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打何时开始,中国的80后纷纷祭奠起自己那未老先衰的青春了。故事大体上都是这样的设定:一场婚礼、一场同学聚会、纠集一群曾经的学渣、学霸、班长和逗比。几盅尿酒下肚,有人哭、有人闹,大家开始吹牛逼,感慨当年我们如何如何、如今又如何如何,某某是傻逼却混成了主任。最后所有人都放弃了梦想,所有人都败给了现实。每个人都是喝鸡汤长大的,每个人都是人生导师,每个人都不会说人话,一张口就是:“人生怎么怎么”“我们这样那样”“那些年咋地咋地”···但当这些牛逼人物真正需要致词自己的青春的时候,却发现除了这些狗屁不通的鸡汤金句以外,自己的青春其实根本没啥值得逼逼的破事。90后也屁颠屁颠儿的跟着80后起哄,一张口就是睡了几百条街旅馆的失足少女般的婊子腔调,她们告诉你男人如何如何、爱情如何如何、为什么我们都没有选择、她们告诉你经过堕胎、开房和搞破鞋的青春才算有文艺范儿···大前年有致青春,去年有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今年有万物生长,都是垃圾!这怪不得他们,我们能指望那些在最好的年华里没正经读过一本书的人有什么思想深度?我们能指望那些在最好的年纪里却失去了求知欲没泡过一天图书馆的人有什么内涵见识?我们能指望那些在最好的年龄里却沉溺在游戏、开房、混日子没正经接受过一天像样教育的人有什么有趣的青春故事?腐败、溃烂、发霉的一代人就是这样造就的。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医科大学生秋水(韩庚 饰)和宿舍好友厚朴(张博宇 饰)、黄芪(杨迪 饰)、辛夷(赵一维 饰)在插科打诨、学习玩乐的过程中,靠写武侠小说赚取零花。他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而今则和极度自律的女孩白露(齐溪 饰)享受着校园爱情。意外的邂逅让他结识了充满成熟气息的美人柳青(范冰冰 饰),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则让柳青闯入了秋水的人生。他有意无意隐藏着和白露正在交往的事实,另一边则与柳青在暧昧中欢声笑语。青春有甜蜜,青春有懊悔,正因为无法重来一遍,才让每一次的喜怒哀乐都那么刻骨铭心且永生难忘……
影片中那种相遇,是只消一眼便知此后你与对方之间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你说不出原因,但你却能100%确定,这种确定就像阳光能轻易穿透水晶一般不容置疑。那一刻将永远印在你的脑海中,在今后的所有时光中时而惹你哭,时而又惹你笑,在那一瞬之间,万物生长,春风十里,繁花盛景。你有点不安,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已经在心中做好了将为此人颠覆人生的全部心理准备。女人是很容易察觉来自男人们的注视的,但男人则仿佛普遍察觉不到自己的失态。柳青很自然地走到秋水面前,两人简简单单的对话,看起来随便聊聊其实是了解一下对方的身世背景。柳青“偶遇”办完事的秋水又开车送他回学校,后来再次“偶遇”路边撸串的秋水,即使干爹在身边都要跟他打招呼——男女之间一切原本没必要的往来,都是对方在说“我对你有兴趣”。电影就是有原著无法比拟的万种风情。那些情至高处的动画场景,那些憋出人一身骚气的灿烂樱花,那些让人想听之起舞的配乐,凑在一起,共同成就了最好的范爷与最好的韩庚,共同成就了最“春”的电影。
一个风情万种游走在众多男人之间的女人,遇到了想要滋润她的医学生,挺文艺范的片子,还不错。感觉韩庚的演的秋水,好像是为韩庚量身定做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人联想偏偏。
柳青在秋水最失意的时候带着在他在沙漠里奔跑相拥亲吻,夕阳下逆光秋水抱着柳青旋转的剪影美不胜收。后来柳青说,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他在以后所有没有我的日子里都不得安宁。正在经历着青春,放肆疯狂青涩美好而又彷徨要将我的万种风情留在青春。
也许他们最终的相见不过是秋水的幻想,但还是好的。只是我仍然没能明白,到底怎样才算是爱,而青春却已经消散了…
