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爱2

完结

主演:潘玮柏,徐璐,黄柏钧,张峻宁,张轩睿,毛晓彤,恬妞,徐琦凯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剧照

不得不爱2 剧照 NO.1不得不爱2 剧照 NO.2不得不爱2 剧照 NO.3不得不爱2 剧照 NO.4不得不爱2 剧照 NO.5不得不爱2 剧照 NO.6不得不爱2 剧照 NO.13不得不爱2 剧照 NO.14不得不爱2 剧照 NO.15不得不爱2 剧照 NO.16不得不爱2 剧照 NO.17不得不爱2 剧照 NO.18不得不爱2 剧照 NO.19不得不爱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不得不爱2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林为零,女,24岁。恒盛集团创始人林甚鹏独女,但其实是母亲和环球集团总裁乔力所生。林为零本性善良,温柔怡静,因为家庭遭受巨变,性格后续变成外强内柔,脸上常挂着不同性格的伪装。胡骞予,男,26岁。恒盛创始人之一,胡欣之子,父亲张怀年。表面霸道,实则温暖深情。情商超高,但又偶有黑色幽默。他深爱着林为零,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化解她的仇恨。   姚钧墨(小说原名姚谦墨),男,26岁。恒盛第二大股东姚亦琛唯一的儿子,但却是私生子,和姚瑶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为了得到父亲的承认,姚钧墨准备重振姚氏企业夺走恒盛集团。用尽一切对抗胡骞予、假戏真做爱上林为零,越陷越深的他最终走上歧途。衣柜里的猫无需害怕 Fear抢钱夫妻(粤语)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明智小五郎美女系列15:镜地狱的美女我不好惹2:贝琪之怒半艺人柯盼旅馆零重力阿索卡第一季但是还有书籍精灵梦叶罗丽2不汗党未解之谜第二季美女公寓最后通牒:南非篇死神来了2机器情人2之野蛮女管家爱的转变与恶魔携手诡门十三针我们是亚斯伯格澳门往事古宅迷踪1986碧瞳制造杀人犯第二季原味校花恋上我柳堡的故事向左走,向右走单身日记:好孕来袭阴魂小丑癫佬正传国语先遣连三十岁,你好人鱼小姐鳄鱼邓迪2青蛙向着炮火前进

 长篇影评

 1 ) 父亲的课程

父亲的课程
  作者:干国祥 来源:2005年第4期《成长》
 
对许多人而言,俄罗斯导演安德烈·泽亚根索夫执导的《回归》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影片。低沉喑哑的背景音乐,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深沉复杂的人物性格,矛盾重重的电影主题,以及笼罩全片始末的蓝灰色调……这一切构成了中国观众的“阅读障碍”,好些人在观看此片后不得不感叹:看不懂,不明白。即使在网上,有关此片的评论也都不得要领。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抓住阅读此片的一个关键要素——理解“父亲”的意义。

其实电影一开始,就已经暗示了后面所有情节将是对此组镜头进行必要的解释或者是由此而展开的种种可能性。在影片出现导演和演员名单之前,几个男孩在海边的一个高台上跳水。这是男孩间经常会出现的探险与验证队员身份的游戏:每个人都必须从近十米的高台上跳入大海,否则,他将被公众(所有其他男孩,包括一道参与游戏的兄弟)斥为笨虾、胆小鬼、孬种,这也是游戏规则之一。小男孩伊凡希望哥哥安德烈和他一道退出这个游戏,从后面爬下跳台,但安德烈不想被视为笨虾与胆小鬼,从高台跳了下去。

于是最后剩下伊凡一个人,既不敢跳水,也不愿意爬下跳台。在大家完成考验一道离去之后,伊凡一个人待在高台上,在越来越冷的风中与越来越浓的暮色中颤抖。直到母亲找到他,许诺不将他爬下高台的事让第三者知道,才将他从困境中解救出去。

第二天傍晚,伊凡照常去找男孩们一道玩。其他的男孩说他是胆小鬼,不愿意与他一道打球,并且要求他哥哥安德烈也能够参与指责伊凡是孬种。安德烈按要求(其实也是规则)做了,两兄弟因此打斗起来。伊凡追逐安德烈一直到家里。母亲倚在门口神色阴郁而古怪地抽着烟,告诉他们:你们的父亲回来了。

电影从这里才开始完成导演与演员的名单播放,意味着电影正文的真正开始。“失踪”12年的爸爸为何突然归来?他的归来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在电影开始至此的时候,就应该获得解答。而如果在此时不能够得到好的理解,这也将对理解后面的情节产生障碍。
  
电影中没有任何介绍,但显然,这是一个离婚的妻子在意识到儿子由于长期缺乏父亲的在场,已经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成长不良”,所以希望前夫能够回来履行父亲的职责。在电影中,只有一个镜头暗示了这一切:在“丈夫”回来的那个晚上,妻子依然独眠。

