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喊山》细节解析,内含重要剧透……
针对一些没看懂的朋友,和错误的影评解析做出两点正确解析(含重要剧透,看完影片不明白再看这个解析)
这里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故意卖弄,批判别人没看懂,这里的大多影评我都看了,很多说的并不是很正确,但唯一不变的这是一部好电影,正因为这是好电影所以我想更多的人明白剧情。
一些秀智商的解析我就没必要说了,直接上干活
一:有一篇热门影评里说红霞听说了秘密,被腊宏割了舌头而无法说话。
我想他可能没看仔细,是腊宏用老虎钳拔了红霞的牙齿,因为那时红霞小,所以长大换牙又长出了新牙。
其实女主角并不是全篇无一句台词的,有一个“嗯”字,这是腊宏刚到韩冲家养驴的老屋时,韩冲给他们家送饼,红霞接过时的一声“嗯”,我一开始以为是演员的自然表现的“嗯”,但这被字幕标了出来,到了后面摔了韩冲送的吃的,腊宏在屋里打红霞,嘴里说着:“让你再说一个字”,我才明白这里是导演故意设计的一声“嗯”,为了暗示红霞并没有哑巴,因此在影片后面腊宏死了,只有红霞与韩冲两个人的时候他都没有发出一声“嗯”,只是用眼神表情表达,所以更加确定这是一个刻意安排,只是在常年闭口的情况下,记忆遗忘了如何发声,这在影片最后右下角的一串字:“红霞在沉默中竭力记忆着她的失语”,这意味着红霞会说话。
二:大儿,就是影片中,后改名叫‘小书’的女孩,她并不是红霞所生,而是腊宏之前的老婆,也就是腊宏所杀死之人的女儿,这里的时间线应该有十年左右,估计那小女孩妈死的时候才出生没多久,一直以为红霞是她母亲吧。
片中腊宏刚抱回红霞时,屋里一个老年妇女的声音:“已经被你打死一个婆娘,还想把这个也打死嘛?留着这个女娃照看大妹儿。”以此更能说明大儿,不是红霞所生。
而片中红霞抱着的,也就是小的孩子,才是红霞生的,从小孩的年龄,我们以此推断腊宏是等红霞成年后才发生的关系,我不得不说还有些人性,从片中我们可以推断红霞二十二岁左右,因为他很爱干净和美,这在片中有所表达的,然而她喜欢韩冲,也是因为一颗年轻的心。
说红霞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韩冲的?我个人观影后的感觉,是从腊宏刚到他们村打红霞的时候,韩冲冲进房制止时开始的,虽然制止无果,可对红霞来说已经种到了心里了,估计这是红霞被腊宏殴打第一个为她说话的人吧,所以开始偷偷注意韩冲。
这里为什么说偷偷注意,这是因为红霞一个从不出门闲逛的女人,为什么会看见韩冲在林子里埋雷?从片中红霞外出捡纸钱时,路过的妇女说:“你们以前谁见到她出过门?没有吧?”,以此得出红霞其实并不出门,只是因为偷偷注意韩冲,所以跑去林子里,恰巧看见韩冲埋雷,看见地上果子,导致蓄意杀害腊宏。
片中对红霞对韩冲的感情产生并不清晰透明,到是韩冲对红霞的喜欢很是透彻。
到此我的解析说完了,再说说我都观后感吧。
有篇影评中说红霞是受尽腊宏折磨,杀死腊宏理所当然,可如果红霞是从见到韩冲开始,才动了这个杀心这个女人未免有些可怕,其实看到这个影评我也是思考了很久,其实这个要看人怎么理解了吧,我更倾向于红霞是受尽折磨才杀死腊宏的,这也是影片最直接的传达而已,所以红霞对韩冲的感情线才会在片中那么淡。
喊山,这片名一度让我以为女主会在腊宏死后跑去对着大山大喊,发泄自己内心自由的心情,她果然喊了,只是喊的方式与我们不通,丢失语言记忆的红霞,通过对着大山敲打铁盆的方式来喊山,来宣泄自己自由的喜悦,这其中我想还有爱的喜悦吧,片尾能看出铁盆从完好到破烂,红霞喊山喊了多少次?丢掉脸盆试着大声的喊,却无声,可也胜有声,片尾的红霞在山上笑的很美,美的纯净心里,让我们毫无杂念。
红霞的遭遇是悲痛的,可影片的所表达的却在中国是真实发生的,旧社会数不胜数,而如今的新社会扔在发生着,引我们反思,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片子口碑爆棚的原因,它不站在说教的角度去批判,而是把你带入一个被拐者的生活,去看她的爱恨情仇,从爱与恨中引我们去反思,我们同情红霞,也为他遇到韩冲这样的男人高兴,可即使遇到韩冲也无法抵御腊宏给她带去的伤害,以至于人死了还可以让她恐惧,这是多大的痛苦?
