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

HD中字

主演:袁泉,吴彦祖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梦 剧照 NO.1如梦 剧照 NO.2如梦 剧照 NO.3如梦 剧照 NO.4如梦 剧照 NO.5如梦 剧照 NO.6如梦 剧照 NO.13如梦 剧照 NO.14如梦 剧照 NO.15如梦 剧照 NO.16如梦 剧照 NO.17如梦 剧照 NO.18如梦 剧照 NO.19如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如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吴彦祖 饰)是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的职员,他的猫死了,这令他非常不安,他来到神父面前祷告,但是依旧无法安睡。在梦中,迈克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艾玲(袁泉 饰),她失魂落魄,因为男朋友此前跳楼自杀,迈克试图劝慰她,却屡屡受挫。因为这个离奇的梦,迈克的脑海中反复萦绕艾玲。他决定去上海寻找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冲洗店得到了她的照片。按照这个线索,他来到了杭州,却因为邂逅了艾玲的双胞胎妹妹。原来,她们是孤儿,被分别寄养。迈克漠然回到了纽约,内心却充满了纠结,他从此陷入了一种茶饭不思的窘境,以至于公司伙伴也开始觉得心寒。他再次来到了上海,重新见到了那个艾玲的妹妹,然而当双方吐露心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改变……©豆瓣暗芝居 第五季忍者乱太郎锻刀大赛第二季世界的尽头卖命2018探索交通加州圣诞:旧金山的灯光枫叶少年帮我找房子吧X谋杀案金城档案反基督者毛骨悚然1975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影子交易第一人称春的诅咒剖析死亡之谜第一季米奇妙妙屋第一季唐顿庄园 第三季醋溜族惊雷传说之无界非正常动物研究中心烈火狂花永远之永恒一诺倾情无处遁形他灵作案情场杀手犯罪现场4蜡笔小新之黑暗珠珠大追击叛舰喋血记后宫太子妃今天的她们同志亦凡人第四季山之东,海之北毒 Poison网络犯罪调查 第二季追龙番外之十亿探长(粤语)仆人黄石:1883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比烂俗片文艺,比文艺片烂俗

一开始的镜头就是一只死去的僵硬的猫。他不知道拿这只猫怎么办,到网上去问,很多种答案,他把猫带到海边埋葬。说家里还有两百多罐猫粮,怎么办。怎么办。我不能接受一只新猫。
看到这里感觉是非常好的。接下来他开始梦见她,有点诡异,又温暖。
下面的内容便开始让我感到失去耐性。导演一直在吊着我的好奇心,让我在困倦的深夜,仍坚持看完它。
后面他提到自己的家庭,瞬间我嗅到了庸俗的气息,也许是由于自己的专业,接触心理案例太多,对于这部电影把三个主人公归结到成长背景上还是很难接受的。
看到最后已然觉得这是一部演绎一个男人与一对双胞胎的爱情故事的烂俗影片。
好吧,如果要总结的话,这部片子比烂俗片文艺,比文艺片烂俗。

 2 ) 神经病患者的噩梦

今年姑娘我忙到连看片的时间的鲜少。好不容易愿意拾掇些时间出来才看了这痴傻的电影。

原因?吴彦祖呗。不管他是否已婚,他还是他。但!为什么?我忍不住打心眼里开始嫌弃他。你看他日渐上升的发髻线,让我想到周杰伦先生盖了又盖又高又凸的高额头。一个男人在我心里,秃头就是幻灭。而他就这样毫不留情地啃掉我心头的花。当然,这片子里他故意要扮演一个不型不潮不帅的衰哥,这我也能理解。但我是再也不愿意听他说普通话了。

我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不能再要求一个帅哥声线充满磁性还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能掷地有声地侃大山。但,为什么在电影里,吴彦祖要这样撞击我本不反胃的胃呢。

我求求你吴彦祖,你还是练好肌肉,打好肉毒,给足我们一个可以顺利从上半身意淫到下半身的好男人吧。

好吧。我又开始严格要求别人,宽容自己了。

“如梦。”
“如梦似幻。”
这片子侮辱了这俩词。我想起《天龙八部》里的梦姑梦郎。那才是经典啊。梦了就睡了,醒了找到了就婚了。一个梦,要美,要素就要单纯。我看着片子里这几个主人公。我整个人就爬满了鸡皮疙瘩。