于是父亲从回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以一个男人的标准来要求与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香港人将此片译为“爸不得爱你”,显然是理解了在此层面上的意义。但是这显然又与影片深层的含义“父亲的意义”或者说“父性的爱”有所冲突。在这个意义上,影片更好的名字也许是:爸只能这样爱你。而许多人之所以到影片结束仍然看不懂它想要表达什么,就是从一开始就没有理解这层教育学上的含义。
而后面的电影,也可以视为一个具体的“父亲的课程”或者“儿子的课程”(就像我们称“教学”的过程同时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一样)。在电影中,借助于一次“旅行”或者“探险”,父亲展开了一系列他认为儿子们必须经历的课程:

第一课:酒
父子相聚的第一面,是在餐桌上。父亲打开一瓶干红,为自己倒上酒之后,对母亲说:“给他们点酒。”在儿子平生第一次品尝酒的滋味后,他问小儿子伊凡:“喜欢吗?”
“不完全。”伊凡说。
“我喜欢,爸爸。可以再来一点吗?”大儿子安德烈或许是在幼童时受到过父亲的熏陶,或许是因为已经长到了理解男性的年龄,他的回答与弟弟正好相反。但是父亲说:“够了,吃饭吧。”
“酒”曾经是男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俄罗斯这个寒冷的国家而言),所以父亲给儿子们上的第一课,让他们品尝酒。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认为男人应该酗酒或者善于喝酒。酒只是一个男性世界的象征,喝酒仅仅是参与男性世界的一种仪式。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而不是酒精本身。
 
第二课:权威与服从
正像所有神话与历史所揭示的,男性世界是一个权威与秩序的世界。尊重并服从权威,或者成为权威,是在男性世界里生存的必要法则。第二天,外出旅行开始了。安德烈因为旅程的单调睡着了,父亲开始了对小儿子伊凡的规训:
“伊凡。”
“什么?”
“什么,爸爸。”
“什么?”
“你应该说‘什么,爸爸’。”
“什么,爸爸。”伊凡极不习惯这样不够亲昵的对话。
电影中,“叫我爸爸”的规训一直在父子之间重复着。安德烈马上接受并习惯了这种称呼,而伊凡一直到失去父亲后,才从心底喊出了“爸爸”——他仍然不习惯权威与秩序,而以母爱的标准来理解这个世界。
与权威相伴的必定是服从,这是电影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因为对于伊凡而言,在母亲无条件的呵护下,他滋长了更多的任性,而任性是孩子气的主要表现。父亲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结合着“权威”的课程展开“服从”的课程:
“你还有两分钟解决你眼前的食物!”“你还有30秒钟解决你的汤和面包!”“坐下,然后吃面包和汤,明白吗?!”面对虽然饿了却赌气不愿意进食的伊凡,父亲不断地拿出表来命令他。
“谁最后一个吃完,谁就得洗盘子。”在海岛上进餐,父亲用男性世界的规则,取代了母性世界的规则:无论谁吃到最后一个,洗盘子的总是母亲。

第三课:暴力
在餐馆吃完饭后,父亲出去打电话。安德烈刚刚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唤服务员过来付账,手里还拿着父亲的钱包,于是兄弟俩决定先看看包里到底有多少钱。这时两个大男孩走过来,希望分享他们的钱,遭到拒绝后,一个大男孩打倒兄弟俩,抢了钱包就跑。父亲开车将那个男孩追了回来,让他站在兄弟俩面前。然后,父亲分别对兄弟俩说:
“他打了你,现在他是你的了,做你想对他做的事。”
在两个儿子分别表示不愿意报复时,他失望地羞辱他们:“你们裤裆里面都没有东西。”
“我没有准备好。”安德烈为自己辩护道。
“你应该一直作好准备的。”父亲反驳说。
“和平”是从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应然)这一理想与浪漫的态度来理解的,而“暴力”则是从这个世界实际是什么样子(实然)这一现实的态度来理解的。对男性而言,宣扬暴力也许错了,但用暴力的形式保护自己以及家人,捍卫自己的尊严,却仍然是不得不保留的最后防线与不得不承担的特殊职责。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这次事件无非是父亲一手策划的一堂课。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是父亲认为一个男孩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课程。所以当伊凡说“你看到的,为什么不来阻止他们”,父亲的回答是:我在打电话。

