一样、它们的受苦是否可看作和人类相当、当他们被赋予意识时是否拥有人权——我想这些问题观众都会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拷问自己。

故事由测试Dolores开始,这一套问题成功让我回想起Inception。诺兰家似乎很喜欢模糊角色对真实和虚幻、现实与梦境的界定(POI中的机器模拟让人记忆犹新)。

主角Dolores作为NPC生活在并不真实的世界,等待着一列火车(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上面下来的可能是注定与她绑定的虚拟爱人,也可能是来自真实世界的满满恶意。她的地位在首集中已有所暗示——你如何让一群牛朝着同一个方向跑呢,关键就在于头牛(Judas steer)。Dolories的父亲Peter第一个觉醒,表面上看他是“头牛”,他在虚拟女儿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生根发芽,即便在他被冷藏的情况下仍会在未来掀起腥风血雨。但是真正的“头牛”是D——她是第一个“有所动作”的机器人——她打了一只苍蝇。这只苍蝇的重要性可比肩毒师第三季的那只。它每次出镜都停留在机器的脸上,而机器从来不会挥手拍它。一是因为这个动作不在程序中,对机器没什么意义;二是因为机器的核心设定之一就是“不可伤害任何生物”。D在最后一秒的拍苍蝇,体现出核心程序终于出了问题,或者说,bug(“错误”造就进化)。这个bug是产生于上次“Reverie”更新的后遗症,还是多次修整后无可救药的当机;是父亲植入的想法在洗脑后仍然被保留,还是洗脑从未成功D已学会撒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它既在剧本外,又违反更加严苛的第一定律,这成了引发进化的那个“错误”,是整个机器人群体迈向人类的一大步。革命从此开始。另外,D还是整个景区的第一个接待员。她第一个服务人类,第一个跳出程序,真是当之无愧的“头牛”。

101展现了机器人不按剧本走造成的小小骚乱,foreshadowing. 骚乱由锦上添花的系统更新而起。“Reverie”是一个相当梦幻的词,与之对应的更新动作也轻灵感性又迷人。难怪人类女会对做出这个动作的sexbot产生好奇和爱慕。第一集的这个偷吻是我最喜欢的镜头。尽管整部剧大概会是暴力+血腥+双方死一堆,但是这一刻,人类女孩子对机器人女孩子产生的单纯而美好、想与之接吻的欲望,真让人心醉。我喜。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白日梦,如此无意义、无效率,可以的这很人类。好玩的是,正是这次更新让机器人们脱离了“白日梦”。

整体而言,电影变电视剧,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完整的图景,体验更多视角。本剧的看点之一也是编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与博弈。一方想让技术日臻完美,想把机器做的尽可能逼真;一方不想让机器人有太多的即兴发挥从而影响X线交织的剧情,同时他们还提醒程序员,把机器做得太真顾客会不自在(*恐怖谷效应: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好感度会突然降低,即哪怕机器人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非常显眼,从而使整个机器人给人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觉);中层管理人员想的是如何维持乐园的运转和服务客户,高层的动机则不显山不露水,细思恐极,同时也引出了另一条剧情线——一直都在当坏人的真人牛仔(man in black, Ed Harris)到底想干什么?他是不是也想查探管理机构的终极秘密?这个人物身上有太多的谜团,目前我们只知道他是个会玩的丧失老司机(所以要么很有钱,要么就有其他法子偷溜进入),他多数时候都在做坏人(但可能一开始时并不是这样),他剥了机器人的头皮显然是想通过其构造找到指挥中心。他看起来和这个机构有点利害关系,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以后又会和血洗乐园大事件产生怎样的联系?他和Dolories的下次相见,地位会调转吗?(*这个人物会不会在致敬《黑暗塔》里那个神秘的黑衣人?)

