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男孩

第4期

主演:NCT,127,文泰一,徐英浩,李泰容,中本悠太,金道英,郑在玹,金廷祐,李马克,李东赫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2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3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4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5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6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3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4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5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6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7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8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9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消失的爱人

尼克跟艾米是一对人人眼中的夫妻,男才女貌,男生是大学教授,女生则是名闻遐迩的女作家,典型的美式完美家庭模范。他们在纽约的一个派对上认识对方,为了彼此幽默风趣的谈吐而倾心不已,两人很快坠入情网,并缔结连理。不久,这对完美的夫妻却因为美国经济大萧条,男生的母亲癌末病重而搬回了落寞萧瑟的乡间密苏里居住。所有的婚姻问题也在这个小镇酝酿发酵。 这天,是他们结婚五周年的纪念日,一早尼克却去找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喝着闷酒,模范夫妻面具底下的汹涌暗潮似乎溺着他几近窒息,他正为生命大口喘着气。不料回家后,却发现了不寻常的气味,他那个金发碧眼的妻子艾米无故失踪了,家里徒留下被打碎的桌子。尼克马上报了警,让警方开始协寻妻子的下落,但接下来的发展更让他意外,因为警方透过层层的抽丝剥茧,发现了每一条蛛丝马迹都直指尼克可能是杀死自己妻子的凶手!加上尼克隐瞒的秘密接二连三的爆发,让这桩完美婚姻的假象逐渐瓦解,显露出一个“超完美谋杀”的疑云…… 本片由《七宗罪》跟《搏击俱乐部》的大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编剧则是由原著小说作者吉莉安弗琳亲自操刀,将原著小说中太过复杂的叙事结构简化成适合电影呈现的故事,并且自称改写了结局。 《消失的爱人》一书自从2012年面世以来,随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爱好,很多读者称赞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小说,在悬疑惊悚的外衣里,藏着的却是一个关于爱情的肉体与亲密关系的魅惑魂魄。不少读者表示,阅读完后,因太过震撼,所以直接又从头再仔细拜读了一次,第二次的阅读把贪快而遗漏的细节一一补上了,并且可以重新品味作者悉心埋下的细节。

 2 ) 人闲是非多

有几天经常看到陈赫离婚的消息,在任何可能看到的地方。现在,我已是个成熟的人,对陈赫一无所知,也没去Google。好多强迫我看的消息,新闻,电影,电视,就这么过滤了。人生苦短,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取舍上,我已经学会了断舍离。而且是完全自然的那种,简言之,已经成佛。很欢喜。

所以,看《Gone Girl》(失踪罪)时,我笑场了几次,一次是人心的邻居在她家草坪上点蜡烛,一次是俩访谈主持人出场时。

这是个娱乐致死时代,不管是有GFW的中国,还是完全自由自在的美国,不同的只是大家八卦的话题,八卦的层次高低而已,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参与事件是如此方便,以至于每个人都关心别人的JJ和MM胜过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这种八卦精神,互联网精神,信息传播互动时代,加上虚伪的政治正确,营造了一个强大的『场』。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你想想看,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点儿外遇,有一天老婆忽然不见了,家里家具又有点儿乱的痕迹,很自然的就报警了。然后.......

反正邻居点蜡绝对不是你曾经想过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你的一切隐私都曝光了。你忽然之间变成一个全国著名的负心汉。

这事儿的可怕之处是你并不是个娱乐人物,忽然就变成了全民的娱乐。
而这事儿随时会在任何人身上发生。你觉得你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可你根本不明白外人对你是什么评价,你觉得是小事儿,私事儿,大家可不这么认为。

如果说这是个恐怖片,这才是最恐怖的。

而人民群众为啥会变成事儿B呢?还是人民群众本来就是事儿B?
答案是:事儿B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来人畜无害。茶余饭后,碟大盘小随便聊两句。但有了大众传媒后,一切都不同了,大众传媒开始竞争后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大家推波助澜,互相诱导终于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大概十年前,我看六十分访谈时有一个大家(记不得是谁了)说,我家里没电视,知识分子是不看电视的。我当时很震惊----我也是知识分子啊,怎么我那么喜欢看电视呢,还对吴宗宪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种爱的发狂。

现在我已经不看电视了,不是强迫自己做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而是完全没兴趣看。时至今日,我终于理解那个老头那句话:知识分子是不需要看电视的。

所以,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黑婚姻生活,也不是黑什么中产精英的虚伪,它黑的其实是庸众和大众传播媒体。和《革命之路》,《美国美人》真不是一回事儿。

