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 X

HD中字版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安吉拉·贝塞特,阿尔伯特·海尔,小阿尔·弗里曼,斯派克·李,纳尔逊·曼德拉,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德尔罗伊·林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2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马尔科姆 X 剧照 NO.2马尔科姆 X 剧照 NO.3马尔科姆 X 剧照 NO.4马尔科姆 X 剧照 NO.5马尔科姆 X 剧照 NO.6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3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4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5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6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7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8马尔科姆 X 剧照 NO.19马尔科姆 X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马尔科姆 X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尔肯(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出生于一个黑白通婚的家庭,其父是黑人牧师,其母是无偏见的白人。但是当时,美国种族矛盾激化,3K党经常骚扰他家,在他的幼小心灵中种下了复仇的种子。迈尔肯长大后,混迹于街巷酒吧之中,甚至染上了毒品、偷盗等恶习。一次偶然的机会,迈尔肯与白人女子索菲亚相遇,但这段爱情因种族偏见而夭折。迈尔肯因犯罪锒铛入狱,正当他处于困境之时,一位黑人教徒引领他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捩点。他通过阅读大量书籍,逐渐了解了种族歧视的文化根源,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黑人要独立、对白人复仇的激进主张,引起轩然大波。迈尔肯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甚至遭遇了背叛,引来了灭顶之灾……醉马骝南游记之闹三界魔域飞龙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乌鸦血戏王之王1952塔尔萨之王第一季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十六季霍顿奇遇记我的魔镜男友幽灵自画像2017吸血鬼日记 第二季Grid弥撒迷墙1982帕罗奥图金牌投资人证明烈探迷之血红丽兹2018条子骇客你觉得我是谁我叫赵吴狄爱我长城最美的安排麦昆我们这一天 第五季维多利亚第二季湮灭2023异教徒之恋新成长的烦恼 第一季无情河畔少年与少妇说好不分手大侦探第八季超前聚会学院版催魂黑胶特警出击壹号别墅冒牌大保镖午餐联谊侦探:恋爱与美食与解谜初始者魔偶奇谭送乡人

 长篇影评

 1 ) 张承志:真正的人是X

一九八七年,我在长篇小说《金牧场》中,不仅过大地夸赞了美国黑人公民权运动中的非暴力主义者马丁·路德·金,而且错误地夸赞了美国的清教主义。这部书中涉及的“美国梦”、砍出的德沃夏克的交响乐、一本正经发出的关于哥伦布的议论,都肤浅至极,轻浮至不能原谅的地步。
   
   这事让人沮丧。它使人觉得:世界那么复杂,认识它如盲人摸象。我们可能理解这个世界吗?
   
   十年前买过一本旧书,题目是《马尔克姆·X自传》[注],买它的原因是有人推荐,但买后一直没在读过,一直拖至不久以前。
   
   这是一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领袖的自传。
   
   说起黑人领袖,很多人知道大名鼎鼎的马丁·路德·金。他被暗杀后毛泽东主席曾发表唁电,其中的名句(大意):资本主义制度是随着罪恶的贩卖黑奴行径兴起的,它也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灭亡--曾经是当时世界上对黑人解放运动最响亮的支持。而马丁·路德·金的著名处,却在他的“非暴力主义”--这是一个流行至今的主义。
   
   马丁·路德·金对于中国人来说并没有形成形象,但是他的主义,却不知为什么被中国人留了神。虽然没有统计调查,但他的主义确是今日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意识里,对世事的一种判断原则。应该说,这个原则和美国白宫的知识分子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在毛主席的唁电中,却清楚地表明了对这种非暴力主义的不同意见。毛主席讲到:马丁·路德·金一生坚持非暴力原则,但他却被美国的暴力杀害了。他的唁电对马丁·路德·金借以出名的道路,保留有非常严肃、非常理论化的异议。
   
   一九八七年,我旅行老美,发觉每座大城都有一条胡同(决不是主要大街,故称胡同)被命名为“马丁·路德·金路”。当时,我觉得毛主席有一种未曾被解释过的哲理的深刻--非暴力主义完全可以当成体制的招牌或粉饰;它有那么一股奴才气,把正义通过下贱表达,让年轻人觉得不舒服。
   
   决不会被美国佬做成胡同牌子的是另一种人。是谁呢,历史上凡真正的英雄都是无名的X,而美国黑人中的这一个,却真地姓X。
   
   马尔克姆·X是一个复杂运动中的一个人物。我不可能详加介绍。他是与美国体制承认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在思想上对立(在行动上则强硬地支持金牧师的公民权运动)的另一个黑人领袖。一九六五年夏,早于金牧师三年,被暗杀于讲演台上。
   
   今年,我不仅细细地把这本自传读完了,而且看了其他关于他的资料。X的魅力久久挟持着我,那是一种烫人的魅力。那是一种你不可能不被吸引的道路。那是使人趋向它如飞蛾投火般的、由于太真实了反而使人觉得是异端的思想。
   
   我日益感到必须把马尔克姆·X的事介绍给人们,哪怕又在哪一天觉得肤浅。不过,直觉告诉我这次不会错,而且我觉得只有这样的“世界知识”,才值得一写。因为他的事和他的精神以及他的气质,都与我们并非无关。不可理解的是,已经是世界常识的他,却至今没有在中国得到起码的介绍。
   
