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

HD国语

主演:王莉雯,吴朋奉,陈家祥,陈泰桦,太保,张诗盈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父后七日 剧照 NO.1父后七日 剧照 NO.2父后七日 剧照 NO.3父后七日 剧照 NO.4父后七日 剧照 NO.5父后七日 剧照 NO.6父后七日 剧照 NO.13父后七日 剧照 NO.14父后七日 剧照 NO.15父后七日 剧照 NO.16父后七日 剧照 NO.17父后七日 剧照 NO.18父后七日 剧照 NO.19父后七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父后七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得到父亲(太保 饰)去世的消息,女儿阿梅(王莉雯 饰)从台北回到乡里,和哥哥一起为父亲操持后事。在师公严格指挥下哭丧,折纸莲花的唠叨妇女们,被太阳晒爆的罐头塔……阿梅时时被荒诞的乡下丧葬习俗、彼此联系诡谲的乡里人情弄得哭笑不得,与父亲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成年以来的二人 疏离,在回忆中才慢慢贴近。繁琐冗长、笑多过泪的丧事终于处理结束,阿梅独个回到城市繁忙生活。几个月后,阿梅过境香港机场,习惯性想买一条“黄长寿”烟给父亲,突然惊觉父亲已经不在了,一直没好好流过的泪此刻终于决堤……本片改编自“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散文作者刘梓洁亲自执导Scarlet Hill(越南剧)鳕鱼角第一季白首相知依法相爱让阳光晒满家爱的追踪金矿的赌注远征篇 第四季愤怒的黑人女孩与她的怪物极度危机2004我家那小子第二季追击巨怪搞错人(原声版)我的机器人男友智取威虎山云之舞大梦西游2铁扇公主无敌少侠:原子女侠伊芙欧拉走出去妄想学生会千人斩粤语曼联之路盲拳怪招漂洋过海爱上你青春爱欲吻千分之一茜茜公主国语别叫我哥哥黑暗之课愤怒青年暗夜哭声镖行天下前传之库丁之谜思美人要活着去天堂狡猾的爱寻找1967的女神军情五处第五季偷天陷阱

 长篇影评

 1 ) 越头看,阿爸是山

台湾人擅长打软糯清新又甜香的温情牌,类似的亲情故事,日本和台湾的师傅掌控都是好料理,拍《母亲》的山田洋次今年出了《弟弟》,喜欢日本人谈父母爱男女爱朋友爱的时候,那种不动声色的温婉力道。大陆也从来不缺好看的亲情片儿,今年拍完《我们天上见》朱旭宣布封镜退出江湖,这位国民老父亲成就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只能回头把《洗澡》跟《刮痧》再看两遍了。台湾去年有《不能没有你》和《爸,你好吗》,戴立忍和张作骥也都没闲着,分别在09年和10年金马折桂。可能也是亚洲人含蓄内敛生性使然,那种从心灵末梢暗涌出来的与父辈之间的情感撞击,不似大刀阔斧直来直往的美国人,是到最后一刻手起刀落,击中心里要害,迎面而来措手不及。

今年的金马《当爱来的时候》占了大部分版面,《父后七日》入围多项,最后拿了一个改编剧本和男配角,加上海报不够视觉系,一直到这片子口碑起来了,我才找了一个下午慢慢看,这当中出门一趟隔了五六个小时,特意把结尾留着回来看完消化,这次不是我懒,是头一次觉得电影可以像连续剧一样让人舍不得一次看完......剧情介绍很容易让人想到英国人拍的那部《葬礼上的死亡》,那个失控的笑点和泪点我参不透。

