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园

HD

主演:阮经天,万茜,陈意涵,陈建斌,王柏杰,苗可丽,陈道贤,洪胜德,吴志庆,廖启智,石知田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军中乐园 剧照 NO.1军中乐园 剧照 NO.2军中乐园 剧照 NO.3军中乐园 剧照 NO.4军中乐园 剧照 NO.5军中乐园 剧照 NO.6军中乐园 剧照 NO.13军中乐园 剧照 NO.14军中乐园 剧照 NO.15军中乐园 剧照 NO.16军中乐园 剧照 NO.17军中乐园 剧照 NO.18军中乐园 剧照 NO.19军中乐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军中乐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海龙菜鸟小宝(阮经天 饰)来到海天一色的金门,欢迎他的却是魔鬼士官长老张(陈建斌 饰)带来的铁血磨练。惨遭退训后,他被分发到有“军中乐园”之称的特约茶室,却在这里遇到了新训中心的好友华兴(王柏杰 饰),也发现了老张对阿娇(陈意涵 饰)情有独钟的秘密,坚守忠贞的他这时也被侍应生妮妮(万茜 饰)吸引,展开了一段幽微的情愫……   就当一切看似美好之际,茶室出了意外,风声鹤唳下,小宝偶然间又得知了妮妮深藏心底的秘密!他的世界开始动摇之际,变化接踵而至……中国新疆反恐前沿断头谷第四季龙兄虎弟1993红花绿叶北投最后一班列车傲娇千金惹人醉不是闹着玩的3小鬼警察:新兵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 异界战争苍天陨石恶梦痴心暗许烽火双雄魔角侦探之大三角计划情色小说家~续·春的生活~天外飞仙新宿事件家有儿女之神犬当家天使不孤独男孩2014卷款大作战金秋桂花迟情报处圣诞倾情“炼”爱沸点重案六组第二部得州巡警第四季幼儿园的男阿姨第一夫人(原声版)望书得闲炒饭赌城危局狩猎杀手威胁会痛的17岁危机边缘 第三季替嫁红颜珍2017鬼来了小年兽与捉妖师惊天破(粤语版)兰娅传奇(国语版)我的儿子(2017)

 长篇影评

 1 ) 《军中乐园》▕ 昙花一年只开一次

“昙花一年只开一次,错过就没了。”

这是电影《军中乐园》里的侍应生妮妮对小宝说的。然后就让小宝带她去看,接下来出现了电影里最美的一幕(个人认为)——

月光下妮妮拉着小宝的手,两人跑出宵禁的军中乐园,然后穿过漫长的地下坑道,来到一大片的高粱地里。他们在高粱地里奔跑时,千千万万只萤火虫从高粱中升起来、飞舞、发光,把彼此的笑容照亮。他们边跑边笑,肆意喊和叫,仿佛要把夜晚笑成黎明,要将身后的那个“乐园”永远抛之脑后。终于,当他们穿过夜色狂奔到那朵昙花面前,正准备屏息凝神看一眼它时,发现昙花已经谢了。空气突然凝住了,只剩下来时奔跑后的喘息声。两人默然,松开了手,清冷的月光打在妮妮的侧脸上,神色黯然。而后妮妮转身,轻轻在小宝额头上吻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笑释然,便离开了。

这一幕里有太多属于金门的元素:国共抗战时期炮轰金门留下的地下坑道;成片成片的高粱地以及让人联想起的闻名世界的金门高粱酒;月光下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厝村落……最具时代烙印的是那座尘封在历史中的军中乐园。

1951年,国民党军方为解决数十万大军的生理需求,成立了军中特约茶室,又称军中乐园。据说因为金门首例特约茶室启用时使用的电话分机号为831,且因金门驻兵最多,令此茶室最为出名,大家便俗称此类场所为“八三幺”。军中特约茶室的侍应生一般有两类:招募而来的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或者一些女囚(电影里妮妮就是这一类)。她们服务的对象是军中的军官及士兵们,不同位阶的军人有对应等级的侍应生。士兵们需要购买门票(称为娱乐票),且每次“消费”有时长限制,而报酬侍应生需要和军方分帐。这种特殊存在的军中特约茶室一直到1990年才被取消,前后持续了40余年。