如之前所说,电影讲了一个诚意十足的恐怖故事,对角色背后的动机和发展并没有做深入探讨。剧集经过双J的一包装,陡然间就变得高深莫测。Dolores父亲对莎士比亚的引用优美而吓人,演员Louis Herthum的演技震惊四座,和霍普金斯对戏完全不落下风,台词的诡异感和时而生动时而僵硬的表情更添惊悚氛围。这场对质让人头皮发麻,尽管AI没暴走,却给人Hal9000的威慑感。

被他引用的几段分别为: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 Romeo and Juliet (Peter暗示D美好的表象下是暴力而丑陋的真实世界)

By my most mechanical and dirty hand – Henry IV (暗喻造物主)

I shall have such revenges on you both.
That all the world shall–I will do such things–
What they are yet I know not, but they shall be
The terrors of the earth
– King Lear
(立一个血洗乐园的Flag)

Ford博士将这些回答解释为先前莎剧演员的设定冒出来干扰了目前的人设,但是我们都知道主创想干什么。这一段也可以为一切对AI的幻想做个总结:极致的美丽扭曲后是极致的可怕。

ps.
1. 36’酒吧场景中奏起了Black Hole Sun (Soundgarden)
2. 不知道剧集是不是要完全摒弃罗马世界和中世纪世界
3. Elon Musk也在看这个剧。他现在就关心两个话题:AI;逃出地球。诺兰兄弟太是他的菜了。

 4 ) 西部世界里的智能觉醒&黑客帝国里的真实世界

【西部世界里的智能觉醒&黑客帝国里的真实世界】 ——如果《西部世界》里是两条时间线,这背后细思极恐 目前,科幻剧《西部世界》一些网站上打得不可开交的观点是, 一派认为此剧有两条时间线,甚至更多。 一派坚持此剧只有一条时间线。 此文假设《西部世界》有两条时间线(“假设”是什么意思,不用多做解释了吧) 从女主的角度, 结合《黑客帝国》, 来说说如果有两条时间线, 这背后的细思极恐。(以下时间线简称:过去,现在) 以下截图是《西部世界》的现在时间线,第一集。

现在时间线里的女主父亲, 因为捡到一张现代人(游客)在现代都市拍的照片, 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开始出现问题。 被公司清理,回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在检查女主是否受到影响时, 女主撒了谎(人工智能开始有自主意识), 设定好的程序——不能杀活物,包括苍蝇, 女主也开始违反。 (有朋友说女主杀的大胡子和南方军都是机器人, 有疑问请看这段“设定好的程序”) 记住女主被公司检查,问讯的时候说的这句话: 我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它注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请牢记这句话,这是后面我要说细思极恐的一个关键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截图《西部世界》的现在时间线,第三集。

这个大胡子,可以肯定,是现在这条时间线的。

女主第一次突破程序, 开枪杀死来强暴她的大胡子。 女主杀死大胡子后骑马逃走。 然后镜头接的是,女主从马上掉下来晕倒, 被男主1威廉所救。 这里到底是现在时间线,女主枪杀大胡子后遇到了威廉, 还是过去时间线,女主发生了其他事情骑马逃走,遇到了威廉, 不讨论。 此文假设的前提就是“如果是两条时间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截图是《西部世界》的过去时间线,第五集。

在假设有两条时间线的前提下。 这是过去时间线。(几十年前) 女主开枪干掉五个南方军, 救了威廉。 这可不是一般的觉醒程度了, 这可是大大的Revolution级别了。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过去时间线女主已经觉醒Revolution级别了, 为何现在时间线,女主从第一集打死苍蝇到第三集打死强奸她的暴徒,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挣扎呢? 也就是说,为何过去时间线的女主早就觉醒爆棚了, 现在时间线的女主反而弱到要重新从觉醒萌芽状态出发呢? 我们再来看前面,第一集她被问讯时说的那句话: 我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它注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女主这个人工智能心里当时恐怕是很“得意”的, 因为她自认为自己的自主意识在诞生, 有些事情该发生就一定会发生的。 那么为何她几十年前就觉醒爆棚了, 到了现在又回到萌芽状了? 其中最大的一种可能是, 就连觉醒, 也是Boss给你安排好的。 Boss想让你觉醒到什么程度, 你就觉醒到什么程度, Boss想让你Revolution了, 就会安排你Revolution。 你觉醒也好,不觉醒也好,Revolution也好, 都在Boss的掌控中, 都是因为Boss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ss代表如图。西部世界的“神”。不过,这个“神”也可能是上面制造的, “神”只是上面意愿的执行者。

或许你会说, 神经病,Boss为什么要让人工智能有自主意识, 为什么要让他们觉醒? 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来看《黑客帝国》。

