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与轮回

已完结

主演:皮姆·范·隆美尔 Pim van Lommel,杰弗瑞·朗 Jeffrey Long,安妮塔·莫佳妮 Anita Moorjani,丹尼·莫佳妮 Danny Moorjani,阿图尔·德斯潘德 Atul Deshpande,珍妮丝·迈纳·霍尔登 Janice Miner Holden,马里奥·博勒加德 Mario Beauregard,汤姆·施罗德 Tom Shroder,乔尔·惠顿 Joel L.Whitton,卡洛琳·鲍曼 Carol Bowman,马约尔·达尔比尔·辛格 Major Dalbir 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2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3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4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5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6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3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4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5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6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7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8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19生死与轮回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脑组织损伤对意识影响的一点问题

总的说来此节目不错的。

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困惑是:

第三集说了一些脑组织损伤并没有影响个体的记忆,性格和情感的例子,但这跟我看到的各种神经学教材上的案例冲突了。

最有名的当然是那位被铁棍穿脑的工人,此后性情大变。这个案例相信每个心理学,神经学的学生都熟知。

那本节目里说的案例可信吗? 这两者的矛盾怎么讲?

有研究的朋友欢迎讨论。

 2 ) 纪录片:生死与轮回 | 探索意识的奥秘

最近看了这个纪录片,整体看完,最深的感觉是更加笃定了

生命是什么......

意识是什么......

意识有生物学的基础吗......

意识不等于大脑活动......

我们要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科学.....

我是谁......

它为我在亲自验证“醒”过来的世界,“一切都是颠倒”的世界,这个过程中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纪录片总共时长03:24:07:,以下是看这个纪录片时做的纪录

一、濒死体验

1969年荷兰心脏专家、科学家皮姆.范.拉曼尔博士,见证了一个失去意识的心跳停止的病人,在生命体征完全消失后4分钟重新复活。

——就目前的医学而言,心跳停止是不可能有意识的。没有呼吸、心跳、血压,是不会有意识的。

——1986年以后,开始研究,访问了10所医院344名经历过心跳停止但活下来的病人,18%的人有濒死体验,有一段没有意识的记忆。

案例1:安妮塔.莫佳妮

安妮塔.莫佳妮 ,癌症患者,也是《死过一次才学会爱》的作者

2002年时,她经医生诊断罹患了淋巴癌,她决定辞去工作,专心抗癌。接下来的四年间,她研读各种讨论癌症的书籍;远赴印度和中国,向佛教僧侣、印度瑜伽老师寻求疗愈之道;试遍了信心疗法、印度阿育吠陀疗法、中医草药、西方自然疗法等等各式医疗系统,但是病情却持续恶化。

2006年的2月2日,她因为器官衰竭而陷入昏迷,医师抢救后即将宣布不治。

就在急救的过程中,她去到了一个无时间性的世界,感受到自己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全然被无条件的爱包围,毫无痛苦。那经验深深影响了她的人生。在她的自由意志下,她选择了重返人世,当她的灵魂再度回到身体之中,睁开眼睛,末期癌症竟在三天内奇迹般不药而愈……

重返人世的艾妮塔在《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中钜细靡遗地叙述了,她经历到怎样的死后世界,以及重生的她想要分享给人们的生命讯息。

案例2:阿图尔.德斯潘德

阿图尔.德斯潘德,印度空军海上飞行员,飞机偏航,他意识到自己离开了身体,身体被弹出飞机,他清楚记得自己没有拉动顶出杠杆,如果做出决定的不是他,那是谁?

濒死体验是什么?会发生什么?

重要元素:离开身体的体验,就是所谓的灵魂出窍。

意识离开了身体。他们能看见和听见一切,但是没有人发现他们。

不仅大人,小孩也有类似的体验。而且都惊人的相似。

意识离开身体,能看到所有发生的一切。就算离得很远,也能准确描述细节。之后会进入一条隧道,隧道尽头通常是美丽神秘而奇异的光。进入光中,会来到一个奇异的世界,非常美丽、很多颜色、美妙的音乐,他们会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也许会看到已经过世的亲人。会看到未来的生活。生病的人会知道自己回去后身体会痊愈。

当人们处在完全的和平和宁静中时,人们会有一个360度的视角,能看到东西,并能通过墙一类的实体看到东西。在这种状态下的感知会很不同寻常,在这种状态下不是用肉眼在看东西。更像是在接受能量。

里面还有个案例是:生来全盲的人,在一次濒死体验中,看到了所有的一切。第一次有了视觉。视觉这样的感官系统在心脏停止跳动后是不工作的,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运用某种与神经系统无关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

科学家思考:大脑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濒死体验。

回顾过一生的人,通常会感受到生命的目的,那就是尽我们所能去爱,去爱别人。

安妮塔.莫佳妮说:经历过后,对生命的理解和过去不一样了。在这之前,她活在恐惧中,总是很努力工作,结交朋友。但现在觉得自己不再需要去做什么,因为发现,只需要做好自己,不管做什么,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灵魂。我们都是这样的灵魂。

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会发现身体的死亡并不是终点,没有了身体,意识也能继续存在。

说法一:所以假设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不成立的。

说法二:意识是连续的,死亡和出生一样,只是意识的另一个阶段。意识一直都在,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濒死体验会让人思考意识离开身体的体验,思考意识或意识源在哪里,将会去哪里?