第四课:惩罚
父性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如果你不符合这个条件,你将得不到父爱,甚至还将接受某种惩罚。这个世界的规则,有一部分是人与人交往中反复博弈而来的游戏规则(如前面男孩间的游戏),还有一部分是权力者(父亲)为确保权威与秩序而制订的规则。也许从“应然”的角度,后者是需要反思它的合法性的,但是世界与历史就是这个样子,你必须首先真实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父亲的课程中,“惩罚”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电影中多次出现了惩罚。第一次小小的惩罚是在钱包事件之后,父亲告诉两个儿子,他们的旅行结束了,他们要带上自己的包和钓竿,搭乘公共汽车回家了。而当他们坐上公共汽车既懊恼又莫名其妙的时候,父亲又回来了,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小车——因为,父亲的课程还远没有结束。
第二次惩罚比较严厉,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当他们在一个美丽的湖边经历了美妙的钓鱼、烧烤和野营之后,第三天又开始了新的旅程。伊凡抱怨父亲的安排让他不得不中止了钓鱼,放弃了钓到一条大梭子鱼的机会。父亲让伊凡“闭上你的鸟嘴”,并在伊凡继续絮叨时将伊凡和他的钓竿丢在一座桥上,自己则与服从的大儿子一道继续前进。这是一次漫长的放逐,在旷野,没有回家的办法,也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伊凡孤零零地坐在路边。后来又下起了雨,他被彻底地淋湿,内心充满了绝望、无助与懊悔,自然还有怨恨。直到这时,父亲的车笛才重新响起。
“告诉我你为什么回来?为什么?”伊凡坐回车上责问道,“你不需要我们,没有你我们生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回来?”
“你妈妈要求我和你们相处一段时间——我也希望和你们相处一段时间。”只有在这里,在快速前进的画面中,电影才透露了一点点隐藏着的信息。但是父亲显然没有将更清晰的意图告诉儿子,因为他知道,男性气概所需要的一切,是不能通过传授和背诵获得的,它们只能通过经历和体验而拥有。
“为什么,就为了奚落我们?”可惜,伊凡此时还不能够明白这一切。
第三次惩罚导致了最严重的后果,但就其本身而言,它确实有着清晰的教育目的。在海岛上,儿子们要求去钓鱼,于是父子约定了时间。可是,儿子们发现了一艘搁浅的沉船,为了钓到船舱里的一条大鱼,延迟了回去的时间。
“看我们抓到了什么?”安德烈走向等待着他们的父亲,努力装出的喜悦并没有掩盖住他因为迟到而产生的忧虑。
“安德烈,现在几点了?”
“什么?”
“你的表几点了?”
“七点,爸爸。”
“你们应该几点回来?”
“三点半。”安德烈低声回答。
“你有看见这条鱼吗?”伊凡不满地插嘴,对他而言,重要的只是这条鱼。
“我并没有跟你说话!”父亲站起来,走近安德烈,“你们为什么回来晚了?”
“嗯,你知道……”没有等儿子解释,父亲给了他两个耳光。
“你听到我叫你了吗?”
“没有。”他得到了第三个耳光,“不要打我,你听我解释。这条鱼……”
“我为什么给你表?”
“让我看时间。”
“那么?”
“可我们抓到了一条鱼。”他又得到了一个耳光。
“是我的原因所以晚了。”伊凡不忍心看到哥哥因为自己而遭受这样的惩罚,“我们找到了一条船。”但他被父亲推翻在沙滩上。
“别打我,是伊凡。”安德烈步步后退。
“但你有表。”父亲说着,又是一个耳光。父亲想说的其实是:在船长缺席的情况下,大副就是领袖,就是发号施令者;当船长与大副都不在的时候,责任与命令权都将交在水手长的身上。但是,两个儿子此时并不能够理解这些,他们被激怒了——当然,即使愤怒本身,也是必要的一课。
 
第五课:担当
母亲为孩子们准备好她能够准备的一切,让孩子们分享她用自己血肉化成的“乳汁”;但是父亲却告诉孩子,你必须自己来承担一切的职责与重任,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这显然是父亲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像狼的生存法则一样,公狼会把刚刚断奶的小公狼从母亲的怀抱驱逐到家庭的狩猎领地之外。
“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把它追回来?!”当安德烈告诉父亲有人抢了钱包后,父亲这样回答。
“建好你们自己的帐篷。”每到一个新的宿营地,父亲都这样要求以前没有在野外生存过的儿子。
“脱掉你的鞋子,下来,像我一样做!”“用你的手!”汽车陷在泥泞中时,父亲要求儿子冒雨砍来树枝,三个人一道努力将汽车从困境中拉了出来——在这时,安德烈可能是第一次尝试着发动了汽车,就这样,他明白了汽车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你可以很轻易地控制它。
“把柏油涂在小艇的每个缝间!”当他们来到海边,是谁已经安排了小艇与出海?
“用力划!”当他们的小艇驶向目的地——一个海岛的时候,突然半途熄了火,于是在父亲的强制式命令下,儿子们学会了划船。
“我们需要钓鱼的虫子。”儿子伊凡向父亲请求道,因为他在沙滩上找不到虫子,而大海中的鱼儿是不吃面包的。但是他得到的回答是:自己去找。虽然如果我们仔细看片子的话,会发现后来儿子正是在父亲事先挖过并埋好柴油的土坑里,找到了许多虫子。
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在许多时候,就像电影中那个下着雨的黑夜,汽车陷于荒野的泥地,以及小艇在无边无际的大海突然熄火一样,当女性将目光转向男人的时候,作为男孩(男人)的你还能将责任推诿给谁?和前面钱包被抢的事件一样,这些仍然可能是父亲有意安排的课程,是使儿子们成为男人必需的课程。