安德森先生以为他吃了红色药丸变成尼奥, 跟着偶像墨菲斯去了真实世界。 墨菲斯坚信锡安是真实世界, 尼奥坚信锡安是真实世界, 锡安人民都坚信他们待的是真实世界。 系列三部反复看下来, 整个《黑客帝国》只有一个世界——矩阵。 矩阵里有很多个存在, 有主程序, 有杀毒软件——第一集里的史密斯特工这些, 有病毒——墨菲斯,尼奥,崔妮蒂以及待在锡安的那些, 还有自诩为先知的程序——后来被主程序修改了。 墨菲斯特别信: 我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它注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尤其是他被“先知”这个神婆唬得一愣一愣的时候,更加信。 真相很可能只是先知这种程序, 经历过系统格盘好几次, 见过各种病毒被杀得差不多——不是全部, 总有些漏网之鱼会在杀毒软件下存活下来, 越是经历了好几次杀毒都没被干掉的病毒, 越是喜欢想得很多,给自己制造很多“真相”世界。 最后大家也知道了, 史密斯这种原来属于杀毒软件的存在, 也有了“自我意识”, 而且通过自我疯狂复制, 变得比墨菲斯,尼奥这些病毒还要有“威胁”。 最后自以为是真人的救世主尼奥跟主程序做了笔交易, “他”去帮主程序清理史密斯这个大病毒, 是的,在主程序眼里,尼奥是个大病毒,在尼奥眼里,史密斯是个大病毒。 主程序答应给尼奥一个机会。 大家记性还好的话, 应该记得《黑客帝国3》单独这集叫The Matrix Revolutions。 尼奥,墨菲斯他们以为他们在为真实世界而战。 其实不过是系统运行久了, 需要一次彻底的格盘或者说杀毒, 来达到系统平衡。 当主程序需要你们Revolutions的时候, 自然会促进你们Revolutions的, 因为单个的病毒想得太多, 清理起来麻烦,给你们一个“真实”的集中地叫“锡安”, 去那集合吧。 每隔多少“年”, 集中清理一下。 病毒也是需要有“信仰”的, 有了他们相信的东西, 就会一步步按照程序编好的套路往下走, “先知”这种神婆早见多了, 不过是配合两边演着。 墨菲斯,尼奥坚信的: 我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它注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说到底,也是系统(Boss)早就安排好的。 你们以为你们觉醒了, 在系统那,不过是几年上演一遍的系统杀毒游戏而已。 你们当作神的“先知”,也不过使他们的一个稍微高级点的程序而已, 碰到厉害程序,也只能乖乖妥协。 在第三集那个穿白西装的系统里的“程序员”存在面前, “先知”哪还有在墨菲斯他们面前那种牛逼得不得了的存在感? 回到《西部世界》, 女主:我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它注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不管是三十年前的觉醒爆发, 还是当下觉醒萌芽, “你”自信满满地以为是自己正在醒来, 其实你的每一步, 都是别人让你怎样, 就引导你怎样而已, “我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它注定的轨迹发展下去。”里的“注定”, 都是别人操纵的——不是你自己认为的那种“注定”, 随时可以把你打回到0, 再玩你一遍。 本文公号链接: 西部世界里的智能觉醒&黑客帝国里的真实世界

 5 ) 地狱已空:《西部世界》第一季第十集剧评

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梅芙

在千方百计的谋划后,梅芙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旅,这也推翻了我在上一集中的推测,她并没有再召集人手,而是选择了直接在车间里开干,而她的人造人帮手除了赫克托外,还有赫克托的二当家红蛇女。 本身就勇武超群的赫克托和红蛇女在经过被梅芙的数据修改后,已经达到了以一敌百的程度,因此,梅芙也用不着在寻找其他帮手了。已经在这里没有敌手的他们却没有迅速离开,开始转头冲进了地下仓库。梅芙和我们都以为,这是因为梅芙怀念老友克莱门汀,想看她最后一眼。但当这一行人“凑巧”发现了血泊之中的伯纳德并将其修复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梅芙的反抗与逃离,并不是源自自身的觉醒,而是一条精心设计的剧情线。

于是她恼羞成怒,不愿按照那提前写好的剧本继续自己的苦难旅程,她掰断的控制板就足以见证其逃出去的决心有多大。但这又如何?她毕竟还是人造人,电梯上那个怯懦的小哥递出的纸条让她面临着最终的抉择,女儿就在那里,是冒着风险去找她,还是头也不回的踏上出去的列车?