灵魂不能离开身体而存在,那有没有可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

二、前世记忆

前世记忆有些是催眠、或者自发的。不仅能回忆、还能想到自己以前住的房子。包括自己的家人、自己怎么去世的等等

自发前世案例

一个家庭里三个不同寻常的自发前世记忆案例

长子:前世是盲人,而且就住在自己附近。

次子:生之前,做了预知梦,是祖父的转生。

孙女:识别出她前世的儿子。并且会唱赞歌。这是所有人都不会的。

孩子前世是自己祖父的案例

前世带来的创伤

案例1:怕响亮的隆隆声的孩子,手上有湿疹——前世是一名非裔美国士兵,死于内战。他非常惧怕战场

通过催眠、孩子-回忆自己过去世的生活。

有些片段的记忆会停留在前世,通过催眠,可以更完整体验,完整经历,然后放手一切,治愈现在的状态。了解孩子带着什么样的记忆来的。如果是不常见的早熟能力、同理心、同情心,那非常好。如果是残留的创伤留下的恐惧,那正确对待前世记忆,会成为治疗的良机。让父母知道这是治疗孩子灵魂的好机会。这也解释了很多孩子的个性中让父母不明白的状态,比如:怕水、痴迷飞机、3岁能弹钢琴等等。

案例2:目标对象:山蒂——从小对孤独有难以解释的绝望恐惧,现世是虔诚的印度人,前世是一名穆斯林少年,在清真寺工作。

通过催眠接触潜意识以及超觉意识。

山蒂现世恐惧的原因:痛苦的分离

前世带来陌生语言能力或其他技能

案例1:美国人哈罗德.贾沃斯基——前世是叫做索尔的维京人,并且会冰岛语/还有一世是叫做仙度的美索不达米亚人

前世带来的胎记

胎记与过去世的致命伤有关

比如:

去世前被切去手指的女孩,生下来就手指残缺。

右手被切断的南海,生下来时左手正常,右手就只有残缺的手指。

案例1:印度的提都.辛格

提都的太阳穴有胎记,而他的前世苏世正是死于太阳穴中枪。

科学认为,转世是不可能的,因为物质世界就是存在的一切,从这样的角度讲,意识只是大脑的结果。大脑死去了就消亡了。但是濒死体验和前世回忆的研究,强烈呈现出不仅仅是意识,情感和记忆在死后也会继续存在。前世记忆的调查强烈表明,有些东西很可能熬过了死亡,但到底是什么存活下来了?一个人是如何在清醒或不清醒的状态下,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来谈论的?

二、我是谁?探索意识

量子物理学发现——意识是存有之根基。物质的存在很有可能是意识的选择。

意识是什么?谁是意识的主体?进行感知的这个我到底是谁?

【我作为自己去感受自身,这就是意识。而主观经验就是我们感受到自身,感受到主体。】

人们忘记了自己是有意识的,认为意识是一个客体。

科学讨论意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在的科学还是还原论和唯物主义。需要测量、具体化和重现。但意识不能这样处理、你无法证明、重新、具体化意识。

意识是我们对自身的感受

我是

我存在

我意识到我存在

我意识到身边的世界

等等

但这个在感受着的我到底是谁?

这个我是指身体还是不同于身体的事物

从直观的角度看,我们的理解表示这个我是不同于身体的事物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场景、听到好听的音乐

是谁看到了?是谁听到了?

是眼睛看到了?耳朵听到了?

身体失去生命后,有眼睛和耳朵,却无法看到或听到,为什么?

是大脑,还是整个控制视觉和听力的神经系统?

但一具没有生命的身体也有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是无法看到和听到,为什么?

科学唯物论的模型是还原论

基本粒子形成原子、分子、神经元、大脑。大脑则产生意识。——科学概论

物体只能形成另一个物体,却永远无法形成主体,无法造就感受者。

传统理论认为是大脑产生了意识。

大脑产生意识——3个疑问

1、没有意识的大脑细胞如何产生意识

当我们看到玫瑰时,各种频率的光线进入视网膜屏,眼睛细胞对进入的光做出反应,产生电化讯号,从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区域,最后,影像是在大脑哪里产生的?科学家承认,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确认大脑哪一个区域的神经活动和我们眼前所见的世界是相一致的。视觉和感觉的感受是从哪里来的?看到和感受玫瑰的人是谁?

