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共10幕,分享几处感触较深的点:
第6-8幕,对心理变化的刻画从而对人性的展现非常值得探究。对于Romaine,其实自从一见钟情后,与Marcel的情愫在增多的交集中渐丰,也愈发依赖,但是,这样的爱慕之情更应该定义为一种理想主义的相投,因为回到生活,她不能彻底放下深爱着她的Pierre。她不敢面对Pierre被背叛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也不希望辜负Pierre,所以在内心深处,始终无法说服自己一走了之不管不顾。但是另一方面,对Marcel的爱也是真挚的,只有和他在一起,她才是真正快乐自由幸福的,那是她心灵真正的归宿。所以,人性的复杂自现:真爱,值得努力追逐,无畏一切,但是羁绊住脚步的那根线,真的舍得间断而去么?理想主义的美,真的会胜过对现实的留恋么?Romaine一方面逃离着现实,渴望走向心中的期许,一方面又找着机会留在原地,看似精神的分裂其实正是这些纠结在勃发。
主流价值观总是觉得出轨是一种不忠,是一种情感的自私,殊不知伦理永远落在理。私人若彩虹,心中的情意渐浓,许多事情是不知不觉的,情感的产生并不可控。所以当冥冥中的的积累,演变成不得不面对的选择,看着眼前那么多的放不下,在内心这样撕扯煎熬的时刻,正也是体现人性本质的好机会。而这部电影,描绘出了人性真正的善。Romaine既不想伤害深爱自己的Pierre,也不想Marcel和自己背上那么重的心里负担悲哀的活着,但却也不能背叛自己对Marcel一腔热血,所以她的选择是自杀。选择结束这个世界的生命,把对Marcel的爱埋藏在心里,带向另一个世界,而不背叛Pierre。理想与现实打了个平手。
这一选择:把整个人物以及叙事推向了真正的高度,人,产生了有悖伦理的情感,但是没有选择真正背叛,但也不屈从与现实,仍然保持着此刻内心对爱的仰望与坚持,以死亡去两全必须面对的两面,这才是真正勇敢而庄严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善良。
就好像我们常说,犯了错误没事,关键要勇于面对和承认。这大概是最言易行难的一句话,世界太多的装腔作势与自欺欺人,日益积累,最后都演化成了异性的邪恶。因为简单的真实总是残酷犀利,Romaine以死坚守了她的底线,遵从了她真实的内心,既没有辜负理想,也没有辜负现实。
人性最本质的善,在激烈的斗争中被挤压出来,显得弥足珍贵动人。 Romaine虽然在现实中无法看清自己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但是她的内心却希望自己的爱以及爱他的人永恒……
第9幕,教士的看法对电影表达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升华。痛苦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邪恶的憎恨而产生的痛苦。因为纯澈的痛苦是对失去的不舍与不愿面对,生活继续,在生活的长河中,那些曾经的情感与留恋终将成为回忆而习惯。但如果夹杂了负面的敌意,那人性中的报复与反抗心理会促使自己永远记在心里,企图去释放不满,而面对现实又难免无奈,长此以往,自我折磨反复,终无法获得幸福。所以真正的善,并不是做一切合乎情理的事情,而是做不“引恶”,不带来负面情感的事情。之所以《老子》中始终强调“不争”这一概念,其实深究到底,正是因为不争才不引人嫉妒,也不妒忌他人;不争才不憎恨失败,不择手段地追逐优越……不争,因而不会带来让内心困惑迷乱的复杂负面情欲,从而使人保持身心真正的净洁与和善。
这一段跳出Romaine本身,从处理Romaine真相的角度,阐述了为人的真善、处事的奥义。
