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杀人者和受害者,杀人者家属和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分析一层又一层展开,从男主父亲临死前那翻话开始,给这15年来假装平静的生活投下了一颗炸弹,原来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在自责 愧疚 悔恨中度过…父亲死后,从男主去找已经嫁作他人的母亲开始,这一家人开始慢慢接受这个案件的真相,不仅仅是直视案件的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揭开那个并没有愈合的伤疤…
母亲从来都没有释怀,尽管组建了新的家庭,丈夫体贴,儿子孝顺,表面上闭口不谈过去,其实是一个人悄悄舔着伤口,是啊,眼泪流干了,但不代表伤疤已愈合。洋贵也是,在偏远静谧的一个湖边继续开着父亲的钓鱼场,头发杂乱得世外野人一样,后来因为和远山双叶的相遇,两个家庭的轨迹都发生了转变,更接近那个悲伤的故事,也在疼痛中更接近鲜活的人生…
在看前面几集看到洋贵和双叶一起去做事情,很简单,只是相互陪伴,理解对方的痛苦,也愿意一起接受注定不那么幸福的生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踏实的满足感…但是对他们最后能否在一起,心里是怀疑的,毕竟过去15年的痛苦是最初连接他们的纽带,最终释然之后两个人还要背负着这些回忆一起走到未来吗?
很巧妙,最后双叶选择在果园赎罪,这是类似于钓鱼场的世外桃源,和洋贵看到的是同一片朝霞,感受到同样的四季变化,一样踏实而充满希望的生活…跪倒在编剧的缜密思路,对人性的剖析真像锋利的手术刀一样,筋骨脉络和内在灵魂一层层剥开来,不仅看到了黑暗的毁灭面,也看到了下面蕴含的新的希望…
以丧治丧,真一剂强效药!
生命像辆永不停靠的列车,只要不手动拉闸,便无法预知列车终于何时何处。这也是生命的残酷所在,悲伤不停靠,快乐不停靠,一往无前且毫无意义地“永动”,罔顾生命本体的主观感受。
在观看《即便这样,也要活下去》的时候,我总感觉这份残酷性一直在被提及。活下去,并不出于乐观,更像是出于迈出左脚自然伸出右脚的一种的惯性。所有人活着,有哭有笑地活着,即便如此地活着。
巨大的悲怆可以凝固时间,把人的心困在过去,但人的生命依旧呼啸而过,不做停留。于是,在两者间穿梭徘徊的人,突然不知去向,仿佛遗失了坐标系的宇宙飞船,蒸发在某种时空。
直到某天,有人突然找到了你。原来她和你一样,一直被困在同样的痛苦里,你在痛苦的A面,她在痛苦的B面。不过,找到彼此之后也无济于事,你和她都没有力量将这份痛苦排挤在外,相互靠近。所以,你与她还是和从前一样,抵达不了未来。
那么,这一切还有希望吗? 男主角深见洋贵在剧中是这样说的:“所谓希望,会不会就是在想念某个人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的东西呢?所谓希望,会不会就是特别想要见到某个人呢?”
然而,背负死亡阴影的男女,对于爱,似乎只能隔窗欣赏。在此分享一段男主角深见洋贵与女主角远山双叶的对话,朴实的客套话中流露出的真挚,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
“最近怎么样?”
“最近...啊,我换了一个电灯泡。”
“远山小姐你呢?最近怎么样?”
“昨天踩到口香糖了。”
“什么?还粘在上面吗?”
“啊,已经弄掉了...不是这双鞋子。”
“啊,没有粘着..”
“是的,那你最近只是换了一个电灯泡吗?”
"不是..啊,我还换了电池。“
”啊!你换了好多东西呢。“
”不是,只是正巧都要换了。”
“远山小姐怎么样?最近还踩到什么其他东西了吗?”
