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女

HD

主演: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加斯帕德·尤利尔,梅兰尼·蒂埃里,莉莉-罗丝·德普,弗朗索瓦·达密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捷克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舞女 剧照 NO.1舞女 剧照 NO.2舞女 剧照 NO.3舞女 剧照 NO.4舞女 剧照 NO.5舞女 剧照 NO.6舞女 剧照 NO.13舞女 剧照 NO.14舞女 剧照 NO.15舞女 剧照 NO.16舞女 剧照 NO.17舞女 剧照 NO.18舞女 剧照 NO.19舞女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孤独舞女的惊艳舞姿

欧盟电影展中最喜欢的是《初恋这首情歌》,展映前就看了好几遍;最想看的是《我是布莱克》,可惜没买到票;唯一买了票去电影院看的是《舞女》,只是因为遇到的一些评价让我对它充满好奇。
影片让我想起《黑天鹅》,一样是对舞蹈执着得走火入魔,一样经历着虚幻现实的煎熬,一样的是舞蹈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
只不过《黑天鹅》是压抑而凄凉的悲剧结尾,而且剧情中糅杂了太多尔虞我诈;而《舞女》所寄托的是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肉体的与精神的自由,虽然影片也悲情,但结尾会让人感觉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另外在舞蹈的镜头设计上,《黑天鹅》也显得更加出彩。

其实很想再细细看两遍再慢慢地写感受,但今晚不断回忆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所以忍不住先写出来,怕遗忘。

01
从电影开始我就好奇这个脸庞棱角分明,五大三粗的女主会有怎么的性格。
她的家庭并不好,母亲离去,父亲酗酒,而她所生活的环境也造成了她孤僻而内向的性格。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一群人把她绑在绳子上,被马拖着她跑,这时的她表现出的是对生活的屈服。
她喜欢一个人安静地设计舞蹈编排歌剧,也有少女情怀。
我好奇为什么她会跟着父亲,而不是跟母亲去修道院。
唯一一点解释是洛伊其实和父亲的感情颇深。在她父亲被杀之前的晚上,她父亲装做陌生人邀请洛伊跳舞,而洛伊也调皮地和父亲一起扮演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此时的洛伊是眉开眼笑的。
她父亲也非常疼爱洛伊,说要为她建造最大的剧院让她出演,说洛伊会成为出色的舞蹈家。
我想父亲对她的期许,应该是洛伊后来很大一部分动力的来源。虽然影片并没有明显地说明她是不是因为父亲对她舞蹈梦的渴望,才那么执着地设计舞蹈,但在她父亲被人杀害,她把父亲直接在浴缸里焚烧时惊恐哭泣的表情,可以看出父亲在她心里其实举足轻重。
这和后面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

02
影片中洛伊的舞蹈生涯经历了挫折期、成熟期、低谷期、再到巅峰期的四个阶段。
有两个细节,洛伊前往纽约寻找母亲,在进入修道院的时候,往地上吐了一口痰;在巴黎她推荐伊萨多第一次舞蹈,进入舞台的时候她也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这两次吐痰我想是导演刻意为之的,除了刻画洛伊是不同于当时女性舞蹈的性格外,也是她在舞蹈生涯的两个低潮阶段的开始。
第一阶段是纽约时工作被潜规则,被修道院谴责,被另外的舞蹈取缔了她的地位,舞蹈设计也被抄袭。
在纽约的日子里,她的第一份平面演员工作受到导演的潜规则,而讽刺的是在洛伊问导演:你会强奸我吗?导演回答说:你想什么呢,我怎么会那样做。
结果下一个画面就是导演和洛伊做爱的画面,洛伊连道具服装都没换,此时的洛伊明白要得到更多的机会,必须献出什么,而这个导演也仅仅把她当做是泄欲的工具。

她的这次平面拍摄却激怒了母亲和修道院的保守人士,她们软禁了洛伊,对她进行洗礼。
而正是这段时间里洛伊没有去剧院演出,结果剧院的导演把她的舞蹈设计灵感,让另外一个舞者来演绎。
她咆哮着说她抄袭,但当时的法律并没有对舞蹈有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当她去找男主路易,但路易也帮不了她时,她偷了路易的钱去了巴黎。