这俩人也算婚姻生活么?他们切土豆么?带孩子么?洗碗抹桌子么?有没有日夜相对,有没有激情消退的证据?(俩人才结婚五年!学人家谈什么婚姻!)这不是导演的重点。此处请参考以上两部电影如何不露声色的宣告爱情在婚姻里的死亡。

而这部电影里这夫妻俩,一开始就是奇葩,和婚姻无关。尤其是Amy,说她神经病都是合理的。在那样的环境长大,有那么一对儿虚伪透顶的爸妈。(演戏演到自己都入了戏),和她比起来,她老公至多是个麻甩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用成龙的话说『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男人而已。

眼睛雪亮的是那个律师。他接过太多这样的案子,深谙其中之道,并且运用的如鱼得水。在这个时代,谁能操控庸众,谁就能赚到钱,竞选到总统议员,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这是个比任何时代都看脸的时代。只要演技好,公关好,坏事儿可以变好事儿(出书,拍戏,卖故事版权...)

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明白为什么不要看电视,因为看电视会拉低智商。真的。
另:对于那些说这部电影道出婚姻本质的无病呻吟派,我想说,你那点儿婚姻和这部电影比,真的还差的很远,就算离婚也绝对没有『中产的虚伪』这么高级。房产证不写女方名字这事儿绝对不是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个层次的危机,顶多算个被骗钱骗色的失败生意。

最后回到标题,为啥大众有那么多时间关注别人的JJ戳哪儿了?因为太闲了。真的,像乔帮主说的,如果你知道人生还剩下一天,你会用来看电视,看八卦新闻么?虽然你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只要你还有时间看电视,看八卦新闻,说明还是比较闲。还没有变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Over。


 3 ) 仅是刺激了神经而已

       如果以之前的搏击俱乐部和七宗罪作为坐标,我认为大卫芬奇的这部新片并不值得豆瓣9.1虚高的分数。
      (先提有趣的事,在伯克利的影院有幸首映日看这部片子时,发现美国民众的观影人群真的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年或者是打扮良好的老年人,不禁感慨文化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经久的事情,起码白发苍苍的婆婆伯伯都对大卫芬奇充满着兴趣。这让我非常向往。影片前面有非常多的无聊的预告片,后半部分的剧情人们都是在笑声中。惊悚却有笑声,这的确很奇怪。)

