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

HD

主演:英泽,叶不勒,叶门,叶拼,林晓初,茶艾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云南话,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米花之味 剧照 NO.1米花之味 剧照 NO.2米花之味 剧照 NO.3米花之味 剧照 NO.4米花之味 剧照 NO.5米花之味 剧照 NO.6米花之味 剧照 NO.13米花之味 剧照 NO.14米花之味 剧照 NO.15米花之味 剧照 NO.16米花之味 剧照 NO.17米花之味 剧照 NO.18米花之味 剧照 NO.19米花之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米花之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津安二郎以茶泡饭之味悠然细说夫妻生活的平淡是福,鹏飞则以米花之味轻盈道来母女心灵的亲疏远近。城市打工的妈妈返回云南傣族乡间,女儿跟所有留守儿童的问题并无二致:爱撒谎,玩手机,与同学争执,跟老师唱反调,还偷寺庙的钱。女儿好友之死打破隔阂,母女走进深幽钟乳洞,佛像前起舞,哀悼亡灵,也连系彼此灵魂。城乡差异、传统与现代的对碰、发展与保育的冲突,在诗意影像与禅意感悟中化解; 就烧一锅油,炸一盘米花,把生活的甜酸苦辣,调制成团圆的祝福。夏日痴魂侠捕之疑云密布食人鱼2:繁殖律政英雄 新电影版暮光之墓东京女子会我的隔壁有男神杰夫·唐纳姆:亲戚灾难西游记之再世妖王永久删除两个夏日禁止尖叫天堂之吻星期恋人:前篇记忆(原声版)海上花1998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午夜梦回修行外星变异欲海医心第一季孤独的人使徒行者骨肉之躯儿女情长小镇谜团春之樱:吟子和她的弟弟赤脚小子(国语版)梁山奇情百变校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失衡凶间之恶念之最间谍教室告密者2010毒警追踪武神主宰别打扰我种田特殊行动同居物语致命拜访人欢马叫智利,1976印尼黑帮2022玉面桃花总相逢(卫视版)9号秘事第二季触不可及(美版)烽火天龙山

 长篇影评

 1 ) 这部年度国产佳片马上下映,可惜你连名字都没听过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真故电影(ID:zhengudianying)

对影迷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

真故君觉得,是一部好电影都快下映了,而很多人却连它的名字都没听过!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首日排片只有0.7%,接下来的几天更是低到0.3%。

低得惨不忍睹。

猫眼电影票房分析

上一个排片如此惨淡的好片,能想起来的只有2016年的《塔洛》了。

《米花之味》,上映5天,2700多人给出的豆瓣评分是7.6,上座率远高于同一天上映的几部国产片。

上映前,这部片子就获得了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特别提及”,第1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国新生代单元中,被评选为最受欢迎影片。

海报

真故君看后敢说,2018年华语片十佳里,会有一个位置属于它。

先来感受下富有春天气息的海报。

海报风格清新、明艳、充满日系暖色调,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关于母女的故事。

单身妈妈叶喃(英泽饰)辞掉上海的工作,回到云南沧源傣族村寨的家中。村寨静谧,等她的是她的父亲和女儿,以及表面上没什么变化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归乡的叶喃上山拜佛,好像没什么不适应。

剧照

唯一让她感到头疼的,是刚上初中的女儿喃杭(叶不勒饰)。

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女儿见了母亲,没有多少亲近,反而疏远,甚至有点抗拒。

晚上藏在被窝里不出来,对母亲说:“还是听声音好些。”

剧照

等夜深了,又去偷偷拿母亲从城里带来的零食,甚至拿去学校。

总之,孩子和母亲是拒绝沟通的,没什么话可讲。

比这更让叶喃生气的是,女儿在学校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女。

剧照

沉迷手机游戏,下课整蛊老师,和男生打架,整夜不回家去网吧,甚至发展到偷寺庙里的钱。

喃杭的同学喃湘露也是如此。

两个小孩之间的一段对话让人戳心。

卧病在床的喃湘露对喃杭说:“以前我生个小病,她们(父母)都不回来看我,现在好了,我生了大病,看她们回不回。”

剧照

因为父母的缺席,留守儿童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做些出格的事情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因此愈发顽劣。喃杭同样如此。

