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家庭优先
我是在喜剧片的类型里找到的,可是他应该算文艺片和家庭片。
在看他醒过之前,这是一部悲剧,他在乞求他儿子去度假的那刻,他彻底醒悟,可是生命也戛然而止。
可是他醒过来了,发现这都是一场梦,经历了一生悲剧,他重生了。
普鲁斯特有句:"人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你不能拿什么来比较"
他一直在执拗的追求自己的事业,这没什么错,可是他因此忽视了他的家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他的选择是这样的, 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错,可结果却错了,妻子跟他分了,父亲也悲痛的死去。
难道就只是选择的错误?我们不要讨论工作了,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当然不是就此抛弃了事业,只是不要孤立了身边的人。
这好像理论上的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啊。
其实电影更多的描述他按下那个快进键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跳过这些,急着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无意义的吵架,吃饭,做爱,等待升职过去吧,他滤过了很多生活,一些由自己所愿。
遥控器就是我们的愿望,我们不想做的,讨厌的。。。通通去掉,生活只要有最美好的那刻。。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
我们的愿望总是理想到完全倒置了生活的本质,我们想的可以忽视的生活小事其实就是生活,抛弃他就是抛弃生活,我想到《玛丽和马克思》里说:人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因为他是我们的一部分。这里应该理解为“你要接受生活的烦恼,苦闷,不幸,因为他是我们的一部分。
尽管你脾气暴躁,对生活很不满,即使你的处境很差很差,但是你也要去面对,去努力克服,如果你还愿意生活,愿意去分享生活的快乐,愿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称心的工作的话,你就不要再想按下什么快进键,一按你就错过了所以。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剧情结尾那男主角般的领悟呢?
我们没有经历他样的悲剧,我们没有因此失去的东西,没有因此而不安的心情,我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们对自己不理解,不知道什么事亲情,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
总之,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一无所知。
如果你不知道你最需要什么, 那这部片你白看了。
总把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
可是我不能把他做为一部消遣的国产类的笑一下不留下痕迹的片子。
他真的影响了我
2 ) Fami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本来是本着学英语的目的,翻出自己买的一堆没看的盗版光盘。
据说《Click》是个喜剧,我的光盘里80%是喜剧。结果,看得居然泪流满面。
以前偶然听过CCTV6评过这片子,基本是讲中年问题,家庭和工作的压力。
而还给了我一些其他的感觉。
Mike用遥控器跳过他不喜欢的悲伤的事情的时候,生活确实仅剩下美好的,但是最后他却觉得浪费了一生。
悲伤和欢乐,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少了哪一样生活都显得那么无趣。
最后Mike拖着一身的管子爬出医院,只为了告诉儿子Ben“family is the most important”,希望Ben能够和新婚的妻子去度蜜月,而不要因为工作而放弃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看到这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哭得一塌糊涂。
曾经一直觉得美国人的生活很随性,很自由,孩子18岁后离开家庭,父母自己养老。有的中国人甚至说美国人的这种行为有点兽性,因为看似不讲孝道不讲人情。不过再想想,其实美国的片子里所描述的中产阶级家庭都十分的幸福,父母非常地爱孩子,父亲是为了家庭拼命,但却也千方百计地抢时间陪孩子和妻子。
当然,不是所有的美国父母都这样,那些吸毒犯罪的也不少,但是努力爱孩子爱家庭的则是主流。
好象每个美国富翁在谈及自己有空闲的时间会做什么的时候,答案都是清一色的多陪陪家人。这个答案目前也盛行于中国的富豪之中。
不过从中产阶级家庭比较,中国的家庭还是差了很多。而且工作也根本没有给人足够的假期。难得的休息日里,家长也实在没情绪带孩子做点什么,他们则更喜欢用喝酒、打麻将打扑克来缓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心中的苦闷。
孩子遇到的教育,将来则会体现在他们对他们的孩子的教育上。
人就是这样一代代地重复着他们的经历,有的人会自省去改变自己的不足,而大多人则却延续着重复着错误。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遇到了不幸的家庭;没有错误的父母,只有不幸的父母,他们延续了不幸的传统。
在父母努力挣钱维护家庭的时候,请你们想到,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关爱,而不仅仅是能吃上昂贵的西餐穿上名牌的衣服。妻子需要丈夫的陪伴,丈夫需要妻子的关怀和解压,和谐家庭并非说起来这么简单。
在物质生活渐渐富足的时候,人类对精神关爱的需求则显得尤其重要。而家庭,这个大社会中最让人温暖的小集体,则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心灵港湾。
=======================
片子里,MIKE跨越了他讨厌的悲伤的经历,再次体验快乐的时光时却从儿子那里得到自己的父亲已经过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他让时间返回他最后一次见到他父亲的情景,而当时的他却因为忙着写自己的邮件而懒得去看儿子BEN的计划,懒得去理来看他的父亲,他用很粗暴的语气让他的父亲离开。他的父亲摸着他的头,说着"I love you my son",这时的MIKE难过极了,他错过了太多的东西,错过了那些他该关心的该关注的人。
MIKE拿着遥控器,一遍遍的回放着父亲摸着自己的头说着那句话的场面,他象个大孩子一样地哭了,"I love you,too.Dad"。可是一切都晚了。
=======================
电影的最后,MIKE发现这只是一场梦,他依然是那个年轻的他,他高兴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他告诉父母他爱他们,告诉妻子他爱他,告诉孩子他们会正常去露营,而不去考虑什么狗屁项目。
此时已是深夜,你是否还在为工作忙碌?是否同样因为工作而忽视了家人?