电影从葬礼各种相关次要人员身上掀角,这些人呈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荒诞,青紫色烟雾笼罩中的道士,背影神秘双目放空,负责葬礼综艺(这词儿我也第一次听说)的道士女友,对着后视镜涂满血红色唇膏,说着“你不知道我是专业哦,哭无目屎”,来了一段异常专业亲人般的嚎哭,全无经验的女主角和哥哥手足无措,儿子放在父亲胸前的生前爱物是一沓女性裸体杂志,迟到的表弟无声无息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在灵前,五音不全像学校开学典礼却又超龄的仪仗队,在田野里道士神秘地表明自己诗人的身份,这场葬礼从头就伤感欠奉不靠谱得厉害,而明明要说的是世上最亲的那个人去了。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就像少年时要去打拼。”

随着道士这段动人的串词,女主角和哥哥开始了程序性的忙碌,该哭的时候含着半口米饭叼着牙刷也愣头愣脑生往上扑,服从指挥一步不错,直到流程进行到最后一天前夜,她跟哥哥躺在地上,说:“以前人家说,累了要哭爸,原来,哭爸真的是这么累人的一件事情”,二人相视大笑不止,这是一松,结尾处一段完全出自原著的旁白,整个人剑拔弩张情绪崩溃:“是的,我常常忘记,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的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这个半秒钟的念头,让我足足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系紧安全带的灯亮起,直到机长室的广播响起,传出的声音仿佛是你。”唔,这又是一紧,于是,他就这么灰飞烟灭。女儿在出殡的时候,一有机会就抬头寻他。

可你在哪里。

最动人的一段,女儿背着父亲的巨幅遗像,骑着摩托在他曾经载自己的路上飞驰,她也曾经是载着父亲在后面,学着骑这辆摩托车,而今身后只有一副有他笑容的彩色照片,依然背靠着自己,那一瞬间我眼泪扑簌簌就掉了下来。一场滑稽荒诞又深情无比的告别,就像所有思念一样,可能排山倒海的出现,可能奔波辗转到忘记,但,他就一直在那。

那些刻意经营的深情和努力庞大的爱恨我觉得很难动人,越是那种咬牙硬撑背后的软弱无力,平淡生活之下巨大的能量和决心,琐碎日子里的喜怒哀乐,总是能击中我的要害。最美妙和最有力量的情节,历来都在最微小的生活和最平凡的人物。最近看过最喜欢的台湾电影是陈玉勋的《爱情来了》和《热带鱼》,分别拍摄于1998年和1995年,以他为代表那个时期的台湾电影,没有无病呻吟的超龄青春,没有廉价稀薄的文艺伤痛,有的是大人的眼界和小孩的天真,今年他有一部三个导演合拍的《茱莉叶》入围金马,还现身颁奖打了个酱油,十六年了,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出那样的作品。今年的《父后七日》我觉得比去年《不能没有你》好太多了,刨去有点局促混乱的视角切换,砍去一部分累赘不靠谱的絮絮叨叨,也许还能更好。

《父后》有一张好听的OST,开场就是Harry Belafonte的《Hava Nageela》,是一首歌颂丰收节奏鲜明噼里啪啦的以色列民歌。我前几天听了好多遍方文山填词的《阿爸》,他说:我们在长大守着家,守着那温馨的烛光下,沉默安静的对话,越头看阿爸是山。

唔,他就一直在那呢。

 2 ) 有时候,我会忘记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拚。” ——《父后七日》

有时候,人在电影院,我却会忘记自己是在看电影。黑暗的空间中,眼睛看着前方的一块光亮,那更像是在看自己,看经历过的人生,看那些长长短短被投射到了银幕上。

盖伊·马丁《我的温尼伯》结尾,电影从温尼伯的风物景貌回归到了家庭亲人。听上去,絮絮叨叨的梦呓话语终于要结束了。那一刻,导演本人的旁白声音变得更加深情。到底是记得还是不记得,他对记忆产生了怀疑——说有时候自己忘记了哥哥离世,忘记了父亲在他21岁的时候走了。雪花一般的斑点划痕,白雪飘零的温尼伯,我的故乡。有时候,当你太想念一个地方,照片上的背景变得比照片里的人更重要。看到一家人的合影,加上那样的画外音,不知道该说这部影片是太私密还是太感人。

