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林·克罗耶是丹麦首屈一指的画家,而玛丽是赛林美丽的妻子,也是他作品中最美的女主角。所有人都羡慕玛丽拥有美满的爱情和家庭,却无人知晓她在这段关系中付出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牺牲。赛林这个艺术里王子,却是生活中的魔鬼,精神疾病折磨着他,更时刻威胁着玛丽和女儿维卜斯的生命安全。而医生也只能稳定赛林的病情,却无法帮助他彻底摆脱妄想与疯狂的困扰。
玛丽知道赛林爱她,她也曾深爱着赛林,他们也都为了维系这份爱作出过努力,但命运残酷让他们的努力粉碎一地。而人的内心更是从来不像大脑那样自欺欺人。就如赛林所说“艺术简单,生活复杂”,玛丽可以接受放弃艺术,却无法说服自己放弃生活。终于,在“表面的虚假圆满”与“内心的真实渴望”之间,玛丽选择了后者,代价是不得不与女儿分离。
就在玛丽到瑞士寻找自己内心自由的时候,她遇到了早已倾慕她的瑞士作曲家雨果·阿尔文。雨果让玛丽重新感受到爱与生活的光彩。可就在玛丽决定与雨果孕育新的家庭生活时,在自由世界中呼吸艺术氧气的雨果退缩了。怀有身孕的玛丽失望地离开了雨果,回到丹麦去看望了赛林和女儿。她没有接受了赛林的挽留,只是在赛林的资助下一个人去医院诞下了孩子。
没有了玛丽的雨果终于意识到,她已经成为他生活的氧气,没有她,艺术无可附焉。他去恳请玛丽的原谅。玛丽原谅了他,也承认依然爱着他,但未来何去何从,她保留着选择权,她拒绝再把幸福下注在他人身上。此时的玛丽不仅拥有勇敢,也对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生活可以与他人为伴,但幸福需要自己把握。
赛林病逝后,玛丽在女儿成长中的缺席让维卜斯拒绝了玛丽,而选择与女佣安妮一起生活。玛丽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来到女儿床前:“我应该给你更多的陪伴,让你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温暖。但一个伤心的人是无法赐予另一人幸福的。如果你看到大人过的不开心,就会以为成为大人是不开心的。但是生活不是这样的,人是可以开心和幸福的。幸福不能依赖父母,得自己争取,你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只有你自己的思想能主宰你自己。”
火车开动,玛丽看到匆匆赶来的女儿。维卜斯向玛丽用力地挥着手。玛丽知道女儿听懂了她的话,也读懂了她的内心。玛丽也挥手回应着,她相信,她和女儿都做好了面对生活、把握生活的勇气和智慧。
突然想起赛林向看画的众人提出的问题,“艺术超越现实,还是现实超越艺术”。这不是一道是非对错的问题,而是一道选择题。影片中,赛林、玛丽、雨果都身体力行地做出了选择。而他们也都为内心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当然,在我看来,没有选择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只要勇于为选择承担代价的人,都是生活的勇者。
(而他人没有资格对勇者的人生指摘。毕竟,每个人都有让光照进自己生命的权力,而什么是其生命中的光,全不由他人。)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真的很艰难,对我来说也是一样,你一定觉得我很可怕,我伤害了你,而且做错了所有事情,我让你受到伤害了,你生我的气 我并不怪你,我真想做一个好母亲,给你爱和温暖,但是我不能了 ,知道吗 小魏布斯,我不开心,是的,以前有你的时候我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并不开心,一个不开心的人 是不能给另一个人带去幸福的,我知道我应该在你身边,尽我所能带给你更多的温暖,但是如果你看到妈妈那么不开心 ,是不会得到温暖的,无论你多么想念她。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不开心的大人,那你一定会认为做大人都很不开心,但是生活并不是这样