男?失眠症患者,每天对着电脑,他爹射杀了他娘再自杀,他跟着老祖母长大,长大了还养她妈剩下了的猫。
女一,坟墓里爬出来的垂死女人,死了男人,每天呢喃游荡,自小被遗弃。
女二,小笼包狂热者,面目狰狞动作夸张。

他们谁我都不喜欢。当我看着女一和男在时间的无涯里幻灭的时候,我多乐啊,偏偏之后还这样那样地跳起了舞。
世界已经那么不美好了,为什么电影还要让我看到些乱七八糟的不美好呢。

好吧,或者只是爱装逼的我遇到了一部让我不愿意再装逼的电影。实在是一装还有一装逼。

昨儿一小弟弟在车上说《哈利波特》这电影真是看得人蛋疼。我想说,我没蛋,但这电影也看得我疼。

 3 ) 祈愿岁月静好的猫


    人之为人的福分何其浅!学者颜元叔便曾明言,“乱世不如狗,治世不如猫。”华裔白领麦克一觉醒来,惊愕地发现连猫也突然死去。世虽治世,但在猫尚且不忍存活的治世里,人何以堪?电影《如梦》借着务虚的片名,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底线作着务实的探底。
    麦克是孤儿,陪伴他的猫,是母亲生前唯一的遗下的活物。在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工作的他,每天的工作是设计出能有效过滤、隔绝甚至杀除病毒的软件。这一工作的设定无疑是带有隐喻性的,身处繁华都市诱惑丛生的麦克,其现实生活从不以缓释压力或寂寞的名义投向人群,相反是以保持孤独的姿态,刻意地提防着生活中的“病毒”,包括爱情。究其心理,他在影片的片尾足足述说了十分钟:晚上母子俩跑到无人的街道玩捉迷藏,目睹父亲射向母亲的32发子弹,自己躲在衣橱里哭。
    被死亡撕裂了童年,直至成年也未能平安愈合,反用留下的伤疤织结了一个“衣橱”,当命运与人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时,从不去寻找的麦克直接习惯性的躲进去。当自己和朋友的合伙公司被并购,只要他同意瞬间可成百万富翁时他拖延否决:“其实我只想要有一个角落,只想吃匹萨,平静愉快。”抵抗自然没用,他的合伙朋友不是只想吃匹萨的人,麦克瞬间失去了工作、朋友和处所。
    他现在的家是“有三瓶安眠药的家”,悉心照料的猫正死于此。他不断的做梦,碰见了徘徊在午夜上海某广场的艾玲,影片中她的男朋友向雨滴一样坠楼。在梦里麦克模拟艾玲的男朋友,追寻着自杀的原因,这一过程巧妙的带出了常见于现代人恋情中的“性与爱”、“沟通与信任”等问题。这也意味着躲在“衣橱”里的麦克,开始有了追寻并尝试走出“衣橱”了。期间,他发现艾玲的男朋友和自己很像:永远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怕承诺太累不给人任何承诺;去看很烂的电影,因为这样可以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有多烂多无聊……他恋上了艾玲,并承诺在下雨天邀她跳舞。
    作家苏童说,“世界上所有的胆小鬼都一样,只敢发泄自己的恨,不敢公布自己的爱,他们敢于发泄自己的恨,只因为要掩藏自己爱。”好不容易走出“衣橱”的麦克,发现自己重新躲进了自己的“梦”里。“我也想想尝试其他的可能性,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什么梦也不做。”不想做梦、不做胆小鬼的麦克说,这个世界我们没有喜欢不喜欢它的权利,只能去寻找。他去上海找梦中的艾玲。
    但他找到了长得极像艾玲的依依。依依也是孤儿,和麦克不同的是,她从小便想勇敢的走出孤独,走向欢舞繁华。听了麦克的故事,她开始的反映无非是,“现实怎比梦中美丽?”麦克的执着打动了她,她觉得麦克是自己梦寻已久的“繁华”。这里,一个错位出现了:麦克觉得自己走出梦境寻找真实;一向真实的依依觉得麦克所追寻的真实只是梦,她自己才是真实的。
    艾玲和依依是双胞胎姐妹,自小被分开寄养。她们患有遗传性病,脑细胞会在几周内死尽。麦克见到梦中的艾玲时,她已病入膏肓。而真实的依依,心中的麦克却有如梦那般远。让人频生“白天不懂夜的黑”之感。参加艾玲的葬礼后,麦克一人去看山看水,有人告诉他一句古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顿悟:我们每个人都会被逝去,每一个人都在不断的失去生命中的一部分,余下的部分不停的在寻找那失去的。
    导演罗卓瑶迟迟不肯给影片一个结果。在结尾,终究给了麦克和依依一次共舞的机会:在时钟也开始腐蚀、处处充满裂痕不断坍塌的世界里,麦克担负起依依的整个重量,如梦如幻。两个生来被遗弃的人,像极了一对祈愿岁月静好的猫。

