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贺岁档大战中,我最期待的影片就是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和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在中国电影经历了最近两年毫无底线的试探之后,对任何能守住底线的国产影片我都会觉得算是一份惊喜。而这两部电影,则可能让我们重温一下什么是“好电影”。
虽然我看的版本还只是特效未完成的内容定剪版,但对于这样一个故事而言,特效环节都只是最后成片的修饰,已经不会影响电影的本质了。就已经完成呈现的电影本体而言,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好电影”。
正如陈凯歌导演的上一部影片《梅兰芳》是2008年最好的国产电影,《赵氏孤儿》仍然会是本年度国产电影中最好的之一。(我热切地盼望《让子弹飞》会是另一部“最好的之一”。)
(看了《让子弹飞》……很不幸,《赵氏孤儿》的“之一”没了。因为,《让子弹飞》绝对是本年度最好,没有之一!哈哈哈哈……)
(关于《梅兰芳》,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两年了,它的好坏现在是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了。如果有人坚持认为这是一部烂片,那大家对电影的标准就真的差的太远了,也就没了讨论的基础。)
尽管《赵氏孤儿》这部电影可能还会在故事主题和意义方面有着一些争议,但在,它所坚持、尊重并最终在电影中得以呈现出来的那些方面,已经足以让它在这个二流时代里成为一部好电影。
对于陈凯歌的电影来说,讨论其电影技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的电影在这方面都是国内一流水准的。而超越了这个层面的东西,才是我们要讨论的。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基本没有“被剧透”的可能,除非你真的对这个故事一无所知。所以下面对剧情的讨论有点肆无忌惮了。)
从《左传》、《史记》,再到元代纪君祥所作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这个故事经过不断演绎之后,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叙事。其基本故事框架都是奸臣屠岸贾将赵氏全族灭门,赵家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临危救孤,程婴以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的性命为代价,换得屠岸贾信任,并带着赵氏孤儿投入屠岸贾门下,忍辱负重,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灭掉权臣屠岸贾,最后赵氏孤儿终于报仇雪恨。
这样一个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后,大家通常会认为这会是一个历史题材的影片。但《赵氏孤儿》这部电影却恰恰刻意模糊了故事的历史背景。除了在影片开头有一个简略的说明性字幕,交代了“晋国”这样一个模糊的历史背景外,全片基本上不再纠结于真实的历史,而是想努力讲述一个对当下时代有所发问的故事。
对于《赵氏孤儿》这部电影来说,它在故事层面基本延续了经典叙事的框架,但在两个重要细节上做出了不同的改编。一是用合乎现代观众口味的方式,解释了程婴为何会用亲生儿子替换赵氏孤儿,从而确立了影片的基本视角;二是对“复仇”的主题进行了重新解读。
这种对经典叙事的重构,加上影片对历史背景的刻意模糊,其实体现出了陈凯歌导演试图借经典故事传达自我心声的叙事意图。如果说《梅兰芳》这部电影因为受制于诸多现实因素的约束,从而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他对自己的反思和对梅兰芳这个人物的态度,那么在《赵氏孤儿》这部电影中,陈凯歌导演终于可以相对完整地进行一次自我心声的袒露。
程婴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自我牺牲?他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可能会是《赵氏孤儿》这部电影在当下电影市场上能够得到认可的关键,也是导演陈凯歌所一直强调的“对时代发问”的主旨所在。
在传统故事中,程婴之所以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掉包赵氏孤儿,是因为程婴是赵家的门客或好友。在传统价值观中,程婴基于“忠义”的判断,做出这个选择虽然可能艰难但并非不可理解。但将这样的一个故事放在当下,这个故事的基础就开始变得可疑起来。对于大多数现代观众而言,这样一个主动的选择甚至是完全不可信的。如果从一开始就无法说服观众,这部电影就有随时崩塌的危险。
在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中,程婴的身份发生了一个细微的变化,他不再是赵氏的门客,也和赵氏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变成了一个无意中卷入大事件的市井郎中,只是出于善良的性格而在最不恰当的时机出现在了赵家,结果直接掉进了漩涡的中心。
