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2015

HD中字

主演:Russell Anthony,Gary Calandro,Bailee MyKell Cowperthwaite,Malcolm Davies,Amanda Edwards,Bob Egerton,Jean Ellwood,Cem Kalfa,Conner Mckenzy,Meg Meagher,Chin Nyenwe,Damian Quinn,Chris Wilso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结束2015 剧照 NO.1结束2015 剧照 NO.2结束2015 剧照 NO.3结束2015 剧照 NO.4结束2015 剧照 NO.5结束2015 剧照 NO.6结束2015 剧照 NO.13结束2015 剧照 NO.14结束2015 剧照 NO.15结束2015 剧照 NO.16结束2015 剧照 NO.17结束2015 剧照 NO.18结束2015 剧照 NO.19结束2015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也想去那个教堂,远远地陪你跳支舞。

二刷之后,我对华莱士选择教堂跳舞这事儿,更加理解,那个教堂里的人,没人认识他,他们只会专注地跳舞,不需要说话,这对于华莱士而言再重要不过。他可以专注地沉浸在音符里面,不去思考娱乐主义,不去想自己的孤独,不去面对一张白纸,不去面对苦思冥想的写作的场景,不去深挖自己,不去面对无用的社交,他只需要沉溺其中。

我想和因为这部电影感动到的人做朋友;而实际上,你也不可能和我做朋友,特别是当你意识到没有谁可以真正理解到彼此的时候;对于孤独的人而言,友谊有时候像大脑皮层分泌出来的快乐药水,让人暂时性忘记一切,并沉溺其中,可到了友谊缺失的时候,可能又会被再次抛进孤独深渊里; 成名前,孤独是解药,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成名之后呢?有的人会和曾经的自己挥手告别,不思考,不怀念,在成功的糖衣中,迷失自己。可于写孤独出名的作家而言呢,最大的矛盾在于,成名后的自己会怎么评价自己社交恐惧下的自我保护机制呢? 特别是华莱士,一个心思敏锐,渴望孤独,又排斥孤独,渴望关注,又想要保持距离的孤独矛盾患者,一失一得间,只会让他更加怅然若失; 华莱士的痛苦,亦可以这样理解,普通人大起大落间,除了给到自己教训和遗憾外,还要承受失去高峰所带来的痛苦。 而华莱士和孤独的关系十分微妙,他先被孤独感架空,之后,孤独成就了他。他舍弃了家人,朋友,和固定的社交圈子。之后,他在自己长达千页地与孤独有关的写作中,和自己和解,甚至依赖上了孤独的感觉,可问题是,当他因成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候,他开始惶恐。 对于一个与孤独为伍,脆弱敏感,靠品尝孤独写作的作家而言,他感受过成名的喜悦,还要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孤独,如此,所有被体察到的快乐,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雾霭霭的清醒;他爱看电视,商业片,庸俗且有瘾,虽然比不上dupin,却可以麻醉他的神经,让他忘记思考与自己的孤独。 可有些人注定是不会变的,注定会成为自省体察的作家,他注定会在繁花似锦的浮名后选择一种自我和解后,孤独的状态,可这一切又蕴藏着不得不的宿命感,他也突破不了自己,孤独是他最大的瘾。 华莱士很普通,面对欲望,他坦然面对;面对前女友被调情,他会吃醋;面对成名,他有困惑,那种清晰地意识到成名将会带来鸟枪换大炮式的威胁;面对商业邀约,他觉得自己是婊子,别人的关注和名望会让他失去他曾经坚守的孤独感; 华莱士也有自己不凡的一面,浑身上下透露着坦诚。