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往事

全24集

主演:刘若英,赵文瑄,寇振海,严晓频,茹萍,王琳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4

 剧照

上海往事 剧照 NO.1上海往事 剧照 NO.2上海往事 剧照 NO.3上海往事 剧照 NO.4上海往事 剧照 NO.5上海往事 剧照 NO.6上海往事 剧照 NO.13上海往事 剧照 NO.14上海往事 剧照 NO.15上海往事 剧照 NO.16上海往事 剧照 NO.17上海往事 剧照 NO.18上海往事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上海往事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以文坛传奇人物张爱玲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张爱玲从14岁一直到74岁的人生经历。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从张爱玲到美国的婚后生活说起。一天,张爱玲(刘若英 饰)收到国内寄来的一个箱子,里面是母亲的遗物,她睹物思人,记忆的闸门像泄洪般被撞开,随着她的回忆,观众将被带入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不动声色地缓缓向大众掀开:她如何在一个沉腐败落的家庭成长,而至老死他乡。她生于上海,上海的富丽文明孕育了她;她求学香港,香港的殖民文化点拔了她;她轰动台湾,台湾的文化菁英,莘莘学子拥抱了她;她隐逝美国,客死异乡,尘归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从海上来,来说她自己的故事……我的儿子周五俱乐部16 热恋期书灵记 第一季生死狙击第二季槑头槑脑消失的王子保镖向前冲至cool旅程 第二季朦胧的山荷叶比斯平黑帆第一季幼儿园教师断肠孤凤詹姆士的厨房·旅行季九龙城寨束胸南泥湾鹿特丹大轰炸超人前传 第九季意大利式通奸(国语版)燕山日记石棉第一季犯罪现场调查 第八季多明戈鬼声鬼气赘婿(剧情解说)天地之间她说2022惊奇少女第一季情场玩咖2012丽玛姐的鬼魂花心萝卜呆佬拜寿捉妖大仙我真的爱死你二百五小传梅花三弄之水云间曼联92黄金一代发酵的味学阿加莎与午夜谋杀案凯撒万岁将要掉出棋盘的棋子黑麦巷

 长篇影评

 1 ) 杂谈

主要看了在上海和父母姑姑的片段,对于胡兰成那些破事倒是不感兴趣(赵文瑄长得不错,像曾伯伯) 片子从赖雅开头,太奇怪也进度太慢了。 黄逸梵的选角不好...茹萍老师长得太古典太温婉了(有些发型和角度像陈数),就没有黄逸梵还有她的照片那种出走的娜拉的硬气,但是气质和独立倒还在线。 刘若英演技有时绝了,第四集剪头发那个真的不错,但是大体上,演得太文弱胆怯,少女时期还适合,中青年时期真的没有那种孤独傲气,太侧重自闭社恐而不是背后的骄傲冷淡了。 0323打脸了”刘若英说到了点上!很多人通过照片和传奇故事,想象出来的张爱玲总是孤傲冷漠、高贵刻薄地睥睨众生;她作品里袒露的自我形象,却常是老实木讷、笑点太低、过分客气地一直微笑。”那刘若英演的真的挺好的,演员功课真的很足。

黄逸梵教女儿真的到现在都适用,看到周冲写张爱玲在择偶上恋父,以弥补缺失的父爱,想了想有点道理。 张志沂傻逼,什么旧情未了,其实就是看不惯前妻离了婚过得还好好的以及爱面子大男子主义呗。 是真的喜欢张茂渊。 张子静真的可怜,从个人遭遇,到个人没有努力去抗争,都很。

 2 ) 三年五载是一生一世

    在酷夏发现这部电视剧,让我苟延残喘宅在家里百无聊赖之际终于有了砍杀时间的利器。

    编剧是王惠玲,她将零星散落于张、胡文章中的事迹针脚细密的编织成了流动的影像,细节皆有出处,并非胡诌,可见是做足了功课。

    对白细腻,演员表演也算到位,只是由赵文瑄来演胡兰成有美化之嫌。赵文瑄人既英俊,称得上是美男子,气质又儒雅,简直可以算完美。

    他的“胡兰成”,明明始乱终弃,却好像还得着一点理,还带点天真,“我以为我喜欢的,爱玲一定会喜欢”,仿佛天经地义,却让人不怎么讨厌得起来。

    看来以貌取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以前看到胡兰成的一张相,已经年近花甲,鸡皮鹤发,我又听了很多评价(不外乎骂他),看了《今生今世》,只觉得这人油嘴滑舌,面目可憎。