现实社会如果有这样的事,我不会为她遇到韩冲这样的人而高兴,只希望这种悲惨从开始则扼杀掉,所以这部影片和原著最直接的传达便是如此吧。
这是一部让我一个大老爷们几度泪眼朦胧的电影,起初初见这部电影是在网吧,我朋友在看,我坐在他旁边,玩着游戏,看到这部片子的第一个画面是,警察过来带走韩冲的画面,以至于没有当红演员我以为是网红自费的山寨片,我还嘲笑朋友怎么看这个,朋友却说真的很好看,叫我去看,我也一直没看,回来在网上看到喊山的评价,所以有看它的想法了,直到今天才将它看完,是个难得的好电影,如一个影评的哥们说的,我后悔没去电影院看,因为欠了喊山一张电影票,的确如此。
《天注定》《百鸟朝凤》《喊山》为何好电影的市场却如此惨淡,这也同样时我们反思……
2 ) 一个把严歌苓和葛水平称作“娘们儿”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评论《喊山》??
我在二号参加《喊山》看片会的时候,这个电影的豆瓣评分还是6.6。
看完片之后,我觉得这还是一部可以称作优秀但仍旧有诸多不足的作品,6.6的评分实在是被低估的,因此我给出五星,这里面当然有很多情绪的成分,自己的五星虽然不能实质上拉高评分,但也是一种支持。
先前听一个朋友说起过:中国不缺好电影,缺的是把好电影竖起来的人。
今天,喊山上映了,看排片,不到百分之一,家乡的小城九家电影院竟然总共只有一场排片,这部电影自然又是没有被竖起来的。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聊商业上的东西,因为今早在看豆瓣的时候,注意到了一篇一星的影评,说喊山自造幽灵场排片。
很讶异,一部实时票房与《诡新娘》相当的电影被说票房造假???
![]()
上午截图的实时票房数据,《喊山》的排片和票房都是被碾压的。
于是我去拜读了文章作者马庆云的其他的影评,发现还有另一篇给《喊山》打一星的影评。
这电影有这么不堪你需要写两篇长评来给他打一星??!
虽然文章里面对喊山的问题的指正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也都认同,但就因为这些问题就要来打压这部电影?我也是因为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喊山》还是一部7分电影——诚意之作,还有瑕疵。
于是我接着看了马庆云其他的文章,然后……
我?????????????????????
并且……
我又看了他对其他电影的评价……
我好像……
也大概知道了……
这货的欣赏取向……
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这样的,他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就觉得自己标新立异并且牛逼,以挑刺和诬陷为乐,好像能骂几句自己就是批评家了。
马庆云是个小角色,但是中国电影迟早要毁在这帮小角色手上。
我记得前段时间翻到《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的豆瓣主页。
上面无数打一星的评论大意都是说:我没看,但是国产恐怖片都是垃圾,于是给一星……
就算他烂,你没看你评论个鸟!
再看看暑期档扎堆的烂片,现在我们好不容有一部还可以的《喊山》,然后还有这帮孙子要出来损,这部电影到现在豆瓣评分都还没有到7,imdb却又8.0
那是不是没什么大牌的电影,现在都要靠下跪来挣票房了?
都要靠花钱买水军来刷口碑了?