影片花费了相当篇幅,来刻画和铺垫程婴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心理动机变化过程,从一开始的善良、懦弱,到程婴面对抉择时的犹豫和挣扎,最后演变成面对命运的无奈和悲苦,影片通过一系列小事件的设计,将“掉包计”这个关键转折点,经过精密的推算之后,变成了一个命运之中的无奈选择。
相比传统叙事中的程婴,电影《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是一个更能被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物。因为他的所有选择,都符合现代观众面对价值观判断时所呈现的利己主义。只是当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人可以理解的选择后,命运的车轮还是将他碾在了尘土之中。
相比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动机,建立在“忠义礼志信”基础上的选择,已经无法再说服现代观众去相信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叙事的重构,影片煞费苦心地给出了一个符合现代观众价值观的理由。程婴还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小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仍然试图在躲避崇高,但个人的抗争却无法战胜命运的摆布,最后还是将他逼到一个不得不做出无奈选择的地步。
影片《赵氏孤儿》的英文片名叫“Sacrifice”,直译过来是“牺牲”。“牺牲”这个词有“为坚持信仰而死”的含义,当程婴做出了家人、岁月、友谊和尊严等等牺牲之后,他所坚持的信仰是什么呢?
这就是《赵氏孤儿》这部电影在重构经典叙事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程婴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
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程婴带赵氏孤儿投入仇人屠岸贾门下,将赵孤抚养长大后,赵孤借助朝廷中的高层斗争矛盾,亲手杀死仇人屠岸贾,终于报仇雪恨。这个“复仇”的主题,一直是之后各种版本的“赵氏孤儿”故事的重点,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也同样无法回避。
但是在花费了相当篇幅刻画和铺垫程婴这个角色后,电影《赵氏孤儿》其实已经向观众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程婴是本片的主人公。相比之前各种版本的“赵氏孤儿”故事,程婴已经从一个串联故事、保存和传递仇恨记忆的功能型角色,变为电影故事中的支撑人物。这种故事视角的变化,其实才应该是电影《赵氏孤儿》所想重点表达的主题。之前所花费的所有篇幅,包括对程婴牺牲动机的解释,都是为了后面的这个主题,也是程婴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我要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让他们相亲相爱,再把孩子带到他面前,告诉他孩子是谁,我是谁!”
电影《赵氏孤儿》在悄然之中完成了一个主题和视角的转变,“复仇”这个故事主题,成为程婴的任务而非赵氏孤儿的任务。因此在电影故事中,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投入仇人屠岸贾门下,其实是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复仇道路。他既要保证自己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同时又要让仇人屠岸贾对这个孩子产生感情,这样才能最后实现让屠岸贾“生不如死”的复仇目标。
作为必须要对叙事时间的长度有所控制的电影,采取这种叙事方式,在保证了程婴和屠岸贾这两个角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同时,也只能牺牲赵氏孤儿这个角色进一步丰富的可能,让他成为了一个传递仇恨的工具,一柄程婴最后刺向屠岸贾的利剑。因此在影片中,赵氏孤儿反而成为一个相对面目模糊的角色,他一直生活在程婴和屠岸贾的阴影之下,几乎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身份认同的困惑,从而失去了“我是谁”这个传统悲剧性主题的可能。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影片的最后,程婴借助赵氏孤儿所完成的复仇,因为缺乏具体目标和具体事件的呈现,显得有些暧昧和犹豫。程婴把孩子抚养长大,并让屠岸贾将他视为己出,相亲相爱,然后程婴再告诉孩子他是谁,我是谁之后,这个故事忽然就失去了推进动力。因为这个故事结局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关键在于如何让观众完成认同感的最后确认。
但是程婴在故事的结尾,因为之前对人物动机的种种消解和再诠释,导致故事发展到最后,因为缺乏终极意义的支撑,所以可能让观众会觉得有一口气出不来:这一切是为什么?
