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做的出租先生>主人公森山祥太的原型森本详司,曾被NHK<纪实72小时>采访报道。今晚更第5集,目前豆瓣评分7.8。
“我开始了‘什么都不做的出租先生’这项服务,一人去会尴尬的店,凑齐游戏人数,去赏樱花的地方占位子…在只需凑一个人的情况下,请使用这项服务。您只需支付所需交通费和餐食费,除最简单的应答外,我什么都不做。”
祥太难以适应职场而辞职,在Twitter上开启并记录像空气一样的陪伴故事。陪吃汽水冰淇凌、陪无法转正的女孩去东京塔,陪肥胖女生吃烤肉、陪不敢直面失败的职员上班,接受闻气味委托、接受女生21岁生日委托,陪坐13圈山手线、陪职场女强人提交离婚申请…
随主线展开,主人公的家庭和内心世界逐渐打开。妻子眼中“你刚辞职可能挺不安的,可继续那样工作下去我更不安,因为你不会笑了…你说‘早晨不降临就好了’…这样下去你会坏掉的。所以你辞职,现在什么都不做的感觉非常棒。”
他的姐姐不停对比自身能力和社会评价标准,最终压力过大而自杀,但详太认为存在就是价值,包括他反问离婚女人“分数是必须的吗?人光是活着就很了不起了。”
剧并非讲脆弱,更多是不被外界绑架,跳脱出来,保持清醒。
看了第一话,竟然还是挺想追下去的。
毕竟这个服务我觉得很有共鸣,人也有孤单的时刻,不想一个人的时刻,这时候有个人陪着,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让我想到了团购这个东西,也是很多很多人一起,找有同样需求的人,然后就形成了团购这个东西。
然后笔架妹子真的好久没看她的剧了,从cb就开始粉她,晨间剧也追完了。。应该还会继续追下去的。
最初只有对剧名的好奇。
看下去原来是各种原因需要一个人陪伴做一些事情。细腻的心思何处安放。好寂寞。
没想到竟然还有同名NHK纪录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
大家都去看看这个日剧吧,还挺有意思的。想了想觉得出租先生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真实了。他从不撒谎,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觉得不对或者不好也如实告诉对方。听到真话的人们喜欢这种真实。真实带来力量。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挺深的。有一集出租先生去陪一个老先生去了解提前预约葬礼服务的事儿。老先生73岁,说他65岁的时候妻子提出离婚,现在孤独一人生活。以前因为都在忙于工作,半年才能跟家人聚一次。老先生说,曾经“为了家人一个人出去努力工作,她们却没能理解我的这份努力”。他的晚年就特别凄凉,离婚了以后女儿还会带着小孩儿去看他前妻,但是从来不来看她,看着也觉得好心酸。
因为努力工作,和家人关系越来越疏远,朋友也很少交流,虽然曾经工作时的职位很高,但是他觉得葬礼可能来的人都很少。渴望家庭的温暖,却落得孤单寂寞。
35岁小伙辞职三年啥也不干,每天在家和老婆孩子吃老本。这样的人你怎么看?
人为什么一定要工作呢?真的没力气去公司了,工作后从没笑过。每天闭眼之前都在想:要是早晨不要来临就好了。早晨当然会来,不想过第二天的话那就去死吧。
说起来这也算他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吧。他都是在陪人家完成人家的事,需要自己费心的东西真的没有。并且在出租期间,他绝不会做多余的事情,不会回答复杂的问题,只是个陪客。
这人还真会避世。
每个顾客都有一个主题故事,每集都在揭露当代年轻人的艰辛,而每个“后浪”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孤影。 第一个顾客是孤身一人来东京打拼的小姐姐。梦想当编辑的小姐姐来东京之后,在杂志社签了合同工。小姐姐其实很有才华,能独立承担项目,但只是因为她是合同工,劳动成果一次次被正式工抢去。虽然领导鼓励她说,一直在给她申请转正。
但工作四年,她收到的不是转正通知书,而是辞退书。很难过吧,你有这种努力了也没好结果的经历吗?