   这一部分黑人认为:每一个混血的美国黑人,溯本求源,都可能出身于一个被白人强奸的黑女奴之腹。因此,黑人原有的非洲姓氏已经被剥夺和忘却,美国黑人的姓氏其实是不清楚的。在摆脱白人强加的烙印姓氏、重新找到自己“灵魂的姓氏”之前,黑人的姓应该是X。
   
   马尔克姆·X激动地写道:“我憎恶--我体内流着的、那个犯下强奸罪行的人的血,直至最后一滴!”他宣布自己姓X。
   
   此举引起的强烈时髦至今没有停止,黑人改姓X、戴印有X字样的帽子、穿印有X字样的衬衫的行为,今年因洛杉矶事件引起的思考和马尔克姆·X的传记电影的上演,又醒目起来。
   
   他们坚决认为“非暴力主义”不是解放之路。他们把美国社会中对黑人的人种歧视视为人类最丑恶、最罪恶的东西。反歧视--这个命题在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中国人也许没有感到西方对人的歧视有多么严重。在西方国家挣扎的中国人只求自己个人摆脱歧视、而并不反对歧视的世界。因此,国内也没有足够地觉察出歧视和敌视的危险,以及它的逼近。
   
   马尔克姆·X和他的黑伙伴更进而否认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清教徒派基督教。他们在终极处发展自己的思想,认为应该在根本信仰处,与歧视穷人的体制分道扬镳。
   
   这一点不是马尔克姆·X的发明。六十年代,美国黑人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宗教思潮;即在信仰的根上和毫无人性的美国白种优越主义决裂。这思潮当然和黑人的气质、以及他们的历史特点有关:他们尽管被骇人听闻地奴役过,但是没有象中国产生汉奸传统那样,产生特殊的出卖阶层。针对白色人种的人种歧视,他们激烈地宣扬黑色人种高贵的观点。这个观点必须借助神的嘴来说出--伊斯兰教被选择了。
   
   这就是美国黑人当中兴起的“黑穆斯林”运动的简历。可以说我们不了解这个运动的规律。因为中国学这个专业的知识分子都忙着钻研送给中国一场鸦片战争的盎格鲁·萨克森精神去了,所以,包括两千万穆斯林在内的中国人,几乎谁也不知道美国的黑穆斯林。
   
   而这个运动的规模及其惊人:到八十年代,美国已有百万计的黑人信仰或改宗于伊斯兰教。美国的清真寺遍布辽阔的北美大陆;短短几十年间发展起来的黑穆斯林的数目,据说几乎接近了中国自遥远的公元七世纪以来,用了一千三百年时间才发展起来的,回族中的穆斯林的数目。
   
   发展史上的最有名的,是一名举世闻名的拳王入教;和他改用了“穆罕默德·阿里”这个宗教经名的事情。这是一个源于使美国视为大敌的、伊朗代表的十叶派精神的经名。
   
   与拳王阿里信仰伊斯兰教相前后,马尔克姆·X也皈依了伊斯兰教。在美国黑穆斯林运动渐渐变得体制化和温顺时,马尔克姆·X以迷人的坚决性一跃而出,成为了美国黑人运动的鲜明旗帜。
   
   他不后退一步地,主张最彻底地抗美国对黑人的暴力和人种歧视。他不使用一块铁片,没有摸过一粒子弹,他只用讲演这武器。但是他主张反抗。他到处演讲,人们被他的魅力倾倒。六十年代初他迅速著名起来,伟大的尊严带给了他雄辩,演说成了他的主要活动。
   
   我不是翻译,但以下几段不能不译。
   
   他说,我们没有登上新大陆那块使美国自豪的岩石,是岩石骑上了我们的头。
   
   他说,白人问:黑人为什么憎恨白人呢?强奸者问女人:你为什么恨我?狼也问羊:“你恨我吗?”
   
   他说,我的祖先被蛇咬过,我也被蛇咬过。当我告诫孩子们小心蛇时,他们说我教人憎恨。这是为什么?
   
   他说,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看一看你自己的生活。看看你周围的生活。不能只是因为你们运气不好吧。再往中央公园附近的中城街区走,去看看白人的神给白人带来的东西,看看白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去看看白人的公寓、公司、摩天楼;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地看看白人从不知怀疑的印第安人那里、用二十四美元买下的曼哈顿岛吧!
   
   他说,不,革命不是没有歧视的公园和厕所,不是在厕所里坐在白人旁边的自由权利。那不是革命。
   
   --对于我们,这些语言不是陌生的。只是我们几乎丧失了对它们起码的自信。至于他,他的魅力已经形成。但是他的道路显然还没有找到。
   二
   
   道路在哪里呢?
   
