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

HD

主演:章宇,马丽,张志勇,徐刚,郭月,张迅,袁利国,薛宝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东北虎 剧照 NO.1东北虎 剧照 NO.2东北虎 剧照 NO.3东北虎 剧照 NO.4东北虎 剧照 NO.5东北虎 剧照 NO.6东北虎 剧照 NO.13东北虎 剧照 NO.14东北虎 剧照 NO.15东北虎 剧照 NO.16东北虎 剧照 NO.17东北虎 剧照 NO.18东北虎 剧照 NO.19东北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东北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玲(马丽 饰)即将临盆,她的丈夫徐东(章宇 饰)只好将家中心爱的狗托朋友寄养到别处。马千里(张志勇 饰)是债务缠身的建筑商,他在穷途末路之际,偶然接收了徐东的宠物。不幸的是,这只狗的死亡让两个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失意者狭路相逢,满腔怒火的徐东在复仇的道路上屡战屡败,但却发现了马千里不为人知的一面。与此同时,美玲也意外的发现了徐东的秘密……  不易熄灭的仇恨之火被点燃,熄灭仇恨的灭火器迟迟没有打开。东北虎在动物园里晒着太阳发呆,它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被饲养员扔下食物的生活。熟悉的陌生人2016柏林苍穹下我的青春蜜友爆裂危情上海滩女杀手奖门人Ladies First感谢祭末日之恋阳光下的星期一乔纳森美国战队:世界警察边缘岁月 粤语四个圣诞节埃塞克斯之蛇第一季逆转裁判达伦·布朗:牺牲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后篇庆余年第一季蒙娜丽莎1986翱翔雄心海豹突击队第三季美国工厂蜂言疯语阿兰·萨尔达尼亚:人生如狱7号房的礼物第71届黄金时段艾美奖颁奖典礼激情迷宫龙狱天棺恶魔恋人雀魂 KANG!!信号2007喜欢妳是你永无止境太空炮弹泰版母亲一年中的九天绝望写手 第一季最好的女友两周年的夏日之旅

 长篇影评

 1 ) 伤感没意思,《东北虎》却有点意思

近日,青年导演耿军的电影《东北虎》登陆院线上映。一年半以前,本片就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时至今日才得以上映。一部电影走上银幕本身就是场跋涉,导演耿军在他的电影表达里跋涉数十年,终于等到了这部院线处女作的公映。但对于很多影迷来说,耿军导演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他的“寒带”电影有着怎样的特点?近年来东北文艺复兴的叙事一次次把东北拉回到公众讨论当中,但耿军聚焦的“东北宇宙”又有些不一样的黑色幽默色彩。

与很多院线片一样,本片上映后也引发了口碑的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夸赞它带劲儿,是东北“考里斯马基”;讨厌的人则认为它沉默而破碎,没有重点。但无论如何,本片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风格鲜明的东北叙事,也看到了一个青年导演难得的坚持与成长。

片中人物的台词“伤感没意思”戳中了不少影迷的自嘲神经,面对被悄无声息吞噬的平庸生活,也许最有力量的回应并非“躺平”,而是一种混不吝式的黑色幽默。

撰文|走走小姐

01

鹤岗节奏与“寒带电影”

到了冬天,东北是所有人类的乡愁。想在冰天雪地里停下来,回归炕头享受温暖。独特的节奏和熟悉的叙事场域,构成了耿军东北故事的基底:幽默又悲凉、日常且诗意。在异常平缓的2个小时里,每个人都如笼中猛兽,伴随着察觉或无知在生活中成为“被围观者”。这几年“东北文艺复兴”的迹象越发丰富,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东北籍作家的小说成为了影视改编市场炙手可热的文学文本。

而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你是否去过那里,都对东北有种极强的亲切感——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视小品打下了过于夯实的基础,东北的语言和幽默在互联网世界之前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一种基因记忆存在在我们的童年中。到了近几年,这些东北作家的故事又提供了“新的东北”,在更新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东北。也有幽默荒诞的根基,但不论是双雪涛还是班宇,他们的故事里常有上个世纪的隽永的情感,不论故事技巧多娴熟,那都不是最重要的。耿军导演的电影里也如此,会让你在时光里恍惚,它是现在的故事吗?它是真实的故事吗?

它是梦境和现实走到了一起的,他们的东北故事。

上一次鹤岗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因为超低的房价,让那个地方收留了许多新移民。他们不论从哪个城市漂流,最终来到了“房价的尽头”——鹤岗。这个和北欧维度接近的城市,在肃穆茫茫的冬日人烟稀少,东北本土的氛围又被笼罩上了一层北欧式的寂静。

于是很多人在耿军短片的时代就说是在模仿阿基·考里斯马基,也说他是东北罗伊·安德森。这也是我在耿军的作品里,感到最奇妙的观影体验。那些人情来往的底子明明是中国人情社会里衍生的,但在观感上所有的冷调却不是常规的本土东北。而片中的故事发生地,是这样一个远离北上广一线、话语中心的边缘城市,隔壁是佳木斯,和俄罗斯相近。人类被放逐此地,天然携带着一种强烈的末世感。所以在电影中,你能看到人在这种时光里平缓地、百无聊赖地活着。所以在影像上有了北欧气质也不足为奇了。

《东北虎》电影剧照。

简单地介绍《东北虎》,这是一个双重复仇的故事。第一重复仇是男主人公章宇饰演的徐东为狗复仇;第二重是家庭情感出现了裂痕,马丽饰演的角色美玲像侦探一样,去寻找破坏她家庭平静的人。一个为狗,是社会性的;一个为情,是家庭性的。听起来像激烈的故事,但被裹在了鹤岗冬日的茫茫雪天。

导演耿军曾经概括这样地区的电影为“寒带电影”,它的环境和气候就是电影里的一个主角,这决定着它的叙事方式和故事的气质、节奏。第一次观影《东北虎》对整部电影惜字如金的台词风格印象深刻,联系起鹤岗的气候,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冷冬日,人们为了保存热量所以尽量少说话,也就形成了东北凝练的语言景观,也给了电影观众切肤的“在地感”。

不得不说,在耿军的电影出现以前,笔者并没有强烈地对于电影地理环境的敏感察觉,也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东北的印象”需要更新了。但影像是直接的,它令我们感受到那些小品式的基因记忆走到今天,东北更像是笑完以后的“干咳”。它幽默吗?仍旧是有令人捧腹智慧的幽默地域,但贯穿始终的忧伤像持续响起的背景乐。直到这部电影两遍看完,人好像被“冻麻了”,脑子和舌头的反应都慢了半拍。沉浸在荒凉又层层热浪的情感中,不知如何概括表达。

在耿军的电影里,叙事的节奏总是异常缓慢。在这部《东北虎》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介乎环境和剧作之中的真实时间感。我把它称作“鹤岗节奏”,它的作者性在于并没有调动观众情绪往下走的意愿,故事都跟随着人物内在和根植于剧作内部的节奏进行叙事。

《东北虎》电影剧照。

但故事讲完,你又觉得波涛汹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澎湃的情感从冰缝中炸裂是静悄悄的,但你分明能感受到那种炸裂和灰烬般的悲壮。这就又是东北了,这个有过黄金时代的地方。

我们一直认为好的台词是什么?是把台词日常化、生活化、变得不像台词。但是耿军是个反着来的导演,在他的电影里,所有的日常都可以变成诗歌。

片中年轻情人对这对晚婚夫妇说“伤感没意思”,当它反复在你的脑海当中萦绕的时候,就不仅是这个人物的台词,而是片中所有人一起发声,他们都说“伤感没意思”。由一个个体到一个局部、再到整个东北,裂变式的传递和回声,这样“积极地伤感”也仿佛与整个东北静静地完成了互动。

02

寓言式的人物,装载黑色幽默的生活

耿军擅长讲述小人物(甚至边缘人)的故事,早年拍摄的短片《烧烤》、《青年》、《锤子镰刀都休息》到长片《轻松+愉快》里各式各样的小人物悉数登场。有骗子、坏蛋、假和尚、基督徒、护林员、欠债者……他们不是社会的主流,但在耿军的电影世界这些人构成了他观察世界的一整个切面。