其实Marcel本身的性格特点也很值得探索。追求万事百分百的完美,追求爱百分百的忠贞,因而试图绝对控制一切,一旦有所瑕疵,立刻敏感猜忌。面对选择,考虑到难以周全的种种,怀着内心本质的善,优柔寡断,就好像面对病态的Pierre,难以决心带Romaine一走了之。这类人,很多时候会被认为是内心深处的自卑,但我觉得未必。更认可这是因为:一方面天生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而产生的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生性善良,因此非常照顾和在意身边人因自己而产生的感受,从而在生活中逐渐形成“极致完美主义”。他们本身未必是自卑的,只是担心自己被伤害,同时也担心自己伤害他人。Marcel担心被爱人背叛,担心好友因自己而更加悲伤,正是这2点的体现,所以我觉得,Marcel本身的性格特点也不仅造就了故事的合理性,也很契合现实社会中“极致完美主义”者的行事作风。
本身是一个“出轨”的故事,但是整部电影可以带来的,是在这个概念下更加宏大而有层次的精神世界与设计格局。Resnais许多技法处理,凭上文提及的一二可见一斑,电影真正的意义在于仔细品味剧情的过程中启发个人的精神世界,也许个人感受未必符合原作,但这正是电影的精神意义所在。
1986年,法国导演Alain Resnais将1929年Henri Bernstein的同名话剧Mélo搬上荧幕。三个人,简单十场戏,干干净净,没有酷炫的机位,没有额外的“动作”戏,也没有复杂的后期剪辑,全凭台词和演员的表演拿捏,他们只站着或坐着说话,就把一场三角恋的纠葛演绎地刻骨铭心。简单的形式包裹着复杂的情感,这样的电影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呈现生活。正如契诃夫所说:在舞台上应该像在生活中一样复杂和一样的简单。人们吃饭,就是吃饭,但与此同时,或是他们的幸福在形成,或是他们的生活在断裂。 Marcel和Pierre是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的同学,Marcel的演奏事业开展得很成功但四处漂泊,至今孤身一人;Pierre娶了Romaine,享受着巴黎郊区的家居生活。1926年三人第一次晚餐。聊天中,Romaine爱上了Marcel的忧伤,之后两人一边偷偷幽会,爱得痴缠;另一边又看不到这段关系的出路。最终Romaine在绝望中走进冰凉的塞纳河里自尽。Pierre遵从Romaine的遗愿娶了她表姐克里斯缇娜,还生了一个孩子。他的生活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其实Pierre对Romaine的死一直难以释怀。搬去突尼斯之前他去找了Marcel,问他Romaine是否爱上过他,但遭到Marcel的坚决否认。Marcel,Pierre和Romaine三个人的情感纠葛,其灵感似乎来自于钢琴大家勃拉姆斯、舒曼、克拉拉三人之间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说:“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心地,造就不同的爱情。” Pierre和Romaine无疑是相爱的一对。在Pierre眼里Romaine乐观风趣,总是人群中最活跃最闪耀的那颗星,他毫无保留地爱她的一切,给她自由,即使没有给他生小孩,他也不会因此少爱她一分。但Romaine在他的这份爱里并没生长出匹配的踏实与幸福感,她表面大大咧咧,其实骨子里敏感又脆弱,她甚至认为贤良温柔的克里斯缇娜更适合Pierre。在见到Marcel的那晚,却被他的伤感与单纯吸引,深陷其中无法自拔。Marcel是单纯的,对待爱情不容有半点瑕疵。如果发现关系中的另一方有丁点隐瞒,他会认为对方背叛了他,自己成了别人的牺牲品。所以在生活里他找不到快乐,也失去了对快乐的期望。漂泊、孤单、忧伤的他对Pierre和Romaine甜蜜安定的生活羡慕不已,准确地说是崇拜优雅、骄傲的女主人Romaine。当她背着Pierre来到他家时,他顾忌与Pierre的友谊一开始拒绝了她,但她的坦诚与魅力最终击败了他。两人爱得难分难舍。Marcel希望她陪伴他一起去南美洲演出,但她没有同意。他希望回来后她已经重回自由身。可是当Pierre生病后,Romaine偷偷跑出来见Marcel,他却因良心过意不去坚持让她回到Pierre的病床边。他说,我会带你离开,但是他病的时候不可以,绝对不可以。我们会毁了我们的未来,我会讨厌自己……我是一名罪人……我很堕落。不仅如此,他那多疑的毛病又发作了,问Romaine在他外出演出期间是否有见其他人?!