而作为父母,叶喃找到深夜在网吧打游戏的女儿,静静俯下身子看了眼,然后去买了包云烟和打火机,独自在外面的车里睡了一晚。

剧照

电影中,母亲没有激烈地上前打骂和训斥,只是大片大片的沉默,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受过城市文明的影响。孩子因为偷窃被警察带走,她失望之余,想一走了之,开车在机场徘徊,最终又选择了回家。

剧照

如果你以为这部电影只是在讲母女关系,那就错了。

玩手游、泡网吧、去寺庙蹭WiFi,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沾染”上现代文明带来的毛病,古老的传统正在面临瓦解。

比如山神上身的婆婆对电灯的排斥,比如“今日休息”的景区规定,比如景区上空的飞机,比如山洞里水滴在易拉罐上发出的“野人”声音,还比如寨子里人背后议论叶喃“不知道在城里做着什么不干净行当”。

小到一对母女的情感,大到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就像代表传统信仰的婆婆说,“你们这个米酒米花都不好吃,味道怪怪的,变味了。”

“变味了”正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核心。

接下来,她还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些年你们在这里做了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

做了什么呢,男人们商议发展旅游业抢第一波游客,为病中的孩子筹到捐款后,讨论如何瓜分,这些成为村寨传统价值观崩坏的证据。

母女感情的疏离,传统和现代的变迁,都让传统生活的味道变得“不一样”了。这正是片名《米花之味》的含义。

但另一方面,这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又有点不一样

电影画面清新,不悲也不苦,还不时抖落一些小机灵,逗人发笑。绕过宗教信仰、城乡发展、留守儿童这些宏大命题,你感觉不到导演有什么价值判断。

比如一群孩子在寺庙蹭WiFi,叶喃断了电,说佛祖要睡了。

剧照

比如,乡亲们大谈如何发展旅游业,叶喃却瞥到地上的鸡爪和大叔蜷曲的脚趾。

比如,母亲火急火燎赶去医院,误把缠着绷带的伤者当成了女儿。

再比如,祭祀场所关门,身材臃肿、挤不进去栅栏的阿姨。

谁说现实题材的电影都得苦大仇深?

谁说留守儿童非得被呈现得可怜兮兮?

片中的留守儿童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刻苦学习、郁郁寡欢。相反,她们也会“贿赂”老师,会钻父母和爷爷的空子,也知道自己是“留守儿童”。

相比城市里上各种补习班的同龄人,他们展现出了更多作为孩子的天性。

压抑和悲情,往往来源于外界对留守儿童的傲慢审视,甚至“留守儿童”的标签也源自他者视角。

其实,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当他们唱“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的时候,当叶喃责备女儿不读书去城里连清洁工都做不了时,爷爷说:“谁说非要去城里”。

真是漂亮的回击。

相比《起跑线》里焦虑的中产阶级父母,很难说,自然主义就等同于落后。

这让真故君想起同事马拉拉,当我们在谈论“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时,她惊讶地说:“为什么留守儿童被说得这么惨,我小时候就很快乐啊”。

感慨之余,她写了一篇自己的故事《有两对父母的女孩儿》,发在真实故事计划,很多人看了很有共鸣,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下。

当然,作为一大社会问题的留守儿童现象,仍旧很严峻。但简单以悲情视角去呈现,显然不够立体。

更重要的是,电影并不负责提供解决之道,把现实横切给你看,就够了。

《米花之味》的导演就没有在“留守儿童”这个社会议题上做文章,没有让母女俩的矛盾持续升温,进而在某个时间爆发,反而一直在舒缓矛盾。

这倒很符合西南自然环境和傣族妇女给人的感觉,内向、柔和、矜持、拘谨,很少有激烈情绪。

为拍这部电影,导演鹏飞去云南沧源采风,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一待就是一年。

这种收敛的表达欲让人很舒服,就像米花一样,清脆,还有点甜。

结尾,母女俩抚摸亿年前形成的石壁,不说话,靠眼神交流,紧接着在溶洞里跳起舞来,身影绰绰,落在石壁上,像是飞天壁画。

柏拉图曾用“洞穴之喻”说明世界的本质和人对世界的认识,而导演仿佛在说,无论现代社会人与人感情的疏离,还是传统民俗和现代文明的对峙,放置于浩渺宇宙,终究能达谅解。

文章首发自我的微信公众号真故电影 微信号:zhengudianying关注真故电影,每天一个电影背后真实的故事。

我的主业是挖掘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关注真故电影每天一则经典电影背后的真实彩蛋。