       作为心理悬疑片的爱好者,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非常刺激神经的影片。首先,有畅销书的先导,我想大多数观者在观看之前都已经知道故事前半部分的大体情节:
        妻子突然失踪,看似急切的丈夫发表宣言宣布寻找,随即层层线索不断出现,过去和当下的情节不断交叉,从妻子日记中逐渐发现对丈夫谋杀的指控.......
        这个故事到这里已经充满了噱头,在最普通的场景中发生的最耸人听闻的故事一向深受人们所爱,也难怪每次拿起纽约时报书评都可以看到gone girl稳固地守在畅销榜上。然而对于大卫芬奇来说,这部影片的创新点乏善可陈。开头典型的大卫芬奇式镜头依然让人觉得干净,爽朗,灰色调的冷峻,优美又率性的利落。这是看他的电影时最享受的部分,随后镜头缓缓移动到一个呆滞的中年男人,他缓慢的移动,你感觉剧情开始了,观众充满了期待感......
        与其说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以我的的角度理解不如说这是一个psycho的故事,因为复仇者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目的,即是使被报复者痛苦,但在我看来,剧中的Amy经历了中途的心理变化,到最终已经丝毫没有想造成丈夫痛苦的倾向。
        你以为丈夫深情寻找妻子,结果他很有可能是杀了她的凶手。你以为丈夫杀害了妻子,结果妻子是疯狂的。你以为妻子是疯狂的,丈夫值得可怜,妻子出现了,描述了她的状况,你觉得她才是值得同情的那个。你以为妻子值得同情,结果从她的过去发现她一直习惯说谎,并不知道她哪句真哪句假。你以为她赢了,结果她被抢了。你以为她改邪归正了,剧情归于平静,结果血腥溅幕,她把救她的人杀在了床上。你以为她彻底崩溃了,结果她精心设计回到了她”正常的“生活。你以为绝对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正常“,丈夫绝对没有办法生活伪装的状况中,肯定会再发生些什么乒乒乓乓响击碎这虚伪的爆发。结果什么都没有爆发,一切都将这样”疯狂的“”正常“下去...........
        这是剧情片中最让人们期待的东西。峰回路转,不断创新的情节,而且确实是合理叠加的。在大卫芬奇的这部电影中,的确如此看似荒谬的情节是在一个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完成的。从Amy设计方案的时候可以看出她的作家式的兴奋以及报复的欲望,这个时候还是非常好理解的,普通的变态。随即发生的精心设计,在监控录像下把漠不相关的人无比冷酷的在性爱中杀害,而且完全缺场的歉意和情绪,已经将可以理解的痛苦和恨意转化为了不可理解的变态和冷酷。而最终在这样的枷锁的婚姻中,双方的”和解“成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极致变态。
       大卫芬奇的片子总是理性的直接揭发人性里最阴暗的一面,没有一点含糊。片中的无数细小的情节,所有关于这个事件出现的人,可以都算作疯狂的大军中的一员。从姐弟畸形恋的丈夫,孕妇,过于激动的人群,轻信的警员,冷漠的可怕的父母,悔恨的小情人。都显得那么apathy。与其说是他们的愚蠢,轻信或表面,不如说所有人都懒得care the real deep truth. 所有这些apathy集中在一起,汇聚在Amy身上,成为了她极致的apathy. 最终到达了终极变态,而导演表达了每个人都是变态。
       然而这是影片的核心思想却也让人异常遗憾。关于心理的影片,在禁闭岛里感受到挤压在痛苦中的两种幻想,在惊魂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很细致的心理现象,在搏击俱乐部中体会这个人每个想法上的转变和挣扎,这些心理上的悬疑和惊悚都是让人感觉到痛苦,纠结,忧郁,怜悯的,因为他们都很细腻,很具体,让人能够巧妙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理现象不是目的而是思考的引线,思想的引导者。这让我想到黑镜第二部中的白熊,同样是用巧妙的方法提出了有可能造成的整个社会的扭曲,但是会更有具体的原因和指向,而不是因为 所有人都是变态。 而这部gone girl连痛苦都没有,甚至没有办法让你觉得恶心。apathy是核心,导演很合理的连表现细节都表现得非常apathy,贯彻着既然变态就变态到底的政策,循循善诱直接引向结论,非常不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变化,没有旁敲侧击也没有旁征博引,以至只要跟着剧情走到尽头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引出思考。
       另外,关于婚姻与爱情的思考,这部影片让人觉得压抑和悲伤,然而这种悲伤又没有真正的说服力,让人真的能够信以为真。
       这部影片就像打了一连串机关枪,噼噼啪啪非常响亮,最后没有礼花也没有留下战利品,没有击中任何东西。
        

   

 4 ) 说说我打两星的原因

看到好多给五星四星的,以及’冷峻’、’深刻’的评价。说说我为啥打两星。首先必须说明,无论大家怎么喷,两星是看完’全片’之后的诚实感受。之所以强调全片,是因为电影的开头是很棒的,4星甚至5星的确不过分。实际上,个人认为前1/3都很好,一直到揭穿整个失踪事件是妻子的预谋,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悬念感很足。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物设定走偏了,电影失控了。
导演把妻子的角色设定成一个不折不扣的psycho——你知道这时候观众我有多失望吗。当主角变成疯子以后,所有黑婚姻,黑中产,黑中年危机,黑parenting和大众媒体等主题的深度一下子锐减。就像审问一个谋杀犯,如果他/她是故意杀人,那么背后就有很多原因值得深挖,然而一旦发现该犯人是精神失常,他/她杀人时只是在发病,性质和趣味性就完全不同了。而这部片子的2/3都是讲她如何发疯这件事,拍得再细再耸人听闻,也不过是一种基于“看精神病人如何创造性地发疯”的猎奇,并无多少深度或者批判性可言。女主psycho的基调定在那里,她再怎么疯狂、离奇,都显得“不足为奇”,不能/或者说几乎很难将其归结于7年婚姻盘根错节层层叠叠积累下来的问题的总爆发。
导演的第二个失误是没有对该爆发交待哪怕一个说得过去的、导致她爆发的原因。因为退一步讲,假如故事中断或后半部分,一定要把女主设计成psycho,那么铺叙部分就该加强对这段婚姻的窒息性的叙事。深刻而又不露痕迹地描绘,婚姻是怎样提供了,把她从常青藤高材生一步一步逼成psycho的“可能性”的情节。但是,也许是为了保持悬疑性,也许是为了突出揭露她其实是psycho的那一刻的强烈反差,铺叙部分对这个“可能性”着墨甚少,只能看出她的父母有控制欲,经济危机加剧了心理扭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以上三点,每一点都可以往细了拍,但是这部影片的情节却是蜻蜓点水式的总结,什么都提到了,可什么都只是浅浅地一笔,所以对于她的病变,观众无法同情——因为找不到原因。
来说个我眼中的最大败笔:抢钱的情节。情节由因果串连,因果构成了整个叙事。女主钱被抢的情节,是她联系巴尼叔叔的’因’,而且是唯一的原因——这说明,她联系巴尼叔叔纯属意外,她本来没有打算联系他——换句话说,巴尼叔叔的死,与女主的计划,以及她在电影里面忙活了大半天的事,没有一点关系。因此,叙述巴尼叔叔之死的全部情节,以及围绕此情节的悬疑部分(比如女主利用他对她的迷恋控制了他很多年的暗示),对女主的个性成因帮助不大,是进一步描写她疯狂的状态。最根本的,她这个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原因,还是没有看到。而巴尼叔叔之死几乎占据了电影的整个后三分之一。
个人认为,芬奇是个善于制造悬疑的高手,这从影片开头涌动的张力可以看出。芬奇真的很会撒网。但这部片子对角色设定的失误,对情节成分失去重点的把控,不仅让悬疑打了折扣(如前所述,由于缺乏对于女主心理变化过程的叙事,悬疑变成猎奇和惊悚),也让主题显得莫名其妙。网破了,不知道导演想强调什么,想黑哪一部分,一会儿是婚姻,一会儿是中年危机,一会儿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冷漠教育,结尾部分似乎又在黑大众传媒与公众舆论之间的吊诡关系。
剧中那段至关重要的、造成了电影中一切结果的原因的婚姻(以及婚外情),还真没看出什么特殊或者特别残酷之处,更没有通过此片看出“婚姻的真相”——说有真相的同学拨冗也让咱开开眼?最真切的感受是,小本运气不好娶了一个高智商的疯子。。。。。。