《东北虎》围绕着主人公徐东(章宇饰)的生活和社会关系展开讲述。他的妻子怀孕了,要把狗送走,他一心想给狗找个好人家,狗却被马经理杀了请人帮忙讨债;同时他有一个情人小薇(郭月饰);以及一个诗人朋友罗尔克。

这构成了徐东的全部生活。他想保住狗的命,他帮写诗的朋友卖自费出版的诗集,他为小薇受欺负出头,他和妻子之间看似也平静和睦。但狗死了,在集市上卖诗集也像动物园的老虎一样像个景观,小薇在妻子的追问之下无法掩藏,孩子眼看着就要降生了。

你看,他的生活里并没有天灾人祸,但听起来你总觉得心在不停往下沉。耿军常观察自己家乡的那些朋友,过年相聚,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人们心里的所有防备全都放弃。“每个人的脸上既能看到之前的这个人的影子,又能看到这么多年他脸上露出来的那些受辱的,或者是那些不如意的,叹息的那种神态。”

《东北虎》电影剧照。

徐东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他的朋友徐刚,一个他熟悉的少年伙伴,中年朋友。徐东这个人物处在他重要的人生阶段,他制造了问题,也遇到了问题,他能用他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吗?他一方面照顾怀孕的妻子,所以白天做完小学老师,夜里也去开挖掘机;另一方面还有让他无法放下的女孩小薇;同时,他也要为家庭的另外一个成员,就是那只狗去复仇。

情人小薇这个角色有点像一个女学生,她和徐东之间的情感,因为禁忌而产生巨大的活力。她莽撞大胆热烈,所以中年徐东又被吸引又感到无措,在家庭之外两个人的情感甚至没有“不洁感”。小薇告别的戏,是和徐东夫妻俩面对面坐着,被隐藏的感情藏无可藏,她梗着脖子和对方喝了杯告别酒。

对比起来,徐东是最无力的男主人公。这是一个行动力无法抑扬顿挫的男主角,他被拽进了生活的泥潭,越用力越下沉。这样一个人物,虽然是男主却像是一个“哑鼓”,鼓芯不响,边鼓(其他人物)却震耳欲聋。

而耿军的故事好看的地方就在于,它综合的讲述能力让这些无关的人物产生戏剧性:一个文人,去找社会人马千里复仇。他的愤怒就显得极其悲壮,在这样的算计中又开始一步一步认识马千里。

《东北虎》电影剧照。

这个失败又潦倒的中年男人,因为工程款无果而躲在破败的房子里,终日面对亲人的拷问。刻画马千里的悲惨相当极致,在这种悲惨里衍生出来的戏剧就成了“黑色幽默”。但一个切面的悲惨不是生活也不是戏剧,在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小二。

看到这里,会深谙耿军电影的魅力。因为在这场戏里,不仅出现了一个天使小二,同时也在说明着马千里这个人物他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不是一个概念上的坏人,或者概念上的失败者。他可能在曾经顺遂的时候,也是一个正常人,也能让人去记着他的好,小二的出现有这样一个叙事的功能在。

同时小二的台词也非常准确,朴素真实得令人感动,他言语不清地说“你是忙人”。再无更多两个人之间的交代,但这几个字准确地表达着两个人之间的联系。马千里可能不记得他了,但是他被一个这么弱小的、贫穷的、完全边缘的,活在角落里地这么一个人,伸手搭救:带来风筝,带来钱,带来食物。

耿军让一个寓言式的人物装载在了生活里,也或许是他在生活里找到了寓言。

03

被“平庸”吞噬是无声的

观看作品的趣味就在于,每一个角色和叙事,都在其中看到作者的影子。小二这个角色大概就是整部电影的点题人物,他的存在是耿军故事的魂魄和核心。

“我可能就是在这个时代里边语无伦次的人,说不清楚的人。这个时代这么喧嚣,杂音那么多,但我什么也听不到。其实我知道,我的表达在这个时代来说,可能特别微弱,但我要表达。”

影迷把他和他电影中的人物徐刚、张志勇、薛宝鹤称为“鹤岗宇宙”。薛宝鹤16年前认识耿军,他还在当地电视台做记者。从北京回去的耿军和张献民当时在拍短片,设备不够求助到薛宝鹤那里。他带着强烈地好奇,加入了没有轨道、没有灯光、没有摇臂,摄影机是高清DV的剧组。

耿军在剧组。

和发小徐刚、张志勇不同,薛宝鹤属于直接进入到“鹤岗宇宙”的成员,他把耿军称作“一个奇特的朋友”。“就这个人好奇怪,你知道吗?你能理解吗?就是生活中他可以攒很多钱,比如十几二十万去拍电影,但是自己舍不得花20块钱吃顿饭。”

但这样一个抠搜的东北导演,带着强大的凝聚力组成了“鹤岗宇宙”。看完《东北虎》,观众借着电影,对东北这片土地、鹤岗这个地方的人,有了浅表的了解。在空寂之地,回声都要隔着几秒才能传回来。时间和时间的体感是不一样的,人在寂寥度日中,太容易在生活的惯性里失去心里的“不甘”了。

鹤岗到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距离都是可数的,但我们坐在影厅里观影觉得“小二”这样的角色犹如天使降临。艺术作品和真实生活的距离被打通了,你知道生活里很难有寓言般的人物出现,但是最纯真的信仰般的诚挚会打动你。将你从嘈杂的生活中拎出来,仿佛灵魂出游一般陷入某种思考:被平庸吞噬这件事是润物细无声的,常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时候就已然将至。

这种不甘既是创作者本身的,也是电影中的角色所呈现的。马丽饰演的妻子不甘于失去自己的家庭,徐东不甘于自己甚至没有能力保护一条狗,诗人从精神病院出来不甘心诗集仍无人问津,曾经春风得意过的马千里不甘于如此结束一生。那个到了40岁的东北导演,始终相信“文化有力量”,以拍电影的方式在塑造每个普通人另外的人生。

这两年的青年导演似乎都在作品中有对“生活惯性”的思考,比如三入戛纳的90后导演魏书钧。在《永安镇故事集》中充满对生活观察的思辩,几乎以警醒的方式在提醒自己:切勿浑浑噩噩进入生活的洪流之中。

但许多时候,生活的涟漪也像是投置在水中的石子,荡漾起的水纹总会随之消失,直至水面恢复如常,就像你的反抗从未发生。

《东北虎》的思考也具有这样的时代特性,大抵我们生活在一个过于嘈杂的世界,信息的碎片每天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头脑里、片刻不息。如何在声音之中辨识真正的声音和如何在声音之中倾听自己的声音是这一代的青年导演们不可避免的创作命题。他们在观察世界的时候,要成为一个“清醒的人”,时刻警醒着的人,甚至憎恨平庸之恶的人。

《东北虎》电影剧照。

《东北虎》不是一个强情节的故事,自然我们等不来一个明朗的结局。就像平凡的生活,没有起承转合,而要继续前行。

片尾有段徐东的独白,诗性的语言仍然平缓讲述。他提起自己的母亲,还有未曾去到的南方。那些人类深处藏匿的温暖之地,常常是你无法到达的地方。失去、远离、向往,所有的遗憾都带着一种暖意的悲伤。它被人理解,却无法言说。

片中不讲老虎,片名却叫《东北虎》。这个带着强烈地域符号的猛兽,在现代生活中逐渐被遗忘了,也因为动物园的存在让它失去了神秘感,成为了一种意象,一个文学化的载体。这种动物在耿军的电影里,更成为一种“状态”,像人们活着的另一面镜像和倒影。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走走小姐;编辑:走走;校对:陈荻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2 ) Dongbei image:高纬度地区的流动性幽默

电影海报截图

耿军围绕着东北小城所建立的“鹤岗宇宙”,终于凭借《东北虎》斩获上海电影节金爵奖。之前看过耿军导演的《镰刀锤子都休息》和《轻松+愉快》,对耿导印象深刻。有人从他的电影中读出了苏联体下的东德忧愁,一种前社会主义的怀旧、无奈与乡恋。有人认为它契合了一种考里斯马基的影像基调,凝练的台词与点到为止的冷幽默感。当然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罗伊·安德森电影的缓慢疏离、弱化叙事的整体风格,以及贝拉·塔尔电影,尤其是《撒旦探戈》里那种破败的东欧社会主义农场的绝望气息。在一个人口负增长,房价白菜价的东北小城,如何用影像泛起一阵诗意?