时间的波涛渐渐湮没了历史的真相,也逐渐露出了面目狰狞的人性之恶。或许当时满怀“光复”理想的蒋氏和万千等待“反攻”回来与家人团聚的国民党士兵们真的以为军中乐园只是一个非常短暂而轻微的苦楚下暂时的安慰,没想到这样的安慰会像毒品一样慢慢侵蚀他们的身体、思想和意志,到最后竟成了生命里永远的遗憾和心里最痛苦的根源。电影里的张士官长就是那个时代下大陆国民党士兵的缩影,母亲一针一线纳的鞋底、落日炊烟中飘出的饺子香味儿、邻家牧羊少女淳朴的笑容,这些都只能出现在午夜梦回故土的情景中。年复一年,终于消磨了所有的梦,于是开始另一个重建现实家园的梦。此时,过去热血奋战时的威武与骄傲、当下对岁月静好的期盼和努力,都在一句“外省仔,你们永远回不去了!”走向了终点。是的,和张士官长一样的万千士兵都知道自己是“外省人”,也明白或许真的永远回不去了,可是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后一个幻想不能被戳破,否则他们就真的幻灭了。

回到萤火虫照耀下那两张年轻的面孔,时代似乎没有把生存与毁灭这样的大命题写在他们身上,却把屡不清看不明的人性之网套在他们身上。刚到军中乐园的小宝会因为女朋友的一封分手信而痛哭流涕,会因一句没有兑现意义的承诺而坚持自己,会因同情侍应生去傻傻劝架而流血受伤,会因热心想帮助士官长而编织善意的谎言……当他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历史是怎样荒谬而平常地发生后,他也变成了会用看似合理的手段保护自己、会适应原来根本无法理解的环境、会用短暂的快乐和刺激麻痹自己的人。而妮妮似乎一直没变,一直以那种不真实、缥缈的状态而存在。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离这个那个时代很远、离身边的人很远。她所代表的那种美好的理想带给小宝的有猜疑、有失望、有心动、有成长。在妮妮离开前夜,他们有着最亲密的一次彼此敞开,那个年少懵懂的小宝也在此刻成熟,他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都与妮妮密不可分,可以说妮妮就是他生命这个阶段最为关键的启蒙者,可是就是在“千钧一发”的高潮时刻,小宝用妮妮的话颠覆了这个“神话”——因为妮妮曾经对他说过:“承诺是给自己的,不是为了谁,做不做得到都是自己负责,跟那个对象无关。”也正是这种颠覆,维护了他们各自的美好,这种美好并不完美,遗憾才是美好得以持久的永恒动力。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看昙花,昙花一年只开一次,他们终究错过了。

电影的最后出现了妮妮带着孩子和小宝的合影,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自主权,或许后来小宝只是以旧友的身份出现在妮妮的世界里,又或许他们补足了离别前夕那个美好的遗憾……

“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止”是《军中乐园》的命运,拨开历史的迷雾、揭开人性的面纱后才发现军中并没有乐园,所谓的“乐园”不过是人在最无助的时候为自己开垦的一块生存地,本来以为在其上会燃起一束光,到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时代的灰烬,而已。这也不过是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以后,人类不断寻找和开垦的一个个“乐园”之一。

 2 ) 当年的兵哥哥

「獻給,在命運之海漂浮的,每一個你我」
钮承泽,这一票,干得不错。
能砸钱拍历史剧的导演都是好导演,因为他们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
而《军中乐园》最打动我的是,他把历史的聚光灯打在了最平凡的人身上——那个去金门服役的少年,那个被迫加入国军的硬汉,那些弹吉他、私奔、虚情假意的姑娘……
以前看过《宋家王朝》,什么恢弘的历史都不过是几大家族间的轮番赌注。那是部好电影,但只演绎了一部分。
那么,《军中乐园》是之后的另一部分。所有迷雾重重的时代,都有一群浮浮沉沉的人,他们要像游到对岸一样奋力生活。那里,经不起背叛。
浙江人总会为蒋介石不值,像江东之于项羽。可他输了的结果,却是让千千万万无辜的人去承受。毛泽东赢了的苦难,也散播于大好河山的每一寸。什么意识形态,都是他们的利欲熏心。越伟大,越肮脏。
军人,圣洁混合着戏谑,是一个无可定义的词。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毕竟,他们,是最最活过的那群人。
最后的三张黑白照片,我很喜欢。那便是理想,与现实相反的另一面。愿他们活在照片里,不再苦难。
那一天,钮承泽骑脚踏车来学校,说——他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3 ) 我伯公 一个老国军的故事