在巴黎里她经历舞蹈的成熟期,此时的她成为当红的舞女,但她知道自己的外貌并不吸引人,她很自卑,她觉得人们只是喜欢黑暗灯光下她的舞姿,她甚至没有勇气去参加她的追随者的见面会。
后来伊萨多的出来,让她的舞蹈生活进入了恐惧的阶段,她着迷于伊萨多的舞姿,觉得她天性是个完美的舞女,她渴望于伊萨多能够同台演出,但其实伊萨多只是把洛伊当做是成功的垫脚石而已。
正是伊萨多的背叛,当时各种赤裸裸的金钱现实,以及高负荷的舞蹈强度,让她在巴黎的低估阶段一度走火入魔。
这个阶段和最后一场舞蹈演出成功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但其实她最后挺着要跨的身体的演出并不算完美,道具灯光损坏,她也没有那么饱满的体力能够跳出之前那么完美的舞姿。
她跌落舞台,要求打开幕布看看观众时,其实她以为自己已经失败了,但当看到那么多人起立鼓掌,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明白了舞蹈艺术并不会因为她的容颜而被人嫌弃。

这里说下,伊萨多是约翰尼德普的女儿,后来才发现。不过她演技的确算可以,把那种带有心机的伊萨多演绎的特别出色,特别是眼神。
没人胚子,特别漂亮。

03
洛伊和男主路易的关系一直让我捉摸不透,路易很有钱,但他却是生活的失败者。所以在整部电影里,即使他衣着光鲜亮丽,但眼神永远是空洞而低迷的。
路易第一次在后台和洛伊交流,舞蹈导演跟路易说,洛伊是非常难追的,而路易像纨绔子弟一样说走着瞧,于是用小伎俩骗到洛伊和他一起回家。

在整部电影里,洛伊和路易独处挑逗暧昧的次数形象中有五次以上(大概是五次,不太记得了)。
在之前每一次洛伊和路易单独相处的场景,环境的灯光都是暖色调的,温情的。所以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洛伊对路易并不排斥,甚至已经产生了依赖。有一场洛伊主动要献身自己,可是路易拒绝悄悄走了,我现在还揣测不到路易当时的想法。
而在最后一场,路易和洛伊将近三分钟的欢爱镜头,用的是冷色调的光,很显然是刻意为之的。因为此时洛伊经历了伊萨多以后内心非常煎熬,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追求的是谁,是什么,所以她让路易给她尝试乙醚,然后做爱。
这个时候的路易明白,洛伊并不是真情的渴求,而只是恐惧中洛伊的宣泄。开始时路易的眼神已经不同于以往,而是呆滞而失望。

很难说路易最后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受不了自己软弱无能,在纽约靠老婆养着,老婆死了还得靠洛伊还债;也可能是他沉迷毒品乙醚而患得患失,对生活失去了意义,所以最后用点燃乙醚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可能是洛伊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洛伊,他失去了唯一的依赖。

那最后洛伊的成功,是不是更加反衬出路易一个角色的悲情之处呢?

04
影片中,洛伊的几次舞蹈应该是最让人惊艳的了。
特别是在巴黎最成功的那场,我觉得灯光和舞姿都结合的非常美,也是整部电影里最好的一场。
洛伊的这种舞蹈形式注定了她必须锻炼出和一般舞者不一样的身体,她总是形容自己是五大三粗。
而她的舞蹈外在看来却是非常柔的,她需要轻纱的服装,需要柔美的灯光,营造出虚幻的情境。
内刚,外柔的形式,呈现出惊艳的舞姿。
有一次路易跟她说:你知道每一个舞者结束都得行屈膝之礼吗?
我忘记洛伊是怎么回答的,但她每次结束舞蹈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气力行礼的每次都被抬着下台。
但后来舞蹈结束,她的确行礼了。
洛伊在巴黎因为第一个舞蹈火起来的时候,她招收了很多伴舞和学徒,她训练她们的方式很特别,就是锻炼,而且是丛林的那种野性。
在这部分场景中,森林里他们排练时的舞蹈其实也特别好看,那种舞蹈艺术有别于优雅的舞姿,而是非常野性的美。

05
在欧盟电影展里,《舞女》并不算是最出彩的,但应该值得一看,值得细细品味。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挖掘,而且看过一遍,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误读。

06
也摘抄这句对洛伊•富勒的评价:

你所看到这个如痴如狂的跳着舞的,
奇妙的,梦一样的造物,
在她花一样堆叠的面纱下,
不停旋转着的画面,
时时刻刻千变万化。

 2 ) 难得的是她对所追求的坚定不移

一开始看完后,我对剧中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影片的意义并不是很清晰。女主是女同与这部电影的主旨感觉没有多大意义,而男主的存在又是想要表达什么呢?可能想要从侧面反映一些问题,但是又因为这些戏份将主旨带迷离了,或者说效果减弱了。不过看了其他人对电影的剖析后,就发现各种角色设定的原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