以至于这种坦诚,会让采访他的记者朋友感觉到不真实;字幕出现后,依然会有正片,1:40:50记录着他向录音笔坦言自己开始复吸香烟的彩蛋;他坦言自己不够聪明,他坦言自己紧张,他会得知杂志社买单的时候,多买一些小零食;他会因为朋友在撩他的前女友的时候而感到生气;他会渴望朋友吃自己做的早餐;他承认自己是内敛的,敏感,脆弱的,他承认不想陷入到感情之中,因为这可能会带来伤害;他也承认如果他的脸换上了他记者朋友的脸的话,他可能会yp成功;他承认第一次见到滚石记者的时候,会担心不知道说什么;他也会坦言自己在健身房当递毛巾小弟的时候,见到跟自己站在一起领奖的人,他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他会担心对方会不喜欢自己真实的一面,特别是被公众看到后;他也坦言希望可以通过新书推广,和女人滚床单,可是他又觉得自己幸好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会让他觉得更寂寞,因为就好像他们只是为了你的名声和你滚床单一样;他有严重的精神洁癖,关于成名本身,他可不希望自己被当作出来卖的,特别是成名以后,挂上名字就可以趁机满足自己的欲望之类的勾当;她也坦言自己特别醉心于女人围上来的感觉,因为想要听他讲几句话,而自动献身; 没错,这就是他。普通到和其他人一样,拥有着再普通不过的欲望和孤独状态,却拥有着无可救药的自省和敏感,最重要的是,他选择一如既往的坦诚。 关于死亡,他提到了人从着火大楼向下跳的那种痛苦,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向下跳,而不承受其他死亡方式呢?因为其他死亡方式会带来不可承受的后果。他选择自杀,一定是因为他承受着类似大火烧身般不可承受的痛苦吧?是因为那种宿命感的孤独,或是成名带给他精神上的自我折磨吗? 华莱士在28岁的时候尝试过自杀,在他小有名气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生活停滞了,所以他需要一些额外的东西让自己走出来,他yp,他酗酒,发狠似的跑步,可都没用。直到他,最终选择回归孤独,意识到名气皆浮名的时候,他才开始再次踏上写作的救赎之路。 他到底在抗衡什么?华莱士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思考孤独,和自己的欲望和瘾抗衡,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们的精神需求趋势在抗衡,他在写字,并努力保持清醒,这本身就是一件逆行者会干的事儿,逆行本身就孤独极了;关于社会和时代,他担心娱乐至上,所以,永远保持抗争和清醒,看电视和手淫一样,都变成脑海中播放的小黄片,让人获得快速愉悦,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这些事情面前获得简单的快慰,与他而言,不如死了算。 关于婚姻和爱情,他找不到情感归宿,他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分享他精神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可他注定找不到,他希望另一半可以尊重他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刻,也希望可以对另一半保持那份空间距离感,可是,他清晰的意识到,在他生命中,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的。 毕竟,他是一个不会在别人面前写作的人。 讲真,看到最后的时候,我特别不希望电影结束,因为华莱士这个人特别的真实可爱,让我想到了我的美国朋友老贾,可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老贾是一个嬉皮士,华莱士一个是保持自省的作家,他们身上的灵魂部分,都足够让人怀念和喜爱。 可电影总会结束,直到最后,他红地大红大紫,可他依然孤独到一地鸡毛,以至于介绍摇滚老炮,酷酷的摇滚明星的《滚石》采访完他的时候,他愿意承认自己是个不酷,是个经常泡图书馆的家伙,也没什么醉醺醺,伤痕累累的,海明威式的与世界抗衡的酗酒经历。 他就是他,是那个别人来采访他的时候,

他会可爱直言道,我其实也想写一篇关于你小传的家伙。 是那个会选择避开繁华,在教堂开心跳舞的人,一边承认着自己舞步过时,一边能沉浸其中的家伙; 假如啊,喂, 华莱士, 我说假如可能的话, 我也想去那个教堂, 远远地陪你跳支舞。