我是觉得高纬度地区拍摄的以寒冷地带为背景的电影,大都趋向于一种固态影像(表面意思),属于那种哈气立马结冰的固态感(比如《白日焰火》比如说《铁西区》),当然个中原因也包括工业颓废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的无奈。这时候用什么幽默去化解这种生活的凝滞感很重要,让生活在厚重中泛起涟漪,进而变得液态起来,我觉得耿军的电影属于这种不沉重的流动性幽默。

作为一个因工业转型而被经济高速运的社会转所抛弃的极寒之地,东北这个老工业重镇在大多数电影中它都是沉重的,像《铁西区》里的那些工业废墟,作为一个曾被许诺、却再也不会到来的未来的见证,或者像《白日焰火》一样,它是灯光暗淡的、藏污纳垢的,人性会被一件皮草异化的犯罪场所。寒冷与经济衰退成为“东北电影”(如果有西部片,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东北片呢?)重要的标签。在此,耿军又为“东北电影”加上了另一个标签,一种冷幽默的诗意。

电影里的“东北母体”背后的通性在于它是一种固态影像,它是凝滞的、不流通的。我们倾向于从先验与经验两个维度来理解作为固态影像的东北意象(Dongbei image)。一方面,东北意象作为一种高纬度空间的存在物,它不单以寒冷为环境特征,更是各种寒冷意象的汇集:飘雪、烟囱、厚厚的棉袄、残破透风的工业厂房、被冰冻的广袤农田…而这些寒冷地区的常见意象都趋向于一种固态感,为了抵抗寒冷而具有的厚重感与无法轻易的移动。另一方面,东北意象在先验层面,它总是与距离感相联系:它远离中原的文化中心,也使得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德勒兹认为固态影像属于一种人类感知的,重视编剧的影像。我觉得《白日焰火》属于典型的东北固态影像,编剧的严密性让原本压抑的故事密不透风,唯一喘息/诗性的地方就是最后在房顶绽放的烟花了。耿军的电影总是想让这些东北意象流动起来。电影开篇,章宇饰演的徐东在挖掘机里用手敲开冻柿子,并用吸管吮吸。冻柿子属于固态影像,而吮吸则是最好的流动性。将这一个日常行为电影开篇,似乎暗示了电影的全部意涵,那就是在固态的生活中找到流动性。难道这不也暗示了生命的真谛:生活是稳固的,只有靠我们自己让之流动起来?如果从这个角度再去重新看待这部电影,会发现《东北虎》是一部极力逃脱固态走向液态流动性的电影。正如电影的片名,“东北虎”在这里暗指了一种被圈养的无法移动的稳固性的忧愁。那么,导演在电影中呈现了许多与稳定的固态感相对立的流动性意象。比如电影的叙事线索之一就是徐东出轨问题,一般我们总是认为婚姻/家庭是稳定的,虽然诚如徐东在电影中调侃自己处在一个“看似稳定的家庭”中,那么出轨则是对稳固家庭最大的冲击。相比于前两部电影,这部电影加重了感情戏份,叙事线索也更加收束,徐东与美玲(马丽饰)的婚姻问题成为电影的两条主线之一。成问题的婚姻便是松动固态生活的重要意象,虽然最后镜头留给了产房的美玲,徐东似乎又回归了稳定的家庭,但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出轨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基本感情基调。

除此之外,电影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其它流动性/液态意象,比如徐东拉着美玲在冰面滑行,带着风筝奔跑,甚至于徐东与马千里的梦想都是“临死前去看大海”,这些显然都是流动性最好的表征。除此之外,整部电影的所有困顿的起点,源于追债与讨债。徐东讨要自己卖狗的钱,马千里讨要欠的工程款,而他的亲戚则讨要自己投资给马千里的钱,甚至于徐东帮自己的好友卖诗集、小二给马千里送去500块钱,这些都与钱这一流通性意象相关。

整部电影虽然延续了耿军导演前两部电影的风格,但在情感输出上要比之前的作品更加“感性化”,比如徐东背着狗皮回家上楼梯时的落泪,比如美玲与徐东提前庆祝自己生日并向丈夫坦露自己已经知道他出轨时的情感爆发,这部电影里最大的流动性则是感情的波动,眼泪贡献了炙热的、晶莹的液态流动性。而这在耿军前两部电影中是没有的。

另外,有些人认为这部电影叙事过于琐碎,而断裂恰恰是能让电影流动起来最便捷的手法。一部叙事环环相扣全程无尿点的电影是好“看”的,是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电影梦”,它让你沉浸让你忘却让你短暂的逃离现实。而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叙事的断裂就是让你从叙事的绵密的状态中撕开一条裂隙。《东北虎》的台词是非常有意思的,演员总是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这种说话方式也是在践行一种断裂的风格。

总之,如果你没有看过耿军导演的作品,《东北虎》绝对是一部令人惊讶制作,这类风格在院线电影中上映,我们的确应该抱有最大的善意,至少它给千篇一律的商业电影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感受,它冷冽、粗粝、幽默中却又异常尖锐。

好话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更喜欢《轻松+愉快》,原因在此省去了。

最后,另附一个之前剪辑的片段:

你看过撒旦探戈吗?耿军x贝拉·塔尔

《轻松+愉快》海报与L.S.Lowry画笔下的工业曼彻斯特

 3 ) 东北人学东北人,给东北人整不会了

一个东北人在看完此片后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为什么,这个片子里的东西,不管是服装、布景、为了生孩子而放弃养狗的动机、甚至是反复作为背景音的钟表滴答声,都是能让东北人感叹“这也太东北了”的细节,但里面的这些人,怎么就不像是真东北人呢?

说得更明白些,不像东北人,当然不是辨别不出他是东北人的意思,而是明明知道他是东北人,说的是东北话,但就是不相信他是东北人,也不相信东北人这么说话。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北虎》是一部极有意思的电影,前提是不要把它当成电影去看,一个角度是,不妨把它看成是一部东北人感知吸纳了大众传媒对“东北人”的外部想象,不由自主地、甚至是过多地受到了这种想象的鼓励,从而用东北人最擅长的艺术手法 —— 即模仿 —— 带着自我激赏的心情模仿了自己,所演出的一场的超现实剧。

/

《东北虎》里遍布关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不是表面视觉上的刻板印象,而是感官、情绪、性格、冲突塑造等方面的,审美上的刻板印象。比如:“既凶猛又窝囊”、“既锱铢必较又富有同情心”、“既‘社会’又无措”、“既冷酷又温情”、“既荒凉又诗意”、“既喜剧又悲剧”,这些典型的东北张力似乎成了角色性格和行动的唯一准绳,也导致人物和剧情都沦为了这种审美的提线木偶。

角色说词儿时都不像说人话,也没有递进感,更像是在极力展示这种东北审美下的东北腔调。如果试着去形容一下这种东北腔调,我只能说,它是一种缓慢、顿挫、煞有介事的说话节奏,无论说了啥,这种说话节奏都能将你所表达的事,上升为更大层面的“事儿”,令话语自行发酵出一种溢出其本来意思和情景,击中了更接近事物本质的深意。这样的腔调生发于东北人含混、夸张的表达习惯,一边是对生活细节的直接抓取,一边是经验主义式的武断总结或囫囵升华。耿军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零零星星地散落在东北人的日常交流和段子中的幽默因子,将其提纯,并以极高的密度展示在电影中,诸如“伤感,没意思”、“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芒”、“名词动词多用,形容词,慎用”、“有时候坚强,约等于狠”、”他不是被我骗了,是被假象骗了”等等等等,比比皆是。

