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好友安倍小崔的空间.
http://hongmudan777.spaces.live.com/blog/cns!FB8180D1CE3A6865!1252.entry 再多的鲜血也无法让寂寞变的热烈,贪婪变的满足。
理发师Todd(陶德),是一位丈夫兼老爸,住在伦敦。
他曾拥有金发的妻子、亲生的女儿,生活幸福和谐,甜美的就象麦芽糖。
但,就是这些,引起了恶德法官及其狗腿的嫉妒与叫板。
打晕后流放15年……
十二生肖轮一遍还多三年之后,物是人非,他又回来了。
金发老婆吃砒霜了,亲生女儿被软禁了,还有个同船的爱幻想美貌文艺小青年不断问东问西揭他的旧伤疤。
不过说就说了,说了还有助于煽动火焰,人家回来为的就是报仇。
随后,撒旦给了他第一次机会,如果一直走下去或许结局还不会那么的……
很会扮苦情的馅饼厨娘认出了他、爱着他帮助了他也欺骗了他。
杀戮开始了,第一场成功的意外杀害与第一场未遂的蓄意谋杀为他带来了一个小打杂,老朋友爱幻想美貌文艺小青年和因为悔怨而彻底扭曲的心灵。
另外,还有一副深红到发黑的……眼圈。
撒旦又给了他第二次机会,如果一直走下去或许结局还不会那么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式上场之前练练手艺顺道创收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又一个的顾客被剃刀抹了脖子,一份又一份的馅饼被端上了顾客的餐桌。
很伟大的双赢,伟大到厨娘开始心猿意马,伟大到陶德一次次错过了他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
撒旦给了他第三次机会,事不过三。
他复仇成功了!!!成功的那么痛快淋漓,那么爽。却在痛快之后猛然发觉原来他什么都没做……成功?!还搭上自己的一条命。
不过,好在,还有人来为故事收尾,当小杀手用陶德的剃刀划出幕布后,他(陶德)那不断低垂的脑袋或许在想:
下辈子做人,一定要坏的彻底。
观影结束后,我的脑袋一片混乱,繁杂的组成元素无法让我快速的判断出这是一部好电影还是否,但,至少,我深深的觉得,就算导演让片中的鲜血多到溢出屏幕,里面每个人的寂寞与欲望却都不会得到满足与救赎,无论是来自上帝的还是来自撒旦的。
惊悚歌舞剧情片,讲述受法官塔萍陷害,被迫流放他乡15年的陶德,多年后,他重返英格兰,与馅饼店女老板一起联手,开始了血腥的复仇之路的故事。男主角将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高雅的变态杀人狂,由充满愤怨的复仇之人渐变残酷的嗜血之徒! 氛围鬼祟,歌不错,伪歌剧,挺血腥的!
蒂姆·伯顿与德普叔的经典搭,哥特式的暗黑风格,将血腥诡异通过歌舞剧的方式来表达,可以说“秀色可餐”。冤冤相报何时了?放下剃刀,立地成佛!
这部电影下到电脑里拖了很长时间才看。在这之前我没有看过太多与这个电影有关的评论。只看了一些和拍摄相关的报道。从开始拍摄就开始期待。想着因为是Johnny Depp的电影,所以无论如何都是会看的。加上陶德的造型和当初剪刀手有些相似,期待上就更是多了好几分。
所谓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看过的歌舞片数量极少,除去之前的《歌剧魅影》很赞赏,其余的都不怎么喜欢。所以当德普一出场开始唱歌的时候,我竟然觉得很好笑。归结原因大概是我本来就不太会欣赏歌舞片。
电影的画面还是令人满意。的确是波顿该有的风格。洛薇特夫人的那些馅饼让我想起《圣诞夜惊魂》里的恶心食物。因为德普,海伦娜以及波顿的组合,再加上一贯阴暗的画面,有时候会觉得是《僵尸新娘》和《圣诞夜惊魂》结合起来然后真人化。不得不说的还有那个每次一刀下去血就如喷泉一般冲出来的画面。之前看某杂志说波顿想把喷血的画面拍出昆丁的感觉,这么看来,的确和《杀死比尔》里的有些相似。
一切的情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圈套。或许这句话说出来不太恰当,毕竟是电影,剧本当然会事先就写得很完美。但是这里面,设计的意图太明显了。
年轻人遇到陶德,陶德认识洛薇特。洛薇特帮他收好他的剃刀,知道他一定会回来。年轻人必须遇到年轻的姑娘乔安娜,并且爱上她,拼命解救她。他在伦敦根本没有可以求助的人,所以他只能找到女孩的父亲陶德。还有那个疯婆子乞丐。打从馅饼店一开张,她哆哆嗦嗦地在店里企图偷吃时洛薇特的表情透露出的就不只是对乞丐的厌恶,她其实是害怕这个女人的再次出现来扰乱她和陶德的生活。