 2 ) 被英泽圈粉

这已经是第二次看米花之味了,这次注意到特别多的细节,很有趣,无论是从导,到编,再到摄影和演,都处理得很细腻。

最想说说表演,女主的表演非常纯熟稳重。高级的电影表演方式不需要大开大合,真正厉害的是面部和肢体细微变化的处理,尤其是眼神。这点她完成得出色,表演方式是绝对的亮点,跟那些俗气的电视肥皂剧表演或者很多艺校出来匠气的套路完全不同。

第一次看电影就觉得女主气质不一般,美得高级。后来看报道以及主创的映后交流才知道女主是北京人,而且十几岁开始就在海外读书。本科竟然是伦敦政经的!感叹的同时,也惊讶她能把这样一个和她本身环境天差地别的角色完成得这么好。补充一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她才26岁,能够表现出一个母亲的质感,实属不易。

完全被圈粉!如今烂片还有垃圾演员泛滥的电影市场太需要新的血液。为英泽打call!

 3 ) 谈论《米花之味》,是今年华语电影最为重要的事

首发:后浪剧场


《米花之味》从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影评界持续的赞誉。甚至在一些评论中,带上了“最”、“新”等颇具里程碑意义的词。从它的影响力,我们甚至可以说,谈论《米花之味》,是今年华语电影最为重要的事。

《米花之味》,讲述了一个外地务工的母亲回到地处中缅边境村寨的故事,在母亲返乡期间,和自己的孩子,和村寨,发生的种种事情。这样的题材,在近两年的华语电影中并不罕见,《石头》《旺扎的雨靴》《那年八岁》《冈仁波齐》都算是其中的代表者。它们或表现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内在碰撞,或表现边陲的一隅。无论成色如何,起码我们在大银幕上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而《米花之味》,则拥有了更加轻盈的姿态,这也是它最为难得的一面。

这期后浪剧场,我们向《米花之味》导演鹏飞、女主角英泽,抛出了对这部难得作品的好奇和疑问。那些使电影成为电影的动人瞬间,也应该是我们留意和抓住的。

体验生活

后浪剧场:我看完电影,对片中母女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种沉静之美。台词很少,动作很少,但能感觉到沉静中有一股强大的内心力量,我就在想演员是当地找的吗,后来查资料吓了一跳,发现女主英泽是高材生,专业还是社会政策和犯罪学。

英泽:我上大二的时候,就挺厌倦周围的生活,自己又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就想做一些创作,加入了电影。找电影实习时,认识了鹏飞导演,参加了他的第一部片《地下香》,本来一开始想做制片的,结果做了演员。

后浪剧场:为了拍这部电影,你们有过两次实地考察,体验生活的经历。

英泽:对,少数民族非常热情,但要真正深入内心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一开始就用当地的语言,学习当地的技能,包括打扮,每天穿着当地的衣服,挨家挨户的串,慢慢让自己融进去。到后面就把自己当本地人了,有很多当地人还问我,“你是哪个寨子的”。

后浪剧场:除了一起干活、生活,有没有哪个瞬间产生“我变成了他们的一员”这种想法。

英泽:应该是思想上的靠拢吧,作为外来者总会带着偏见,一开始我以为他们会很向往城市里的生活,其实不是。很多价值观其实是外来人对他们的误区。

后浪剧场:所以是你先适应他们,不是他们适应你。

英泽:对的,我每天基本都被当地人所环绕,完全融在了这个环境里,中间只回过北京一次。

后浪剧场:你穿的是自己的衣服吗?

