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HD中字

主演:塔-内西·科茨,埃尔维斯·考斯特罗,理查德·道金斯,帕蒂·史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2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4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5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6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4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5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纽约图书馆》将观众带到了世界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的幕后,这个图书馆是一个包容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平台,每年接待1800万读者,线上访客3200万人。在曼哈顿、布朗克斯、斯坦顿岛地区散布着92个图书馆分部,致力于为这个复杂而繁华的大都市的所有居民提供资源。影片审视了这个传奇机构是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适应数字化革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是多面的,从位于第五大道的庄严宏伟的总部到分布在城区的各个分部,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和目标群体。图书馆的功能远不止借书,而纽约公共图书馆通过讲座、社区工作、为孩子而设的工作坊以及为找工作的人而设的培训课程,造福所有人。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图书馆是如何用书、音乐会、讲座、课程等多种方式教化读者,激发学习兴趣、传播知识并巩固社区联系。超级特工2004营销伎巧第一季狼牙(粤语版)谋杀大厦1950他们正年轻换世之恋Santo第一季不一样的妈妈午夜开放女人之路摇滚末路皇妃全军破敌六年之痒今生今世1977左眼不跳财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迷失海湾 第二季谍影重重2怪胎逃亡者PlanB捕快卜曼无上神帝黑暗物质 第一季袭击第一季游客内鬼伟大的伟车次蛇患艾芙莉我的主人是条狗狐妖小红娘伟大的礼物两个爱人和一只熊梦宅诡影少女男爵创造营2021尤利西斯:贞德与炼金的骑士克罗切特和水贼还没爱够真人快打传奇:牢笼对决复婚华严小镇2之藏踪警卫中心24时:广域警备指令室聊斋新传之画皮人

 长篇影评

 1 )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对公共议题产生兴趣大概最早来自自己对社会非常肤浅的理解,一方面对公众抱有理想和希望,另一方面觉得对实际很不满,不满于公众的狭隘和短浅。现在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态度,轻视别人的视域、见识说到底和种族歧视没有区别。前段时间还和L老师谈到一种开放平台建立的可能性,这个想法最近也有变化,搭建平台当然重要,扩大视域当然重要,但它背后公共意识和见识的建立其实非常难,就连学校教育恐怕也只能做很小步的努力。

理解中国社会要回去看宗族社会、看乡村社会,看它的逻辑,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一二。但是如果想做改变,哪怕是一点点,也绝非一两代人能够完成,它需要一个社会的力量,公众的、公共的力量。所以天职是什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想没有必要把终极的希望寄托在公众上,必须要在更加超越的目标之上建立自己对公众议题的态度。

 2 ) 怀斯曼以“墙上苍蝇“视角观察人类文化圣殿

197分钟长的纪录片《纽约公立图书馆》,由面向公众的讲座和演出、不同社区分馆的日常运作、读者或游客在馆内的不同状态、图书归还分拣系统的机械化流程,以及馆内高层开会讨论资金来源和图书数字化未来等部分组成。这些全面立体化还原公立图书馆社会职能和内部运转的素材,分散于片中各处,时常是在一场非常有意思的名家思想公开课片段后,跟着进入满足观众好奇心的馆内工作细节,让观众也能在看似乏味的日常中,跟着馆员去思索如何应对数字化的未来。

早自1967年第一部纪录片作品《提提卡蠢事》,将镜头对准收容精神异常罪犯的麻州桥水州立医院开始,怀斯曼就通过其标志性的“盯在墙上的苍蝇”方式,持续性的观察和拍摄美国各种公共机构,在此工程中成长为举世闻名的纪录片大师。这种方式表现为让人佩服的长期耐心跟拍,让拍摄对象对摄影机镜头的存在变得习以为常,就像不会理会墙上苍蝇一样,转回关注自己面前的琐事,从而传达出相对客观的真相。今年87岁的他,在刚收获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就剪辑完成与前述名作一样宏大的《纽约公立图书馆》。

