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颁给了黑人题材的《为奴十二年》,然而两年后变生不测,由于当年所有奥奖提名中没有黑人的身影,奥斯卡奖竟然被扣上了“奥太白”(Oscars So White)的大帽子。相形之下,今年的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则顺遂民意,所有提名中都有黑人侧身其中。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届的提名中还是缺少了女性导演和女性摄影,按照“奥太白”的套路,本届奥斯卡似乎应该称为“奥太阳”,广大女性似乎应该振臂一呼,再来搅和一场风起云涌的运动。
公平地讲,奥斯卡奖的颁发机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绝对是一个开放的机构,学院的现任主席就是一位黑人女性谢丽尔·布恩·艾萨克斯(Cheryl Boone Isaacs)。她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黑人主席,同时也是第三位女性主席。自从2013年走马上任以来,她一直致力于学院的改革,然而2016年“奥太白”的“思维僵化和种族主义”指责,伴随着来自黑人明星、导演等名流的叫嚣,使艾萨克斯迅速加快了改革。美国影艺学院共有大概六千多名会员,其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平均年龄62岁。改革举措着重于吐故纳新,招募新会员,其中在过去十年间活跃于电影行业的会员可以给奥奖投票,换句话说就是要保持投票队伍绝对的年轻化。同时用委婉的办法劝退老会员---给予荣誉会员称号。可是就此也招致了年龄歧视的口实。
好莱坞曾经经历过两次波及整个影视行业的重大变革。第一次是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有声电影的出现带来了巨大冲击。这次冲击正赶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立,学院成立之初本是要调和劳资纠纷,1929年之后逐渐生出了弘奖风流之举,并沿袭至今。第二次革新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利坚民众的二十世纪60年代是一个复杂、深刻、严肃、迷惘的时代:“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回肠荡气,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惊世骇俗,越南战争的旷日持久,人类登陆月球的震古烁今,赫鲁晓夫扬言灭掉美国的大言不惭,这一切随着物质和精神的交缠让美国人民在生活中渐渐迷失了自己。他们隐约触碰到生命和爱,他们隐约触摸到理想和未来,但快乐与痛苦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能力与目标的错位,自身追求与社会要求的矛盾,终于使他们信仰崩溃了。嬉皮们仰天嘶吼出:“和平、博爱、平等”,开始了后现代主义的摇滚历程,而电影业也面临着这些年轻文化的挑战。阿尔·帕西诺、达斯汀·霍夫曼和芭芭拉·斯翠珊这种带有异域色彩的明星们由此开始崛起,《逍遥骑士》和《毕业生》这种叛逆电影极度流行起来。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声色并茂,至此变得更为激昂猛进。
如今的美国面对身份政治的挑战,又一次将焦虑投射到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面对行业关于多样性、包容性的责难, 艾萨克斯力排众议,执意遴选新会员。到2016年夏天,学院发布了一份新会员名单,包括来自59个国家的683名新会员,其中46%是女性,41%是有色人种,也包括同性恋、变性人等特殊族群。而且为了弥缝年龄歧视的刁难,特意加入了一名91岁高龄的墨西哥会员。与此同时,有70位原会员成为荣誉会员。为了保持荣誉会员的奥斯卡待遇,荣誉名单不会向公众公开。
“奥太白”事件实际上是美国民众生活中政治文化的重装上阵,表现方式也是如出一辙,同样都是边缘群体产生作用,而其他大多数群体缄默不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好恶。这种冠以种族多样性的行径以及因此造就的新的学院体系是否会给奥斯卡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待商榷。一直以来,酷似政治行为的评奖竞选和游说方式已经对于电影艺术造成了伤害。类竞选方式的直接影响就是评奖脱离了对电影本身素质的品评,判断的标准变成了---具有投票权的学院会员喜欢谁就投票给谁,比如汤姆·汉克斯与丹泽尔·华盛顿,他们固然都具备上好的演技,可是最终的奖项回报总还是要归功于他们在圈内的好人缘;而那些不乐于来这一套的演员就会很吃亏。2010年女演员莫妮克(Mo’Nique)由于在影片《珍爱》(Precious)中表现出色而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她在出席活动时就拒绝逢迎媒体和学院投票人。幸运的是她最终还是获得了该奖项,这位黑人女星感慨说很感激学院注重的是表演本身而不是政治手段。之后,由于在颁奖季不按规则行事导致她的演艺生涯步履维艰跌进低谷。
![]()
对于投票评委来说,整个颁奖季从感恩节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的二月份,就仿佛过完了一个圣诞节接着又过了一个圣诞节,这期间除了观看影片之外,要参加宴请跟明星以及各色人等会面,尤其要跟制片人打交道,这其中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是最难缠的一个,也正是他影响了后来奥斯卡的评奖路数。1979年他跟鲍勃·韦恩斯坦兄弟俩合开了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Miramax),游曳于各大电影公司的夹缝中讨生活。1994年他们制作的影片《低俗小说》在欧洲电影节上颇有斩获,但是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却惜败于红极一时的《阿甘正传》。哈维对电影的眼光独到,做事业却颇有些不择手段,坊间盛传他对奥奖评委多有威逼恫吓之嫌,并且极尽破坏对手之能事,最为甚者莫过于他在1998年对于行业行规的搅扰。该年度奥奖最佳影片是他出品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对决梦工厂的《拯救大兵瑞恩》,竞争激烈导致后患不尽,所以这场比拼在业界被戏称为引发二战的“西班牙内战”。之前这一年的七月,《拯救大兵瑞恩》率先上映好评如潮,评论界也是一路高歌赞颂,俨然学院奖胜券在握。而《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同年十二月才上映,但是哈维后发制人,前无古人地斥巨资1500万美元营造声势,并雇佣大队公关人员对评委展开攻势,最终《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堪堪胜出,成为史上最名实不符的最佳影片。