补充:其实女主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的真的很令人好奇,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从小家境优越,从高中起就懂得运用美貌控制男性,并且一控制就是十多二十年,控制的男性不止一个,并且高知。栽赃一名男性(致其数年不敢翻案),杀死一名男性,最后跟本来预备栽赃的男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复了合。要我说,她跟小本那点事应该电影开头十几分钟就讲完,倒叙,重点拍恶女前传。。。。

 5 ) 非常好的观影体验(纯影评+个人感受——媒体、婚姻、女性社会角色)

在结婚周年纪念日这天,Affleck演的Nick发现妻子Amy不见了,警察来了,媒体来了,全城都轰动了,后来全国人都议论了起来,这就是电影Gone Girl的剧情基础。

Gone Girl 原著电子书,一读就停不下来了。

无剧透。
----------------------------------------------------------------------------------------------------
David Fincher 和 Trent Reznor

Fincher的名字就能顶一篇上等的影评,吸引你自动去看他拍的电影,因为他没有拍过什么平庸的片子。他每场戏都要重拍n多遍,是那种非常追求完美的导演。你如果找得到他以往电影的评论音轨,比如Fight Club,整场电影只听他旁白都是享受,大师级的水准。这部片子看完,根本想不出除了Fincher以外谁还能导演好这部片子,或者谁还能更适合导演这部片子。
电影的剪辑真的很完美很紧密,每场戏都有效率有意义,每场戏的衔接又自然。
Trent Reznor的配乐,跟他在The Social Network里面的风格差不多,有时候根本注意不到,但是就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一开始的5分钟确实有点响,没有听清楚主角们在说什么话,后来就好了。这几天重新找来听了一听,感觉很妙。
----------------------------------------------------------------------------------------------------------
演员/人物/演技

电影的选角大体上非常合适。
Ben Affleck 演的失踪妻子Amy的老公Nick,在电影中时而饱受媒体和大众的猜疑和抨击,有时也受到追捧和赞扬。Affleck算是好莱坞里这个年龄的大牌中,最适合这个人物的演员之一了。Affleck出道得奥斯卡奖时才25岁,意气风发,后来开始与Jennifer Lopez拍拖后,成为狗仔镜头下的牺牲品,又在2003年跟J-Lo拍了Gigli,跟现任妻子Jennifer Garner拍了Daredevil,任挑一部都可能算得上是电影历史上最烂的片子之一了。事业滑坡,感情失败,慢慢好不容易通过The Town和Argo攀登回顶峰,又因为成为新的蝙蝠侠遭受历史上最大的选角争议。所以他的表演自然而沉静,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亲身经历。事实上,Fincher挑他也正是因为他那个沉重、惹眼的下巴。但这个人物本身并非就一定是Affleck本人。Nick这个角色虽被浮躁的大众误读,却也利用那种浮躁来美化自己的形象,这一点,Affleck本人是嗤之以鼻的。他说,所有为电影做的这些宣传和访谈,他的谈吐和态度,说到底并不能证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比较有意思的小趣闻:本来Nick在纽约要戴一顶Yankees的帽子。你如果知道Ben Affleck是哪里人的话,你会了解,Yankees跟Red Socks是死对头,Affleck死也不会戴他们的帽子的。在Fincher的坚持之下,他最终戴了 New York Mets 的帽子,算是折中。 另外,电影中的他已经高壮无比了,可见到他的蝙蝠侠气质,大家期待吧。