   一次去麦加的朝觐,扬弃了马尔克姆·X思想中偏激的东西。
   
   在麦加,当看见不同肤色、不同语文的穆斯林们完全象兄弟一样,当看见不同人种的人们不仅可能不相歧视和以牙还牙;而且可能有一个伟大的共同目的和理想时,马尔克姆·X的思想体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著名的麦加通信里,他写下了自己的感动和飞跃。他深沉地选择了排除对白人不加区别的、黑人民族主义的道路,并开始支持一切不同派别的黑人运动。
   
   当美国的纳粹白人组织对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公民权运动大打出手时,马尔克姆·X写信给他们的头儿说:
   
   警告您。我们在与白人优越主义的战斗中不受黑穆林运动的约束。在阿拉巴马,如果你们在种族主义的煽动下,对不过要求着自由的人的权利的金牧师的美国黑人,都要加以肉体的侵害的话,那么您和您的朋友三K党诸位,将要受到我们--不能满足非暴力非武装哲学、准备不计一切手段行使自我防卫的我们的最大限度的报复。
   
   更大的一个事件,是他发表了对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的看法。
   
    当时的黑穆斯林运动领导人避免攻击,要求全体黑人对肯尼迪被刺事件保持沉默。但是马尔克姆·X却恰恰被选中担任一次无法取消的、已经预定的讲演。他被历史推上了前台,无法回避如同行刺一样的记者提问。
   
   当被问及对肯尼迪被刺事件的看法时,他回答:“这是一个--害人者反害己的好例子。”他的意思是,他并不是对肯尼迪遇刺不遗憾,他是说,在美国白人之中充斥着一种对人的憎恨与恶意,长久以来发泄于残害黑人之上而不能餍足,这种罪恶,终于蔓延到了自己的白总统身上。
   
    但是用语可能是极易误解的。最近由SpikeLee在洛杉矶黑人被白人警察残酷毒打酿成大乱之后,拍成了巨片《马尔克姆·X》。影片中反复重播了这句被争议的英语。无疑此语犯了天下之大不韪,美国舆论大哗。他被描写成一个黑色恶魔。此事使得美国的黑穆斯林(TheblackMuslims)运动感到必须避嫌;这也是他的启蒙之师、黑穆斯林领导人与他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能感到,热爱体制和肯尼迪的美国社会对他的攻击,可能是相当恐怖的。然而,我却觉得他的那句话说得太棒了,不仅勇敢和一针见血,而且富有文学色彩。(如果我们把原文“硬译”一下的话,虽不妥,但可得一句:thechickenscominghometoroost--“鸡必回窝”。)
   
   正当他企图与一步步走向原教旨主义和体制派的黑穆斯林运动分离,企图在纽约举世闻名的黑人贫民窟区哈莱姆建立一个新的伊斯兰中心和黑人运动中心时,一阵罪恶的扫射把他打死在讲坛上。
   
   而前不久,他在写完这本自传之前曾说:“这本书出版时,如果我还活着,那才是奇迹呢。”自传写到一九**年夏天,他死于次年五月。书当年六月便已编成,但他的预言对了;他没有见到自己的自传出版。
   
   这是一种省略极多的暗示。这不是预言或预感,而是清楚的判断。没有人比死者更明白危险有多临近;只是,没有听见这暗示。X在讲出这句暗示的时候,没有忍住自己的“弱”,但世界--等着他迈上那个死的讲坛。
   
   他的自传的编者在前言里记载了一件事。一次,马尔克姆·X到他家作客。客人离开以后,他的妻子沉思许久,然后对这位编者说,真象刚刚和一头黑豹在一起喝过茶一样。
   
   --这一系列鲜烈而干脆的思想和行为强烈地诱惑着我。X使我看见了一个纯粹的例子。  

 三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了解世界。而自己去摸清资料多得令人生厌的、复杂的外国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语文的障碍,首先需要翻译作中介,但是翻译们随人有异;他们传递过来的观点甚至资料,全打着他们的烙印。问题不在于他们的水平高低,而在于他们受了一种特殊的教育--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已经惯于对自己母语依托的文化妄加鄙薄,而且他们脑子里的外国观常常是保守的经济主义、科学主义和体制主义。我们必须向外界学习。但是真理和真正的人都是未知的X,而且要自己去找。
   
   但是自己找是很危险的;我们找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个模糊的结论或者目的,已经是在为自己的一个感觉找根据。真是没有一个客观的世界,我们的心里的动机和憧憬,在引导着我们认识世界。
   
   我没有必要非保证说,这回没写错。我只想说,我写出的对马尔克姆·X的主观的感想,是我的心深深向往的。我真地,深深地喜爱他那种激烈的血性。换一个描写的词汇,这是比生命更宝贵的自尊。
   
    我镂骨铭心地觉得,若是没有这样的自尊、血性和做人的本能的话--人不如畜,无美可言。我不知人们是否接受如上的思想。我不知我们的古老的中国,是否应该接受如上的思想,我只是感到,这是--自救的思想。
   
   也许,他的细末如何并不重要。我有时琢磨自己的接近这个思想的过程。或者唯有我自己的这个轨迹--从莫名其妙地对“美国梦”和金牧师的兴趣,到对马尔克姆·X的独自的潜读;从单纯地对世界崇拜,到激烈地爱上异端;从傻傻地要以他们为师,到狠狠地想向他们开战--唯有这个轨迹才有着意味。
   
   真遗憾毛主席那篇珍贵的唁电,包括那些名句没有发给马尔克姆·X。对于主席来说,他要表达的只是他对人种压迫和所谓非暴力主义的观点。我猜想,也许是秘书们和专家们的失职,没有向毛主席介绍这本自传和马尔姆·X其人。毛泽东是一定会喜欢马尔克姆·X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聊以为慰的是,当年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指出“马尔克姆·X是为两千三百万美国黑人的解放而斗争的”,“对待帝国主义的压迫者,只有以暴力反抗暴力”。这篇文章很重要,它使中国毕竟显示了中国气度。
   