有人提到剧中女一和女二分别是各自领域舞蹈的先驱,其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这一路来对自己所追求的舞蹈的坚定自信。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坚定自己的舞蹈是美丽的。我想正是这种坚定自信感染了她的伯乐,她才对她成功毫不怀疑。平常我们很难能做到在一堆否定的声音中仍坚持自我,并不断为之努力。这应该是发明创新所必备的一种精神。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3 ) “我”与《La Danseuse》

•没有所谓艺术带来一切,而是艺术依附于经济的真实窘困。

•舞蹈始终属于视觉艺术,摄人心魄的舞台展现与真实生活里自我表象不自信的矛盾。

•舞蹈表现的核心是:看起来毫不费力的美。光做到这一点舞者本身就是牺牲。

•人生无常,情感也是,没有确切地归纳,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但想起或触碰时产生的感觉还是直击心灵。

 4 ) 《巴黎影舞者》電影觀後感

聖經馬太福音十四章一至十二節記載了下列事蹟: 希律王生日那天, 莎樂美的舞讓王大樂, 王答允希羅底女兒所需, 她受了母親唆使求王奉上施洗約翰人頭為謝禮。

女兒不時朗誦聖經莎樂美故事, 她覺得成就一件事要訣是心意堅定, 不懼艱辛, 縱使行為乖僻, 後人只會讚譽前人人生舞台燦爛光輝, 那會提及歷史名人不堪往事?

女兒憧憬莎樂美的魔幻舞姿可以傾倒王者, 答允所求, 奉獻母親仇敵首級, 她舉目所及盡是山野牛馬, 她就是等候一個誘引把熟讀的殺人典故契合她的安穩時光, 突圍而出。

就是一番父親酒後吐真言壯語:[我女兒會揚名立萬!]鞏固了女兒成名的志, 女兒明白這是父親對所出的酩酊抱負, 她本不以為意, 一次野外槍擊, 殺死泡在澡盆的父親, 血水浸父不見, 白瓷數處破口池水人血混成的紅水噴射, 女兒不埋葬亡親, 而是一把火焚燬了死在浴缸的父親, 這是導演利用對比強烈色彩譬如白色浴盆是父親躺下休息的靜逸、經孔洞流下的艷紅是生命的流逝, 橘黃火葬是父親大醉躺於草原, 女兒焚了肉身不會忘記因利招魂傷痛。自此, 女兒到了美國投靠侍奉神的教會母親, Louise志願是當演員, 她上門求聘, 攝影師拍攝裸露女模特兒與狗照片, 攝影師要Louise穿上中古騎士甲冑與女模特兒拍照, 她表情僵硬的搭著香肩合照, 色情成品要麼是攝影師的個人癖好, 要麼是饋贈巴結權貴的禁品, 更甚的是Louise為了試鏡, 她讓攝影師蹂躪了, 她穿上的白銀甲冑眩光射出的不忿臉頰是她要舞台威武的賣了貞潔。

攝影師教她要在試鏡時微笑, 她在首次演出的角色是通過催眠雙手伸出步行的次等角色, 她的裙擺跌下, 女配角情急智生, 她拿起裙子轉圈跳舞, 搏得台下一片掌聲; 負責人臉上的一抹微笑是他賞識女子引得滿堂大笑的急智, Louise的即興演出有本錢要求老闆批准她的嶄新舞蹈能夠踏上台版, 震動世界。

改了名字的洛伊(Loie)以她的雙臂支撐杆子揮舞衣衫原地迴旋擺舞, 白色是吸納世間顏色的導體, 色澤打在白衣, 素色帶領的各色教黑暗舞台斑斕萬變, 幻舞仙子雙臂宛如林間暗地蝶仙的翅膀拍動, 映照創新舞蹈不甘於後台揮汗的練習, 現代舞的七種色盤是讓觀眾造幻千國度的夢, 可是美國對新事物的觸覺不及法國, 新派表演只是舞台劇的間場演出, 它不會是大街張貼海報觀眾購票觀賞的常規表演, 老闆僅只賜予的是點綴正場的噱頭。新潮流舞蹈教母犯下母親宗教視為不潔辱神女扮男裝淫穢相片曝光, 母親強迫女兒受洗, 她發力壓下女兒的頭下水, 施浸牧師振振有詞的要魔鬼離開天家女兒肉體, 牧師信徒黑衣加身, 魔鬼喜於黑暗作惡, 耶穌像掩沒光照不及寢室, 女兒自願拍照爭取演出, 世上沒有坐下就有溫飽優差, 成名需要付出, 撒旦利用女兒脫離寂寂無名想法獻身, 也嘲諷自立門牆, 讀經唱詩, 不體諒女兒閉門, 只憑一張照片代天上的阿爸父定了女兒罪名的教派。