像这种给好片打一星,给烂片打五星的,没有别的意思。
我也不是针对马庆云。
我是说所有这些在豆瓣上装逼搏出位的——都是垃圾。
3 ) 失望的佳作
文/梦里诗书
优秀的蓝本奠定了《喊山》出色的内容纵深,但写实主义的电影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却只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在大山闭塞的小村中悬疑与爱情的交织突显的人性是如此深刻,但另一面细节上的粗糙,使电影匮乏一种真实的时代感,镜头运用的尴尬更所见执导功底的平庸。
《喊山》的故事其实绝不亚于《盲山》这类电影蓝本的深度,在偏远贫瘠大山中的展开,不仅有着一同《盲山》中对残酷与愚昧的写照,也有着一同《盲井》中人性自私的洞悉,甚至在故事上来说,这场透过一次意外死亡事件,在悬疑中所去揭示的爱与罪恶,比之前者更有出色的剧情性,因为电影在揭露丑恶私欲的同时,也塑造了出色的人性深度,人物的悲戚形成了这部电影的震撼。
电影最为令人扼腕的便是女主人公红霞悲惨的人生遭遇,透过她记忆的闪回,幼时的拐卖,被残忍变成的哑女,饱受毒打虐待的生活,这一形象的树立比《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中身心同饱受摧残的金福南,更让人为之痛心,而在她丈夫腊宏终于死去后,她与韩冲的虐恋,也形成了电影后半段的张力,这使这部电影所想要表现的不仅是大山中的愚昧自私,更还有着命运现实的无奈。
这是杨子最好的一部作品,却并不是《喊山》最好的形态,单就从服装语言来说,难精于细节的刻画与80年代的时代背景并不相符,而导演对写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并没有形成一种浓烈的艺术风格,虽然在某些镜头上有着唯美的意境,但与电影所本当突显的冷峻凌厉难成一体,更为尴尬的是过于理想化的文艺抒情,与沉重的命题是断层的,这使电影虽有着深刻的构思,却难以真正去在这场电影中沉淀共鸣。
杨子的《喊山》是一部让人失望的佳作,其固然有着足够令人震惊的故事,却并没有一场堪为完美的呈现,差强人意的完成度是电影最大的遗憾。
4 ) 我喜欢那山村里的暖阳
首先声明,这部电影本身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电影本身不值得五颗星。但是作为一部国产电影,并且脱离了大制作,大明星,认认真真讲一个故事,我觉得值得肯定。所以我个人给了五颗星。并且希望这五颗星可以让更多人愿意去看一看这部电影。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一个被拐的妇女(甚至这个少妇还有颗少女心)杀夫,结果连累了其他人的故事。但是故事的表现,又不简单。当观众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乡村爱情故事的时候,才引入了关于被拐的故事,并且通过这段故事的情绪铺垫,点亮了之前的伏笔,为最后的杀夫做了情感和逻辑上的铺垫。
先说服化道。很多人会觉得服化道这一点,做的不够细致。我个人也觉得有点错乱,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刻意为之。因为作为一个专业的电影人,导演忽略某一个两个的服化道的细节可以解释,但是整片几乎很多的忽略,就需要考虑是否导演的刻意了。故事发生在80年代,但是除了警察的制服,大家几乎看不到八十年代的东西。韩冲家里的电灯(八十年代山村里能通电的都不多吧),红霞那修身的外套,警察用的手铐。如果这些还不重要,那么片中所有人的思想,都是可以感觉到浓浓现代气息的,没有八十年代山里人的懵懂和迷茫。所以我觉得,导演也许是希望用现代的方式,来讲述一个过去的故事。因为电影中涉及的土葬和死人隐瞒不报,不太适合发生在现代社会,即使现代社会有这些发生。
接着说表演,郎月婷是经验的。没有那种农村题材片里面,妇女的可以扮土扮傻。在山村那暖暖的阳光里,我甚至感觉到了惊艳。那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美,美的自然含蓄,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昙花。也许有人说,这是因为女主的定位在于被拐的大家闺秀。但是请大家看看另外一个小寡妇的装扮。在八十年代的定位里,也一样算是惊艳了吧?没有太艳俗,没有太势利。即使后面针对了女主,那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喜欢的男人。是的,那个之前不在意,失去了却发现舍不得的男人。在愿意给韩冲借钱的那段戏里,是可以感受到小寡妇对于韩冲的感情的。这部电影的表演告诉我们,中国其实是不缺好演员的,甚至年轻演员也是可以诠释好角色的。只是也许某些人,忙于别的事情多了,所以忘记了培养自己的演技。
摄影和构图这也是要重点提的。影片中不止一次产生了镜头的摇晃感,给我少许的晕眩感。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了渲染主题有意为之。但是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的片子,镜头的偶尔摇晃,不会给我负面的影响。全片的主题虽然沉重,但是色调和构图却是暖暖的。尤其是几处阳光的构图,暖人心扉。
第五代导演曾经依靠农村的题材,走上了世界的舞台。说明我们的农村,是有好故事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导演,可以挖掘更多的农村题材电影。产生更多的类似喊山,心迷宫这类的电影。我们的农村,不仅应该有乡村爱情故事,还应该有温情,有朴实的乡情!