有观众觉得这么长的篇幅,又有着这么多有趣部分,干嘛不剪成纪录电视节目呢?可在怀斯曼看来,他的电影长度取决于主题的必要性,“我觉得做纪录电影比为公共电视频道拍节目有着更大责任,因为被拍摄对象给予了我拍他们的许可,我就理应尽可能地将他们的状态呈现出来。最终的长度也理应与自己好几个月持续跟踪付出的辛劳成正比。“

一般提及纽约公立图书馆,都会指第五大道上众多地标之一的那座,古罗马式的对称外立面、内部的华丽吊灯、5300万册藏书的巨大概念,都成为游客到大苹果观光的到此一游景点之一。而论功能实用性,它远不止对纽约市民方便,短暂滞留的游人对哪块领域感兴趣,也可以到阅览区办理临时卡,在长条桌子上查阅研究。我就曾因对美国各地黑帮是如何建造起拉斯维加斯的历史感兴趣,而在内部查阅到多本相关书籍并找出重要历史资料。

而面向公众的名家讲座、不插电演出以及兴趣读书会,则为图书馆带来了强大的用户粘性。怀斯曼就为不能身临其境的观众带来多场分享会的精华,有关于犹太人在纽约是如何发展起最广范围熟食店生意并凝固成社区的历史回溯,有摇滚歌手埃尔维斯.科斯特洛讲述自己在歌中玩弄文字游戏的技巧,有朋克教母帕蒂.斯密斯推自己新书的发布会,还有一群花甲老人分享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名著《霍乱时期爱情》的个人见解……所有一切,能让没机会生活在纽约这座世界中心大都市的观众无比艳羡。

而当镜头转向分布于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斯坦岛的92家分馆时,我们发现即便在这座全球人种最混杂的都市,族群依旧依着本能对“舒适地带”的需要,而在图书馆这一公共机构中,塑形成某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别风景。皇后区图书馆的黑人会持续讨论种族隔阂问题并展出族群肖像画,而Downtown唐人街图书馆里的华人,则是孤苦伶仃前来需要学习基础电脑知识的老人。这或多或少应和着一位馆员对新时代图书馆的定义,并不是只关于书,而是关于人。

即便图书馆为了数字化现实,而将越来越多的图书扫描、排字、上线,怀斯曼也坚信未来图书馆的物理化存在依然是必须的。比如纽约公立图书馆的资助单位就遍布各个领域,他们需要把各自的科技、文化和艺术知识,找到最合适的空间去传达,去教育和影响读者。而人们对聚集在一起分享智识、讨论议题和欣赏演出,是永远有需要的。

 3 ) 真实记录的纪录片

影像片段 没有旁白 客观影像展示NYPL的日常 感受自己的感受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图书馆不仅是书的储藏室 还有讲座 书的分享会 工作(消防员 边境士兵。。。)的分享和招募 儿童教育 阅读盲文的学习 竟然还可以租借热点!太多太多。。。管理者也是会会不断 讨论最多的都是围绕钱的 公共拨款 私人资助 申请拨款 资金分配等等 管理层 不论哪个公司或机构 都在围绕着钱来 钱往。。。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读书分享会 霍乱时期的爱情 来参加讨论的大多是老人家 他们谈论书中的爱情 谈论自己的爱情 又哲又真诚动人。。。三个小时的纪录片 看到许许多多和图书馆有交集的人的状态 非常真实 这种真实尤为记忆犹新……

 4 ) “最终的长度,理应与自己好几个月持续跟踪付出的辛劳成正比。”

这是《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的导演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针对让人有点却步的片长所做出的回应。

当然,197分钟的长度与动辄七、八小时长的王兵这类导演比,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基于纽约公共图书馆有多达九十几个大小分馆,如此来看,这个长度也算不上什麽。事实上,这部可以说是“隐性政治电影”的作品,节奏一点都不慢,每一场戏都适切地在导出论述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论点后便嘎然而止,紧接著再以后续相邻的段落,一场一场接下去,建构出这个公共空间潜在的角色。

这也是为何拍到环绕著图书馆的街道(作为某种场与场之间的过渡)时,经常有消防车的经过,彷彿将图书馆与救援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隐喻。更别说片中筛选过的片段,似乎也形成某种内在的连结。