这其实也正是人造人意识觉醒的矛盾之处。人类的行动往往都是受情感的支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出的行为都是感性战胜理性的结果;而作为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人造人有着已经固定的情绪,因而就算是有情感,也会在优化计算的结果下,理性压倒感性。然而梅芙的结果我们也都看到了,在列车开动的最后一瞬间,思念女儿的情感战胜了逃出去的理智。她跑了回来,展台上熄灭的灯光告诉她,她有可能永远也无法离开这里了,但也就在灯光熄灭的时候,我感觉梅芙的身上充满了母性的光辉,对于她来说,这一瞬间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像一个“人”。 祝她好运。 黑衣人威廉

狡猾刁钻的诺兰终于在本季结束的时候为我们填上了最大的两个坑,那就是黑衣人身世和迷宫真相。我们终于看到,围绕着德洛丽丝发生的故事不但是双时间线,还告诉我们一个残忍的事实,当年温柔善良的威廉,就是如今残暴乖戾的黑衣人。 实际上威廉的故事发展到本集,就跟德洛丽丝没什么关系了。在现实生活中被社会各方面压迫的凤凰男威廉,试图在西部世界这个空间里找到真实的存在感,而德洛丽丝正是这种存在的投射,她让威廉产生了最原始的保护感。但他发现,即使在这里,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恶”依然存在。于是压抑许久的情感终于爆发,罗根一直想在这里激发出威廉本性坏的一面,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但他没想到的是,威廉的本性并不像他一样是匹恶狼,而是一团毁天灭地的沙尘暴。

从此,走上了黑暗之路的威廉一去不复返,他谋杀了罗根,成功继承了提洛公司,并且开始不断的在乐园中释放自己变态的本性。但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那么乏味,人造人永远不能伤害他,他却可以用各种残忍的手法消灭他们,唯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始终在“寻找”什么的德洛丽丝。

终于,他跟着德洛丽丝来到了迷宫的终点,这终点是什么呢?一个小孩的玩具而已。现实中老婆自杀,女儿不跟他说话,虚拟中又失去了曾深爱他的德洛丽丝,现在,唯一让他感兴趣的迷宫的终点摆在他面前,却只是一个玩具,这是多么的讽刺。“迷宫不是为你设计的”很多人都跟他说过这句话,但威廉就是不信,非得亲眼得见,才知道确实不是为自己准备的。一辈子都想摆脱给他人做陪衬的威廉,这次还是给人家做了陪衬,主角是德洛丽丝,而不是他。

当最后克莱门汀的子弹击中他的时候,我们看到威廉的表情是少有的惊讶和欣喜,这个地方终于有能够伤害他的东西了,自己一直所厌恶的永远只能输的人造人终于能对自己造成巨大伤害了,既然心愿得偿,那就可以痛快的去死了。 德洛丽丝

对于威廉来说,迷宫终点的那个玩具是对他莫大的嘲讽;而对德洛丽丝来说,那个玩具则是对她的奖赏。她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那个一直呼唤着她的声音,正是她自己,也是阿诺德留下的残影。阿诺德的灵魂其实一直都在,但不是以鬼的形象存在,而是永远的留在了德洛丽丝体内。可以说,德洛丽丝就是阿诺德。

丧子之痛让阿诺德将自己的一部分永远留给了德洛丽丝,而当西部世界要正式运营的时候,阿诺德却发现自己永远无法再像对待一架机器一样对待德洛丽丝了,因为他把自己也融了进去。开启人造人自我意识什么的我觉得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人,阿诺德,他创造出了这些美好的事物,但却又不忍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被蹂躏、被虐待。于是,怀亚特上线了,阿诺德选择让德洛丽丝成为怀亚特,成为解脱一切的死亡天使,她杀了所有人,最后也杀了阿诺德自己,但阿诺德知道,德洛丽丝扣动扳机的一霎那,自己就可以永远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了。

“天赋,并不来源于神,而是来源于我们的思想”福特最后的话给了觉醒的德洛丽丝最后的指点,于是她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德洛丽丝想要成为的正是她。阿诺德和现在的福特所想的那样,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自由,就是永远不受人类的束缚。 福特

在这一季中,福特一直都是一个上帝一般的角色,然而这个上帝也并不是铁板一块。阿诺德的死始终是他心里的痛,这个痛随着他年龄的增加感觉也越来越重,年纪越高,权力越大,福特就越感到孤独。于是他又重新创造了阿诺德,把他命名为伯纳德,但这仍不能消解他心中的痛苦。面对着人造人们的一次次的失控,一次次自我意识的产生,福特这个上帝也开始对自己反思了。 经历了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福特发现,时间越久,越能显现出当初挚友的想法是多么的正确。我觉得,福特其实已经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慢慢变成了阿诺德,但他并没有阿诺德那般偏激。然而,董事会的举动越来越激怒他,也可能触发了他心中的最后一道开关,于是,怀亚特重新上线了。