父亲的课程其实远不止这些,电影中一些微妙的细节,在治疗儿子缺乏男性气概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可以视为特殊课程的一部分:
“爸爸你喝酒开车?”在旅程的开始,安德烈问父亲。
“是的。”父亲回答。
——这是一个“违规”的课程,既要服从权威,又要用违反某种纪律的办法显示自己不是一个顺从者,这是男性的悖论。

一个风姿招展的女子走过他们的车前,父亲的目光一直被这位女子的臀部所吸引……
——这是一个“粗野”或者“好色”的课程,这是真实的没有完全过滤的男性课程,其中有若干微妙的难以言说的因素,父亲也并没有展开这个课程,而只是“真实地”展示了这个课程。

整部电影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这样一个故事:单身母亲认识到父亲的缺席使得两个儿子(尤其是小儿子伊凡)的成长出现了问题,于是让他们的父亲来和儿子们相处一段时间。为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儿子们的男性气概,父亲于是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来训练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儿子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转变为真正的男子汉。

但是故事的结局却并没有在父亲的计划之中。当父亲想要通过惩罚(耳光)让儿子们明白遵守纪律、信守诺言的重要,小儿子积蓄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出来。他先是拿起刀子威胁父亲,然后又丢下刀子,跑到岛的另一侧。那里有一个他原先不敢攀登的高台,这次,他在愤怒中义无反顾地爬了上去,并且盖上了达到平台上的木板,让追赶而来的父亲无法靠近他。父亲想要绕着爬上去,向伊凡解释这一切。但是,外围的围栏并没有那么结实,父亲从几十米的高处摔下去,没有任何解释,死了。

从电影的角度来讲,这个意外是让生活故事成为电影所必需的元素;但就生活与故事本身的逻辑而言,它并不是必然的。如果从中也有值得反思的因素的话,那么就是我们在承认父性之爱的必要性,以及进行父亲课程训练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应该考察这种课程该以何种方式按何种顺序进行。正因为父性之爱的长期匮乏,却想在短时间内加以弥补与强化,才导致了儿童柔弱的本性与刚硬的训练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因为一个偶然,酿发了电影中不可挽回的悲剧。也许电影正是想通过这个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失去父亲课程,从一开始就慢慢地对孩子进行父亲课程的训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增加这种课程的分量。理应成为“日常食物”的父亲课程的缺乏,导致了男孩成长中的“营养不良”,然后在特定条件下以“药物”的方式加以疗治,这显然不是自然的教育,而只是一个隐含失败的课程。(关于此点,可参看本专栏上期《爱的艺术》一文。)

在电影的结尾,还是给予了“父亲课程”极高的评价:父亲死后,安德烈和伊凡所做的一切,表明父亲生前想要实现的目的,已经在儿子身上萌芽与发展。
“我们必须把他带回去。”在父亲的尸体前,安德烈对伊凡说。
“怎么办?”
“‘用你的手’。”这是在车陷入泥泞时,父亲命令儿子将树枝塞到车轮底下说的话,现在安德烈明白了其中的真正含义:用手,而不只是用美好的愿望;用自己的手,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人。于是他们砍来树枝,历经千辛万苦,将父亲沉重的尸体拖到了小船边。

第二天,两个孩子将东西搬上船,开动马达,载着父亲的遗体返回陆地。但是,靠近海岸时,小船触了礁。安德烈跳入水中,将船拖近岸。兄弟俩一次次地将东西搬到岸上。当他们将东西装上车子之后,却发现触礁的小船正带着他们的父亲渐渐地沉入大海。
“爸爸!”伊凡第一次发乎内心地喊道,并在这一刻突然领悟——父亲和他所做的一切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然后,安德烈开动了车子——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他们经历了“儿子的课程”,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从片名《回归》这个词语的隐喻中,我们可以将此片和父亲之旅的神话——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回归故乡的故事遥相呼应。奥德修斯的故事可以视为父亲(丈夫)通过在外流浪确认自己身份与意义的象征,而此片则通过父亲的缺席与回归对儿子成长的影响,向我们揭示了“父亲”这个古老词语不可或缺的价值。

 2 ) 干净而纯粹的电影《回归》

题记
有一段时间,甚至于现在,俄罗斯文化对我的影响久久不能忘怀。乡愁,土地,和野蛮这三种是我对俄罗斯文化的第一印象,其中影响我最深的仍然是塔可夫斯基的对于生命的思考。美国文化和俄国文化在过去的某一时间形成了两股极具分裂的力量。从现在通看历史,我仍认为美国电影文化要比俄罗斯电影文化的影响力要大,因为俄国的电影文化不如美国电影做的精美,包括当时的很多苏联的电影流派到最后影响力越来越小甚至于无。

