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片名,冲着南京话的台词,冲着创作和演唱《喝馄饨》《挤公交》的南京地下乐团再次出手的同名主题曲,冲着《奋斗》里我最待见的华子的扮演者朱雨辰,冲着阿薰看完后剧透我最搞笑的台词之一跟机器猫有关……冲着这么多冲着,《多大事啊》是必须去电影院看的。于是,最后两张华纳的券,只好委屈了夏老师,放着《终结者4》没看,陪我看了部在他们家小区取景的搞笑片。
确实搞笑,且大部分笑点都集中在大徐身上。尽管不是男一号,但几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引来一阵笑声。“那么大个东西藏口袋,等于说我是机器猫!”也难怪,用普通话说来平淡无奇的台词,经他的南京话一演绎,都立刻鲜活了起来。大徐就像我们身边任何一个相熟的嘈子朋友,讲话吊儿郎当,却为了朋友的事情两肋插刀。这才是我所熟悉的耿直南京大萝卜,简单脑筋,翻遍口袋只能掏出真心。
但只有搞笑吗?不。看到王小坡和大徐在被砸坏的装甲车前抱头痛哭时,我感动了,有那么一瞬甚至想流泪。不优越的心情,是属于凡人和悲剧英雄。我们看《多大事啊》会感同身受,是因为我们都如他们般平凡,也都如他们般渴望不平凡。但是或许我们都忘了,其实让人快乐或沮丧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比较。所以,我们会沮丧,不是因为我们平凡,而是因为我们平凡却又不甘于平凡。所以在追求不平凡的路上难免会力不从心,会沮丧,会失望,会想放弃。幸运的是,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可以信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也许,他们只要拍拍我们,说一句“多大事啊?”,我们就能被带领着,或是相互搀扶着走出阴霾。
看完电影,我发短信给阿薰说,其实找个大徐那样的老公也不错。晚上上网,在别人空间里看到一句话,出自梁芷珊的blog:“你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情人,未必是你最爱那位,也未必是最爱你的那位,而应该是能把你最好的一面带出来的那一位。”我觉得大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说回电影。除了出镜率极高的夏老师家所在小区,我也努力搜索着片中的其它南京地标。于是,我看到了紫金山,看到了环湖路,看到了奥体,看到了1912,看到了COSTA,看到了金鹰天地,看到了亨利之家,看到了江宁的出租车……我很欣慰,提到南京,大家想起的终于不再只有夫子庙新街口狮子桥。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其实有许多可看的地方。我也很欣慰,南京在大银幕上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我很欢迎外地的朋友有机会来了解这座我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
我说看崔钟怎么那么面熟。原来是以前演TV酒吧的。哈哈 。电影语言很幽默,各地方言。崔钟演的很好。奥菲~~~~哈哈 我都很久么的听人这么说了。还有,一脸镇静的说,我跟你说我么的带你啊相信啊。哈哈 是甩。强鉴!!!!
我之所以看这部片子只是因为它是T2的暖场片而已,据说这是部为南京人拍的片子。果然,片中只要南京话一出现,总会引起大家的笑声,我想这在其它城市应该是看不到的,因为没有这个文化背景。
虽然这是部爱情喜剧片,其中也有不少的笑点,最后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皆大欢喜,但心里还是感觉有一些沉重。片中男主角作为一个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工人,却穷得叮当响,住着集体宿舍;而女主角只不过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小姐,却开着私家车,随随便便就能掏出一套房子的首付(注意,是在南京),这其中导演想要影射什么,想必不言而喻了吧。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决定给4星。
自从看过《奋斗》以来,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上朱雨辰饰演的华子一角,这部《多大事啊》从上映以来一直都低调的静悄悄,朱雨辰在影片里饰演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80后,多多少少还是没有脱离《奋斗》的影子,电影很生活化,生活到会让你忘记是在看一部电影,导演用了多线交叉的拍摄手法,可惜技巧不够,让电影显得很凌乱,某些细节的处理感觉很刻意,想戏谑反变成恶搞。