比如,影片开始于一场关于无神论的演讲,似乎强调出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讚赏以及呼吁听众们重视这一个演化脉络。于是,这个序幕像是某种宣示:图书馆中装载的知识,似有可能为读者带来另一种智性上的启发,起码能在宗教神秘主义的范畴之外另寻真理的出路。

无标题

观众很可能循著这个线索,去理解随后出现在片中的各种段落:像有学者澄清伊斯兰教与蓄奴长久挂钩的刻板印象(认定这个印象带有强烈的政治需求);也有黑人诗人探讨诗的本质(打破过去人们总是从白人诗人那裡理解诗艺的样貌),片中有一段动人的表演,恰是由一位黑人演出诗歌朗诵;也有研究影视艺术中犹太人的形象,特别是他们最常出现的场景,是怎麽随时代转变(尤其二战)而从集中型社区熟食店转移到购物中心(光是把犹太人与熟食画上难分难解的等号就足以令人深思反省)——种种智性的开发,有助于人们一点一点打破迷思。

但,考虑到留给其他知识份子的演讲也不在少数,像是流行乐手皇帝卡斯提洛(Elvis Costello)或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前者分享一本由别人为他撰述的传记,后者则是谈论她自己创作的著作。或者还有其他艺文活动,比如老人们聚在一起学跳舞,读者组成的读书会,讨论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爱在瘟疫蔓延时》(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olera),也有悦耳的钢琴独奏会,有手语翻译者现场示范如何将讲者的情绪融入到手语翻译的有趣桥段,就连凝视录音室内的有声书朗读者,谨慎地读出每一个字时,无疑也带有某种疗癒的效果。上述段落又不见得予人强烈的政治诉求,这也确实是怀斯曼的纪录片给人的另一种印象——温和的控诉。

因此,当场景不断回到内部高层的会议时,相较于那些由单一发言主体主导的知识份子演讲,会议上的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更带有某种民主精神,且基于讨论主题的不同,主导会议的成员也不同。于是,在旁人看来这些冗长的会议,就算撇开内容面的意涵(透过这些讨论让观众理解,经营者是如何定位图书馆的功能与角色、面对新科技的研发和结合上应该投入的重心,乃至于整体资源分配上如何做到有效和公平等等),在美学上也有如此穿插的必要,让我们单从语言的表述和使用的方式,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变化。

因此,我们惊讶于片中几乎所有发表言论的人,都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在招聘会上、在空间修缮说明会上、在尚柏格中心90週年纪念晚会的致词台上,甚至在书籍流通的柜台上馆员向读者解释关于“奥兹国”(Oz,也就是《绿野仙踪》的那个奇幻王国)相关书籍的各种版本与流变,或者图画资料室的负责人向一群学舞台设计的学生解释这个资料室的使用方式与可能性,每每令人惊讶。再一次,序幕建立起的宣告,指向“语言”这个高度智慧的材料。凡此种种,都得在观众接受影片召唤,付出阅读主体性之辛劳的前提下,才得以感受材料在时间下的缓缓转变。

片中还有观影前没预期到的惊喜:那些学生们在图片资料室挑选的参考图片,镜头对著这些图片,光让人遐想到底这位、那位学生是以什麽概念来挑这些图片,都已经算有趣了;何况像客服人员複述借阅者网路预定的书目,无疑也给人一种强烈的猎奇甚至窥视感,好奇到底这是个怎麽样的读者,或者这一家人是什麽样的成员组成情况,让他们借阅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书目。

只是,我自己还有两个谜团没有解开:一是,影片最后收在一位陶瓷艺术家的演说(感觉起来他更像是在念自己的书)与座谈,座谈的段落只给我们看到主持人问到他的创作是否与音乐有关,接著,主持人表示希望艺术家对一段音乐发表见解,这时,巴哈的《郭登堡变奏曲》响起,影片结束,为何?二是,原片名用上“Ex Libris”(藏书票)一词,又跟全片有何关係呢?衷心期待有读者看完影片之后上来交流一下。