饰演Amy的Rosamund Pike以前是个邦女郎,还是反派,在哈利贝瑞和她同时存在的一部007里面,谁还会去关注贝瑞之外的人呢?就算她在Jack Reacher里面演汤哥的女一号,还是没给我留下印象。但是这部电影里,她的角色层次太多了,给了她充分的空间发挥演技,从表情到谈吐,她非常有说服力。她肯定会被学院提名为最佳女主角候选人,至于得不得奖,就看Amy Adams、Reese Witherspoon等人到底有多给力了。Fincher选她演,是因为看中了她的某种气质,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直到有一天,Fincher问Pike:你是不是独生女啊?Pike说,是的。Fincher说,怪不得(Amy这个角色就是被父母寄望很高的独生女)!这些小事都挺有意思的,我得知这些东西都是很幸运的看了些曝光率不高的访谈。从中也看得出,Fincher操控整部影片的运作有多么的细致。

Tyler Perry演一个律师。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那是你作为非美国观众的幸运,因为你真的没必要看他演的一切其他电影(普遍情节都涉及他打扮成大妈)。但在这场戏里面,他演一个专门给大众特别关注的犯罪嫌疑人脱罪的律师(我突然想起了Se7en里的Greed),当然自然也会被社会投来某种不必要的仇视。大概也正是因为美国大众对Tyler Perry以往电影的厌恶,他饰演的律师面临那种消极态度时的自若和稳重,也呈现的比较舒服。

唯独有点奇怪的是Neil Patrick Harris,我觉得他是个很有天赋的演员,也很有戏路,但选他演那个角色,感觉力度上和威力上差了点火候,不过也是个人感觉。

----------------------------------------------------------------------------------------------------------
情节
电影大体上是个失踪案,你不要了解太多,只需要知道去看就好。
需要简单讲一讲的,是电影里涉及的三个我能明显感受到的主题:

第一,媒体审视、网络怨怒、大众愤慨
HBO的The Newsroom里面有一集专门点名分析了Nancy Grace的电视节目是如何通过过度解读、分析法庭录像,操纵大众对案件理解、对被告人态度的。这部电影用含蓄却也非常明显的方式也表现了这种现象。
你坐在电视前看新闻,根本不认识的一个人,就因为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动作,听一听评论员的分析,就感觉马上明白了整个事件,了解了这个人的性格、动机了,这是非常疯狂的,却也是美国主流媒体经常做的,是一大悲哀。其实虽然中国的政策和案件相关的新闻没有这些过度分析(I wonder why),香港的狗仔报纸,还包括大陆的娱乐电视,真人秀,微博,无不通过渲染、炒作赚人们的眼球。这并不是美国独有的毛病,这是资本市场找到了人们当今注意力发散、浮躁、而又需要刺激的毛病,利用、开发人性弱点后制造的大环境。影片中的旁观者们,激动地将一切从无到有再到无再到有的解读和揣测,电影的观众们很自然的就能看到其荒唐——人们太容易的就被媒体俘虏了,什么汪峰,什么王菲,什么房祖名,你以为你知道足够多的东西来评判讨论别人,但是你到底知道多少呢?你只是被呈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煽动人的情感,但你若被煽动,到最后只是浪费了一坨时间。电影这种默默的评论,是我非常喜欢的。