法國不愧是時尚之都, 東瀛和服照片置在大樓一角, 遠方藝人是否立足歐洲尚未可知, 當地還是給予不同膚色有志之士發揮所長, 洛伊於祖家發展不是順暢, 她遇上了說服老闆給予大量人力物資的伯樂Gabrielle Bloch女士, 她比洛伊母親更明白女子大志, 她憂心揮杆用盡了舞者氣力的長期疲勞, 她親自為她相中的人抹上止汗粉末, 她滿懷感動的看到台上獻上生命的舞, 就是這份賞她惜她的提攜, 讓洛伊要求加大燈泡強度承擔灼傷眼睛及時刻冰敷背患的不計報答知己。

洛伊打開窗簾, 陽光射入, 光令末落公子睜不起眼, 他所愛女子舉動教他體會天下沒有不成的事, 只有害怕面對困境的人只能活於黯然的不見天日。女子舞台的光是他處世繁華的萬花華火, 舞者的光隨著夢想難敵天意目不抵光的太陽鏡片, 渾身虛脫的厚衣保溫, 男人光、火應了女人逐漸的淡然點了他生命最後的火光, 美麗卻瞬息。

導演不必要加插伊莎.鄧肯(Isadora Duncan)與洛伊的同性愛, 無疑, 那場樹影婆娑通道的老師弟子接吻十分唯美; 鄧肯塗了洛伊口紅的性暗示自不言中, 她引誘會場紳士的桃艷本色對比格調不搭的白衣仙子是據為己有的行業取代, 編劇要是不以這樣的情色, 而是師徒理念不合決裂鋪陳倒不是二人的錯, 是後浪推前浪的物競天擇。

Patrick Chan寫於2017年5月28日。

 5 ) 再谈戛纳人气之作《舞女》:每个人欣赏艺术的角度和方式都不同

这部在奖项之外的人气佳作,一直带着两个标签: 1、约翰尼.德普女儿的出演

2、配受瞩目的导演处女作 <图片18> 相信在很多人心中,法国戛纳电影节就像是新浪潮、新电影、先驱者,还有艺术片的代名词。在这十天里,从世界各地汇聚来的电影创作者、影评人、媒体人,都是带着好奇的目光,去发现、去品评每年来到戛纳的各类电影。这里也许是接受度最高,尺度最大的殿堂级电影盛会了。从今年的《保持站立》《小姐》《玛鲁特》等影片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戛纳包容的气氛,抛开那些影评人眼中的高分佳作《胡丽叶塔》《毕业会考》等热点,还有爆冷拿奖的《我是布莱克》《只是世界尽头》《美国甜心》等等,还有一部在首映后就口碑爆棚、观众掌声雷动持续5分钟之久、明星帅翻红毯、美翻粉丝的电影佳作:《舞女》。

这部影片也是仅仅观影四天的小玄儿心中的最佳影片,原因只有两点:视觉表现和故事本身都非常抓人。当小玄儿特意跑到报箱资料区,索要电影宣传手册时,工作人员第一反应问我:“听说约翰尼.德普的女儿出演了这部电影,她表现的怎么样?”。而当小玄儿看到该片的男演员:加斯帕德·尤利尔,同样也是今年多兰的新片《只是世界尽头》中的男演员时。突然反应过来,这部《舞女》虽是导演处女作,但是演员阵容可以说是非常抢眼的一条风景。相信该片的制作方,打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一鸣惊人的目的来到戛纳的。