   至于马尔克姆·X,我崇敬的是他的尊严的魅力。
   
   在我的主观的、冥想中得到的印象中,他确实像一头高贵而危险的黑豹,一个笔直矗立的黑影,一个深刻前面的黑色字母X。我常常觉得他对我们是一个重大的参考;决不仅是对穆斯林们,而是对中国青年。
   
   一九九四年五月 

 附:马尔科姆演讲录音和言论选

 马尔科姆X——一个在马丁路德金之前被暗杀的黑人领袖。一个能够表现英文优美的演讲,不造作不矫情不是一个梦,而是战斗的号角


  “我们都是黑人,所谓的尼格罗,二等公民,奴隶的后代。你什么也不是,只是奴隶的后代。你不喜欢这样的称呼,可你还能是什么?你就是奴隶的后代。你来时坐的不是‘五月花’,你坐的是运奴船。身上绑满锁链,像牛马一样。你是被那些坐‘五月花’来的人带来的,那些所谓的‘清教徒’、开国元勋。”.

 “白人把你送到韩国,你浴血奋战。他们把你送到德国,你浴血奋战。他们把你送到南太平洋打日本人,你浴血奋战。你的血为白人而流。可你家乡的教堂被炸毁,你的小女儿被谋杀,你并没有为他们流血。你流血是因为白人叫你流,你咬是因为白人叫你咬,你叫是因为白人叫你叫。我讨厌这么说我们自己,可事实如此。你怎么能在密西西比说什么要非暴力,可你在韩国时却使用暴力?你怎么能说在密西西比和阿拉巴马非暴力是正当的,而你的教堂被炸你的女儿被杀?同时你还要对希特勒、东条还有那么多你不认识的人使用暴力?”

 “如果暴力在美国是错误的,那暴力在外面也同样如此。如果用暴力保护黑人妇女、黑人儿童、黑人婴儿是错误的,那美国就不应该把我们拖到国外并用暴力来保护它。如果美国把我们拖到国外并教我们使用暴力来保护它是正确的,那在这个国家,你我使用一切必要的方法保护我们的同胞也是正确的。”

 “我在坐牢时看到一篇文章——别那么吃惊,你现在也一样在坐牢。这就是美国——监狱。”

 “我说了那么多革命的例子,只是想告诉你——没有什么和平的革命。没有什么‘转过另一张脸’的革命,根本就没有非暴力革命这回事。”

 “从前有两种奴隶,一种是屋里的奴隶,一种是地里的奴隶。屋里的奴隶和主人一起住在屋里,穿的很不错,吃的也挺好,因为他们吃的是他的事物,他吃剩下的。他们住在阁楼或地下室,但不管怎样它们里主人更近一些。他们爱主人胜过主人爱他们。主人说:‘我们的房子真不错。’他们也说:‘是啊,我们的房子真不错。’要是你对他说,‘来,我们跑吧,逃出去。’他会说:‘什么,你疯了?!你说什么呢,跑?我上哪找这么好的房子?我上哪穿这么好的衣服?我上哪吃这么多好吃的?’这就是屋里的奴隶。过去他们叫做‘屋里的尼格罗’,现在我们还这么叫他,因为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为了靠近主人肯花三倍的钱买一栋房子,然后炫耀说:‘我是这儿唯一的黑人。’‘我是学校里唯一的黑人。’你什么也不是,你只是个屋里的尼格罗。要是有人对你说‘我们离开这吧。’你会说,‘什么?离开这儿?离开美国,还有这些好心的白人?你上哪找比这儿好的工作?非洲没有我的东西了。’你会这么说,因为你把精神丢在非洲了。”

 “奴隶主留下汤姆,给他漂亮衣服,好的食物,甚至让他上一点学——只一点点,给他一件长风衣一顶大礼帽,让别的奴隶仰望他。然后他用汤姆来控制他们。直到今天他们还在这么做,同样的白人,挑出一个尼格罗,宣扬他,把他捧成名人。然后他就成了尼格罗的代言人,领导者。”

 (以上摘自马尔科姆·X的演讲《massage to the grass roots》。)

 有白人说,“你为什么提倡黑人霸权,为什么教人仇恨?”“白人来问黑人,你为什么恨我?就像狼问羊或强暴者问被强暴者,你恨我吗?白人没有资格向黑人问这些问题。”

 1965年2月21日,3个持枪者冲上了马尔科姆·X的演讲台,在近距离向他连开15枪。39岁的马尔科姆·X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

 3年后,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旅馆的阳台上被子弹击中。这一年,他39岁,和马尔科姆·X遇刺时一样年纪。

 40年来,马尔科姆·X的名字伴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一次次浪潮。他是与马丁·路德·金齐名的领袖,他们有共同的信念,也有重大的分歧。他反对非暴力,主张以牙还牙。在中国,他的知名度却不及马丁·路德·金的十分之一。

 “我今天来到这不是作为共和党人,也不是作为民主党人。不是梅森,也不是伊克。不是新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犹太教徒。事实上,我甚至不是美国人,因为如果我是美国人,那现在的种族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存在。我今天必须以我自己的身份站在这里,以黑人的身份。在有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前,我们是黑人;在有某个梅森或伊克之前,我们是黑人;在有犹太教或基督教之前,我们是黑人;事实上,在有美国之前,我们是黑人;将来美国消失以后,我们还是黑人。”