    看这部电视剧,又觉得胡兰成本人年轻的时候,不一定仪表非凡,却必定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行止见识也一定是极为舒服妥帖的,是人见人爱型。若是你我见了他,多半对他心存好感。

    你别骂,如果是你我看得出他的面目可憎,张爱玲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她的眼光何等挑剔!她是你我觉得平常的人她都觉得猥琐荒唐可笑的。

    况且他这一路这么多女人,小周尚可以说年轻无知,范秀美难道也眼浅?更何况见惯世面的佘爱珍。她们可都是知道胡已有妻室的(包括张爱玲)。

    也可以说这男人手段高明。不过骗人的最高境界是先骗得自己相信。胡兰成是坚信他对每个女人都是真心的。你觉得可笑荒唐,却也有几分真实。

    不过多情却是无情。胡兰成形容张爱玲是与世间万物都撇得干干净净的无情的人,像神仙一样的存在,却唯独对他动了凡心。

    张爱玲抱定决心做像她母亲姑姑那样精神与物质皆独立的女子,而她又那样聪明,鹤立鸡群。凡夫俗子庸情俗爱皆不入她法眼。她得学会忍受寂寞。不过毕竟她年轻,一时遇上个有能力欣赏她,精神上与她交流的,就深陷迷途了。

    初相识,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分手时,张爱玲说:“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突然觉得张爱玲爱胡兰成实在不浅,所以既是不幸也是幸。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必定是极快乐的。

    人生无常,欢喜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沉寂与荒凉才是常态。

    张爱玲写《十八春》的时候与写《传奇》的时候笔触已经不同。先前她是冷眼看世事,自己全然不沾衣,无欢喜亦无悲哀,无同情也并不憎恨,顶多取笑两下。

    《十八春》里,她写道,“星期六是最好的,到了星期天,却已经是夕阳无限好了”,“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她开始喟叹人生。

    我想,她与胡兰成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虽然结局悲凉,快乐却是让她终身难忘的。毕竟,他曾让她“开出花来”,让她曾经盛放。

    电视剧对于时间表现的不够充分,半生的岁月变迁没有怎么体现出来,毕竟电视剧的表现手法有限,无法做到像《甜蜜蜜》那样,所以我也不怎么伤感。我只是觉得,我们不必替张爱玲跳脚骂胡兰成,因为我们未必了解。

