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先说我的观点:这是一部极其少有的尖锐反映执法机关腐化这种现实问题的优秀电影。个人评分4.5/5
西安杀戮是华语动作电影泰斗张彻张老晚年前往大陆与西安电影厂联合拍摄的一部彩色故事片。电影通过一件大案的侦破过程将正邪双方人物串联起来,通过男二的牢狱惨死和男主的慷慨赴义揭露了贪赃枉法下执法机构的黑暗、忠良人士冤案平反的艰辛以及维护法治社会的磨难和代价。本片得益于演员们有着深厚的武艺功底,所以打斗场面非常真实,硬桥硬马、拳拳到肉,招式流畅、劲力勃发,非常具有观赏性;而剧本对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动和故事的逻辑都设置得很完美,没有丝毫的累赘,无论是受刑还是报仇,都是大开大合、干脆利落;配乐紧跟剧情,在当时国内电影中算得上出类拔萃,特别是剧中男二黑狱受刑的那段,层层递增的鼓点催生出一股瘆人心慌的紧张难受气氛,效果到如今都显得非常棒。
有人因为这部电影是张老翻拍之前的《五毒》而不以为然,其实翻拍电影并不一定差。比如《新龙门客栈》、《无间道风云》都是经典之作。作为翻拍片,《西安杀戮》从前作提取了充足的优点,又增添了新的构架和内容,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情节的逻辑后者都要强于前者。取消掉多余枝叶和搞笑人物以及夸张表情、荒诞动作,《西安杀戮》显得格外严正肃穆阴郁沉重。纵观全片,两者的基调不一样,这是因为两部电影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五毒》的侧重点在于猎奇,怪异的设定、阴毒的招式以及悬疑成分引人入胜;而《西安杀戮》的侧重点是揭露执法机构的贪腐黑暗。相比《五毒》的江湖恩怨,《西安杀戮》表达的社会寓意和警示明显升华了主题格局,两部电影虽然形似但内核已经天壤地别。
也有人指出其中道具的问题。的确,《西安杀戮》中很多道具都超前,人物的衣着打扮也不是上世纪20年代的样子,不过球鞋当时的确已经出现,但是是否是电影中那样就不得而知了。《西安杀戮》局限于当时的环境、资金,也有张老邵氏风格的遗留问题,所以在道具服饰上有些瑕疵,但我认为不能因为道具问题而否认整部电影的好坏。个人觉得道具是为剧情服务的,电影的成功与否更大程度是看导演的功力、剧本的严谨和演员的表演,道具是锦上添花但不是绝对因素。话说回来,真套用了20年代的长衫,打斗场面也不会显得干净利落这般精彩了吧。
我发现网络上《西安杀戮》的资源都是源于CCTV的剪辑版。这个版本可能因为母版转录时顺序弄错的原因,导致现在市面上《西安杀戮》的情节十分跳脱支离破碎,如果第一次观看绝对会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这也是这个版本广招诟病最大原因。《西安杀戮》由此被评低,也真是无妄之灾。试想一下,张老作为一位电影界泰斗,尽管因为年龄的原因创作力不比以前,但是电影的故事线还是理得顺吧,怎么可能会如此这般难堪?如果看过原版的朋友,绝对明白胶片版的《西安杀戮》脉络清晰,层层递进,只是这个版本的资源现存非常稀少。
《西安杀戮》的评价不高不仅仅是因为故事线被弄混,另一个原因是当前的版本都是CCTV剪辑版,主要是将傅天豪受刑的那段删减了。虽然这段异常血腥暴力,但是“傅天豪受刑惨死”这个桥段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也是灵魂所在,如此对待实属不该。正是这一桥段,使得整部电影脱离了普通侦破片范畴将主题升华成揭露执法机关的贪赃枉法,也让整部电影剧情突变反转:在此之前,案件侦破得力,罪犯授首待屠;在此之后,剧情黑白颠倒,人物纷纷丧命。这一段张老拍得相当用心,摄影机始终跟随着傅天豪,上架、受刑、挣扎、断气等高强度情节一气呵成,在远近景别的流畅过渡中显得张力十足,背景音乐心跳般的节奏拍打更是加深了这一幕的紧张感,而傅天豪上身滚淌的汗水和扭曲的面容进一步表达人物受刑时遭受的痛苦是何等剧烈,下身不断大量喷溅的鲜血也深刻揭示了人物死亡的惨烈程度。