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砰砰砰收到几条推送,照惯常标准,得是重大突发,才会触发多家平台齐齐push。
一看,俞敏洪这几天戏很多,刷足存在感啊。
事情起因是11月18日俞敏洪在上海的第六届2018学习力大会上公然声称,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堕落导致整个国家堕落。
一时全国哗然,以女星张雨绮为突出代表,众志成城把俞敏洪骂上热搜,全国妇联、北京市妇联等均发声予以批驳,更多他的偏颇言论也被挖出。
事态发酵极快,当晚俞敏洪就在微博上道了歉,可是网友并不买账,“男性被女性的价值观所引导”的言论也“越描越黑”,有近1500万微博粉丝的他,可能因为扛不住骂,关了评论。
俞敏洪从江苏农村走出,在北大念过书也教过书,是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是曾被美誉“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的教育家,也是带领新东方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家,被视为从草根奋斗到精英的励志传奇。
如今这般失言失态,网友纷纷猜测他究竟是膨胀了油腻了,是精神状态失常了,还是被下了降头?
11月17日新东方刚迎来25周年庆典,莫不是俞敏洪哗众取宠来给新东方博关注?
10月24日,俞敏洪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这不是打“杰出”的脸么?
然后我们看到了,11月20日俞敏洪又专程来到全国妇联机关,向广大女同胞道歉。
果然又上热搜了,还力压了原本当天最被吃瓜群众关注的蒋劲夫家暴丑闻。
要我说啊,这打印的道歉信根本还诚意不足,应该手写啊,还得中英双语啊!
新东方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引起轩然大波,势必会引起股东恐慌和施压。要知道,在今年6月12日达到108.23美元/股的前期高点后,新东方股价就一路下挫,11月19日收于54.83美元/股,几近腰斩。
虽然此前股价持续下跌和俞敏洪的言论没有直接关系,但绝对影响后续的市场信心,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放大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风险。
俞敏洪在2017年上过腾讯的《星空演讲》,当时他承认他自己在北大的时候就是一个猥琐男,“大学五年,一个女人都没有爱上我”。
他说“中年男人不好当”,对于当时话题正盛的“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他说“我一看就知道冯唐自己陷入了中年恐惧症”,说“高晓松就是贼喊捉贼,没事找事型的”,说“我觉得黄渤比黄晓明更像我”,于是他表示他很放心,他自己对照了一下,他不是油腻男。
他给自己定了四条标准,其中一条是“我要让自己始终是一个有趣的、有意思的人”。
最后的结束语他说“生命最伟大的地方就是通过我们互相传递的善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用俞敏洪自己的话来看,“不管是20、30岁、40岁还是50岁,只要他内心充满了油腻,再也不成长了,充满猥琐封闭的东西,那就是油腻男”,那么只能说,已经年满56岁的俞敏洪,真的好油腻啊。
有自媒体戏谑,会说出这样言论的俞敏洪想必很爱看《娘道》(今年爆款电视剧,以三观有毒闻名,豆瓣2.5分)。当年考研我也在新东方买过学习资料,作为受惠过的路人弟子,良心建议俞校长谨慎观影,先推荐看一部电影吧——《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
看海报不要以为是甄子丹噢,她是个女人,就是片名中的玛琳娜。导演也是女人,名叫莫莉·苏亚,现年38岁的她还执导过2013年获得鹿特丹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的《当他们谈论爱情时他们不会谈论什么》。