![]()
最终《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堪堪胜出,成为史上最名实不符的最佳影
事后米拉麦克斯官方声称,该片获奖是因为学院评委们喜欢片中的演员。鉴于演员是学院评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确实有可能由于喜欢演员而对电影爱屋及乌。虽然这个说法勉强可以接受,但是米拉麦克斯的公关形象从此由标新立异变成了欺公罔法。更为甚者,米拉麦克斯的行径腐蚀了业界,其他电影公司开始依样行事并且花样翻新,进而逐渐形成了现今奥斯卡角逐的套路。整个奥斯卡奖的评奖方式由此开始不再注重电影素质,变得益愈迂守浮夸。比如梦工厂为2001年的影片《角斗士》改变了此前在室内进行活动的惯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豪华路演,从而成功拿下年度最佳影片;2010年《拆弹部队》的出品人竟然给学院评委批量发送邮件,意图左右评选结果;韦恩斯坦在失去迪士尼的护持之后,不能再靠大把撒钱来开路,就祭出了人道主义这张牌,在宣传《模仿游戏》期间,把相关的同性恋情节作为博得选票的切入点;而如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对决堪称是相应的奖项公关人的对决。该领域当红的两大悍将分别是纽约的辛西娅·斯沃茨(Cynthia Swartz)和洛杉矶的丽莎·塔柏克(Lisa Taback)。去年她们代表《荒野猎人》和《聚焦》在最佳影片上一争高下,今年则各自携《月光男孩》和《爱乐之城》再决雌雄。
“奥太白”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过度反应,该事件称得上是多年来好莱坞迎合所谓的道德和舆论导致的自食其果。去年事件发酵之后,引发圣丹斯电影节上对于《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的高度关注。该片的黑人素材加上黑人导演,再加上“奥太白”的东风,时评随即走高,形势一片大好。然而该片导演的不堪往事几乎在瞬间就断送了它自身的命脉。造化弄人,成于斯败于斯,政治正确再一次隆隆作响,直接把峥嵘之相转手赋予了《月光男孩》。也许《月光男孩》和其他奖项的有色人种提名只是一种安抚舆情的策略,也许奥斯卡的评选机制会在这个节点补偏救弊,无论怎样,希望在注重表演艺术和注重其他元素的纠结中,奥斯卡不要矫枉过正。在健康机制下遴选出来的电影,不会惧怕任何牵强附会的说辞。以此为前提,如果威尔·史密斯的老婆又来叫嚣说“奥斯卡太白,我们不参加”,那她就不要参加好了。
公众号:丁神灯
这届奥斯卡才是最佳改编剧本
政治正确在最后一刻完胜,某些被高估的颁奖总爱搞事情。
满意,各种意义上的满意,感觉近几年最公平的一届,所有奖项都符合我预期。月光蓝孩拿的那几个都是实至名归应得的,推销员的外语片也是实至名归好么!BP海曼和月光蓝孩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说政治正确的请原地爆炸!!!#专治不服#
普华永道拿最佳编剧,马特德蒙拿最佳主持人,高司令拿最佳喜剧片男主角,川普拿最佳隐形嘉宾。
今年的最佳剧本给你了
然而我是挺《降临》的…
从提名时的AA到颁奖时的LALALAND,马男S3的寓言又一次上演。心疼各家发稿迅速的大号们。我是真的不希望艺术之外的因素越发占据主流,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的是愈演愈烈。鸡毛尽力了。恭喜卡西。恭喜达米恩,你依然是我十分羡慕且佩服的导演。最后,Oscar Sucks.
又名【反川普美国演艺界大联盟】
“超越套路的剧作法”、“好剧本是改出来的”
虽然每年都会有人说“奥斯卡不过是一场公关游戏”、“奥斯卡从来无关公平”,但其实当为Viola Davis的首胜(Long Overdue)鼓掌时、为《海曼》拿下原创剧本感动时,更或是婷婷和高司令又一次交集激动时,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然有它的光芒和魅力。今年还让所有人坐了回过山车--Steve Harvey后继有人~
从小吃惊到彻底惊心动魄.....不得不说这件事还的确是自己看奥斯卡颁奖以来最载入史册的一件事,以我爱看热闹的心态来说真是(喜闻乐见),而且这届个人最佳是《月光男孩》~~
不可思议,下颚脱掉!!!!!!!
除了最佳影片,其他都实至名归!奥斯卡历史最大乌龙,感觉得了一场心脏病……
虽然我还蛮喜欢石头姐的...但是不得不说她的影后拿得比小辣椒还要水,奥斯卡史上最水影后没毛病....
永远会记得这个请了假、跟班主任闹翻、在家看奥斯卡直播的早上。最爱痛失了最佳,又有幸见证历史。
除了影后其他都合我心意,最后的乌龙闹的真是,好在最佳影片是月光男孩。
最精彩大概是最后一刻的史上无敌大虾碌,简直可以载入颁奖礼史册...(邦妮和克莱德的亮相简直激动得我浑身鸡皮疙瘩!!!
最大奖的乌龙真是为今年的黑白大战画上了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句点,一帮白人灰溜溜走了,一帮黑人雄赳赳上台了。邦尼克莱德合体再创历史现场。心疼超速驾驶发推送的自媒体们。
奥斯卡向正确得多且无竞争点的一年,大奖还尴尬之乌龙。今年好梗:1.黑人拯救NASA白人拯救爵士乐;2.致敬梅姨;3.鸡毛黑马达。
谢谢雌雄大盗从天而降,压轴出场。邦尼与克莱德固然垂垂老矣,却漫不经心地抢劫了所有风光,提醒人们电视只是幻象,把公众号关上,生活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