电影画面从昏沉阴暗的室内背景直接过渡到光照强烈的受刑人物主体,胶片凸显的强烈明暗对比对打光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而饰演傅天豪的周龙先生,其精湛的演技也完美的诠释了人物受刑时最真实的反应:无论是上架前愤怒的对质,还是受刑时扭曲的面目、艰难的挣扎、痛苦的嘶吼,以及最后断气时的无奈绝望,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导演和演员以及其他剧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傅天豪这个铮铮硬汉受刑惨死的桥段格外令人揪心并过目不忘。很多观众很多年后对这部电影的记忆仍取决于这个行刑场景,足以说明这个桥段的经典和重要。有些声音指责张老对这个场景设计得太过血腥暴戾,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傅天豪的这段黑狱虐杀,电影主题也不会如此凸显;如果没有傅天豪这么憋屈惨烈的死亡,那么也就没有之后何远新清洗恶势力带来的舒畅痛快。所以剪辑版因为血腥而把这段情节删减无疑是因噎废食买椟还珠让人怅然一叹。
谈到傅天豪就不能不谈到何远新。作为剧中头号男主角,何远新是一个高大上的英雄主义角色,是西安侦缉队这一片污水里的清流,为人正直、武艺高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马腾云虐杀傅天豪灭口六万然后将其毁尸灭迹后上下其手将警察局验尸官等都拿钱买通,实话实说确实做成了铁案,如果走正常司法程序这件冤案是不可能翻案的。之所以最后事败身亡就是看错了何远新。在付诸行动前屠延庆局长问他:“何远新还是会回来的。”马腾云回答是“那时候木已成舟,他能怎么办?”按照常人来说,面对案情已结、朋友已死、证人灭口、政法机关上下买通,在庞大的邪恶势力面前除了有心无力的扼腕长叹外只能明哲保身。但没想到何远新完全不顾及自身结局,跳出了规矩玩法,拼着性命不要将整个棋盘掀翻。在这一点上,何远新和傅天豪是同一类人:对朋友肝胆相照、对坏人深恶痛绝,同时都有一身好功夫,也愿意凭己之力惩恶扬善。所以两人才会一见如故添为知己:何远新办案困难,傅天豪挺身而出独赴虎穴,出手相助义擒枭贼;而当听到黑白颠倒坏人买放、朋友反倒蒙冤惨死的消息后,何远新激愤难耐暴惩凶顽。恶势力虽然人多势众但都以利益为先互相算计,并不真正明白何远新、傅天豪之间义气联结、互为擎柱的真挚情感。因此马腾云以他的那套为人处世推及何远新,“那时候木已成舟,他能怎么办”一辞被撞得支离破碎丝毫不觉奇怪。
影片的后段,何远新就如他说的“既为了给朋友报仇,也是为了正义国法”,先杀恶棍汤占奎、再杀局长屠延庆、接着杀掉队长马腾云,最后孤身一人硬闯曲家大院,将曲家老爷大少二少全部杀死,可谓是将这股恶势力连窝端。按照穆化前辈说的:作恶的一个都不能留,冤枉的一个都不能错,没有喋喋不休的争论,没有虚情假意的道义,唯有血性的抗争和昭雪的执念不可磨灭,哪怕最后慷慨赴死。这也是与前作《五毒》的不同所在,这也是明显高于《五毒》的闪光所在。
不同于《五毒》的猎奇和轻快,《西安杀戮》从头至尾都是沉重的现实压迫。执法机关的贪赃枉法,黑暗团体的无恶不作,官匪勾结,颠倒黑白,电影中反映的这些事情于现实何等相似。当看到嫉恶如仇的傅天豪擒拿真凶后的结局居然是被执法机关作为真凶的替死鬼,痛苦万分的把一腔热血糟蹋在黑狱最阴暗角落里的那张长凳上时,每个观众的良知都会为之揪心。而何远新得知真相愤怒的要讨回公道时,老仵作凝练的反问“哪里有公道”更令人心寒。于是何远新杀掉所有的作恶者,自己也以死护法。这两个年轻人最初的想法不过是想为死者讨回一个公道,谁知付出的代价如此惨重,甚至连自己的公道都很难保全。全片的压抑从影片一开始的音乐就开始施加,明白无误的告知观众:这是一部黑暗基调的悲剧英雄故事,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娱乐。