《回归》Возвращение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的处女作,电影的影调冷冽到了极致,除了父亲开的红色的车,几乎没有其他颜色。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里诗人流亡意大利开的也是一辆红色轿车,究竟是由心底的抒发还是向塔可夫斯基的致敬只有导演本人了解了,但不难看出塔可夫斯基对俄国电影的影响仍然存在。电影当时是2003年,播出之后影响力很大,被认为塔式的俄国电影又再一次崛起,但从现在看来,虽然有塔式电影的影子,但仍然没有延续的趋势。导演本人说:故事是以寓言式的故事讲述,不想因为他自己的解读影响了观众的解读,但是只要循着自己内心来看一定会在电影中得到自己的答案,这点故事空间的延展性足以让钻牛角尖的影迷们内心雀跃。

再讲讲导演本人的,就能让人更加客观的看待一部作品。导演是1964年出生,同时代的中国导演应该是娄烨和管虎会比较接近他的年龄。娄烨是95年拍摄的《周末情人》,00年拍摄的《苏州河》,而萨金赛夫是2003年拍摄的处女作也就是这部电影,相对导演里起步算是晚的。因为是以演员身份毕业,他当时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拍片,一直到很久之后才进入一家电视台有机会拍摄电影短片。《回归》对他来讲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电影,如果对于刚毕业的电影学院的学生来说让你十年内都没有机会拍摄电影。而十年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会是什么样?

故事本身很简单,12年没回家的父亲突然回来要带两个儿子安德烈和伊万去旅行,旅行期间用近乎暴力男人的方式教导两个儿子一些道理,最终伊万终于忍受不住跑向高台,父亲在爬上高台的时候失手掉下去摔死,而安德烈和伊万用父亲之前教的技能造了一个木筏,木筏最终落水,父亲和父亲很久之前埋藏的盒子一起沉入海底。看完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怎么这部电影做的这么干净?”没有一丝浪费的嫌疑,镜头仔细观察之后发现都是近乎打磨好的,演员台词没有一句浪费,表演没有一丝夸张。这样之下的控制力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冷酷和严峻。

关于摄影的调度,虽然没有很长的镜头调度,但是仍然能看到导演对于长镜头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之前也有想过一模一样的调度,可是我的镜头单纯的为了长镜头调度而牺牲了故事本身的逻辑性,有一段时间我还误以为这是一种风格,后来我明白我错了。全片出现的很少有配乐,基本上都是干净的对白和环境里的声音,这点也很喜欢,不煽情。剪辑上对于演员的表演处理的也很干净,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里很少出现三个人以上的景别,伊万,安德烈和父亲几乎是分开的,这也是加强隔阂的一种镜头处理的方式。

影片的开头出现在海里,安德烈和伊万和玩伴们一起玩,伊万因为不敢从高台跳进海里被小伙伴亲们嫌弃。而第二天伊万和安德烈在一间废墟的工厂里撕扯回到家里发现母亲告诉自己父亲回来了。父亲躺在床上在睡觉,母亲留给安德烈和伊万的是背影,奶奶一个中景链接了一个眼神的近景。父亲睡着时的羽毛,以及安德烈和伊万翻找的相片。这些处理我不想刻意的解读,但是我能看到某种影像独一无二的叙事魅力。很多人都试着解读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可是电影看到四遍,最吸引我的还是这种视觉极强的处理。所以说这部电影包含着制作者的纯粹,和干净。越是干净而纯粹的东西引起争议就是越多,这点我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本来还想多写一点,但是就想写到这里了。这部电影让我很激动的一点就是,我仿佛看到了属于我自己的电影大门,那扇门如同伊万追赶安德烈的那道门,有若隐若现的光芒,但是走进去之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3 ) FIFF23丨DAY1圆桌《回归》:最怀念过去的人可能都在这里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franzcopy、@Run Erika Run、@POORTHINGS#GBA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1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子夜无人 ,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回归》。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franzcopy

3星。说实话前半段我还是真的不能忍受,那种过于父权的表达让我数度想关掉电脑。但是在后半部分惊人的转变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这种“反面”内容的魅力,那是没有解药的毒素,是代代传承从不停歇的祸根。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4星。本届少数几部能被称为纯粹的电影之一。

场刊嘉宾 Joyside

3星 萨金塞夫一天晚上梦到上帝,上帝问他你现在拥有一个复活的权力,你是愿意复活苏联还是愿意复活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萨金塞夫突然脸色难看说道:我宁愿复活斯大林!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4星,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对长镜头、色彩和音乐的运用十分娴熟自如,镜头语言充满了诗意和克制,摄影展现了俄罗斯全程灰蓝的冷色调给人一种压抑感。内容可以从亲情、政治两方面解读,我比较喜欢的是弑父这个主题,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环节。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刚刚有人提到了结尾的惊人,那么想请大家谈谈,这个宣示和解“无效性”的结尾,在电影前面建立的铺垫是否充分?打个比方就是这个结尾相当于一个人抽了你一耳光,那么在他打你之前,你有没有感受到他潜在的敌意?