第二位顾客是一个工作了七年的男人,七年时间足够让一个社会小白成长为老油条。
七年,每天都在工作工作工作,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客户全权负责,结果出了岔子,可能会两头挨骂。不怕给他们跪下,就怕跪下也没用。第二天真的没勇气上班了。
男人找到出租先生,让他陪他上班。上班途中他们试图用上厕所拖延时间,用放慢脚步拖延时间,就是没办法走到公司大门。
虽然刚开始出租先生一再强调不会回答复杂问题,但他忍不住和男人讲了他辞职的原由。
男人听完出租先生的故事后表示:你太有勇气了!我刚才想了下,去上班虽然很痛苦,但辞职需要更多勇气,我做不到。
哈哈哈,扎心了有没有。说的是不是就是那个一次次想辞职,但又一天天熬下去的你。
男人去公司后,和双方讲清状况后不但没有挨骂对方还说表示理解。所以,面对疾风吧~不是人命关天的事,就咬咬牙去面对,谁让咱还要挣他那三两分钱呢……
第三位顾客的故事就比较普通了,一个大学生妹妹找出租先生一起过生日。妹妹虽然有朋友,但有时又觉得和她们合不来。
比如和好友A约好过几天去看电影,但A因为男朋友鸽了。和好友A、B约好一起过圣诞,但A因为男朋友,B因为大堵车又鸽了。每次都落下她一个人。
所以,这次生日干脆不约她们了!出租先生陪她一起吃蛋糕,帮她拍照时不小心把手指漏出来了。大学生妹妹说没事没事,这样才能显得是有人陪的。
然后把照片发三人群里,A、B说:那个手指是男朋友吗是男朋友吗?大学生心满意足的笑了。
妹妹有点太把自己心情的好坏押注在别人身上了。这次过生日我还以为她真的成长了!没想到她还是和虚假姐妹去炫耀了,你看你看你们不陪我,我也不怕了。所以,妹妹快去谈恋爱呀,反过来酸死他们! 所以,你怕被人鸽吗?你能接受的一个人去做的事是什么?
好了,我们说说那十一个字吧: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
想想,我们这群年龄不大也不小的人,不就是经常陷入这十一字矛盾状态中。
什么都想做。我想学门新课程提升自己!这个证不错想考!我一定要瘦下去!今年必须远途旅游一趟!受不了了一个月内我要跳槽!得搞个副业攒钱!一定要脱单!一定要学会吉他/画画/游泳!今年一定不挂科!一共要过四级/六级/二级...
什么都不想做。终于下班了,吃顿好的,先追两集剧/番,哇这么晚了,赶紧洗洗睡了。
下班回到家,打开学习视频,打开课本,一股气学习到十二点。第二天,加班好累今天先不学了。第三天,好几天没运动了,跑步去。第四天,学习学习,打开电脑,打开淘宝,啊啊啊好好看买买买…
我说的是我可能也是你。说真的,lzx的时间管理课程要一起报名吗。怕就怕连时间管理课也会荒废。
想法很多的时候,总会觉得做这个也来不及了做那个也来不及了,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往往就像狗熊掰玉米,最后啥也没落着。
但其实,当你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无暇顾及其他事。但不要怕,人生还长,一个一个搞定他们。其实,专注的时候,其他的念头的欲望值会降到最低。
啊抱歉,我又在念鸡汤了。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那就太好了。
好吧,其实我什么都不想做。降低欲望值,尽情逃避吧,什么都不做的出租先生是勇士。(妈蛋,我要是有房有存款,我也当勇士!)
最后,关注一下俺的公众号吧。拼拼霓虹杂谈,拼拼和你讲好看的日剧!