拙技与天才的碰撞 本片的女主角饰演者:斯特法妮·索科林斯克(Soko),与她曾出演的作品相比,她曾是小K,也就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前女友的八卦,让她更加的惹人注意。她在影片中饰演一位出身低微的农场姑娘,如何从一个美国乡下的无名女孩儿,转身成为法国巴黎的现代舞蹈艺术家:洛伊·福勒。对于她来说,被观众接受是她舞蹈生涯的第一部,而如何接受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更是她内心中的一道坎儿。 <图片15> (左起:导演、Soko、莉莉德普、梅兰尼·蒂埃里、加斯帕德·尤利尔) 可以设计并演绎出,19世纪晚期超前又惊艳的现代舞蹈的洛伊·福勒,却对自己的出身和才华,怀有强烈的自卑和怯懦。这让整部人物传记片中,女主人公的内心戏,更加的饱满,又充满矛盾和冲突。而洛伊·福勒在舞台黑暗的背景前,彩色玻璃灯光下的起舞,与她遇见另一位美国女孩儿:伊莎多拉后,呆呆的痴迷和无脑的盲从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片14> 影片中,约翰尼· 德普的女儿:莉莉 · 罗斯 · 德普,饰演了这位天生的舞者。她在影片中,呈现了自然派现代舞者的风范,随意的跟着音乐起舞,与环境里的物体和人物恰当的互动。轻盈如风,自然如水,是力量从腰肢到指尖,散发出来的,美的气息。除了舞蹈方面,瘦小的莉莉 · 罗斯 · 德普,在影片中,用她的一双大眼睛,为我们演绎了一位,看似崇拜洛伊·福勒的舞者,实则却把她当作垫脚石的心机女孩儿。 <图片13> 而女演员:斯特法妮·索科林斯克(Soko)本身,就流露着野性要强的一面,她在影片中饰演的洛伊·福勒,有着感受美的心灵和原创设计的灵感。而她自创的舞蹈,更是常人所不能及,双臂挥舞一米长的竹竿,持续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的拙技背后,却呈现出了我们前所未见的美。而法国人向来最懂得欣赏前卫艺术,洛伊·福勒一路从小剧场,走到歌剧院。她像练习拳击一样,练习舞蹈。她与莉莉 · 罗斯 · 德普饰演的伊莎多拉·邓肯,这种天生的舞蹈胚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拼命的隐藏,一个忘我的自然。 这部影片里,不仅仅是曲折的人物传记剧情,更是用人物的反向典型,露骨的刻画出人物的缺陷和自卑。正所谓,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要追求什么。洛伊·福勒与伊莎多拉的相遇和单恋,都像是命运的安排和讥讽,将洛伊·福勒一路拽到谷底,然后静待她自己站起来,走下自己的舞台,证明自己的存在。影片的男主角:加斯帕德·尤利尔在采访中说,导演拍摄舞蹈的过程,更像在拍摄拳击赛,猛烈的训练,加上拼尽全力的演出。而这部名为《舞女》的电影,确实给人带来的感受,不是柔软的丝绸和飘荡的花朵,而是顽强的自我展现和内心欲望的释放。 <图片11> 这也是为什么,黑暗中的洛伊·福勒一起舞,那种双臂挥舞出的生命力,以及变换的色彩和魅惑配乐,足以撼动大荧幕前观众的原因。如果说,伊莎多拉是忘我的自然流露出肢体的舞蹈,那么洛伊·福勒则是抛开生命去追求极致的美,她的舞蹈艺术,更加的强烈和浓郁,两位舞者更是两种极端的舞蹈艺术体现。这也同样抛给了观众一个问题,排除人物的喜恶,你又更能接受哪一种舞蹈艺术的形式?是大型器械的现代装置艺术加上原创苦练的新锐舞蹈?还是回归自然的更加纯粹的肢体舞动? <图片10> 在艺术的殿堂鉴赏艺术 影片带来的,对于艺术和舞蹈的鉴赏与欣赏的多元化,其实更能在戛纳的这个艺术电影的圣殿里,被更好的扩散并引起关注。每个人欣赏艺术的角度和方式都不同,究竟洛伊·福勒的舞蹈算不算艺术,而她的付出又值不值得,她到底是身陷在舞蹈类型的局限里,还是她开创了一个狭小领域里的无限可能?19世纪晚期的观众和如今21世纪的我们,鉴赏艺术的角度和方式,是否有所不同,品味和眼光,是否就更高一筹,还是更加的客观包容,就要看每个人的对该片的真实感受了。