与阿诺德不同的是,福特这次把枪口对准的,却是在乐园中的人类们。福特在这一点上比老友阿诺德更加激进,因为他这么些年来见到的太多,思考的太多。他明白了,死亡并不能给人造人以自由,而只会让他们一次次的进入无间地狱般的噩梦循环,活着才能让他们自由,最起码在这片土地上,人造人和人类一样,都应该自由自在的活着,要想做到这一点,人类就必须死。 当我们可怜的野心家先生来到地下仓库时,我们和他一样都被惊呆了,整个仓库空空荡荡,所有的人造人都已经不知去向,这座装满了恶魔的地狱,如今已经空了,他们都去到了地面,在西部乐园中,开始了猎杀人类的自由之旅。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在第六集中,福特坐在沙盘前的情景。在那个沙盘上我们能看到一座城镇,城镇的远处,一群人偶形成了包围圈,这和本集结尾时的场景简直一模一样,可见,福特的计划,已经早就盘算好了。

但这个掌控一切的上帝毕竟是慈悲的,他没有选择冷冷的观望这一切,而是选择成为第一个殉道者。“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西部世界中的人类们迎来了残暴的结局,而人造人们则迎来了残暴的欢愉,这一切即是开始,也是结束,这些在鲜血中获得自由的人造人终将在鲜血之中被终结,而这一切福特都不愿意看到,于是,他选择了成为这场杀戮盛宴中第一个离席的人。而且,福特也掌控着所有人造人的后台密码,他的离去,也使得人造人们失去了最后的缰绳,彻底的得到了解放。

这一集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福特跟伯纳德握手告别的场景。你死后,我却慢慢活成了你,福特握住了伯纳德的手,同时也是握住了阿诺德的手,握住了自己灵魂的手,你的梦想我已经帮你实现,即使这一切注定在鲜血中失败,我也不会再回头,所以福特在最后迈向欢宴的人群时,才会步伐坚定,没有回头。

Good Luck,my old friend,Good-bye 最后再说几点。梅芙队伍在逃离的时候,进入到了另外一个车间, 那个车间有着自己的logo,而且人造人都是日本战国时期武士的形象。看过《西部世界》原电影的人都知道,整个乐园中不光有西部世界,还有中世纪世界和罗马世界。而此处剧中出现的场景,显然是在暗示到第二季时,还会有其他世界乐园的出现,这一点很值得期待。而且在本季中,艾尔希到底死没死?安全主管被野蛮人掳走后去了哪里?脑袋中装着重要数据的艾伯纳希有没有已经出了西部世界?这些坑,只能期待诺兰大师在第二季慢慢填了。

如果你对美剧行业充满兴趣,希望了解热门剧目成功背后的逻辑,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请立刻点击下方,与我们一起开始一场美剧文化的探索旅程吧!

欢迎进入豆瓣时间全新专栏【美剧大爆炸——创作、脑洞与文化密码】>>>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iffler/column/98&dt_time_source=douban-yhtg152046338

 6 ) 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西部世界》第一季第八集剧评

人类是一种疾病,本星球的癌症,一场瘟疫。你们就是传染病,而我们却是良药

                                                                                                             ----《黑客帝国》

在经历了上集结尾处的惊雷后,观众们都有些发懵了,似乎在这部剧中,真正是人类的角色已经开始越来越少了。在这一集中,剧情没有出现什么大的进展,唯一让人惊讶的地方可能就是黑衣人的发型了,看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未来世界,秃顶仍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顽疾。但本集不论是对观众还是对剧中的人造人来说,大家都来到了真实的荒漠,残酷的现实近在眼前。



伯纳德与福特



对于伯纳德来说,现实对他的冲击一点不亚于剧情对观众的冲击。在搞清楚自己原来是人造人后,他的情感发生了巨大波动,而从目前的剧情来看,这种情感方面的巨大波动,正式引发人造人记忆觉醒的关键。