人是可以开心幸福的,幸福不是靠父母给的 是靠自己争取的,你已经迈出了你人生的第一步
尽管这一步让我失去了你。就这样吧
我只是想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你自己觉得真正开心的人,只有你自己的思想能左右你自己
,你可以经常来我这里,再见 魏布斯。妈妈和爸爸都衷心希望你能快乐
截了一波好图,每一帧画面都很美。
影片虽然比较平淡,但就从画面的角度来说,我都觉得美得不可挑剔了。女主角的演技很好,但我并不喜欢这个人物,即便遇到爱情也应该在和前夫离婚后才开始,不清不楚的就搞在一起真的!!!非常shit了。
丈夫是真的爱她,不计较瑞典的那个男人,甚至那个男人离开她后,他还愿意帮主玛丽。
玛丽说“我们相爱 但我们并不幸福”如果他没有患上精神疾病该多好,偏偏艺术家的宿命就是孤独。
影片的最后玛丽对小女孩说的话真好,简直是人生哲学,已经完整截下来了。
是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丹麦著名画家赛林与其美丽的妻子女儿本应有为世人倾慕的生活,夫妻俩感情很好互相相爱,而可惜赛林有精神疾病,被害妄想又想杀死妻子,在医院治疗出院后好一阵又会延续以前的样子,甚至伤害到女儿。在精神困境中玛丽到瑞典闺蜜处散心,遇上作曲家雨果,相爱了。赛林不想失去妻子而想出三人生活的主意,白天玛丽和雨果,晚上玛丽必须回家陪赛林。好景不长,赛林发病将猎枪对准女儿及妻子。玛丽和雨果去了瑞典,而因为婚姻过错方无法带走女儿,只能将女儿托付给女佣。到瑞典后玛丽终于等来塞林同意离婚,正当她开心的向雨果宣布这个好消息并告诉他有了孩子时,没有等来同等的兴奋,而是雨果不高兴,他要自由并且已订婚并不想和玛丽结婚,玛丽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灰心失望。她大着肚子独自回到丹麦,塞林资助了她,她独自生下了孩子,而雨果追来又后悔莫及。塞林过世,而玛丽却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女儿选择了女佣一起生活。
玛丽最后对女儿说了一段话: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真的很艰难,对我来说也是一样,你一定觉得我很可怕,我伤害了你,而且做错了所有事情,我让你受到伤害了,你生我的气 我并不怪你,我真想做一个好母亲,给你爱和温暖,但是我不能了 ,知道吗小魏布斯,我不开心,是的,以前有你的时候我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并不开心,一个不开心的人 是不能给另一个人带去幸福的,我知道我应该在你身边,尽我所能带给你更多的温暖,但是如果你看到妈妈那么不开心 ,是不会得到温暖的,无论你多么想念她。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不开心的大人,那你一定会认为做大人都很不开心,但是生活并不是这样,人是可以开心幸福的,幸福不是靠父母给的 是靠自己争取的,你已经迈出了你人生的第一步。尽管这一步让我失去了你。就这样吧,我只是想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你自己觉得真正开心的人,只有你自己的思想能左右你自己。你可以经常来我这里,再见魏布斯,妈妈和爸爸都衷心希望你能快乐。
情节有些俗套,婚外情遇上渣男。但是原因和应对都有点不一样。玛丽在婚姻中的克制与忍耐未给她带来幸福,她的婚外情以为遇上了爱情,最终也被伤了心。婚姻与爱情都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正如最后她对女儿所说的,幸福不能靠外人,希望自己有让自己开心幸福的能力,要靠自己阿。
抱着小女儿的玛丽坐上火车,与匆匆赶来道别的大女儿挥手道别,玛丽后面应该会幸福吧,祝福她。
男女主角都没有特别惊艳,正因为比较普通,好像身边发生的故事,这种生活中的压抑、隐忍、伪装、崩溃、喜悦,都是那么真实,生活总是这么漫长的不如意,开心喜悦是难得的荣光。欧洲的风景不论是丹麦还是瑞典都美极了。
