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之战第三季

完结

主演:克里斯汀·芭伦斯基,库什·珍宝,露丝·莱斯利,萨拉·斯蒂尔,尼扬比·尼扬比,迈克尔·波特曼,奥德拉·麦克唐纳,德尔罗伊·林多,盖瑞·科尔,雷吉娜·泰勒,凯沙·夏普,亚历克斯·赫特,麦克·辛,西恩·帕特里克·汤玛斯,理查德·坎德,克里斯·巴特勒,杰里米·格雷泽,泰隆·米切尔·亨德森,安德列·马丁,阿什·克里斯蒂安,路易斯·小泽·张简,辛西娅·达洛,黛博拉·奥夫纳,艾伦·特维特,凯蒂·芬内朗,坦贝拉·佩里,迈克尔·尤瑞,马里克·潘考利,安东尼·德·桑多,威廉·M·芬克尔施泰因,凯特·希德尔,劳伦·帕滕,迪德尔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剧照

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2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3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4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5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6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3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4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5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6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7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8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19傲骨之战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川普狙击手2.0继续上线

傲骨系列自2009年诞生以来,一直都是美国现实律政热点在电视圈最好的思辨平台,那些或真或虚构的政治热点,每一年都在King氏(傲骨系列主创)夫妇的手中玩出百种花样。

当然,我们不能说它所传达的观点就一定是公允的,毕竟CBS台浓重的左翼倾向,自然对共和党力尽讥讽,对民主党多有偏袒。

经过七年的好口碑,《傲骨贤妻》终于也在2015年落下帷幕,King氏夫妇当年对希拉里获得美国2016年大选充满信心,自然觉得可以放下心头大石,将其为CBS流媒体开发的衍生剧《傲骨之战》的重点放在了经济纠纷上。

但川普的爆冷当选及进驻白宫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令人瞠舌的政策,无疑是对这两位主创当头一棒;对傲骨系列熟悉的剧迷们,会很容易发现第二季《傲骨之战》和第一季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在内容风格走向上几乎已经是另一版本的《傲骨贤妻》了(当然依旧大举女权大旗)。

所以第三季的《傲骨之战》是川普狙击战2.0,因为第一季除了开头临时增加的总统宣誓镜头之外,与这位美国总统相关的内容比较少。

创剧之初被予以重望的新庞氏骗局勿勿收尾,而为此特意引入的新角色Maia Rindell突然间也失去了在这个剧中的唯一地位,变得无所适从。

希望第三季中编剧可以为我们的Rose Leslie(Maia Rindell扮演者,《权力的游戏》中的火吻女)找到新的定位和剧情线(第二季基本算是纯打酱油,连Marrisa Gold都比她出彩得多,新季第一集戏份也是略显尴尬)。

更详细的傲骨系列(《傲骨贤妻》&《傲骨之战》)渊源和《傲骨之战》第二季政治梗彩蛋总结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看回之前第二季写的分析。《傲骨之战》的前世今生

延续第二季的主题,第三季的《傲骨之战》依然对他们这位美国共和党总统穷追猛打,比起前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这条路上走得有点过火。重看第二季的最后一集,会能让你更快速地追上第三季第一集的剧情和它所埋下的线索。

首先一个就是出现在停车场的神秘女子Tara所说的:紧跟那些女人,情妇,妓女和私生子。而季终镜头所引用川普自己说”风暴来袭“新闻,更是明显地揭示了第三季(起码是第一集)的主线内容。

Stormy Daniels - Donald Trump Scandal 暴风丑闻

川普在2006年曾与前AV女郎Stormy Daniels(原名Stephanie Clifford)发生性关系,这个婚内出轨的丑闻在2011年就曾经被Life & Style杂志和The Dirty博客披露过,Daniels甚至接受过八卦杂志In Touch Weekly的采访,但最后这个采访被川普的个人律师Michael Cohen强力压了下来。