15年末 天寒 趁情感还热乎 记下观影点滴感触 出生福建西北的一个小山村 七十年前的某个傍晚 我的伯公就像影片里的老张 来不及和娘亲道一声再见 被强征入伍 漂洋过海 去到对岸 影片第一个镜头 闸门打开 我也被拉回七十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无时无刻不在这些士兵身上看见伯公的影子 十七八 个子矮小 就像主人公小宝 不善武力 他被甄选 司职通信兵 汪洋的大海 飞逝的时间逐渐将一个懵懂少年的心消磨得麻木 日落余晖洒满沙滩海岛 他也许也像老张那样无数次朝这声嘶竭力呐喊 也许也曾被学长殴打辱骂 但在异乡也只能噙着泪水 咬紧牙根委曲求全 浑噩度日 七十年代 两岸开始通信 他的第一封信 收信人是自己的大弟弟 谁知阴差阳错 弟弟早已随父母离去 这封信停留公社多年才交到二弟手中 八十年代 两岸开放探亲 伯公披着满头的银发 操着已生疏的乡音回到家乡 听妈妈说 那天他们在家里吃午饭 伯公破门而入 见到几十年未见的弟弟 两人抱头痛哭 大家也声泪俱下 也许也曾经历老张那样荒诞的爱情 伯公一生未娶 孤独终老 生命的最后几年 他患病入院 不愿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这里的亲人 他的情感就像两岸的情节 特殊而又复杂 久别重逢的亲人 热络中带着生分 他是小宝 是小钟 是老张 是无数赴台老兵 他们是一个人 他一走 生前居住的房屋也被夷为平地 好像岛上从未有过这个外省人的足迹 就像影片结尾那句 因时代而生 因时代而止 一晃七十年过去 一汪海水 滚动的时间 早已将两岸人民原本就脆弱的同胞情节冲淡 大历史下的我们 只是随命运之海飘摇的一颗沙砾 来年岛上大选 无不意外将再经历一次政党轮换 两岸交往的大势虽然无法阻挡 但两岸人民的归属感再难有更深的交集 正像片中妮妮唱起的那首歌 The river of no return 我们再也无法踏入那条奔腾向前的河 附两张伯公生前的照片

伯公被经国先生接见

 4 ) 回看父辈们“没有选择”的一生

时代造就命运,命运锁定人生悲剧。

老张和小男主,几乎相差一代。十几年的距离,对于台湾的下一代来说,就是淡漠。年轻人不理解老一辈的想法,历史的沉重逐渐如烟云般被淡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家国命运于我何干?我只想过好小日子,却被拉去当兵——老张的故事就给我这个感觉。

想起我爷爷,也是因为没有选择,才去当兵的。日本人威逼压榨太甚,连他们当土匪的,都没有生路。爷爷只好跟着他爹去当兵,因为当兵才有饭吃。连夜逃走的时候,他身上所有的家当,就是几双自己编的草鞋。

说到底就是那个眼镜仔说的“没有选择”——赶上那个时代,就要干那样的事情。

我上小学和初中时的学校教育,总说要忆苦思甜。还请了老红军去讲经历,顺便批评当代青年吃不了苦。我常常想批判这种教育方式:当年一代人的吃苦,不就是为了当代人不吃苦吗?

忆苦可以,但再吃苦,还是算了。一代人,有一代人必须干的事情,和必须归属的宿命。

我基本上不拿父母的意见认真。

因为他们那个年代选择太少,基本等同于没有选择。所以,没有选择之下的选择,不一定合适。

比如结婚这件事,我就觉得一个人过,只要开心,不结婚也无所谓。而他们的年代,二十七八岁剩下就会被社会责成,被人指指戳戳,这就是没有选择的体现。

比如离婚,老人都说夫妻矛盾是小事,忍一忍就行。那也是相对于他们的时代,连文革大跃进上山下乡被打倒那种苦逼的事情都忍得了,夫妻矛盾自然是小事。当代青年都是独生子女,不缺个性,谁忍得了?