几乎可以说是巧合,《父后七日》结尾,当朋友问起丧事,女儿说,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从某天听闻死讯的毫无防备到某年某月某天毫无征兆的泪水决堤,这中间,电影用群像和多视角记下了丧葬期间的见闻录,牵扯出女儿、儿子、侄子和道士的内心波澜和各自故事。

一开始,我觉得既然这么个人又像散文体,电影应该是深情回首,女儿与父亲,往事点滴,慢慢落在心头。当女儿和道士一起念到: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拚。真是平平淡淡,句句上心。由此,我愈发明白了一件事,丧葬过程对当事人和旁观者永远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就好比无人光顾的地摊上,女人和父亲唱《伤心酒店》,悲伤谁人知,痛苦吞腹里。

我忘不了小时候家乡的出殡队伍,西乐腰鼓队、花圈大挽联。当时真觉得诡异,死都死了还讲排场。后来才慢慢懂得,有些东西真的只是作与外人看的,私底下还会为借钱治丧兄弟翻脸。这一切还真是传统文化闹的,不过再闹,比起旧时的繁文缛节,头七十四天到三年服丧,那今时今日的葬礼还是简短了一些。

在这部电影里,死亡的到来是那么正常的一件事。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准备,但是其他人马上可以开动,这就是群体的力量。寻常生活的每一天,总有人都在遭遇死亡,可是多数人浑然不知。师公和尚轮番来,看到这些片段,我想起了大体类似的故乡。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忠实记录,那些不可思议的习俗,说跪就跪、要你哭就哭,请人哭丧还有不同哭法;那些完全不合时宜的玩笑,PS遗像、三人往事、爆裂啤酒罐,直欲把葬礼变成一个搞笑舞台。中国人的红白之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别扭。喜事搞得别人下不了台,丧事又搞得别人动不了情。

轻描淡写的议员和小护士,寥寥几笔,《父后七日》变得不是那么悲悲戚戚,整个族群和村落变得清晰可辨。我一直觉得,影片希望观众的情感是克制的,从而能接受女儿在结尾突然到来的情感崩溃,得到一种清醒的感动。要知道,女儿在七天时间里也不是天天以泪洗脸的,有时候还滑稽可笑。哭得越卖力,不代表你和长辈的感情深。你不哭,那也不代表你冷血没感情。在女儿难以入眠的晚上,我一度甚至希望《父后七日》可以安放点恐怖因素,就像《童年往事》里的黑猫,对死亡有所敬畏和恐慌。后来也想明白了,那边是小孩子,这边是有足够心理抵御的成年人,所以一路下来,也只是身体上的疲惫劳累更多。

除了那段父女合唱,父亲骑车载女儿回家一段也是《父后七日》的精彩一笔。太保饰演的父亲更接近于常人喜欢的一类,比《爸,你好吗》的动物园一段强了太多。他其实记不得女儿生日,平时幽默笑呵呵,没啥大作为。学开车的桥段也常见于其他电影,而挂画像那段就别有用意(在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里,走队伍拿画像的都只能是男性子孙)。画像是父亲,倒挂画像就出现了虚拟的一幕,父亲倒坐在后面让女儿载——对应了之前的学骑车。就如原著和电影一样,女儿用个人仪式完成了对父亲的祭奠。而同样是这部《父后七日》,它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奔丧往事和定格在51岁的父亲。有些东西不能忘,或许,也不会忘。可为什么有时候,我依然会忘记……

【外滩画报 见刊有删减】

 3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金马奖说《父后七日》展示了台湾独特的丧葬文化,看完整部电影,我倒是觉得,其实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这样的丧葬文化都差不多,也无所谓文化吧,所谓条条框框多了,就成了规矩,所谓规矩多了,就成了文化。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头七这样独特的安排,死者魂魄会于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类似这样的规矩不胜枚举。