耿军实在太喜欢、也太珍惜这样的语言和表达节奏,即便在一些不怎么贴合情节和人物的地方也舍不得放弃。比如,当章宇和马千里被催债人扔进窗户的洋葱砸中脑袋,双双躺在地上时,章宇突然用辽视小品的语气问,“以前,出现过蔬菜吗?”,马千里答,“蔬菜进门,这是第一次”,又如,马千里和章宇提到自己想用金链子换的钱去趟向往已久的南方,章宇突然出神,说,“我也想去,想跟沙滩上的美女,玩耍、追逐、嬉戏……永远玩耍,永远嬉戏“,电影中,几乎每一句词都被寄予了要显露出这种东北幽默的厚望,演员说词儿极慢,说完一句,要等两秒说下一句,甚至不惜频繁切到怼脸特写,用镜头语言提示观众“黑色幽默要来了嗷”。

实际上,“金句密集”本就是《东北虎》的宣发点之一,片方还制作了一系列的“金句海报”(抛开具体电影来说,“句句金句”也往往不是好事,这意味着电影里充斥着戏剧性场景、超出角色经验和立场的机智对白,以及,特别恰到好处的冲突,意味着电影所表达和承载的东西与社交媒体段子之间没有“差额”),但《东北虎》中的东北磕儿效果远没想象中有意思,就像一张过于纤毫毕现的HDR照片会让人觉得失真,经过过于刻意提纯后的东北话也会让观众生疑,结果是,观众感觉到了电影中角色对于大众认知的“东北幽默”的强烈自知之明,于是,电影变戏剧了,写实变间离了,幽默被解除了,东北人学啥都好笑,但至少在《东北虎》里,他们学不来自己。

/

电影里塞满了纯度过高的东北磕,也塞满了被蓄意拉长了的、太有东北文艺作品审美的戏剧冲突。《东北虎》缺少一种贯穿全片的引力,回想起这部片子,我所能记住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系列的“场面”。

比如,马丽跟她怀疑的小三在楼道里的对峙场面;马丽以吃下有毒的饭菜为威胁,逼章宇找出小三的场面;马丽、章宇和小三在饭店合影场面;章宇和马千里在派出所门口互跪场面;章宇带着诗人去收拾马千里,但最终看着倒在雪地里的马千里不知所措的场面……我甚至觉得,耿军是先决定拍讨债、出轨、抓小三,后再找辙,用不咋必要的因果将其连成一个故事。

而这样的场景,又与耿军对东北语言魅力的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感,他敏锐地感知到其中不费吹灰就能生长出来的东北式张力:豁出去的狠人;每句话都暗藏玄机的社会磕;一触即发但却克制住的情绪;油滑又真诚的老赖;有人给你送带鱼也有人砸你车的人情纠葛……电影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不同冲突的机械展列,人物像是在摆姿势,而这些冲突所展现的情感状态,仍是全然不超出一个读过几本东北文艺复兴作品的非东北人,对于东北审美上的想象。

所谓“东北文艺复兴”也复兴好几年了,大众热切地分析着东北作家所描述的陌生的北国生活,发现了黑色幽默,挖掘了悲凉底色,不管人家曾经构没构起来,都以自己的生活为依据,说人家解构了。当然,作为东北人,模仿是种族特长,幽默是条件反射,他们模仿了很多既有形象,谁也拦不住他们模仿成为了某种既有形象的自己。《东北虎》中,东北创作者们不满足于自我书写式地展现另一种生活,而首次如此显著地显示出来的对于外部目光和审美想象的内化和自觉,使之成为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更有意思的点在于,《东北虎》是如此的真诚,就像电影用动物园里来回踱步的东北虎映照东北人一样,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热忱的自我欣赏,这使得电影即便充斥着对外部审美想象的回应和重申,也绝无一点迎合之感,倒有一种请全国人民看东北的地主之谊,对我来说,这种气氛本身,比《东北虎》这部电影,更加东北。

 4 ) 羸弱的东北虎,鲜红的红风筝

《东北虎》,2021

导演:耿军 编剧:耿军/刘兵

耿军,网上看过他的短片长片一二。《东北虎》作为他首部内地院线长片,我在老家搜了搜,上映半个月了,竟然还有。虽然每天只排一场。选择今天去看了。我是第一个、也是放映前坐进去的唯一一个观众。以为独自包场,但几分钟后,陆续进来几人。大约有七八人观影。这已让我震撼。尽管放映至三分之二处,有几个人走掉了。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走。这不是他们能欣赏得来的电影。

无论怎样,在热映的电影的上映场次方面,老家黄冈比我所在的福建屏南强太多了。基本上赶得上一二线城市了。

显然耿军这回拿到投资了。有章宇、郭月、马丽这样的带点流量气质的明星参演。

拍的还是他一贯所擅长的题材:在他的充满凋蔽气息的东北老家,底层撸瑟尔们的失意生活。带着黑色幽默的眼镜,给你上一碗现实主义的毒舌姜汤。

我想到了前不久也在电影院看的另一部认真追求电影梦的内蒙古新导演周子阳的《乌海》。二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故事线索展开:欠债,逼债,以及婚姻危机。

总体上,显然耿军要老成得多。他保持着自己一贯所擅长的黑色幽默,视听语言上颇多亮点。比如张志勇所饰演的失败建筑承包商马千里的出场,一个独自坐着发呆的镜头,两组接电话的镜头,然后是对着镜头几句表白镜头(我还以为这是要突破第四堵墙,后来发现,其实镜头后面站着一群上门讨债的亲戚。诡得很,老耿。),将一个坐困愁城苦逼至极的商人的形象,以及他所深陷的困境,活脱脱表达了出来。这是前面十几分钟交代了章宇这条线之后新开的一条人物线,当不久之后两条线有了交集——围绕着狗——也令人感觉到,这两条线的交集,干得漂亮!耿军先生,一个极简主义的文本大师,甚至我看到了媲美韩国洪尚秀的文本功力。

马丽演的孕妻,发现老公有外遇之后,根据两根黄头发去一一寻访与老公有过暧昧史的女人们,去破案,这里面她与两个女人交锋的画面,也刻画得真是太棒了。

马丽与章宇这一对夫妻,和《乌海》里黄轩与杨子姗演的那对夫妻可以对比来看。都说《乌海》里那场夫妻吵架的戏飙得真是吊炸天了。但讲真,马丽演的这个妻子,才真正蕴含着一种碾压式的力量。她的愤怒是平静的。然而令人有不寒而栗之感。你不知道这个愤怒的女人将会做出什么举动来。虽然我也承认《乌海》里那场吵架戏确实是那一部当中的亮点,甚至最高峰,但总体上,我更欣赏马丽在《东北虎》里这种动作很小却令人瘆得慌的表演。将偷偷在外面会情人的章宇所面临的道德压力及所承担的毁灭性后果风险表达得很有张力。

但这部电影里,又有点像《爱情神话》,二号角色其实更出彩。张志勇演的陷在三角债务危机里无力自拔穷途末路的倒霉蛋商人形象马千里,真是太深入人心了。

乃至,后面有个傻蛋前员工站在风中等着马千里,给他送上一个风筝(好让他心情不好时抬头看天)、炸带鱼(好享受一顿简单而纯朴的美食)和500元现金时,以及后来一心为狗寻仇的章宇,见到被人揍得倒在雪地里的马千里,终于产生同情心,冰释杀狗之仇,转而为同呼吸的哥们之时,观众也是有共情效应的。