《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被印度尼西亚选送申报201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中国大陆是《邪不压正》)。
烂番茄97%新鲜度、爆米花指数81%,MTC 76分,IMDb 7.2分。
去年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在今年3月的亚洲电影大奖上提名了最佳女主角等四个奖项。
影片讲述年轻寡妇玛琳娜遭遇了七个强盗,她杀掉了五个。为了寻找正义,她踏上了捍卫权利、完成救赎的旅途。路途遥远,玛琳娜时常回想起自己杀死的人,那伙歹徒中活着的两人也开始伺机报复……
一、抢劫
片子开篇就是一个长发猥琐男马库斯,骑着摩托车来到一个偏僻小屋(玛琳娜的家),阳光白云、配乐轻快,料想不到会是暗黑走向。
玛琳娜的丈夫死了,她把他的尸体端放在客厅。家门口是她一年前死去的儿子沙班的墓碑。
马库斯以客人自居,索要槟榔和咖啡,明确告知玛琳娜,半小时后还会有其他6个人前来,他们7个人当晚会抢走她的钱、她的牛,还要睡她,甚至命她备好鸡汤候着。
玛琳娜虽然内心很害怕,但暗暗下了决心要逃出魔掌。她在鸡汤里下了毒,吃饭的有4个人,均毒发身亡。
玛琳娜在卧室被马库斯性侵时,用刀砍下了他的头颅。
7个歹徒死了5个,还有2个歹徒弗朗兹和尼克当时因为去运送抢夺的家畜不在场。
二、旅途
玛琳娜提着马库斯的头颅上路,她想去警察局。
等车的时候一个怀孕女子诺维追上玛琳娜,看着头颅虽然惊异,但也未见害怕。她过了预产期还没生,要去找丈夫乌布。
玛琳娜拿刀威胁司机,提着头颅坐上了车,其他乘客怕惹麻烦纷纷下车躲避。
中途一个老妇见状也没害怕,带着侄子伊恩和一匹马上了车。还建议玛琳娜不用一直举着刀,手怪累的,反正司机也跑不了。
老妇还劝诺维生不出孩子应该用做爱的方式,把婴儿像番茄酱罐头一样撬出来。
诺维劝玛琳娜别去警察局了,没什么用,还会被控告,让玛琳娜跟着她去找乌布帮助。
一路上玛琳娜老在幻觉中看到无头的马库斯在对她弹琴。
弗朗兹和尼克骑摩托来追赶玛琳娜,幸好有诺维的掩护而脱身。
荒郊野外,落单的玛琳娜竟然遇到一匹马,她骑着马继续上路。
三、口供
玛琳娜不再提着头颅,装在匣子里。
她在警察局旁边的小饭馆吃饭,让一个小女孩沙班(是的,和她死去的儿子同名)保管匣子。
警察局里的警察懈怠松散,光顾着打乒乓球。玛琳娜陈述案情时,做笔录的警察漫不经心,警察局当天没有警车可以出动去现场调查,也没有设备可以给玛琳娜做身体检查取证——果然如诺维所说,报警没什么屁用。
玛琳娜伤心哭泣,小女孩沙班抱紧了她,还陪她洗澡聊天。
玛琳娜和小女孩度过短暂欢愉,继续上路了。
四、诞生
弗朗兹和尼克,杀死了司机。
伊恩趁他俩不备,抢夺了车辆控制权,带着老妇和诺维逃走了。
诺维终于和乌布会合了。伊恩和老妇继续上路。
而乌布对妻子的遭遇毫不关心,只问责她怎么还没把孩子生出来,并认为是胎位不正所以生不出来,而胎位不正是因为妻子不忠,背着他和别人上床了。
这脑回路也是没谁了。乌布殴打孕妻,并抛下她自己走了。
弗朗兹赶来,迫使诺维引诱玛琳娜返回自己家中。
诺维羊水破了。她发现了玛琳娜用剩的毒果子,并在尸体堆里捡过了刀子。
弗朗兹像个孩子一样痛哭,诺维举刀想杀他的心软下来。
弗朗兹把玛琳娜丈夫的裹尸布拆下来,给无头的马库斯裹起来。
玛琳娜带着头颅回来了,弗朗兹还对她说谢谢,把头颅给马库斯安了上去。
弗朗兹命诺维去做鸡汤,对玛琳娜则奸淫毒打。
诺维听着玛琳娜的惨叫,起了杀心,闯进屋子像砍西瓜一样砍掉了弗朗兹的头颅。
诺维动了胎气,玛琳娜帮她接生,三两下孩子就呱呱坠地了,似乎无需剪脐带,婴儿没有胎脂太干净了,有点失真。
不过整部片子就挺魔幻现实的,也不在乎这一点半点失真了。
结局就是玛琳娜和诺维带着婴儿骑摩托车离开了。
这镜头也与开篇形成呼应,一个是到来,一个是离去,到来的是一个男人,离开的是两个女人带一个孩子,到来是灾难,离开是希望。
整部片子色彩明亮,音乐轻扬,荒原苍凉却有生命感,明明很惊悚的桥段镜头语言也不激烈。
片中的男人们除了伊恩其他都是大猪蹄子,女人们无论老幼病弱孕都懂得施惠和互助,而坏男人终会死在女人手里。
俞校长,一个眼神足以告诉你,女人可以多么有力量,女人不好惹!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奇 遇 电 影(ID:cinematik) 奇遇电影微信图文版 文_胤祥·发自戛纳;编辑_鲸鱼