英泽:没有,穿他们的衣服。

后浪剧场:这个很重要吧,衣服就像一个符号,如果你穿着耐克进去,他们会觉得不是一路人。

英泽:对,而且我会把自己涂黑,一边晒,一边涂助晒油。比如和我搭戏的小孩,当我们的肤色接近时,在情感上,她也会觉得很接近。但当我卸了妆,她就有点感到陌生了。

鹏飞:这里有个误区,其实他们也穿耐克、阿迪达斯。

后浪剧场:我的偏见。

鹏飞:那里的年轻人都很潮,棒球帽还歪带着,特别嘻哈。有一个男生,平时声音很细,到了摇滚节就开始嘶吼。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英泽:对,到了拍摄后期,我在候场时,有个人还过来拉着我说,“别往那走,他们在拍电影呢!”完全把我当本地人了。

后浪剧场:跟小朋友融入会不会比大人要更容易些。

英泽:是,而且我和这个小朋友非常有缘。在磨合过程中特别有默契,她有时会偷偷学我。比如最后一段的双人舞,有时我跳错,她也会跳错。长期在一起,就会越来越像。

后浪剧场:这也是我在观影过程中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整部片里,母女形似且神似。到了溶洞跳舞那段,这种感觉就到达了高潮。

英泽:谢谢,好多都是现场发挥。像溶洞跳舞,本来是有台词的,后来导演说让我们自己发挥一次,我们就没有说话。

鹏飞:那条我拍了八次,每一次对白都不一样,最后一次就试试不说话,让她们发挥。

后浪剧场:后来选的是最后一次。

鹏飞:对。

后浪剧场:说到留守儿童,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沉重。据说中国的留守儿童有八千万,当时就觉得这个数字非常沉重。但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小孩趴在车窗外,就打破了我的印象,整个影片都体现了一种轻盈。而且没想到边陲会这么美,鹏飞导演刚到那的时候,是这样的感觉吗?

鹏飞:我一开始听说要去中缅边境佤族的自治县,想到的是牛车、雨淋和泥土,结果完全不是。高速一路就开到那里了,既有酒吧、KTV这些很现代的元素,又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

后浪剧场:有可能是我们被媒体的视角所控制了,很多电影和宣传片就是那种感觉(泥土、牛车)。相反,这种很轻松的氛围是不常见的,包括电影里有很多幽默的桥段。

鹏飞:其实是不经意间出现的。本来是很认真在拍的地方,没想到大家觉得很好笑。这就是生活当中的魔力吧。

所以,我不太愿意说是去体验生活,这就是生活。我去那时,没有和当地人说是拍电影,而是说一个志愿者,就像英泽一样,把自己当成本地人。我记得吃第一顿午餐时,傣族人民很热情,拿出一个白色的罐子,说你一定要吃,这是我们傣族的特色。我打开一看,酸蚂蚁。没办法,我就来一点吧,安慰自己是在吃鱼子酱。结果还挺好吃的,在嘴里砰砰砰的。后来在学校,和小朋友们做活动,校长给我做了一汤,挂了一爪子,咬呀咬的,咬不动,我说这什么肉啊。校长说,蝙蝠,吃吧。我说,哟!这蝙蝠能吃吗?吃吧,昨天吃的松鼠你也不知道。

后浪剧场:就是上来先把饮食上的习惯给统一了。

鹏飞:对对对。如果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地方,我可能就拍不出来了。

后浪剧场:这个也需要很多成本,现在的电影比较追求速食,可能不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去体验。

最后一场戏用舞蹈来表现 千言万语都能汇聚

后浪剧场:电影里有很多神秘主义色彩的东西,比如各种仪式、山神,让我想到阿彼察邦,而且泰国也属于亚热带气候,也多山,是不是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文化呢,您是怎么理解和捕捉这种情景的。

鹏飞:首先我是不相信的,但很多寨子里的朋友都和我说,山神每次来都是附在阿婆身上。其实就是当地的传统,他们很相信这个东西,我要做的就是去还原。其实,当我写完这个山神戏的时候 ,都不知道怎么去拍。拍摄前一天,依然没想好,大伙都在等我,我说再等一会。这时,我就去要了三炷香、两根蜡烛、两杯茶,偷偷地跑到竹林后边,说山神大哥,小弟在此拍戏,请保佑我们拍摄顺利,请给我点力量,这样子。拍的时候,我把卷烟的烟丝给阿婆抽,她抽不惯这种,一抽就咳,但她摆了摆手,示意副导演继续,她就一直忍着,脸红了,声音也变了,一下子状态就不一样了。后面又拍了一次,就不行了。所以,在我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我也会用这种当地的方法给自己信心。

后浪剧场:我个人非常喜欢最后那场舞,最近以舞作为电影结尾的片子,从奉俊昊的《母亲》到贾樟柯的《山河故人》,都是表达一种情绪的释放和抒发,而在这部片子里是作为关系的和解。这场舞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吗?