父亲的死,女儿的回忆是主线,父亲生前的影像穿插在女儿的回忆之中,主要包括路边摆摊唱歌和开摩托车,道士和徒弟是副线,还有议员、阿琴、小护士等人的拜访,影像不多的展示了父亲,一个和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样的父亲,平凡艰难而又卑微的一生,虽然少不了死去的黄色画报、绯闻流传的小护士,讲的是“葬礼综艺事业”,说的人情家常世故。
与其说是电影,更不如说是温情小品,台湾电影一贯的大量长镜头的使用,画面影调的刻意装扮,多种音乐的杂糅交错,人物简单而又错乱的关系,是个道场更像个众生展示群像的过场,一边是作法场的道士。“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和尚们下了新一代福克斯轿车走场子,道士们忙于专业的指点丧葬规矩,孩子们途中还忘不了敷个面膜,最温情的当然是最贴近死者的,常年在外的女儿和一贯做死人生意的道士。

既然是温情小品,导演还是由比较多的设计的,除了断断续续略显刻意的笑料,最有诚意也最打动人的一段,是女儿背着父亲的巨幅PS照片,骑着父亲曾经用过的摩托,中间几经周转最后只好把父亲照片放在背上。陶渊明给自己写的《挽歌》说“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当摩托车飞驰过,镜头叠画父亲生前的笑容,让人动容和落泪。

最该悲痛的女儿频繁地被各种恶搞,半认真半怀疑求学求道的摄影师,半道士半诗人的阿义,用诗人的那句“我干天干地干命运干社会,你又不是我老爸,你管我那么多!”当一切归于平淡,悲伤的人儿已经离开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女儿,在真正远离家乡永远离别父亲之后,情绪在机场得到了大爆发。个人觉得最感慨的是见识了各种生死的道士,火车开过去之后,当大学生摄影师和椅子上的群众演员已经乘火车离开的时候,他静静的呆在那边,并非我们所一贯理解麻木和冷血。

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是让我们参透了生死,才会更好的领悟生的意义,父亲说,女儿,请你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导演说,观众,请你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即将启程;这是电影的意义。

http://t.cn/aRRC7B

 4 ) 我经常忘记,忘记你已离去。

《父后七日》,一场传统的台湾农村的葬礼。没有煽情,没有悲戚,没有天天以泪洗面,只是有一些滑稽的桥段,有一些温馨的回忆,有一些淡淡的亲情,不免让人诧异,父亲的葬礼怎么如此轻松?

道士说对儿女说把你爸爸爱吃爱玩的拿来,女儿拿来了几包黄长寿烟,儿子拿来了一本裸女封面的杂志。看到这一段我笑了,想着这是多么有爱的一家子啊!

女儿说,我和哥哥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不该哭。于是她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被要求哭,有一场是她满嘴米饭还没咽下去就跑去哭,结果一嘴的米饭都掉到棺材上,她用手抓起来又塞进嘴里,似乎很搞笑一幕却看得我很难过,想着她内心该是如何的伤心呢?

女儿对哥哥说,我以前听人家说,累得像哭爸,原来,哭爸是这么累的事情。于是哥哥打她的头,他们一起大笑。而这笑声背后掩饰着多大的悲痛,有些时候笑声和悲伤是成正比的。

女儿骑着摩托背着父亲的遗照行驶在那条她18岁生日那天父亲带着她经过的路上,那一日她吃着唯一的肉粽,父亲第一次教她开摩托……那些只属于他们父女俩的回忆。


“在某班从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影片最后,女儿的这段独白让我深深的感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承载的是太多太多的思念。

女儿曾在朋友面前说起父亲离世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我也经常忘记。”其实她是把后半句藏在了心底:“忘记你已离去。”所以会蹲在没有人认识的机场角落不能自已的哭泣。有些人就是这样,在熟人面前若无其事强颜欢笑,只在陌生的人群中旁若无人的表达悲伤。

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总觉得离世的人其实并未离开,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只是见不到面了而已。所以对于死亡,我一直说:生活在别处。我觉得那只是生命换了一种模样,彼此不在一个空间而已。