在2016年11月美国大选(川普对阵希拉里)前夕,Michael Cohen更向Daniel支付了13万美元换取她沉默,以免影响支持率。

在大选期间的这桩政治丑闻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婚内出轨,第二是Cohen向Daniels所支付了13万美元涉嫌挪用大选基金。

在2018年8月(当选的两年后),科恩对其中八项指控认罪,其中一条就包括”在一位联邦办公室竞选者的指示和合作之下“向Daniels支付相关费用,而这个联邦办公室竞选者自然指的就是川普本普了。

这里面涉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概念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也即中文所谓的“保密协议”,而这也正是第一集展开#MeToo#主题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点(后面会详细讲到#MeToo#)。

第一集里专门为了这个法律上的专有名词制作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动画片断,它将签订NDA的行为比喻成将秘密扫进地毯,表面看起来光鲜明净,实际肮脏不已。

NDA的内容包罗万有,敏感从财务细节、不可告人的秘密故事至你所最喜爱的早餐种类,都可以包括在内。一旦签订了NDA,就如和一位魔鬼律师签订了终身契约,他无时无刻都在你的身边,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控制着你的一言一行。

这段可爱的动画片断甚至还配了歌,由宅男文化歌手Jonathan Coulton编写词曲,Jonathan Coulton和《傲骨之战》在第二季就已经合作过,在第七集准备弹劾总统里也有写过相关的歌。

NDA里的条款其实是有争议的,有一些甚至会与宪法相违背,这就让NDA本身是否合法这个问题上,有了可供争议的空间,而也正是这种辩论的可能性令到签订NDA的当事人不敢违反,因为一旦败诉,将会面临着严重的违约责任(一般NDA里面的违约责任都非常重)。

Cohen和Daniels所签订的这份NDA在2018年1月被《华尔街日报》披露,Daniels起诉川普和Michael Cohen,并声称当时所签订的这份NDA无效,是不是和Diane的剧情有着非常高的重合度?

《傲骨之战》第二季在2018年5月26日最终收官,这时虽然最终的裁决还没有出来,但这事已经在美国媒体界闹得沸沸扬扬,成为第三季的内容之一基本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才有了季终集最后的关于#暴风来袭#的暗示彩蛋(丑闻中的主角叫Stormy Daniels,Storm=暴风),而Tara也会成为第三季非常重要的一个带路人。

但正如Diane所说的,剧中案子和Stormy Daniels丑闻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剧中Tara声称川普付款让她去堕胎,而这给了Diane一个非常强而有力的武器去狙击这位美国总统,川普所代表的共和党为保守派,其中一部分支持力量来源自反对堕胎的基督教势力,虽然这可能动摇不了这位现任总统的位置,但绝对可以减弱他的支持率。

Diane怼川普剧情的展开并不就意味着《傲骨之战》对民主党有着盲目的支持,两党之争,没有一方的手是干净的。

在第二季中Diane面临被起诉的危险,背后除了是共和党在作祟和推动之外,其中一个差点将她推进无法跳出困局的证据(和她情人在房间里关于枪的对话)就是由准备对川普弹劾的民进党提供。

在政治斗争之下,每个人都是炮灰,如何坚守自己的小天地(Diane说的),如何在纷乱的环境中坚守自我,成为了《傲骨之战》新一季的大主题,Diane午夜面对Kurt被打伤的空枪瘀伤的那一段内心质问,就是最好的证词: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一个陪衬,甚至连陪衬都算不上,仅仅只能算是一个笑话,他是一个被遗忘的球童,一个被意外射伤的打猎者(意指2006被副总统Cheney失误射伤的Harry Whittington,详细见下)。
现在的男人是怎么了?那些真正的男人都去哪里了?怎么净是这些梳着油头、喷着古龙水的卑鄙小人?Paul Newman和Burt Lancaster这些正直的好男人都去哪里了?那些脾气温和、有责任感、还不会像个小婊砸那样哭哭啼啼的男人究竟去哪里了?
是什么时候,像川普和Kavanaugh(美国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这种把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推搪给别人、毫不自省的人成为了“受害者”?