学着让自己放轻松一点,给自己一点空间,给家人多一点关怀。
Fami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3 ) 好的作品能讓人反省
我們出生成長結婚生子竭力向上爬積聚財富「提升」生活
白天浪蕩於灰氣沉沉的人與電腦間將空間時間塞爆證明存在
晚上消磨在飯館酒吧向朋友非朋友重覆千遍無味語言假裝快樂
僅有餘暇寧願獨處浮游其實空虛迷失
生命中最重要的發現得總是太遲
光陰指縫溜走抓不回來
悔恨覺悟已然無用
十年後寫字條給老婆
與爸爸最後見面
哭了
停止抱怨
珍惜相處
不要悔恨
4 ) CLICK
《CLICK》,影片定位应该是喜剧片,没料到最后竟弄得我如此尴尬。不少美国的喜剧片往往以刻意添加的恶搞和性暗示作为笑料,博人一笑,得以成功,《CLICK》也不例外,贯穿整个影片的是由主人公带出的那种随性甚至是放荡的诙谐,这与《AMERICAN PIE》很像。全片没有冷场,爆笑不断,比我预料中的好上百倍。
剧情的安排却将我从欢喜的高空瞬时抛下,主人公触手可及的真实的凄惨境遇,在最后的时候竟然令得我放肆地痛哭起来。
静下来后,甚至怀疑自己的泪腺是如何准备的,怎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和输送了如此大量的泪水,喉咙分明是在随着身体一起抖动,先前的泪流转眼成了嚎哭,因为在深夜,那样的声响毕竟有点震撼,极力想要控制事态的发展,竟是无力挽回。莫名的委屈、无奈、悔恨和痛心顷刻间包围着我,随即迸发的难以掩饰的伤痛仿如积攒已久的岩浆,钻了个口子喷了出来,炙得我无力反抗。
看似老套的剧情,夹杂着无数捧腹的笑料,却在用另一个角度,揭示现代人只重视结果,爱走捷径,看重金钱,目空一切的真实面貌,而功成名就之后才发现身边的一切早已经是面目全非,过往的惬意温馨只能是在回忆中寻找,无力挽回。这部难得的影片,让我陪同主人公在剧情中跌宕起伏,随影片一同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发人深省、获益良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强力推荐大家观赏。
5 ) 西西弗斯的角力
偶尔,人们会在旧书桌后面找到些杂物,比如一枝铅笔、两个二分硬币,几张散乱涂鸦过的旧信纸;幸运的话,或许一本定价两元两角的漫画书会从容的显现出来,一边拂拭着它那久已蒙尘的夹膜封面,一边亲热地和你打招呼。通常情况下,你会随手把它从桌子后面捡起来,和几件儿时的破玩具一起,装进盛有固体垃圾的黑色塑料袋里;极少的时候,如果幸运的话,它会被有些踌躇的翻开,里面是一些边角已然泛黄的纸,恬静地等待注视。这时,没准儿一些人还会透过灯光端详它,用脸颊上的皮肤摩挲几下,恍然道:“十年不见,可安好?”