 1992年,斯派克·李(Spike Lee)导演了《黑潮-麦尔坎X》。在片尾,马尔科姆的葬礼上,斯派克·李说道:“有人说他充满仇恨,是个狂热分子,是个种族主义者,只会带来魔鬼,看着我们在其中挣扎。我们会回答,“你和马尔科姆倾谈过吗?你曾经触摸过他,他可曾对你微笑?你真地倾听过他的话吗?他真地曾经和暴力或任何社会暴乱有关吗?如果你曾经试过,你就会了解他;如果你了解他,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必须给与他荣誉。……我们相信我们埋在泥土里的不只是一个人,还是一粒种子。我们会再次相遇,到那时我们会知道,他曾经是将来也一样是——一位王子。”

 1963年8月6日,马尔科姆·X在纽约的一次集会上手举一张报纸,头条大标题为:“我们不能等待自由” .()

 “有人把这叫做仇恨教育,这不是仇恨教育,这是爱的教育。如果我不爱你们,我就不会告诉你们这些;不爱你们,我就不会站出来。”

 2 ) 午夜黑帮

午夜黑帮
-----------

今夜是感觉相当不错的一夜,本想写点小说,但还是决定看《美国往事》。

黯淡的色彩,悠长的电话铃声,慢悠悠的节奏,如同雨中在街上漫步……

天台上做爱,厕所里偷窥,灵车里的赤裸“女尸”,一切看来都并不惊讶,如同旧留声机放着老唱片,偶尔的几声跑调,也是意料中事。

关于一个人的经历,我想很难用文字彻底表述,那需要大量的画面。

当然,不是《十面埋伏》那种。


说到一个人的经历,最好还是看传记片,印象最深的是《黑潮》。

Malcolm X,一个生活在60年代美国的黑人,父辈几乎全部死于白人的迫害,母亲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他生活在黑人社会最底层,彻头彻尾的一个街头混混,无知、傲慢、轻浮,贩毒、吸毒、滥交、抢劫、杀人……

终于,他自食恶果,被抓入监狱。

入狱后,他居然从看字典开始,学习了世界历史,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信奉了“黑穆斯林教”。

出狱后,他投身黑人运动,成为声望仅次于马丁·路德·金的黑人运动领袖。

宗教的力量有时不可思议。

最值得深思的是,由于种种分歧和矛盾,Malcolm X最后死在演讲台上,死在自己黑人兄弟的枪下。

丹泽尔·华盛顿的表演非常出色。

Malcolm X的名言是:“一个人如果需要思考,除了学校以外最好的地方就是监狱。如果他有目标,监狱可以改变他的人生。”

“我其实是和你一样的人,你想知道我会怎么做?先想想你会怎么做,我也会做同样的事,只不过会比你做得更多。”

印象里类似的人有“大富豪”张子强,据说他也是在监狱里学习英语等等。

张子强的名言是:“我天生就是来坐牢的。”

张子强的经历是否印证了Malcolm X的某些话呢?


《黑潮》让我想起了《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里那个喜欢在杀人之前长篇大论,不断的引用《圣经》的黑人,和Malcolm X所指出的:“金发碧眼的白人耶稣基督实际上只可能是除了白色以外的任何颜色;黑人在膜拜这个白色皮肤耶稣的时候也被白人深深的毒害了”的观点相映成趣。

《低俗小说》的结尾确实令人费解,我不知那个黑人杀手究竟从《圣经》里得到了什么:似乎并非是简单的弃恶从善。

而我从这个电影里学习到了什么呢?那就是,假如你要去杀一个人,就千万别坐在那个人的马桶上看低俗小说,更别把枪留在厕所外面。


《kill bill》则完全不同于《美国往事》。

我欣赏暴力美学,而暴力本就是血腥加残忍。

《十面埋伏》这种片子,相比之下简直就成了小儿科,打斗,杀人,居然被解释成唱歌跳舞一样的东西。

章子怡每次出招前的闷喊简直就是在叫床。

没有“暴力”,哪来的“暴力美学”呢?

杀人如割草的石井御莲,17岁的冷艳女生GOGO,“疯狂八十八人组”……啥叫黑社会?这就叫黑社会。

GOGO镜头不多,但确实令人难忘:“冷艳加冷酷”的典型。

实在想不出这种“美少女”除了杀人之外,还能用啥发泄性欲?和她做爱,谁敢?不过,她死得可真惨。

木偶般雪白的脸上,划过几道眼睛里流出的血。

《kill bill》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尤其“决战青叶屋”一场戏。

从石井御莲一行走入青叶屋开始,在音乐的衬托下,黑帮风范尽显。

听着那音乐,我就知道,好戏才刚开始。

之后的打斗,血流成河,残肢遍地,然而由于音乐的配合,整场戏如行云流水,正是:手脚虽断,画面不断;音乐虽断,气脉不断。

直到石井御莲的长发连着头皮和雪花一起飞舞,我才长出了一口气。


《无间道》也是黑帮片,三集我只记住了三句话。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出来跑,迟早要还。”

“我只是想做个好人,为什么不给我机会?”

你最欣赏哪句呢?

--------------------------------
魔界空明
www.mjkm.net
[email protected]

 3 ) We don't see any American Dream. We've experienced only the American Nightmare!