 3 ) 她从海上来,带着记忆的余香

前几日看完《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很早以前的电视剧,不知道什么原因,去年底才拿出来播,还改了名字,叫《上海往事》,辜负了如此美好的名字。
剧集的叙述是极其平淡的,没有任何的戏剧曲折,甚至不能算是讲故事,只是娓娓道来,诉说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只是回忆而已。有的只是一些琐碎的生命细节,以及来自张爱玲文字的生活感受,也许这样才最好,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评判,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这不是好看的电视剧,但至少是一部很有味道的传记。
刘若英的演绎也不功不过,十分淡然,柔美,知性,孤独,世俗,但是终究少了些张爱玲的傲气。奶茶始终过于温润,没有张爱玲的那种凌厉和孤傲。不过很喜欢她念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柔中带刚的坚韧和沉静。
人的一生何其的漫长,从出生到死亡,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直到垂垂老去,张爱玲一生的时间都在写着,不停地写,不管周围的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张爱玲翻开母亲那个古旧箱子里面的那张相片,伴随着三宝作的音乐,钢琴丝丝入扣地铺垫,尘封的记忆就开始如同一扇大门一样徐徐开启,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回忆的淡然气息,带着岁月的余香,满目沧桑,余韵悠长。然后时空的交叠,文字与现实的交错,张爱玲的平实而又传奇的一生在荧幕前展开。
张爱玲的童年是惨淡的,母亲是她唯一的希望,是她童年时期的救赎,她是如此渴望着跟着母亲生活,可最后发现,与母亲也是无法完全亲赖的。这样的家庭造就了张爱玲的孤傲和清高,自私还有冷漠,才会写下“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虱子”。
童年的记忆显得冗长而又艰辛,如此的遥远和压抑,其实一直在期待张爱玲和胡兰成的邂逅,等待“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欣喜。
张爱玲: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没别的话说,也只是轻轻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那个让张爱玲写下如此文字的男子该是怎样的?那个让张爱玲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的男子该是怎样的?
赵文瑄演绎的胡兰成是儒雅俊朗的,眉目分明,才华横溢,有着旧日文人的浓浓书卷气,成熟稳重,又有着孩子的纯真。张爱玲和胡兰成,是一种知己式的相知相许,有着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很喜欢他们倆的对手戏,对白有着十分文艺的书卷气息,在谈话的内里是有着欢喜和爱情的。对照着看胡兰成写的《民国女子》,别有一种巧妙的感觉。
胡兰成不是专一的男人,滥情。但是,对于每个女人的喜欢却是真的,只是没法长久而已。所以,对于张爱玲,确实是倾心的。而他要的,也是不牵绊的爱而已。
也许,和胡兰成的爱情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张爱玲再也没有了激情。正如张爱玲离开胡兰成时说的,“我是不会再爱别人的了,我自将萎谢了。”所以在美国与瑞荷的恋爱与婚姻更多是寻求一种慰藉,一种对温暖的需索,这是张爱玲一生都缺少的,在美国孤立寂寞的张爱玲需要一个依赖,需要一个家。在瑞荷去世之前,生活虽然拮据琐碎,但至少是有依靠的,也会有略微的幸福。但瑞荷死后,不停辗转在汽车旅馆里面的张爱玲,闭门不出的张爱玲,在公寓里面孤然死去的张爱玲,心中是有不忍的,终究是残忍的现实。
在原声音乐里钢琴的流淌下,写下的这些文字。不是张迷,但准备回头找她的作品来读。

 4 ) 张· 爱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逝世。那一天,是我的19岁生日,也是我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或许,因为这样的巧合,才记住了这个名字,才知道了这个奇女子,开始在寝室床上的书架上摆上了一排读她的小说、散文.......

或许因为《色戒》的缘故,想起了看连续剧《她从海上来》,开头的好几集显得如此漫长,以至于让我怀疑自己这次居然没有了要一口气看完连续剧的毛病。但是,心里明了,其实,自己只是在期盼着看到那一段爱情的来临,而旧病是不改的。

看着胡兰成手里揣着写着张爱玲地址的纸条坐在黄包车上赶去她家,我傻想着,此刻的他,可曾想,这一晤将会铸就一段旷世奇情、会改变一个奇女子的一生呢?

那相见甚欢、相知相惜之情,看得我心里也柔软万分,却也才知,原来,这甜蜜竟也是不足一年的。一年,在人生命中是何等的短暂,不过一瞬,却足以教人一生不忘、成永恒。张爱玲离开胡兰成时说,“我是不会再爱别人的了,我自将萎谢了......”

而这男人,自是到哪里都可以找到那份替代的。天真多情,竟也令人不忍责怪。而女人,再独特,也是尘世女子,为情为爱都是没两样的。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有时想,那些情情爱爱,放在浩瀚尘世,是何等的微尘渺小不值一提;可是,世界再大,也是别人的,于自己何干,于自己于每一个个人,一段情,即可是一生的所有。再说回来,这世界再大,也无非就是一个个的人,一段段的情、男人和女人罢了。

如今看这剧,就像是把自己曾经对张爱玲的碎片般的点滴所知像珠子般一颗一颗的串了起来,终于完整了的。想来也是编剧王蕙玲的好,将张爱玲的一生遭遇与她的文字细密缝合起。而她的童年、少年时代的遭遇,也让我想起了《滚滚红尘》中的那段关于玉兰的故事;她去温州看避难中的胡兰成却见到了范秀美,在《滚滚红尘》中也有类似一段......