2、为什么大脑细胞一直在变化,记忆却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记忆属于大脑哪个区域?大脑有没有可能是意识的容器?大脑像棱镜,当棱镜受损、所显示的画面会不同。同理,如果大脑受损,传递出来的意识也会有差异?大脑是意识的接收器并处理意识要进行的事情。例如:就像更改了电视的配件,播放出来的画面会不一样,但是并不影响从电视塔发射出来的电磁波。

案例:3岁女孩案例,大脑因为无法治疗的癫痫摘除了一部分,但是在一年内学会了两种语言,能做所有事情。一个半球的大脑能执行两个半球的功能。

3、意识是怎么改变大脑结构的

研究表现很多心理活动能改变大脑结构。这种现象是神经重构。

冥想:能改变大脑中关注、集中有关的区域,改变人们的运作模式。脑显像工具,如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已经证实这点。

脑中所想、所关注的,会改变大脑结构,结构形态改变,脑中的关联也会改变。

产物无法改变其制造者,所以大脑无法产生意识

诺贝尔奖获得者——怀尔德.潘菲尔德证实:意识是单独存在的。大脑就好比电脑,但是是由大脑以外的东西编程而成的。

通常我们从身体,外表,家庭,历史或父母,家庭等角色,社交,财务状态,或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些事物中获得感受。我们也从思想和感觉,我们的信仰体系,价值,创造力和智力能力,性格中获得自我认可。这一切决定了我们对自身的理解,没有意识便没有觉知,没有想法,感觉,知识和记忆。

意识是非物质的,无局部,并且是无穷无尽的,意识并不局限于大脑中,而大脑则帮助我们进行意识的体验,而非产生意识。从濒死体验、前世记忆案例,和大脑与意识的关系上,认真思考死亡的可能性。比如出生仅仅是意识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

时刻记住,一些科学家认为的,意识是独立于大脑以外的存在,也是宇宙中相当重要的事物之一—灵魂,永续存在。

四、轮回解码

肉体+灵魂=人,肉体死亡时,灵魂会留下,并最终连接到一具新的身体上。

传统智慧中有许多关于内在和主观世界的内容,科学能分析客观世界,为了了解完整的世界,需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轮回的根源可以追回到古代印度,吠陀文献有轮回机制的详细架构,奥义书等。

核心:轮回和重生的究竟是什么?——灵魂永生。

据薄珈梵歌所说:它无生,亦无死,存在,永恒,未来,永生。一直存在并且保持如初,身体虽死,它却不会消失。这就是灵魂的不可毁灭性,精神性和永恒性。

我们平常会说,我有个灵魂。但从薄珈梵歌的角度,我是一个灵魂,我有一个身体。灵魂给身体提供了认知和意识。我们有感觉的那部分,其实是我们的灵魂。

灵魂填满身体的方式,就像蜡烛的光照亮屋子的方式一样。

灵魂有三种特质:永恒 有意识 极乐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快乐,我们对快乐的追求源于灵魂内在的快乐。

过去物质化的行为,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几乎模糊了灵魂的觉知。这种意识的覆盖,产生了人类,动物,植物的差异。

很多宗教都有轮回的观念,因为业的关系,轮回有时会重生为动物,人,鸟等等,

肉体+思想+被称为灵魂或者意识的第三部分,前两个是完全物质化的。灵魂可以离开前两者而存在。精神体是灵魂与肉体和外界交流的媒介,是我们过去经历的信息库。意识是从精神体传向大脑,再从大脑传递给外部世界。也就是说,当人昏迷,眼睛关上了。但是意识是清醒的。

灵魂离开身体的时候会被封存在精神体中,灵魂离开的方式暗示了下一个目的地。理想的离开通道是身体上方。从身体内部的能量中心离开,继续高升,进入到高度与宇宙相连的世界。而从其他孔离开的灵魂,会去往低一些,与宇宙联系不那么紧密的世界。

最后讲的是去世,以及去世到转世之间的世界,包括人的解脱,净化等。

纪录片总结

身体是外壳,所有外在的差异都不重要,我们也许身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宗教等,但超越身体的是我们的灵魂,生命是不会结束的连续体,死亡是一个重大事件,我们经历过多次死亡,能让我们在这次生命中,让意识超越死亡,到达最后的终点,永恒的快乐。