由Malcolm X的自传改编。制作人Marvin Worth早在1967年——Malcolm X被刺杀及其自传发表的两年后——就获得了改编权。Worth在1971年时曾完成一部获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但剧情片却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再拖,2个参与的编剧也先后过世。80年代末,一股Malcolm的思潮悄然涌动,有关他的书籍销量屡创新高。华纳兄弟此时不失时机的入伙,并有意邀请此前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以关注社会政治人权著名的加拿大导演Norman Jewison出山。黑人兄弟们听到这个消息不干了,认为这样一个黑人人权领袖的传记片不应由白人导演执导。这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Spike Lee;其实他自己也有私心,因为为Malcolm X立传是他多年来的梦想。迫于舆论压力,华纳兄弟识趣的改变计划,并索性就让凭一部《Do the Right Thing》让世人记住的Spike Lee执导。有趣的是,这样一来仍然有不少反对声,因为Malcolm X本人的思想有多次转变,而Spike Lee比较激进,大家又开始担心他把对白人的仇恨过于放大。看来争议人物争议题材确实众口难调,公司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只是这个Spike Lee比他们想象的难搞。他接手后,先是对剧本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使得片长延长到三小时以上,然后提出3000万刀的预算要求,这两点都被华纳断然拒绝。事情一度闹到电影后期制作时没钱停工,直到Spike Lee捐出了自己的200万酬劳,另外包括迈克尔乔丹在内的一些黑人名流也纷纷解囊,才使电影起死回生,并得以按照Spike Lee的个人意愿问世。
Malcolm X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影片较忠实的记录了其从18岁出来打拼到39岁被刺杀,20年间的人生大事。他先是四处打杂,之后加入黑帮;虽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但坑蒙拐骗鸡鸣狗盗吸毒嫖娼的事没少干。终于,他因入室盗窃被判十年监禁,人生陷入谷底。狱中,他受一个自学成才的狱友的影响开始拼命读书;更关键的,他的兄弟姐妹陆续在信中向他推荐一个叫做伊斯兰民族(Nation of Islam, NOI)的宗教组织(片中把这两件事的功劳归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此人后来还促成了Malcolm脱离该组织)。NOI是一个黑人自创的伊斯兰教分支,除了教人戒毒戒酒谦虚礼貌信奉安拉,还倡导黑人民族主义(Black nationalism)、黑人民族自决(Self-determination)、黑人分离主义(Black separatism)、甚至对白人的反向种族歧视(Reverse racism),这些教义对一个迷失方向无处发泄生活在底层的年轻黑人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更何况Malcolm早逝的父亲就有着类似的主张。电影对Malcolm转变为穆斯林的过程交代的还是偏快(7分钟左右),实际上他在狱中就跟Elijah Muhammad多次通信,所以才有了那段教主显灵。Malcolm坐了七年牢后被提前保释。他到芝加哥总部拜见了Elijah Muhammad,后者建议他把姓氏改为X,意为抛弃耻辱的奴隶身份而追溯更久远的非洲起源。后面的事都与电影中表现的一样:他很快成为了NOI的核心成员,他率众示威警察局一举成为公众人物,他在全国各地做演讲传达Muhammad的旨意,他与妻子相遇电话亭求婚,他因对肯尼迪被刺事件发表不当言论被内部封杀,他因对Muhammad与多名女子有染失望以及遭到组织高层排挤而愤然自立门户。一趟麦加朝拜让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种族主义的错误,他开始修正和悔过自己的学说,加入了正统的逊尼派伊斯兰教,但仍然支持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他的离经叛道显然不能为NOI所容,在接连的汽车炸弹和纵火烧屋未果后,1965年2月21日,Malcolm在讲台上连中21枪而亡,年仅39岁。Malcolm的一生短暂而丰富。他的名字既与黑人优越主义(Black supremacy)、反犹主义(Antisemitism)、非洲中心论(Afrocentrism)等负面词汇挂钩,也与黑人权利(Black power)、黑人荣耀(Black pride)等积极思想联系在一起。Malcolm遇害3年后,马丁路德金也被刺杀,时年也是39岁。两人虽然对彼此的主张不以为然,但都作为民权运动的领袖和殉道者而被世人所铭记。
老实说这样的争议人物、这样的敏感话题、时间跨度又这么大,想掌控好不容易。Spike Lee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并请来Malcolm的遗孀Betty Sanders担任本片顾问,使得电影既忠于史实又涵盖全面还不乏亮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其观点基本中立,令黑人白人看了都不太反感。本片后来被国家电影名册收录,这已是Spike Lee的作品第二次获此殊荣。
虽然导演的人选反反复复,但Denzel Washington一直都是扮演Malcolm X的第一人选。他与Malcolm被刺杀时的年龄相同,父亲都是牧师,都是由母亲养大。更重要的,他此前曾在舞台剧中演过Malcolm并受到好评。为了此片,Denzel Washington做了更深入的调研,揣摩Malcolm的录像,最终演出的效果神形兼备,从愣头青到小混混到皈依者到演说家到领导人到自我怀疑,拿捏妥当浑然天成。他收获了柏林银熊奖,并拿到了自己6年内的第3个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提名,只是都输给了《闻香识女人》中的Al Pacino。他要等到十年后的《训练日》才会成为史上第二位黑人奥斯卡影帝。

 4 ) 相关资料

1。 张承志:真正的人是X

2。 拳王阿里 Ali (2001)