想来,大学时代读的小说和散文几乎是都不记得的,也未曾读懂的,而十多年后的今天,心里这才会多了一份懂得,想必如今再读她的文字,会是不同。

其它的都已忘记,只唯独记得这篇《爱》,短篇集翻开的第一篇,或许是也因有份懵懂好奇在,那寥寥数语、短暂相逢,竟是一段爱情,只是一句,哦。你也在这里么...... 那扶着桃树的女子,和那桃花瓣里生出来的孩子......

很喜欢剧中的一些细节,因为读的书都忘了,想来该是取材于她的文字的:一个便是当老式电梯经过一层又一层上升时,传来每一层不同的声音,钢琴声、吵架声、广播声........ 看见她坐在电车上,周围的乘客聊着天,东家长西家短,都是故事,我不禁要笑,那也是我喜欢的,倾听。

尽管剧中张爱玲童年时代的故事让我有些惊讶难以置信她竟有此等遭遇,但也还是觉得有些长,而刘若英在此时怎么看也还是觉得是刘若英,直到胡兰成出现。:P 剧中很多的声音让我也回想起很多关于童年时代上海的回忆,那些飘荡在弄堂街市的声音。也最喜看张爱玲与胡兰成初见时的畅谈,才思泉涌,连我这“观众”也受益匪浅。而当她处于与瑞荷的婚姻中时,一封封信中满是生活拮据而生的琐碎、对每一分钱的开销的算计,真是让人不忍,我想我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的“残酷生活现实”,而最不忍也便是看到苍老孤苦的晚年张爱玲了......

散乱的,一些感受,自己的文字也是越来越没条理逻辑的了。就这样吧。

 5 ) 她往海上去

我在胡兰成的故乡嵊县(嵊州)分三次看完了《她从海上来》。24集,节奏静缓一如张的小说,直看得春夜寂寂、四壁敞亮,

先生问我,为何叫她从海上来。我猜是隐指上海,又增添一些波谲云诡的效果,暗合张爱玲奇幻的一生吧。

编剧很审慎,差不多是情景再现了。台词几乎就是张胡二人见诸笔墨的素材的连缀,连道具如张欲送小周的布料,蓝底上浮出叶子的花样,都有据可查。刘若英与其他人等的表演亦很收敛。只是苏青与我想的不同,似乎太过小巧细致,伶俐有余,凌厉不足;这样的苏青,年轻还有看相,如果老了、缩了,还搬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岂不凄厉。

胡兰成的扮相并不让人讨厌,眉宇开阔,身形劲朗,可能比实际要高一些。因为他在送第一次回访的张走在胡同口时,曾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推测起来,大概他并没有高出张的相称感;而且,这扮相不像江浙人——少小时往往精明紧凑,年长些又常常圆头圆肚有暴发气,总归是轩昂不起来。

这个自以为书念得不错,文人相夸是汪精卫“文胆”人,初始时面对张的奇思相炫,失了言语上所有的技巧:论乐府诗、观高更的画、描摹人生世相,一一领受爱玲的开光,只有惊羡的份。惊羡很快混作惊艳,拙拙地恭维张,倒有几分赤诚。因为深觉张的再嫁像李清照的再嫁一样,吃了大苦头,我劝自己坚定——这与双方都是一场真正的爱情。否则,张爱玲这一辈子,太悲苦了!转而又想张决绝时的话--“我就算不爱你,也不能再去爱别人,我只有自当萎谢”--能让她
这样透彻的人透彻见了底的,于她怎能不是一场真正的爱情!十七岁时她说: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子,忽然结了婚。--一语成谶。时局一变,胡的乱世开始了,他在张的面前却机巧起来。在武汉生出个小周(顺德),在温州又冒出个范先生(秀美),哪里是逃难,分明“驿路桃花”;而且还有对张说,非但要对张说,还说得花样百出,“以为但凡我喜欢的,爱玲也是喜欢的”。

哪个女人会脱俗到与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私欲的借口漂亮得令自己都感佩了。

张爱玲虽然不需要,也没有,但她是欢喜用自己男人的钱的——在她,因为俗气,所以真实——但是,想来她虽不伸手到胡的口袋掏钱用,却也绝不会愿意万一哪一天伸出手去,在胡的口袋碰到另一个女人的手吧!实况却更糟。