鹏飞:对, 没写剧本前,就决定以舞蹈来表达人和人的情感。我第一天到傣族寨子是个晚上,我放下书包就去旁边的寺庙看他们跳舞,当时是在准备泼水节,后来我发现,不管是节日、演出,还是结婚生子,他们大多都是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我就在想,为什么是舞蹈,可能这种肢体语言在表达情感上会更加虔诚,比语言要更准确,用舞蹈表现的话,千言万语都汇聚在这里了,每个人的心声也都在里面。

后浪剧场:看这场戏的时候,两个人在跳舞,光打过来,两个人的影子都印在了墙壁上,下边又是水和倒影,有一种柏拉图的东西在里面,蒙昧与文明,各种观念的揉杂就像影子一样,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不知道您有没有这层表达?

鹏飞:没有(哈哈哈哈)。我觉得这就是肢体语言的力量,或者最原始的表达的力量。能展开自己的理解。

后浪剧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后浪剧场“是一个电影播客,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podcast、QQ音乐搜索“后浪剧场”即可收听。

//movie.douban.com/review/9361231/

 4 ) 鹏飞及其先驱者:苏雷曼、北野武和是枝裕和

每一位作家创造了他自己的先驱者。——博尔赫斯《卡夫卡及其先驱者》 1952

在看过第二遍后,我仍然惊叹于《米花之味》的神奇,它所赋予的奇妙体验完全从留守儿童的民族志影像中超脱出来。这是华语电影中从未有过的一种风格:在日常生活的贫瘠表象下潜藏着富足的幽默与俏皮,其可爱的盎然趣味令人不断回味。在鹏飞的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发现他如何放弃掉处女作中从蔡明亮身上接受的滋养,并发展出一种“反现实”的影像风格:表现在过度明亮的摄影、戏剧点的铺陈和自然化的表演三者相互违抗获得的奇妙效果。

我们找到了导演鹏飞的“先驱者”:首先是那位不太为人所知的巴勒斯坦导演伊利亚·苏雷曼,擅长于营造一种基顿式的冷幽默,并不时表现出雅克·塔蒂电影中的“童趣”;然后是日本导演北野武,总是在让人一阵摸不着头脑的镜头剪辑后突然给予你一个用特写来突显的回答,让人会心一笑;最后很可能是是枝裕和(在访谈中,鹏飞多次提及),他电影中的演员如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自然感或许给了鹏飞一种策略,来抗拒苏雷曼与北野武电影中不甚自然的僵化风格。

《米花之味》虽然铺设了一条明显的叙事线索:外出务工的母亲回家后遭遇到各种问题,最后与留守的女儿相互和解;但电影反常地放弃了这个可以生发出一种普世价值观的戏剧套路,转而开发一个个幽默的戏剧点。这自然是高妙的手法,一反常态,成功瓦解了叙事咬合精密的惯常逻辑。在苏雷曼的《神的介入》(2002)中,便是由相似的手法完成:整部电影描述了一组生活在以色列军队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的日常幽默插曲,但没有完整故事和叙事动机。

这种依靠一个个幽默点的铺陈方式自然与稀疏平泛的日常生活相违背,苏雷曼丝毫不介意电影是在现实之上的重新建构,因而《神的介入》中出现了许多超现实的画面,表演也完全以僵化的方式展现。对于鹏飞,僵化是他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缓和剧情上的刻意设计,又能获得自然的效果。他找到的对策也许是从是枝裕和的电影借鉴,让演员像在日常生活中那样表演,从而获知一种温情,而不是像苏雷曼或北野武电影中表面冷酷的幽默。

或许可以说,伊利亚·苏雷曼与是枝裕和这两位导演的结合,让鹏飞的《米花之味》获得了北野武电影中的影像效果:冷酷又不失温情,戏谑又不乏细腻。而北野武正是鹏飞心目中最为挚爱的导演,他不仅将自己所有社交媒体中的头像都换成北野武,还不乏幽默地把微博的昵称改为“北野鹏”。在此,鹏飞将自己安置在了由基顿、塔蒂、苏雷曼……等导演组成的冷面喜剧谱系上,并将其改造为一条走向现实的“反现实之路”,来表现那些最为困顿、难解的生活难题。