再比如找工作,很多家长说一定要稳定。现在哪有什么稳定的工作?我们都说要进入信息化时代。然而信息化时代的最重要指标,就是生产单位不再是家庭,而是个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家庭必然会解体,劳动力再也没有单位管着,而必须得自己推销自己。

所以老一代的经验,到今天,有很多并不适用。

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我们,有太多选择。

电影中的所有故事,讲的都是命运,都是人的“没有选择”。

结局那句“娶个好女孩,忘了八三幺”戳中我。然而如果命运给她们选择,谁又愿意沦落风尘?

PS:

比较能理解8号。她和老张的悲剧在于:他俩完全就是背道而驰的两种人。

老张的安全感,来自于他对家庭的渴望。

而8号的经历,让她完全不相信家人,不相信爱情,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幸福。她只能通过敛财来为自己挣取安全感。她的安全感完全和家庭无关。

8号不可能了解老张所宝贵的亲情,老张也不可能了解她根本不信亲情的心态。两个人真心不是一路人。

他们都可怜,不过我更同情8号。老张就是再有理由,也不能拿8号当成实现自己幸福生活的一个符号,说到底,还是没有拿她当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看待。

若这样看,8号之身死,反倒是最好的结局。

 5 ) 钮承泽自述:用《军中乐园》纪念亡父乡愁

        关于今年釜山电影节开幕片《军中乐园》,有很多问题等着被一股脑抛向导演钮承泽:一部以军妓为话题的电影,过审有希望吗?床戏会遭删减吗?年轻观众会买账吗?私闯军港不怕被施压吗……前作《爱》明明叫好又叫座,何必改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其实这些质疑,钮承泽自己何尝不知。所以我不必照着给片方的采访提纲开始发问,他便说,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他对《军中乐园》最初的设想,不过是两部大片之间的一次放松练习。然而随着他走近传说中的“特约茶室”,走近外省老兵的惨淡人生,他被推进了那段真实而荒谬的历史洪流。他痛苦地发现,“这场战争可能还在继续,那份荒谬从没有离开。”

钮承泽曾在《爱》中寄托过他作为祖籍北京的台湾导演的双重归属感。钮承泽的父亲曾是一名从大陆到了台湾的老兵,此后再也没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军中乐园》中陈建斌饰演的老张也是一个被时代践踏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悲剧皆源自1949年之后至今没能解决的历史问题。“两岸明明同源同种、血脉相连,为什么会搞成这样?”

采访到一半,阮经天来了,穿着无袖潮衣手舞足蹈,健硕的肌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陈意涵和万茜也来了,拿着饮料坐在导演身后叽叽喳喳。钮承泽别过头去,严肃地让他们远离采访,也拒绝了他们搞怪合影的邀约。就像前阵子明星大玩冰桶挑战,只有钮承泽讲述了自己父亲的病历,斥责了大众的嬉闹心理。他很容易成为一片欢腾中那个扫兴的人,因为他心里有放不下的沉重。

回忆起父亲生前积蓄的半辈子乡愁,钮承泽嘴角抖动着,泪水夺眶而出。这不再是一次面对面采访,更像是钮承泽的一场心灵自述,所以我决定以第一人称原话来行文。对于《军中乐园》的所有问题,答案都在故事里。

开启“特约茶室”尘封往事 心疼被时代摧残的老兵

在台湾,我这个年纪以上的人,当兵时对军中乐园都会听到一些绘声绘影的描述,俗称“831”,学名“特约茶室”。它总是带着一丝神秘、一丝香艳、一丝不洁感。我在服兵役的时候,1990年,两岸关系和缓,军队人数锐减,而且违反妇女人权,它被裁撤了。当初在1951年,国民党刚来台湾,有几十万人,他们不被允许娶妻,于是就非常荒谬、也非常人性地成立了这样一个组织来解决军人的身心需求。不只是生理,还包括心灵上那份渴望。