就像在戛纳,影评人和评委会欣赏的电影,也许全然没有交集一样。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心中的最佳。而对于舞蹈艺术和舞蹈艺术家来说,每一位在台下鼓掌的观众和欣赏她们的人,就是她们存在的意义和证明。对于电影和电影创作者来说,也是一样。 <图片9> 影片中,当最重要的演出因事故而被迫中止,摔下舞台的洛伊·福勒,依然得到了歌剧院里无数观众潮水一般的掌声。这才是令她,重新在骄阳和月光下,自信微笑并且自由起舞的缘由。即便影片的故事,从剪辑到转换,由于有着太多的人物和情感线要交代,而显得有些繁杂,但是通篇还是给人留下了,每一次舞蹈,都推进着主人公:洛伊·福勒,一点一点到达极限,并且触及自己的底线后,再一次从失败里爬起来,重新树立自信的过程。她的顽强与抗争、舞蹈与人生,都更让观众体会到了那种,肉体疼痛般的用力和炸裂一般的美轮美奂。 <图片8> 他不是Gay,他迷倒众生。 充满疼痛又辛苦的成长历程中,洛伊·福勒的一段异性情感关系,更是让影片在开篇不久,就抓住了观众的目光和好奇心。当一位穷苦人家出身的女孩儿,遇上一位痴迷自己的法国贵族,两人的关系立即就引起了人们的遐想。如果说洛伊·福勒的舞蹈经历,更像是飞蛾扑火的话,她还一路燃烧了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一切。 <图片7> 父亲的意外死亡后,进入她生命的第二个男性,除了剧场的老板,就是来自法国的贵族:路易斯。由法国男演员:加斯帕德·尤利尔饰演的男主角,一如既往的鬼魅和迷人。他的帅气和伤疤,从未影响他的演技发挥,从《少年汉尼拔》到近期的《圣罗兰传》,他不愧为今年戛纳《舞女》和《只是世界尽头》两部大热影片的红毯焦点。他左脸上特有的“酒(刀)窝(疤)”,更是为角色注入了亦正亦邪的气质,怕光、嗑药、痴迷女性的肉体,以及一切美的事物,路易斯确实是很多贵族怪癖和纯真之心的集合。 <图片5> 路易斯和洛伊·福勒的一段,不正常的异性关系,掺杂着太多的迷恋、依赖,以及难以割舍的情谊。洛伊·福勒对于路易斯的依赖和无情,路易斯对于自己的生无可恋,都是令影片悲情的元素和戏码。在路易斯怀里哭诉着,如果没有了舞台和舞蹈,就一无所有的洛伊·福勒,令人想起《NANA》里,没有歌声,就没有了一切的歌姬蕾拉。她们最美的那一面,也是她们最脆弱的一面,这一切,只有洛伊·福勒的心灵伴侣:路易斯懂得,所以他对待洛伊·福勒,更多的是溺爱、不语和顺从。只能说,加斯帕德·尤利尔的演技,又精进了。深夜树林里的疾驰,一甩手的火焰,令人印象深刻的如同《飞鹰艾迪》里,狼叔弹飞的那一颗烟头。 <图片6> 没有人记得她,正是我创作的源动力。 影片资料中说,当女导演:斯蒂芬妮·迪·朱斯托,看到洛伊·福勒的故事后,这位美国农场女孩的故事,鼓舞了她第一次拿起导筒,创作并指导这部人物传记影片《舞女》。洛伊·福勒野生的,对于美的观察,以及她对早期综合舞台艺术的尝试,都令她不该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艺术家。而如今几乎没有人记得她的是谁,更是成为了导演:斯蒂芬妮·迪·朱斯托,作为一个女性,更加的想将这个故事搬上大荧幕的初衷。 <图片4> 早在19世纪晚期,洛伊·福勒让单一的舞蹈艺术,扩展为新技术的舞台,数学、化学、灯光舞美,都在她的设计整合下浑然一体。影片在导演和灯光师、摄影师的努力下,将并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留下来的舞台表演,重现在了大荧幕上。而那些在舞台背后,清晨与黑夜里的伤痛和眼泪,更是指向每一个荧幕前的观众,谁不曾在暗地里默默努力,又总是自叹不如的看着那些镁光灯下,所谓的天才们,如何聚焦了世人的眼光,而每一个人都是世俗眼光和阶级偏见的受害者。相信影片之后,长达五分钟的掌声里,一部分是为了主人公奋力突破、重拾自我的精神,一部分是对主创们重现故事的敬意。