随着戛纳电影节上市场大军的撤离,上周还拥挤不堪的蓝色海岸小城,终于算是能让人喘口气了。但是伴随其后的,并不是预想中的“渐入佳境”。事实上,今年主竞赛单元和一种关注单元的选片实在是槽点太多,让人无力去吐。主竞赛单元方面,《银幕》场刊和中国场刊中,迄今上3分的参赛影片均仅有一部。而2分以下的影片却不胜枚举。媒体同行见面时最大的乐趣变成了相互吐槽哪部片子又扑街了,以什么姿势扑的……
另一方面,“导演双周”平行单元则声势浩大。这个单元今年囊括了克莱尔·德尼的《心灵暖阳》、菲利普·加雷尔的《一日情人》、布鲁诺·杜蒙的《童女贞德》、阿贝尔·费拉拉的《活在法国》、阿莫斯·吉泰的《约旦河西岸》、巴塔斯·鲁纳斯的《冰霜》。
其中,美国华裔女导演赵婷的《骑士》、肖恩·贝克的《弗罗里达项目》均口碑爆棚。而除了High翻戛纳怪片《童女贞德》外,一部名为《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Marlina the Murderer in Four Acts,豆瓣译名:《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的印尼电影也以震撼全场的黑马之姿轰动了戛纳。这部片也许能打破你对印尼电影的所有幻想。
《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下)与佐杜罗夫斯基的《鼹鼠》(上)之对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完全在印尼本地取景拍摄的“玛琳娜”居然也有这么强烈的荒漠感 影片导演莫莉·苏亚(Mouly Surya)1980年生于雅加达,在澳大利亚接受了电影教育。
2008年,其长片处女作《Fiksi》曾入围釜山电影节。而她的第二部长片,《当他们谈论爱情的时候,他们不谈论什么》,获得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NETPAC奖,并且入围了圣丹斯电影节的世界电影单元。两部作品的接连成功,使苏亚获得了国际知名度。她开始和国外电影公司合作,而此次的《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就有法国公司参与制片及发行。
影片被小标题分为四个部分,形成了所谓的“四幕结构”(严格来说并不是“四段式”……)。
第一幕——“抢劫”,讲述住在印尼边远山区的寡妇玛琳娜因丈夫去世欠下巨额债务。她被债主上门讨债,后者不仅抢走了她家仅剩的10头牛,10只羊,7只鸡,还准备组团轮奸玛琳娜,让她一晚上供7个男人蹂躏。不仅如此,这群人还要求玛琳娜给他们做饭!悲愤交加的玛琳娜在鸡汤中下毒,放倒了4个排着队准备强奸她的男人,不想却被已经身在卧室的债主推倒强奸。
最终,玛琳娜趁其高潮之际,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
在第二幕“旅程”中,玛琳娜拎着债主的人头(!!!!),去遥远的镇上警察局报案。
路上,她遇到了被丈夫冷落、即将临盆的朋友诺薇。于是,两人坐着公共汽车,诺薇去找丈夫,玛琳娜去报案(是的。玛琳娜还拎着那颗人头,司机当然不愿意载她,所以她一直把刀架在司机脖子上……)。路上,债主手下的马仔追来,玛琳娜躲避后继续骑马前进。
到了第三幕——“口供(confession)”,玛琳娜在警局对官僚作风十足的警察十分失望(对方称报强奸案的话,要等两个月,那时轮到他们用仪器才能去取证……)。玛琳娜听闻后,悲痛欲绝地离开。与此同时,诺薇的丈夫还在怀疑她偷人。他痛打诺薇一顿之后,就将其遗弃。没想到诺薇接着又被追来的一个马仔(另一个不知道哪儿去了……)绑架。
马仔以此要挟玛琳娜送回债主的头(……头有这么重要吗)。
最后,第四幕——“新生” 开始。马仔在强奸玛琳娜的过程中,被挺着大肚子的诺薇一刀砍下了人头(……又是一卧室血……)。获得解脱的玛琳娜帮诺薇生下了孩子。
片尾,两人▢▢▢▢▢▢▢▢▢▢(防剧透马赛克)……
有这种剧情的电影,怎么说都得被归为Cult片了。实际上它也确实是。
而且,这部影片跟印尼的电影传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我看的极有可能是一部假的印尼电影。