谨以此文,纪念 单纯,并认真坚守着自我的作家。 戴维·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美国小说家,1962年2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2008年9月12日自缢于家中。其在文学上极富有造诣。内容上,他一直以巨大的好奇心关注这个物质的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感受,尤其是那些生活在20世纪末的美国的人们。形式上,与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简约主义所不同的是,华莱士非常热爱繁复的长句子,并且喜爱甚至比正文更绵长的脚注和尾注,这成了他的作品的显著标志之一 他的作品: 《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 1996)、《系统的笤帚》(The Broom of the System,1987) 短篇故事集 《与丑陋人物的短暂会谈》(Brief Interviews with Hideous Men, 1999)、《头发奇特的女孩》(Girl with Curious hair, 1989) 散文集

《弦理论》(String Theory)

 2 ) 旅行终点

真实事件改编

看这个电影之前期待着各种大的场景,偏偏小众的片子,不服务大众,导演同样选择了取悦自己。读你的书何尝不是一种与你相识的方式呢,观众亦然。写影评的如果愿意把80%对白原封不动搬出来,不做解释让他人感受,便是一篇不错的东西。

愿我们可以明白自己,不为难自己。

大卫:

记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

我那时不懂商业区,母亲把我们从美满的生活里一把拉了出来钉在这条阴森的混迹着她那些艺术届朋友的死巷子里,我感到格格不入。

一名刚加入滚石的敏锐新人记者,有着高情商且刚出版了《小说集市》,有着朝气。出于对《无尽的欢笑》敬仰及自己应该做这样的事去采访大卫。

30岁刚毕业

大卫:

作家

他们是有意识的不给我任何刻意的指导方向,尽管显然,你最终变成的只能是你。

记者作家这样评价他:鲜活的自我。

书评:浓稠、尖刻、且长达干

34岁:21岁开始写作且小有名气,25岁毕业,做过几个月的保安,并且享受那种简单不用想的状态。健身房服务员,遇旧人不等同价值的观念让他一度崩溃,28岁自杀观察,缺乏生活,居住在小镇。

他们都是大卫。

我有不少朋友经历过戒酒,他们总说别在他们面前喝酒,他们会不舒服,我是说出于尊重我跟你点一样的就行。

不管是戒酒戒毒戒什么,我都没啥发言权,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有限的认知是,那些老资格的人不在乎,你就是在他们面前吸白粉也没关系。

相互的尊重理解。

记者可能是出于30年生活成长锻炼出的高情商,作家觉得这默契,是他一直希望的,因此有所好感,著作之人与敬仰之人的彼此认可。

大卫对于自慰和婚姻的角度让内心心生震动。

大卫说他接受采访是为了给自己赚点钱还有名气。这是真实的。

他曾在28岁,自杀观察:害怕连自杀都做不好。渴望文学上的成功,将自己沉迷于写作中导致抑郁。写作者的自省力让自己缓和。

他选择远离城市,是因为:每次去纽约,都会被卷入那种。就像是自负与自谪,随各自的境遇而交错起伏,如风箱般发出巨大的嘶嘶声。

没有人能感我所感,非写作圈的朋友只会惊叹我的照片上了时代杂志。

我只知道这是1992-1995年间,我所能做的最好水平了。如果大家纷纷恶评,我不会兴奋激动也不会太气馁。如果你已经习惯写那些厚重的不怎么卖的动的纯文学,身为有自尊的人类动物,你就会自圆其说以适应现实。如果这书很畅销,很受瞩目,那一定写的很狗屎。最最讽刺的是如果你的作品开始畅销了,开始受瞩目,之前受冷漠时你用以保护自己的机制就不再有用了,你完全没有赢面。

他并非沉迷毒品,只因会受众,所以虚构。他沉迷于电视,因缺乏社交,不被认可。电视如壁炉存在式的影响。而他又不能被影响,他选择逃跑,却又挣不脱。

那不是因为体内微量元素不平衡什么的,也不是因为毒品或酒精,我觉得我活着太依据美式理想了,即那种如果我达成了X Y 和 Z,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理念。我书里写过一段是讲当一个人从燃烧的摩天大厦跃下时,不是说他们不在惧怕坠落了,只是另一种选择更糟糕。这就会令你思考什么样的情况是如此糟糕,以至于你的死亡都显的是种解脱。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但这比任何物理伤害都更糟糕,这大概就是以前所谓的心灵危机。