《米花之味》的出现,自然是今年华语电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它给予了那些仍在不自觉地用影像写实的方式探测现实深度的惯常套路当头一棒。就像鹏飞自己在映后交流中说的,他的内心“还是个孩子”。82年出生的他,现在看来仍像20刚出头。一个凭其天性拍电影的导演,我们能在他的电影中发现这种天性。每当我们被他在电影中设计的幽默弄得哈哈大笑之时,就能感觉到背后那颗年轻又有趣的心灵。让我们期待他以后的作品吧。

 5 ) 《米花之味》散记

By艾晨

在天山电影院看了《米花之味》的路演。电影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平平淡淡,看着确实有点米花的味道。导演说米花在傣族里寓意团圆、祈福,电影里的“米花”当然另有所指,点题就是片中神婆那句“你们在地里加了什么,米花味道都变不好了”(大意)。理解这个“变”,我想也就理解了这部电影。

一开始我觉得叶喃(电影女主角)演得很生涩很拘谨,以为这是一种“近乡情更怯”,加上留守儿童题材,这种既熟悉又生疏的感觉也是理所当然。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各种生活琐事接踵而来,叶喃的这种生涩和拘谨反而显得更真实。

关于这点,可以参考《杰出公民》,所谓的“回不去的乡愁”,叶喃回家吃饭时,说每天念着想着的就是这个,但是真吃到的时候却不是那个味;女儿以前可爱懂事,现在也各种叛逆不听话;邻居不再淳朴,反而各种八卦、诋毁……一切的一切,都让她觉得无力。

此外,女儿与妈妈,老人与年轻人,飞机与泥路,城里与山里,发展与守旧,片中充满了各种尴尬和对立。有的人习惯了“村里”的生活状态(比如那些老人),有的人尝试去接近“城里”的生活状态(比如说发展旅游业、太阳能那几位),有的人则两边的状态都经历又都想逃离(比如女主),还有的人则处于选择的阶段,比如女儿,她不懂“村里”和“城里”有什么区别,对她又意味着什么。她任性地行使着这个年纪的权利,因为这是父母不在家带她、老人在家不懂带的结果,做错了她说她要“和外公呆一辈子”,却又好奇地问妈妈“城里是什么样的”。

电影开场买鸡蛋那一幕,叶喃当时的眼神是“饶有兴致”的那种,觉得眼前的小女孩很有趣;但是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当她决定开车回城里的时候,再次在路上看到卖鸡蛋的小女孩,却眼睛一酸,快要哭了。前后两个镜头的对比,不只是说明叶喃“恍然大悟”,也是要让观众看到,村子里这么多留守儿童,包括卖鸡蛋的小女孩、自己的女儿,都是叶喃这样出去城市的父母造成的。

当然电影主题的东西见仁见智,《米花之味》最精彩的地方是丰富的生活细节。这些细节让电影变得异常可爱。

PS:以下涉及剧透,不过没太多关系。

叶喃给女儿买了好多吃的,第二天上学路上,四个小孩一前一后走在路上(后面又进来第五个人),这一幕应该是在致敬“abbey road”,导演你说对不对?

老师摆弄巧克力那场戏就不用说了,简直可爱死了。

叶喃去女儿房里,开灯查看后又走了。女儿开灯却发现她就在旁边。这个桥段,现在抖音经常可以看到。

女儿去看望生病的喃湘露,说要给她变魔术,然后拿布一抖,当当当当。这个桥段也是抖音的大热门:karma is a bitch。

叶喃带着女儿和其他人回来,在车上叫他们唱歌那一幕,一群人摇头晃脑的,让我想起了金凯瑞“周六夜现场”那个经典的摇头晃脑的镜头。

类似的有趣的细节电影里还有很多。不过关于《米花之味》,我最好奇的一点是,叶喃为什么回来?从电影里提供的信息来看,她以前也回来过,但都是匆匆几天就又回去了。这次回来,别人问她什么时候回去,她说还不确定。她在外面(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邻居的闲言碎语说她是在外面做了不好的事,女儿则质问她是离婚了才不要自己。但叶喃却说不要信他们乱说。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是这件事情肯定不是可以一笑而过的小事。