 4 ) 寻梦?梦在醒时圆。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片子我很喜欢。
   可能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它是现代版的《牡丹亭》和华语版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也就是《两生花》)。
   不少人说它伪文艺,这不要紧,在这个被商业片鲸吞了的华语电影市场,还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做这样的片子,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而且,它的反响还不错,不是么。

    它成功地掌控了我的情绪,但总让我觉得还有一些不完美。
 
一、梦可依,难成眠,怎奈醒时更远。
    Max在梦里遇到艾玲,似乎相处得不错,逐渐相爱,但醒来却感到压力和排斥感,他怀疑梦境,他想要逃避,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其诱惑。
    柳梦梅在梦里遇见杜丽娘,同样相爱了,而他醒时依然坚信,这世上真有一个杜丽娘,且必在某处等着他,他要在现实世界寻着她,与她携手人生长路。我为你而来,你为我存在。

    Max终因噩梦难缠,远赴上海,在那里,他看到了那个一袭白衣,眼神凄楚迷离的女子,那是,他梦里的丽娘。而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这一趟,终是要错过的。

    到这里,剧情稍稍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牡丹亭》般的冲破现实距离的东方浪漫主义的爱情传说中,可就在此时,西方人文主义细胞又在导演体内复活了。

二、双生:而你是你,而我不是自己。
    Max在此来到大陆,却因机缘巧合到了杭州,遇到了那个和梦中人有着同样面孔的女孩依依,而她不是她,她活泼,热血,和梦中人一点都不相似。依依答应帮他找艾玲,也是帮自己找到失散的双胞胎姐妹。

    可以肯定的是,双生题材是纯西方的东西。我不是说这电影里就不能东西结合了,我想说的是导演既没有把握这两者的精髓,也没有决定到底哪个为主哪个为副,让整部影片缺乏一种协调感。

    大多数的双生题材,都有一个重点:作为双生的两者,必须共有某样事物,比如共有一个身份(休.杰克曼《致命魔术》)、共有一个生命体(《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话说《如梦》中有太多情节抄袭此片)。近年来,许多东方艺术家也尝试了不少这样的题材:共有一段爱情(岩井俊二《情书》)、共有一个身份(山本文绪《蓝,另一种蓝》)、共有一个名字(矢泽爱《NANA》)。
    以上这些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双生题材的精髓,两者是独立而统一的,两者因相互依存而完整,而作为不同的个体,却是要完整一段故事或是发现生命的不同可能性(此前的东方艺术家更习惯用轮回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本片的导演却违背了这一宗旨,不但没有突出他们共有的事物,还活生生地把她们撕开了,摆在两个有着极端冲突的对立面上,更是残酷地让男主角择其一,让这对双生花拼个你死我活。
    