《父后七日》让我想起《入殓师》,都是关于死亡,都没有过分煽情,都看似轻松幽默却隐藏着沉沉的悲伤。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那些平凡的话语,那些内敛的情绪,都让我深深感动。



今天是感恩节,要对我的父母说句:谢谢!他们很平凡,就如电影中的父亲,但是他们不会如片中父亲那样忘记女儿的生日。每年妈妈都会打电话来告诉我哪天是我农历的生日,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这一代都不记农历的日子,而对他们来说农历才是真正的生日。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比你们更爱我,所以这个周末我会回家陪你们过我的生日。(想起去年因为好友们给我过生日而没有回家,妈妈特地做的菜也没吃,虽然她没说什么可是我想她一定有点难过,所以今年我要狠狠的吃回来!)

还有要感谢的,我想应该是你。让我遇到你,让我爱上你。

 5 ) “父后七日”原著散文

       “父后七日”原著散文
  作者:刘梓洁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葬仪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对你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这是第一日。
  
  我们到的时候,那些插到你身体的管子和仪器已经都拔掉了。仅留你左边鼻孔拉出的一条管子,与一只虚妄的两公升保特瓶连结,名义上说,留着一口气,回到家里了。
  
  那是你以前最爱讲的一个冷笑话,不是吗?
  
  听到救护车的鸣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种是有医~有医~,那就要赶快让路;如果是无医~无医~,那就不用让了。一干亲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时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战你:如果是无医,干嘛还要坐救护车?!
  
  要送回家啊!
  
  你说。
  
  所以,我们与你一起坐上救护车,回家。
  
  名义上说,子女有送你最后一程了。
  
  上车后,救护车司机平板的声音问:小姐你家是拜佛祖还是信耶稣的?我会意不过来,司机更直白一点:你家有没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点头。司机倏地把一张卡带翻面推进音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么?难道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谬的一趟旅程已经启动。
  
  (无医~无医~)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诉你。男护士正规律地一张一缩压着保特瓶,你的伪呼吸。相对于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种复杂又专业的治疗,这一最后步骤的名称,可能显得平易近人许多。
  
  这叫做,最后一口气。
  
  到家。荒谬之旅的导游旗子交棒给葬仪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邻右舍。(有人斥责,怎不赶快说,爸我们到家了。我们说,爸我们到家了。)
  
  男护士取出工具,抬手看表,来!大家对一下时喔,十七点三十五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们能说什么?
  
  好。我们说好。我们竟然说好。
  
  虚无到底了,我以为最后一口气只是用透气胶带黏个样子。没想到拉出好长好长的管子,还得划破身体抽出来,男护士对你说,大哥忍一下喔,帮你缝一下。最后一道伤口,在左边喉头下方。
  
  (无伤无痕。)
  
  我无畏地注视那条管子,它的末端曾经直通你的肺。我看见它,缠满浓黄浊绿的痰。
  
  (无病无煞。)
  
  跪落!葬仪社的土公仔说。
  
  我们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装打领带戴白手套与官帽。(其实好帅,稍晚蹲在你脚边烧脚尾钱时我忍不住跟我妹说。)
  
  脚尾钱,入殓之前不能断,我们试验了各种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L形,搭成桥状,最能延烧。我们也很有效率地订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点到两点,我哥两点到四点。我,四点到天亮。
  
  乡绅耆老组成的择日小组,说:第三日入殓,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仪社部队送来冰库,压缩机隆隆作响,跳电好几次。每跳一次我心脏就紧一次。
  
  半夜,前来吊唁的亲友纷纷离去。你的烟友,阿彬叔叔,点了一根烟,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炉里,然后自己点了一根烟,默默抽完。两管幽微的红光,在檀香袅袅中明灭。好久没跟你爸抽烟了,反正你爸无禁无忌,阿彬叔叔说。是啊,我看着白色烟蒂无禁无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仪社部队送来快速雷射复印的讣闻。我校对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对你的护丧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侄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备载。
  
  我们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将,仓促成军,要布鞋没布鞋,要长裤没长裤,要黑衣服没黑衣服。(例如我就穿着在家习惯穿的短裤拖鞋,校稿。)来往亲友好有意见,有人说,要不要团体订购黑色运动服?怎么了?!这样比较有家族向心力吗?
  