这是一个有关记忆的故事。一个心想事成的遥控器——事实上并不那么被需要——用来粉饰舞台上戏剧性的残酷。遥控器是一个对现实生活合法实施蒙太奇的噱头,那诸多华而不实的功能,并不比垂死之际对一生片断的闪回更荒谬。即使导演换一个讲述方式,比如倒叙,比如对已逝去光阴的追忆,故事仍旧诠释了一条完整的逻辑主线。只是,电影在庸俗程度上仅仅稍逊于真实生活。导演明智的拒绝了所有比一张电影票更诱人的选项,所以他得到一千张电影票,观众得到一部恶俗商业片。作为电影,《神奇遥控器》是一簇炸得过了头的薯条,装在俗艳的麦当劳纸杯里待价而沽;所幸故事还没讲完,还在重蹈覆辙,还有被剖开来看看的必要。
一份好工作,漂亮老婆,乖巧的子女,加上永不满足的上进心——Mike是个少年得志的小白,一个前途光明的有志青年。时刻经受欲求不满的折腾,他似乎从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何等幸运,反而不断抱怨生活的琐碎、老板的苛刻;甚至面前太多的遥控器也令他无所适从,急于给自己找一个“万能”遥控器来简化复杂的生活。诡异的店员赠给他一个来路不明的遥控器,Mike开始了野比康夫玩剩下的游戏,没有了机器猫和全部关于童真的假设,对遥控器的讹用让Mike为不再年轻付出了代价:遥控器照例失控了,按照Mike对生活的价值判断,自动掠过了疾病/争吵/乏味的工作,一条坦途指向他认为的“成功”。每当从“快进”中醒来,Mike都需要别人来提醒他掠过的部分——他的整个生活。纵然充满了挫败和失意,Mike仍旧成为了预想中的“成功人士”,代价是成为自己的旁观者。演到这里,大半生填满空白的他悔之已晚,唯有用最后一口气告诫儿子“家庭为重”。显然,关于主角在谢幕时死去的构想是票房不能承受之重,梦中惊醒的Mike获得了一次Loading的机会,他恶俗地回到遥控器介入他生活之前,为自己尚未犯下的错误沾沾自喜,发誓从此做一个负责的丈夫和父亲。这无疑是个令人不齿的Happy Ending,观众又一次从死亡的焦虑中被解救,帷幕在狷狂的嬉笑中骤然降下,赞助商对着尚未散尽的人群布道:我们的遥控器保修终生。
或者Adam Sandler是后工业社会理想生存状态的最好注脚,站在挂着圣像的工厂墙壁前小解,专注地对冷酷邻人竖起中指,流露出做作的无知和满不在乎。无意义的生活呼唤白痴,因为它同时培养了太多哲学家,排队领取供不应求的精神满足。活在精心修饰过的记忆里,专家教导人们把眼光放低,在线性的时间旅程里做一个瞎了眼的乘客。Mike面前有两条路,再次为物质满足无限透支生命,然后空虚的等死;或重新寻找所谓“高质量的时间”,塌实地活在当下每一秒,然后——是的——帷幕降下,等待人群散尽,出演另一场戏剧。第二条路违背了线性生命的原则,它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视而不见,它相信每一段美好追忆都能安慰不得不死的人——使之死得体面一些。当大雨中垂死的Mike被家人环绕,他说完了该说的话,做完了活人对世界最后一次瞻仰,死了。那弥留的脑袋里究竟是空白还是美好记忆,不再对任何人有意义——没有save/load,没有闪回和蒙太奇。影片的关键不是“他找到了正确的生活”,而仅仅是提醒太过入戏的观众“你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即使最悲观的人也很难对这样的结尾寻根究底:知道“还有机会”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片断化的美好记忆往往被赋予太沉重的使命,片刻的满足给人以永生的错觉,“此刻即永恒”实在令人心驰神往,不论是拥抱梦寐以求的异性,抑或只是在旧书桌后面静静等待良久的一本小书——人们为物质富足付出了高昂代价,再难承受一张没有过去的,空白桌子。
西西弗斯停止喘息,又一次推动沉重的巨石。如果石头永远无法到达山顶,还有什么比推动它更有价值呢?