电影里出现的斯卡恩画派的经典作品,现在珍藏在Skagen小镇的博物馆里。电影本身拍的不错,就是丹麦就这几张脸啊,看来看去有点审美疲劳……女主不好看,导致那位瑞典作曲家恭维的时候像在说假话……当然女主演技还是值得肯定,最后她跟女儿的对话还是挺值得回味的。看过演画家的演员索恩的话剧,非常生动。
疲惫
故事套路会让人觉得爱情的套路,顿生疲惫感。但视觉,北欧的唯美古典,完全不套路。
艺术家的婚姻普遍不靠谱,艺术需要激情和浪漫甚至幻像。而爱的激情过后婚姻中太多的琐碎和约束让艺术家感到丧失了激情和自由。所以徘徊在浪漫和世俗之间艺术家的婚姻总有许多波折。就像徐志摩们,也许在燃烧中死亡是永恒的归宿。
纯粹的激情,是不会幸福的。
「一個不開心的人 是不能給別人帶去幸福的你看到媽媽那麼不開心 是不會得到溫暖的無論你多麼想念她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不開心的大人你一定會認為做大人都很不開心但是生活並不是這樣人是可以開心幸福的幸福不是靠父母給的 是靠自己爭取的」(瑪麗對女兒說~)🌹
北欧真心冷清......客观克制的表述冲淡了故事里的八卦狗血意味,使观众的注意力能集中到片中人的身上。传记片都得这样拍吗?这即看即忘的节奏= =
大师的镜头,美得如此漫长悠远……
几乎没过三个镜头就预感到故事会怎样讲,而且怎样将都是那个玛丽了,不会有新的玛丽,就是那个玛丽,拖拖拉拉的玛丽,毫无激情的玛丽,埋葬风格的玛丽,浪费胶片的玛丽,等等。。。
每一帧都是独立的油画,细腻的表达,妄然评论做作的人,是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或是把自己定义成了高考改卷老师的角色。
虽然不是我喜欢的拍摄方式,但却是一部很好的传记+女性电影。中文译名很好,女主演绎得也很好。喜欢这样的女性,所以也为她的命运,或者说为女性整体曾经的(以及某些国家当下的)生存状况感到难过。
我居然发现对丹麦语比对英语亲切。
喜歡 奧古斯特 的影像:畫面靜美宛如一幅幅經典油畫;節奏舒緩客觀冷靜;秉承北歐經典影片的傳統文學性強;其中充滿神性的光輝。作為一部反映10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個藝術家的人物傳記片,不玩解構,不戲仿,不狗血,不迎合庸俗口味,還依然保持作品的水準,實屬難得。
第一部看的纯外语无字幕片
赛林病逝后,玛丽在女儿成长中的缺席让维卜斯拒绝了玛丽,而选择与女佣安妮一起生活。玛丽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来到女儿床前:“我应该给你更多的陪伴,让你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温暖。但一个伤心的人是无法赐予另一人幸福的。如果你看到大人过的不开心,就会以为成为大人是不开心的。但是生活不是这样的,人是可以开心和幸福的。幸福不能依赖父母,得自己争取,你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只有你自己的思想能主宰你自己。”
影19248:导演在光的表现上前后照应,丹麦印象派画家peder severlin kroyer开始指导寻找光,末尾弥留之际感受光,有激情但精神困扰一生,导演为了凸显玛丽对画家受印象派影响及与玛丽的相遇相爱过程有些弱化。玛丽的激情更多的还是母性,期待平静的生活,一直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幸福,最后女儿也学会了自己追求(在爸爸的选择上已经历过一次),给予她极大痛苦,但这就是生活。(女主的美很有轮廓感,感觉有些亚洲血统,hugo wmil alfven雨果·埃米尔·阿尔芬让玛丽成为他的缪斯,日后成名)
我觉得画面流畅,很有美感。女主也很坚韧,整个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克制的,悲伤不明显幸福也不明显,我反而很喜欢。
激情是魔鬼!风景很美。
暖男闹病家离散
【看过留脚印】
感觉导演白瞎了好题材……还是因为剪刀手太狠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