或许就在这个时候Romaine彻底绝望了,她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Marcel并没有那么爱她,或者说爱得不彻底。曾经Romaine趴在Marcel家的地板上忧心忡忡地问:“如果我们引起悲剧,那会毁掉你的一生的,对吗?你对我的爱会怎样?会讨厌我吗?我知道会这样的。” 爱情的力量使她几乎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Marcel的罪恶感让她陷入了绝望,她看不到这段关系的希望和出路。忠于自己感情的Romaine,勇敢而真诚,她无法对着Pierre弹那首勃拉姆斯的曲子,正如她无法从家里逃离出来后再掉头回去一样。又一次她选择勇敢,直面死神,在绝望中自杀。 这些善良的人啊永远摆脱不了生活带给他们的痛苦。Romaine去世已经三年了,Pierre依然在痛苦中疑惑,无法找回平静。他希望Marcel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列出了种种指向Marcel的证据。Pierre乞求Marcel:“如果你跟我说实话,真正的实话,我就可以得到解脱,我不和你开玩笑。我不是一个爱妒忌的人,我需要平静。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找回平静,听我说,我已经不恨马尼什了。只有你,可以改变一切,你有勇气、智慧,马塞尔,明天我就要走了,不要让我活在疑惑中。” 可马塞尔却说:这个女人从来没有爱过我,她从来没有爱过我。Romaine在我眼里像个孩子一样任性,享受生活,精力旺盛,喜欢娱乐。Marcel其实什么都明白,从那晚三人第一次晚餐心里就明镜似的。伊人已逝,他又何必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得从Marcel嘴里刨出个所谓的“真相”呢?!深陷痛苦,实因放下太难。三年了,他依然无法接受她已离去的事实。 面对痛苦的Pierre,克里斯缇娜也曾想把Romaine和Marcel之间的秘密告诉他,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教士的劝解,他对克里斯缇娜说:“痛苦本身是无辜、干净的,会随时间而消减,慢慢融入宽容,但是你要小心那些可能扭曲这些情感的东西,要保护好伤口上的绷带和药膏,相信一个老教士的话,失望、受辱、欲望、嫉妒、仇恨,这些行为很快能置心灵于死地。” 生活啊,自会消化一切,既不要人帮忙,也不要人同意…… 电影最后Pierre与Marcel的那场对峙戏真是精彩,两个儒雅的男人坐着或站着说话,却把各自断裂的内心鲜活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一波一波的情绪后浪推着前浪,来势汹汹,又席卷而退。无奈的Pierre只能请求Marcel跟他共奏一曲,希望音乐能治疗他心里的痛,生活给的痛。 本片获得1987年凯撒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奖。
三四幕人生八九场戏,那些细腻复杂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拥有过也许不能称其为财富,但没有经历甚至不曾见识绝对是人生的损失。
沙扒镇看过。雷奈回归舞台剧的一处。剧本让人联想到品特的背叛,当然比起后者来是二手得多。雷奈对戏剧场的建立凝聚及其精练的镜头语言对文本的强化令一出二流戏剧达成了一流效果。鼓掌。当然,演员是功不可没地。法国人擅拍爱拍情变电影,现在想来,这一片比楚浮的隔墙花更精彩。
84/100 简要的电影,摄影机运动很少,剪辑很少,简单的镜头运动深入人心,简单地从外部进入内部,由过去跳到现在,发现了音乐般的流畅情绪。
文学味,舞台化,真是糟糕的实验,考验观众的耐心。出来上厕所,还有观众连女主角自杀都不知道呢
搞不懂为何女主要自杀,仔细想想才发现如果不自杀,两人之间的秘密总会被男2发现,于是之后各种纠葛,实则八点黄金档伦理剧的法国版。雷乃确实是大师,可我不懂大师,不过我在睡着之前按了暂停,终究还是把它看完了
其实感情纠葛神马的都还好,就是太像舞台剧.......内女的纯属一神经病.....救命啊........