  如果是你,你一定说,不用啦。你一向穿圆领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却看到你大热天穿长袖衬衫,忍不住亏你,怎么老了才变得称头?你卷起袖子,手臂上埋了两条管子。一条把血送出去,一条把血输回来。
  
  开始洗肾了。你说。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时不能哭,回来要哭。这些照剧本上演的片场指令,未来几日不断出现,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决定的了,就连,哭与不哭。总有人在旁边说,今嘛毋驶哭,或者,今嘛卡紧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今嘛,是欲哭还是不哭?(唉个两声哭个意思就好啦,旁边又有人这么说。)
  
  有时候我才刷牙洗脸完,或者放下饭碗,听到击鼓奏乐,道士的麦克风发出尖锐的咿呀一声,查某囝来哭!如导演喊action!我这临时演员便手忙脚乱披上白麻布甘头,直奔向前,连爬带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来。
  
  第三日,清晨五点半,入殓。葬仪社部队带来好几落卫生纸,打开,以不计成本之姿一迭一迭厚厚地铺在棺材里面。土公仔说,快说,爸给你铺得软软你卡好困哦。我们说,爸给你铺得软软你卡好困哦。(吸尸水的吧?!我们都想到了这个常识但是没有人敢说出来。)
  
  子孙富贵大发财哦。有哦。子孙代代出状元哦。有哦。子孙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念过了这些,终于来到,最后一面。
  
  我看见你的最后一面,是什么时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说能笑,那应该是倒数一个月,爷爷生日的聚餐。那么,你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无从追考了。
  
  如果是你还有生命迹象,但是无法自行呼吸,那应该是倒数一日。在加护病房,你插了管,已经不能说话;你意识模糊,睁眼都很困难;你的两只手被套在廉价隔热垫手套里,两只花色还不一样,绑在病床边栏上。
  
  拢无留一句话啦!你的护丧妻,我妈,最最看不开的一件事,一说就要气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后一句话,由加护病房的护士记录下来。插管前,你跟护士说,小姐不要给我喝牛奶哦,我急着出门身上没带钱。你的妹妹说好心疼,到了最后都还这么客气这么节俭。
  
  你的弟弟说,大哥是在亏护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诵经如上课,每五十分钟,休息十分钟,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这些拿香起起跪跪的动作,都没有以下工作来得累。
  
  首先是告别式场的照片,葬仪社陈设组说,现在大家都喜欢生活化,挑一张你爸的生活照吧。我与我哥挑了一张,你翘着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图输出。一放,有人说那天好多你的长辈要来,太不庄重。于是,我们用绘图软件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说,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应该要炯炯有神。怎么办?!我们找到你的身份证照,裁下头,贴过去,终算皆大欢喜。(大家围着我哥的笔记型电脑,直啧啧称奇:今嘛电脑盖厉害。)
  
  接着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亲友送来当作门面的一层楼高的两柱罐头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维他露P与阿萨姆奶茶砌成,既是门面,就该高耸矗立在艳阳下。结果晒到爆,黏腻汁液流满地,绿头苍蝇率队占领。有人说,不行这样爆下去,赶快推进雨棚里,遂令你的护丧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侄孝甥来,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来几罐,终于移到大家护头逃命。
  
  尚有一项艰难至极的工作,名曰公关。你庞大的姑姑阿姨团,动不动冷不防扑进来一个,呼天抢地,不撩拨起你的反服母及护丧妻的情绪不罢休。每个都要又拉又劝,最终将她们抚慰完成一律纳编到折莲花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黄色的糙纸,果然她们就变得好平静。
  