牺牲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目的。这样一个格局的故事,最后还是要回到那些终极的话题上来。一个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奉献出了自己的家人、岁月、尊严,担负了赵家的承诺和重托,以及公孙杵臼的牺牲,他所获得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我不服”或者“义愤填膺”。这种对于终极意义的有意无意的回避,其实已经不再是导演个人所能掌控的问题了。正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说,“陈凯歌的对手,不是电影,而是时代。”
陈凯歌导演既不愿意彻底地向当下的主流观众的价值观屈服,也无法找到一个各个阶层观众都认可的大概念来获得满堂喝彩。面对这种犹豫和怀疑,他也无法横下一条心来,彻底不顾这个淘金时代所带来的压力或诱惑,决然转身而去,在自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种犹豫和怀疑,其实正是中国电影在这二十年来的缩影,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在电影中的缩影。
如果说《赵氏孤儿》还不够好,那么它所缺失的这些因素,是导演个人所无法提供的。什么样的时代拍什么样的电影,如果仅仅只是就当下而言,《赵氏孤儿》是一部好电影;但如果从电影的角度出发,它仍然有所缺憾,只是一部“二流时代里的好电影”。
只是,这已经不仅仅只是电影的问题了。
从《赵氏孤儿》编剧高璇的微博上获知:电影前半部的搜孤救孤是由高璇与任宝茹编剧,后因与陈凯歌意见分歧,二人退出《赵氏孤儿》创作。
高璇与任宝茹始终坚持程婴在十五年里认识到利用赵孤先认贼后杀贼、唆使少年杀人这件事的残忍,最后放弃,可能因为自己怀柔为屠岸贾所杀,也可能放弃让赵孤杀屠、自己去杀最后和屠岸贾同归于尽,甚至屠岸贾自杀也有可能。而陈凯歌认为不能在是非观上左右摇摆,坚持最后结局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故事。
高与任退出后,据说有赵宁宇加入,当然主要还是陈凯歌亲力亲为。于是,《赵氏孤儿》前后两部分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高与任的后半部是:程婴利用赵孤接近屠岸贾,几次杀之未遂,于是决计利用赵孤复仇,当前史批露,赵孤于情无法下手,于理必须杀屠,程婴目睹赵孤纠结,遂觉自己逼少年杀人之残忍,在复仇箭在弦上一刻,少年崩溃手软,程婴为护赵孤,以身殒命。
感觉这个结局才是与惊心动魄的上半部一脉相承的。陈凯歌弃而不用,就此错过了一个拍出五星或近五星电影的机会,真可惜。
编剧高璇微博:
http://t.sina.com.cn/1406142480神马说的就是马。古代男人没马就如同现代人没车。不过话说车是谁都可以学,但是马却不是谁都能骑的。所以古装电影里少不了马戏,但是谁又知道马戏也是有历史观的,下面我就来小吐槽一下。
我国在春秋时代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作战以车战为主。就是以马拉的战车作战,步兵作为协同兵种。当时,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故有一词“万乘之国”。
战国时期,骑兵才作为一只独立兵种出现,贡献最大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从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已是采用车、步、骑混合编队,鞍马俑以持弓为主,戴小帽,穿紧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两汉是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时期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武帝时期特别重视发展骑兵以对抗北方的匈奴,攻打大宛国就是为了掠夺其优良马种——大宛马。大宛马也被成为“天马”,也有人称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即是此马。此时期还有一项重大发明是马蹄铁,从此中原的战马配上铁掌,使得骑兵可以在各种路面上长途奔袭而不至于磨坏马蹄的角质层,从而使战斗力大大领先于没有铁掌的匈奴。不过也有一说马蹄铁是罗马人发明的,公元3-4世纪才传入中国。
