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

第38集完结

主演:侯京健,许敏,王韦智,马晓伟,吴佟,傅云昭,张再新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剧照

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2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3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4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5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6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3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4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5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6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7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8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9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伟大的转折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在长征中遭受湘江惨败之后的中央红军,被迫在通道转兵进入贵州,之后历经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苟坝会议、南渡乌江、西进云南、北渡金沙、会理会议等历程,千难万险,艰苦卓绝,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杀死你的偶像超级强台的警讯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钢铁意志黄金战士黑帆 第三季周游东京三大怪兽美食家鲁班的传说红旗谱2004克罗地亚男人们的恋爱2食神热血街舞团亲爱的,孩子们归你了!斯威湖之歌终极魔幻对抗赛喋血丹盟除GIDLE外小心轻放内衣少女 粤语好好爱我关机 (国语版)侠僧探案传奇之大兴赌坊脱衣舞娘日记兄弟们富江9:无限制追爱谎言艾丽卡祖国第一季死神降临女才男貌初次见面,我爱你布朗克斯的故事欧洲铁路之旅 第三季废柴联盟 第三季绝对会变成BL的世界VS绝不想变成BL的男人2024牡蛎工场时光恋人乔·罗根:一触即发

 长篇影评

 1 ) 新史料

相比之前,补充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新的历史资料。还有就是团队力量,集体智慧。再就是方针政策的远虑和多种预案,定策就远看一步,多看一步,一策谋定就预判多结果多方案。印证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四就是根据不断变化情况决定新策略新方案。五是善于研究-每个对手,有针对的出牌。想必对继承发杨首长负责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大有裨益!

 2 ) 对此剧的负面评论,多源自以前过于正面的宣传,和对历史回望的简单化。我顶此剧!

只说三个要点:

(一)毛泽东是成长起来的,而不是本来就是那样。判断都不出错、凡是绝对自信,那就是神人,神人只会在神剧中出现。这部戏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展现了一代伟人如何从书生带兵的偶然灵感的小信心,逐渐成长为拥有超强自信心的一代伟人。伟人并非天生的。熬夜思考下一步走法的毛泽东,不断反省复盘的毛泽东,才是那个真实的、在实践中成长的毛泽东。

(二)历史充满了偶然,这些偶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心团队的强大。其中,至少还包括周恩来异常优越的政治手腕、刘伯承超强的战略战术能力、朱总司令的明智和英勇,当然还无法忽视以董振堂、陈赓所展现的过人指挥力。只有在生死悬置的极端境地,一个团队才能自然演化出如此强大的超级核心领导团队。困境甚至绝境才能锻炼出王者之师,才能逼出对每个问题、每个决策高度集中的心流。(对比起老蒋的一箭三雕,或许可以说就胜在专注二字)。只有这种历史进程,才能解释为何刘伯承建国后不任参谋长转办军校,且不参加十大元帅的授勋仪式。可以说,长征的胜利,真的是团队的胜利——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毛泽东对于一个问题的专注思维能力(唯一问题是:真的很费烟)。

(三)唯有终生学习、才能不败,真是不虚。我认为,毛周朱刘基本是长征初期的四大功臣,他们都有决定性。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之间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毛泽东的孙子兵法,都是刘伯承找来给他的。而刘伯承日趋化境的灵活操作(实际上,李德博古时期,刘伯承前段时间也是位居参谋长,负责具体落地方针。)也有赖对毛泽东的学习。总而言之,怕就怕比你强的人,还这么拼命的刻意练习。

顺便说一句,长征前期,每天好几十公里的长途跋涉,是很充分的有氧运动,这对红军的有氧能力帮助太大——在敌人那边,只有昆明的滇军由于长期高原训练,还有得一跑。所以,也许只有龙云的孙殿部才能力一战。可是,龙云实在是太精明了,老奸巨猾的蒋介石夺了末代贵州王的权,最后反倒斩草不除根、抓不住主要矛盾,放走了真正的敌人——只能说是:人呀,算来算去=算自己。

如果貌似有些启发,去看剧吧,这是部好剧!