 3 ) 只求今生行德善、不向来世证福果 —— 当科学回归神学

      看完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纪录片之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通达,因为今生不用再去纠结人从何来,去往何处,有何意义,有何价值的问题。
      当你无法证明一件事情真实存在的时候,就只有去证明它不存在,而当所有现有认知范畴之内的科学实验都无法证明它不存在的时候又当如何,我一直信奉佛教,但信的不真不实,毕竟十多年的唯物教育总是会让人生疑,而正是这部纪录片解释了我内心中所有的疑问,并且给予我一个准确的答案。
      相信同很多人一样,会害怕从小听到的一些妖魔鬼怪,即使不是,也总会一个人在黑暗中感到恐惧,或是害怕一些超出我们认知范围之内的现象,那么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这也是我信仰佛教的原动力,我认为佛教的正气可以保护我,慢慢深入了解之后会发觉佛教的教义中有太多正能量的思想,可以让我活得轻松快乐,但自始至终我都不相信轮回,也不去为了一个遥不可期的来世强求自己。
      在一开始看到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是抱着百分之百怀疑的态度,唯物主义的灌输让我总是会去辩证的分析片中每一件案例,并提出质疑,但我所有的质疑终被科学证据逐一反驳,以至于最后哑口无言,使我真正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灵魂(姑且称之为灵魂,因为实在无法定义),同时也确有转世,躯体不过是人精神灵魂的载体,当躯体无法继续提供精神前进的动力之时,灵魂会脱离死亡的肉体并开始准备前往下一个载体。这也是藏传佛教一直在做的事情——寻找转世灵童,其过程可参考纪录片《转世小活佛》,一个四五岁的转世活佛,能在一桌从未见过的法器中准确挑出自己前世用过的法器,同时能在自己前世闭关过的地方准确说出曾经的陈设,这本就无法解释。
      我以前总在想,如果说人能转世,那么动物呢?在这部纪录片中明确给出了一个不依靠神学,却又最终回归神学的解释,就是万事万物皆有灵,在灵魂每一世的磨炼中,不断积累,不断壮大,才能获得相应的载体,人也同样,做为这个世界最高等的生物,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磨练中获得成长。
      最初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在他耗尽毕生心血去研究论证之后,于晚年开始信奉基督教,并对神进行忏悔,希望能够收回自己耗尽一生的学说。而这种学说能够一直被公认的原因在于,人们喜欢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当不再受宗教约束的时候,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是基于谬论以及自欺欺人的基础上,并被一部分势力所利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部纪录片既不宣扬神学的崇高,也不认同唯物论的绝对。一切靠事实与现有科学技术的论证来表明,而实验表明,人的意识并不来源于大脑(具体论证不再赘述,片中会提及到),大脑只不过是意识的载体,人的大脑就相当于一台电脑的键盘与鼠标,当你下达一个指令时,身体会做出相应的行动与反映,那么到底是谁在下达这样的指令?我不是研究者,更不是科学家,只是想说片中大量的证据都让人不得不相信一个现实,就是确实有轮回,也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虽没有神学中那样有具体规律的定性,但很多结论我们可以用神学的一些内容去理解,去解释,当然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提高,这种解释也会深化,会改变。
      在人类认知的过程中,更多都是在去寻找一种自己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所谓真相,就像远古的人们燃料只有木头,于是便觉得太阳是一个燃烧的木球,之后发现了煤炭,又认为太阳是一个烧红的煤球,近代发现了核能的聚裂变,于是就有了当下的解释,那么未来呢?
      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我想说,我们大可不必为了有没有灵魂这件事大费周章,甚至争论的面红耳赤,毕竟有亦或没有都无法改变人本体生来的状态,当下的结论也无法证明今生的存在能够对来世带来何种影响,想要绝对论证是否存在本就是矛盾的,毕竟不能去亲身尝试结束灵魂当前载体的存在,即使结束也无法保证能够回来诉说,但确有机缘巧合死而复生的人来讲述那一片绝对公正,平静,幸福的乐土,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但人只要不是亲眼见到或是量化的展示是不会真正相信别人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言论。
      所以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意义正如标题一般,我并不是想要说服看到这篇影评的朋友去相信什么,只是想单纯的表达对于自己或许称得上是前世记忆,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疑惑被解决之后的兴奋。正确的做事,肯定会做出正确的事,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今生方得以进步,至于来世,不强求,也与今生祸福无关,量的积累够了,质的飞跃还会远吗。
      梦在远方,路在当下,走好眼前每一步才是真的,至于结果顺其自然。
      人总是会相信自己选择相信的,也许这部纪录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但我选择相信它,因为至少“编织”出的理论,让我能够坦然面对生死,面对一切未知的世界,面对多舛的生活,于我,足矣。

 4 ) 关于生死、轮回,你知道多少?

没有意识就没有觉知、想法、感觉、知识和记忆,但我们是谁这一点,在本质上是独立于我们的想法、感受、观念和记忆之外的。

假如这是一个问句,那么我的答案会是“Yes"。但是5~10年前,面对同样的问题,我可能会说“你在讲什么?”