这个电影里,作为男二号,从出场到结束,有着一条饱满的人物弧线。

他的人生困境也是清晰而具体的:陷在债务危机里,或者说,陷在粗鄙的经济社会所构成的巨大吃人坑里。

在人心不古、人人为财死为财忙为财搞得家破人亡的经济社会里,不势利的人心、不从经济着眼的友谊,成为温柔的人的内心最后一丝牵挂。最后一个镜头,化解了婚姻危机的章宇,看到天空里升起一只红蜻蜓风筝。那应该是马千里放的。到电影的最后,马千里也未能从债务危机中脱身,事实上,他陷入的是一个死局,注定死路一条,或者当老赖当到底。风筝是他一点虚幻的希望。其实这个片子,挺灰暗的。但我相信,最后这个红风筝,使得这个故事能够过审,得以公映。风筝具有迷惑性。

这个片子的灰暗从片尾处的动物园里看东北虎也体现了出来。瘦弱不堪的东北虎,在虎池里有气无力地或躺或走,毫无百兽之王的威风,也不会发出震天吼。因为它失去了同类,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吼叫失去了理由。

我估计电影局领导问为什么要拍这样一个情节时,耿军导演是这样糊弄的,他说:人需要友谊,老虎也需要。老虎因为没了同类的友谊,失去了虎的威猛,而片中的男一号与男二号,最终超越了金钱利益关系,产生了友谊。这个片子里,无论是“傻蛋”,还是“诗人”,还是章宇演的男主角,纵使在生活其他方面一无所长,颗粒无收,至少他们还有友谊,作为人内心的温暖和良知没有泯灭。电影局领导一听,嗯,有理,过!

其实,片名叫《东北虎》,已经喻示了一切。这是一个灰暗的故事。

作为男一号的章宇,其身上的矛盾之处反而不聚焦,太涣散,一会为经济犯愁,一会为周旋在情人和妻子之间的混沌状态而犯愁,后来又为了狗大打出手,最后又结上了一段友谊。重心是什么呢?有点莫名其妙。

这个片子的精彩基本上在前半场里。后半场乏力。前半场,虽然不是特别能明确电影到底想讲什么,但文本结构,几场戏都很出彩。另外,开场十分钟,慢悠悠的镜头,在故事线之外,对准人的面孔,凝视人的状态,配合着对灰暗、荒凉的空间的展示,那种生活的荒漠感营造了出来。后半场,收网阶段,故事节奏变快了,导演似乎要有所交代,给观众一个说法,于是,就有点掉入准类型化套路里了——尽管比起《乌海》来,还是要强得多,但依然感觉后半场陷入失控,陷入文本的紊乱,陷入轻飘飘。甚至好几场戏觉得太做作,比如亲戚们冲到马千里屋子里讨债,一个大婶的发言,明显有违身份感,变得舞台腔。

最后,章宇在老婆威逼之下,无力地结束了与情人的关系,看似回归了正常生活。但这带着多大的无奈啊。影片没有对这个结果给出掌声。显然更似一声无声的叹息。唉,要不然你能怎样呢,还能飞上天不成?

所以片尾那个风筝,兴许是马千里放的。但看风筝的人,是章宇呐。

一个风筝,揭示出两种相似的人生困境。那就是无力感。

羸弱的老虎是现实,飘在天上的红风筝是虚无飘渺的希望。

 5 ) 耿军《东北虎》:东北文艺视角下的个体、城市与影像

题图:《东北虎》海报

对于院线电影观众来说,耿军是不折不扣的新导演,当下正在公映的电影《东北虎》,是这位70后导演的首部院线电影。然而对于了解中国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发展脉络的影迷来说,耿军则应该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他从事电影创作,已经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而其于2013年拍摄的电影短片《锤子镰刀都休息》,则拿到过第51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创作短片奖。从独立电影到院线电影,《东北虎》堪称耿军导演影像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尽管其在淘票票、猫眼等大众电影网站上遭遇诸多恶评,但这种真正面向大众的“破圈”式传播,对于耿军来说仍然意义非凡。作为关注、观看和评论耿军电影超过十年的人士,笔者谨以此文,祝贺耿军导演首部院线电影的问世,也希望下列文字,能为新世纪以来的一批独立电影导演在最近十年里的发展成长路径,提供些许印记和参考。 ——许金晶 本文系耿军新片《东北虎》影评,作者许金晶,影评人、书评人。

《东北虎》:

东北文艺视角下的个体、城市与影像

文 | 许金晶

图 | 《东北虎》剧照、海报

01

耿军的生命史、鹤岗的城市史

与影像的转化史

回顾耿军导演的影像创作史,除了《烧烤》这一部故事片是在他的现栖居地——北京拍摄的之外,其余作品都跟其度过8岁到20岁青少年生涯的城市——东北黑龙江省鹤岗市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阎连科与河南耙耧山脉、莫言与山东高密东北乡、迟子建与东北漠河北极村等的关系一般,理解耿军在鹤岗的生命历程、社会关系网络与精神成长经历,是读懂耿军的影像作品体系的必备关键。

在这部《东北虎》当中,耿军一直以来所依靠的徐刚、张志勇、小二等其在鹤岗的亲友组成的非职业演员团队,跟章宇、马丽等知名职业演员进行默契配合,而在其演绎的影像故事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耿军在鹤岗有精神疾患经历的诗人、艺术家朋友张稀稀,以及近年来让鹤岗在全国知名的超低房价带来的房地产业萧条等真实人和事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北虎》不只是耿军以家乡鹤岗为关键词的个人生命史的集大成式写照,也同样是鹤岗这座城市新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生态、社会文化氛围与个体生存状态等最具鲜活性与生动性的影像史料文本。影片开头徐老师驾驶的印有“龙工”标牌的推土机,将鹤岗依靠煤炭等重化工业起家的资源性城市的特点清晰道出;而在徐老师和马经理派出所门前谈判的那出戏里,镜头看似随意的一个切换,就落在旁边公告栏的地产广告上,“78平米 6.3万元”的字样,正是前几年鹤岗超低房价的爆炸性新闻的素材来源,而这样看似随意、实则用心的镜头定格,也构成了作为建筑商的马经理欠债累累、而要债不顺的核心叙事的社会背景。这种在影像创作当中,以个人史关照城市史的书写路径,是关于本片的众多影评里关注不多、却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元素。

而在个人生命史的影像转化方面,耿军导演采用的是巧妙的互文手法。徐刚饰演的诗人,其人物原型来自耿军的好友张稀稀;而章宇饰演的徐老师,又多少借用了徐刚在现实生活中学校体育老师的身份;饰演马经理的张志勇,本身则在当地残联工作之外,拥有在多地从事音响管理、做小生意的丰富经历。一方面是非职业演员的本色出演,另一方面是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之间的互文式饰演,耿军导演这种亦文学(虚构)、亦史学(现实主义)的影像建构路径,让人印象深刻。

正是因为其影像作品中深深的个人生命印记与鹤岗城市印记,包括《东北虎》在内的耿军导演的电影作品,也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范畴内,视为东北电影乃至东北文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东北文艺的视域范围来说,《东北虎》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双雪涛、班宇等东北作家的文学作品,伊险峰等作者的《张医生与王医生》、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等非虚构纪实作品,王兵导演的纪录片《铁西区》、张猛导演的《钢的琴》等电影作品,以及以二手玫瑰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作品等,可以放在以东北为核心关键词的作品体系下来考察。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一作品体系中加入赵本山与“二人转”。而这类当代东北文艺的共同特点是:叙写东北经济衰退以及由经济衰退而带来的社会生态衰败与社会秩序失序的大背景;讲述东北社会文化生活生态中浓厚的市井与江湖气息;刻画东北人以戏谑、反讽与幽默应对衰退环境与个人苦难的市民文化。

而从另一个范畴来说,耿军导演的电影,也可以跟对他影响最大的芬兰导演考里斯马基等的电影作品放在一起,纳入“寒带电影”的范畴进行考量。就《东北虎》而言,其对于无声画面构图与调度的极度讲究(强调表情与动作的作用)、对于包括虎、狗、羊等动物在内的“万物有灵”式的书写与深度参与叙事以及黑色幽默气息的台词带来的超越意象和荒诞式表演呈现的日常生活哲学,都跟这种极寒天气带来的生活习惯、生命气质与文化特点密不可分。