第二,完美婚姻、完美爱情的谎言
电影中男女主角认识的故事非常绚丽,男的很风趣很有魅力,女的也是很酷(The Cool Girl)。但是你我都知道,当你在外面跟异性认识的时候,你有多么卖力去遮掩自己,而肤浅的爱来的总是那么容易。再加上爱被商业化、浪漫化、轰动化了,人们对爱的认识早已模糊,以至于根本忘记了自己的遮掩,自己的谎言,也忽略了对方的不足,对方的假面(参听陈奕迅《大开眼界(打回原形)》),最后人人都“爱上”了自己本质上并不爱的人。在婚姻里,你并不能永远虚假下去,原本的你难免穿帮现身,这之后,婚姻就会碰到灾难性的问题。如果你没有长期处于亲密的关系,没有真正认识彼此,没有摸索过揭露对方后互相嫉恨的可能性,我们如何能有信心说自己婚姻将会完美?如何开心而无拘无束的发下婚誓?对于社会压给我们的这些“传统”“价值”甚至“任务列表”,我个人经常感觉得到,也很反感,而电影也充分的反映了某种极端的后果。我一向认为我们有人口问题,结婚生子都不能为人生价值定性。

第三,性别、社会角色、Feminism

(略有剧透,没看电影请饶过下面这段)





电影着重描写Amy同Nick的游戏,将观众的眼光吸引到了Amy的阴冷手段,大家看到的是电影里经常表现的那种老套的“女人因为男人怎么怎么样了,于是就报复这个男人”的情节,女性看似强大,但她的世界依旧是绕着男人转,她的生活依旧是男人生活的附属(又让我联想到了烂片《The Other Woman》)。Amy这个人不对、不健康,还有一方面是以上所述的原因。但电影里同时也有一个女探员,她的洞察力、她的直觉、她的智商、她的办案能力,都在自己同伴的上乘。而Nick的妹妹Margo,是Nick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道德秤杆。这电影里有趣的女人不少,但她们却没有Amy 风光,也没有得到Amy在结尾得到的补偿。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细节。当今社会的话语权还是在男人,吃香的女人是符合社会所设想的形象的那种女人,而Amy完美的饰演了那个女人。为什么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目标解决的这么慢,为什么女权主义中有各种嘈杂的声音?参见第一,媒体的能力是强大的。


===============================================================
综上,David Fincher再次没有让我失望,这部电影是一部上乘之作,虽然这篇文章最后部分都是个人体会,不一定有人同意,但不能否认,整部电影从剪辑、配乐,到节奏、剧情的娱乐性,都是很让人满意的。从头到尾有不少大笑的时候,是本年度观影最美好经历之一。

 6 ) 病蔷薇

《消失的爱人》是一部很酷的电影,不仅仅因为AMY如魔女嘉莉一般浑身鲜血,以胜利者的姿态浴火重生,完成了又一次新的假人格塑造;比这更奇妙的是,AMY这个角色激发出了观众心中的恶。我必须得承认,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在心中为这个心理扭曲的碧池摇旗呐喊。直到她最后一次给自己的丈夫下了套,余生都要捆绑在一起,并告诉他:即使相互折磨,相互伤害,但那就是婚姻啊。此时此刻,屏幕前的绝望主妇们,心中的恶已经满得快要溢出来了。负能量在结尾字幕浮现处释放。

还是萨拉沃特斯说得好:男人的变质顶多是从天堂到凡间的程度,女人的恶是直接从天堂到地狱,这无疑还是男女大脑构造不同的问题。懒惰消极的丈夫值得被惩罚,但即使被作弄至死,他仍然是不会试图也没有能力去理解心思纤细,敏感到变态程度的妻子的心。AMY渴望的婚姻是每天有花样有游戏,NICK的婚姻是吃喝拉撒,尽可能去应付妻子的期望。

年中时有部日本电影叫《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消失的爱人》在各种话题和解谜套路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媒体舆论不遗余力的过度介入渲染,见风使舵;对普通大众孱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嘲讽;以及窥探人类皮囊之下深深的恶意,情感关系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微妙存在的敌意。所以这起自导自演的案子还可以有一个别名叫《白雪公主被杀事件》。


电影还未过半的时候,AMY伪造案发现场嫁祸丈夫,自己却逍遥法外的真相已经告知观众。如果说前半段是连TVB的刑侦剧都能拍得出来的水平,那后半段以AMY视角展开的失踪之旅才是故事的真正开始。这也导致整部电影的意图不是在跟你讨论家庭伦理或者唏嘘七年之痒,虽然通过人物的台词道出了不少夫妻相处中残酷与虚伪的一面。但故事的核心也就是题眼只有标题人物——GONE GIRL,也就是AMY。整部电影就是一篇心理扭曲少女的精神病理解剖书。