    双生这个元素的渊源,我觉得应该是西方强调个体独立性和多样性的结果。也可能是强调独立意识后人们为填补内心的孤独感而产生的美好想象:这世上还有这样一个我……

    如果这个元素运用得好,同样可以成为文艺片中的经典,只可惜导演在东西方主色调之间一直在徘徊,此时,她的东方主义情怀又发酵了。

三、影子或者替身

    原来你爱我,不过是因为我像她,只要她一回来,我的一切就都结束了。
    这样的桥段曾是多少东方式经典爱情悲剧的主题啊。
    改编自歌剧《图兰朵》的魏明伦的《中国公主杜兰朵》就有一个任何西方导演都想不出的东方式结局:公主杜兰朵后悔莫及,披上被她害死的女奴柳儿的外衣,放下身段,成为柳儿那样的平凡女子,去寻她的爱郎。
    没有一个西方导演会这么做,因为他们强调个体意识:我就是我,我为什么要像别人呢。
    而《如梦》中依依这个角色也确实有着这样的背景和骨架。

    一个乡下女孩,仅管有着和Max梦中的艾玲一样的面孔,却没有她那样的城市气息,她那样的时尚感,冰冷的气质。
    依依,土里土气,热情,活泼,单纯却因善良和质朴而显得可爱。比起艾玲神经质的冷漠,我当然更爱依依,爱她,是个有血有肉,脚踏实地的人。

    当她换上精致的衣服,干净的妆容敲开Max房门的时候,Max问她:“不是很累吗?你的头发。不是说,不吃饭吗?”她忍住了,她并不是想要扮成别人的样子去偷来一点不属于自己的幸福,她只是不想让Max白来一趟,失望而归。她宁愿暂时不要做自己,放下自尊和自我,也要成全他的幸福,哪怕只是一个没有逻辑的梦。可是这太可怕,这亦是她的噩梦,她离他越近得到越多就感觉越失落,他抱着的是她,想这的却是另一个人。
    当Max吻过她以后,她不得不让自己清醒,她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第二天还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出现在Max面前,继续帮他寻找艾玲。而Max对她的态度的急转直下,越发让她觉得自己可悲。她给他留了一张纸条,劝他回去。

    当Max在纽约迷失自我的时候,她却清醒地做着傻事,她在上海工作,要继续Max未完成的梦。
    直到Max再次来到上海。
    
    其实当Max在午夜的广场再次把她错当成艾玲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将错就错地演下去,此时她已经可以演得没有破绽。而她没有这么做,因为她期待他喊出的是她的名字——依依。
    她留MP3的那一段,像是一把利刃,刺穿每一个当过影子的人的心。
   她想赌一把,只要他也梦到过她,哪怕只有一秒,她就有信心 把这个信梦的傻瓜唤醒。可是没有,她还是输了。她退出了,让他继续那个可悲的梦,去寻那个真正的梦中人。
   其实她可以自私一点的,任性一次的。

   故事讲到这里,我几乎把全部的爱和同情心都给了依依,而狠心的导演却又把天平硬生生地倒向了艾玲。
    
    Max根据依依给的地址找到了医院里昏迷的艾玲,还有她那本记录他们共同的梦的日记。他把她从梦镜中救出,团聚了,最后艾玲还是不可避免地死于脑部退化。
    这样一来,艾玲就成了绝对女主角,那依依算什么,既然大篇幅都是以依依的视角切入,前面大半的浓墨重彩都是放在依依身上,现在又突然这么来一下,你让观众之前对依依付出的感情情何以堪啊。
当然你可以说,Max不是说过吗“再精确地机器也计算不出,他到底爱她们两个中的谁更多一点。”他爱依依吗?笑话,你不觉得这句话很牵强很违和吗?
    