我在2004年读到一篇文章,是报纸办的一个征文比赛,题目叫《我的第一次》,指的是性经验。得到首奖的是一个老先生写的,写他服兵役时被调去军中乐园浴室,我看完觉得很有趣,好像有一个神秘门帘被掀开了。他想把他的第一次留给未来的老婆,这种心情后来被借鉴到阮经天演的角色上。那时候就觉得,日后可以把它拍成一部电影,一部带着性意味的黑色喜剧,有着那个时代的荒谬。

台湾有一个族群,叫所谓的老兵或老芋仔,带着贬义。他们往往没念过什么书,就像电影里的老张一样,好不容易日本鬼子走了,定了一门亲事,也许正在夏天回家,想着那未过门的媳妇儿,走路就遇到了军队,就被这么拉走了,被卷进那个时代的洪流之中。从一个淳朴的农家子弟,被训练成了一个杀人机器。来到了台湾,语言也不太通,往往是社会的底层,无妻、无业、无家、无子,身体日渐衰老,每到一些时刻,例如选举,就会有人操控这个族群。我很心疼他们,就想如果我以后要拍《军中乐园》,就加一条老兵的线,我那时候还开玩笑说:“我要找刘德华来演,因为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老兵也可能很帅的。”

父亲患病后最思念北京 终生未回抱憾辞世

我父亲1949年跟着国民党军队离开故乡北京,终生再也不能回去。他壮年时期染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就是俗称的渐冻人。他在生病后的十年间一天一天消瘦,双手卷曲发抖,他最大的慰藉就是跟北京通信。80年代两岸还没有交流,得通过我母亲的日本朋友转信。我每天出去玩,离开家的时候总是看到一个画面,就是他坐在桌子前面抓着笔,其实他已经没有办法握笔,要给北京写家书。我十一二点回家,往往还是这个画面。

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我三叔,曾经当过中国戏曲学院的副院长,去德国访问,我们有约好几月几号几点他打电话来。在那个下午,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话旁边等,电话响了接起来:“喂?喂?喂?……”音质非常不好,我说“三叔吗,您等会儿”我把话筒交给我爸,他两手抖着把话筒捧到耳边,很久很久不讲话。好不容易挤出一声“喂”,然后,嚎啕大哭。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听他哭,是几十年跟家乡分离,终于听到弟弟声音的心情。

后来他丧失了呼吸能力,我帮他做人工呼吸,上了救护车,看着他插管,医生说他可能只剩2个礼拜的生命。他从此再不能说话,也不能吃东西,又意识清醒地活了20年。我常常幻想少年时代的他在北京的胡同中如何行走,跟我那素未谋面的奶奶怎么相处,怎么决定要去报考军校,又是怎么被带上了那列车,上了那条船,被带来了这个小岛,终生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是的,他是个画家,也是个军人,但不管在什么时刻,生日、过年、金榜题名,他都没有真正地快乐,都有一份哀愁。他只有跟外婆讲起北京的豆汁、炒肝、天桥、后海,眼里才有神采。

回顾个人电影道路 本想将《军中乐园》拍成喜剧

2006年我的人生跌到谷底,不想再拍所谓的偶像剧电视剧,所以不顾一切地拍了我第一部电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没有赚钱但是成绩还不错。2010年我想要让荒芜已久的台湾市场能有类型片的产生,能上黄金档,便拍了《艋舺》,做到了。我觉得两岸之间明明交流这么密切,可是我们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它被深刻有趣地展现。我想我身为一个祖籍北京的台湾导演,很想讲我有感情的这两个城市,于是拍了《LOVE》,成绩也还不错。

接下来本来计划拍一部大型动作片,在内地有宣布过,就是《英雄本色》,我想要用这个经典的概念讲当代,不想只拍警匪类型,这个剧本难写,特效要求很高,我说好,那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先拍一个小片吧,拍《情非得已》第二集,可以讲讲北京电影圈的状况。《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我的第一部电影,就讲一个叫做钮承泽的王八蛋,一个电视剧导演,很想拍电影,于是他无所不用其极,然后就看到他的荒唐,他的挫败,他的堕落,他的反省。