张爱玲的萎谢子情感的挫败始。败在目无下尘的张看来根本提不上筷子的两个女人手里。

这种中间隔着胡兰成的从未正面交锋的挫败,是致命内伤。

张懂得“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但她没有实现的机会;她的聪明远在胡之上,她想要胡给一点人间烟火的供奉,胡偏不能——许是不敢给。结果,张要的自私的完全的爱,在胡那里就变成“亮烈难犯”,好像张一直在示强。

张是一直在示强的。

但小周和范——非但她们,绝大多数自视卑贱的女子——都天生懂得示弱。

小周向胡先生问了半句“张小姐……”便哭了,泪淋淋地坐在江堤边,对赶来的胡赌咒盟誓“我再也不问张小姐了”。那样令人催藏的乖巧,由不得胡股掌间不多了爱惜;况成事之后,其母还亲嘱小周“要知恩”。逃难的书生,在乱世的温柔乡里,倒做起了真命天子,保不定红袖添香时,把眼前人当了小周后呢!

范(秀美)的示弱,是枕边上的“三娘教子”:人家上海的张小姐,大家闺秀,这般对你,你不能没了良心!——当然了,从武汉到温州,在钱上一向看得紧的张爱玲,克扣了自己,源源的把汇票寄过去——教子毕,她便自弃地把肥暖的白胳膊搁在寒素的蓝印花布的被外,也由不得胡不拢被以示敬赖。

张呢?她一开始强撑着,避开胡论及小周的津津话锋,这多少让胡扫兴,或者又让胡刺激,越发有邀张共赏之意。写了《武汉记》,留于张的案头。

张惨然意识到自己的颓势,还在示强——拿出一块料子,蓝底上浮出叶子的花样,托胡转送小周,“答谢她对你多有照料”。这已经不像张的为人。送出礼物,似亲实疏,其实却是在确证身份,乃至名分。胡的回答却是——不必了。她也是个明理亮烈的人,轻易不受人东西;况你轻易不买这些,买了必是自己极爱的。

——公允已经不对,按照张对感情的要求,有个薄彼厚此才是对的;又还替小周作主回绝了张,就更不对了,他替小周做主,显见得对张就客气,也就生分了。

胡返武汉,又远遁温州,张觉得他在难中,多少事,欲说还休。但是内中琢琢磨磨,定是磨出了鲜红的肉刺来,所以追至温州,她还吃着千里之外的醋,强令胡在自己和小周之间作选择。殊不知,小周已是陈年老醋了。

她又是强撑着示强,对前来送餐的范先生致谢,谢她对胡多有照料。

范得体地应对着。过分的得体,分明是吃准了她的底,才有的;分明是一个愚笨的人将计就计的可气的聪明。

直至一直与张对坐的胡对送餐来的范诉说自己腹中疼痛,范依然是得体地、恰如其分地问询。张却是在这一瞬间满面苍凉。

——这分明是前事的重演。

张爱玲再也撑不下去。最后去范与胡的居处小坐,她有了她唯一的一次示弱。她漫不经心无话找话:

“刚才我看你绣的,你绣得真好。”这是在夸范秀美呢!

范抢答道:“我这是打发时间。平日里听胡先生讲张小姐,说是什么经了张小姐一夸,便是好的。我今日是明白了——” 这个笨女人!一砣金没有贴上佛面,糊在自己头上人不人鬼不鬼,充了呆头神!话到一半刹了嘴,这半句话象退色的旧春联,没头脑的喜气,挂在半空,断了。

镜头里似乎有胡兰成一个眼色,那叫“厉色以止”。

她让自己的愚笨,像挤在鞋帮子外的肉一样肥叽叽地现在两个聪明人面前。

——她的话太多了。她太大意了。她原本明白她攀不起张爱玲的夸奖,更不该越了矩,敢去夸张爱玲。

但是,她胜利了。

这一次,张没有再自欺地嗔怪胡说:你是别人对你一好,照料你,你就要去爱别人的。当初说这话时,张还是为自己留有余地的。

现在她离开了来时觉得有胡兰成在,便像含着珠宝在放光的温州,面对滔滔黄水,一路珠泪。不堪其情简直变成不堪其辱,何其惨烈!何其决绝!