 3 ) 这部至少8分,比领袖那一部更细节

想看长征这段党史的更建议看这一部,除了没有爬雪山,其他的都非常细节了,我看了领袖、长征这两部,都没有这部讲的细,这一部讲了很多历史人物,以及为什么要打响某个战役以及怎么打,都说得清楚明白!真的非常细节了,特别是遵义会议的会上发言,这边是有拍的,而领袖那一部直接是带过去只讲历史意义,看党史电视剧要的就是细节,大脉络谁都知道

 4 ) “伟大的转折”的精华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的精华就是第10集前半段和第38集后半段毛泽东同志分别在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上的发言段落。这两段发言是教科书级别的演讲, 完全符合演讲的SWAY(structure, weaving, adding support, yourself)原则。值得反复学习和揣摩。

 5 ) 创业维艰

很好的一部剧,很好的刻画了我党早期的创业维艰。国民党可以失败很多次,而红军走错一步就可能是全军覆没。我们以前都以为毛主席应该是天然的领袖,但事实却是他多次被边缘化,他的主张也不能总是被大家所信服。让人感叹于“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而我们在做决定时,却往往是采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真像一个股份制的初创公司,每个合伙人出发点都是为公司好,但如果每个人都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玩法,那公司就会陷入内耗甚至导致内卷,别说快速发展,能不能存活都难!所以说这部片子很适合正在创业或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观看!

 6 ) 张闻天和刘英——最好的爱情,莫过如此

张闻天(1900-1976),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曾长期使用化名洛甫。江苏南汇县(今上海浦东新区)人。1933年1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遵义会议中被推举为党内最高负责人,和毛泽东、周恩来形成名为“三人团”的领导核心,主要著作编为《张闻天选集》。 刘英(1905-2002)女,原名郑杰,张闻天同志夫人,湖南长沙人。原中央纪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一)岁月静好 当年,张爱玲和胡兰成合笔在婚书上写下“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多么美好的期盼,可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乱世的残酷、薄情的诀别。 可是,张闻天和刘英,同样生逢乱世,却坚定地执手相握,守住了彼此心中的岁月静好。 1935年初,在艰苦枯燥的红军队伍中,能听到一声声爽朗的“洛甫首长”和一句句热情的“刘英同志”。就在这一来一往的交谈中,在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红军长征时期,爱情的火种悄悄钻进了两个年轻人的心中。 但是,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爱情”这两个字显得太过扎眼,不合时宜。他们两个都是红军战士,都是共产党员,爱情的火苗燃起来了,那便默默地将它保护起来,不让它熄灭,也不让它蔓延。 刘英被安排做会议记录的工作,张闻天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支钢笔送给她;张闻天晚上坐在床边工作,刘英帮他把蚊帐放下来压紧;刘英的警卫员被调去了前线,张闻天就把自己的一个警卫员拨给刘英;寒冷的冬天宿营,刘英煮了热腾腾的醪糟给张闻天送去。 他们白天一同行军赶路,晚上一起伏案工作,他们海阔天空,无话不谈,但,仅此而已。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张闻天在瓦窑堡分到一孔窑洞,他们终于能有一个家了,自然而然地,刘英搬进了那间窑洞。 正如刘英后来在《我和张闻天命运与共的历程》一书中提到的“分给我们一孔窑洞,挺漂亮,革命有了家,我和闻天也成了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情投意合,环境许可,两个行李卷合在一起就是了。” 自1935年11月正式结为夫妻,张闻天和刘英的手握在了一起,那颗在长征途中播撒下的爱情的种子自此开始茁壮成长,而且日渐繁茂。 这就是张闻天和刘英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盛大婚礼,只有两厢情愿、水到渠成。他们生逢乱世,求不得现世安稳,但他们用爱和信念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筑就了彼此心中的岁月静好。 反观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在安稳的现世中真正享受到了静好的岁月和美好的爱情?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催生出的“快餐式”爱情渐渐让人们忘记了:传统的东方爱情追求的是如水般的长情而非火一样的激情,最深情的告白是隐藏在细节中的爱意而非停留在嘴边的甜蜜。 (二)橡树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在我看来,舒婷的《致橡树》描绘了最正确的爱情观,而张闻天和刘英二人将这份观念成功变为了现实。 张闻天,温文尔雅,博学多才,颇有学者风范; 刘英,热情活泼,率真直爽,典型的湘妹子! 这俩人的结合,在性格上,颇有点互补的意思。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信仰上、灵魂上的共鸣。他们有一颗红心,有对祖国的热爱,有革命的理想,有共产主义的信念,他们在骨子里,是相同的。正如毛泽东曾经对他们的调侃“洛甫同志和刘英同志就是我们红军队伍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嘛!” 张闻天和刘英为什么在长征结束后才结婚?不是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在长征中恋爱结婚、怀孕生子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贺子珍、孙慧清,随中央红军部队转移的33个女兵很多都是在长征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的。 但刘英却坚持要等红军有了稳定的根据地之后再考虑个人问题,她认为在长征中结婚怀孕,对女性同志来说不是幸福,而是灾难。 而张闻天也充分尊重刘英的意见,既然婚姻会带给女同志更多的负担,那他愿意等一个刘英认为合适的时机。 看吧,如此这般的理解与默契,只有宝哥哥和林妹妹才会有嘛! 好的爱情是强者的共舞,是两个独立人格的结合。 刘英与张闻天结婚时,正逢张闻天事业发展的顶峰,毛泽东曾戏称她为“娘娘”,但刘英却很反感这个称呼。对比很多嫁给领导人后便变成了“某夫人、某太太”的女性,刘英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独立工作,绝不依赖丈夫。 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从不靠夫妻关系“走后门”,在生活中公私分明,很少向张闻天提起工作中的事情,甚至张闻天死后刘英也拒绝了作为“张闻天夫人”应享受的一切待遇,只要求了一套她这级干部应当分到的房子。 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有一个经典片段——顾佳手撕“太太圈” “各位因为冠着夫姓而存活,活在丈夫的价值半径里,再刨一份优越感,聚在一起炫耀比较,真是越光鲜越可悲,我叫顾佳,后会无期!”一段霸气无比的台词让观众大呼顾佳为“当代独立女性的杰出代表”。 不过顾佳再好,也只是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而刘英,是实打实的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代表啊!她明白,她必须先是刘英,然后才能是张闻天的夫人。 (三)相濡以沫 钱锺书曾经对杨绛说“从今往后,我们俩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我一直认为,这是最动人的情话。 最好的爱情,莫过于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张闻天和刘英相识于苏联,在中国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他们是师生。 张闻天和刘英相恋于水深火热的中华民国,在红军长征途中,他们是同志。 张闻天和刘英相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后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是夫妻。 世间最难得,不是一辈子不经历苦难,而是能有一个人,对你不离不弃,与你同甘苦、共患难。 文革时期,张闻天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而黑暗中唯一的那点光亮,大抵都来自于刘英吧。张闻天被批斗,刘英就陪着他被批斗;张闻天先后被派往广东肇庆、江苏无锡等地,刘英也放弃北京的生活,辗转相随;张闻天游街被打伤,刘英日夜陪伴照顾;张闻天胃病发作,刘英四处找人帮他联系医院和医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因为它代表有人愿意把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时间,心甘情愿地花在另一个人身上。 在张闻天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和刘英被迫分开,不能见面了。他们两个被关在两间相邻的屋子里,严密的守卫、被故意错开的放风时间,两个相伴了大半辈子的人就这么被一堵墙活生生地分隔了开来。他们明明离得那么近,却就是见不到,唯一的连接点就是共用的那个卫生间了。 不过,那堵墙隔得断视野,却隔不断关切。 刘英个子小,拖地时拧不干拖把上的水,每次都被看守斥责,有一次张闻天在隔壁听到了,后来,刘英每次去拿拖把的时候,拖把都是涮好拧干的。张闻天泡在盆里准备洗的衣服,只要刘英看到了,都会偷偷过去搓两把。 他们就这么小心翼翼地传达着对彼此的关心与思念,默默地守在彼此身边。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相伴终身,这,便是张闻天与刘英,这,便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多少年后,当他们回想起在红军长征中一起伏案工作的日日夜夜,回想起当初那一声声青涩的“刘英同志”和“洛甫首长”,心中一定洋溢着无限的温暖与美好。 ——致敬伟大的革命英雄 ——致敬人间美好的爱情