雷乃的首次舞台化尝试,三幕,台词量巨大,爱情和死亡,和《生死恋》有连续性。戏剧因素的引入还比较直接直接,似乎还有点试探性。
舞台剧吧,女主的表演真是夸张又深刻额。
舞台剧式的,但是它有镜头,从远到近,最后落到特写。情感克制,人物多变,又一条线,两段合奏,五味杂陈。人都不一样,别急着定义狗血,那是你没受过,即便不理解那男的,的不愿承认,可是情感你会知道。或者真像影子游戏。
手法很奇特的电影
#SIFF2014#重看;仍是他中后期拿手的室内舞台剧风格,全局不足十个场景,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场景中男主叙述音乐会上的嫉妒、煎熬、猜疑,这番陈述如此动人,以致于女主落入情网;最后一个场景的试探、诘问、信任,也演绎得极富想象空间;爱情和死亡从来靠得如此之近 。
舞台剧的感觉,布景、灯光和演技超好。André Dussollier整整9分20秒的独白!Sabine Azéma的内心挣扎。还有最后20分钟André Dussollier和Pierre Arditi的对戏。可惜音乐家都是谎言家。
【私人影记】【阿伦·雷乃作品全集21】Alain一改往常的跳跃式结构,将故事以话剧的形式搬到“荧屏”这舞台上。其御用女星萨宾·阿泽玛,更是凭借深厚的舞台经验赢得凯撒奖的最佳女主角。不带道德倾向,只是平铺直述,却靠戏剧性对白和精湛演技,扣人心弦,引人思考。故事结束,影片既结束,残酷而冷静
这部是在迅雷不小心被错误信息误导才看了的电影。电影结构异常简单,就差不多是情景剧。现在看来非常一般,很无聊。
13.1.17/资料馆。戏剧的,太戏剧的,坚持看完就是胜利,总之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不爱他,两个人相爱注定要分手,整个戏的高潮全在阿泽玛的那几个跟头里了。我好喜欢皮埃尔家的那个靠着书架的沙发怎么办?我怎么看都觉得演表妹的贴上胡子就是纯爷们怎么办?
啊,好难得看雷乃这么正常叙事的片子,故事走向有点没想到就是了,情感也很细腻,但……台词是不是有点太琼瑶了呢,我是看笑了。。。
一部如同舞台剧一样的电影,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台词就是整部剧的精华,而场景道具都被极简化。故事有些流水账式地推进,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心。被压抑的高潮与充满余韵的结尾成为电影最精彩的处理。在背叛爱情的同时追求爱情的忠诚,不是充满谎言,就是充满痛苦。
爱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责任,而这一责任并不单单针对于当事者,暗中也有着一种道德的责任与缚束。即便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身份,社会的价值准则依旧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中的人产生影响并构成胁迫。影片中,恋爱中的男人或女人,即便如何尽享鱼水,却还是逃不过内心道德准则的规矩,从而走向一场悲剧。
雷乃剧场,台词依旧优美几个场景的三角婚外情谎言与周旋,第一场男2描述拉琴那个故事伤感但太精彩了眼神相碰你近在眼前却相隔山海,这就是故事的引子。
@资料馆。碎片式叙事结构很有趣,但确实闷出鸟,估计好多观众都趁机补了不少觉。自我去资料馆看片儿以来似乎第一次终场时没有掌声。好多人走时都憋着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