今天,我知道并信任这个答案,不仅因为塞斯、萨古鲁这些和“神秘学”相关的“人”所给出的灵性资料、书籍,也因为心理咨询中的实操、实践。

心理咨询实务和灵性成长实践指导都向我们强调一个认知——“你可以「拥有」这个情绪,你可以让它流动,但是你不是你的情绪。“

以“正念”概念为基础的认知流派走到了和佛陀所开示的“当下”合一之地,在这里“观呼吸”“观想法”;而那些仰望天空的物理学家与探究人体的科学家们最终把问题聚焦在了“意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上。

这是一个质的跃进——好美。

在这里,在这个被锁定的问题上,人类的探索从内在世界延展到宇宙的起源,科学与神秘主义冲向彼此,携手走向实相深处。

今天推荐的这部纪录片,关乎实相。

塞斯资料、哈索尔人资料、大角星理事会资料....也许还有很多这种在人类的物质世界不被大多数接受的这种“来自非物质实相”的资料。

很多灵性资料一直以来在告诉我们关于实相的真相,塞斯资料、哈索尔人资料、大角星理事会资料....也许还有更多。

它们中的大多数不能很好地被大部分人类接受,因为它们“来自非物质实相”的本质——这往往让人联想到“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更有甚者被贴上了“邪教”的标签,因为恐惧,因为匮乏,因为不理解。

当然,有少数先感知到其重要性的人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做着资料转译、整理和传播的事。

单是乔达摩.悉达多,在成为“佛陀”时,就已告诉弟子们他在自己身体之内所领悟到的“实相”:整个身体、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次原子粒子组成的,这些次原子粒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础,而它们本身以亿万分之一的高速不断地生起、灭去。

遗憾的是,关于实相的这些言论已经掩埋在浩如烟海的“宗教资料”中了,也许很多“佛陀”的追随者并不明白“佛陀”二字何意,只认为佛陀就是乔达摩悉达多这个人。

有些人吃素只因为宗教条文规定,他们行善也只是因为相信因果轮回,并非出于“慈悲心”。

当然,有这样的结果至少是好的,对社会和个人心境亦有益处。只是会少了些爱的流动。

相关阅读

在城市里做10天“出家人”是什么样的体验?| 内观的法门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极发达的阶段,许多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了唯物论的、还原法的局限性,当我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有这样一群“科学背景”的人愿意去研究生死、转世、轮回投胎这样的事情,真的非常惊喜、触动、感佩、赞叹!

纪录片最后落在了世界各地宗教对于“轮回”的接纳与理解,以及灵魂去经历“轮回”的目的。

看起来,转世、投胎只是一种展现形式,而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则有一个中心机制驱动——即“轮回机制”,影片中谈到了不同宗教中对“轮回”机制的记录与描述,但是最终对于“轮回机制”本身没有更明确地阐释了。

而从塞斯资料来看,宗教(不管何种宗教)总是一种“象征”,宗教的目的是“故事性的讲述”和“灵性的启发”,但结果是,往往宗教的确立奠基在一种压倒性的信念统一上,最后形成了各种“教条教义”,和它诞生的初衷相去甚远。

所以,纪录片的结尾部分落点在“宗教”上,让我感觉略显单薄。但作为一部融合科学视角和人文视角的纪录片,它已经太棒了!给了我太多关于塞斯资料的印证。

塞斯资料提供了更宏大的视角去讲述宇宙的实相,超越了宗教、科学、哲学……里面有很多观点都是当代量子物理学已经验证过的,同时仍有很多灵性层面的结论是我们的科学发展尚未触及的,或者说,用现在这样的科学视角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因此,如果对这部纪录片有兴趣的小伙伴,强烈建议你们阅读塞斯资料《灵魂永生》。(塞斯资料有多册,《灵魂永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册。)

各集摘要,包含个人观点和理解

▍第一集

第一集讲述了几个濒死案例。

印象最深的是案例女主讲的这句话:“在濒死体验之前,我活在恐惧中,我以前总是努力工作,我觉得自己需要努力工作、结交朋友,但现在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去做什么,我发现,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不管我做什么,我都是这样一个灵魂。”

▍第二集

第二集讲了大量的案例。

有人催眠疗法中因忆起前世记忆而消除了现世生活中的莫名恐惧。

在转世记忆方面针对儿童群体有大量研究:前世记忆在儿童身上的印记和自主感知显著高于成人,有些孩子甚至记得住前世的身份、家庭成员并能够记得回到前世家庭的路。但他们在长大过程中会忘记这些记忆。

有孕妇感知到生产之前的梦像是某种“托生告知”,也有母亲在在自己儿子身上识别出“转世的父亲”;有幼童一眼认出了眼前的叔叔是自己转世的孩子(她对叔叔说“你是我的宝贝”);有带着前世伤口(太阳穴上的胎记和实际枪伤档案吻合)作为胎记出生的孩子;也有人在催眠中突然忆起700年前的一种语言并手写下来。

这些案例再次印证了塞斯所描述的:人类认知的线性时间是不存在的,没有我们理解中的线性存在的时间和历史,没有过去、未来,只有现在,所有可能性都是同时存在的。有不止一个“你”同时存在,所有的转世都同时存在。

▍第三集

叔本华写道:曾有一名亚洲人要我定义欧洲,我只好不得已回答他,这里是世界上一个被人类是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幻觉所占据的地方,而每个人的现世就是他第一次开启人生。

(意指欧洲人不相信“转世”的存在)