  三班制轮班的最后一夜。我妹当班。我哥与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席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说,哥,我终于体会到一句成语了。以前都听人家说,累嘎欲靠北,原来靠北真的是这么累的事。
  
  我哥抱着肚子边笑边滚,不敢出声,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说:干,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队伍启动。我只知道,你这一天会回来。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词、家祭公祭、扶棺护柩,(棺木抬出来,葬仪社部队发给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见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划一下,丢掉棍子,大恸。)一有机会,我就张目寻找。
  
  你在哪里?我不禁要问。
  
  你是我多天下来张着黑伞护卫的亡灵亡魂?(长女负责撑伞。)还是现在一直在告别式场盘旋的那只纹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里正一点一点腐烂尸水正一滴一滴渗入卫生纸渗入木板?
  
  火化场,宛如各路天兵天将大会师。领了号码牌,领了便当,便是等待。我们看着其它荒谬兵团,将他们亲人的遗体和棺木送入焚化炉,然后高分贝狂喊:火来啊,紧走!火来啊,紧走!
  
  我们的道士说,那样是不对的,那只会使你爸更慌乱更害怕。等一下要说:爸,火来啊,你免惊惶,随佛去。
  
  我们说,爸,火来啊,你免惊惶,随佛去。
  
  第八日。我们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复原状,甚至风习中说要移位的床,我们都只是抽掉凉席换上床包。
  
  有人提议说,去你最爱去的那家牛排简餐狂吃肉(我们已经七天没吃肉)。有人提议去唱好乐迪。但最终,我们买了一份苹果日报与一份壹周刊。各卧一角沙发,翻看了一日,边看边讨论哪里好吃好玩好腥膻。
  
  我们打算更轻盈一点,便合资签起。08。16。17。35。41。
  
  农历八月十六日,十七点三十五分,你断气。四十一,是送到火化场时,你排队的号码。
  
  (那一日有整整八十具在排。)
  
  开奖了,17、 35 中了,你断气的时间。赌资六百元(你的反服父、护丧妻、胞妹、孝男、两个孝女共计六人每人出一百),彩金共计四千五百多元,平分。组头阿叔当天就把钱用红包袋装好送来了。他说,台号特别号是53咧。大家拍大腿懊悔,怎没想到要签?!可能,潜意识里,五十三,对我们还是太难接受的数字,我们太不愿意再记起,你走的时候,只是五十三岁。
  
  我带着我的那一份彩金,从此脱队,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有时候我希望它更轻更轻。不只轻盈最好是轻浮。轻浮到我和几个好久不见的大学死党终于在摇滚乐震天价响的酒吧相遇我就着半昏茫的酒意把头靠在他们其中一人的肩膀上往外吐出烟圈顺便好像只是想到什么的告诉他们。
  
  欸,忘了跟你们说,我爸挂了。
  
  他们之中可能有几个人来过家里玩,吃过你买回来的小吃名产。所以会有人弹起来又惊讶又心疼地跟我说你怎么都不说我们都不知道?
  
  我会告诉他们,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
  
  是的。我经常忘记。
  
  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地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
  
  这个半秒钟的念头,让我足足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系紧安全带的灯亮起,直到机长室广播响起,传出的声音,彷佛是你。
  
  你说:请收拾好您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

 6 ) 请收拾好情绪 我们即将降落

爷爷去世,我在中学要上交的周记本里写道:“临终前的一星期,我看到老人家因久卧病床 满背生的褥疮,心里暗想真的不如让爷爷赶紧走,这样也可以少痛苦一些。因此爷爷去世那天我像做足了准备,没有眼泪,又担心被误解为不孝,所以在灵位前猛地磕响头,直到额头瘀血才流下眼泪。我看到其他长辈可以随时切换哭与不哭这两种情绪,不知道该说什么。”语文老师在周记结尾给我评语:“多保重,人生如戏。”