下面,笔者就从表情与动作、台词与表演、符号与道具这三个方面,谈一谈耿军导演的这部《东北虎》,在东北文艺与寒带电影的共性之外,其个人独创性的作者风格与作品气质。

02

表情与动作:

无言中的对比、对仗与互文

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那样:就台词而言,东北题材的《东北虎》跟上海题材的《爱情神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以“话唠”式的台词表达著称,而前者的台词,则极为写意而提炼,甚至一字一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美学效应。由于这种台词上的极度精炼,《东北虎》在以表情和动作为主要元素构成的无声画面表达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影片一开头,徐老师驾驶的推土机被追尾,下来一看,默不作声,徐老师和后面的司机以握拳和拱手相对。这样充满对比与对仗感的手势,既以一种写意的方式,刻画出东北城市生活中的“江湖”式仪式感,也将这样一次生活中的微小冲突,以文明和妥协的方式予以解决的剧情交代无余,而这样一种应对矛盾与冲突的“文明”感与无力感,正是跟影片以“东北虎”为核心元素、隐喻野性丧失的主题形成对应。这种对仗化的手势,在影片中多次反复出现——徐老师让校长留下有精神疾患的诗人未果,二人以射击式手势与握拳相对;随后徐老师与诗人欢聚,二人以互掐腮帮子相对。射击与掐腮帮子,都是带有暴力倾向或暴力隐喻的动作,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东北曾经比较普遍的黑社会现象,而如今,这些带有暴力指向的动作,仅仅转化为文明人之间的玩笑与游戏——社会的秩序化与野性的规训化,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耿军复杂的心绪表达,在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用心的手势动作里,清晰传递。

而在影片叙事的核心主题——出轨的故事当中,我们也能体验到这种细致而精彩的对比式表达。妻子发现徐老师出轨之后,影片设计了夫妻二人夜晚睡觉的定格画面:徐老师斜眼看着妻子,而妻子表面上熟睡,嘴巴里却咪咪不清——丈夫的心有别意与妻子的心生疑窦带来的婚姻的危机感昭然若揭。在妻子寻觅小三是谁而不得之后,影片里,出现了又一次夫妻夜睡的定格画面:徐老师默不作声,看似熟睡,而妻子则深情地凝视丈夫。而在这之后,夫妻俩的第三次画面同框,出现在出轨事件已经摆到台面上,妻子请小三小薇一起吃饭的场景中——面对小薇“徐老师好,师母好”的从容招呼,妻子露出带有嘲讽式的冷笑,而此时的徐老师,则继续表情呆滞、默不作声。在这三个定格画面中,耿军均没有使用任何台词,却将这场婚姻危机之下夫妻俩各自的内心状态与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03

台词与表演:

黑色幽默中的超越意象与日常生活哲学

在精心建构的对比、对仗与互文式的表情与动作之外,影片为数不算多的台词,也同样呈现出对比式的精心设计感。影片开头徐老师与小薇的偷情场景中,徐老师黯淡地说:“我人老色衰,经济衰败,就剩一个看似稳定的家庭了”——表达出对妻子不忠的悔意。而年轻的小薇的应对,则是猛碰一下徐老师的头,满不在乎地说:“伤感,没意思。”有意思的是,到了片末,徐老师、妻子和小薇相见时,应对极度尴尬和紧张的场面,小薇喝下了一大杯白酒,再次当着妻子的面,对徐老师说:“伤感没意思。”如果说第一次“伤感,没意思”,传递的是小薇年轻气盛,对跟已婚男人偷情无所畏惧,希望及时行乐的状态的话,那么第二次的“伤感没意思”,则是小薇看到事情败露、跟徐老师已经没有可能继续联系之后,对徐老师和自己的一种情感安慰。前者的未经世事与后者的初经沧桑之间,形成了一种首尾对应与互文式映照,也直接跟“东北虎”指向的人的规训化与野性丧失这一主题形成呼应。

除此之外,影片一开头,徐老师跟肇事司机之间的和解,以吃瓜子、猜瓜子是单数还是双数而告终。当徐老师一边磕瓜子一边数,数到第四个瓜子时,影片立马切换到“东北虎”的片名片头,正式开场,这里的“四个”,跟构成影片主线索的出轨故事涉及的四个生命(徐老师、妻子、小薇、妻子正怀着的孩子),同样形成对应。耿军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强调自己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的精心设计感,绝非虚言。

在这种对比与互文之外,《东北虎》里的台词,延续着耿军作品一以贯之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感。这种荒诞与黑色幽默感,一方面直接源自东北城市的日常生活,而少有空洞和不着边际的宏大叙事,另一方面也用一种市井化、生活化的方式,传递出普通市民极具超越意象的生活观念。马经理的亲戚们,看着马经理讨债时,有一句“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是经济业务繁忙期”的精彩台词。这里的“经济”就不只是一种单单指向经济学与经济业务的学术名词,而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东北日常生活语境里的通俗词汇,除了表达跟钱有关的业务的意蕴外,还包括跟赚钱有关的人情往来、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的丰富意蕴;而这种“繁忙期”到下午四点就截止,则也是因天气寒冷而较早下班的鲜明东北特色。而徐老师跟诗人之间展开的对话,从“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亮”到“你们文人是弱势群体”,也在看似不经意间,将耿军自己这类完全草根背景、依靠在“江湖”上摸爬滚打才取得一定位置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冷暖辛酸,以自嘲的方式,轻轻传递。到了影片末尾,马经理跟亲戚们因争抢钱财而受伤,挂了彩的马经理跟诗人和徐老师再次相遇,马经理说:“你现在状态比我好。”诗人则回应道:“你我都是走出麻木,阶段不一样。”如果看过耿军导演的纪录片《诗与病的旅程》,详细了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从名校高材生到被边缘化的精神病人的张稀稀的遭遇,如果读过近年来的相关社会新闻,了解对房地产业不景气状态带来的资金断裂引发的种种惨痛的社会事件的话,就会明晰这句“走出麻木,阶段不一样”,是以多么无奈的自嘲、多么强大的内心,去应对自己生命中的种种苦难。这样的黑色幽默,是广大东北市民生活哲学的真实写照,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普通民众生活哲学的真实写照。

04

符号与道具:

万物有灵中的“生死疲劳”式书写

《东北虎》里的这种超越意象,除了体现在对于市民生活本色而艺术化的加工上之外,也同样体现在对于包括动物在内的各种符号和道具的平视化与平等化书写上。这种基于万物有灵式的平等化书写,让我想起莫言以动物喻人的精彩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在出轨的叙事主线索之外,《东北虎》的另一条叙事主线,是围绕徐老师的爱犬被杀展开的复仇与宽恕。因妻子生产,陪伴多年的爱犬不得不转手售卖,然而在二手市场里,狗贩子们只是将狗作为食材来源论斤卖,这跟徐老师想帮爱犬找个好人家继续养的初衷完全背离。徐老师为爱犬开出的五千元售价,与狗贩子们论斤卖、说狗最多只值五百元的工具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徐老师看来,爱犬是经济衰退背景下庸常家庭的重要成员,也同样是可以跟妻子、小薇相提并论的情感投射对象。而无论是狗贩子,还是债务缠身的马经理,对这条狗,都不可能有这样“万物有灵”般的投射。马经理在请讨债公司的人吃点好的时,导演给出了一大盘羊肉的定格画面,这样的定格,恰恰清晰道出了马经理的动物观,也暗自交代了狗在马经理那里,只能被杀、被取食、只剩狗皮的悲惨境遇。换句话来说,构成影片剧情冲突的两条主线,都源自徐老师的两方面情感投射——对于小薇的情感投射,构成出轨的故事主线;对爱犬的情感投射,构成复仇的故事主线。狗在这部影片里,甚至可以视为主要“角色”之一。

理解了导演对于狗的平视化重视,就更能理解这部影片里的动物元素表达。影片开头推土机上的“龙工”招牌,指向鹤岗的一家主要工程设备厂商,然而“龙工”里的“龙”,跟片名“东北虎”里的“虎”,恰好又构成一组重要的互文元素。如果说“龙工”牌的推土机,代表一种合法化、体制化的暴力行为的话,那么在动物园里被圈养、被观赏的东北虎,则代表一种与之相对的久在文明社会里浸淫之后的去野性、去暴力化状态。影片当中,老人和孩子在动物园里一起观赏东北虎,孩子的一句“它就像个犯人”,正是以童真的口吻,传递出影片类似福柯名著《规训与惩罚》那样的深层次思考。

影片里反复强调:“东北虎已经十九岁了”。“十九岁”是刚刚成年的年纪,而“十九岁”也恰恰暗示着本片面世时、耿军导演从事影像创作的十九周年纪念(2002年推出第一部短片《山楂》,本片于2021年在上海电影节首映)。耿军导演在多年地下、半地下状态中的影像创作历程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每位观众在自己走向成年的社会化、体制化、常人化过程中的得到与失去、希望与彷徨,是否都在“东北虎十九岁”这一隽永表达之中,得到值得深切体味的传递?