时隔几年,我已经不是当年找不到资金的,一心想成为电影导演的那个人,我拥有很多资源,问题是《情非得已》的情景还是反复出现,我现在还是面对一些充满矛盾的,一不小心就会把日子过坏的一个生命状态。我的编剧认为我不应该要重复自己的创作,应该多做尝试,我想那算了,再来挑战一个别的,就想到了《军中乐园》。我当时的说法是,台湾有一系列的军教片,以前我自己都演过,叫《报告班长》系列,很好笑,很卖座,因为台湾每个男生都有一段服兵役的共同记忆。我就想把《军中乐园》拍成一个有《报告班长》的趣味,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成长,有一份民族的大江大海的情怀的电影。大家都觉得太牛了,一定卖钱,有笑有泪。

倾家荡产也要记录历史 期待内地能上映

我又去了那个小岛,却跟当年的印象完全不一样了。金门人去东南亚做生意,赚了钱就回故乡盖一栋以他自己命名的洋楼,中西荟萃,不伦不类。大量军事设施已然荒废,养猪养鸡,有些还开放观光。我去参观了一个很大的山洞,墙面都是一点点凿出来的,阿兵哥当年就在那里面,一年里有一半时间淹在水里生活,脸盆漂在水面上,身上长疹子,衣服永远不会干。荒谬的是,这个设施没有一次是以当初设想的目的使用,换句话讲,这场战争根本没有发生。这个民族太悲惨了,怎么会搞成这样呢?

我听了很多故事,做了很多调查,当我听到的故事越多,心情就越复杂,已经不太是我原本想拍的那部电影了。我被推进了那个时代,我很想为这些老兵们,为因历史的荒谬而糟蹋青春的性工作者说点什么,所以就变成了现在的这样。《军中乐园》不再是垫档拍摄的一个会赚钱的、好看的电影,它变成了一件我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发现这场战争可能还在继续,那份荒谬从没有离开,人跟人之间永远不信任,国际上每天都有人死于轰炸,台湾岛内选举还存在着本省外省,两岸之间明明同源同种,血脉相连。那些伤口一直没有疗愈,那些结都没有解开。想到这些,我就更想拍《军中乐园》,就更想直视这段历史。我们能不能透过对一个时代的凝视而产生理解,有理解才可能有珍惜,才可能向美好的方向发展。

我衷心地期待内地能够上片,因为我的初衷是如此纯良,以至于倾家荡产。这样的题材可能有不能上片的风险,所以投资人纷纷离开,最后我成了主要投资人。我希望所有应该看到它的人都能看到。我不认为一定会删减,因为它讲的就是这个民族浓浓的乡愁,那份对立是历史的一部分。而且表现的正是国民党的腐败,不是吗?我又没有消费、剥削性工作者,换句话说,情欲根本不是我的重点。我觉得应该用开放的心胸去期待。

 6 ) “金门《军中乐园》831茶室怀旧旅游项目”概念宣传片。

主题太大了,一边是男人的,政治的,时代的暴力,一边是女人的,家庭的,性的暴力。炮火轰鸣下的呻吟。更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要融进去。


《军中乐园》。钮承泽拍的东西,成不了杰作,更不要想大师之作。没有那种深沉的东西,软得很。那个陈建斌回忆儿时段落。没有任何必要插入一个回忆镜头。这种老兵的回忆没有必要具象化说清楚,反正都知道是辗转流离身不由己过来的。一具体就削弱了想象空间。

陈建斌饰演的老兵和阮经天的新兵之间对手戏不够,没有二人怎么从魔鬼教练的虐待到双方能够互相体谅,阮能够理解老兵的思乡之情之发展过程。老兵身上的情绪应该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对被强征入伍的愤恨,而且应该有经年军旅生活,已经是个兵油子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纠结的情绪

