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很忙

第05集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篇影评

 1 ) #门捷列夫很忙(Mendeleev Is Busy)——让你开心的化学纪录片

银针碰到鸡蛋也会变黑;声称“可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里却含有汞这种剧毒物质;“吞金而亡”其实是因为黄金太重压迫了脏器……这些匪夷所思的现象背后,是谁的身影? 不粘锅、钢材、暖瓶、芯片、食盐、骨骼、肥料、蓬松柔软的面包、耀眼的钻石、柔滑的铅笔芯……又是什么,构成了这大千世界? 【这就是元素们的故事,它们种类不多,却构成了世间万物。我们很难看见它们真实的面貌,却很熟悉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样子。它们的单质大部分都有毒,有些甚至害人不浅,却又是生命诞生和繁衍、人类美好生活的塑造者;它们有的暴烈,有的安静,却又和谐共生,共同奏响了宇宙共鸣曲。】 感谢夜以继日致力于研究的科学家,感谢勇于挑战、不惜牺牲生命的科学家,感谢不断核实订正、助力科学发展之路的科学家。💪

————————————————————————~亮点~ ✔️语言风趣幽默又工整,贴合动画特点:比如“门捷列夫先生请不要着急,还没到你出场的时间。” 比如“拉瓦锡珍贵的头颅被砍下了,但人们探究万物本质的双腿开始在正确的道路上狂奔。” 比如“氢虽然最简单,但也是最伟大的元素。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全宇宙。”比如“胡克低下头,发现了‘细胞’;而伽利略抬起头,重新认识了‘宇宙’。” ✔️片尾会结合中国的元素发现故事,比如元素周期表开创性的翻译方法、所谓“阴气”“阳气”之说、砒霜、鹤顶红。 ✔️时长适宜,25分钟/集,无乏力感。

 2 ) 强烈推荐

本来没打算认真看,结果看了就停不下来。不论你想学好化学还是纯粹出于兴趣,这部科普系列都强烈推荐。虽然打着门捷列夫先生的旗号,不过他只是第一集的主角(半集)。弹幕和我都热烈期待着他会在哪一集又出现。

能心情愉快地看科普系列,属实难得。看完再找出元素周期表,脑海中已经有了框架,那些曾经拗口的元素,统统排列整齐有了自己的故事。还有无数的发现过程,对前沿科学的简单概况,让人大开眼界。

非常推荐。

 3 ) 感想1

目前发现元素有118种,有20多种人要元素。构成人的主要元素只有25种。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一时代的。泰勒斯科学的鼻祖。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氧气的研究,加热高锰酸钾制造氧气,还制造出二氧化碳并融与水里成了现在的苏打水。氧是酸素。色盲症也称为道尔顿症,提出了原子论。不粘锅是涵氟图层。暖瓶可以保温是因为中间夹层镀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之父,四个空格问题。氢氧碳氮四大天王。137亿年前什么都没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氢元素产生了,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四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氦原子,恒星死亡后会形成超新星爆炸产生中子星和黑洞,极端条件产生铁以后的元素。太阳每秒消耗6亿吨氢。用锌和稀硫酸制造氢气。地球的年龄是46亿岁,还能存在50亿年。寒武纪的生命大爆炸。氮气占道空气的78%,氨基酸必须含有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蛋白质构成生物。哈博合成氨从氮气和氢。白磷是一种剧毒物质,人类涉足15mg中毒,50 mg致死,在四十度会自燃,沾上皮肤很难去除,一般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烟雾弹。红磷无毒。钠是最活泼的元素可以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氯气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是黄绿色对眼睛不好,具有强氧化作用,卤素意思是可以形成盐的元素,卤素算是含有刺激性的有毒物质。消毒液是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细菌病毒通杀。消毒液和洁厕液不能混合会形成氯气。漂白粉是次氯酸钙,硫酸铜去除水池中藻类,铜离子是淡蓝色的。氟化氢吸入后会立即摧毁肺和软组织。舍勒最先发现氟,几乎没有任何器皿能够稳定储存氟。核能主要是鈾235和238。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巴黎绿是砷。硒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镭是放射性在黑暗条件下发光。钾钠合金在水里变成一片火海。钠放在煤油里

 4 ) 超有趣又可爱的化学科普向纪录片!

之前学化学的时候,觉得化学难,但是每次做实验的时候又觉得很好玩,紫色的高锰酸钾,绿色的二价铁,黄色的三价铁,当时学的化学知识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现象。

这部纪录片很适合拿给初学化学的人看看,因为这个记录片是从化学元素周期表开始讲解的,我第一次知道化学大佬门捷列夫竟然没有拿过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周期表开始的演示是用的扑克牌...门捷列夫能从自然界这么多元素中摸出排序规律,甚至为未知的元素提前空出了位置,这也太厉害了。

氮肥

无论多么天才的人,如果没有道德束缚,那将是灾难。化学家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发明和创造,制造的也许是化学武器。

哈伯

开始用氯气消毒之后,大量泳池出现,许多人学会了游泳。这个知识点好冷门啊!