如果说仇恨有灵魂,陶德就只是一只傀儡,一具被仇恨冲昏头的外壳。
陶德是心狠手辣的人,所以当另一个理发师大卫出现,并且企图提醒陶德他的过去的时候,他能得到的只有死亡。每个人都有不想提起的过去,在陶德极力想要掩埋的时候,在他已经换了新的身份容貌一心只想着报仇的时候,半路拦截的人当然只有死路一条。还有那个投奔他们的男孩对陶德的憎恨,对洛薇特的爱恨交织。致使最后,他用陶德惯用的方法杀死了陶德。
陶德是悲情的,是盲目的。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头金发。疯婆子乞丐两眼闪烁着光芒颤抖着问他Don’t I know you的时候他甚至没有想过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想过拨开她的乱发多看她一眼,就迅速结束了她的生命。就像他曾经熟练地对别人做的一样。
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女儿长大了是什么模样。没有从一开始就一起生活,即便是最亲的血缘也会失去某种感应。所以当乔安娜站在他的面前,打扮得像个男孩子并且一句话都没有说,他的剃刀就准备伸向她雪白细腻的脖颈。算起来也许是法官救了她一命。如果他没有在那个时候,在地下室里奄奄一息地抓住洛薇特而让她发出那声惊叫,陶德不会放下手中的剃刀。
地下室的火炉发出强烈的光芒。陶德看到躺在地上的女人面孔似曾相识。他捧起她的脸才知道那是自己的妻子。悲伤。仇恨。又是仇恨。仇恨对准洛薇特。这个无比自私但是却也是爱他的女人尖叫着消失在火焰里。剃刀结束陶德的生命,也结束他的仇恨。最后陶德跪在地上抱着被他亲手杀死的妻子,两个人凝结在血泊中的画面非常唯美。他们身旁还有火光跳动。他用他自己的鲜血来洗清妻子脸上的污秽,再重新归于一体。
故事到这里结束很好。不去管乔安娜以后生活的如何了。大家都猜想,她应该和那个解救她的年轻人在一起。只是请相信,这一切都是注定。
如果你期待着一种极致的残忍,残忍到能够让你忘记生活中的一切,而只记得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忍耐着狂躁的心跳注视那被黑色、灰色和血红色染遍了的银幕;如果你需要一种极致成美丽的残忍,那么这部交响诗篇一般的哥特电影绝对是你的首选。
影片乍一开头,伯顿同志就很明智的选用了一段cg来表现魔鬼理发师杀人放血绞肉做派的全过程。不得不提一下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所作的曲子,配着满屏鲜艳的血色实在是让人在电影院里如坐针毡。倒不是说画面本身有多可怕,而是桑德海姆先生擅长的、魔鬼般的不和谐音在人们心理激起的本能的厌恶,混合了音乐本身黑暗、怪异而又凝重的意境,简直犹如恶灵一般挥之不去。你会极力想避开那些令人心神不宁的音符,却在不知不觉间已被它们占据了心灵。于是那如影随形的音乐的阴霭自始至终回荡在观众脑海中,从德普躁郁的“No Place Like London"到卡特充满虚情假意的怜悯的“Poor Thing",从复仇的交响乐“Pretty Women"直到那个血腥而凄艳的"Final Scene",就算中间有少许"Johanna"一般热情鲜妍的华彩亮点,也被失去爱人的水手安东尼在黑暗的陋巷中唱成了一曲悲歌。从没有一部音乐剧被如此华丽地再现在银幕上。从没有一部电影的配乐,不只是在旋律带来的直接感受上,而且是在更加深层的乐曲意境上,激起观众对乐曲、情节和画面的双重共鸣。那种诡异的不和谐,带着点残忍的幽默,完美地混合了爱与冷漠、凶杀与忠诚、绝望与希望,与影片本身荒诞而残忍的世界观结合在一起,让每个镜头都能成为一段独立的交响诗。而影片结尾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曲终了,桑德海姆一气呵成的音乐整体性也令人叹服。