一直以来,印尼电影的主要类型包括:动作片(比如《突袭》系列,虽然导演伊文斯是个爱尔兰人)、史诗片、爱情片、喜剧片、恐怖片等常见的商业片类型。
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这些印尼电影起码看上去还像是发生在一个热带海岛国家。至少它们的空气里透着的还都是东南亚潮湿的味道。
但本片看上去……特别像是发生在拉丁美洲。
目之所及,全是“缺水的土地”。
炙热的阳光下,影片画面透出的是一种“烧荒草的气味”,看上去非常像是佐杜罗夫斯基的《鼹鼠》,罗德里格斯的《杀手悲歌》,或是汤米·李·琼斯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此外,影片中常见于美国西部片中的环境,和那种血浆横飞、拎着人头到处跑的情节,也显示出《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与《鼹鼠》和《杀手悲歌》的关联。
而且,影片里部分与民俗相关的成份,也被施以了魔幻主义处理。比如,玛琳娜死去丈夫的干尸就存放在她家的起居室里……
可以说这部影片怎么看怎么像一部拉美电影。但它确实是在印度尼西亚拍摄的。也许我们对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认识,都太过片面了吧……
《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还涉及了一个重要话题——女权主义。
某种意义上,这部影片与著名的剥削电影/cult片《我唾弃你的坟墓》讲述了同一个故事。
它们中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都向加害者进行了极为血腥的复仇。女性在其中的主体性地位及行动者身份都毋庸置疑。
本片中,玛琳娜的行动,包含着对国家机器的缺失与不作为的回应。而诺薇这个角色则可以代表女性对男性/家庭这一社会基本结构运转失效的回应。
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不仅表达了女性的自我解放(诺薇可以与玛琳娜大大方方地谈论性爱细节,两人甚至结伴在路边小便……),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互助的姐妹情谊。最终,影片呈现出了一个将男性排除在外的乌托邦。
《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使人观感良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对调子的把握。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影片中被处理地颇有喜剧感的暴力场景。取景传达的荒诞和间离,与之结合,使得影片蒙上了谜之浪漫气息。
再加上音乐。虽然影片选用了印尼的民族乐器,但它整体上听起来倒颇像莫利康内给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写的配乐。这正符合电影本身诡异的西部气质。
虽然暴力和女权是世界通行的,但一些小细节中蕴含的印度尼西亚元素又确定无疑的告诉你,这真的是一部印尼电影。
巧的是,《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不仅是苏亚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入选戛纳的第三部印尼电影。
可以想象,如果苏亚好好发展这种“Cult趣味”,或许印尼电影真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印尼国内的确具备世界性的土壤。
2014年,印尼新总统佐科·维多多刚一上任,就开始在争议声中推行更重自我表达的创意文化环
佐科·维多多废除了外国投资进入印尼电影产业的限制,使停滞不前的印尼电影获得转机
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举措在印尼国内展开。官方对电影的审查力度被削弱,国外资本也被100%获准进入印尼市场。