Dick Cheney Hunting Accident 副总统误伤事件

美国第46任副总统Dick Cheney,作为美国政史上最为强势的副总统(副总统可以有多没用,可以参考一下《纸牌屋》),在任期间的2006年2月11月的一次集体打猎中,误伤一位78岁高龄的德州律师Harry Whittington。

本来是一件简单的打猎失误事件,但在整个误伤事件的调查过程时,这位共和党的副总统的延迟态度、闪烁和前后不一的言辞整件事看起来像是一场大型的笑话,堪称糟糕公关处理的典范,这件事也让Cheney的支持率大幅下跌。

这个共和党制造的笑话自发生之日起,多年来被各种媒体制造了无数笑话,这次也被编剧巧妙地借用在Diane的丈夫Kurt上。

剧中川普之子Eric Trump和Donald Jr.付费让Kurt(弹道专家)倍同狩猎,却不慎误伤Kurt导致旅程提前结束,而为了让这个接近弱智的笑话不像Cheney那样成为全国人民的笑话,他们也让Kurt签订了NDA,承认不可将这次”不幸事件“对外公开。

这个巧妙的编排可谓神来之笔,功用多多,一方面呼应了第一集关于NDA的主题,同时也为后续Diane狂怼川普的剧情主线提供了一个合理且非常强烈的动机,正如Diane对Tara所说的,It gets personal。此外,还能顺带揶揄一下共和党的智商线之低下,又何不可呢?

#MeToo运动

正因为NDA有着如此严格的限制作用和极重的违约责任,它被广泛用在包括职场性骚扰等在内的各种公司丑闻里,在自2016年开始、越演越烈的#MeToo#运动中被频频提到,Harvey Weinstein更是让这个运动真正发酵、上升到全球事件。

Carl Reddick这个角色真是一个宝藏,第二季用来引出Kill All Lawyers主线,第三季又可以继续挖出来引出近两年越演越烈、甚至有矫枉过正之嫌的#MeToo#反职场性骚扰运动,还顺带上非裔美国人的平权运动。

正如开头的回顾片断所说的,Carl Reddick与马丁路德金并肩,并推动和积极参与了1965年美国南方州阿拉巴马州的三次非暴力游行(Selma to Montgomery Marches 塞尔玛-蒙哥马利游行)。

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将这种公民平权活动带入到法律的领域,为当年《投票权法案》(美国专为保证黑人等少数民族选举权的法案)的通过贡献了重要力量。

这样的一个非裔身份的平权偶像,Carl被打造成Reddick, Boseman & Lockhart的核心基石,让这间非裔律师比例极高的律所成功在芝加哥众多同行里突围而出,40%的客户都是慕Carl Reddick之名而来。

所以当Carl Reddick性侵黑历史被挖出来之后,Reddick, Boseman & Lockhart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隐藏信息稳定客源,还是公开信息,冒着让这间曾经以他命名的律所致力于追求社会公允、的形象瞬间崩溃之险,重新出发。

编剧对这条线的处理其实有些讨巧,第一集中的两位受害人,Cythia和平接受了NDA,另外一个速记员Wendy则决定无条件保存这位黑人英雄的正面形象。

同时,Diane的那一句,People who change history and do good are not all good,事件所对标的自然是对标马丁路德金,但又让人不得不想到前一阵子HBO台制作播出的Michael Jackson记录片所带来的影响和争论,其中涉及的面太广,有关个人品行与艺术/历史成就的讨论、指证信息的真实性等等,全部混在吵杂的社交媒体里。在这样混乱的局面,每个人都自己的判断、选择和决定,如何在历史和目前纷乱环境里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King氏夫妇在第一集,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2 ) 为什么看《傲骨之战》