6 ) 昨天看click(人生遥控器)哭得稀里哗啦
不少人批评这个片子剧情恶俗,可是我昨天看的时候还是哭得一塌糊涂
一开始觉得满搞笑的,可是当遥控器渐渐不听指挥、自动快进的时候,伤感也就逐渐开始了
当newman发现错过了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时,连我都感到害怕和惋惜,一面不停告戒自己要珍惜眼前人
有一段他倒退回自己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戏,newman不停咒骂无视年迈父亲感受的自己,也许真是旁观者清,他发现自己工作时有多忽视自己的家人,甚至连抬头看父亲一眼也不肯,最后老父亲开始像哄小孩一样说要表演硬币的魔术,终于换来他的抬头,然而只是恶言相向,还残忍地拆穿了父亲多年的小把戏
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大哭了,我在想,如果可以倒退,我也会看到无数个不懂事的自己,对父母露出不耐甚至厌烦的样子,而他们的表情是那么哀伤,可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
这绝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
不要试图加快前进的脚步,跳过和忽略那些无聊而美好的过程,而在临死前幡然悔悟。。。因为已发生的恨事永远是无法挽回的。。。其实结局最终还是落了俗套,虽说能重来一次是幸运的,悔过自新也是件好事。但如果真的就停止在Jack死掉的那一刻,我会给五星。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身边的每个人!!
剧本漏洞不少,但是足够好玩。
Will you still love me in the next morning?For ever & ever.
最后泪目了⋯⋯
你的人生绝对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务必珍惜一切
人生又岂能都在野营和枕头大战中度过?一切其实都只是个平衡问题。所以老祖宗的中庸之道确实有其一定合理性。ps凯贝金好漂亮,不管年轻还是中年还是老年扮相都极致迷人。
一个让人深思的喜剧,家庭与工作,如何选择,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
我承认我是带着偏见开始看的,不过现在觉得我就是个自作聪明的白痴!看电影,永远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永远不要带有色眼睛,永远不要提前定位!真真没想到这部片子会带给我如此大的震撼!作为喜剧片它实在坑爹,居然把我弄哭了,一点防备也没有,真正的泪流满面!珍惜现在吧,珍惜你还拥有的一切…
好古典的好莱坞喜剧结构,开场15分钟表现人物生活状态,恁是不进入正题,现在的好莱坞电影,恨不得开场5分钟就要引入危机事件了。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时间足够多...有足够的时间去努力,去发现,去成功,去挫败,去好好爱与被爱。常常yy有像叮当猫一样多的神奇宝贝,但人生真的经不起不切实际的幻想与不劳而获的妄图,现实永远不会在沧海桑田过后一觉醒来。
电影总是让这个梦醒来。
看完要深深体会到人生的美好 在忙工作时 别忘回家告诉家人 我有多爱你们 抓住身边的美好!!!
其实还不如悲剧结尾...
ben stiller和亚当有点傻傻分不清楚…1完全主角一人的戏其余全配角2新瓶装旧酒还是家庭题材换了个科幻的噱头包装3有点模仿冒牌天神的赶脚4最后太煽情啦简直偶像剧就是要把观众眼泪哭出来么5给我的一点启示是生活再无聊都不要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才是最浪费的
大体上还是最典型的那套――告诫人珍惜时间、珍惜亲人――但影片却进行得毫不落俗,糅合喜剧的模式大大减轻了它的说教性,也让人更容易接受这种说理,当然最大亮点还是喜剧部分(甚至有些R级的成分):欺负熊孩子,影飞速性爱,浴袍身上班,以及搞怪前妻老公,另外还有,这是我见过的最强的鸭子和狗了
《人生遥控器》,★★☆☆☆。建筑师迈克得到人生遥控器后生活发生逆转,一切不如意的事均能通过神器跳过,当迈克发现遥控器自动跳过家庭的悲离——父亲去世,妻子离婚后后悔莫及,但人生不可再重来。一部看似警醒哲理的片子通过轻度喜剧的方式表现有些肤浅,男主角要是金凯瑞就堪称完美。
家人最重要了。。。
有笑,有泪,有教育意义。
工作事业和家庭亲人,哪个更重要,我想在看过电影之后每个人都已经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事业的成功难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甜蜜相媲美,只是在现实生活的太多的难以抉择让在事业上奋斗的人们感到迷失和困惑。一间小屋,一亩田地,吃着自己种下的绿色食品,和家人一起分享快乐,这不也是美好的人生吗?
对,我哭了,看喜剧竟然泪流满面...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