五个有关电影的委员会在印尼相继设立,它们集中精力保护本土电影的知识产权。而统筹整场大改造的创意经济部门,更是必须直接向维多多总统汇报工作。
如今,这个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已经收到来自海外近三千万美元的投资。所以,印尼新片开始走向世界级的影展并为世人所知,并非偶然。
目前,HBO亚洲和Asian Shadows都在印尼合作电影或电视剧项目。后者曾经和国内的娄烨、王小帅、陆川有过合作,并且也早早参与了这次《玛琳娜的谋杀四幕剧》的制作发行。
不过,除了环境的相宜,“玛琳娜”给人的震撼之所以能够在戛纳成立,也得益于苏亚融合各种元素的巧劲。最初,是印尼名导努格罗(《爪哇安魂曲》)建议苏亚执导“玛琳娜”的故事的。他的灵感来自于印尼松巴岛。那是一个荒废、干旱的小岛,很有德克萨斯的感觉。
深受库布里克、哈内克和阿巴斯影响的苏亚,抓住日本武士道和中国武术的爆点,把已经不再流行的意美( Italo-American)类型片放在了闭塞的东南亚地区。她以检视暴力和父权统治的眼光,以及女性神秘感性的手法,搭配及时的血浆灌溉,成功浇出了一朵好看的奇葩。
“在我的第一部片中,女主角失去贞操流下处女血;在我的第二部片中,女主角初潮到来,流下了经血;而‘玛琳娜’没有洒下自己的血,而是帮别人放血,这象征着松巴岛上的女性力量。
我的女主角已经长大了。玛琳娜就是一位成熟的女性。作为一名寡妇,她在悲伤中找到了力量。”
苏亚如是说。
我相信,苏亚作为一名印尼新导演,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这次的反响显示,她在cult中找到了力量。
通常我们所定义的女性电影,一般都具有什么特征呢?自然是女性无需依附男性而独立存在。女性可以使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很多事情,这就是女性电影存在的意义也是女性电影的核心点所在。
可是现代女性电影中,体现的仅仅是建立在现代基础上所打造的女强人。如果仅仅是从人的本身去理解的话,那么女性电影,一般情况下更偏向于让女性具备跟男性一样的主导地位。
究竟什么样的地位才属于主导地位呢?自然是最原始的生存的权力。最原始的自然界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式的,如果一个人可以独自在这修罗场中存活下来,那么必然不会对于最原始的暴力采取屈服的姿态,这种姿态在女性电影中,我们可以设定为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压倒性优势,最终不去作为依附者而存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女权意识觉醒的故事,一个关于女性独立于暴力之上的故事。
《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说的就是一个与女性觉醒有关的故事,玛琳娜是一个寡妇,她的生活本来就很凄苦,但是雪上加霜的是,玛琳娜某一天遭遇了一伙强盗,他们夺走了她仅有的一些马匹和牛羊之后,狠狠的侮辱了她。
玛琳娜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然后暗自下了决心,要将这一伙人全部除掉。她通过下毒以及砍杀等方式,将这一伙强盗中的大部分人除掉了。剩下的两个强盗侥幸逃生后,开始对玛琳娜进行了追杀。
玛琳娜在一开始选择了去警察局投案自首,但是警察在接到报案后,并没有很重视她,因此,她决定独自承受这一切,后来在旅途中遇见了一个孕妇,在孕妇的帮助下,玛琳娜逃生了,不过后来的玛琳娜最终还是被这帮强盗抓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跟随玛琳娜的孕妇觉醒了,她帮助玛琳娜一起了解了这伙强盗中的幸存者。于是两个人都得救了。
这是一部非常奇幻血腥,同时却实实在在属于女性的电影。
之所以对于女权主义以及女性电影有着指导意义。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女性觉醒或者是女权的最基本的点,他并不是女性可以独立生存,而是女性可以生存。