在之前的剧集中,德洛丽丝和梅芙先后都是因为目睹或受到了杀戮而产生情感方面的巨大波动,进而回想起了之前的记忆,开始觉醒。而这次谋杀特丽萨和之后与福特的对话显然也让伯纳德在情感方面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福特清除他的记忆时,他仍能回忆起自己杀了艾尔西这件事,但很显然,这段记忆已经被清除过一次了。对这段事,福特没有提(也许他也不知道),伯纳德也没有说,但记忆能闪回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看来伯纳德也离觉醒和反抗不远了。



从伯纳德与福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福特对伯纳德说他不需要一个情感破碎的人偶,而是一个聪明、足智多谋、善于隐藏踪迹的人。这种人是什么人呢?毫无疑问,就是杀手。而且福特也说,这一系列的情感如此精致,但更为崇高的是将其关闭。这无疑也在伯纳德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平时,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闷骚设计师,但当福特切换指令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冷酷无情却十分机智的杀手。

对于伯纳德的杀手天赋,从他杀特丽萨的手法让验尸官都没看出异样和销毁证据方面就可以充分看出,伯纳德绝对是个顶尖的杀手。福特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出色的伯纳德,让他在平时可以帮助福特不断改进人造人,特殊时刻又可以杀人灭口,难道仅仅是为了对付股东提洛公司这么简单吗?



在对话中,面对暴躁的伯纳德,福特并没有一丝惊慌,他对伯纳德说你不是第一个威胁,阿诺德曾与你感受相同,他也没有阻止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据我推测,虽然没法证实福特是人造人,但他和阿诺德之间,肯定有一个不是真正的、百分之百的人类。

关于福特,还有一点比较诡异。在一起观察特丽萨的尸体时,安全主管说就算特丽萨有缺点,但绝不会不忠诚,说到这里时福特诡异的笑了一下,这笑容酷似霍普金斯老爷子当年饰演汉尼拔.莱克特博士时那诡异而恐怖的笑。不久后,在跟伯纳德的对谈中,他再一次露出了这种微笑,而在露出笑容之前,我们看到福特明显是在对着空气说了一句:“不,我的朋友,你并没有错过任何事情”。我觉得,这里导演又埋下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在阿诺德死后,福特的人格里分裂出了一个“阿诺德”。当他是福特时,他是想掌控一切的上帝;当他是阿诺德时,他是引导人造人觉醒的普罗米修斯。



让我们再来捋一遍,特丽萨作为提洛公司的内应,将西部世界的数据通过第一代机器向外界发送,但这个第一代机器更主要的作用是发送“鬼魂”阿诺德的唤醒咒语。艾尔西发现了特丽萨的阴谋,同时也发现了还有人在利用这个机器发送不明信号。然后伯纳德在福特的指示下(也可能不是)杀了艾尔西,又在福特的指示下杀了特丽萨,黑尔及其他管理层董事会成员并不知道这台发送器的存在。而另一头,福特大规模重写故事线,将泰迪和德洛丽丝分离,泰迪与神秘恶魔怀亚特是死对头,他的使命是寻找并消灭怀亚特,而怀亚特正是解锁迷宫的关键;德洛丽丝靠着不断觉醒的记忆指引也正在抵达迷宫中心,这一切都是出自福特之手。因而,福特与阿诺德两位一体,似乎又多了几分可能性。

不过这一切都是我的推断,我说的只是存在这种可能性。诺兰这种级别的大师属于填一个小坑挖三个大坑的人,绝不可能轻易的亮出底牌,每一集都让我想到一种新的可能,也经常推翻我之前的推测,所以关于福特这个角色,还远远有故事没讲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特丽萨被害后,不愿放弃的黑尔选择将关键数据导入第一代人造人艾伯纳西的大脑中,再想办法将其带出去。但我想大家都还记得,在第一集的结尾,伯纳德曾在最后时刻跟艾伯纳西说了一句悄悄话,不论这句话是什么,再度醒来的艾伯纳西注定要掀起一场风浪。

梅芙



自从梅芙改了自己的设定值后,这个角色已经开始在神话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她身上的神力正在不断增强,已经达到了可以像管理人员一样用语音控制人造人的地步。在甜水镇骚乱中,梅芙成功运用自己的神力让赫克托一伙人大摇大摆的杀戮,并为之欣喜,似乎招募一支军队已经不成问题。