2022年1月23日上午和下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22年1月29日在“群学书院”公号刊发,经版权方授权转载。)

 6 ) 命运呐,生存呐

01

耿军的电影拍的是“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时空的关系。

在关系之中,他窥见一种永恒,即:人永远会被其所在的时空囚困,但在这份困顿里,也有实实在在的人情。

《东北虎》同样如此。

它和耿军的大部分前作一样,拍摄于鹤岗,取材于鹤岗。

导演耿军,黑龙江省鹤岗人。

鹤岗是东北的一座小城,这里盛产煤炭,又名“煤城”,如今已经没落。它最近一次出名是因为超低房价,引来全国的躺平青年们来这里安家。而我对它最深的印象是每到冬天,下午三点半以后,这里的天就全黑了,人们早早吃过晚饭,等待明天。

随着第六代导演把一个个“本地青年”的故事搬上大银幕,贾樟柯的汾阳,王小帅的贵州三线厂区,路学长的后现代北京……都变得鲜活而立体。如今,因为耿军的出现,这份长长的名单里又多了一个鹤岗。

与前辈导演相似的是,在耿军的电影中,鹤岗同样不是背景板,而是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个空间本身已承载了太多的意象。那里有时代的遗迹,有黑煤和白雪组成的极致景观,也有失序的亢奋在此地燃烧后留下的余烬。

耿军不断把镜头从人的身上移开,对准荒凉的土地、远处的煤山、白雪皑皑下的荒草以及破败的厂区,那也并非叙事的闲笔,而是表达的重音。

《东北虎》耿军镜头下的鹤岗。

这里太适合拍电影了,甚至在故事开始前,所有情绪就已经备好。那注定是一个关于失败、关于困顿、关于无力的故事。

但在一片惨淡与灰败中,耿军的电影又并非是一团纯然的漆黑。应该说,他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总能从满目绝望中,升腾起一股活下去的蛮力,结结实实地打在你心上,让你觉得哪怕就这么时常糟心、偶尔开心地活着,似乎也挺好。

从这个角度讲,《东北虎》就是东北版的《活着》。但它绝不像《活着》那么苦大仇深,而与此同时,它也并不轻佻,并不嬉皮笑脸,而是有一种恰如其分的豁达,是对生活的种种不可理喻,报以几声干涩而释然的笑。

02

耿军电影里的人,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常见的东北人形象。

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赵本山式的农民的狡黠,也看不到沈腾式的底层草根的圆滑,相反,他们是一群极其笨拙的人,在这个大多数人只能做失败者的时代,他们既没有能力去做金字塔尖上的少数人,又不愿把最后一点尊严也一起输掉。

他们要脸儿,所以才活得憋屈,活得拧巴。

无论是《青年》里为一段输给物质的爱情而自我毁灭的混混儿,还是《锤子镰刀都休息》里抢人财物却把买给孩子的玩具枪还回去的劫匪,或是《轻松+愉快》里,永远逮不到窃贼却依然执着地守在田野里的护林人……这些一身缺点的小人物,内心却有着朴素的道义观。

《轻松+愉快》曾入围第54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这也是耿军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东北虎》亦如是。

片中的三位主角全都是生活的loser。美玲挺着大肚子,发现丈夫徐东已然出轨;徐东的生活一团糟,养的狗还被马千里给吃了;马千里投资失败,欠了一屁股债。这一条绳上的三只蚂蚱,穿起了一笔罗圈账。而“寻仇”成了他们的一致动作。

可是,在寻仇的最后关头,他们又都放下了仇恨,选择宽恕或和解。

美玲一路追查丈夫的情人,甚至以下毒相逼,但在她自导自演的“鸿门宴”上,她却不打不骂,以近乎体面的方式终结了婚姻的闹剧。

马丽饰演美玲。

徐东找马千里要说法,在举起榔头的一刻,他得知马千里的遭遇而罢手,因为他觉得:“他(指马千里)都已经被生活干成这样了,不差我这几下。”

马千里投资的工程黄了,欠下巨款。可他一天也没想过逃跑,而是继续窝在自己那间破房子里,白天出去讨债,晚上又被亲戚们追债。在彻底无望时,他也曾想着一死了之。但最终他活了下来,不仅因为徐东的宽恕给了他一点安慰,更因为小二——这个只有不到3000块钱存款的无业者,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他送去了一兜炸带鱼、一只风筝和500块钱。

熟悉耿军电影的人都知道,小二这个角色不止一次出现他的电影里,而且都是以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身份。于是《东北虎》中的这一幕“雪中送炭”瞬间便有了更为超越的救赎意味。只见远景镜头中,白雪覆盖的荒原一望无际,马千里向前追却怎么也追赶不上,他大喊着:“你住在哪?我要怎么找到你?”而小二的身影几乎不见,只有声音传来:“我知道你在哪,我会去找你的。”

章宇饰演徐东,张志勇饰演马千里。

那分明是极富宗教感的时刻,似乎在诉说某种信仰的力量,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现实的存在,一份实实在在的人情——或曰人之常情。

这份人情没有多高尚,也没有多超越,却极为可贵。它就是当你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时,抽象的仇恨得以消解,而同理心再次发挥作用的时刻。

也正因为这份朴素的人情,使得美玲没有走向彻底的决绝,徐东没有痛下狠手,马千里没有自我了断。他们带着残缺的身心,回到各自疲惫的生活里,继续过着并不如意却仍然有个支点可以支棱起来的日子。

这也是《东北虎》在一片废墟之上,为我们立起来的一扇通往宽容的门。

03

耿军说过,他想用《东北虎》这部电影来探讨究竟是仇恨的力量大,还是宽容的力量大。那么很显然,导演给出的答案是后者。

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这份于己于人的宽容,是建立在一种更普世的理解之上的。

换句话说,它并不是因为我有多高贵,我才宽容了你。恰恰相反,它是因为我意识到我之卑微,正如你之卑微,于是才有一种平等的体恤,一种宽慰后的原谅。

美玲要找丈夫的出轨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耿军电影中的主角都有这样那样的道德瑕疵,无论是《青年》里的混混儿,《锤子镰刀》里的劫匪,《轻松》里的骗子们,还是《东北虎》里的出轨丈夫、欠债老赖……他们全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悖德者”。但耿军想问的是,难道只有道德圆满的主角,才配获得一种宽容吗?