 5 ) 公共的图书馆,多元的纽约城

构成一座伟大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不在于图书和馆,而在于思想和人。

在看过《国家美术馆》之后,我就被怀斯曼那不介入和非线性的纪录片风格给迷住了,进而无比期待他的新作《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和图书馆,是我每到一个城市必访的公共机构,更何况对于NYPL,我还有着个人“情感”记忆:在纽约的第一顿早饭就是等待图书馆总馆开馆时,坐在Bryant公园吃的,我惊异于如此繁忙的大都市竟有如此静谧的小绿洲;几天后从市政厅地铁站出来突感内急,纷乱之中发现一街之隔的New Amsterdam分馆,冲进去成功解决了危机。图书馆,现代人在城市之中的心灵与身体的庇护所,我很想看看“墙上的苍蝇”怀斯曼会怎么去展现它。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竟然把这部长达206分钟的纪录片连着看了两遍。我太喜欢怀斯曼不介入的拍摄方式,整部纪录片里,不存在浑厚的男中音旁白、不存在当事人接受导演的采访,甚至不存在任何提示性的字幕、不存在任何出自画面之外的配乐。换而言之,导演无意引导观众像旅游团似的快速领略一家图书馆,他希望观众主动在镜头里寻找信息和脉络,这是一种充满智趣的观影体验。

比如片中拍摄的每一个交流场景和其中发言者的身份,除了少数可以通过他人之口或画面捕捉到的文字信息来确认,余下都需要观众根据情境和发言内容本身来推测。以至于反复在各种场合出现的“男一号”馆长Anthony Marx,全片从未提及他的大名和身份,更不消说其他头脸人物了。怀斯曼“不屑于”专门另行介绍这些人,让观众专注于他们的言论。在我看来,这种不留名的处理,是对每一个入镜者平等以待。而平等之精神,正是一座公共图书馆题中应有之义。

最让我感到自然的,是片中每一个人都仿佛没有觉察到摄影机,他们如常如实地做着自己,不会因为镜头的存在而有所矫饰。导演只是截取这一串串来自现实的片段,在不加额外修辞(镜头语言和剪辑本身已经构成既有的修辞)的情况下把它们拼接起来,竟然毫无生硬之感,反倒是酣畅淋漓又自成一格。注意,全程只有一台摄影机!这就说到了怀斯曼的另一个特色——非线性叙事。

即便一部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没有主持人引导、没有画外音勾连,我们仍然会想象,它至少是以一种富有逻辑的叙事方式来发展的,形式上的线性便于观众理解。但怀斯曼完全打破了这些常规,他所截取的几十个片段在不同空间、人物和情境之间来回跳跃着,那些习惯了被“带着走”的观众,很可能迷失其间,既不知己所踪,亦不知他所云。

在形式上打翻了线性叙事的外表之下,这部纪录片有着复数的织网和副线。怀斯曼在接受《卫报》采访时所言:“我所拍摄到的每件事都是巧合,但最终的成片不存在任何巧合。”是的,这样一部内核经过了多个层面精细编织的作品,恰到好处地达成了某种稳定状态,任何一处重大的改动,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其实我对导演的创作方法非常感兴趣:他在拍摄之前会做哪些案头工作来拟定拍摄大纲,拍完之后又是通过怎样的构思来达到最终的稳态?对此,导演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是:开拍之前只是大概了解拍摄对象的情况,而整个片子的复杂结构是在拍完后大半年的取舍素材和剪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具体来说,本片有四层织网。作为骨架的一层是物理空间不同馆舍的反复转换,场景每进到一处馆舍之前,会有若干镜头交代馆舍周边的物理环境,路边摊贩、擦鞋匠、休憩者以及游客纷纷入镜。以此作为基点,第二层网展现与图书馆相连的各种人;第三层网反映图书馆具体开展的工作。而以上三层又通过最后一层网——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编织在一起,实现从物理到心理的结构飞跃。

再把每一层网剥离开来分析。即便是物理的第一层网,怀斯曼也没有采用从总馆到分馆、从大馆到小馆这样平庸的线性处理,而是大小各馆穿插其间,形成一种美妙的节奏感。对NYPL稍有了解的观众,能把入镜的馆舍划成三拨:首先涵盖重要馆舍,包括总馆Stephen A. Schwarzman Building、林肯中心的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致力于黑人文化研究的Schomburg Center、布朗克斯区总馆Bronx Library Center;然后选取几处特色馆舍,比如为残障人士服务的Andrew Heiskell Braille and Talking Book Library、以收藏图片为特色的Mid-Manhattan Library、著名文物古迹Jefferson Market Library、专门处理图书编目流通修复的Book Ops Center;此外还有多间面向社区服务的小型分馆,比如唐人街的Chatham Square Library、布朗克斯区的Jerome Park Library等。