《万物生长》据说是冯唐写最好的一本书,但《万物生长》肯定不是李玉最好的作品。
相比于电影,它也许更像一个话题。
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现状,人们比以往更经常在讨论电影,结果不过是在重复一个又一个的无聊话题。
这部电影成功把韩庚从一块西瓜皮变成了半个西瓜,也让范冰冰拥有了本色魅力演出的释放机会,甚至于,齐溪这样的演技派也可以叫板任何一位中国女演员。可是,如果青春爱情只是一堆泡在福尔马林液里的人体标本,敲打几根棒骨当人生重音,这样的出发点和处理方式,还是值得商榷。
暂不提拍摄手法,《万物生长》继续踏进了《致青春》、《同桌的你》到《匆匆那年》的青春河流。看完电影,一个同样的问题又冒了出来:这到底是谁的青春……中国的校园青春片,就一定要爆酒瓶子,煞有介事地干上一架?男的怒,女的哭。一个人渣不够,再拉上几个来凑。爱情失败,青春已死,人生却一定要成功。明明可以有亮丽纯真,非要拍得暮气沉沉。明明可以光明正大,非要小打小闹玩过家家。这些电影往往把初高中该做的事情,放到了大学来拍。至于不该做的事,通通靠避孕怀孕打胎。再到三十好几的演员,还非要去演穿校服的学生,把无耻耍流氓当做脆弱纯情大肆宣扬,这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万物生长》说的还是怀旧青春事,但它硬生生地捏出了一条人造尾巴。
由于医学院的超长学龄,韩庚穿上一件格子衬衫,学生气有理。至于范冰冰,她就演一个风骚的社会女青年,也说得过去。人物设定,没问题。问题出在,这两个人怎么就相爱了。即便电影用了一通自白反省,反省自己是人渣,承认伤害女性、相爱不纯良,可是,他们怎么就爱了,还爱得痛彻心扉死去活来,我实在没看明白。
情圣大玩假动作,可以。
劈腿还不爽别人家的大奔屁股,行。
女的滥交还风情万种,OK。说这两个人有真爱,我也相信。
可是,都玩到了这份上,在那个勾人兮兮、光怪迷离的实验室夜晚,他们突然不干了,还掏心挖肺的,说了一通莫名所以的慷慨言语,我就真的不懂了。与其他中国式青春片不同,《万物生长》主动压低了爱情的身价。可到头来,它又要观众相信,这样的爱情其实也有矜持操守,谁信啊。别说还真情实意了,我看到的更多是戾气。连吃个肉串,想到的都是尿别人的车。
《万物生长》有一个机会可以说服我,那就是靠结尾。但很遗憾,电影结尾还是愁眉苦脸,奠基青春的老调重弹,尤其是祭拜一个值班室老大爷还引发深刻的人生感悟这回事,怎么想都不对。还有,本应华彩,掷地金声一般的久别重逢,成功的知名书商路金波老师显然给抢戏了。
当然,电影也有好的地方。它节奏快,并不拖泥带水。受益于摄影等突出环节,《万物生长》遏抑了“戏不够歌来凑”的滥觞之患,同时强化了荷尔蒙过剩的浓烈效果。譬如韩庚被塑造成一个拉肚子也要啪啪啪的土著种马,剪辑就帮上了大忙。电影没有搞成时代元素大杂烩,也屏蔽了愚蠢的广告植入。有一个小细节悄悄泄露了背景时间,电影院在放《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那是1996年夏天。至于那些花哨的桃花片头,躁动不安的动画,恐怕也有人会受用。
我喜欢韩庚和范冰冰跳蹦极的段落,金光灿灿,满画面的迷乱。他们不断下坠,却以为拥抱的彼此是在飞翔。在那一刻,我相信他们是真爱的,就像《致青春》的水族馆结尾,因为整个世界只有他和她。他们一直在下坠,却不愿从青春的热梦中醒来。但这样的简单快乐,在电影里居然少之又少。
《万物生长》的爱情稍纵即逝,经不起挥霍。无论是肉身的吸引,还是纯粹的好奇心,这样的邂逅开始,并不影响一段完整的爱情。可是,一旦爱情成为了主体,那么,电影应该告诉观众,爱情在哪里,反正肯定不是一万块的资料翻译费。可是,我没看到主人公做出过努力,尽是走极端的对手戏。他假惺惺地追悼过去,自我怀疑。他不爱任何人,他只爱自己。
《万物生长》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虽然电影里没有了流产打胎,可是一个游走于男人堆的女人居然不知道事后紧急避孕,一个读了六七年书的医学院女大学生用土法避孕,这种不带脑的桥段,怎么看都是为了造戏,不惜作戏。
在许多中国电影人看来,有着围墙屏障的大学校园最适合成为犯错现场。恶言顶撞,撕扯哭鼻。翘课作弊,偷吃出轨。只要怀个旧,一切都可以被原谅。