一直在用“残忍”这个词,而不是“残酷”。因为德普饰演的这个华丽的复仇者并不是完全地冷酷无情。他在面对带着妻女一起来理发的男人时也会手下留情,甚至会有点自嘲地背过身不看那个幸福的小家庭。而另一方面,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忍”:忍耐自己复仇的欲望,也忍耐着内心残存的一丝温情,硬生生把自己变成割喉的野兽。每次杀人他都念叨着那个魔咒般的名字,女儿的名字“乔安娜”,那种疯狂的温柔令人不由得不寒而栗。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被爱情驱使而沦为失去理智的野兽,而是像斯韦内这样一个清醒隐忍的杀人狂。于是我们看着斯韦内,这个背负着深重罪孽向往美好的复仇者,时而歇斯底里,时而阴郁漠然,在劝诱蒂莫西·斯鲍尔(没错,就是哈利波特里演老鼠那个)饰演的法庭官吏时甚至还透出一点杰克船长的花哨浮夸表情来。但这一切只是为了复仇,不仅是向坏法官(斯内普教授= =)复仇,甚至把狂妄的目标放到“所有街上的男人们“。这点应该是伯顿同学为自己浓墨重彩描绘杀人狂传奇故事找到的一个折衷点,而且必须承认它不可避免地落了俗套。但是,如果没有了对这种隐忍的愤怒的一次次深化与重章复唱,我们就欣赏不到在与仇人共同轻声吟唱的"pretty woman"乐曲声中,一点点变得狂暴,一点点被疯狂的正义所主宰的斯韦内,他无比优雅的举刀动作中同时蕴含了极度欣喜与极度悲凉。当他终于挥刀下手,鲜血喷溅出来的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看啊,这个男人为了这一刻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现在他终于可以安宁了。最后一幕斯韦内抱着误杀的爱人死去,他的鲜血流淌在她紧闭的双眼上,沿着她带有伤痕的嘴唇一直流到地上,我几乎要相信她马上就要睁开眼睛,天使般地微笑着对他说:亲爱的,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然后说,我宽恕你。——我承认自己实在是太希望、太希望给这个冰冷的男人一个救赎了。
至于苍白的拉维特太太,一个总是显得市侩、猥琐、狡猾、冷血的女刽子手,却总是被狂热的爱恋和不经意的温情暴露了她的女人本性。尽管在“A LittLe Priest"伴奏下,海伦娜·邦翰·卡特这个女版德普和男德普一起,犹如两个空虚的吸血鬼一般透过玻璃窗望着芸芸大众,一面满不在乎地讨论拿谁做肉馅儿的严肃问题,但他们很快就唱着歌,手执菜刀和擀面杖共舞,险些让人确信这对冷血男女就要成为情侣了。然而不管她怎样努力,在他面前都只能是一个剃刀反光里模糊了的可怜剪影,或是映在破碎镜子里的扭曲身形。她不是出现在他回忆中的那个永远鲜活的金发形象。她穿黑色和灰色的连衣裙,她用极暗淡的红色作饰物,连她的头发也是一种脏兮兮的暗红色。这个可怜的女人用轻微到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也是您的朋友,陶德先生。”,用嘴唇卑微而贪婪地轻触他的头发,用略微苍老的丰满手臂挽着他在草地上做一个天马行空的美梦,却逃不过被他推入烤炉化作灰烬的命运。她在堆满尸体的地下作坊乞求着,高声唱着“我没有说谎”,声音是那么纤细无力,徒劳地想盖过他充满愤怒的指责。她疲劳的眼睛在对他倾诉:我只是太爱你了。而他并不想留意。在他面前她始终是一个苍白到有点可耻的形象,总显得自卑,却又是如此地让人无法憎恨。片子结束后再听她最初的歌曲“The Worst Pie in London",开头一句俏皮的"Ah,A CUSTOMER!!",倒觉得宁愿她一辈子都是那个做着难吃的派的肮脏女人,在蟑螂横行的店铺里默默终老。
另外一首歌,是由拉维特夫人收养的小男孩托比因为担心斯韦内加害夫人唱出的"Nothing will harm you, not while I'm around.",由于其天真的温情而感人肺腑。然而这首歌在后来拉维特与斯韦内四处搜寻发现了他们秘密逃走了的托比时,再次被拉维特甜甜的声音唱出来,立刻形如鬼魅。阴暗的下水道里,一个故作甜美的女声回响在石头墙壁之间,听上去不可思议的冷酷。也许托比就是在那时决定了要狠下心来,拿起斯韦内掉落在地的剃刀,完全没有犹豫的、坚定地向他的脖子划下去。
至于那个结局,其实也早有端倪透出。不只是疯癫女乞丐对斯韦内一句如逢甘霖般的“先生,我认识您吗?”,早在女乞丐在法官家门口徘徊时,就有点预料到她是一个会变成线索的人物。只是没有想到竟是这样一个结局。沉重的音符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在还没有意识到那是结尾时,在还天真地期待着僵尸新娘似的更加光明的结局时,黑压压的字幕已经迫不及待地涌了上来。一刹那,善的和恶的都已经消逝,只剩下年轻的、经历过种种不幸的、痛苦而充满梦想的孩子们。他们正等待着生活。正应了斯韦内开篇的一句话“You are young, you will learn"!