片中的玛琳娜一开始就是一个弱者的形象,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寡妇,而且还是因为她被隔绝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
正因为有着这样不正常的社会秩序,玛琳娜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终才会被一伙强盗盯上。
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容许强盗横行的,如果强盗可以随意的进入到一户人家中肆意妄为,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个社会已经生病了,一个生病了的社会中,原本就属于弱势群体的女性是不会有任何的地位可言的。
因为没有任何的社会地位,因此,玛琳娜才能绝处逢生的反击。
这里我们也能看到,本片中的女性觉醒其实是因为自己被逼到了死角,如果不能觉醒的话,那么最终将要面临的往往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不仅仅是玛琳娜需要觉醒,后来在旅途中遇见的那个孕妇跟玛琳娜的处境是一样的。
如果她的男人但凡表现出来一点点的善良的话,那么那位孕妇就不会流落街头,然后被强盗抓走。
自然也就不会有最后的时刻,那位孕妇觉醒帮忙了。这一点来说,女性的觉醒是需要社会条件的。
然而玛琳娜的觉醒之旅似乎更加的荒诞一些,因为警察们对于一个弱势群体遭受的苦难并没有展现出来应有的同情心,反而是一些同病相怜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来一个弱者曾经承受了多大的苦难。就像片中的孕妇以及那个小女孩一样。
当玛琳娜哭泣的时候,小女孩没有说一句话而选择了拥抱她,当孕妇得知了玛琳娜的悲惨遭遇后,果断选择帮助了她等等。
这些集合起来的弱势群体之间具有着普遍的共通性。因此,当他们一起结合的时候,就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本片直接指出来了女性在这个原始的社会氛围中的依附地位,以及不具备任何的决定性质。在男权社会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女性觉醒,女权主义等等。
大多数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女权主义,仅仅是为了喊口号而造成的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而已,真正的崛起的女性从来都是要实实在在的看到结果才行。而本片作为女性崛起的一种,可以称得上实至名归。
这或许就是女权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在强调自己的权力的同时,也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全部获取,这样才有意义。
……
你好,再见
女人的地位低,不代表可以任意欺凌。在印尼这种国家,摧残妇女的程度简直就是难以置信。女人的地位低,不代表可以任意欺凌。在印尼这种国家,摧残妇女的程度简直就是难以置信。女人的地位低,不代表可以任意欺凌。在印尼这种国家,摧残妇女的程度简直就是难以置信。女人的地位低,不代表可以任意欺凌。在印尼这种国家,摧残妇女的程度简直就是难以置信。女人的地位低,不代表可以任意欺凌。在印尼这种国家,摧残妇女的程度简直就是难以置信。
1,首先从海报上看,甄子丹一缕青丝随风飘摇,代表着主角颠沛流离而又充满希望自作坚强的生活,眼神中更是透露着坚毅,可见这是一部励志的动作电影
2,剧情简介上看,主角惨遭蹂躏但却又不畏惧强权勇于反抗,完成救赎的旅途虽长,但是主角却在整部电影里把伺机报复演绎得淋漓尽致!
3,动作场面上,我大胆的猜测,充满着子丹一贯的凌厉武打风格,拳拳到肉,坏人的武术设计肯定也出自子丹之手,简洁!明了!看得过瘾!
4,音乐选取制作上,夏洛特的风格的荒诞,哥特式风格的尖锐,把主角的内心深处的愤怒表现的完美,没想到吧,子丹还有出彩的文戏!
5,这部电影的资源谁有?发我看一下?