开始当然是因为终于可以弃《傲骨贤妻》而去,结束case by case的重复,《傲骨之战》是熟悉的班底,更多偏向与主线人物的故事,案件不在是最核心的叙事。

后来是因为Diane,一个本来钱赚的满满当当,准备上岸的中老年女性,突然因为投资问题,一夜打回解放前,不得不重返职场的经历,看一个混得非常好的人马失前蹄,这也是一种追剧心理。

最后是因为编剧,把作为知识分子的自己和美国当下的发生都坦然安排在整部剧里,比如me too的案件,和作为把和希拉里握手的照片醒目挂在办公室中间的Diane看到特朗普上台演说电视的表情,真的让人永远忘不了Diane的震惊和失望。

然后她,一个始终穿着体面的大律师,开始磕药,开始参加一些奇怪的反对特朗普的政治组织,开始一边磕药一边参加组织。

特郎普上台让多少美国类似教授,律师,医生和好莱坞等高知震惊和失望。前几天刚看过克林顿顿首次访华在北大接受中国学生提问的视频,看完后又一次反思美国当时的普遍反智态度和对女性的不信任。选择特朗普而不是希拉里,包括后来的拜登,他们的演说怎么都不及克林顿才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政治家。

由此看来《傲骨贤妻》的故事是普遍的,却是理想化的,Diane的困境更真实,更令人绝望,后面此剧没有在追了,毕竟自在漩涡,凝视另一井没有意义。

 3 ) 无题

我想看的是律政剧,不想管那么多政治问题,好不容易来个案子,随随便便就解决了,集集都提trump,种族歧视,trump在位的时候不提下他好像就不会拍剧了,主角我也不明白是谁,都没个主线任务,也没有体现他们能力有多厉害,营销号吹的天花乱坠,把我骗过来看,一直耐着性子看到第三季,再见,什么东西。拍个剧连个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第一季的骗局在第二季打个电话他爸就被抓了?第二季lucca生娃她前男友要竞选我还以为终于有个较长的主线了,到了第三季人就不见了,又去搞特朗普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真不知道那些营销号怎么这么能吹。

个人吐槽发泄,你杠你对。

 4 ) 曾经消失的一季

这季变得偏向zz剧了,有人不喜欢,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穿插的动画科普小短片也好有趣。说实话从来没有如此理解Diane,之前觉得编剧是在黑川,越来越发现其实不是的,他们是在白描,这就是每周一小时的“别投川”宣传片。期待2020,值得拍的太太太多了。

喜欢的几集:

第二集,22min,Maia:my father is in prison. Blum:So are you. The difference is he knows what it's like to be free. 莫名喜欢这句话。

第三集,NSA回来了!!

第四集,Diane加入的小组真的很有效率,而那位女明星成了zz牺牲品。另一边,在这个African American firm,Maia成了律所里的zz牺牲品,一切看似巧合而又必然。Lucca为她说话却不知道自己推动了这件事发生,Marissa帮她做检测却不知道自己的加薪是导火索。

第六集,fakeFirstLady来要ppTape,太刺激了,差点被骗。律所被盯上了。还有前几集出现的NSA,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期待着。这集Diane玩的斧子也太酷了!

第八集 不可说…… 凭一集之力让整季消失 看到内容之后更是…… 太讽刺了。好喜欢这集的Kurt,无声的帮助。

第十集 There's strength in simplicity 对症下药 法官太搞笑了。球状闪电营造的末世感好浪漫。The end times are beautiful.

Adrian & Diane -The guardrails are gone, and I can't see the road. I used to think that something would save us. The law. Personal conscience. But now I don't see anything. -Love. When everything slips away, there's that. We can't give up on that.