5 ) 如果她未曾见过光明,又怎会在沉默中呐喊
很意外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看了2016版的《喊·山》电影。更意外的是,看到一半立马选择边看边缓存,不少段落更是欲罢不能地翻来覆去地观赏。一时自己也搞不太懂,为啥会如此喜爱这部农村题材的电影。之所以要强调是2016版,是因为《喊·山》改编自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说,2013年曾经拍摄过一个版本。但2016年的版本并不是翻拍,而完完全全是由导演杨子(并不是《天仙配》那位,诸位放心)自编自导的故事,整个故事的风格和气质与前一版截然不同,所以在片名中,加了一个点。
虽然最近大家对片名中加个点的电影莫衷一是,但16版《喊·山》确实是特例。故事发生在80年代封闭的太行山中,外来讨吃的腊宏因为误踩男主角韩冲捕猎设置的炸药不治身亡,留下哑巴妻子红霞和一双年幼的儿女。众人与韩冲的父亲商议赔偿和私了之事时,哑姑红霞却穿起红妆,时哭时笑。众人皆觉得她受刺激失心,韩冲只得暂时照顾母子三人的生活。在朝夕相处中,两颗心慢慢走近,红霞被拐卖的曲折身世之谜也逐渐揭开。不料,腊宏的命案再起波澜,告白之前,没有真相······
有关妇女拐卖问题的“山”字辈电影,已经有很多部。所以估计你看到前面的简介,又会认为这是一部主题沉重的,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电影。但这部《喊·山》却非常的不套路,虽然“爱”依旧是不变的主题,但故事却把阐述和表达的重点,放在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脉络上,并将悬疑惊悚等元素植入其中,拍摄手法非常新颖别致。本来担心故事发生的年代和背景,会产生强烈的疏离感,怎料从电影一开场,故事讲述的节奏和营造的画面就能牢牢把我粘在屏幕前。随着故事的推进,被男女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深深感动,也随着步步靠近真相,为这对苦命鸳鸯的未来揪心不已,所谓“共情”,正是如此。
如果你要我用一句话评价和概括16版《喊·山》,我会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凶杀、拐卖、偏见、愚昧,或是那些我们通常认为应该出现在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标配元素或深刻主题,在这里统统只是背景墙,因为故事的核心是那么美好的爱情,是现代社会非常稀缺的爱,稀缺到让我认为只有把故事植入那样有疏离感的年代中,才没有违和感,才更具说服力,也是才更动人的真爱。这种纯与真,不是梳着大麻花辫,穿着白衬衣,假模假样的害羞腼腆,而来自于丰富立体的人物性格与行为。男主角韩冲,原本是一个糊涂没心思的二愣子“宅男”,成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安于现状,没事还吸吸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责任”如锅般从天而降,从刚开始是逃避和不耐烦,到逐渐学会担当。当他发现自己爱上哑姑,当他认定这个女人就是他一生所想守护之时,当村中的男人阻止他去自首,而女人们乘机要将红霞赶走时,冲冠一怒为红颜,男孩蜕变为男人。这份担当与保护,是韩冲身上骑士精神的率真呈现,成就全片至真至美的高潮泪点段落。
