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真的

已完结

主演:方力申,杨紫彤,万茜,王雨,王千友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1

 剧照

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2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3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4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5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6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3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4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5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6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7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8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19假如我是真的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真假茅台酒

       第一次听讲这部电影,是在多年前商台的光明顶节目,陶杰介绍了这部由俄国舞台剧改编的讽刺特权阶层的作品;这个三十年前的故事放在现在仍非常入时。有趣的是据说这部台湾电影在1981年制成,当年却遭到大陆及香港的禁播,大陆抵制的原因无需说明,香港禁播的原因是当年的港英政府“顾及大陆感受”;而本作在香港复播的年份是电影问世的八年后,配合电影对权贵主义的批判,在那个特别的年代解禁可谓应运而生;而当年在那场别开生面的义唱中,谭咏麟的一番慷慨陈词,如今结合他截然相反的立场, 彷如隔世地变成了疯言疯语。

       电影讲述解放初期,被下放到农场做知青的李小璋得知身处上海的女友明华已经怀孕,遂向组织告假回城料理。明华的父亲嫌弃小璋只是工人子女,又被下放到农村,不愿意女儿跟随他受苦。李小璋既痛恨明华父亲的势利现实,却又埋怨自己的出身贫寒。偶然的机会下小璋在戏院打听到市委领导的动向,便打蛇随棍上地冒充首长的公子,而骗取市领导的信任,小璋以假乱真的对答与行动迷惑那群各怀鬼胎的上级,进而达到让自己上调的目的。

      剧中茅台酒作为电影的主线运用得很绝妙;开场时小璋正愁如何向上级告假,朋友仗义地奉上了茅台示意小璋向领导献酒,得知茅台威力后小璋入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酒商里购买茅台,这酒的价钱当然不菲,小璋想到以普通白酒兑酒的点子,掌柜也诡然一笑。这种酒与普通烧酒的分别,真有那么多人可以分别到吗?似乎是真是假也没有所谓。假冒的茅台酒与假冒的李长城轻易就获取了高官们的信任,这瓶茅台酒被人越吹越玄乎,李长城也越来越入戏。最后那瓶酒竟然作为纪念又被送到了李小璋的手中,不详地小璋的好运气似乎也已经用尽,当茅台滑落到地面碰个破碎时,小璋的命运也走到了尽头。

       我很喜欢小璋向女友抱怨自己只是平凡百姓家出身那一段,光线从上打落,映照着落寞的女友与失意的小璋,衬托着斑白整洁的小地砖,凝重彷徨得很舞台剧。小璋执意假扮李公子,“不能上调,我就上吊”的誓言充满着绝望与悲壮;当他的行径惊动了李达,与李达的一番对质也字字铿锵,直击社会现状。 最后明华的高干女伴得知小璋不过是个骗子的时候感到很惊讶,说“他为什么那么傻,不就是为了上调吗?” 小璋铤而走险的行径,在特权阶层看来却只不过是为了很简单的一个申请。

       小璋没有食言,计划落空的他选择在监狱里以破镜自尽,其实如果电影早点在他观赏戏剧时以那副苍凉空洞的面孔结尾可能更加完美。不过当然如果这样,也就没有了他对观众的一番发问“这样就犯法了?! 假如我是真的呢?” 究竟他错在假冒权贵子弟,还是错在运用特权呢?

       其实当看见港台及境外的作品嘲弄我朝时,每每在发笑的背后都会有一份心酸,我真的真的,很想控诉这些“反动势力”对我方的“严重抹黑”,给予我这份信心的第一步,也许就是这类题材的重光,看来依然长路漫漫...

 2 ) 短评写不下,o(╯□╰)o

    原创于大陆,香港人主演,台湾人摄制,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格局。制作团队在模拟大陆环境上,还是非常用心的,只有极少的蛛丝马迹泄露了湾湾调调~O(∩_∩)O~
    沙叶新先生在这部戏中探讨的“拼爹关系”问题其实并不仅限于某些时代某些政局,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是放之四海皆准、超越时空的真理,根源在人性,摆弄任命运。喜欢沙叶新的风格,他常讨论一些很大气的主题,挖掘人生的悲凉处,但他很会讲故事,笔调带着讽刺、幽默的机灵气,调和了伤感的浓度。
    关于主演,没想到校长还在80s在台湾电影里演大陆人,主题还这么深刻~女主则清丽温婉,符合相应时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_^。

 3 ) 這是一部地道的中國電影

【假如我是真的】:7.5分

真的沒有想到,三十八年前能有表達這麼毒辣的作品,還是一部導演的處女作。電影本身的意義性也非常大,原作是大陸劇作家沙葉新的話劇,導演是台灣名導王童先生,主演是香港演員譚詠麟,這個組合放在當時的環境是非常少見的,雖然是台灣的班底,但確實是地道的中國電影。