感觉你生命中每一句箴言都成了谬误,万事皆空,你亦无物,一切皆是虚幻。

你比旁人出色太多,因为你你已看穿这一切,均不过是幻梦。

你也比旁人糟糕太多,因你已经该死的无法正常生活。

那种感觉非常骇人。

我觉得人是不会变的,我确信那仍旧深埋我身体里,大概我只是非常努力地在想办法不被它牵着走。

大卫彼此嫉妒,同时又有着占有欲。嫉妒他的才华,内心所感,人格,真实的发生。嫉妒交际,三言俩语便能逗笑自己认识几十年的友人。

那种嫉妒又很像小孩的那种你怎么不跟我好了一般。很显然大孩子别样的嫉妒让大卫大卫关系降到了冰点。

电影如同生活,吵架是情绪的宣泄,让对方知道你真实所想,坦诚。1:10:24-1:21:47

大卫因自己的冒失感到后悔,内疚。

惺惺相惜

他有辆老思域,破旧但还能开,大卫却没有换掉它,因为它是我的朋友。

我有书给你

我不怎么确信你会想成为我

我们都如此年轻,他想要更甚于他已然拥有的而我想要恰就是他已然拥有的。

愿你我有趣知烟火。

 3 ) 如果不能理解,请不要曲解

像这样子的话痨电影,刚刚打开的时候还是有些抗拒。可是当深夜来临,独自躺在床上,再打开时,三分钟过后,便舍不得漏掉一个字。

看完之后,总觉得心里有些五味杂陈。旅途的终点,到底是什么呢?

刚刚出版了一部上千页文字的作家戴维,红极一时。见面时,不过是一个不修边幅看起来蠢蠢的大个子,和两条狗住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地方。他看起来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人。

他所面对的也只是普通人所面对的问题。孤独。恶魔一般紧紧追逐的孤独。死亡是唯一可以摆脱的机会,同时也是真正臣服于孤独的时刻。那一刻,这个恶魔用天底下最鄙夷的神色注视着你,看着你缓缓走向死亡,你失败了,永远臣服在它的脚下。

卡夫卡曾说,我一生都在抗拒自杀的欲望中度过,忍耐疾病般忍耐着生存。活着的意义有很多,但那种渗透全身的孤独却令人对生存忘而却步。

作家戴维极喜欢看电视,无聊的节目与烂俗的大片都可以让他聚精会神,看得津津有味。但他家里却没有电视机,因为他怕自己深陷其中,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时光。

这是一个很悲哀的问题。正如我们大多数人都深陷网络的漩涡,一边讨厌着手机榨取了自己大好的年华,一边却在没有手机握在手心里时无所适从,焦虑不安。

戴维曾经酗酒,甚至有传言吸毒。他矢口否认自己是一个瘾君子。他不过是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终点,生命在某一瞬间停滞了,不知该如何走下去。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换一种活法,让自己太过清醒的灵魂睡过去,以此来渡过生命的瓶颈。

而这扼住呼吸的瓶颈正是令人绝望的孤独。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欲言又止,渴望陪伴却宁愿选择独处,是退缩,明知向前不论多远,终归回到起点,是看透生命的苍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生是欲望。一旦一个人开始渴望爱,渴望名,渴望利,渴望一切与欲望沾边的东西,生的欲望便被点燃。

然而,戴维却一直拼着全力摆脱这些东西,他不愿成为瘾君子,不愿用电视机浪费时光,也不愿获得世人过度的关注。可是他却渴望得到认可。

戴维最终选择自杀。是他杀了自己,也是很多人杀了他。他是一个禁欲者,斩断了自己对生的所有欲望。而他唯一的渴望,被认可。这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认可,有时候是理解,是赞赏。更多的时候,却是曲解,肆意的歪曲。