说说参与其中的人。首先是出镜不多但又极其关键的两拨人:图书馆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及社区的投入,还有四成来自私人赞助者的慷慨解囊;作为决策和监督角色的图书馆理事会,由各界人士组成。接着是出镜最多的图书馆管理层,上至行政例会、下至基层调研,这拨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是人数众多的基层员工,这将在第三层展开说明。最后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也是怀斯曼最关心的——成千上万的读者,观众在片中能看到数以百计不同年龄、肤色、文化、阶级的读者面貌,通过特写镜头予以呈现,这是前面几拨人里许多发言者都不曾享受的待遇。

事实上,跟很多人一样,在开拍之前,怀斯曼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它是一个借书的地方”。而在里面泡了仨月之后,他直言NYPL是践行民主的一个极好范例。确实如此,不同于欧洲传统的完全由公家出资建设公共机构的模式,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运作机制都呈现出美国特色。它形成了一个由赞助者、管理者、文化创造者(艺术家或作者)和受众(观众或读者)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构成的良性互动体系,进而带动社区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发展。年轻的slam诗人Miles Hodges在林肯中心图书馆的舞台上表演时说道:“知性、学术和文学的东西,不是非得成为高雅的,也不是非得成为精英主义的。”诚如斯言,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大家来此各取所需、从中受益。

图书馆开展的工作远比一般人想到的要多。除了管理层的四处“化缘”,基层员工从事着方方面面的工作。面对图书,有日常流通、借还上架、破旧修补、文献整理分类、资料数码化;面对读者,除了常规的答疑解惑、作者新书分享会,还有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各种教育项目(下文详谈);针对残障人士,有盲文阅读培训、戏剧台词的手语表演以及有声读物录制。在这些图书馆的“分内之事”以外,NYPL还联系社会单位举办工作招聘会,还有面向残障人士进行有关住房福利的宣讲,等等。鉴于NYPL在版画和摄影领域拥有丰富的馆藏,还会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上述活动不仅本身涉及面广,参与者也涵盖了社会各阶层,而且它们全部都是免费的。说公共图书馆是一座城市最平等的场所,大概不为过。

以上三个层面是有形可见的,各种各样的人在图书馆不同的地方参与着不同的活动,而贯彻所有这些活动的则是无形的思想。这些出自不同发言者之口的思想,又是通过四条副线贯连起来的。这些副线,在开场的一次会议中,由馆长阐释NYPL的“公家–私人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上文已谈及)理念时道出:第一,我们通过提升私人捐资的幅度来促进政府加大投入,反过来又刺激私人捐资,良性互动循环;第二,三百万纽约客家里没有网络,我们通过私人捐资来改善这些人的情况,促进政府去为全国六七千万无网络民众做出改善;第三,我们还有大量资料没有数码化,无法让全国全世界的人共享,这也需要私人捐资。最后馆长说道:“不平等就是房间里的大象,我相信,教育和对信息的可获取,是解决不平等的长期根本方案,它们的威力是不能被低估的。”

于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一条线由管理层多次关于预算和募款的会议讨论、Schomburg Center落成90周年的典礼、理事会年终会议并聚餐贯连;第二条线由管理层讨论制定发放网卡的规则、工作人员向读者解释网卡如何使用、最终排队派发网卡贯连;第三条线由读者阅读旧报纸的微缩胶片、工作人员数码化旧地图的工作、做相关研究的读者艰苦地查阅原始一手资料并输入电脑贯连。上述两条线体现了图书馆在网络时代面向未来的应对之道。至于第四条线,作为问题落脚点的不平等和教育,也是怀斯曼展开最充分的一条线,思想的火花四射。