场刊嘉宾 franzcopy

看起来两兄弟都对父亲有所反抗,但最后父亲意外身亡、尸体被水吞没之后,他们还是爆发出了对父亲依赖的本能。后来我想了想,我觉得这种反抗其实是无效的。

场刊嘉宾 Joyside

一种弑父的无能。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我觉得有点突兀,因为前面对父亲的态度是暧昧的,最后甚至还没让我把善与恶的关系理清,父亲就突如其来的殒命了,以至于有种导演给了我结论,然后我倒推回去理解前面导演的态度。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在电影当中具体有从哪些时刻感受到,它可能不会是一个和解的结尾呢?

场刊嘉宾 Joyside

父亲责怪钓鱼的时候。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到父亲死的时候。因为我完全没想到导演会给这么凌厉的结局。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当时也没有,前面还是有一些温馨的假象的。

场刊嘉宾 franzcopy

父亲死了我真的吓到,好像看到jump scare。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主要想看看,大家感受到的是“欺骗性”偏多,还是“水到渠成”更多?

场刊嘉宾 franzcopy

会很意外,但是最后你会发现这种突然倒是可以理解。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我一直觉得最后会是孩子们反抗,逼父亲妥协或者孩子们直接逃跑这种折中的方案。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我倒是觉得父亲在开头无缘无故出现,也可能突然就消失了,父亲的背景,之前为什么消失都没有很好的交代。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本届其实有不少电影是关于父子关系这个主题的,同在无人知晓单元有《野蛮入侵》,主竞赛单元有《父与子》,还都是俄罗斯的,大家觉得本片在这个主题的呈现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场刊嘉宾 Joyside

俄罗斯有个父亲叫做苏联,苏联也有慈父。

场刊嘉宾 franzcopy

我觉得这个很残忍很冰冷,《父与子》那种更多是一种朦胧感。这种决绝感还是很罕见的,他完全不掩饰那种令人有些不适的强势父权。我看的时候完全没想到政治隐喻,看完翻影评才知道可以这么理解。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前两部的父亲可以理解为实际个体的父亲,他是有妥协有温度有情感的,回归的父亲其实完全可以当做父权的隐喻,他的一切“温情”都是宏观对微观虚假的“安抚”罢了,所以前者可以感人,后者只会吓人。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我感觉很难从《回归》里面的父亲身上感受到人性,这个角色就是一个象征性的隐喻。

场刊嘉宾 franzcopy

我觉得很惊叹的一点是,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手表,也变成了父亲一样的人。那个大儿子最后表现出的那种姿态,其实就是他父亲那样的;他虽然没有像小儿子那样强烈的反抗,但其实也不想这样的(尤其是结尾因为弟弟贪玩而导致自己回来晚了那里),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忍受顺从,成为那个样子。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回归》的亲子关系有种加强加狠版《宝贝男孩》的感觉,让我不适。

场刊嘉宾 franzcopy

《宝贝男孩》比这片差一些,它太碎片化,不如《回归》那么明确。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宝贝男孩》依然是具体的父亲,所以最后给出了和解的空间,《回归》没有,要么反抗要么逃跑要么顺从。只不过两个爹都很烦人罢了。萨金塞夫的电影的好像最后都是不可调节的,这是他高级的地方。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第一次看他电影是《无爱可诉》,当时我很诧异,怎么有人能拍出这么冷血的东西,后来我才看了他前面这些,原来处女作就已经是这样了,他的电影一直是撕裂“和解”的可能性的。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但是《回归》的结局某种程度上算是好的结局吧,《利维坦》和《无爱可诉》是完全冰冷的,没有希望的。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下面大家就详谈一下这对父子和政治表达上的紧密度。

场刊嘉宾 Joyside

弑父之后路在何方,继承的精神遗产依旧如附骨之疽般常伴左右,悖论的是,杀死了父亲,就杀死了自己。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其实单从电影看没那么容易和苏联啊俄罗斯啊联系到一起,只是说把电影看成政治的隐喻的话结局的决绝就合理很多了。

场刊嘉宾 franzcopy

总而言之:萨金塞夫真的敢想敢干。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结尾父亲从一家人的合照上消失感觉很诡异。从开头父亲came from nowhere 到最后沉入水底从照片上消失 也可以认为可能父亲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杀死了内心的“爹”。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最后一个问题,谈谈《回归》在萨金赛夫作品里的维度。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回归》最佳罢了,他的五部电影我都看过。如果把父子关系看做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我其实觉得俄罗斯人也没多怀念苏联,可能还不如b站的人怀念。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是的,我刚想说精苏。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最怀念苏联的可能都在中国。