 短评

居然还不错,不能苛求完全还原历史,整体来说,毛的军事指挥确实有一套。

5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午睡时候点开cctv1放了催眠用的,效果奇好,因为他们说话都慢悠悠文邹邹的。就是睡醒之后朦朦胧胧看见破屋里有个人和灯泡一样在发光,吓得我戴上眼镜一看,嚯,那共产党比老百姓脸都干净,白的不得了,还打玻尿酸,说送吃的就能端来满满一饭盒的红烧肉,老乡你们都不奇怪吗……

10分钟前
  • Hitomi
  • 还行

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

11分钟前
  • 盛著贤
  • 推荐

对那一段军史的刻画比较详细完整,看完还是挺有收获的。可惜主要演员没选好,周毛演得都不理想,还不如血战湘江里的演员。老毛那个假发套假得不忍直视,几乎每次战斗都标配慢镜头,重复而乏味。

15分钟前
  • 雪花银
  • 还行

总体不错,就是政治感太弱。

18分钟前
  • 臣亮言
  • 还行

明明拍得很好啊,非常还原历史,战争部分尊重真实的过程而不是用花里胡哨的爆破场景一带而过,文戏也不算拉胯

22分钟前
  • 小缎
  • 推荐

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但是也是一堆疑问。首先能够起名叫伟大的转折,无非两个布局,第一,中心围绕遵义会议召开,这算转折。第二以遵义会议为起点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这算转折,没搞明白是没经费了吗?最后搞个虎头蛇尾的结局,到金沙江戛然而止……搞不懂这编剧怎么想的,特型演员凑一起也不容易,为何不把中央红军长征讲完呢?