电影最后,母女二人在溶洞里共舞。这也是全片最美的一幕。溶洞内外,两个世界,虽然暂时的隔绝不代表完全的和解,但是当母女两人一起翩翩起舞,那一刻,你的心也会跟着静下来,连时间都仿佛停止,只有溶洞里的滴水声清晰可闻。

2018年4月18日

 6 ) 再谈《米花之味》:中国新电影的开始

中国文化底色中的“惨”,注定它无法诞生出真正“悲”的东西。

我们也不必强求将“悲”硬性移植进我们的文化基因。

只是对于“惨”的卖弄实在可以停下手来,去发现日常生活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在“悲”与“惨”之外,日本电影给我们带来了第三条路。

那就是以审美的方式关照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

这是“消极抵抗”的姿态,而不是在“惨”中沉沦到妥协和接受。

生活是同一的,但看待生活的视角发生了转变。

这是为何我们要热烈拥护《米花之味》这部电影的原因。

中国电影诞生百余年,很少有电影真正做到在呈现困顿生活时彻底脱离“惨”。

滇缅边境的少数民族寨子,落后的乡村场景,离异家庭,留守儿童,青春期少女的叛逆……

所有一切都符合传统农村题材电影的定位:困苦、矛盾、普通人的挣扎。

但鹏飞丝毫没有去表现“惨”的一面,而是真正发现了日常生活美丽与可爱之处。

过往的电影一拍到农村,便表现出苦大仇深的姿态,除了文化基因中的“惨”作祟外,也出于刻板印象。

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束缚了创作者的思维。

而鹏飞在对农村生活长达一年的体验后,发现了事情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即便生活贫困,家庭破裂,成长有烦恼……孩子们依然有自己的玩乐世界,生活依然有喜乐。

绝非千篇一律的“惨”,一切丰富的生活滋味最后在电影里得到了呈现。

《米花之味》如此轻盈、优美、俏皮和可爱,彻底抹除了大众对中国农村题材电影“惨”的印象。

这是从日本电影中获得的滋养,鹏飞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日本导演(北野武、是枝裕和、石井克人……)的热爱。

因此,在“悲”与“惨”之外,是中国电影人学习日本电影的时候了。

转变观念,从传统文化和惯性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现在的年轻人深受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如果电影人不紧跟步伐,通过电影反映人们观念上的转变,反而继续践行祖宗留下的糟粕传统,无疑不合时宜。

这是为何我认为“中国新电影将从《米花之味》开始”的原因,因为这是一次影像领域的观念变革。

悲与惨第三条路,日本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米花之味》:一种“反现实”的美学建构

 短评

导演还挺聪明了,提了很多诸如宗教、信仰、留守儿童和性别歧视等各种点,但他只选择了生活的横切面,做了一个立体的展示,不批判什么,不抨击什么,也不展开母女之间矛盾的主线,最后只是用血浓于水,用一场舞蹈结束了一切。不过导演对待留守儿童问题的态度,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事情。

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她能接受她物质上的馈赠,她却很难走入她的内心世界,她躲在被窝里说,“还是听声音好了”,那时候,她们成了最熟悉陌生人。电影聚焦于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以及两代人的隔阂这一现实生活,加以抖机灵般的情节让故事变得有趣不少,最后母女两人的舞蹈代表着和解。味道也和记忆一般,在后来慢慢变迁了

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被片头迷住足足5分钟。难得一部有故事(留守儿童、民族与宗教、女性生存…)又有美感(云南风光、少数民族风情)的原生态电影,只是画面感稍显不够精致。

1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一流配乐,二流故事,三流摄影,四流表演,五流剧本。表现边疆景物很有质感,表现宗教生活虽然只是泛泛,但现在已属难得,居然还拍了山神上身。女主和女儿的云南话说得半文半白,很别扭,说得最生活化的的老爸和老婆婆一听就不是本地人。画面色彩饱和过分,镜头只有夜探女儿和佛寺寻女两场有点味道。

19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自然,狡黠,沁心,观察力超凡。姿态不妥协也不激进,心境不恋旧也不崇新,所谓矛盾,就像溶洞里一个易拉罐让水滴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真是个令人惊喜的比喻。

2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对个体的刻画呈聚焦状,对群像的描述呈发散状,素材的组合略显刻意。一切问题既是无解的,也是迎刃而解的。