电影的主角王小坡最近是烦事不断,自己的工作不顺心,未来的丈母娘对自己又颇有微词,一心想出人头地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奋斗,心里就抱着有了钱就可以买房子,有了房子就可以娶老婆的憨厚想法一直不停地工作着,努力着。相信片中王小坡经历过的种种,很多同样80后的朋友应该会有共鸣,这被人高捧的一代,经历着新的事物变化,又承受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就像影片里说的“福利分房没有赶上,经济适用房又没有资格去买,商品房吧,又没有经济基础”,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不愿揭开的伤疤,到最后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面对它。
《蜗居》之后,关于房子的问题由幕后被推至台前,成了一个大家都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很多导演也都纷纷效仿,把房子的最后一点价值也都挖掘出来,不管是买房、卖房还是开发商统统收进大荧幕,在这个“房子热”还没消逝之前抓紧赚最后一桶金。不过还好几部关于房子的电影也好,剧集也好,都拍得不错,让观众找到共鸣,能体会到剧中人物那份艰辛。这部《多大事啊》其实剧情没什么新意,感觉就是第N部《疯狂的石头》或是《鸡犬不宁》这类的小成本喜剧,看到开头的阵势我就已经感觉有点疲劳了,而且叮铛和句号这条副线又来得快去的慢,中间穿插的那些剧中人物的巧合相遇又显得太唐突和刻意。它最大的优点、卖点和成功都归功于它太真实,场景真实,人物真实,台词真实,我印象很深的是朱雨辰片中的那场大爆发,那鼻涕眼泪和哀嚎,那句“我就是很自私,我就是一小市民,我就是没有
多大的抱负,我就是要房子、结婚、丈母娘同意我”。
仅此而已,这就是生活,无比真实的生活。
片中的王小坡一直强调“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可是社会的残酷往往让两者水火不容、不可兼得,这无疑又让我想到了《蜗居》里的小贝,那个被万千赞颂的小贝成为多少未婚女青年梦中的追逐对象,可是放到现实,又有多少人会愿意放弃如宋思明般的宽厚臂膀?爱情和面包在真的面临到选择的时候,就不会如想象般的那么纯洁和美好了。
其实除了主角王小坡之外,还有一个影响深刻的就是一直在充当笑料的大徐了,这句南京话口味的“多大事啊”也是他一直挂在嘴边上的,除了剧中人之外,导演也是想说生活中再大的困难其实到最后回想起来都可以浓缩成这么一句“多大事啊”,即使你现实中的一切浮华都不在拥有,最后还有你的家人、爱人和朋友陪伴在你的身边,这话听起来可能酸溜溜的矫情,但是放到现实,它就是真理,它就会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虽然电影中最后一段的采访戏说教味比较浓,但是却字字发自肺腑,相信导演抑或编剧也是经历过电影中的种种才会让电影有了此情此景。
即便这部《多大事啊》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导演和演员的真诚和认真,让观众把这种理解从电影融入到生活中,电影本身暂不去探讨,我们要的也不仅仅是看后莞尔一笑的效果,透过电影的幽默看到后面的本质才是重要的,当生活中经历到电影中的某些“不幸”的时候,想想这句南京味的“多大事啊”,然后抿嘴一笑,其实这部电影就已经是成功了。
最后那场男女主角梦想中的婚礼如期举行的一段,可以理解为是导演给片中的主角也好,生活中的80后们也好 ,甚至是自己都好,都是一个美丽如童话般的祝愿,这所谓的生活缺了这一半的乐观,就不够完整了。
电影也好,生活也罢,围绕的不过就是这么点事。
写于2010年9月26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
它想反映当今、批判现实、引人思考,当80后已经步入社会,才发现十多年的学费等于打了水瓢,社会读书无用,学历贬值,大学文凭,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都不算哪根葱,在浩如烟海的人才市场里浮浮沉沉,好不容易混到一个工作,和民工一样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赚到的钱却比民工高不了多少。
当然这只是一个现象,不是一种必然。
因为有朱雨晨我才想看看这部片子,这个男孩子让人有种想与之同甘共苦的感觉,不过片中的女主角和他看不出有爱情的味,这就是所谓的不搭吧,还是钱小样适合他。
就一电视剧
哈哈哈哈 吊电影够甩够市井够生活
诚意之作,笑点不断
一般化 打发打发时间还行
崔钟会火!
没有东升老湿献身。。。哦鸟不是。。。是献声经典唱段“陆经理”神作也不神了
感觉就那么回事
熟悉的南京话~
后面不给力阿
能让你笑。。。比金陵十三钗类的强!
为了清凉门高架为了湛江路为了城西干道为了那句“等于说我是机器猫”的南京话的私心分
“我要跟你说忘带了你啊相信啊?”
是冲着片名和朱雨辰去的。然后,我表示很失望。
这南京话说的人倍感亲切啊
方言搞笑 老是宣扬主旋律不喜欢。。
探讨买房买车的杯具啊!南京话我喜欢,就一个人会说。
不靠谱儿!
成本低,为啥不去演话剧呢?
有点搞笑
生硬的扣上了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