报复,落难,杀人,复活,华丽回归,常春藤盟校出身的聪明姑娘在一系列高智商无底线,害人又害己的犯罪手段,没有太过烧脑的地方,真正有趣的是她本身:被父母榨取剽窃童年,嫉妒着父母虚构出的那个童书中的同名女孩。电影开场时的童书推介酒会上,NICK看着一张张漫画板,把画里的完美女孩amazing Amy与自己的爱人混淆在了一起。

你什么时候养过小狗?
那是“她”的小狗,这能使她深入读者的心。我小时候就被淘汰出了田径队,但是“她”是个运动健将一直练到了大学。

作为童书的原型人物,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今天我们为书中的AMY举行了一个虚拟的婚礼,您本人是否也真的结婚了呢?
欧,“她”始终在生活上领先我一步。

即便是在女儿失踪后的第一次新闻招待会上,父母双亲依旧是端着童书作者的架子,做着体面又不乏煽情的演讲:
神奇的AMY伴随着数以万计的美国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帮助我们找到她。
在父母心中,女儿的第一属性首先是她的社会角色:聪慧完美的卡通书主角AMY。显而易见,这顶帽子扣在AMY头上并不舒服。在结婚五周年纪念的寻宝游戏中,她留下这么一条线索:想象一下我是个坏女孩,我早该得到惩罚。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AMY的控制欲越发强大,她使他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机敏,激励他提升到与她相当的层次,她锻造了自己梦想中的男人;并且有这个自信,她的男人这辈子最棒的时候,正是努力成为她希望样子的时候。她卸掉精致的妆容,舍弃柔顺发亮的金发,撕掉皮囊成为一个凸着肚腩的平庸中年妇女,有一刹那AMY是真的想割舍这段令她丧失尊严与金钱的婚姻,顺便割舍那个通情达理,温婉贤淑的自己。如果就那样结束生命电影就没那么精彩了,了不起的毒妇最终还是选择苟延残喘地选择活了下来,那并不是因为爱,而是她容不得自己在大功告成之前居然阴沟里翻船,就像她最后被丈夫抵在墙上时说的:我不会半途而废,我就是这样的贱人。她必须要赢。

AMY任性得就像是一个从未长大过的小孩。恐怕从父母把对她的爱分摊给另一个虚拟AMY的时候起,她的内心就没长大过。做出来的事情很恐怖,但她就像小女孩在撒娇一样求关注,以一种恐怖的形式在撒娇。日本人管这叫黑化病娇。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撒娇的女人最危险。

她是最好的女孩,也是最坏的女孩。她精心地为每一次结婚纪念准备寻宝游戏,纸婚的时候送了丈夫笔记本,让他继续写作事业;花朵婚的时候带丈夫到后庭去看野花。她淘气起来也可以从“被强奸”段位毕业,直达“杀人犯”的里程碑。在她的自供中,我们知道她在案发的早上争分夺秒地制造假血泊,写假日记:一开始的确是真实的,但后来呢?我就可以随便杜撰了。所以镜头里回忆部分的争执推搡,到底有几分是真实的我们也不得而知。或许NICK并没有那么粗鲁,他唯一的糟糕或许仅仅像他在女警官面前面前表现得那样:不清楚妻子的血型,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朋友。这些懒散的微小表现是足够一个女人内心死上几回的。

我倒不认为AMY杀了可怜的痴情贵公子DESI,回到NICK身边完全是因为信了他的电视表白,念及往日情怀。另一部分的AMY习惯性地爱享用游戏欲与破坏欲,当DESI身披拯救者光环把AMY带到湖边别墅,并演示牢不可破的监控装置时,就注定了悲剧。AMY的一惊一乍,并非因为她的柔弱恐惧,而是这个游戏根本不是她想玩儿的,被他人置于控制之下显然是她的逆鳞;一旦陷入被动,空虚中,就企图要让自己闪闪发亮。DESI这个可怜得替死鬼太平庸,根本无法企及敏感霸道,内心扭曲的AMY的游戏领域。

AMY惊人的狡猾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灵魂:自卑又傲慢、霸道又隐忍、自弃还复坚强、冷血又饱含深情。这是一个精彩迷人的角色,我爱那个金发碧眼说话拿腔拿调的cool girl,也爱那个浑身鲜血的crazy gril,她从来都不是gone girl,她的走是为了回来。看完电影之后脑子里还满是AMY侧躺在床上似笑非笑的脸。女演员罗莎曼德·派克贡献了我观影史上见过最血腥震撼的表演,值得赢下一尊金球奖。而男主角本阿弗莱克的表现相形见绌,不过这正符合他的角色:善良平凡,没有大坏特坏,却是个绝对的弱者。

 短评

人渣大战

7分钟前
  • RKO
  • 力荐

I love David Fincher! P.S.: 开始前,旁边坐在一群couples中的单身小哥无聊郁闷地喝咖啡;结束后,他幸灾乐祸地跟我说,Now every couple feels no good...