有些东西总是那么奇怪😳,是因为现在有创新思维的人太多了吗?每次一看到这些书的名字,我都会有奇妙的感觉,因为他们总是让我有一种特殊的想法。
把什么都不做的人出租出去,嘻嘻……
我学学自己就是个什么都不做的人儿。看完此作品后,我有开心有伤心。开心,是因为,我在想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什么都不做的人吗?伤心,是因为要是整天什么都不做该有多无聊呀?
于是,我告诉自己,应该勤快一点啦,不然生活会给你颜色。
看到这段泪目了,每个人都好累得追求价值,但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了
这部剧讲述躺平的男主人公辞去高压工作后,出租自己的时间来生活
中间还有谩骂他的人,也有对他很好的人
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安静倾听,不评判他人的人生
但男主人公的妻子孩子真的好辛苦,社会的评判也不会因为个人的躺平而改变
是部平淡温柔的剧
走街串巷没一句废话你是城市真正的游荡者,排忧解难什么都不做你把时光彻底地解构了。
意外好看。被东京抛弃的合同工、工作压力大害怕上班的人、害怕集体一致性的21岁女孩、不敢一个人去离婚的人…世界真是孤独,如果有一个什么都不做的人陪着,其实也是壮胆的慰藉
这部剧告诉我们比较会让人心态崩溃,减少和其他人的比较才能找到内心的平和
这项业务如果能租到金城武张震这种级别的美男子 估计排号就得排到80岁吧
还真是别具特色的日式小清新
看了更新的两集,羡慕他可以过那样的生活,妻子会包容和支持他。只是不知道,过那样的生活,在现实需要怎么样的代价。租他的人,处于社会中端的人吧,卡在工作中,看起来日常无异,内心各自有个人的问题,是熟人难以启口的,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找他就可以解决的。看看也就罢了,像鸡汤。
就算是什么都不做的人,在日剧里,最后一集也要跑起来。
透过这个基于真实人物的特殊职业,去一探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故事或许有原型,但结局不一定如电视剧中一般完美。人总归是寂寞的。在这些剧中的故事里,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找到孤独的影子。其实有一个这样的人,只需要静静听自己的故事和心情,然后各自分开不再瓜葛,这样既倾诉了又没有后顾之忧的沟通,正是现代人渴望拥有的一种待人处事的方式吧。倘若我的城市也有レンタルさん,也想试试。
平静又舒缓
强调了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却downplay了退出的成本。尤其是媳妇替他承担的那一份。
我这种废物想要的日子
“什么都不做,也许就是做了最重要的事情。”早点收费就好了嘛ww主人公和叶山奖之那个角色的对比写得挺好的,无论自由职业还是身处职场,我觉得不要被束缚,能够开心地一直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比嘉饰演的妻子太好了,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是天使没有错了TAT。最喜欢的单集是古川琴音&土村芳的百合回,太甜了太甜了~
意外的治愈
治愈剧分很多种,这种就是我喜欢的类型,平淡中有惊喜有搞笑。片尾曲好好听。
特别治愈
人生还是要做的,他帮主妇看孩子……淡定是賣點。比嘉小姐真象已婚的,還是只因没公布?演得好的误会?
我的梦想和男主一样!永远什么都不做!
第二集看哭了,大概因为自己身上也发生过类似于不敢去公司的事情吧。高三压力大,每天努力学习可还是倒数,说不想去学校,爸爸居然同意了,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确实比起去学校,不去更需要勇气。
真是形形色色什么样的委托都有,虽说什么都不做,但其实也是倾听与治愈的过程。之所以有这些委托就是暴露了这个快节奏社会生活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每一集都无比真实地展现了当代社畜的一面,看完就更不想做个打工人了吧……这个世界需要做事的人,也存在着什么都不做的人,怎么活着是你自己的选择。竟然还是真人真事改编,恭喜小哥最后靠着什么都不做找到了人生的出路。
很舒服的调子,应该挺治愈的吧,ed好听的,但就是真的很不适应看上去这么平凡的增田贵久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