《舞女》影片最后的字幕里说,有人评价洛伊·福勒是生长在黑暗里的花朵,而这部电影的意义,更像是在说,这颗在污泥滋生的花朵,全因你的欣赏而绽放。 <图片2> 2016年5月31日 小玄儿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6 ) 化茧成蝶



影片首先描绘了一个美国西部的场景:一个女孩在农场上帮忙,闲暇之余就朗诵着《莎乐美》的台词,沉浸在即兴表演的快乐中。她生得并不很美,身材高大,面部线条带有几分刚硬,连眼神都透着倔强。女孩富勒的父亲住在偏远的乡村地区,酗酒,淘金,过着任由性情的生活。富勒的母亲则是现代宗教文明的代表,教会严格克制的作风在她身上体现到了极致。这两者的相遇,仿佛希腊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撕裂与融合,富勒便是这种融合的体现。

  在一次救场行为中,富勒意外获得了灵感与启发,用一袭白衣创造出惊艳了世人的花之舞,并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改良服装,引入灯光、镜子等现代剧场手段来完善自己的艺术。当剧场的老板轻蔑地宣称舞蹈只是娱乐时,她微微一笑道“我要的比这更多”。与其他舞者的灵动不同,富勒的舞蹈很大程度上出自于生命原初热情的挥洒。她在森林里与一群孩子奔跑、舞动,连动作的名称都充满自然的气息,“芦苇”“龙卷风”“青蛙”。在舞袖之间能看到她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是一种源于生命本身的能量与活力。

  影片塑造的另外两个主要人物,则为富勒形象的刻画起到了烘托对比的作用。男主路易斯可谓刚好是富勒对立面,当她一无所有为梦想而挣扎时,他在贵族的头衔之下过着奢靡而空虚的生活。或许正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生命缺失的那个部分,金风玉露一相逢之中,他用自己的财力给了她去法国完成梦想的机会。当她在舞台上受到了观众的肯定,他却点燃了车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邓肯则是富勒的另外一种对比。她生得纤细乖巧,带有着文明社会的优雅与心机。当两人在林间亲吻时,富勒褪尽衣衫,邓肯依旧长裙曳地;当富勒邀请她共舞的时候,她却开出了商业价码。在真实的美国历史上,邓肯是现代舞的创始人。然而在这部影片中她的形象却相对负面,成为与富勒相对而生的,为现代文明所包装的存在。

  影片的最后,富勒原创的舞蹈终于得到专利,既照应了剧中舞蹈被剽窃的情节,也为这部有些伤感的影片增加了几分脉脉温情。影片承袭了法国电影一贯的柔和色调,整体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对艺术追求的歌颂,是影片所着力刻画的一个部分,但影片的容量却远不止于此,相对碎片式的表现之下,是对社会与人性复杂的折射与深省。

  历史上,富勒是现代舞的先驱,她对现代剧场灯光、舞美的应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影片中,她的舞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震撼。1900年《洛伊•富勒的剧场》一文中,人们曾这样评价富勒,“你所看到这个如痴如狂的跳着舞的,奇妙的,梦一样的造物,在她花一样堆叠的面纱下,不停旋转着的画面,时时刻刻千变万化。”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最初在中场休息时的那一舞。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闪光的镜子,甚至连舞衣都那么笨拙,然而她的舞是那么本真,那么质朴而源自内心。

 在她一舞成名的时候,她蜷缩在门后不敢与舞迷见面。正如路易斯所说,“其他舞者在最后都要行屈膝礼的,然而你却连鞠躬都没有。”在绝美的舞姿之后,她留给观众的永远是遗世而立的背影。她深深的自卑中,是对现实不带任何幻想的洞悉:“脱去这身舞衣,我什么也不是。”然而当最终从高台坠落的时候,她挣扎着屈身从幕布下走出来,走下舞台,走入观众席。她说,“我要看看他们”。接受人们的拥抱、鲜花与泪水的同时,她也接受了自己,拥抱了并不完美的现实。

        白色的衣裙是蝶的白翼,这一刻,我看到了一个怀着梦想的美国西部姑娘,在风雨中化茧成蝶。

 短评

那几段舞全是生命 也是3星电影的救命神药 最大的胜利在于 从头至尾 我们都相信 导演对舞者有无上的尊重 把她们的喘息 伤痛和喜悦都拍得很美 于是这种信息自然而然传递给了观众

9分钟前
  • RITA
  • 力荐

今年目前看过视觉效果最美的电影。构图美到极致 古典画作中的场景 镜子是符号 镜中舞 光影的投射 舞动的身体 光之蝶 流动的灵气 克制的情感 精致到每帧 五感的蜜 目不转睛 电影讲述其从父亲离世时的谷底开始一路攀爬,依托舞蹈成长 自我蜕变 驾驭人生 情感的开放与表达…

10分钟前
  • 鹿不鹿
  • 推荐

作为传记片本身非常套路,也缺乏亮点,大概唯一的看点就是几段舞蹈的展现了,非常亮眼,也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地方。另外,还是第一次看德普女儿的表演,还是挺灵动的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三段舞蹈绝美,从惊鸿一瞥的炫目,到盛装出场的震撼,再到孤注一掷的悲壮,一个为舞台而生的舞者,蜕变成为艺术疯狂的舞痴,令人动容。画面像是让德加的画有了生命,特别是白衣舞女们在林中起舞的段落,恍如羽化而登仙。加斯帕德太亮眼,他眉目低垂一落寞,满天繁星都要为他黯淡了。