人是孤独的,自私的,自大的。所以彼此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总是不经意带入自己,偏执地信任自己,而猜忌别人。渴望被理解,却总是被曲解,这应该是最深的孤独。

 4 ) 谈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貌似每一个文青都会梦想着邋里邋遢地坐在电脑前,当一个作家,满世界飞,去签售,去接受敬仰,然后再回到家里,邋里邋遢地随性生活。这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而已。并不是有思想的人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个人认为,能够写的好文章的人,并不仅仅要求对生活有细心的观察,还要有那种从正常的生活中短暂地甚至是长时间地抽离的过程。真正看透生活的人,我指的不是那种享受生活的人,而是看透生活的人。并不是每一个看透生活的人都热爱生活,这种人是英雄。也并不是每一个享受生活的人都能够看透生活。能看透生活,不仅仅需要天赋过人,还需要教育和契机。真正看透生活的人,是聪明而敏感的。
     毫无疑问,我认为旅程终点里面的两个作家是看透了生活的人们。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说不定也和家庭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那种潜移默化的指引和教育。他们拥有那种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有那种敏感的心灵。他们有敢于打断别人说话,敢于不掩饰地展示自己的想法的坦荡。他们有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经历。他们惺惺相惜……
      他们惺惺相惜!
      他们知道,这种敏感,聪明的人的生活是不容易的。即使表现地很坚强,生活得很悠闲。正是因为敏感,他们知道人们真正在想什么;正是因为聪明,他们知道人们为什么不在想其他的。这种洞悉人们想法的能力,进一步,这种洞悉生活的能力是恩赐的也是苦恼的。这样的人不好相处,浑身棱角。然而,两个浑身棱角的在一起,虽然有刮蹭,但就是有时候会契合的。会互相指着自己的伤口,然后相视一笑。
      其实,谈话对于普通人是必要的,对于精英,也是必要的。只是每个人对于谈话的期待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仅仅是想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或者从别人那里了解一些东西。而有时候,我们希望得到和自己水平相当的谈话质量。长时间的得不到这种高质量的谈话,就像是败血症一样,是不健康的心灵和肉体。在这种意义上说,令人愉快的谈话时可遇而不可求的。遇上了,就好好珍惜吧,全神贯注的去谈话吧。在谈话中,我们不仅仅在上传,我们也在下载。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生活,被以同自己一样的苛刻的方式被审视着,这种惺惺相惜之感是多么能让人会心一笑啊。
       特别喜欢这种话痨的电影,爱在三部曲,年轻气盛,旅程终点。当然是在心情好,平和的时候。哈哈。这种电影有一点好,就是根本没有剧情,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期待。说不定哪一句话就触动了我的神经。哎,对,就像是随着电影中的人一起对话,不过当然了,看他们的对话以我的水平是不敢妄称相称的,不得不承认,有时候逻辑跟不上了还需要倒回去看。不过我很享受这种过程。就像是在读某一本你根本不会懂的书一样,说不定哪句不着边际的话就击中你了,说不定的。比如这次的旅程终点,小david就为什么自己三十岁不结婚说了说关于婚姻的看法。我觉的就挺对我口味的。他说,结婚的那个人是要在一起三十年四十年的,这就需要那个人能够接受或者包容我的各种状态,生理的,心理的。人们的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也都在改变着。他说出了,我认为很对的,婚姻的两个要素,包容和改变。只有长时间的相处,在一起生活,才能知道这个女人是否和我相适应。当然了,婚姻这东西是相互的,我也要适应那个女人。但是这是我自己的影评,我想从哪个角度写,我就从哪个角度写,哈哈哈~
      依旧,我还是喜欢话痨片~