25分钟前
  • 飛•刀MUTD
  • 推荐

感谢祖国的强大让我生活在和平时代。主旋律观影,评论里乌烟瘴气真是可怕,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不能忘,视死如归的战士们值得所有人尊重,值得满星,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29分钟前
  • 恒星没有阴影
  • 力荐

真实性有了,艺术化做的不好,演员们的台词太硬了,感觉可看性不强。

30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还行

用心制作,真实再现。居安思危,胜利不易。豆瓣里的“当代汉奸”不少,竟公然污蔑英雄烈士为“流串犯”,真是让人气愤😡,面对这样的“当代汉奸”,我只想说是你爹妈祖宗把你错生在了我大种花家!!!

35分钟前
  • 木易长彡
  • 力荐

博古脸比我都白,李德演技奇差,周总理也那么白,强行贴胡子,这个什么演员把毛主席演成这个样子,向全国人民谢罪吧!!!!!编剧你放过"不堪设想"这个词吧!

40分钟前
  • 叔叔淑芬分分
  • 很差

看了看并没有前几个豆油说的不堪,4星是有了的

41分钟前
  • 沈大人
  • 推荐

那个...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老毛的角色有点流里流气的...剧中主要表现的就是刮民党各种酒囊饭袋无勇无谋,然后我党各种朴素与艰难<。)#)))≦

44分钟前
  • 绯约
  • 还行

这是看历史剧情,不是看演员的,我不同意某些人的评价,太客观了,实在不行,你去看康红雷的陆战之王,看了1集还是快进看的,那些可能更适合你们!

47分钟前
  • ℡亂ろ感覚、
  • 力荐

剧很正,但演毛泽东的演员太胖了,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及红军都是精瘦精瘦的,怎么可能像电视剧里各个肥头大耳。

51分钟前
  • scaryamao
  • 还行

电视剧拍摄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片头演蒋介石的演员马晓伟标注(中国香港)是什么鬼,人家就是江苏的。还有演博古的演员,感觉很业余。形象与真实不太符合。而且黑博古黑的好惨,李德的语言我好像听到了英语也很奇葩。关于某些角色演员的选择,我觉得不是太合适。陈诚那么年轻,吓到我了。篇幅有点长了,45集,讲伟大转折,从通道转兵开始,但黎平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之后其实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与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会师的事了。没必要那么长,希望在相关会议背景,细节方面能处理好。

56分钟前
  • 如斯
  • 还行

首先人物长得是没有那么像,但是却拍出他好像就是那个时期那个年代那种感觉能够深刻显现出来,这部片子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了解历史。而不是硬生生的去比较这个演技那个形象。这个剧拍的很好,从道具到服装,值得被推广,是教育爱国很好的剧,也让现在的人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样的红剧就该多让大家看看。

58分钟前
  • 如花 ?
  • 力荐

拍的不错,算是诚意之作了,但是还有一些缺陷。毛泽东扮演者对于角色的把握还不够好,在党和革命的生死关头,毛泽东应该是忧心忡忡,满脸凝重,而剧中的毛泽东太过云淡风轻,谈笑自若,似乎不久之前的血染湘江死的不是红军一样。实际上,这种表现伟人风度的手法并不好,感觉伟人脱离了人的基本情感。历史中的毛泽东火气还是很大的,该据理力争的原则问题毫不含糊,虽然有时候谈笑风生,那只是为了给战友和群众宽心,私下里应该是很心情沉重的。被博古李德把持的红军正在走向死亡,毛泽东面对这种情景,怎么可能不充满忧虑?如果表现的太过云淡风轻,那就是没长心了。

59分钟前
  • 幽深邃
  • 推荐

这部剧还值得一看。虽然剧中叙述的历史在其它一些电视剧中也有,但该剧某些事件的叙述更详细一些,更写实些一些。如遵义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代表们与李德、博古之间针锋相对的场面,再现了当时我党我军政治思想、军事路线之争。总的来说,该剧试图通过两条线表现“伟大转折”这一主题的——一条是军事战场——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通道转兵、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这是中央红军在军事战略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一条是政治路线——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伟大转折!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确立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伟大转折!

1小时前
  • 顺然_2057
  • 推荐

和爸爸一起看。我挺喜欢看的😂 历史不再是静态的,我希望重温。

1小时前
  • 明月 花枝 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