钮承泽拍的《军中乐园》就像湾湾小男女们热衷“打卡”的那些个岛内小情调景点,透着一股子软性的,娘炮气的,假惺惺的,肤浅的,消费主义色彩的,气质。

浪漫的英语歌曲一响起,我就明白了。钮承泽拍的是一个“金门《军中乐园》831茶室怀旧旅游项目”概念宣传片。


钮承泽把他所知的那些个金门元素,一股脑子都塞进去。和剧情割裂,做不到有机结合,没有生命,浮于表面。

十分反感阮经天一副圣母弱鸡相。作为一个当兵的,或许道德要求比较高,但是同情失足女子,不应该是一副现代少爷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应该是看在眼里,默默承受,内心斗争,逮着机会再做一些利她之事。浅薄

表现王柏杰受军中同袍暴力,也表现得不好。战友之所以施暴,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压抑扭曲的环境里,才产生出非人的性格。不能只在王的话语中体现,然后就是夜间殴打。应该表现所有人如何在暗无天日的隧道里劳苦,才能给这种暴力找到由头。这个段落完全可以和阮在831目睹的残酷搞一个交叉蒙太奇表现。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阮经天和那位侍应生做爱的情节,要放在女友寄来分手信之前?巨大败笔!完全不符合电影一贯套路!应该是阮经天苦苦守护贞操期待献给女友,同时目睹了茶室的残酷,还和那位侍应生有了一定感情积淀。但是女友却寄来了分手信,他悲痛之余找侍应生安慰,发展成做爱。这样才对啊!!!!!

阮经天带着万茜去理发店,万茜解开手铐后自己去打电话,阮经天找不到她,后来寻到。寻到之后万茜应该有一句台词,擦干泪告诉阮经天,我不会跑的,跑到哪儿去呢?凸显她作为一个服刑犯人,有孩子的人,戒严时代的人的跑无可跑。

妓女的各种形象,除了有欺骗男人的,被男人欺骗但是心依然存在幻想的,现实的或者理想主义的人,还缺一种人,就是完全不痛苦,或者痛苦很少的,傻大姐似的,没啥理想腿一叉比干农活好的女人。有这种人整体形象就更加丰满。

万茜和陈意涵都有自身遭遇的独白,显示出导演的无力。不应该有这种人物独白,可以只言片语,意在画先,从动作和行为中表现。自己说出来就弱了。

万茜和阮经天的关系不应该是浪漫小儿女一对儿,应该是姐姐和弟弟姐弟恋的关系。阮经天知人事赖于万茜,万茜从阮经天身上获得一些男性的安慰,不至于对男性全然失望。第一次亲吻,应该是阮埋在万的胸脯里,有那么一种感觉的。

钮承泽很娘,老喜欢搞一些娘希匹的拉手手小特效。草莓兵之恋。

陈意涵刺激陈建斌那里无的放矢,让人看得莫名其妙。意思就是陈就是被男人伤害,对男人恨之入骨没了心,有意刺激老兵回不去的底线,找死的女人就对了,这样难以让人同情她。我觉得应该加强一些,她其实是厌恶自己,有一种绝望的态度,要用玩弄男人来惩罚男人和自己。方法除了前面铺垫,还有最后陈意涵被掐死的时候,要给表情特写,从一开始的挣扎和不甘,慢慢留下两行热泪,那种好莱坞恶人死前都必须死的很凄美很善的桥段,最后死的像是解脱。方为有力。

陈建斌回忆段落和幻想段落必须全部不要。

蒋公到金门视察,不应该给任何面部镜头,只应该在阮经天的视角里,给一个远景中的背影。或者根本就不能要,就是喇叭广播仅此而已。非要凑个蒋公,就和凑个邓丽君一样无聊。摇臂俯视下降镜头,那么清楚地蒋公完全是错误的。
 

结尾处黑白照片,黑白幻想段落,谢谢这个献给那个,配乐怀旧诗朗诵。够了

 短评

陈建斌真是拼了

6分钟前
  • 闪闪
  • 还行

昙花开了?带我去看。昙花一年只开一次,不去看就没了。

8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萬茜真好看

9分钟前
  • Castieal
  • 还行

你指指夜空的星,我說那是對岸的,不是我們的。 海如人生,要我怎麼橫渡。 請留意耳邊的風,伸手抓住吧。 它可能屬於我們,也可能很快溜走。

12分钟前
  • 林西拿
  • 推荐

非常赞。更理解同情8号一些,老张就是再有理由,也不能拿8号当成实现自己幸福生活的一个符号,说到底还是没有拿她当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整个故事讲的都是一两代人的“没有选择”。结局那句“娶个好女孩,忘了八三幺”戳中我。如果命运给她们选择,谁愿意沦落风尘呢?