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我很喜欢《青年》里的一个情节,跑路多年的青年回到鹤岗,从朋友嘴里听说,当年为他出头的哥们儿先是残了,后来死了。青年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沉默片刻,指着桌上的包子说:“你快点儿吃,别凉了。”那位朋友也没再说什么,两人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镜头始终对着他们,没有任何谴责,有的只是静静的注视。

在那份注视里,我们读出一种温柔。

《东北虎》是耿军第一部登陆内地商业院线的电影。

应该说,耿军的电影从来都在建立一种“去道德化”的表达。他要说的是,道德并非获得宽容的必要条件。换而言之,恰恰是因为我们理解了人世有许多无奈、不得已,以及太多没法简单用道德来衡量的时刻,宽容才成为一种可能。

04

从《青年》到《轻松+愉快》再到《东北虎》,耿军完成了两次自我升级。一次是美学上的,一次是剧作上的。

美学上,他从早年DV时代的半纪录式影像,升级为了一种更具自觉意识的影像风格。

尽管很多人把这套风格说成是罗伊·安德森的“鹤岗化”再现,但我觉得,这样类比未免过于潦草。

罗伊·安德森曾凭《寒枝雀静》获得第71届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诚然,两个导演都热衷于用固定镜头拍摄“城市景观”,也都爱以不刻意的方式制造“冷幽默”,他们电影中的人物也都是木偶式、机械式的状态……

但在这些表面美学的相似之下,两位导演铺就的底色又截然不同。

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关于死亡,关于永恒的静默,所以他通过低饱和度的色调以及把演员面部涂白,来渲染一种肃穆感,仿佛每一幕都是不期然的葬礼;而耿军的电影关于生存,关于枯草一般的生命力,也关于人情冷暖间的一丝微薄光亮。正如《东北虎》里飞向高空的“红色风筝”所预示的那样。 剧作上,《东北虎》无疑比前作更具野心,也更为工整。这也是耿军从一个地下导演向地上迈进的必经之路。

但很遗憾,这也是《东北虎》最让我失望的地方。它太僵硬,太匠气了,从美学到剧作都处于导演强大且自觉的控制下,但也正因不够放松,用力过猛,耿军之前电影中最朴素的动人反而被削弱了。

其实《东北虎》和耿军之前的作品都在讲述同一个寓言:鹤岗就是一座动物园,每个角色都是囚禁其中、徘徊不前的动物。只不过《东北虎》将这一寓言做了更直白的阐述。

《东北虎》里的东北虎。

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耿军一直在通过凝滞、疏离的影像来营造一种间离效果,为的就是把观众隔绝于“笼外”,旁观这些动物的日常。

那么这套做法之所以有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之前的作品里没有明确的“故事”,也就是说,主角们是无所事事的,他们真的像患上焦虑症的动物一样,来回踱步,自虚脱之中显露一种无力。这也使得旁观成为一种精神空虚的见证。

但《东北虎》却有着明确的故事,于是主人公也有了明确的动力,这也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发生偏移,更靠近了故事的前因后果,远离了人的精神状态,于是韵味也就在这种顾此失彼里,渐渐变淡。

当然,这是和耿军自己比,要是和其他国产片比,《东北虎》还是一部颇为难得的作品。

特别是在当下的大银幕,充斥着各种虚伪的正能量和矫揉造作的毒鸡汤,《东北虎》展现出的“真性情”,就更显得罕见,进而宝贵。

至少,它还在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幸和无奈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在命运和生存的大问题前面,我们都像婴儿一样无辜。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子戈说电影

只写不一样的深度影评。

 短评

注意:(一)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在试听手段上是极简,但同时是极精确的,画面内包含了非常充沛的信息量,所以那些停顿是有意义的,有力量的。同时,他非常可贵的一点在于,对地域性的环境和人的敏锐捕捉,以及【不猎奇】的诚实展现。(二)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镜头之笃定令人叹服,角色和行为也极具力度。本片有导演一贯的风格,但过于泛滥,由此在视听上常常出现偏差(为了“抛梗”而故意偏离视点,恶趣味的比重甚至超过了趣味)。如果导演未来仍痴迷于一些视听上的小花招,是难以大进步的。

7分钟前
  • 草堂主
  • 还行

表达没出来,净是抖机灵和自作聪明,愿称之为鹤岗韩寒。

12分钟前
  • Lobgran
  • 还行

太,难看,了。我们,东北人,说话,真不,那样。

14分钟前
  • 无往不胜的小鱼
  • 较差

大金链子缠砖头,大水萝卜砸脑袋,诗人浓度过高的鹤岗,万物被抽空了生命只配做意象。纵使东北大地自带幽默感,也请不要再拿宛如批发来的冷幽默桥段攒剧本了。

16分钟前
  • 内有恶犬
  • 还行

“名词和动词最好用,形容词慎用。”这也是一部用名词和动词写形容词的电影。

19分钟前
  • 柯诺
  • 还行

“我年老色衰,经济衰败,只剩一个看似稳定的家庭。”中年男人像圈养的东北虎,电影是想谈这个主题,却在太多的地方点到为止了,代入感稍纵即逝,感觉像一块肉质不好的牛排还要做成一成熟。

20分钟前
  • Pruuwo
  • 还行

老实讲,看到一半生出两个疑惑,一个是这片到底是不是导演拍的,怎么这么多配乐,跟新导演们似的,一共118分钟,配乐铺了110分钟,这还是往少了说,干脆铺满得了;二是,很神奇看到一半想到了蓝色列车,都很不节制,质感又没有前者那么足,最后终于在片尾解开了疑惑,果然是同一个美术指导,又把东北整成北欧冷酷仙境了。

25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东北虎在动物园反思人生意义

2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我给你带了炸带鱼,风筝,和五百块钱。真浪漫和伤感。

32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推荐

无聊而拖沓,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耳光@英皇

36分钟前
  • 小牛魔王
  • 较差

荒诞与荒诞之间隔着许多支离破碎,音乐铺陈使节奏极其混乱,只有马丽勉强撑住了,章宇细节够了有星星点点的灵动但整体就少了谋划,遗憾。

39分钟前
  • 严老师
  • 较差

影节见面场,及格线附近。没怎么看过导演先前的作品,单论这一部片子的话节奏略感稀碎,拼贴感强又导致啥都没往下挖。虽然极力克制自己和《大象席地而坐》横向对比的冲动,但未免叙事和剧作上还是差了很多味道。马丽很惊艳,这类片子可能更适合她吧(除去东北的标签以外)。章宇正常发挥,他说看完本就决定演和提到大象就鞠躬的时候隐约感觉他还是走不出满洲里,演员戏里戏外的创伤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42分钟前
  • 偶像派诗人
  • 还行

东北,19岁的老虎和32岁的熊,一种精神状态。影像的割裂和凝滞倒也适合这份困顿。

43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SIFF 24th#@SFC上海影城首映见面会场。很失望。话剧式的腔调,独角戏般的角色,塞满的音乐,最后都被构筑成萧条的东北。文人没有幽默的自嘲,撑不起来的角色,都像雪一样零散开,压在观众心里,盖成一片疑问。过于追求某些东西,最后反倒显得矫揉造作。马丽戏份少到不如空镜,章宇突破性不大,但我还是喜欢他的演绎。

44分钟前
  • 拉扎斯菲尔峰
  • 还行

一个老婆孕期出轨,一个欠钱不还,整得俩人好像还挺委屈,节奏又慢,还有那些(自以为的)笑点……谈不上故弄玄虚,但就是让人看得烦躁。

47分钟前
  • seagreen
  • 还行

当男性创作者坦诚面对自己“一起挺过今天”的现实和“永远嬉戏”的幻想。形式和讽刺总是容易,难的是保有感情、压住感情。章宇骑摩托车朝着山锥子开和烧狗皮,马丽满大街找人和吃蛋糕,都是在冰雪里开火,面无表情地痛彻心扉。

51分钟前
  • bloom
  • 力荐

男的不要老觉得自己是东北虎,你就是个失败的,中年的,男的。

53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东北乱炖都能成罗伊安德森式冷幽默了?国内圈子真是自己瞎嗨,影迷也跟着被忽悠吧

57分钟前
  • 沙坪坝金毛强
  • 较差

众所周知,东北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冬风萧索,形容时间停滞,形容猛虎入笼,形容望穿尽头。

60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碎片式,标签式,期待太高,以至于落差太大

1小时前
  • 糊乱的张贴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