以上
玛琳娜手起刀落,男人的项上人头落地,新的秩序随婴儿而诞生。这部聚集了众多引言的女权西部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风格尝试,某些荒诞的冷幽默和魔幻现实成分的确令人眼睛一亮。但片子最终塌陷在内容情节的空洞上,整部电影的信息量相当于一个大标题。女性的西部复仇可以安静而决绝,但不能就只砍这一刀。
寡妇挥刀毒鸡汤,无头乐手伴我行,警局乒乓沙爹串,姐妹情深斩荆棘。极简印尼西部片,不错
这墨迹的感觉都赶上侯孝贤了 不知道导演拍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
摄影很下功夫。有一种奇怪的平静
过于工整的四段环形结构,《玛丽娜》在东南亚建构西部空间,我们看到了阿巴斯的乡村小路与莱昂内式大远景。第一幕的戏剧空间,定镜,尸体被放置在对比度最强位置的旁边,在两位人物主控的调度中,只能通过话语,才能将视线引向到这个并不显眼却本难以忽视的角落。复仇之旅永远处于定镜,又在定镜的角落中设计黑色幽默元素,正如第三幕的开端,一具无头尸跟在女主人公身后,这可以在理性叙事中取代心理描写,也暗示着魔幻现实元素的存在,但美中不足地在于,导演似乎并没有将之展开的欲望,而是匆忙地回到了第一幕的空间,第四幕则是第一幕的变体,“杀戮”行为由另外一个主体展开——女性意识的觉醒。影片就像一个运算程序,令人想起拉菲·皮特斯,但莫利·苏亚的“编程”中,似乎更长于用音乐或隐喻抒情:在理性中“模仿”感性的存在。
印尼女导演竟然拍出一部浓浓拉美味儿的西部女权喜剧cult片……基本是佐杜洛夫斯基(「鼹鼠」)加点罗德里格斯(是的品味就是这么坏哈哈)混上颇为莫里康内(尤其是给莱昂内写的西部片)的音乐。特别high但是可惜就是有点不完整。
稳稳当当的画质和构图印尼的男人就喜欢强奸,强奸就该砍头!
7.5/10 印尼風景特別明艷, 無頭琴尸特別浪漫......
诚意和场景满满,剧本忒也扯淡
挺没意思的,居然还是女导演,是想以激烈的方式表达女权态度吗,故事支离破碎,人物面目模糊,技法不纯熟,无数大全景镜头,除了展示风光,不知有什么意义。
一个寡妇,左手一颗人头、右手一把砍刀,来回奔驰三百公里与匪徒周旋,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画面构图很美的女性猎奇电影,文艺的时候有点像“聂隐娘”,逗逼的时候有点像“杀死比尔”,斩首如切西瓜的设定太好笑鸟~~~
反正文青都爱这种废话从头说到尾的电影,一部普通的要死的电影就是装模作样搞了一点文艺的调调就能吹的起来?
杀人只是一个噱头,我真的不知道看西部电影也可以马来西亚杀人比射——精快
不要随便惹擅长杀鸡和煮鸡汤的女性2333以及自强、善心跟靠谱的友谊,在关键时刻真心有用~很有力量的执导及演技,对于天光变幻的运用以及取景,也都十分别致、诗意而风格化——一看就是女导演作品 :) 另外两次(!!)手起刀落的断头场景都胜过gone girl里的割喉!
一碗鸡汤可以解渴,也可以毒人;一把砍刀可以劈柴,也可以斩首。男人可以欢唱饮酒,也可以泄欲如兽;女人可以素手羹汤,也可以血腥复仇。卡车上有人准备奔赴婚礼,有人担心臀位胎儿,一辆公车可以承载喜悦,也能背负忧愁;房间里有过女人的尖叫,也有婴儿的啼哭,一个房间可以容纳死亡,也能接受新生。
【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印尼女權四幕式黑色幽默劇,還結合了西部片與懸疑片的風格。第一幕很厲害,乾淨利落。第二幕也可以,往後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如諾薇找丈夫又遇劫匪,顯得刻意。消失的第七個人也留了點尾巴。整體還不錯,尤其冷靜沉著的女主演得很好,有聶隱娘的感覺。三星半
女导演 女权电影本身就有看点 固定机位长镜头 构图拍的很有味道 配乐也算有趣 但真的有点太单薄了
为了形式上和所谓女性觉醒主题上的圆满牺牲掉了基本的人物逻辑。亮点基本都在第二幕,出现了几个有点飞的设计(搞得我还以为一幕就换一个tone呢)。配乐还不错。
0604
2017高雄電影節,11/5(日)19:40mld cinema,譯名:荒漠烈女大逃殺,金馬影展也有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