四、它值得更好的结局
    我看到一大半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而且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更能让人接受。
 
1.艾玲和依依是同一个人
    先前Max梦中的艾玲,其实是后来得了脑部退化将不久于人世的依依,穿越到从前Max的梦中的结果。
    也就是说,那个上海女孩艾玲,其实就是依依的后来,她为了帮助Max寻找梦中人,留在上海工作,逐渐成为了一个如Max梦中人般的时尚白领,而她因经历了与Max的感情,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梦中男友自杀的情节可以改动一下以前后呼应。
    接着,就可以安排依依留给他“大学医院313”的地址其实是她自己的病房。
    然后可以有一个人告诉Max全部事实,Max才发现一直错过的忽视的就是一直要寻找的。
2.艾玲和依依是两个人
    艾玲就是个配角,也确实经历过男友离世,但并没有那些与Max相同的梦,不接受Max,态度恶劣或者接受Max只为骗他钱,当他一穷二白后离开他。
    而依依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在他无法接受梦与现实的落差时帮助他重现站起来。最后,Max解开了童年的心结,认清了梦境与现实,选择走出梦境,真实地生活。

    以上两种结局的好处就在于,主调明确,也不用把对女主角的喜爱割裂,依依的存在显得举足轻重,增强协调感。

    所以我说,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在于:导演一直在东西方精神哪一个做主旋律的问题上犹豫,在两个女主角之间徘徊,亦在“梦与现实”和“梦是什么”哪一个做主题之间踌躇。电影的确很精彩,但是却显得老练而不够成熟。

 5 ) 强大功力

偷摸的说一句
我是在一个不该看电影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
所以看的断断续续的
但是整体算是明白了什么意思


我的梦是什么?
昨天做的梦是什么?
名字里有梦字的那个人你还好么?

现在细想觉得这片子都可以算作科幻了
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就是已经很悬的一件事了
吴彦祖演的这个老爷们更是以一己之力强插进双胞胎其中之一的梦中
然后开始寻梦之旅
最后被强插的那个嗝屁了
侥幸逃过强插的和吴彦祖走到了一起

哎呀~写跑偏了……

值得肯定的是吴彦祖和袁泉的演技(嗯,有大力!)
但是影片上映之前就只有男主演和导演一个人来跑通告
累死人不偿命
也不知道这片子票房多少
能沉下心看下去的电影院观众不知道有多少……


 6 ) 柳梦梅的惊梦

       吴彦祖来我们学校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里晃荡,在书架前游荡N次之后,选中了夏尔。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出来的时候,恰巧看见他乘车准备离去的身影,一睹了有别于银幕上的风采。

       不能说是特别的喜欢他,但是他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多多少少在看见他的脸之后会忍不住在内心花痴地荡漾一下。

       《如梦》里的马克是个宅男,一开始我无法想象吴彦祖这个看似有几分轻佻,魅邪的花花公子的面目如何去塑造一个有些木讷呆板的宅男。而袁泉那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我真不知道她将如何去处理一个神经质的角色。所以在我看见海报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屑的。

       但是,我还是看了,而且有一些喜欢了。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主色调不能太过于鲜亮,要么昏黄,要么黑白,喜欢蒙太奇,喜欢有动人的背景音乐的牵引,喜欢主人公的以自我表达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

       《如梦》似乎恰巧就是这样的电影。

       我喜欢《如梦》,首先喜欢上的是它的故事。

       我觉得它是现代版的《牡丹亭》,只是这一次不是从杜丽娘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柳梦梅才是讲这个故事的人。

       浅显的分析:一个叫马克的男人在梦里和一个女孩谈了一场恋爱,并且爱上了这个姑娘,幸而现实中又遇见了这个女孩,就而开始寻找的故事,这其中充满了偶然,碰巧,以及命中注定。更深层次的分析,爱情并非全部主导的主体,导演或是编剧可能更想表达的是当下都市人的压抑和孤独。

       女孩子的男友为什么会跳楼?马克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些都是隐晦的问题。但是在故事的某些环节也不见得处理的有多好。

       我一度认为马克是患了精神病(可见自己也可能丧失了一些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我不清楚导演或是编剧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能成功的将梦境处理到现实来,那么这部片子将陷入后现代主义和成为一部隐晦的文艺片的尴尬(虽然,它已经差不多是一部文艺片了)。七十年代的时候,法国出现了许多的先锋导演,题材多是隐晦,其中有一个导演根据“弗洛伊得”的观点拍摄了一部与梦有关的电影,但是太先锋了,很少有人理解,落得惨败。如果没有将故事落入现实,那么结果也是可怕的。