 5 ) 阴谋论的大集合

剧情走到第三季几乎马上就要脱力的感觉,编剧们已经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加分裂的、更加嚣张的挑衅观众们的三观,总之是一部毫无来由的、突然间就上头的白左人士的叫嚣之作。我个人并不反感有这么一群大洋彼岸的老愤青们在摇旗呐喊、各种pro各种too的人间理论和斗争,意识形态已经上升到可以模糊性别的程度我们可以高兴的点头赞许对方的进步性,但是这种进步性要把对方乃至此岸的吃瓜群众们带到什么地步,需要时间来整理。不管怎么样,他们可以大大方方的人前背后的花样翻新的搞小动作、阳谋抑或阴谋、做人设、威逼利诱、谎言可以披着真理的外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同样可以交易、背后捅刀者和被捅者依旧可以合作在下一个故事里。唯一感动欣慰的是大家终于没有把动物性的本能作为一种交易了,好像剧中玛亚所说的、大家都长大了。不过,如果本剧在下三路上搞文章就是在太low了,编剧已经差一点请出第一夫人,还好就是虚惊一场的擦边球,不过已经足够挑战底线了,就凭这一点也可以称为一代神剧了。 我们并不能从本季中得到任何的慰藉,但是相反的是我们也没有从中被煽动的血脉贲张。文化上的差异和理念上的不同类,玩弄的权谋和勾心斗角就像两条平行线搬互不妥协和兼容。有时候觉得人性已经不能在底层进行比较了。。。

 6 ) 事实 VS 故事,理性 VS 非理性,归根到底,还是权力之争?

新出场的律师一直在说“说故事的方式才最重要”,然后这季好像也在开始说媒体上的唇枪舌剑(Metoo Stories),感觉这一季会着重讨论这个时代这么多的信息,到底是调动起人的感性,即非理性,还是调动起人的理性更有机会赢。

但是无论那个律师说得怎么言之凿凿都好,他到第二集最后还是用强权去胁迫Maia。所以对他来说,其实他编故事也好,讲道理也好,只是因为他有强权,所以他怎么玩都行。

现在的媒体上非理性和理性的报道也是同样的道理,真实的政治世界还是谁有资本、谁有权力,还是谁赢。

但是Maia拒绝了。她决定她不会屈服于强权。所以我很期待Maia接下来的故事,她到底怎么样面对这个很有权力的大律师。


看完第三集续——

看到楼里有在吵第二第三集丑化中国人形象的。我开始觉得这些人很玻璃心,但是后来想到,很多时候就是多吵吵,才可以争来机会。

像第三集开头,那些在嚷嚷re-edit的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都在吵,想让自己重视的东西上广告。不管他们是对是错,但是首先他们给自己争取到了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的机会。

同样地,如果这些批评丑化中国人的评论是以“我们需要更多华裔面孔”、“我们需要被represented”的论调出现,更多地在外网被看见,也许剧里会出现更多多元形象的华裔?

如今民粹主义抬头,各个地方的人都在变得排外,大家都在拒绝沟通,所以大家的交流都开始变得“吵吵嚷嚷”的,一开口就像被欠钱了似的。有时候想,也许讨厌这种玻璃心的我,是在讨厌这种非要表现出被冒犯、具有攻击性之后对方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沟通氛围吧。


看完第四集续——

本集关于公平的讨论很有意义。

如果我需要跳更高一点才能拿到这样东西,这就是种族歧视。

我本来觉得说这句话的人很不知天高地厚,后来突然觉得自己奴性了。

在劳动市场里,有供给,有需求,在理想的状态下,是会达到平衡的,每个人拿到的工资都是应该拿到的工资,因为如果给低了会去更高的,给高了会有更多人来竞争。

但是这是在理想的状态下的。在现实中,离开一家公司有很多粘滞的机会成本,去新的一家公司也因为资源的不对称而比较难马上匹配到合适的公司,所以不平衡的情况总是占多数时间的。

如何争取平衡呢?就要靠爆发矛盾,来解决问题。就像工会不断地和公司协商来拿到合适的工资一样,大家都需要多“吵吵”、多沟通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是就是因为信息处理效率低下,而且人们倾向于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所以做起判断来也很不理性。但是很多时候理性也只是能让人做出合理的判断,合理并不是最好的。

比如黑人员工比白人员工工资低,如果综合种种信息,判断工作量、资源等等,最合理的判断的确是黑人员工的工资要比白人员工的工资低。同理,男性的工资也可以比女性的工资高。

但是合理不等于公平。所以想要的是合理还是公平?他们成立黑人律所,当然是想要给更多的黑人机会,所以他们是想要公平的。但是想要在市场里活下去,又必须要服从市场的规则,就要做到合理。

会不会觉得很无奈呢?觉得世界就是这样,没有办法解决矛盾?