19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舞蹈是亮点

20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在维瓦尔第四季组曲中开场,一副奔着Immortal Beloved去的气势,但缺了点制胜力度。光之蝶和镜中舞都美到窒息,所有模糊的感情戏在细节上都表现出极大张力。男男女女的眼睛都看遍,最后才想起忘了看自己。

23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在舞台上她裙袂飘飞,似下凡的精灵;在爱情里她一丝不挂,如卑微的小丑。你的人生如一场声势浩大的舞蹈,纽约受洗巴黎圆梦,观众座无虚席,光影幻灭间却无人知晓冰水里那麻木的肉身、痛苦的灵魂。完美呈现年度最惊艳的大银幕画面,长袖之舞叹为观止惊为天人。又将福勒与路易、邓肯的情爱纠葛暧昧描摹。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的,那几场舞蹈戏配合古典乐还挺感动,女导演处女作不太了解真实人物的情况下关系是拍的挺乱的。女主不错,尤利尔演这种角色很轻松,德普女儿真是太好看了。法国文化中心完整无遮挡版。

30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3.5,导演筹备6年的第一部长篇作品交出了很有诚意的答卷,运镜老练而颇有个人味道,但对于近两个小时的传记片容量来说,剧情起伏不够,线条不够明晰,略显冗长。soko演技扎实,导演介绍其舞蹈部分均为本人演绎;德普女儿还需努力,但美的让人惊喜!

32分钟前
  • Ludovic 刘
  • 还行

不知道导演是没怎么深度做人物的功课还是就是要夹带私货,不是搅姬非要硬塞,外加黑踩同行。本来福勒和邓肯的理念就完全不一样,福勒还是在改革的基础上复兴classic dance,邓肯就完全是要摆脱古典的约束,现在看来是各有各的美,但当时意义绝对不一样。优点就是拍得真美!

33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还行

Gaspard真是美到令人流泪

38分钟前
  • 还行

能够看到主角身为舞者的不易,几段舞蹈是亮点

39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推荐

@bjiff. 本意是想看soko和lily-rose depp两个幺蛾子同场竞技,结果眼睛(果不其然)全被gaspard ulliel吸去了……天啦他为什么这么美,这样的家世中落毒虫深情小公子请给我来一打……(认真地说,这个电影交给简坎皮恩来拍应该还会更好看一些。

41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推荐

三段舞蹈是真的美,每一下衣袂的飘动都是舞者对舞蹈的狂热。男主是真的帅,女二的表演确实灵动,原来是德普的闺女。

46分钟前
  • Odair
  • 推荐

加入女同情节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喧宾夺主。电影应该是关于女性,关于跳舞,关于将舞蹈升华成视觉的艺术:洛伊·福勒的表演就像繁复主义开出的魔花,包含着她对美的极致追求,其他都只是路过。PS终于知道德普为啥现在一路扑街了——灵气都过给了女儿...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黑暗中绽放的梦之花,舞台上失落的血色馈赠,舞蹈场景美得惊心失声,如兀自飞舞翅膀通透的闪蝶,如水粉画笔蘸水晕染的色彩,天赐才华与机缘,倾尽全力不计后果竭力盛开在灯光下,过早耗尽人生能量;就是感觉剪辑稍显突兀,节奏过于匆忙,若能放慢步伐,折去旁枝末节,刻画入微,会更显水准

54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4 惊喜,好莱坞传记类型片的扎实之作,对福勒舞蹈艺术的再呈现美轮美奂,让人惊叹,虽说对其感情线的处理略显粗糙却与其舞蹈事业的起步发展转折结合的恰到好处。加斯帕德全程三件套晒优雅不能更迷人,德普女儿角色抢戏不断婊相毕露。“面瘫女”前女友Soko本色出演,有两段亲密戏不能更香艳。

5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舞到极致的美,舞者对舞蹈的热爱令人敬佩。

60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绝望地自卑地拼尽全力地绽放,就像Loie第一支舞一样令人惊艳。她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舞者,舞于她是海浪中偶然抓住的求生万幸的舟。

1小时前
  • 巫眠
  • 还行

影片还原了19世纪的女性舞蹈艺术家:洛伊·福勒的多元化舞台表演。从逆光闪耀,到四色灯光的变换,再到镜像的背景。她无时无刻不在捕捉美丽的事物,再用生命向人们展示极致的美。而她一段不能用世俗关系界定的男女关系,之后又遇见了自己反向舞者的命运,更是影片中窥探人物灵魂的线索。这部影片的魅力

1小时前
  • 小玄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