而作为背负着沉重过往,也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女主角红霞,无疑是《喊·山》故事的核心,因为所有的悬疑与真相都是围绕着她的神秘展开。对我而言,这个角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女性意识觉醒的设定。出生大户人家,却意外被拐卖,堪称现代版红楼梦英莲。拐卖,变哑、强奸、家暴,这样一个女人即使承受过最苦难的岁月,依旧敢爱敢恨。她不是被动的等待被拯救,也不是那些虚假的忍辱负重“嫁给大山”,当韩冲意外炸死腊宏之后,我们看到她的新生,看到她虽无法用言语表达,却内心激荡的“喊山”,她会洗头梳妆,她会在屋前种下鲜花,会享受阳光透过树叶暖暖地照在脸上,那一尘不染的美好。韩冲的出现,是上天送她的一个意外,虽然韩冲失手炸死腊宏,的的确确是对她的解救,但在两人的相处中,真正带动情感走向的却是红霞本人。玉米地里害怕时主动抱着韩冲寻求安慰,让那个之前能没羞没臊地喊出“我和獾子都是你的”的大男孩手足无措(这充分说明,说啥不重要,做啥才重要,哈哈~);当她发现自己对韩冲的情感已然变化,即使面对作为长辈的韩冲爹,虽不能说话,却也能如掷地有声般地表达(此处给爹爹点个赞,过来人就是过来人,一下就明白了);而韩冲傻小子试图用还钱委婉拒绝时,红霞的赌气和小情绪让观众看着又哭又笑,如此敢爱敢恨,难怪一直不开窍的韩冲最后能喊出“咱俩既然不嫌弃,咱俩就该好”的强势告白。当然也别忘了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关门”段落。当韩冲为保护她,宁与全村人为敌,并要去自首时,红霞思路清晰地编撰是自己杀死了腊宏,并替韩冲顶罪(因为在红霞的描述中是她在村民走后闷死腊宏,但实际上前面的故事中,村民在家的时候,腊宏已经断气。而且还有一个细节,红霞描述中出现了大女儿安慰哭泣儿子时使用的拨浪鼓,但其实拨浪鼓是韩冲在腊宏死后,才制作的。由此可见,红霞向公安交代的过程,是其为替韩冲顶罪,故意编造的,如果尸检,便可真相大白)。这样丰富的女性角色,这样鲜活的人物性格,才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女性角色。不同于以往的纸片人,她是真正能让我们共情同感的,活生生的人。以至于我在想,即使编剧设定真的是她闷死了腊宏,我们依旧不会去批判她,反而可能会产生复仇成功的快感,因为她是懂得抗争和改变命运的那一个,当机会出现时,她抓住了,包括利用韩冲埋的炸药,包括让女儿诱骗腊宏去采果子,最后她也能说出真相,承认自己杀人。没有人能拒绝,活的如此坦荡的女性身上的人格魅力。
这版《喊·山》韩冲和红霞的扮演者分别是青年演员王紫逸和郎月婷,两人曾经在《盲探》和《华丽上班族》中均有合作,此次是第三次联袂出演,默契值非常高,两人的演绎也非常契合这个老题材新拍法的定位,很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红花还需绿叶配,16版《喊·山》的配角组合也可谓是老戏骨+实力派。电影里韩冲父子的感情线是一条非常暖心的旁线,二者从矛盾到和解,俨然典型的“中国式父子”。韩冲爹这个角色虽然笔墨不多,但能明显感觉是有故事人,有成泰燊这位老戏骨加持,更是成为捅破韩冲与红霞情感窗户纸的关键人物,一句“我怎么觉着这姑娘看上你了。两个疯子你选一个吧”,妥妥地扎心,爹爹干地漂亮。而后面对村民围攻,那句“还轮不到你教训我儿,他胳膊肘往哪拐,他胳膊肘往良心上拐”更是666666,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而大反派腊宏,则是由坏人专业户余皑磊出演,一场给小红霞拔牙的戏真快让人心理阴影了。但这个人物却不是完完全全的十恶不赦,始终攥在手中的红果子,让人不由地感慨他其实也是父亲,那种人物性格中真实存在的矛盾和割裂,才让角色更加真实可信。
虽然这部电影在服化道方面存在着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最后确实需要特别提一下《喊·山》的摄影和音乐,真心为电影锦上添花。太行山的美景为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浓烈的气质,那种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美,与故事中美好的情感交相辉映。故事的尾声,当红霞提着盆和铁钩,在山顶努力的敲打,那段大气磅礴的BGM就是红霞内心最激荡最澎湃的呐喊,名为——新生!