 5 ) Malcolm X

迈尔肯(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出生于一个黑白通婚的家庭,其父是黑人牧师,其母是无偏见的白人。但是当时,美国种族矛盾激化,3K党经常骚扰他家,在他的幼小心灵中种下了复仇的种子。迈尔肯长大后,混迹于街巷酒吧之中,甚至染上了毒品、偷盗等恶习。一次偶然的机会,迈尔肯与白人女子索菲亚相遇,但这段爱情因种族偏见而夭折。迈尔肯因犯罪锒铛入狱,正当他处于困境之时,一位黑人教徒引领他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捩点。他通过阅读大量书籍,逐渐了解了种族歧视的文化根源,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黑人要独立、对白人复仇的激进主张,引起轩然大波。迈尔肯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甚至遭遇了背叛,引来了灭顶之灾……

 6 ) 影啪 | 第6期回顾圆桌

本期影啪《黑潮》,推荐人代表,举办时间2022/6/4 - 6/12,共有4名永无岛成员参加。圆桌回顾讨论于6/12 20:00 - 21:00进行。

总分四舍五入为3星。


AE: 我挺喜欢这部的,给我一种节奏很有力的感觉,想起阅读马雅可夫斯基和聂鲁达的政治诗时的感觉。

代表: 我觉得挺好。他电影里的社会议题,还有爵士乐、灵歌,我都很喜欢。

Anni: 我觉得有些段落还可以,但整体看来并不怎么样。导演能力没什么问题,但只是满足了作为一个流畅的电影最低限度的标准。结尾也有点多余。高潮的暗杀拍得还不错,别的没有太多可以说的。

代表: 我觉得他那些拍摄的方式像漫画一样,看似很玩世不恭,但都挺严肃的。

Anni: 确实有点像漫画吧,但感觉并没有平衡得特别好,入狱前比较有趣一些。总体来说我还是觉得他算是个有意思的导演,准备再看一下《为所应为》《黑色党徒》什么的。

代表: 《为所应为》应该是把漫画感发挥最完整的。

吴洛斌: 代表能说说斯派克·李的社会议题么?他如何呈现?我好些朋友说他表达激进。

代表: 我不懂他的议题啊,我不是美国人,不了解黑人历史。其实我比较好奇他加入的那些爵士啊,灵魂乐啊全是黑人音乐,跟他拍的这部电影是否有意识形态的因素。

 短评

演讲史观何时休 汤姆大叔们 何时收了你们的神通

6分钟前
  • 于小师
  • 还行

DenzelWashington真的不演烂片。。这部片子也算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里程碑了。SpikeLee的洞察力可以说和WoodyAllen不相上下。最后曼德拉居然也来客串了……本片是Martin Scorsese's top 10 films of the 90's

11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6分。摄影没得说,光影效果真的很棒。内部矛盾怎么产生的没有交代清楚,整个叙述平铺直述,没有高潮。

16分钟前
  • 白沙井
  • 还行

真是对斯派克·李无语 冗长 说教 心理活动表达方式low的不行 稍微有一点点反思性 这么激进的人又是宗教人物,不多说点什么?前史介绍一个小时基本都是无用的,对后续人物成长有半毛钱关系吗 那黑人群体之间就没有理念冲突?啥都没讲出来,无语

20分钟前
  • 纯肉锅贴
  • 较差

根据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尔科姆·X的自传改编的传记长片,既与史实基本相符,又毫不枯燥,生动可感,展现了马尔科姆·X从混混罪犯到激进黑人伊斯兰组织演说家、再到经历彻悟褪去锋芒并遇刺殉道的个人生涯。丹泽尔·华盛顿本身就与马尔科姆外貌相近,加上无懈可击的表演(柏林影帝与奥斯卡影帝提名实至名归),感染力十足——即使你不大认同他的主张与演说,也不由得为他的口才、激情与真诚而折服。斯派克·李的导演功力也足够强大。三个部分剪辑得都很流畅抓人,如第一幕的闪回穿插(不断复现的雨夜火车场景)、第二幕监狱戏的快速铺陈、演讲时在彩色影像与黑白画面(肯尼迪葬礼与马尔科姆在记者包夹下的坦诚而引起轩然大波的回答),以及遇刺前的放缓节奏处理。布光与运镜很风格化,金黄色高光回忆、天旋地转与俯拍摇移。俄罗斯轮盘赌+1。(8.5/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三个多小时,要看你讲平权还要听你“讲耶稣”……我是不行了。

2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今天是马尔科姆X遇刺50年纪念日,能通过这跌宕起伏又振奋人心的200分钟回溯他短暂的一生,真是非常棒。和金不一样,X是伊斯兰,并认为黑人应该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学会团结自爱之前不接受其他族群的施舍——或许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有得到金那种历史形象吧。但,看看这部电影吧,他一样伟大

2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对于Spike Lee,我实在喜欢不到点上去,但又喜欢这样的小老头

31分钟前
  • ah1
  • 还行

Malcolm X在狱中转型期间被训诫要「戒肉戒色」, 这一幕李教授拍得相当轻快,但猪肉和white women在表述中被并列为white men的所有物实际上是电影中相当重要的一环。NOI要求把白人女性和猪肉视为同「物」是为了塑造出一种能与白男抗衡的US Islamic Black masculinity(同时洗白领袖的同性恋传闻?),但也间接导致了黑人族群间的无差别厌女。一个把异族女性当块猪肉的人,很难不对着妻子吼「别在老子家里大声说话」,当然在这一部分负面内容李教授呈现得就比较矜持了。21.7.16补充,X遇害后,跪下让X枕着她腿的是活动家河内山百合子,李教授给改成了他太太(亚裔的隐身)