胡兰成,的确是别人对他好,他就要去爱别人的。这种爱,固然有大难中死亡阴影下最原始的贪恋,但这一点在张爱玲看来,怕也还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是,要夸大了难世把他的“驿路桃花”在现实的世界里摆摆平,终使她这“海上奇葩”无可容量了。——现世安稳他许是给不了,但岁月静好却是他不肯给!

我妄自揣想:张爱玲遇人不淑,所托非人啊!

——她不知道这个聪明人,虽然读了些书,却依然是个穷饥的乡下人,他是穷饥到了骨子里啊!

 6 ) 我没想到我会哭……(未完……)

  她来自上海,她从海上来。
 如果你心中有一个特别珍爱的人,那么你也许就会明白这种心情,不会轻易舍得去评论评述她或者她的过往。
 在她面前,我的文字太轻贱。但还是忍不住恬不知耻的瞎写些,所以说,豆瓣是个发泄的好地方。
(咳咳,星姨,你要是看见了,记得下面那个伪装文艺的我不是真的我啊……)
 就从这部剧说起吧,喜欢张爱玲这么些年,才知道有这么一部关于她的传记剧,着实惭愧啊。
 其实也并不算早,从小团圆开始,第一遍没读下去,隔了段时间再拿出来看,便一发不可收拾,我没想到苛刻自恋如我还能如此彻底的欣赏喜欢一个女人。
 看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共鸣,我始终记得她曾在小团圆里说,她想要一个紫色洞穴,她曾写给胡兰成的那首诗,以及胡兰成读后微微不快的表情。所有女人都避不开的小女儿情怀,因为藏在冷傲的骨子里所以更可贵。
 穿过所有寂寞的年华,走向你。
 来啊,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一直等着你啊。
 可惜,在没有她的过去,他活色生香的经历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带着满身风情风霜走向并未饱经世事的她。
 有时候,我一直在想,我究竟是爱这个女人的才华多一些还是寂寞多一些?
 能让寂寞风情万种,妙笔生花是件太值得敬佩的事。
 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爱情,张自然也是清醒的明白。只是,就像她说的,一个写爱情小说的人没谈过恋爱让别人知道总是不太好的。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一个能让自己奋不顾身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不论值不值得。
 哪怕是悲伤的结局,但成长也正从这悲痛中来,就这样,带着回忆,成为了有故事的人,不枉一遭。
 回到这部剧,回到正题。
 
 第一集,从张爱玲移民美国切入,臃肿秃发的老年赖雅,总是带着瓷暖的笑容。
 冬季的纽约,白雪皑皑,一个人来到异乡,或者说逃离到异乡,很难让人想不起孤单,冷清。
 并肩走在雪地里,一个高大厚重,一个娇小瘦弱,不般配,却嵌合。
那样庞大的身躯很想让人完全展开双臂去拥抱,而那个瘦小的身躯应该也很想让人拥入怀中吧。
 冰天雪地里,他牵起她的手,放在口袋里,宽厚瓷实的笑容,经过岁月洗礼,心中依然充满渴望的理想灵魂,这样的男人刚刚好合适那个时候的张爱玲,这样的场景更多的不是浪漫,而是最踏实的温暖。
 连我这个旁观者看着也会觉得莫名心安,莫名感动到掉眼泪,像是我把她的手交到了一个放心的人手里,请他护她珍重平安,一世安稳。
 我知道,是我自作多情了。
 我是个很实在的人,我觉得张也是。再抹不掉的过去,也不如目前抓得住的温情,像是滴在清水里的蓝墨汁,漾开层层波纹。
 旁人眼里再传奇倾城的张胡之恋,不过短短两三年,是这个暖厚的老人陪伴着她走过了完整的中年。
 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你。
 因为遇见你,所以是最好的时候。
 ……

 短评

影片结束的照片回放中泣不成声。感谢编剧对滔滔人世、艰难红尘中的每一个人、每一颗心的体贴与慈悲。

7分钟前
  • 徵音
  • 力荐

胡兰成是多情近乎滥情,张爱玲是薄情近乎专情。刘若英演张还是过于钝,张的面相和文字多少都给人一点尖锐的感觉。很喜欢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阶段的台词,就那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深情又不甜腻,文艺而不酸腐。但是想想张爱玲一生为父母战争爱人所伤,最终孤苦终老,不免叹息。

10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推荐

剧中的情景皆为在读张爱玲作品时脑海中想象到的景象~太经典了!