闲话:
话说今天是第一天在爱丁堡放映,以一部歌舞片的身份居然能够座无虚席,也算是证明了某金牌搭档的号召力。
每次看到斯内普教授和老鼠先生就很想笑。
很期待完全版dvd,里面那段斯韦内·陶德刀下亡魂大合唱“被斯韦内·陶德杀害的人们”~
Dark.Blood.Cool.故事简单了点,但是整个黑暗的调调和歌剧的模样,惊艳。Tim Burton天才之作,永远独一无二。
劇情上其實沒甚麼特別,就是一個復仇愛情故事,但我非常喜歡提姆波頓那詭異而充滿藝術感的拍攝手法、氣氛營造。整體來說,歌好聽、畫面好看、人物都很有個性,喜歡提姆黑色幽默風格的人,這部片絕對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后半部分算是高潮迭起,但结局却突然结束了。女儿和小水手酱油的太突然了。小跑堂的也有点儿莫名其妙。还是一如既往的哥特,加入了新鲜的歌舞元素。好坏不评。情感分满。╮(╯_╰)╭ 由于法官和执事是斯内普和那只贱老鼠演的,害我总恍惚哈利波特。并且不知为什么德普也一直让我跳脱,想起赤西。囧
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有了华丽的音乐和血腥的暴力来包装
氛围真够鬼祟的
DEEP的歌剧诶。爱他神经质的表演但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最后他已经杀红了演。有点不忍心在看下去。
我喜欢这部,胜过DEPP近几年的任何。我非常讨厌他油腔滑调的流氓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姑娘们为他那样疯狂。难道真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还是喜欢这样的DEPP。另:等我影响配齐再看一次。好好欣赏下配乐。
不如原版音乐剧,电影变成纯粹的复仇,感觉少了点什么。
不能算是德普和伯顿最好的作品,期待太大了,有点小失望。不过德普的演技无可挑剔,女主角也很出色,导演就更不用说了,也许···问题出在剧本上!
舞台剧改编。本来如果没看过是很好的,可惜我偏巧看过原始版本...那里哥特味是没有的,骨感妹子是大妈型的,陶德则是个中音浑厚的胖子.放血就是一道痕 但即使这样,也比这部片子的味道正上许多...不客气地说,这部陶德简直是在侮辱歌剧院,唱得太糟,再想当然加上哥特气,最终结果是四不像
黑暗的哥特风爱死了!!!!蒂姆伯顿和强尼戴普!!!! 就是血浆用的有点多。。。。
名副其实的“史上最血腥的歌舞片”、“最高雅的一部变态杀人狂电影”。暗黑音乐电影。强尼戴普和怪咖海伦娜唱的很完美!各种刮胡刀割喉飙血,这片子放在以前的话大概没啥人敢去理发店刮胡子了。BUT强尼死的好惨,他为什么不去见女儿一面啊,看清楚自己女儿长什么样子,杀疯婆子之前为什么不看清楚对方
歌剧改编后,一味的黑暗复仇一味的追求阴暗的效果
音乐性不强,但作为哥特风格观之,还是比较有想法的。
Johnny Depp的表现没话说,美工也没话说,但是本子实在烂得...
当他再次拿起了剃刀,他就拿起了屠刀。。。相当黑暗血腥的片子,德普海伦娜大赞。。。
血腥味十足的暗黑歌舞片!
复仇的快感吞噬了Todd的理智,让他发了疯。一个寻求复仇的人,最终却摧毁了自己,永失我爱。看此片不冲导演Tim Burton、不好演员Johnny Depp,但为“史上最血腥的歌舞片”、“最高雅的变态杀人狂电影”。我们逃走,所有的梦想就都会实现?
杀人分尸也可以这样优雅~
这片跟《黑店狂想曲》太像了,一样的剧情,一样的重口,甚至是他们出彩的点也一样——完美的风格化。本片将暗黑哥特歌剧风格演绎极致纯粹,而且吸取了《黑店狂想曲》的教训,在愈加乏味的后半段忽然抖了个大包袱,使主题得到升华,也就是仇恨无限循环这回事。本来想打5星,介于剧本原创性减一星,4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