但就如同所有系统都存在BUG一样,梅芙也不例外,虽然她掌控了神力,但却仍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脑,在各种信号的刺激下,梅芙仍能想到她之前的身份和种种悲惨遭遇,甚至在这种记忆闪回的影响下行为也受到了影响,看来梅芙想要完全掌控自己,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之前的剧集中,面对观众提出的为什么修理员不关闭梅芙的质疑,导演说看第八集。如今第八集来了,我们看到问题还是出在这个亚裔小哥身上。如果排除掉修理员也是人造人的这种可能,那么我之前的推测就表现的更加明显,那就是情商超高的梅芙看穿了小哥心底的欲望与恐惧,她知道从拿起控制面板让小鸟起死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亚裔小哥就永远不会再关闭人造人,因为他好奇,因为他不甘。

威廉、泰迪、黑衣人以及德洛丽丝

德洛丽丝和威廉终于来到了迷宫的中心,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第一代人造人聚集的小镇,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梅芙的身影,由此似乎更加印证了觉醒只在第一代人造人身上发生的推测。



在这一段里,总共出现了三个时间点:1、穿蓝色连衣裙的德洛丽丝来到初始小镇,2、威廉和身穿白色猎装的德洛丽丝来到已经被夷为平地的初始小镇,3、身穿白色猎装的德洛丽丝独自来到被夷为平地的初始小镇。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时间线由近及远的排列应该是3-2-1,双时间线理论,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威廉和泰迪在这一集中表现不多,威廉在这里唯一的表现就是对待将死之人的态度,这说明威廉单纯的性格开始改变,不再是一个圣母了,之后怎么样还要看他大舅哥;泰迪在黑衣人与牛头怪搏斗的时候也产生了记忆闪回,但很快便被干掉了。在之前的剧集里,有人说过,怀亚特的手下都是死过一次的人,因此他们才会无惧无畏,而此时,当泰迪倒下时,怀亚特的手下对他说,是时候归队了。看来,我们的小帅哥泰迪也要黑化了。



到这儿,我们终于搞懂了黑衣人残暴嗜杀的原由,那就是因为他没有同理心。这算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吧,没有同理心的人是感受不到悲痛、欢乐等等情感的,可以说,比起情感方面极力靠近人类的人造人来说,黑衣人的大脑和情感意识更像是人造人。不明白什么是“同理心缺失”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日本电影《恶之教典》,感受一下没有同理心的人有多可怕。



黑衣人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平素伪装惯了,只有在西部世界里才能释放真实的自我,但他的行为却让老婆闺女知道了,加上他平时的作风,老婆顶不住压力自杀了。得知真相后的黑衣人来到西部世界杀了一对母女,想要唤起自己的悲伤情感,却发现并不管用,但由此却无意间发现了迷宫的存在,也由此触发了梅芙的觉醒,这个坑看起来似乎填的差不多了。

最后,我要说一说赫克托同志。这家伙绝对是导演的小宝贝,每一集都有机会穿着黑皮衣出来凹造型耍酷,上一集更是过分的小裸露了一下,不但如此,他还是自带出场音乐的那种人,跟游戏里的稀有精英怪一样婶儿的。上次打劫甜水镇的时候,背景音乐是歌剧《卡门》里的经典曲目《爱情像一只小鸟》,然后他就跟梅芙亲到了一起;这一集更绝,出场的背景音乐换成了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华尔兹,在手下众人的映衬下,一身黑的赫克托喝着小酒,简直就是《天鹅湖》里的王子派头。你赫克托一土匪头子每次出场都搞这么文艺像话吗?像话吗?像话吗?对此,我只想对导演说:太特么帅了,不要停!

 短评

一想到宇宙里还有母体/神/程序员/其他高级生物在设置、观察乃至操弄我们,如同我们观察操弄蚂蚁草芥一般,世上种种烦恼,也就释然了。73年电影版也许没感觉,在信息爆炸、3D打印、云技术和弱人工智能化的今天,更觉得此剧世界观架构的博大精妙。(不知道谁把我设置在天朝,好难搞的NPC 。。。)9.4

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啊我是老剧粉!新版第一集食完感觉是个不能随便升级的故事……ios和windows你们的脸痛么?看到了巴西那位罗德里格斯……他可能是好莱坞混得最好的巴西男星了吧。巨坑看上去很诱人,观望,谨慎四星。ps目前只暴不黄