8分钟前
  • Wilkins
  • 力荐

FFF团大作,四星半,好一对天”作”之合,结局没有改动,剪辑依旧犀利干净,本阿弗莱克真的很贴男主的人设,笑起来又creepy又喜感,面瘫一点不浪费,还贡献了本片90%笑点,其实这是荒诞喜剧我会说,女主SJB起来睫毛都会颤抖,太SJB了,男女主简直天造地设配一脸HE,哈哈哈单身狗笑着出影院最佳选择

12分钟前
  • DEPARTURES
  • 力荐

最近看了太多不温不火的文艺片 芬奇叔一出手直接被震得回不到现实世界 原作者执笔很棒 跳切这么多叙事一点都不乱! 女主是一朵最高等级的白莲花! 人美心狠手辣 专注高层次人格扭曲数十年! 自打中段揭露是自导自演以后 我胃部搅动和后脑发麻的感觉就没停过啊! 层层转折后的结局那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15分钟前
  • kidpt
  • 力荐

“我爱过你,可后来我们做的一切就只有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这就是婚姻” 大卫·芬奇近几年最具观赏性的惊悚悬疑片,水准直抵《七宗罪》,观感介于《危情十日》《登堂入室》之间,手脚发麻,牛逼到停不下来,2014年度十佳。“当两个人相爱,但无法幸福,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1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男:我们互相折磨,互相控制,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女:这就是婚姻。

17分钟前
  • ToTheMoon1900
  • 力荐

很讽刺啊,高帅富输在大电视上,因为丈夫的深情表演被高分别率的宽屏大电视放大了,如果妻子看的是旅馆里飘着雪花的小电视的渣画质,八成是不会被忽悠的。所以这片子说得就是媒体,尤其是装备精良的媒体有多么可怕,正是为了对抗扭曲现实的媒体,才有的广电总局吧 #工业改变一切#

19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聪明绝顶的女主为什么不好好跟长得像马云的富二代在一块儿,而要回到那呆傻的丈夫身边呢?就因为看了会儿电视?

24分钟前
  • 似零
  • 推荐

讲了一个天蝎腹黑绿茶婊的故事!

29分钟前
  • 幸运儿与脱身术
  • 推荐

年度最佳date movie💄

31分钟前
  • 推荐

一对和谐的夫妇坐在沙发上尴尬地看完了这片。。。

34分钟前
  • 朱老板
  • 力荐

哈内克似的割喉真是万能药... 大卫芬奇要多恨现代媒体。美国社会结构就是少数精英控制了洗脑话语权,而大部分人则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维护着虚幻的道德...

37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以为结局会改,但只是比小说延续了一些情节,但本质上还是那种生活。全片越看越浑身发冷,女主角的表现确实是奔着小金人去的,但若不是为了冲击奥斯卡,这片本该是情人节的最佳献礼。

38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酷到不需要朋友。一个狗咬狗的故事,没有人是无辜的。喜欢男主问为什么我们要毁掉对方互相伤害的时候女主面无表情的答因为这就是婚姻。结局啊结局,我原本以为两个人中终究会有一个杀掉另一个,没想到是一个更加恐怖的结局。

39分钟前
  • 我不是盆栽啊
  • 还行

相信我...其实,这就是马伊琍和文章的故事...

4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芬奇的导演值得五星:干净、冷峻、爽利、紧凑而又松弛有度,高潮一幕的配乐甚为精彩,视觉冲击力十足。情节编排上出人意料,有较为明显的社会讽刺,唯一不足在于对Amy的性格解释缺乏,过分聪明的同时也相当愚蠢,而这一切却都理所当然。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后半段我一直期待有更惊喜的东西,可惜没有。

51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这片无敌了。故事太尼玛牛了。人物状态看得我蛋都疼了。芬奇就是我的神!

52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爱人不见了,千夫所指。爱人回来了,万丈深渊;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这是面子。爬满了虱子,这是里子。

5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竞争者,当然这也绝对是一部芬奇风格的佳作。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猜不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节的故事,叙事视角转换,真相谎言交织,边看只能边感概中国再过一百年也写不出这水平,回来一查原著小说曾经连续八周位居纽约时报精装小说畅销排行榜第一名。【MCL JP】

60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