電影里借用陰差陽錯的喜劇框架將中國的官僚體制批判得不留情面,底層青年為了上調,不惜假扮成北京首長的兒子,在眾多官員的阿諛奉承下體驗了上層世界的美妙,這樣的故事放在如今是不可想像的,它既真實又荒誕。

譚詠麟的角色就像他手中那瓶摻了水的白酒一樣,一開始騙過了所有人,而所有人都把他當成自己的政治工具,最終謊言揭穿,白酒被摔在了地上。

結尾讓最底層的譚詠麟跟最高層的首長有一段對話,這段對話設計得極為漂亮,首長的幾句輕描淡寫的問題,將一個食物鏈頂端的權貴人士對底層群體居高臨下的關心表現得非常到位,而譚詠麟的控訴也是非常精准而大膽的。

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最後的結局,而是某部長的女兒評論這個事件的口吻,她說不就是上調這麼小的事,至於搞那麼大嗎?一件足以影響平民一生的事情,在權貴眼中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當然,因為是三十八年前的作品,鏡頭畫面還是非常粗糙的,也基本沒有什麼鏡頭語言,而且開頭結尾的字幕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我覺得非常影響觀感。結局也有點畫蛇添足,其實停格在劇院被抓作結尾是最漂亮的。

電影雖然也有許多問題,但一想到我可能今生今世再也沒機會在影院看到這樣的電影,我也不再苛求什麼了。

 4 ) 假如我是真的

李小璋是下放到东风农场的知青,某日,他进城看戏,被剧团的赵团长、文化局的孙局长等人误认为是首长的儿子而接受了诸位热情的招待,李小璋一时之间找不到机会解开误会。 李小璋有一位名叫周明华的女友,两人于农场相识,交往多年, 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然而,周明华已经托关系将自己调回了城市,李小璋依旧留在农场,因此,周明华的父亲坚决反对两人的结合,可是,此时周明华的腹中已经怀上了李小璋的骨肉,如果不能及时结婚,她将身败名裂。如众星捧月般的李小璋受宠若惊,决心假戏真做,他利用有求于他的赵团长和孙局长,为自己搞到了回城的介绍信,然而,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身份败露后,李小璋站在了被告人的席位之上。

 5 ) 就算你是假的

即便是当代,依然还是有人前赴后继走在这条拼爹的道路上。
有爹的自然是平步青云,毫不费力。没爹的,或者爹不可靠的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活得更好,大家不断努力,为了以后可以给儿子女儿打条子,通路子。甚至无数人,辛苦劳动一辈子,退休了,一家人吃饭的饭桌上聊天时候,居然还会意犹未尽地不断地告诉后辈,自己当年如何通路子,认识的谁谁谁的儿子女儿妻子丈夫,因此才办成了某些事情。为此津津乐道,为此骄傲自豪。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爹说,他一辈子都靠他自己,没有靠过别的人。即便如此,他依然有过几次“遇到贵人”的境遇,人生的几次转折,如果没有那些“贵人”,他也不会是今天的他。最可贵的是,那些贵人们,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穷知青而看不起他,反而高抬贵手。可反过来想,这个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多少这样的人,只因为一只贵手就可以决定他们的一生,翻云覆雨的权力。
又一次吃晚饭,我埋怨我爹不是D员所以我才入不了D。我爹失眠了几天,第一次为我向公司的领导说了软话,一辈子的硬骨头啊。即便那以后他还是被那些狗领导以各种理由不批准入D,为此他跟所有人翻了脸,并郑重告诉我,一切都靠自己,即便那以后我也以高情商和各种练达人情顺利入了D,我却万分鄙夷自己,更万分心疼父亲。
这是个现实到冷酷的故事,诈骗?这个世界就是个骗局啊。就算你是假的,只要你没被发现,只要你能心安理得。更多的人可以,而主角的李晓章,到底还是个善良的屁民。

 6 ) 爹的问题源远流长

   关于爹的问题,果然是源远流长的。
  影片简洁直白得让现在中国所有电影汗颜,没有情欲纠结卖点,却一眼道破——爱情的美好,现实的残忍,逼得一对年轻人上了绝路。最后李小璋疯狂地哭着笑着喊着——假如我是真的呢。
  ——假如他是真的高干子弟,那么是不是就会幸福大结局,是不是就是一个灰姑娘与王子的Happy ending?
  关于爹的问题,80年代早已在电影现行,而如今,我们却还只能在网上议论纷纷,待言论过去,牛逼闪闪的爹还是无所不能。
  这片子的爱情,单纯美丽隐忍,没有过于的甜蜜,却分明催人醉,迷幻人眼,看似一闪而过,实则横行全局,比现在的爱情片子,嘴巴上的要死要活多了几分现实的意味,也更加真实动人。
  

 短评

我在40年前弯弯的电影里看到了今天的现状…里面内容太多了:1.全力的利益分配;2.女权的兴起之难;3.社会固化的推手;4.名人的睡名角。最具讽刺意味的居然是里面的那瓶假酒,还有就是那句话剧团团长给观众说的台词,“常有的事,习惯了就好了”…

5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1.特权阶级的虚伪与势利,对上阿谀奉承,对低横眉冷对;2.每个阶级都有每个阶级的关系圈与处世方式;3.欲逾越阶级圈子最终只有死路一条;4.底下人的幸福最终只能像是湖里倒映的夕阳,如此相近,却又触不可及...