11分钟前
  • 迪仔I编号223
  • 力荐

赵蜀黍出现之前我是拉着看的,赵蜀黍出现之后我一不小心就看了通宵。。。

14分钟前
  • Iras🍃
  • 力荐

最凄凉的不是张爱玲 是张子静+1

16分钟前
  • 茶糖
  • 推荐

真实的胡兰成若是有赵文瑄的半分儒雅,我也是相信张爱玲会陷的。

18分钟前
  • 南国的小伙子
  • 还行

刘若英太乖了,念着张爱玲的台词却没有她的气韵,胡兰成给赵文瑄演得越发绵软,全不见政治“抱负”,虽然纯粹当一个唐璜式的情人来看也算得上魅力无边;剧本看得出的用功,许多有据可查的细节,才女的一生真让人一声叹息呀

19分钟前
  • Sylvia
  • 推荐

李安御用编剧王蕙玲的深厚文本做引;继张幼仪之后,刘若英从林忆莲、秦海璐、徐静蕾等候选女演员中脱颖,诠释张氏传奇;加之赵文瑄击败陈道明、孙红雷、陈宝国、王志文而出演胡兰成;张艾嘉也赠献外婆的一件绣金线旗袍;奶茶塑造哀怨柔和版的张爱玲,虽少了冷漠孤高,亦是相对还原史实的佳作。

2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茹萍太美,字字珠玑。

21分钟前
  • 邱尔
  • 推荐

中文系必看!

23分钟前
  • 沐恩
  • 推荐

编这个戏的,写本子的,演的,其实都在做一件不讨巧的事,稍不留神就要被口水淹死。不过……其实真的挺好的。

25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台词都是根据书信回忆录写的,但比许鞍华的《黄金时代》要聪明。塑造的最好的人物是赵文瑄演的胡兰成,温柔儒雅滥情,真诚又不知廉耻,想当渣男的人都该学学他的话术。

29分钟前
  • 獭君
  • 推荐

赵文瑄演得更好

30分钟前
  • 小壳
  • 力荐

张爱玲其文是一码事,张爱玲其人则是另一码事,张迷粉丝就更是别的一回事。这部剧演的玲不似玲成不像成格局低视野浅还能如此高分。。顾影自怜太掉价了。。

35分钟前
  • UVU
  • 很差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37分钟前
  • 心玦
  • 力荐

明知没人能演得了张爱玲...可仍狠不下心视而不见

41分钟前
  • 王小邪
  • 还行

连胡兰成这种薄情小人都被他演的多情且贤良,真是没什么话说了。

43分钟前
  • wa1492
  • 推荐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昨日自你处归来,心头盘唱这八个字。上海的云影天光,世间无限风华,都自你窗外流过。粉白四壁,乃是无一字的藏经阁。十八般武艺,亦不敌你素手纤纤。星沉海底,斜阳古道,临水照花,这些恭维赞美之词出自赵文瑄之口,实在难以不沦陷,温柔儒雅得不像话,他太合适又太不合适。

48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总觉得奶茶的性格难以和张奶奶的“傲”联系在一起,不知演员为什么选她。第二遍看了,任何关于张爱的八卦我都不愿错过。只是把该剧的赵文瑄联想成胡兰成,怎么着都觉得抬举了胡兰成。

51分钟前
  • Mancy Tsai
  • 还行

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诟病。王惠玲的编剧、三宝的作曲、金马影后刘若英的表演,剧情完全还原历史,很多对白都是参照张爱玲的回忆文字写的。只能说觉得不好看的人首先不喜欢文艺片,再者就不了解张爱玲。资深张迷五星力荐 @2011-08-03 08:06:00

54分钟前
  • 老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