关于教育的部分,就像怀斯曼在《国家美术馆》里特意拍摄了讲解员面向不同群体的讲解名画的场景一样,本片中怀斯曼也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层次的教育项目:小孩有婴幼儿的亲子教育、小朋友的功课辅导、小学生的课后兴趣班;大众有小型音乐会或演出、成年人的学习课程、还有研究生研讨班课程;中老年人有读书会、舞蹈班和电脑技能培训。我们看到,小学生入迷地学习着通过编程来控制机器人,大人们热烈地分享着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看法,唐人街的华裔员工用粤语教老人用电脑,而最让我动容的一幕,是一群来自不同族群的老年人(多位东亚裔),在Kool & the Gang的名曲Celebration的伴奏下开心地扭动着身体,这真是一个多元化的大都会啊。

自启蒙时代以来,当原本属于王室或富豪专有的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之后,它的角色就已经从传统的“藏书楼”转变成了一个免费的教育机构。进入网络时代,随着大众阅读方式的逐渐改变,它的教育功能越发凸显。馆长在一次例会中说道:“我们正在把图书馆由很棒但被动的藏书室和空间转变为教育中心。”无独有偶,在一次关于图书馆未来的讲座上,一位来自荷兰的建筑师说道:“对我而言,图书馆不是关于书的,有很多人认为图书馆是藏书空间,不,图书馆是关于人的,那些想从中获取知识的人。”本片结尾处,一位非裔读者则说道:“我没钱上电影学院,我都是从图书馆学来的。”

如果没有思想的跃动,这样一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将只会剩下冗长和乏味。有观众觉得片中反复出现的管理层日常“开会戏”无聊,须知,这是怀斯曼从几十倍于此的拍摄素材里精心选取的,那些真正无聊的会议内容已经被他过滤掉了,而所选取的必然是有聊的。比如某次会议讨论的是“如何对待来图书馆睡觉的流浪汉”,馆长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不是处理这个问题的专家,作为一个纽约客,我们常常做的是与流浪汉保持距离,但在图书馆这样一个地方,我们不会与流浪汉保持距离,我当然知道我们很需要规则和(救助)机构,但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固有的文化。还有一次讨论的是“抢手的电子畅销书读者借不到”,馆长给出的回答是:畅销书有图书馆以外的正常渠道可以买,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图书馆更应该关注那些有人需要而别处没有、用于研究的文献,这是我们对社会作出的承诺。

还有大量的思想是关于种族不平等的,特别是关于非裔美国人的。我不认为这是怀斯曼的刻意为之,毕竟纽约本身就拥有人数最多的非裔,而NYPL服务所覆盖的布朗克斯区又是传统的非裔聚居区。于是我们看到,非裔诗人Yusef Komunyakaa在午间分享会(Books at Noon)上谈论“语言的政治”、一位老师在课上讲述马克思与林肯在废奴思想上的共同点、一群布朗克斯区的非裔居民聚在全市最小的社区图书馆Macomb's Bridge Library讨论教科书上对美国奴隶制的错误描述、理事会年会上也特地分享了新近入藏的美国第一位非裔女诗人Phillis Wheatley的作品,就连手语教学那个场景,主持人选择的也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草稿里关于反对奴隶制的文段。正如馆长所言,“不平等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而NYPL选择不去无视它。虽然种族多元在NYPL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在Schomburg Center宴会上坐着的名流里、在NYPL为数不多的收费项目LIVE from the NYPL的观众席里、在理事会的大合照上,总是鲜有非裔的身影,怀斯曼更不会无视它。

通过对上述四个织网和四条副线的逐一分析,我们已经能充分认识到怀斯曼在其不介入、非线性的风格之下,如何精巧地完成了一次复杂的叙事。他成功地描绘出一个伟大而细微的NYPL以及它所折射的纽约城,他不紧不慢又无所遗漏地展现了我所知道的和我想知道的NYPL的方方面面,他抓住了图书馆的灵魂,至少,是我的理解里灵魂的模样。