32分钟前
  • xiaoyaah
  • 推荐

从街头混混到精神领袖,最后被自己曾相信的极端宗教主义所杀害,这人生也挺讽刺的。最后连曼德拉都请过来谈人生谈理想了,过于纯粹的政治翻案反而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点不真实,但看得出这是导演Spike Lee至今为止最动情的一部片子了

36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华盛顿背了那么多场演讲戏,辛苦了,他的念白厉害。最后还把曼德拉拉过来站台。一部三个多小时体量的片子,做的紧凑,三大段鲜明,风格上也有变化,一是爵士时代的世情犯罪,弱光多镜头晃,整体轻浮;二是狱中入道到掀起风浪,风格沉稳开始偏冷色调;三是宗教内乱朝圣鉴真,乃至殉道,独立电影风格更显

4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相比马丁·路德·金,Malcolm X更强硬,所以更容易被干掉。改信伊斯兰这招真的很聪明,从根上颠覆。影片融合了很多形式,比如第一部分的夸张舞台式,以及很多新闻片段。结尾有个小彩蛋,一群戴着X帽子的黑人明星,包括乔丹、约翰逊等等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马尔科姆的'X'代表的是美国黑人被抹去、被歪曲的历史,而史派克.李想要强调的就是马尔科姆如何通过学习和斗争让非洲美国人了解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可惜的是,无论是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还是导演史派克.李本人,都错误进入到“模仿史学”的领域,因为,从影片的叙事来看,他无法让人了解到“非洲美国人”这一概念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核。由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得出错误的结论,大多是由于“观念”的问题。对于黑人来说,这个观念是'stay black'。保持黑色的基础应该是学习和传播知识,这是马尔科姆不及马丁.路德.金的原因。历史的核心是由文化和思想所构造,而不是单纯的政治和疆域,学习历史,比对文献及考古资料,训练的是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凭一己之力获得“力求客观”的“史实”。时势哪能造英雄呢,时势造出来的多是怪物。

44分钟前
  • 欢喜陀
  • 还行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46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黑人领袖马尔科姆·X的信仰之旅,如果宗教引领着他走出迷途的人生,那么他所践行的无数信仰的论辩也随着宗教上的背叛而失效。一个理想主义者混沌后的醒悟,理想成了被利用、被玷污的集团利益的护身符。马尔科姆最后更像是用迎接死亡高姿态去摧毁那些伪善的权力和信仰。马尔科姆的“不惜一切代价”远比它本身复杂、困难得多,在诡谲的历史阴云中,被掩盖着的是人的伟大。

49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前半段小混混成长史在斯派克·李花哨的叙事下呈现出了别样的魅力,大量被打碎的时间线,剧情进展的快节奏,夸张的人物造型和连珠炮语速都让这部人物传记有它自己的特色在,而X出狱后的段落则用了比较成熟的手法,振聋发聩的演讲颇具纪实感,也让观众体会到宗教领袖对教徒的侵略感,由此可见李说的不仅仅是种族歧视,还有宗教狂热所导致的问题,X的结局就是个警示。

54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马尔科姆的激进类似今日被污名化的极端女权,是不够了解或不去了解而傲慢的妄下结论的产物,你真正去掰开她他们的心看看、感受感受,她他们是强大的、系统性的压迫之下的刺猬,紧张的竖起浑身硬刺,目标却只是简单而善良的平等自由罢了,比起扔燃烧瓶的kkk、当街杀妻的厌女男人,她他们极端在哪激进在何?所以,不要着急忙慌的割席,要懂得求同存异

56分钟前
  • FWSWU-LLDAF
  • 推荐

不懂为什么要拍成一个画风花里胡哨、好像歌舞片一样的东西,弱化了马尔科姆x实际非常惨烈的生平。同时对他性格的复杂度呈现得也不够。就很两头不靠。

59分钟前
  • Marni
  • 较差

一个主张强硬维护权益的黑人领袖,非常漫长的电影,囊括马尔科姆X的一生,说不上对错,但愿可以拥有更少的争端。导演是斯帕克李,尼克斯的死忠...

1小时前
  • 推荐

除夕当天跨年夜看完,因为爷爷的病情,一整天都郁郁寡欢,倒是符合了这样一部“严肃”的大戏。知道是好作品,没想到李老头身上是有不少大师风范的,要知道这可是200分钟的电影,却做到了一丝一毫都不拖沓、冗长。Malcolm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却非常贴切的表达方式,又浑又渣时跳跃脱线但却充满着时尚的新鲜生命力的节奏,监狱中转变期慢慢的改变速度也跟着人的成长一起变缓,后期过渡到伟人般的悲壮与意义。观者甚至无需支持或哪怕理解他的立场,便可以完全沉浸到故事中,了解这个到底还是在美国黑人运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可以说无论是名人传记类型,还是黑人民权类型,都是数一数二的杰作。丹泽尔·华盛顿,功不可没。而最后最惊喜的,竟然是刺客的扮演者——彼时还是炸鸡哥的炸鸡叔!那么年轻就达成了阴阳秒变脸,杀人不眨眼的功力。

1小时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