 5 ) 伟大灵魂的碰撞还是一场令人怀疑的写作

看完电影后,我跟身边的朋友说,这个电影一定是个基佬片无误。他们之间一定是有伟大的爱情的,不然不会掉眼泪。作为一个直男,直觉告诉我,对另一个男人掉眼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在纽约地铁上讨论,越发觉得自己不够严谨,也怀疑是不是艾森伯格表现的太过于内敛。一是觉得如果仅仅是同性之间的爱情,导演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安排那么多台词。二是觉得,既然是真实故事,那么两者之间在五天内擦出火花事后还没有进展,这太不符合逻辑了。

于是回家以后,放着采访不写,研究起了关于他们俩的故事。后来发现,之前的愚见实在是可笑,也希望把一些事实列出来,免得个别像我一样无知的人也有同样的怀疑。

1. Time杂志对David Lipsky的采访
    http://time.com/3986538/david-lipsky-david-foster-wallace-the-end-of-the-tour/

通篇读下来,David对电影一些细节处做了修正(如洗手间的药柜),但总体上是非常认可电影的处理的。他说他跟现实中一样,用一个鞋盒放磁带和草稿,并且每隔几年就拿出来听听。他说,DFW的话对他意味着许多。我的翻译为了避免各种基情的暗示,都显得很直白。而我对”matters a lot 的理解“ 则是:他的话对我的人生意义非凡。

这样就不难理解电影中为什么他仰躺着,仅仅听DFW诉说就掉下眼泪。因为他在乎。而他的在乎并非纯粹地出于感情,甚至于,很可能几乎没有感情掺杂。他的在乎是出于感同身受,这份感同身受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读了伟大作品,或者跟伟大的人聊天了,那种感同身受。而是真正地设身处地地,仰慕一个人从而进入他的生活,感受到了DFW与整个世界的那种孤独感。如果电影里,艾森伯格对DFW狗的感情变化可以再深刻点,无疑可以佐证他对DFW孤独感的理解。

至于他对自己的评价,“It’d be very interesting to talk to you in a few years. My own experience is that that’s not so—that the more people think that you’re really good, actually the stronger the fear of being a fraud is.”

2.http://www.onthemedia.org/story/end-tour-david-foster-wallace/
这里有一些当时磁带的原声。
你会发现电影的还原度非常高。

”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 A Road Trip with David Foster Wallace“ 这个则是后来真正讲述这个故事的书。电影里说是滚石杂志的记者,实际上,因为当时其他报道显得更为重要,因此David Lipsky并没有发表他的文章,而是在后来以书的形式发表了。下面是可以购买的链接,有kindle版本

http://www.amazon.com/Although-Course-You-Becoming-Yourself/dp/030759243X

3. 书籍出版的日期为2010年,而DFW是在2008年自杀身亡。DFW的父亲说,儿子饱受抑郁症长达20余年,是药物作用才让他坚持完成那些伟大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David Lipsky必然知道是药物的作用,而电影这么强调这一点,甚至在最后不惜用长达5分钟的镜头来拍摄两人对于这一点采访的争吵。这很能解释整个故事,但我依然有理由怀疑,David Lipsky记忆的混淆。电影中,他是借着去厕所打开药柜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他说当时那个柜子就是敞开着的,他不过看了看。
导演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没有必要篡改。唯一的理由就是,导演并不相信DFW家里没有抗抑郁症的药物,或者说,他希望观众来怀疑这一点。最后的争吵之所以给予那么多的时间,也是为了让观众从故事里抽离,在现实中阅读DFW的作品和故事,从而评价或者回顾这个伟大作者的一些碎片。

这也是我最后对电影的评价。非常深入,非常写实,同时也颇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被我看作是一些对David Lipsky在DFW死后出书这一行为的怀疑,也可以看作是佐证两人伟大友情、灵魂碰撞的证据。

 6 ) You can be me, but not necessarily

HIMYM完结后再看到Marshall的脸是惊喜的 但是这部片子却严肃很多 怎么说呢 着重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深沉却不沉重吧 非常subtle的感动 如果你不喜欢日出日落三部曲的话痨风的话 这部你可以pass了 但如果你喜欢人性思考不一定依赖于情节跌宕 go watch it.