但我知道,那些不能体认到这些手段的观众、那些无心聆听各种思想的观众,仍然会觉得这是一部冗长无趣的作品。其实怀斯曼绝非不解风情之徒,他不仅对于主题内容的剪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他还懂得适时地插入一些“打诨插科”的片段来撩拨观众。比如一位客服向电话那头的小读者耐心解释“世界上不存在独角兽”,一位读者使用图书馆电脑打游戏,一位华人游客摆着斜向上45度角姿势拍照,一位馆员向研究生展示各种搞笑的狗狗图片,另一位馆员向资深读者展示丢勒、伦勃朗等大师的版画,又借一位观众之眼带我们欣赏图书馆收藏的很多经典肖像摄影作品,还有Jefferson Market Library门外一段墨西哥亡灵节的游行。除此之外,他利用音乐会、街头演奏、讲座上播放的音乐片段等“自然地”作为了本片的配乐,最后更是在LIVE from the NYPL项目的主持人Paul Holdengräber邀请观众聆听《哥德堡变奏曲》的美妙琴声中恰到好处地落幕,真叫人意犹未尽!

这样一部镜头对准“图书馆”的纪录片,其实并没有多少篇幅是在拍书,连镇馆之宝“古登堡”圣经也仅出镜数秒,多数时候满架的书都是一扫而过或作为背景;它也无意去展现馆舍之美,总馆内以天顶画装饰而闻名的Rose主阅览室甚至没有入镜(本片拍摄期间它正在重新装修,但导演如果需要完全可以事后补拍),也没有拍摄任何优美的内景。这是怀斯曼的有意为之,藏书再丰富、馆舍再宏伟,两者也只是图书馆的基本构成,唯有千千万万参与其中使其运转起来的人,以及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所传播和交流的思想,才让图书馆得以伟大,成为照亮一座城市的光。

 6 ) 一个政治童话

只能说一流的题材遇到了末流的摄影和叙事,让我在上影节迎来了一个翻车的收场。题材选的很好,一开始我很期待。但是这是个什么样的片子啊,只有拍摄,可以说是一个record而不是documentary。30秒的广告都要有一条主线,而这部三个多小时的片子全都是素材拼接,而且素材良莠不齐,不断重复。镜头就是语言,但不幸的是这里的镜头单调得让人抓狂,无论是角度还是选景,像是低配版的小津安二郎。后期剪辑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转场像ppt一样恐怖,仿佛都能听到“咔咔咔”切换幻灯片的声音。素材太多太杂太破碎,拿部手机拍几段都能做出一样的效果。这部片子的内容写成一本书,大概还是不错,毕竟没有时间轴的限制。

第二就是,政治过于正确,堂堂纽约难道大部分都是黑人吗?198分钟大概有180分钟,镜头对准的都是黑人群体,让我们这种没有去过纽约的人都感到了虚伪。关注少数族裔是好事,但是这部片子描述的是纽约公共图书馆,而不是纽约黑人的文化生活。

片子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community,可以看得出来NYPL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可惜片子没有任何的深刻探讨,工作人员开会倒是拍了不少。作为纽约市政的“宣传片”,可以说是很不到位了。

 短评

怀斯曼的电影会透过仿佛互不相关的事件和聊天来传达人文关怀,这点就足够让人喜欢并且一直看下去了。“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存储书本的地方”,看到最后还有些许感动,哈林区的图书馆里人们在抨击课本传达的错误信息的同时,也说“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可以来这里了解一切”

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到最后疲态尽露,转场都变成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影像,一次又一次重复。差不多是四条线:1)知识分子的演讲;2)对于纽约社区的关怀;3)关于得到资金赞助的讨论和努力;4)(也是最弱的线)传统意义上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想象,分拣书籍和处理借书请求。1最好,其他都有节奏控制的问题

10分钟前
  • Medea
  • 推荐

这里收藏全部期号的纽约时报,有各种动态狗狗的图片,分布庞杂的图书馆分馆,但这里的核心不是书,而是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会讨论运营的各类事宜,尚博格中心在这里庆祝成立的周年庆典,手语翻译用不同语气翻译独立宣言。每场讲座台下专注的面孔,草坪上或坐或躺悠然的人群,所谓精神才是这里的君王。

13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晨早的好时光,睡倒一大片。有些部分挺喜欢的,人们其实越来越需要图书馆,不仅为了书。

1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HOC DOC很叫座的片子,由一串谈话会议和图书馆一些列的mini lectures片段组成,印象最深的是开头的richard dawkins阐述无神论, 纽约犹太人族群史,南方右派对自由劳力的诡辩,和最后结尾处Harlem区的黑人们讨论德克萨斯对黑奴史的gloss over。信息量巨大。总之去纽约又有一个点要踩了。love NYPL.