场刊嘉宾 franzcopy

要我说,怀念个屁啊,那父亲掉下去的时候我虽然很惊讶,但还是一阵窃喜罢了。“这老东西终于没了”,这样结尾很精彩罢了。

#FIFF23#DAY1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闷而不骚

其实一直不太喜欢充满隐喻的片子,那适合有透视眼的高人。我向来懒,讨厌看电影还要动脑子(看推理片那是另一回事),更讨厌动了还动不出什么名堂。


不过这部没得选择。


画面、色调、镜头调度,简直是强迫人进入思索的状态,所以我一开始就裂成三瓣,一边看情节,一边琢磨画面和色彩,一边想这厮要说啥(有人习惯先看剧情介绍或找完资料再来看,我可不行)。幸好故事进展的比较抽象,不然真顾不过来。


从高台和深海那一段,我就在等待第一个关键的出现。我觉得能否看懂那个关键,决定了我究竟能否看懂这片子想说什么。

兄弟俩争执、追逐,直他们的妈妈转身的那一刻,说出“你们的爸爸回来了”,我想,原来是父亲。离家多年的父亲,要如何与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共处。

然而,那餐饭改变了这个想法。


妻子和妻子的母亲分坐在门的两边,父亲从门外走进来。

镜头始终让你仰视着他的脸,他背后是极干净的青灰调子,有光。一瞬间,我只想到“无上”两个字,想到神,和基督。

而其他所有人都是被微俯着拍摄,彻底呼应了这种印象。

只是一个离家多年的男主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地位和气质来勾勒他?


虽然接下来的故事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专断强硬的父亲与两个儿子间的纠葛冲突,而我始终被笼罩在那餐桌基督的形象里,不能自拨。救赎,背叛,爱,宽恕,命运,主宰......说这代表父权,打死我也不信。太高了也。要听懂中国的笑话,得知道中国人的生活,要看懂俄罗斯的寓言,就要把它放回俄罗斯这个大环境,除了体制与社会的变迁,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扣得起这么大的帽子,并且我也没有多余的脑容量继续这个安德雷赫猜想。


经历过拒绝,试探,希望,反抗,它淡化了其它情节,很刻意很刻意的不交待小铁箱,只剩下了父子三人的周旋。

只剩下孤独。

伊万是一个人,安德烈是一个人,父亲是一个人,最终所有人都只能拥有自己,所有你曾经认为主宰你、影响你、无论用爱还是用恨和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人,那些事,终究和自己无关。


说是彷徨也好,坚强也好,不过是个人总要自己面对自己的命运。






看完赶紧查资料,原来是个政治寓言。再次证明我一向是有觉悟没醒悟。我咋就想不到他爹原来是国家的象征哩?



P.S.

有这么一段很逗,伊万很不乐意的对安德烈说:爸爸爸爸,你老是爸爸这、爸爸那的!

可听起来,伊万就是在说:“爸爸东”“爸爸西”!

我乐出声来。

 5 ) 深蓝

  对俄罗斯电影了解的并不多,对他得了解也是在由名著改编拍制之上的,<静
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默片时代,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拍出的震惊世界影坛的<战舰波将金号>,塔尔科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还有影响我爸爸妈妈一代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知识有所听闻.
   
   <回归>是让我震惊的.深蓝色的电影,从人物的服装到内心,从影象的布景到摄影.(摄影是一级棒的)

   从开头到结尾,没有太多音乐烘托,演员的表演足可以挖掘到内心.

   结局是那么异想不到,两个孩子最后狰狞的面部表情,摄影师给了一分钟,之后,是父亲再也不会发出任何威胁的安静,三个人仍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海水淹没了父亲,两个孩子叫出了撕心裂肺的"爸爸",最后的一沓照片,从很远飘来的音乐在诉说着这个残酷的青春故事和一个永远不知道来路的人的交叉点.

   伊凡,安德,自称爸爸的爸爸,一切与俄罗斯的空旷,辽远,寂静相映,永远是无尽的伤感,无声的撕吼,欲哭无泪的落寞.

   装在船舱小箱子里的东西,只有可怕得无边无迹的大海知道.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在讨论俄罗斯民族的问题.因为在电影中的爸爸离开了孩子12年,而在拍摄此片的2003年的12年前正是苏联刚刚解体的1991年,讨论的是两个时代里,两代人之间.12年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也许这是导演要表达的.

   <回归>让俄罗斯在阔别四十前的<依凡的童年>后,再捧得了金狮.本人看来是实至名归.