没有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前,这绝对是最好的功夫片,其中的各种黑牢酷刑,让人心寒,而精彩的对决又鲜血淋漓震撼心里。
小时候看过很多次这张脸,现在知道了他名字叫做董志华,还在《功夫》里演过炸油条的,我看的他的片子还大多是张彻导的。现在想起来张大导真是暴力美学的创始人,这部片子里直接把男主角之一爆菊击杀,印象深刻。
张彻导演北上内地一共拍了6部电影,也是他导演生涯的最后6部电影,截至这一部都已看完。张老爷子北上拍片的前三部都是地域戏,分别对应上海、西安和重庆,后三部都是古典戏,分别对应XX、西游和三国,故国怀乡选题如此,张彻骨子里的文人浪漫可想而知。《过江龙》翻拍自《报仇》,《西安杀戮》翻牌自《五毒》,均为老爷子曾经的经典之作。《西安杀戮》结构严整、叙事清晰、风格显著、直截了当,是张彻特征颇为显著的一部电影。
张彻特点鲜明,表现男性的刚烈(肛裂)!露点非常多!差一点就盘肠!估计和大上海1937是一批的,但远不如那个的动作设计出彩。小刀扬帆更出彩。一开始的布局还稍稍精彩,后来就胡编了。布景服装道具都很假,摩托车直接就穿越了。
1987年
C版五毒:连名字都舍不得改,生怕人不知道是翻拍的。刑具有升级,上面捅换成下面,细的换粗的
无法评价,大概是小学时候在电影院看的,模糊了。
我除了杀人,没有第二条路。最后的侠。
本片是张彻后期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动作电影的转变,片中大量地展示了枪械在动作片中的作用,要说暴力美学,我觉得从张彻就开始了,本片故事倒是有头有尾,但是细节上bug还是有不少的,但影片放在那个年代观看,还是有很多特点的,本片牢狱中的酷刑再次致敬了他自己的作品《五毒》,主人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可惜结局是悲剧,这也与台词中不断出现的那句“这个世道很难得到公平”相呼应,同时,张彻电影中的“白衣”象征死亡的特点在本片中依然得到了延续……
本片是武俠大導演張徹後期代表作之一,原本是一個類似他自己1973年拍的舊作《警察》的警匪片框架,但不知不覺又加入更多類似另一部舊作《五毒》的情節。因此就出現此片表面雖然是一部槍戰動作片的類型公式,但實際上還是張徹所為人熟悉的快意恩仇,報仇雪恨的傳統武俠片元素。全片拍得暴力十足,慷慨激昂,但也有為了刻意呈現張徹偏愛的酷刑元素而強行製造的劇情不通之處,而且細節處理極為粗糙,所呈現的關於男性之間的惺惺相惜的情誼與慘烈悲壯的盤腸大戰也拍得遠不如如張徹在邵氏之前的作品。
居然是20年代的,以为七八十年代
剪辑有点跳,五毒改装成现代版少了点古风,多了点黑色电影味道。
小时候一直印象中很好看,后来,几年前重新看了一次,确实有点尴尬,不过,少年时代的回忆,还是美好的多呀
三年级,看见了大木棍子爆菊。。。
高级囧片,第一眼就带着合拍范儿。很张彻地痴迷男体(唱戏的露点装、被抓时看一下他衣服里有什么、追人上桥、下河打斗都要先脱,半裸上身才可以,对女人没兴趣)死得也很恶品,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直接吊死。动作有很多真打,队长和副队用小刀和流星锤(或者别的什么)那段很精彩。想复古但到处80年达
尽管几乎同样班底,但比大上海1937差上许多,猜测可能是情节血腥被删剪后支离破碎,或者,血腥本来就难以按平常方式来驾驭。其实,故事架构还是很有前途的,但没有创作好。再有就是,服装和道具实在是太穿越了,根本无法让人讲故事定位在那个时代。
还是张老师一生挚爱的“报仇”主题。不过俩男主角完全没有默契,比如,何远新在侧后拍傅天豪,傅虽然细微但明显是抖了一下,这感觉一看就是根本都不熟儿的俩人临时被导演拉在一起演生死之交的。
董志华动作轻盈灵活,一人除去整个团伙,没有盘肠大战也很精彩。虽然抛弃《五毒》中为师门除害的主线,但傅天豪被官家冤杀的情节无限接近《五毒》中罗莽被害的情节,算是张彻与大陆合拍电影中最为精彩的一部了。
火爆无厘头
看到对打场面时,突然发现演员脚上那一双带着醒目大钩钩的旅游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