青春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它。
《万物生长》有一只脚已经出了围墙,青春的高傲在成人社会里一文不值,这是它长进的地方。但是,它另一只脚继续犯着种种错误,沉迷于重复了无数遍的校园欢愉,泼一盆水,砸一块玻璃。再回到前面的问题,从中你看不到任何普通人的青春。电影只是一面装饰华丽的镜子,区别不过在于:它是个普通镜子,哈哈镜,或者是照妖镜。【刊于 《北青报》,见报有删改】
是感情分。是没有期待超出预期。坐第一排最右边,角度让我看不清左侧的很多细节,感觉上挺好的,可是未完全感导致我老怀疑。很不一样的李玉。虽然画风跟细节没那么出色,还是赞插入动画,也许甚至是过审之需,配着饱满的音乐致敬迷墙了。绝对是对冯唐作品的提升。韩庚被调教的不错。不是文艺片,放心看
太烂了。。。剧本谁写的,真是一场灾难。还号称近十年最好的青春片,别提《狗十三》了,就是《致青春》也比你强出不少。女性导演请不要意淫男人。
我真的不想再看在宿舍里打炮的青春片儿了。
韩庚这句话很适合某些人:“那一刻你才知道你是有多么自以为是:你以为你一眼就能看穿生活,没想到生活却老是给你大耳光;你一直都觉得自己很痴情,可是从头到尾始乱终弃的好像都是你。”
“我爱上一个我不认同的人。”
快20年之后,金锁终于成了柳青
比想象中好太多了,直男气不多了,但整个故事真的……太国产偶像剧了。不过范冰冰真的太好看了哦,范冰冰要是抢了我老公(我就幻想幻想),我可能要亲自把老公洗了送过去:“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八月凉风起天末,凄切寒蝉不住鸣。露凝而白秋水至,回看小满柳色青。青春美好靠回忆,万物生长全靠日。
能让我有兴趣买票,李玉就已经赢了。女导演拍这么一个杰克苏的直男癌故事,也是想票房想疯了,关键是片子没有那股子雄性荷尔蒙气息,明明就是肾虚,却硬要装出性高潮,女人倒可以,男人硬不起就暴露了。问题还是故事的空洞无物,对白的拗口更是暴露了这纯属一群无病呻吟的中年老人的意淫。★★
我表述不出我想象的秋水,反正不是这样的。柳青竟然变成了巴黎圣母院开出的白莲花。
韩庚的片子居然都还不错呢,砸酒瓶的那一段帅爆,张楚的歌仿佛就是为这部电影而做的。
李玉没有为这部电影贴上“青春片”的标签,但实际上她用最擅长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少年情感和生活迷茫无助的青春画面。医学院里的慢镜头、实验室里的光影摇动以及沙滩上夕阳下奔跑的剪影都是主角混沌意识的具象化,有些矫情但看着也舒服。P.S:韩庚的演技绝对是突破。
有佳句无佳章,韩庚选角太失败了,怎么能做到同时显得老气淫邪又阳痿的,想伐通
韩庚的声音好受,一种肾虚之感,我感觉的《万物生长》,应该是北京直男还有点直男癌,不应该韩庚这般。冰冰以前是在别的片子里表演“我是美女我是美女”,在李玉的片子里表演“我有演技我有演技”……这次在《万物生长》里变成了表演“我是美女”才顺带了“我有演技”。但是一叫她柳青,又能想到金锁。
前有狼,后有虎。前有某大片的票房速度,后有更年轻的激情。显然,我是在说电影以外的事情。这个片子,不好长。他们不断下坠,却以为彼此是在飞翔。他们一直在下坠,又不愿从青春的热梦中醒来。《新华字典》第661页“张华泡上了洋妞;李萍没有当成医生;我是一个畅销书作家。我们都有激情的青春。”
不得不说,在这部戏里,韩庚令我刮目相看。齐溪一如既往的赞。
李玉风格化影像的延续,配乐大赞,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群架绝了,有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国际歌加板砖的风范。李玉是调教演员的高手,连韩庚这种面瘫都被调教得会演戏了,不用说范爷了,只有在李玉的镜头下她才是一个演员。有几场戏的摄影都极美,特别是湖边和沙漠的逆光,只是焦点让人略捉急啊
恭喜韩庚终于打通了表演上的任督二脉……
要文艺就文艺到底,不伦不类,范冰冰还真是烂片女王。
李玉这个导演,看完《苹果》后我觉得她还很有情怀,看完《观音山》后我觉得她很有野心,但火候不够,看完她的新作后我觉得她已经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