“怎么说呢?踩踏一族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我是想说...我最近不光是换了许多东西...我最近一直在想远山小姐的事情。我和远山小姐的今后的事情什么的...不过,这确实很难...因为以前发生过那些事...但我希望自己在未来,能保护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
《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由一件简单、已经定性的死亡事件开启,随着剧情进一步推开,受害方与加害方的敌对与羁绊,家庭间的破碎与温暖,男女情爱的触碰与拒绝...并不复杂的情节却牵扯出剧中人大量的复杂情感。
个人最喜欢大竹忍的演绎。她在剧中饰演一名失去幼女的母亲。看剧前我没想过“丧子之痛”有着多重的痛点:自我的内疚检讨、舆论的失职质疑、罪犯的惩戒不严….有太多方面都能对可怜的父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丧子之痛终其一生也无法消弭,它就像一个隐藏于丛林中的巨大猛兽,随时准备扑上来吞噬你。
大竹忍有两幕戏异常揪心。一场是得知幼女在遇害前,并未受到性侵。那一刻,她用嚎哭释放了多年的心结。第二次是在时隔十五年后,直面凶手的隐忍与爆发。
即便隔着荧幕,悲痛还是直击内心。而本剧也关注到加害人的家庭,用相近的篇幅交代了他们的“丧子之痛”(儿子明明活着,却无法相认),家庭的破碎何其相似,双方又必须以敌对姿态隔离。后来经男女主角共同努力,才逐渐拼凑出一个近似谅解的圆。
接近剧尾,似乎所有剧中人都缓慢摸索出重回轨道的调度方法。“進め。進め。進め。” 男主深见洋贵的前进,竟然在时间上呈现为“回退”:他跑去音像店,归还了那本借了十五年的录影带。也许时间在形式上的回归,才能让他与远山双叶真正开始。这一结尾饱含着创作者对观众的宽慰。不过宽慰从来不是本剧的重点,某些伤痛无从遗忘,因此,唯一能做的只有一点:不断提醒自己爱的存在,并努力往残破的生命中注入爱。爱不是救赎,她是光!
本文首刊于电影公众号:电影百忧解,转载请留言。
演技派扎堆,连瑛太都有点hold不住的感觉,满岛光这种电影挂的演技跟那些矫揉造作的若手女优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非常看好她
第一话的印象分.有点悬疑的悲剧故事都蛮喜欢的.
满岛光的演技,太厉害了。。。
这种剧对于负面情绪生成器的我,实在是等不到最后释放正能量的时候就先发病了……
故事的视点很独特,放在了被害人与犯人的家人身上,一个人做了坏事,自己沉沦无法避免,但会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不幸,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一个漫长的人生救赎之路,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努力活下去
再次认识到瑛太和满岛光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演员
八年后我才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关于如何救人的故事,倒不如说罪人自顾尚且不暇;这也不是一个关于自救的故事,因为本来就罪无可赎。而“真相”在标题里其实已经说完了:这只是一个关于踏上同一条命运之舟的两家人,仅仅为了不再沉沦下去而竭尽了全力的故事。相濡以沫也好,相忘于江湖也罢,注定一事无成的他们唯一的期望,无非是想从负数变成零罢了。
精神病满点www
"最近怎么样?" "最近? 我换了一个电灯泡。远山小姐你呢?" "昨天踩到口香糖了。" 温润敛抑, 细水长流。甚好。
麻痹,第一集就被秒杀,当年unfair的感觉又回来了!!姐果然是苦逼劇控
坂元裕二太会写戏,好多细节太抓人,简直惊叹他是怎么捕捉到的。难道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拿着小本子,把观察到的每件微小事情都记录下来存着备用吗?
此剧伤身,慎入~
我要打一万颗星星!!!
心是什么?心是从你喜欢的人那里得到的。当你出生时,你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心,当你长大了,你从朋友和爱人那里得到了心。只有得到了心的人,才知道如何去爱人。
私心的说一句,每次在剧里看见福田麻由子都不顺心。
好虐啊 麻由子越来越残
饱含着对已故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永远无法见面的人的无限挂念,活下去。
写得太好了,功力深厚。第九集结尾两个人隔空表白时太温柔了,大概只有坂元裕二能写出来这么动人温柔的爱。大竹忍简直演HIGH了……
这个让人既痛苦又温馨,既难过又治愈的夏天结束了。十五年的夏天终究是要向前迈进,挥手告别往昔的痛楚,迎接同一片朝阳的天空。
看第一集时突然想起一部08年的电影《誰も守ってくれない》,都在表达被害人家属和罪犯家属都是事件的受害者,无人幸免。瑛太的袜子是亮点;虽说女大十八变,但是麻由子还是在《女王的教师》里比较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