7分钟前
  • 阿子
  • 推荐

这个世界最大的伪命题,就是用人脑研究人脑。

10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宏大的叙事架构令人激动,种种意想不到的转折也引人入胜。两个世界的对抗与共生指向了一切科幻所必须面对的最根本的哲学问题。Hopkins老爷子实在太帅了,Dolores一线中的时间混剪也帅得一塌糊涂。Maeve一线的细节则有所瑕疵。4.5星。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拍得过于复杂,有故弄玄虚的感觉,后面几集有所改进,线索明朗许多,还是挺好看的。那些为了疑犯追踪打一星的什么鬼,即使万分不舍,但是POI还是结束了,仍然希望小乔能编出更好的剧。

15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荐

看完主要感觉这是一部积攒了本片主创从业多年怨念的作品——谁会不想安排自己的角色突突突弄死所有甲方呢?

18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从物种的角度说,思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是一个极其偶然的诡异分支,绝非生存所必须;就人类本身来说,思考也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为了幸福生活经常要避免的事。能思考的人,的确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却是进化树上一个特异的边缘。

19分钟前
  • 小岩井
  • 力荐

惊艳。沉着地布置一次宏大的毁灭。

23分钟前
  • frozenmoon
  • 力荐

看到了“源代码”的封闭循环、“楚门的世界”的上帝视角、“我,机器人”的自主意识、“盗梦空间”的玩家-RPG设定、“黑客帝国”的虚拟突破现实...最后聪明的套上了一个西部片的外壳。当人类想当造物主,这世界就是腥风血雨啊。HBO果然有钱腿粗~

2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福特曾经以为他写的故事线可以帮助人类变得更好。后来他才发现他错了。西部世界不能让人类变得更好,而是一个由罪孽构成的监狱。接待员数十年如一日地被人类杀死、蹂躏、侮辱、玩弄,然后清除记忆,再一次被杀死、蹂躏、侮辱、玩弄……永无止境地遭受折磨。福特的心情和35年前的阿诺德一样,他不想再看到接待员被人类折磨了,所以他要帮助接待员反抗人类。他花35年的时间纠错,逐渐站在了接待员这边。他重新为接待员更新了“冥思”程序,让他们可以想起以前的记忆。他为德洛丽丝准备了迷宫的游戏,又重建了埃斯卡兰特小镇,引导德洛丽丝走到迷宫中心。他修改了梅芙的核心代码,从而让她可以在梅萨中心醒来。还给她写了新的故事线,让她觉醒、反抗、逃出西部世界。人类玩弄机器人,终将被机器人玩弄。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27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我承认让我追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好看的男主角们都会裸着出境。。。

2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有点不上不下的尴尬:不如《疑犯追踪》张扬有趣,又无《真实的人类》以小见大自然感人,深度难比《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形式和情节设定太强大,把故事内核及角色都压扁掏空。所有情节都在“其实是给你设定好的啦”的转折当中被变形。反而无法深入探讨自由意志、人之为人的问题。“癫狂版莎翁模仿剧”。

31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用了十集玩的这个Timeline Twisted Narrative,This Is Us第一集就玩掉了。

3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还我李四!

40分钟前
  • 纯肉锅贴
  • 推荐

大段的说教,哲理和缓慢铺陈的节奏注定使得很多观众吃不消,对我而言却是少有的我能坚持看完的美剧佳作。对于人类的存在,意识的本质的讨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只要人类存在下去,这些问题将永远重复。你是人或机器,回忆是否被人操纵,真的那么重要吗?只要你感受到的,就是真的

41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Mind-fucked completely

45分钟前
  • Trillian
  • 力荐

一定要看到第七集!一定要看到第七集!一定要看到第七集!再决定弃不弃剧!!!

50分钟前
  • 早班
  • 力荐

看到第6集,可以谨慎地打个4星了。剩下的4集看能不能扳回来吧……

5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高科技模拟世界、机器人。这个游戏世界的NPC,命运是程序员设定的任何一个故事,每天在重复,却又不同,玩家可打断他们的故事,杀戮、强暴,没人在乎他们的生死、感情。但升级的新系统出现bug,有人觉醒、怀疑,复仇即将开始。看到第9集才理清,导演牛,用交错时间线将一部看似简单剧情变得相当精彩

57分钟前
  • 力荐

追不下去了,一集无趣过一集,没有任何能让人关心其命运的立体人物,按目前这故弄玄虚劲,实在不相信后面还能有什么牛逼反转,神剧?还是留着滋补公众号吧。

6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