6 ) 大山不言,独怜你的苦难
很多年前,在火车上与一旅客聊天。说到上小学时,他们班转了一个清秀男孩,说的话大家也听不懂,但人很机灵可爱,别人说什么他总是很快就懂了。
老师很喜欢和疼爱他。不到一个月,男孩却走了。后来他们才知道,男孩是被拐卖的,幸好被他伯父找到,回到了自己家里。
老师曾猜测过,只是怎么问他都不说,给他纸笔也不写,只是冲老师笑。
想必男孩曾被人恐吓或打骂过,才不敢说的吧,必是一段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吧。
杨子导演的电影《喊•山》里,哑女红霞经历了怎样的黑暗与绝望呢?
幼时被拐卖给了打死妻子的腊宏,并惨遭凶残拔牙,十多年,不准说话,不准与外人接近,经常毒打和咒骂。
长大后生下儿子,腊宏又犯命案,他们来到岸山坪(太行大峡谷山梁上的小村落)隐身。一场意外的发生——韩冲在后山埋雷管炸獾子,炸死了腊宏,才终止了那可怕的黑暗。
腊宏死了,红霞没有丝毫的悲伤,嘴角偶尔露出一丝微笑。他下葬时,她抓起泥土与石块狠狠砸向棺木,众人都以为她疯了。
岸山坪大山上是一层层怡人的绿色,人们在山梁上隔沟对话,活波波的生机。可是红霞喊不出,她被恶魔扼住了脖子,时间久了,早已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她围绕腊宏的坟头转圈,终于确定他真的死了。夜里她听到山上传来热闹的喊叫与对话,有些希望被唤起了。
她拿着一个搪瓷脸盆,一根铁棒,走出家门,在山梁的一角,痛快击打与无声呐喊。
当她呐喊的刹那,她与天地重新连接,与大山相诉相倾,体会到了真正活着的踏实感。
大山不言,独独可怜她的苦难。
一场误伤,一场和解,她不要赔款,只要韩冲照顾他们娘仨。
这个借给他们房子住,借给他们地种,给他们粉浆饼子吃,并曾劝阻腊宏打她的男人,是个好人,她知道。
爱情在相处中不期然降临了,红霞的生活逐渐从灰色到明朗,焕发出异样的光彩。韩冲就像一缕金色阳光,照彻她那原本暗淡的命运。
腊宏杀人案发,上面查到岸山坪,韩冲难逃误伤罪责,分离之际,两人生死缠绵,让人落泪。
电影最后红霞自首,承认一切都是她的设计,并且捂死腊宏,可能只是增加悬疑的程度,或者就是一个烟雾弹,让观众在迷惑中自行判断。
我想,红霞不会杀死腊宏,仇恨是有的,但如果想害他,那么多年不会没有机会。或者因为恐惧,或者因为孩子,她下不了手。
多年来,她怀着疼痛与绝望,温暖了一个更可怜的生命——腊宏的女儿“大”,腊宏打死妻子时,“大”才半岁。
但是为了爱的人顶罪,她会。当韩冲因为她挨了别人一巴掌而疯狂,不惜与全村人为敌时,她心里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大山不言,却给他们以真正的爱情。
“天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人不知道走到哪里才能落脚,地不知道哪一季会甜活人儿呀,人不知道遇了什么事情才能懂得热爱。”
这是葛水平《喊山》原小说里的句子。
红霞在经历了彻底的黑暗之后,遇到大山,遇到韩冲,从而懂得了热爱。
大山不言,独怜你的苦难。
很好看。乡村故事。似乎是黑暗的悲伤的无望的,却更是光明的温暖的有爱的。拍摄质地极具艺术美感。
虽然发生在山里的故事,但是影片的格调是很唯美的,悬疑与爱情交加的故事。朗月婷和王紫逸对人物的演绎让我感到惊喜,在老戏骨面前并不落下风。不过影片的节奏有些拖沓了,对琴花这个人物的刻画也有些过头。影片最后的处理还是有惊喜的,真相在真爱面前似乎不再重要。
电影的故事情节很好,适合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峰回路转,在让人伤感的同时又给你希望,演员的表演质朴,在新人里算不错的了,电影里的某些画面拍的很美