全球各地的智慧传统都视转世投胎为他们世界观的一条必备教条,即使是埃及法老、崇拜多神的希腊和罗马、道家、索罗亚斯德教、萨满教,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接纳转世投胎的说法。

考虑到全球人民对转世投胎的压倒性赞同,难怪叔本华会认为欧洲人不相信转世投胎是不可思议的幻觉。

一些观点摘要

传统神经系统科学:中心法则(头脑和意识不过是大脑内部化学、电子活动产物)

量子物理学:意识是存有之根基,而物质的存在很有可能是意识的选择。

科学家们对于“意识是什么”的观点

Dr.Amit Goswami(量子物理学家):“我经常就量子意识开办专题研讨会,而这个问题就是我的开场白:意识设是什么?我猜大部分人会很快给出答案:意识就是作为我自己去感受自身,主观经验就是感受到的主体。”(原话)

人们常常忘记他们是“有意识的”,往往把意识当作一个客观的东西。(非原话,意思转述)

Dr.Dean Radin(首席科学家):意识是自我觉察行为。

Dr.Pim Van Lommel (研究员):用科学讨论意识是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是还原论和唯物主义,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进行测量、具体化和重现。

很多科学研究显示出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神经重构。长久以来人们都知道正面思考的能力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兴奋感和健康,但直到最近,人们才更清楚地知道人的思维力量足以改变大脑的物质结构。

你脑中所想的、所关注的,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形态改变了、脑中的关联也会变,而且变得相当快。

这意味着如果你找来长期受过训练的冥想者,他们的大脑有可能是非常不同的,就伽马频率这一类事物来说,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构。

如果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那么你就是错误的。因为产物是无法改变制造者的。

意识与自身的体验深深地纠缠着。

通常,我们从身体、外表、家庭、历史、国家,或是作为父亲、母亲、爱人、职员等角色,社交财务状态、或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些事物中“获得感受”,我们也从我们的思想和感觉、我们的信仰体系、价值、创造力和智力能力、我们的性格和我们所谓的“个性特征”之中“获得自我认可”这一切和更多的事物决定了我们对自身的理解。

没有意识就没有觉知、想法、感觉、知识和记忆,但我们是谁这一点,在本质上是独立于我们的想法、感受、观念和记忆之外的吗?

▍第四集

吠陀文献描绘的灵魂是十分实体化的,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实体,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薄伽梵歌第二章中强调了灵魂的不灭本质(塞斯资料《灵魂永生》也这样阐述),一遍又一遍,这些诗歌反复在提醒我们:灵魂是不死的,身体会生存和死亡,但这会循环往复。

现在的印度葬礼、火葬仪式中还在引用这些诗歌,提醒我们并安慰人们,那个灵魂会以另一种形式再次转生,你也许无法认出那个人,但那个灵魂是永恒的。

据薄伽丘歌所说:它无生,亦无死,存在,永恒,未来,永生。

原子大小的灵魂能栖生在百米红杉中,也能栖生于数百万个才占据一平方英寸的微生物细菌中。

西方世界中,我们有时候会说,我“有”一个灵魂,但从薄伽梵歌的角度,更准确的说法应是,“我是一个灵魂,我有一具身体”。灵魂给身体提供了认知和意识,我们有感觉的那一部分,其实是我们的灵魂。

看到这里时,我想起了电影《黄连,厚朴》中的一幕:一个人来看老中医,老中医只看了一眼就识别出来他要死了。老中医说,魂儿没了,命不久矣。非常优秀的中医是有从眼神中辨识人“神”的能力的。中医常说“精气神”,“神”大概就是灵魂,老中医所说的“魂儿”。

通常的观点认为灵魂有三个特质:永恒、有意识、极乐。

这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源于灵魂,其在本质上有意识、并且包含知识,我们所有人都在本能地追求幸福,在幽默、风险、冒险、娱乐、浪漫和其他一切中,我们一直追求的是快乐。

身体给了我们一些得到快乐的途径,但这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悲伤,如果我们仅作为肉体存在,为什么要追求很难满足的快乐呢?

我们对快乐的追求,源于灵魂内在的快乐。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们真的是不死的、饱含知识与快乐,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呢?答案在于灵魂被掩埋得有多深。

薄伽梵歌这样的文字并不是以人类为核心的。它并没有像西方很多宗教那样,说人类是唯一有灵魂的。

在古希腊语中,精神问题这个词被翻译成“轮回”,精神净化就是“洗净罪过”(西方文化中似乎脱不开一个“原罪”的基础,在希腊神话中总是围绕着罪与罚的主题)。

你有一个可以看到的身体(physical body,由风、火、水、土四大元素和以太(空)组成还有一个更加细微的组成部分—精微身subtle body(Mind、Intelligence、Ego),还有被称作意识或者灵魂的第三个部分。

“自我”让这种没有实体的、完全精神化的自己,能够栖生在特定的身体中,自我把没实体的部分和肉体连在一起。在《世尊往事书》这样的文献中,它被描述成一种绳结,是非实体的个人精神与肉体之间的链接。