16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万茜真美

17分钟前
  • 筱晗
  • 推荐

戏里一群年轻人苦其筋骨,只为完成当权者一场复国大业的幻梦,空耗青春;戏外同样是一群年轻人烈日苦劳,只为成全导演文艺又自大的少年回缅,终成烂片。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陈意涵真的不适合演风尘女,眉眼像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开口一股台湾偶像剧的味儿,跟万茜比真是差远了。陈建斌演得好。

21分钟前
  • 有橘
  • 还行

豆导在片尾特别感谢侯孝贤真是没错,侯导作为本片的剪辑指导,让画面美、流畅、台湾的感觉,商业气息没那么重,比豆导之前的电影质感都好;陈建斌演技真是太厉害,让人记得精彩的场景很多;万茜在里面比我的女神美。内地上映可能性太低了,除非剪成什么支离破碎样啊

25分钟前
  • 小葵尖尖
  • 推荐

能打动到我的,也就唯有最后那三张梦回不去的黑白照片了。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1.在这个冷战体制、这个奉化王朝之下,最终每个人都坏掉了。2.想讲的东西太多,结构松散,但演员表现均佳(即使是阮经天),陈建斌一整个影帝格!3.这个题材只要不搞砸就会是好片,但我很讶异钮承泽居然没搞砸,一定是侯孝贤帮他的。

33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内地很难上映,不过我也懒得去说服那些等着内地上映的人。毕竟政治和情色的尺度摆在那里。看完片子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让陈意涵去演一个风情万种吸引老兵的男人,而男人也过不了美人关。陈建斌真的演的好,万茜也是。对了,侯孝贤一定帮了不少。

36分钟前
  • 细雨湿流光
  • 还行

国军“慰安妇”的故事,虽然有大的时代背景,但讲的还是人、性、情,并没有意识形态上的表达。陈建斌饰演大老粗士官长,形态百现,看似用力过度,但唯其如此才能立起这个人物。万茜饰演杀夫少妇,风情万种,眉目流盼,煞是迷人。阮经天饰演愣头青,演得也确实有点愣。

40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在對峙的前線中說著人的故事:出生雖注定了時代,卻不只為時代而生;是個或輕或重,情緒不會過重的故事。喜歡片尾的照片,達成角色與觀眾的期望,即使不能在真實世界達成,也不重要了。在這戲認識了演出超有靈魂的萬茜,掩蓋了主角對手的風芒!

42分钟前
  • joyce@amigo
  • 推荐

在台灣看的首映,有幸參加首映禮,見到各位大導和主演。豆導的電影從來不虛妄,細枝末節作為突破點,演員也找得很棒,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一個叫萬茜的女演員,留下深刻印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樂園,只不過它有如曇花一現 // 第一次看了一場不想散場的電影 133分鐘無刪減版

46分钟前
  • 昂篙
  • 力荐

初衷虽好,但力所不逮。导演太沉溺于和急于抒发大江大河般的情怀,却失了人物和故事的掌控,导致所有的情怀都是嘴说出来的。人一陷入自我感动,往往很难再真地打动别人了。表演上除了陈建斌其他人都太不中用了,落漆啊。最后,陈意涵真美。

47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还行

茶室不喝茶,军营不打仗。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对于一代人却是蹉跎了半辈子。一群荷尔蒙旺盛的青年人正当最好年华,却因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战役而挥霍了青春,一同逝去的还有仲夏蝉鸣中关于茶室的回忆。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人物群像里有泪有笑,难得导演挖掘了这样一段历史缝隙里的往事。

5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万茜眼神跟羽毛一样 在人心尖上挠一挠 然后又飘走了

52分钟前
  • 𝙱𝚕𝚊𝚗𝚌𝚑𝚎
  • 还行

士官长的演技撑起全片

57分钟前
  • SomeThink
  • 较差

大概会记得万茜

1小时前
  • 固力果gurik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