有多少人会觉得本集的吵架、协商很吵,很没有必要呢?反正也解决不了?

但是公平就是要这样子吵回来的。不去吵、不去争,权力结构永远是稳稳固固的,因为没有利益既得者会选择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肯定是被迫不得不放弃了才会让出利益的。

如果每个人都说“对对,合理就好”,那世界只会一直“合理”下去。如果不是马丁路德金去呐喊、去抗争,如果不是女性参政论者去死在马蹄底下,那么这家律所里根本就不会出现黑人或者女人。正是因为有人敢于去“吵吵”、去协商,去要回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世界才变得像现在一样更加平衡。

所以我觉得,如果想要世界更加公平,那么是很难稳定的。所以想要公平的话,那就注定要牺牲稳定,因为大家都很吵闹,但是同时那些吵闹把社会推往一个更平衡的方向。如果想要稳定的话,那就要看着权力结构越来越稳固,利益既得者获得越来愈多“合理”的利益。

所谓“奴性”就是自己都已经处于下风了,还追求稳定。在《逃避自由》里这种心理状态被很彻底地剖析了,其实大部分人类都有这种奴性。正因为如此,敢于争取自己利益的胆量才显得如此可贵。所以,我觉得那位说“如果我需要跳更高一点才能拿到这样东西就是种族歧视”的女性很有胆量,我赞赏这种勇气。同样地,我也赞赏说出以下这些话的人的勇气。

“如果我需要比ta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这个入学资格的话,这就是歧视。”

“如果我需要比ta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保研的话,这就是歧视。”

“如果我需要比ta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拿到这份工作机会的话,这就是歧视。”

 短评

这一季感觉需要丰富的美国社会背景知识才能看得不那么吃力。And maybe it is the start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7分钟前
  • ANi
  • 推荐

条目居然活了!看不懂这样的操作。

11分钟前
  • 南赫
  • 力荐

去年条目被删时写下,有些雷同心境又晃回来:这剧非常成人。“成人”意味着人物的抉择不会只被大而化之的爱或利驱动,因此抉择才那么难,因此抉择没有了传统意义的对错,因此要在不同立场交织的环境里审视、探索更大意义的方向,更是难中之难。而这,是剧中重要角色最为迷人的地方,也是fight的魅力所在。当你被拽着往后走的时候,能看到许多真相被一针见血地挑出来,多少是个安慰。而他们的矛头,让一部分渣滓慌了,实在有趣极了。最后一集球形闪电来了,整个芝加哥都迷幻起来,Marissa对Lucca说,末日真美。20190517-0526

1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就说反对川普吧,也不用弄一整个剧都黑他吧,掺杂了政治非常无聊,但总体还是挺好看的,剧情也够drama。说Ru滑的恕我不能同意,说出真相怎么能是辱呢?

17分钟前
  • 喜喜
  • 推荐

咦??回来了??最后一集最后一幕好让人害怕啊……情节发展太精妙绝伦了,每一个人几乎都经历了痛苦转变和顿悟,最后一集的Maia美得十分明艳和自信,希望第四季也依旧能够有她的剧情,非常期待。(2019.5.17)

21分钟前
  • 💫☁️
  • 力荐

条目竟然恢复了,观于2019暑期。政治时事+女性视角+行业剧写作的范本,虽然相比前两季开始慢慢走下坡了,但每个角色依旧有非常强势的塑造。期待新一季。

2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回来了?