直到今天看完《父后七日》,我突然体会到,大家原来只是经常忘记,这跟长辈们悲伤与否没有关系,只是我当时年纪小,容易认真,擅长记住。

看着电影里女儿突然半夜醒来,突然回忆,突然沉浸,我就知道她一定经常忘记,但也总会想起。葬礼上的细节繁琐,我好像也成了葬礼的参与者,因为隐约的我可以从那些琐事里感受到疲惫。不过除此之外,我一直代入不了主角的其他忧伤情绪中,因为就算是现实中,在自己爷爷的七日里,我也像个第一次面对死亡的新手一样,只能按部就班的听人安排,该哭泣时哭泣,哭完又和大家继续哄闹。

恰好最近在读老塔的《雕刻时光》,我开始有一个很刻意的意识,就是要去寻找电影里的诗意效果,老塔说:“连贯性的诗意叙述形式带有很多感情色彩,能激发观众的主动性。让观众不再依赖情节的预设和作者不懈的指示,成为认知生活的参与者。”我没想到,这么快我就能在《父后七日》里找到痕迹。

记诗本、车站的钟,当那句:“在坏掉的月台时钟,在火车误点中,生命走到最终。”的台词出现。诗意直接化成最具体的诗,不过情感还是很适当,在之后,是女儿穿梭在街头,镜头的晃动加上调度的烟雾,都不一而足的传达出来了我认为的诗意,我在这种自认为的诗意中,没有逃避,没有流泪,只是很甘心的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最后静静地享受着这个电影。

诗意也更让《父后七日》显得真实,像老塔说的:“鲜少有人用诗意的叙述方法寻找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点,其实这条道路更为有益,它蕴含着一股内在的力量,随时能将创造形象的创素引爆。”

我们经常忘记,可它又不知不觉变的很重,而死亡又是自然历程里不能超越的事实。如果再回到爷爷的葬礼,我一定能坦白去面对那个流不下眼泪的悲伤的自己,因为我早就已经收拾好了情绪。

 短评

愿子欲养亲还在

5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闽南语小清新。太散了,散得也不好看。当人类学资料看看还行。。。

8分钟前
  • 阿子
  • 还行

有点伤感

11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还行

父爱,生前之轻,世后之重。“我经常忘记,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的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想起给你买一条黄长寿……”

1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让人感动的亲情

19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感动,父爱如山却又如涓涓细流,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21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以前人家说,累了要哭爸,原来,哭爸真的是这么累人的一件事情”。

24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有关于亲情的我的泪点总是很低😭

28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想起給你買包黃長壽

3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与父亲的爱似乎总是这样 无声无息但强烈的存在

35分钟前
  • 不侠与
  • 力荐

最痛的不是这七日,是七日以后那无数个日子。当亲情成了一种习惯,以后就是无尽的痛。本片让我想到了【步履不停】【东京物语】【入殓师】等无数个经典,当然【父后七日】是独一无二的!★★★★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有机会,我就开始找你。”通过一个诙谐荒诞的场景设置,以苦中作乐又悲中带喜的方式来追忆感人的往昔。导演十分注意细节部分的描述,好几处情节都能感受到父亲对于女儿的关爱,且那么自然不做作。影片结尾的处理更是让我十分喜欢。★★★★

41分钟前
  • Q。
  • 推荐

本片改编自“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散文作者刘梓洁亲自执导

4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难怪说葬礼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人忙碌到没有时间,甚至忘记悲伤。

46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没有刻意煽情 但还是令人感动

47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52分钟前
  • 忘了时间的猪
  • 还行

与生活贴得太近,能让人动了真情,破涕为笑又突然转喜为悲。

55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多看些台湾电影,弥补些生活中的人性空白。

59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電影拍出了台灣喪禮特有的荒謬感,真正的悲傷與思念從父後七日開始.........

1小时前
  • 愛永
  • 推荐

有幽默与讽刺,又有怀念与感动,这一出五味杂陈的台湾民俗风情画。少些文艺腔与无病呻吟,台湾电影其实很好看,在今年看过的台湾电影里,这个比较优秀,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