这里我们可以和萨古鲁所告诉我们的关于“人”的构成做一个对比。

我们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物质身、精神身、能量身,还有两个非物质的存在维度——以太身(物质与非物质的过渡)和极乐身。

我猜,纪录片里所说的第三个部分(灵魂或意识),就是指萨古鲁所指的以太身和极乐身。

萨古鲁谈论“心智的四大类别”

“心智的四大类别”:buddhi, manas, ahankara, 以及 chitta。

Manas 有许多个层次。但是manas不仅包括头脑,还连接着身体。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不仅仅是这一世,还包括几百万年以来的记忆。

从头到脚的整个身体里都有着manas,这叫做——manomaya kosha(精神身)。在身体的每个细胞里,都储存着记忆和智慧,但这不同于智力(buddhi),智力仅存在于头脑里。

第三维度被称为 Ahankara,这个词有时候被称为小我,但还远不止于此,Ahankara给你一种个体身份认同。一旦你的Ahankara发生在个体身份的认同上,你的心智就只能在这个背景下运作。

第四个类别叫 Chitta,是没有记忆的大脑——纯粹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像宇宙智慧一般——只是存在。一切的发生都基于这个智慧(智能)的存在。它不是依靠回忆起作用的,只是存在。

从某种角度讲,你们所讲的宇宙是一个活生生的智慧,它不在智力的感知范围,而在Chitta可以感知的范畴里。

Chitta是大脑的最后一层,连接着你内在最基本的创造源头,连接着你和你的意识。

你的心智有时候是运转的,有时候又是休息的。甚至在你还清醒的时候,它也会有陷入睡眠的时候。但Chitta永远运转着——不论在你是醒着还是睡着的时候。如果Chitta或者内在智能没有运转的话,你甚至不能活在这个世界。

试着通过大脑的理解力去控制呼吸——你会疯掉。Chitta让你呼吸着,存在着,让生命发生着。

灵魂在肉体死亡时会被封存在精微身中,灵魂离开的方式暗示了其下一个目的地。理想的离开方式是从头脑上方离开

(萨古鲁说过从囟门处离开,中医典籍记录,囟门处为胎息之所在,胎儿诞生之后用鼻呼吸,囟门慢慢闭合。)

灵魂从头上的孔离开,继续高升,进入到高度与宇宙相连的世界。而从其他孔中离开的灵魂,会去往低一些,与宇宙联系不那么紧密的世界。

公众号:Mae有光疗愈(yaoyoulight)

分享对生命的洞察和感悟,推广能够触发疗愈的方法。帮助你获得自我疗愈能力。

 5 ) 唯心主义终会相遇

看完也不必纠结于当下的痛苦了,人只是换个身体,就像衣服坏了,换件新衣服一样。他仍然存在,只是在哪里,你不知道。或许终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相遇。跟他的遗体做一次告别,但是他的灵魂永远不会离开。哥哥离开的第218天,我们没有忘记你,你现在在的地方据说是一片净土,一个美好的地方,一定也没有这里痛苦。如果你想再次来到这里,你会找到一个完好的身体,再次与我们相遇。

 6 ) 直觉是轮回存在,但有更多问题

直觉是轮回存在。看到第三集开始略感怀疑纪录片的客观性和论证力。但是既然是主观人创作出来的纪录片,绝对的客观性似乎是个伪命题。 看的过程中不停的联想到佛学、《海奥华预言》、《少有人走的路》,有相当部分的不谋而合。如脱离物质世界后的那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那种极乐的平静。比如物质不应该是终极的追求,精神才是。

早上还在想四法印(佛教徒必须接受的四项真理):诸法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里面我尚不能接受的是诸漏皆苦(所有情绪皆苦)诸法无我(一切事物无自性)。所以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佛教徒。

佛学起源于古印度,四大圣地大部分存在于印度,也曾去过印度两大城市,为真实存在的脏乱不堪而震惊。《朝圣》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印度:更具有灵性的国家,人和动物更加平等,饥饿人群和牛和飞鸟和平相处共存。

但是看评论大家也能看出,印度(国家和文化)在国际的地位不高。诚然印度并不像欧美甚至现在的中国那样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衡量标准。但是若以精神和灵性的视角去看,似乎它不应该是如此地位。难道真的整个现代社会方向错了?可是从整个宇宙万物规律来看,我们的社会方向可以是错的吗?