发生在大山里的故事总是充满了质朴和真诚。导演和演员都很走心。
通过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一场充满悬念的意外与一段让人心碎的爱情。在严酷的现实中展现了人性的温情,在喧嚣的闹剧中刻画了现实的无奈,看后让人深思。
好看是真的好看,难能可贵的华语电影,难能可贵的青年演员,可能郎月婷和王紫逸算得上这代演员中的翘楚了。电影的整体完成度非常好,真正的搭了国际班底之后产生用处的电影,叙事和节奏上还是有稚嫩和不足,整体来说四颗星,出于鼓励给五星吧,改天片子的整体分数上到合理水平我再改回来。
超值的看的一部电影~不愧是获奖的。不是想象中那种乡村风,挺文艺的。扑朔迷离的结局,有点儿猜不透……郎月婷全程没有台词,内心戏真的演的很真实,全靠演技!在被警察带走前回头看阿大的那一个眼神就忍不住泪奔了。
整个故事还不错,但是格局比较小。商业元素也不多,有点担心票房啊。
整体是美的,男女主角从演《华丽上班族》开始就cp感十足啊。配乐简直完美,恰到好处,哭了三次,很喜欢!推荐
还不错啊 王紫逸挺好(看)的 不过郎月婷的面瘫有点倒胃口
演员演的很好,故事情节很感人,宣扬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我最喜欢两种电影,一种是有意思,一种是有意义。这是部有意义的电影,看完能让人思考一些东西。值得一看。看得出,这是部用心拍的电影!
煽情过多,深度却不足。服化道太违和,强行卖文艺和轻松,朗月婷的演技让人坐立不安。
很失望。劇本攝影不錯。服裝道具不到位算硬傷导致山村偶像片感。及導演方面,年代不僅模糊不清,人物定位也不準確,閃回夠拙劣尷尬癌簡直要犯了。女主在山頂敲盆白衣彷彿民謠歌手小娟也是夠了。男主有秦昊影子,演技不錯,配角超給力尤其是男主他爹好評!0617@동양예술극장 with 세정
镜头语言是我的菜,太行山好美。本觉得哑巴演的不如韩冲,原因可能是气质太好了点,看到后来才发现吖的人原来本就不是山里人。韩冲朴实直率,感觉是本色出演。腊宏的表演真的很出彩,话不多,形象却很深刻,很有实力的演技。总的来说,剧情对我而言没有特别虐,细节处处透露着幽默和可爱。
来自深山的压抑,内心的呐喊。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爆发只是没有遇见某个人某件事,真相在真爱面前变得微不足道。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所以,王紫逸和郎月婷演绎的让人惊喜。
哭死,心痛到窒息,片子如此真实,苦难即将过去,却迎来更加悲惨的未来。
腊宏打死老婆的时候警察不知道在干什么,红霞被拐卖的时候警察不知道在干什么,腊宏家暴虐待红霞的时候警察不知道在干什么,坏人死了警察来了,为坏人伸张正义来了,真棒
朴实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一直觉得,判断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是你有没有快进的冲动。这种农村题材,宣扬真善美(非主旋律)的电影是我比较偏爱的,何况故事还是以我老家山西为背景。
看预告片感觉还不错,画面很美但是故事本身很压抑。真相最终只有哑巴知道,影片的名字叫做《喊山》形成强烈的对比。
服装道具这块是没有人管吗,84年哪来那么潮的牛仔服T恤,还动不动就赔偿2万,把个破村子卖了也没有2万吧,导演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