28分钟前
  • SASO
  • 推荐

19MAY2019补标//三星半//之前追剧时候还写了点 现在都忘了//Diane对我来说多少有点榜样作用 她也犯错但至少算是在争取自己想要的//总体这季不太好看 因为政治私货加得太多 多到不能在豆瓣出现条目哈哈-_-b//想起来句 以为生活与政治无关时 尚可勉力维持这一假象 一旦发现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生活将永远政治化//一旦和政治有关就永远和政治有关 但我们始终生活在政治中(想看里的句子

29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条目竟然回来了。以攻击川普为表象出发点,颇为完整的展示了这是一个多么绝望没救操蛋的世界。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论你是黑乌鸦还是白乌鸦。剧作太厉害了,若不论drama中的“抓马”部分,可以说是已经超出母剧TGW了。某国将这一季封禁太蠢了,明明是可以让所有人看到别处多么糟糕的窗口——只因为不想让人意识到自己同样(更)糟糕。 ep4. 世间所有的斗争,都不会按照它的发起人所预想的样子发展。ep5. perfect episode ep7. 编剧神了,错上加错再加错,到底是大错特错还是负负负得正无穷? ep8. 人家拿自己的总统当屎示众还是播的好好的,自信的别处却心虚的将其跨洋封禁。ep9. “真相”由人定义;没有原则的人活得最好 ep10. 天启末日景象未免过于直白,但不碍事。

33分钟前
  • 神仙鱼
  • 力荐

当一部剧在你的“在看”列表里躺了一年之久,因为被封,你无法再打开,也无法选择“看过”,然后突然有一天puf!它又回来了,在一个新的链接里回来了。最近魔幻的事太多了,真的再也受不了了。。

34分钟前
  • ZOE
  • 力荐

流畅爽快 我爱Diane,眼见着剧情中的疯狂一点点吞噬现实,让人害怕

38分钟前
  • 海娃兒
  • 推荐

卧槽这季条目居然恢复了,太不容易了~~~(前倨后恭的豆瓣我真不习惯)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因为308明显的踩雷,整个第三季曾经从豆瓣消失了。现在怎么恢复了呢……抛开这集不说,其余的部分也是没法喜欢起来。本季开始画风突变,制作方着了音乐剧的魔?一定要一展百老汇资深演员们的歌喉吗2333 不仅如此,律政戏里的“律”越来越少,zz线倒是越来越多,而且愈发无聊,因为除了怼川普就是怼川普(摊手),甚至还让Diane变得疯疯癫癫,人设都有点变味了…… 第四季续订了,虽然很喜欢Queen Baranski,但我是看还是不看呢……

45分钟前
  • 青铜骑士
  • 还行

这个新建的条目不知道能存在多久。我前几天还提醒自己,等之后追第四季时,要看完一集就标记,免得来不及……

47分钟前
  • 许泽Sylvia
  • 力荐

其实已经不是律政剧了,但我最欣赏的一点是黛安这个角色的改变,从一个桌头放希拉里照片逢川必反的典型白左,开始去反思这一切行为的合理性,特别是所谓的政治正确中又有多少的不正确甚至是自私和邪恶,这一点太难得了。

52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open October 2020

53分钟前
  • moondow
  • 力荐

谁想到当初为了一集整个条目都被卡嚓掉的(结果一堆人跑去标第二季第四季),十个月之后豆瓣突然又准条目重建了呢?(少女的心思真难猜)这一季也真的太多zz了,能不能好好的讲案子,精彩还是精彩的,大概下季RoseLeslie不出演了吗?

58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2019.07.27 ~ 2019.08.10 我忽然有点明白了,这部剧整体的混乱状态其实是编剧有意为之,是为了呼应川普执政!

1小时前
  • 小悬子
  • 还行

政治性更强,法律部分有所减弱,剧本和表演依然无可挑剔。本季第八集已经完全消失。没感觉到被黑,因为展示的就是我们所经历的现实。不让批评的声音被听到,它就不存在吗?

1小时前
  • leafalone
  • 力荐

那years and years什么时候回来呢

1小时前
  • 尘湮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