       我十分喜欢这个故事,到处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马克能遇见梦中的姑娘的事情又是何其的美妙呀。

       我觉得吴彦祖的表演也很出彩。电影里马克是具有两面性的,当然这也暗示现实中人的两面性。现实中的马克是一个头发蓬松,带着眼镜,胡子拉碴,不善言谈,只会讲蹩脚的中文的宅男,而马克梦境中的马克是一个西装笔挺,善言谈,中文流利的人,这两种马克,吴彦祖塑造的都很好。袁泉的表演还算到位,虽然我觉得她在第二个角色上了表演有些夸张了,但是也很不错的。

        最后,并不是很多人都喜欢这部片子的,大多数人觉得它很烂,我想这也是没有道理的,故事确实有些老套,一开始像是诡异的悬疑片,将人引入“袁泉”男友的跳楼事件中去了,但是故事“寻找”过程中的心情有点吊人胃口,而真正的高潮时“女孩再次出现在马克的梦里,告诉她也在现实中见到他之后的惊讶,失望乃至绝望。

        其实,这个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无非是现实和梦境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是绝望,绝望的是现实是现实,梦境只是梦境。马克至少是在现实中遇见了梦中的女孩,而我们大多数是无法遇见的。而他同样告诉我们人应该真实的活着,梦境只能是梦境,虚拟世界也只能是虚拟世界。

 短评

文藝得抽筋兒

3分钟前
  • 姬气猫
  • 还行

袁泉演戏太用力,吴彦祖没突破,剧情不知所云,某些细节还天雷滚滚,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打二星是我手软了。

8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较差

袁泉演的真不好。

13分钟前
  • 路灯
  • 还行

海报上的祖哥一如既往的帅,但实际片中,他憔悴颓废,穿衣邋遢,我不知道他接拍这么彻头彻尾的文艺片,是不是想要突破自己。可是袁泉这种歇斯底里的话剧腔调太抢戏。她是个为戏痴狂的好演员。可能我老了,可能时机不对,我些许悲凉地发现,要不是这两位演员,我肯定看不完这么节奏缓慢的电影。还好,结

16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还行

一般

19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宅男遇见两生花。

2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好台湾 好文艺 好神奇= =

22分钟前
  • linds_plumage
  • 推荐

理想中的文艺片

2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袁泉的演技,吴彦祖的国语,完全在一个水平上,袁泉太做作了,打了鸡血一样莫名其妙又闹又疯又神经,完全不知道她在干吗,吴彦祖国语真的是个障碍,当然,没人不爱他吧,换了刘烨演这个角色可能好点儿

30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做作的电影!

35分钟前
  • 龙哥儿
  • 还行

电影就是要好好说故事的。意识流浮于过多只会让人觉得故事太闷画面太唯美像是超长共鸣太少mv

37分钟前
  • ka‘ka
  • 还行

袁泉演的有点太用力了,好生硬啊。这个故事还是没能打动我。

38分钟前
  • 苏不西
  • 还行

假如女主不是袁泉而是周迅,或许会更有戏剧张力。但周迅已经在《明明》里分饰两角过,对手恰巧也是吴彦祖,所以袁泉还是最合适的女主人选。可惜两部影片的风格均大过于内涵,只能算是又一部超长版MV。

43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想法是好的,落实是有困难的,结果是有点失望的。女主角过了。最后那段舞还行,白衣飘飘的男和女。Daniel还真是帅的哩!

45分钟前
  • 紫风信子
  • 还行

好假好假

4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这应该是部话剧~~~~~~~~~~~~

52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还行

第一部让我想中途离场的片子 也就摄影还不错 整体就是小成本版的《无极》 遍布吐槽点

53分钟前
  • jj73浅之
  • 较差

沉闷到歇斯底里

56分钟前
  • y▓▓▓ton
  • 较差

虽然片子有些让我纠结,到是让我亲眼看见了吴彦祖,人超级帅说话也超nice,我鸡冻啊!

58分钟前
  • Wasabi
  • 推荐

感谢豆瓣主办方,喜欢袁泉的念白

1小时前
  • 起名儿不容易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