一开始catch到我的是他说 人类的各种进步 各种新颖的设备 各种看似promising的可能性其实都是在适应feel more comfortably being alone 想想是的 PS啦XBOX啦有一台陪伴你可以忘却时间 还有虚拟现实甚至可以在自慰的时候幻化出一个不存在的亲密对象 略荒诞又可怕 社会性是不是会受到挑战 人类是否还需要交流 当时想Wallace想得也够多的 这都是现实要解决的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命题

然后就安静的看下去 感觉对话里充满了不经意的张弛和让我心亦有戚戚焉的很多点 在judge别人的同时也更看清楚自己 有时会心地笑出声来 直到我看到Lipsky流泪的时候 我也哭了 It feels like you are so close to someone's soul once and suddenly all of those special moments just vanish into nothing. You lost it. You can't help applying all those perspective to yourself and judging yourself. You realize how similar you are but you fear that the same time you get the fame you get all those trapped feelings and those parts would drag you into an bottomless hole.

参与这场旅行本身就是矛盾的 你作为个人想离他再近一点 但是作为一个记者你又要用媒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 你个人感同身受甚至为他精神世界里不得解的纠结隐隐作痛 你不想再听下去 但是在感觉overwhelming的同时又雀跃得到了富有争议性话题性的信息 矛盾但还是要动笔把这些复杂的深刻的自白用一种大众希望看到的方式曝光 作为这样一个复杂的存在 你不知是该保持距离还是relax 甚至不清楚你们算不算朋友

"I'm not so sure you wanna be me". When David said this to you, you said you don't. 在那一瞬间 你已经下定决心不走这样的路 你意识到会有这样一种结局而你不必选择它 能够拨开那些你所仰望和追逐的愿景 这也许就是这段旅程最大的意义 而假设没有做这段采访日后trap yourself into the same difficult situation 谁来拯救你呢

Books existed to stop you from feeling lonely. 他曾经说能读下来1000多页书的人内心毕竟是有点孤独的 我想起老爹说书有的时候毒害人 他反对我读太多书可能就是怕我太感同身受而失去方向吧 思想空灵的人尤其不要想太多 会开始质疑一切的意义 然后不经意间毁了自己

人 毕竟要活着 与其思考虚无 不如踏踏实实游戏红尘

还有最近才发现自己这么喜欢arthouse类别的电影 以后要多去电影节了

 短评

情节对话据说基本很忠实录音内容,鸡汤不鸡汤的作为一部大众名人电影做的已经足够好了,真实的Literary上的华莱士,就像Jesse片中女友说的得自个儿读才行。Wallace说电视机是他最大的addiction,但即便是这种高度简单化即时娱乐化的影像作品,晚场电影院里也只有四个人观看

9分钟前
  • Ziggy
  • 力荐

感觉可以作为“如何写机智而自然的人物对话”的教学材料。

13分钟前
  • \t^h/
  • 还行

3.5 整体不如前作,不过仍然有例如酗酒例如成功与失败等元素和主题,且仍然很善于给电影一个完整且动人的情绪,于是又感同身受了一回。下一部是导演自己编剧的科幻惊悚题材,很期待。

1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话唠电影,米国文化人物,也许米国人挺喜欢,但无关人物与剧情,只有对一个米国作家的素描而已。闲的挠墙的人可以看,大家请躲。

19分钟前
  • burble
  • 很差

让我难过一会,"This idea that if i could just achieve X and Y and Z,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okay. "

20分钟前
  • Muli
  • 力荐

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种纯话唠缺剧情的电影真需要倚仗对话的智慧,好在剧本好!相信不仅有原著的功劳,改编者也厉害,编剧好像是个教授... 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不过华莱士在自杀前的心境,应该和当时有很大不同吧。