2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无论表现边陲少数民族之地,还是所谓留守儿童议题,影片都显得云淡风轻,心不在焉。被稀释淡化过的野心,令画面与节奏耳目一新。面对结尾的上古洞穴和壁画暗影,影迷总是热衷于按图索骥,认为导演偷师现学了谁谁谁,却从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在中国电影的疆域里,挖掘出一道全新的,打通地下的光亮路径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看前只听说导演体验了生活;看时觉得导演可能只接触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外出回家的母亲一面还是纯靠自己“感悟”;看完交流,导演聊儿童的东西很顺,母亲的心理就明显卡壳。还是比较纠结这种体验式编剧的“不完整”,但整体剧本挺“讲究”的。配乐和电影营造出的空间感很棒。

36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明快的配乐、亮丽的色彩,用梦幻欢乐的基调去剖开中国的一处社会切面——无论是留守儿童现状,还是现代与传统、城市与农村的冲突与交融,都散落在鹏飞洋溢着灵动俏皮的情境氛围中,在有趣的细节和和散漫的关怀里,被轻盈地勾勒了出来。

41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蛮惊喜的一部电影。导演在云南的小寨子里住了一年创作剧本,电影也还原了本土的这份原汁原味。打工归来的母亲和留守在家的女儿,从疏离到亲密,情感的变化细腻而温柔。见到了主创,女主妹子特可爱,喜欢!

43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推荐

清新、克制、简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却未做太多苦情、煽情的渲染,更多是对母女隔膜、感情疏离的日常生活侧写,在云南临沧中缅边境沧源县郁郁葱葱的初夏氛围里,民俗、宗教、教育各行其道,哪怕疾病死亡都不那么让人伤悲,只是那些早熟缺爱的孩子,纯净眼神里流露出无所谓的迷茫,让人有些揪心。

4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中国新电影将从《米花之味》开始。

48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通往石佛的栏杆,长得瘦才能进来;进入神庙的石阶,脱了鞋才能上来;供奉神明的溶洞,交了钱才能入内。而一个久别的村寨,需要怎样的条件才可归来?女儿说她离了婚就冲自己撒气,邻居说她挣了不干净的钱,大城市里没有她的一席之地,回到故乡竟也是闯入者。这份游离飘荡,如变味的米花,都是寂寞滋味。

50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运营团队窃了整个宣发模式?

55分钟前
  • 五百万就辞职
  • 还行

新时代的民族电影。通过从城市返乡的单身母亲回到留守儿童身边,表达现代社会正在慢慢深入少数民族的主题,母女关系成为这两种环境之间的尴尬写照。编导并没有特意表达他们的表象,而是含蓄地通过生活细节来达到想要表达的主题,结尾回归原始的舞蹈更是点睛之笔。

5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讲的内容有点多,在叙事上就显得零散了,但还是能首尾呼应。写实风格的拍摄,也使得人物情感略缺乏镜头张力。这种性质的电影,很多时候都是记录了某些变化中的地区历史,也是拍一部少一部。

59分钟前
  • antwon
  • 推荐

开始有点难以进入状态,轻松简单的淡淡的旁观,很多事情不用说得太清楚,详略处理得好,有灵气,配乐和音效超级棒。p.s 还蛮喜欢这个小镇的,和导演说话的感觉就像在和这个舒服的地方聊天。

1小时前
  • 咸蛋黄哇
  • 推荐

城市与乡村的隔阂,现代与守旧的对立,科技与传统的冲突…尽在《那山、那女、那洞》。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今年的标杆,红斑狼疮的小女孩如果能在病情恶化的过程中把魂魄逐渐转移给小女主人公,在结尾溶洞完成最后的和解,这样她的性格突然成熟也会显得更合理。导演在蔡明亮的背影下拍北野武式幽默,尴尬却不失风采。

1小时前
  • 黑狗成
  • 推荐

大人在经历,小孩在观察,以家之贫土为基础,瞥见外来者对原住民的思维侵略,构建出一个文化碰撞所产生的畸形国度,只是最终谣言四起的个体争斗被一场没有悲伤的死亡接替,野人的怒吼也不过罐头的哭泣。镜头总是对准英泽饰演的母亲一角,以其部分肢体来与去的舞动瓦解每个配角,带出个体创造的无限可能

1小时前
  • ChrisKirk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