 5 ) 感想1

目前发现元素有118种,有20多种人要元素。构成人的主要元素只有25种。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一时代的。泰勒斯科学的鼻祖。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氧气的研究,加热高锰酸钾制造氧气,还制造出二氧化碳并融与水里成了现在的苏打水。氧是酸素。色盲症也称为道尔顿症,提出了原子论。不粘锅是涵氟图层。暖瓶可以保温是因为中间夹层镀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之父,四个空格问题。氢氧碳氮四大天王。137亿年前什么都没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氢元素产生了,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四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氦原子,恒星死亡后会形成超新星爆炸产生中子星和黑洞,极端条件产生铁以后的元素。太阳每秒消耗6亿吨氢。用锌和稀硫酸制造氢气。地球的年龄是46亿岁,还能存在50亿年。寒武纪的生命大爆炸。氮气占道空气的78%,氨基酸必须含有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蛋白质构成生物。哈博合成氨从氮气和氢。白磷是一种剧毒物质,人类涉足15mg中毒,50 mg致死,在四十度会自燃,沾上皮肤很难去除,一般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烟雾弹。红磷无毒。钠是最活泼的元素可以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氯气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是黄绿色对眼睛不好,具有强氧化作用,卤素意思是可以形成盐的元素,卤素算是含有刺激性的有毒物质。消毒液是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细菌病毒通杀。消毒液和洁厕液不能混合会形成氯气。漂白粉是次氯酸钙,硫酸铜去除水池中藻类,铜离子是淡蓝色的。氟化氢吸入后会立即摧毁肺和软组织。舍勒最先发现氟,几乎没有任何器皿能够稳定储存氟。核能主要是鈾235和238。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巴黎绿是砷。硒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镭是放射性在黑暗条件下发光。钾钠合金在水里变成一片火海。钠放在煤油里

 6 ) 感想2

汉弗莱戴维用电解法制取了钾钠镁钙钡。小苏打碳酸氢钠与面粉产生二氧化碳让面食更蓬松。大理石最洁白的一种是汉白玉。铯金属脾气最不好的,在常温下是金色的液体,铯原子钟是目前最准确的钟,碱金属是第一列的金属,钫是放射性元素。自由女神像是铜像,铜是导电性能第二强,第一银,银只比铜高出10%。一般酸碱对金不起作用,金永不生锈作为电器触头也就是电路板。锝地球存在很少。60个碳原子围成一个球形成了富勒烯,碳纳米管是中空的管比碳纤维强度大。石墨烯坚韧,导电且透明。铁是地球最多的元素仅次于铝。铁的熔点高于铜,钢是精致控制铁的含量碳。合金要比原本的金属更坚固,氧化锘会产生坚固的光亮物质,所以会镀在铁和钢上面。明长城的糯米灰浆。石英是二氧化硅玻璃

 短评

科普向。寓教于乐,向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致敬🫡。

4分钟前
  • 嘿,丫头!
  • 推荐

还挺良心。

6分钟前
  • 冲鸭
  • 还行

画风好可爱~

11分钟前
  • Niqa
  • 推荐

拍的很有趣~

13分钟前
  • Grace.🍊
  • 还行

难得好看的国产纪录片了,纯科普,很可爱

18分钟前
  • 零零发
  • 推荐

门捷列夫不怎么忙,生动有趣的人类化学简史。感谢徐寿先生天才的翻译方法。哦,伟大的硅,请接受全人类的膝盖吧!

23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给娃科普化学小常识。

25分钟前
  • 水边的小竹子
  • 推荐

被某音成功种草的纪录片。没想到我一个中学时一看到化学就头疼、总也搞不清楚化学方程式和元素周期表的人会看得这么津津有味。很喜欢解说的声音,严肃中不失活泼,配上动画就更有趣了。我们的世界是真的很神奇,由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元素组成。要感谢它们,更要感谢那些化学家,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对这个世界又能了解多少呢。

30分钟前
  • Валентина
  • 力荐

国产科普纪录片,很风趣。

32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纪录片出的太晚,要是我还在上学,估计也会被化学老师布置作业

35分钟前
  • Leon·Yang
  • 推荐

比较浅显,适合当科普片

36分钟前
  • 带葡萄串门
  • 推荐

较浅 有短视频拼接感 切成20集观感会好些

40分钟前
  • 20c Pyrus
  • 推荐

回想起小时候刚接触化学时的兴奋

43分钟前
  • zen
  • 推荐

给儿子的化学入门,中国版《化学史》

46分钟前
  • 防晒霜
  • 推荐

非常有意思的科教片,轻松幽默,有实验有理论,七月上小学后就可以作为化学启蒙看起来!

51分钟前
  • 麦田里的彼得潘
  • 推荐

好看! 不过我很想知道门捷列夫设计的什么样的时尚包包。

52分钟前
  • 喵明明
  • 力荐

比较浅显的化学科普,解说和画风都很有趣,挺适合孩子看的,也侧面证明了我的化学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最经典的二十个字。其实看了片头更想了解的是门捷列夫是什么样的人,在其他领域做过什么。

53分钟前
  • 沐珑秋刀
  • 推荐

在本片中,门捷列夫一点都不忙,他只是一个幌子。即便如此,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还是非常讨人喜欢!尤其是诙谐幽默的语调来调侃枯燥的化学知识。希望以后这类似的科教片能有更多的产出,比如牛顿很忙、达尔文很忙、哥白尼也很忙、李时珍最忙……

54分钟前
  • 边城玫女
  • 力荐

这个可太逗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7分钟前
  • fish
  • 力荐

自从文理分科后,学校文科生的化学课前半节都用来看这个了,后半节会看老版的《风雪山神庙》和被同学们强烈要求的《八佰》。

58分钟前
  • 乃瞻衡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