2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那首big ship真是赞

26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还行

补标。wallace的孤独和坦白我深深理解,他对生活的悲观见解更是见微知著。毕竟站在长路终点回望,一切都只是无尽的玩笑。

2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让人想到林克莱特的几部话唠片。两个作家絮絮叨叨的边走边聊,充满深度的对话就像时断时续的水流,既有尖锐试探又有理解包容。一直觉得卷毛是那种和男星对戏才更有火花的演员~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部电影有意思的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记者觉得自己也是个作家,一直表现出一种不同,而被采访者当然会忍不住的表演,这种关系某种时刻很和谐因为是虚假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双方根本不可能平等。这种虚假被戳穿的时候,是这部电影最好看的一刻。

30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最让你恐惧的是,你感到你能听懂他说的每句话,你们确凿无疑是同类,经历过同样的痛苦,有过同样的希望。然而他却死了。死于自杀。你还要发现多少次这样失败的证明?你还剩多少次机会证明前无后路,后不见归途?

35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We are both so young. He wants something better than he has. I want precisely what he has already. Neither of us knows where our lives are going to go. It smells like chewing tobacco, soda and smoke."

39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David说“You feel like you are so muc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because you see that all these are delusions. You feel you are so much worse than everyone because you can't fucking function.” 之后脑中一直在回放。再听到他说"I've exhausted all the ways of living." 哭了。

42分钟前
  • fugue
  • 力荐

纪德说:“你永远也不会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产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努力”。短暂的交集却奇妙地揭露出了福斯特的孤独,对人生虚无的恐惧,对生活的不安。对话漫长琐碎,但那些突然乍现的真诚是会让人感动深受而不禁黯然的。福斯特曾有演讲关于面对琐碎生活,关于面对人生,他最终选择另一条路。

43分钟前
  • 真是好大一张床
  • 推荐

you're so much better than everybody cause you can see how this is just a delusion and you're so much worse because you can't fucking function...it's really horrible.

46分钟前
  • 推荐

让人很emotional的一部电影抽烟喝酒聊天写作阅读………但愿能够存在于自己的另一个平行宇宙里现实中 没有选择

47分钟前
  • 必胜
  • 力荐

片子以对白主导,两个男人的聊天大多数时间很随意,但你一不小心就会被一些小细节击中,比如暗示大卫·华莱士抑郁症的地方,比如人生的孤独,漫不经心的对话,仔细去听了,就很容易感同身受。有些人在生命中虽然只有短暂的交集,但在相交的那个点上,他们知道那一刻彼此不是孤独的。★★★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很喜欢这样的话唠片,不过很多句子翻译成中文也会失去那种会心一击的触动。我们总是说人生而孤独,但其实最深的孤独往往来自于永恒的社交。我们说话,只是没有真的说话;我们倾听,只是没有真的倾听;我们相信,只是没有真的相信。关掉影片的那一刻,忽然就想哭了。福斯特说,我感觉我的人生在28岁戛然而止。我的28岁有一半时间活在被疫情困住的愚人节玩笑里。

56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聚焦滚石记者对作家Wallace的跟踪采访。本以为会很闷,但通过两人对话,完成对Wallace的内心剖析到主角的自身映射,进而促成两人关系的微妙发展,竟颇有吸引力,每个对话每段冲突都值得细品。当然电影精彩的核心还是Jason Segel对自卑又自我,自闭又渴望陪伴的孤独作家的传神演绎,极具突破,深入人心

59分钟前
  • ballsirius
  • 推荐

★★★☆不错的话痨片,这样的片子只要遵循对白出色,能催发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并适当推动情节就能及格。卷毛演谁都还是卷毛,神经质语速快眼神闪烁表情尴尬,这让席格尔的表演有一种压倒性的出色和可信。说到David F Wallace,很久前想看oblivion和infinite jest,一直没动手,看完电影后是真的好奇了

1小时前
  • headradi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