我想不清楚,我脑袋很疼。

 短评

看完之后居然止不住地哭了一通,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大概是可以接受轮回了,似乎在这个生命观面前,一切都迎刃而解

8分钟前
  • 一个人的好天气
  • 力荐

尤其是第四集,与之前看过的宗教教义不谋而合!!我啊,深深相信轮回这件事,所以,此生就拜托这具躯体啦,三棱镜最好擦擦亮好反射阳光,爱护这具肉体让灵魂更清澈显现,以奔向永恒的自由。

9分钟前
  • 珍珠鼠崽
  • 力荐

把我说服的原因是,我太希望有轮回了,因为单次人生总没有过的太满。虽然基本经验值不可累计。

14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不是那种劝人信教的东西,而是摆出了大量事实,进行了很多思考。看完后不寒而栗,整个世界观都被改变了

17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力荐

很赞的片子,值得一看

20分钟前
  • Jadestiny
  • 力荐

经常感觉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不真实感,仿佛虚无才是真相,对人生也充满迷茫,于是找了这部影片来看。肉体只是灵魂用来修行的工具。这个世界本是虚无,只是灵魂用来修行净化的场所。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坚信灵魂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死亡便是一切归零,那人生实际毫无意义。如果有了轮回,那人生的意义便在于利用自己的肉体去提升自己的灵魂高度,学会爱。

23分钟前
  • 吾木
  • 力荐

做了记录和讨论,没有再进一步,科学也不允许没有证据的想象,所以限制住了

28分钟前
  • 阖昔
  • 力荐

第三部分比较有启发,灵魂什么的独立于肉体和大脑之外。我是谁?仅仅是这一世身体的宿主吗?的确值得深思。今天早上起床前尝试了一下灵魂脱离躯体,头皮有点发麻也没成功。。

30分钟前
  • picnic
  • 推荐

第一集濒死体验,第二集有前生记忆的人,第三集意识和大脑的关系,第四集古代智慧对于身心灵魂的理解。很多知识不少人接触不到是因为因缘未到,愿大家都有福去接触到这样的知识和见解。第三集里面说到meditation会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大脑并非产生意识的器官,而是媒介,正如棱镜对光的作用。

31分钟前
  • 习影记
  • 推荐

完整看完四集很重要。往往是高智商的人心中疑问最多,不断学习,不断寻找答案,直到领先走到科学的最前沿,仍然找不到答案,无意中探究神学哲学,发现在神学哲学宗教一些资料之中能找到答案的头绪。理解牛顿。

35分钟前
  • 大子猫
  • 推荐

终于看完啦,虽然当初推荐给朋友,朋友说没意思,但我觉得相当不错啊,里面提到了伊恩·斯蒂文森的《二十个案例示轮回》,还有我刚买的一本书《意识宇宙》的作者Dean Radin也频频出镜谈了一些关于意识的想法。所以就算是宣称自己已经觉醒的人如果没有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依旧是不会真正觉醒的呢

38分钟前
  • 高尔吉亚
  • 力荐

第一 不要被肉身的感官所局限 看不见听不见就不相信 会让自己成为受限制的人;第二 相信科学 但不要排斥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第三 对宗教和自然心怀敬畏 爱因斯坦和牛顿 万年走入宗教 绝对不是脑子糊涂

41分钟前
  • vickyshu
  • 力荐

拉尔夫艾默生:外部的灵魂进入作为临时落脚处的人类身体,然后再次离开身体进入其他栖身之处,因为灵魂是不死的......一旦我们抓住身体是核心身份的外壳这个事实,所有外在的身体上的差异都不再重要了。...生命是不会结束的连续体,死亡是一个重大事件,我们经历过的许多次死亡,能让...让意识超越死亡

46分钟前
  • zju_miracle
  • 力荐

科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最初的目的也是追寻真理,但建构在因果律之上的科学永远不可能到达,而科学衍生出的技术,已然变成了障碍。

48分钟前
  • Nicholas
  • 力荐

国外比我们进步的正是对于神秘现象的客观真实报道,和对未知的探索,其实中国一直有这样的事情,只是没有被广泛报道,更别提做成纪录片了。所有的科学探索,只为了证明佛法所言不虚。

53分钟前
  • 大G
  • 力荐

这种轮回世界观让我们从唯物主义,人生歧视,恐惧死亡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我们的生命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

54分钟前
  • 北海二年
  • 推荐

濒死体验看立花隆的研究。前世记忆看书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意识和大脑的问题看托马斯梅辛格的Being No One以及The Ego Tunnel。真的和研究论文死磕会觉得这种的录片有偏颇,哄哄浅尝辄止的人就差不多啦。

57分钟前
  • D Geek 富婆
  • 还行

本人就曾有过“濒死体验”,并且就是在儿童时期遭受溺水,而且,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痛苦,生死来说谎。都死过一回了,何必造假呢

60分钟前
  • 白蘭鸽
  • 力荐

看完这个,我已相信了灵魂不灭是可能的。我们此生极致的爱憎,未能偿还清楚的债或恩义,还会在轮回中不断相遇。以永生的长河来衡量,几十年的分别亦只是暂时。这样我就放心了。

1小时前
  • 黑色七月半
  • 推荐

对于生死的问题给出了相对客观和细致的解释,让我有一种解脱感。知道自己的灵魂会继续走下一段旅程,甚至走出轮回,都让我有种欣慰和对终极目标的追求欲望。

1小时前
  • Mindhunt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