19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用直接电影的纪录片方式,来为纽约公共服务与纽约城树碑立传,更像一种包藏预设政治立场的宣传,在图书馆场景中出现的领导、馆员、主讲者与读者,更是精致的演员,怀斯曼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会用目见的「真相」来洗脑的纪录片导演。

21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D / 三流纪录片,二流宣传广告,一流英语听力练习材料。

2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怀斯曼近几年作品,但凡看过,没有一部喜欢。作为一只苍蝇,聚焦于老百姓接触的到体制和接触不到的体制是完全两回事。显然这套方法作用于“正面”公共系统,除了接受媒体和影迷终生成就奖式颂词和情怀,就只剩下一张形式的空皮和了无趣味素材堆砌。

27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怀斯曼近200分钟的纪录片巨作无比精彩。时而深入某场具体的讨论/演出/会议之中,毫不吝惜时间般,让一段段精彩的现场呈现;时而退出一步,带着meta的视角,讨论关于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功能、定位等方方面面。

29分钟前
  • btr
  • 力荐

#Venice2017# 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作品,事无巨细地观察与展示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各种方面的社会功能,并讨论图书馆的未来形态;同时也在地理上展示其分馆。虽说不及雷乃「全世界的记忆」有那么深刻的文化分析,但恰好与今年戛纳的博物馆电影「广场」形成一个有趣的对仗。

3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公共机构如何搞钱、如何用钱。基于社区分布,自然而然侧重黑人议题。剪辑表达出Patti Smith也好哈莱姆黑人大爷也好同样是公共舞台上的一员。图片馆以前没听说过!题材所限开会谈话过多观感有些疲惫仿佛我也参加了一年份的领导例会(人家开会都不玩手机呢)机械工作类场面的调剂再多点就好了

33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早八点半满场的上海影城,市民文化水平是不是要看齐扭腰市。

36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看怀斯曼的作品总能感受纪录片的尊严和创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感,无论是激烈的社会议题,还是对公共机构的拍摄,镜头间充满着平静的力量。用三个小时展现“世界上最美好的场所”台前的迷人和背后的运作机制,巨大的信息量缓慢流露,知识分子、民众、机构负责人,让这里成为一座伟大城市不可或缺的存在

39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一句旁白都没有。作为一个借书、参加新书沙龙爱好者和去过上海图书馆20个以上分馆的读者,我对片子里展示的各种图书馆可以做的工作都有了解,我看到的并不主要是很多人说的“图书馆除了藏书还能做什么”,而是那些枯燥的开会片段展示的“他们怎样讨论把图书馆办好这件事”。

44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推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多方面展示了纽约公共图书馆与分馆为大众提供的广泛资源:招聘讲座、免费技能培训、历史照片报纸搜寻、小语种服务、残障服务、儿童机器人培训、数字化努力…让人大开眼界,重新理解图书馆功能,深刻领会到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充斥大量枯燥冗长会议与讲座,无数次昏昏欲睡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仅是拍摄,而非纪录

5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图书馆超越了借书功能,成为了市民思想交流沟通中心,成了淡化政府色彩的市民参与社区建设、曝露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市民广场。豆瓣简介写的很好。

5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Fantastic idea yet hard to take in China.有意思的几个点1公私合营的运营方式,基金会吸引市政,市政增加私营利润.2.手语表演者的互动,小孩编程体验,盲人看书4.是否该接纳睡觉的人5.黑人社区问题6.《霍》读书会7.纽约文化活力与上海阶级固化

55分钟前
  • Lauren与海
  • 推荐

显然是一部比《国家美术馆》拍得更好的作品,只是本片镜头对准图书馆,少了展示各种名画作为看点,会让很多观众觉得更无聊。但恰恰是少了这种额外的看点,它作为一个纪录片才更加纯粹,导演的意图也显得更清晰。

59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20181006@广州图书馆报告二厅197分钟版

60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