 6 ) 注定失败的回归

心目中的TOP1

《回归》是父亲角色的一次失败的回归,并且同《无爱可诉》一样,一段关系的彻底碎裂一定要有其中重要角色的献祭,父亲最后的意外坠亡显示了本就疏离到极致的父子关系难以通过一朝一夕的相处而彻底缝合。(最后弟弟伊万对待父亲情感的最高潮却发生在父亲溺于水中,便有十足强烈的悲剧感。)

并且传统的父子关系已经不能适用异化的或者说是有缺失的家庭(父子)关系中,父亲强制性的、带有十足男性特征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两个与之截然相反性格的儿子感到不适与被压迫。“知道了,爸爸” 哥哥安德烈选择对待突然出现的父亲百依百顺,绝对的服从。“你活该,矮子”矮子是哥哥对弟弟伊万的戏谑,对跳水的胆怯是伊万的心结。伊万而兄弟二人性格中的女性化成分都是与父亲形成极大冲突的,这也注定了父亲的死去。

从我所看的萨金塞夫的第一部电影《无爱可诉》中就可以窥见其非常明显的导演风格,极尽冷峻。摄影技法十分精巧,常见有大量的远景与全景的呈现,疏离感自内而外得散发。

本片之中车中座位的安排,敌对关系一目了然,在大多数镜头中,弟弟伊万始终与父亲和哥哥安德烈分隔开来,最后走入一个画面还是在父亲死后。父亲与两个儿子心灵之间一直保持着远距离。有一个画面,父亲在岛上的小木屋收拾,主体是木质墙壁,画面上方是较小的窗框,里面是兄弟二人逐渐走进。父亲关于儿子的记忆似乎只能也只会停留在相册、相框中,这是其缺席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划船登岛,父子三人来时父亲的挺立,儿子如左膀右臂,直至最后离岛,父亲轰然倒下,儿子去为父亲最后“送终”,前后有照应在,印象深刻。

影片之中有一些象征和隐喻非常有趣。首先是开场 小孩儿们用来跳水的瞭望台,是伊万的一个心魔,而后与父兄共处的那座岛上同样模样的瞭望台,最后终于登顶确是伴随着父亲如野兽形象一般的追赶与父亲的坠亡,不得不说是成长的代价。

初登岛,只有伊万一人注意到的草丛中坠落的飞鸟,既是后面父亲命运的暗示,也是对伊万本人的讽刺,飞鸟坠落之地,何尝不是伊万的梦断之所?

影片最后几张黑白照片的快切,实在令人动容。摄影水平,叹服啊!

 短评

真的很好的片子,可是美得残忍

7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本片荣获200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3年俄罗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新人和最佳电影奖,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等。

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影片年份的2003,正好是苏联解体后的12年,故事又说的是强权的回归和瓦解,两个儿子的性格组成,实在让人无法不多想… 虽然种种设定都有种太强的寓言感,但作为一部处女作,它真的非常纯熟,长镜头、色调、音乐,都充满着自信和上帝一般无所不能的感觉,萨金塞夫真是起点颇高啊

1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以为是一部“父亲缺席,之后回归,父子冲突,之后和解”的煽情故事,结果最后半个小时,彻底颠覆了我的“以为”。这是一部可以从亲情、政治,多重角度解读的“寓言”,十分耐品;镜头也美,师承老塔,非常耐看。

1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政治寓言懒得说。只是建议强迫症别看这片,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在孤岛上挖出来一个自己以前埋在那的盒子,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打开给观众看过。

17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在你喉结隐现筋肉渐鼓,看一切不顺眼,打架就拼死到底,开始对美女有反应的时候,有个男人在12年后突然出现说孩子我是你爹,不听话就煽你耳光,你会有弑父情结,你一定要有弑父情结,只有这个影子朽木一样轰然倒下,你才能懂得爱与责任,永久摆脱恐高症的困扰,安德烈、伊万,剩下的夏天都是你们的了。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俩怂孩子谋杀了父亲再毁尸灭迹

20分钟前
  • 大花豹
  • 力荐

政治寓言,老塔重生

22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4.5;父亲的缺席从12年变成永远,照片里一度曾经存在的身影悄然隐去。灰蓝色调沉静凝练,水面波光是萨金塞夫的辨识标识之一,师承老塔明显。上帝(父亲)用七天创造世界,弑父之子的回归之路,注定要做俄国大地的流浪者。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很好看,感悟颇多

28分钟前
  • 泷希薰
  • 力荐

很不错的电影但是我不是太喜欢

33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冷冽得近乎残忍,心痛

3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完全抽离背景和环境的叙事,冷静有力,寓言就该这样拍。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蓝光修复之后的画质更蓝了,很完美的处女作,最后半小时整个人要疯掉了。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看的有些懵懂,但不明觉厉(⊙o⊙)!

44分钟前
  • 黑基兔
  • 推荐

镜头语言丰富...

45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值得一看

47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啥时来个中国版

52分钟前
  • zhangxunnj
  • 还行

这是极具象征性的寓言般的悲剧故事,来讲述父子之间一种最根本的关系,叙述了父亲所带来的理性和残酷的世界

5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这部电影写的不是亲情,而是一种信念的生与死,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背景下,整个民族都带有一种片子里的灰青色的基调,包括儿子一进门看到父亲的角度,和父亲最后的死法,以及一种混乱迷茫的感觉和儿子对父亲的叛逆都是有特殊含义的。

59分钟前
  • 张大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