魏晋时期,马镫的出现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給马鞍配上脚镫后改变了骑兵的骑乘方式,大大增强了人员在马上的稳定性,使得骑兵在马背上挥舞马刀大力劈杀而不至于坠马成为了可能,从而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并且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能更有效的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
隋、唐、五代时代,这一时期,骑兵已经确立了在军中的地位,在这一时代骑步并重,各国的骑兵规模虽不及南北朝时期,但是骑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较大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于使用骑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骑被称为昭陵六骏。
随后的朝代里骑兵基本没有重大的发明和发展,但依旧是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兵种。近代随着火器的发明与出现,和冷兵器一样,骑兵这一兵种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所以当你看见翻踢亮掌的骑兵在城里溜达,大小将军踩着脚蹬翻身上马,骑兵们放着开阔地不走偏要在树林里对冲,Boss老大在战场上挥舞着佩剑左劈右砍的时候... 你只需要明白这是一场戏,戏里的神马都是浮云。
PS:对于有人认为马鞍没有脚蹬不能骑、不好看、没法拍...等等意见的,我也不解释什么,大家可以参看这个视频
http://static1.mtime.cn/static/flash/outplayer.swf?vid=16185&mid=15225---------分割线---------
再加一吐槽:
剧中有场戏是屠岸贾带着赵孤骑马出城玩耍,两人躺在遍地盛开金莲花的草地上....那是相当的萌啊!
但是!金莲花属于高海拔地区植物,野生金莲花只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草原和中俄边境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我见过的离北京最近的金莲花是河北与内蒙接壤的丰宁坝上草原,今年夏天我就亲自骑马30公里去山谷深处摘了很多。从地貌和植被来看,这场戏很显然也应该是在此地附近拍摄的。但是晋国是今天山西省所在地域,看来屠岸贾又穿越了...
我承认,我又无聊了...
四星,中国电影加一星,五星,我觉得感动了我,很简单。
剧透:甲舅死了,甲爷死了,甲爹死了,甲妈生下甲后死了,甲全家都死了;丁死了,乙儿死了,乙妻死了,乙当甲爹,丙当甲干爹;死的人都是丙杀的,丙杀死乙,甲杀死丙。评价:前1h五星宫廷戏,连死七命,值半价票,导演陈凯歌;后1h三星育儿戏,熬死俩人,不如退票,导演凯歌陈。【UME安贞】
葛优真是神了!!!又想起他的那部《活着》。一个真正的演员应当如此。
多一星给黄晓明勾人摄魄的小眼神儿。
“你骗了我”“是你骗了我!”我对不住他他对不住你你对不住我blablabla……脑海中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史诗故事却被演绎成小打小闹的娘娘肥皂剧
前半部分实在是好。中间开始掉链子,结尾直接洒狗血。
凯歌还是英雄气短啊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就不多说什么了。陈凯歌已彻底精神分裂,此事古难全(完)
凯子哥,真的,程婴到底怎么你了,你要这么作践他?
我说两个人为了复仇每天商讨计划哪里腐了,你们有病啊!没药治你们!
我喜欢那位用双脚当车轮的死士
看完总算明白王学圻为何会在之前采访中说葛优有夫妻的感觉了。。。PS:黄晓明也对葛大爷不离不弃。。。赤果果的基情四溢
1/3好酒,2/3白水。
范冰冰竟然越来越美了……
为什么陈凯歌总是虎头蛇尾?
救孤部分很好。最后三刻钟烂尾了。
人妻爹+鬼畜干爹+妖媚疤脸叔叔,三个男人相爱相杀的烂尾育儿故事
前一半好剧本把这部后期完全做毁的片撑到四星。@编剧高璇 @任宝茹 真给力,还是不能高看陈大师,尤其不能高看娶了陈满神的陈大师……
陈凯歌继 《无极》 后又一史诗巨作!!!
与风格一贯生猛的姜文和叙事九浅一深的冯小刚相比,陈凯歌这几年拍电影越来越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男人的性能力:前戏精彩,后继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