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无产阶级的主人,不配进场看戏,嘴上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处处给人民设限,无视组织纪律,大搞派系特权,百姓只能看样板戏,官僚却看外国彩色电影,同样姓李,假李监狱自裁,真李众星拱月,说什么人人平等,阶级意识藏的更深了罢了。茅台是假的,身份是假的,道貌岸然的慈祥是假的,爱人分离是真的,朝令夕改是真的,骗子和女演员的友谊是真的

11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不愧为大师作品的改编,本来是用来讽刺万恶的封建社会,不想用到我们这个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那么的自然。悲哀~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假的人又能如何~

16分钟前
  • silence
  • 力荐

(8/10)改编自张泉龙案。虽然是部台湾电影,但构思和创作这个故事的是来自大陆的剧院,只是上演后不久被喊停,最后被台湾搬到银幕上。相比几年后无脑黑共享派对的《省港4》,这部还处于冷战时代的影片却要克制和视野广阔了很多,看完后感觉相比批判共享派对,这个故事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而影片也在认真塑造人物,除了巴结主角的官员们,片中也有善良的女二乔虹,还有女配虽然娇气但本性不坏,而原剧本中以李达为原型的张老在片中以真名出场,但影片没有丑化李达,相反还有些作为大人物的气度。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它所设定的背景。台湾官方让这部片子上映的用意不用多说了,但最初创作团队和观众的感受,恐怕并不只是狭隘的党派批判。

17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人物故事不错,部分细节太摩登。冷门好片,底层知青冒充红二代走后门企图返城的故事,永远25岁的谭校长演得不错。假如,不是冒充,而是货真价实的红二代,这个故事就不是家破人亡的悲剧,而是大团圆的喜剧。其实,演得最好的是扮演副市长的崔福生,很多潜台词,真会享受生活。

2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谭校长原来演过那么牛比的电影

23分钟前
  • hoffman
  • 力荐

一瓶80年茅台的曲折经历。深刻反映了当年广东地区酱香型的地位。

2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王童不太懂大陆文革,受前苏联影片影响很多,缺少大陆味,比如文革时茅台根本不会摆出卖,再如文革的喧嚣背景太少了。然而,对于特权阶层的揭露与社会低层的无奈,凡直指人性的内容都是共通的。

27分钟前
  • 毕大费
  • 推荐

因政治敏感而被无情搁置 索性不是永久 回忆当年所有 还想再看一遍~ 假如我是清流水 我也不回头……

29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力荐

要是能不这么悲,一直黑下去应该更好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当时还是蛮有现实意义的,话说校长因为这片还被内地封杀了一阵子。

34分钟前
  • 无趣
  • 推荐

一名叫赵锡永的人2010开始冒充国务院研究室(或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副部长级巡视员身份,在湖南、云南等地区调研并发表言论,不少政府官员对其信以为真奉为贵宾,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 2013年3月29日,假钦差赵锡永落网。

3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8/10。结尾假茅台碎了,水中夕阳倒影的幸福也没实现,选择在这投河自尽,细节线索暗示赝品终究会拆穿,也是给特权游戏规则、民众越级就是犯罪的响亮耳光,和监狱血字一样触目惊心。男主见机行事、整合听到的信息,掌握高干们的交往规则,团长秋波暗送,副市长不对齐的纽扣,含蓄刻画了官场的腐败淫乱。

3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如此具有现实意义和讽刺意义的好片,81年金马奖啊

43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力荐

该片牛叉之处就在于编剧沙叶新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这些剧作在当时曾引起巨大争议,像这种如此真实描述那个丑陋的年代的作品,现在越来越少,就算以后旗帜变了色,要重新面对这些的时候,也许再也找不到这些亲历者了!ps:结尾的字幕太2B了!谢谢台湾 谢谢王童!

45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教育片”,字幕就是一讽刺。党的政策一改再改,不也是欺骗人民么?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真把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完全地从讽刺提到了悲剧的水平。音乐太哀伤动人了,谭咏麟演戏也这么好。

51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三十年前的老片就已经预料到了红色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有时候真不知道是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社会主义... 现实中还少这样的拼爹记?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宝岛伤痕片,讽刺官僚入木三分,拼爹由来已久。错综政治时局下改了剧本,诞生出扭曲的“不肯脚踏实地”悲剧结局。映前宋楚瑜出面嘉勉,可惜台湾票房惨淡,内地香港更遭抵制。舞台银幕内外呼应,调皮的动势转场,普通人看不到的彩色电影是小姐与流浪汉。“想不想爬到长城上去看看?”“为了感情,苦闷”

6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