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半解

HD中字

主演:莉娅·刘易斯,丹尼尔·迪默,艾丽克西斯·勒梅尔,沃尔夫冈·诺沃格拉茨,邹兆龙,贝琦·安·贝克,恩里克·穆西安诺,麦金太尔·狄克逊,凯瑟琳·科廷,亚历克·廷彻,邦妮·弗兰纳里,泰勒·克罗泽,斯潘塞·沃瓦克,帕特里克·约翰逊,加比·萨默斯,亚历山卓·巴格特,马克·德巴格,乔纳·福尔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真心半解 剧照 NO.1真心半解 剧照 NO.2真心半解 剧照 NO.3真心半解 剧照 NO.4真心半解 剧照 NO.5真心半解 剧照 NO.6真心半解 剧照 NO.13真心半解 剧照 NO.14真心半解 剧照 NO.15真心半解 剧照 NO.16真心半解 剧照 NO.17真心半解 剧照 NO.18真心半解 剧照 NO.19真心半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残缺、遗憾、完整

“这种成为整体的希冀与追求就叫做爱。”电影开篇即引用了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名句诠释“爱”。而影片前半部分的确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故事发生在三个没什么恋爱经验的高中生之间。男主角Paul爱上了Aster,但笨嘴拙舌,于是付费请求华裔学霸Ellie代写情书。而Ellie是一名女同性恋,已暗恋Aster多时。因为生活窘迫,Ellie不情愿接下了这单“生意”。与Aster书信往来几个回合后,她沉醉于其中。90年代的保守小镇,她不敢以同性恋的身份大胆追求Aster。但直男Paul成为了她的挡箭牌,她躲藏其后,窥视心爱女孩的一举一动,在文字中倾诉衷肠,聊艺术,聊文学,袒露心底的孤独,完成与爱人的灵魂共振。

套用柏拉图“追求爱情即寻求完整”的理论,故事中的三个主角都是残缺的。Ellie年幼丧母,和父亲搬到斯阔米什后,因华裔身份饱受歧视。她无法融入美国高中的生活,索性在四周建立无形的高墙,假装不屑于融入集体。Paul头脑不够灵光,却在美食上很有天赋,想要改良祖传的香肠配方,但作为家中第四个儿子,不被重视,也没有人愿意倾听他的理想。Aster年幼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搬到斯阔米什,保守的家庭环境令她一直压抑自己的天性,随波逐流,表面上与周围打成一片,内心却渴望被人理解。

斯阔米什在故事中不仅是地理背景,也成为了他们现状的隐喻。他们被迫迁于此地,困在这里,内心渴望出走,却又缺乏勇气和契机。在追求与被追求的游戏中,他们在彼此身上似乎找到了填补内心空洞的东西。

《真心半解》的叙事有一种调皮的欺骗性。故事发展至此,是浪漫轻喜剧的经典套路——A帮B追求C,最后A与C终成眷属,而B难免沦为工具人。再加上伍思薇LGBT导演的标签,观众理所当然地认为,Ellie最后会与Aster走到一起。

但每当观众以为情节发展顺理成章时,《真心半解》就悄悄分叉出新的线条。Paul与Ellie日益亲密,他们关心对方,默默帮助对方,孤傲的学霸和笨拙的橄榄球队员之间竟也有了很多共同话题。如果Ellie和Paul最终成为情侣,似乎也是很浪漫的结局。

如果说影片前半段,Ellie与Aster的互动是伪装了身份的柏拉图式恋爱。那么Ellie与Aster去温泉游玩后,电影开始有了情欲的色彩。水汽氤氲,两个女孩浮在水面上,脸颊绯红。Ellie不肯脱去衣服,如同不敢卸下自己的防备。而Aster开着玩笑要帮Ellie脱掉上衣,暗示了她潜意识希望Ellie脱去伪装。

聪慧如Aster,应该早就意识到那些浪漫的书信,那些彼此洞悉心灵的短信交流,并非出自Paul之手。甚至温泉之旅后,已经猜到自己真正的“笔友”是Ellie。但她始终不愿意触碰背后的真相,或许是担心那些美好一碰即碎——她的成长环境和宗教信仰令她暂时不能接受女同性恋的爱情。正如影片这个阶段引用的王尔德的名言:“在爱情里,人总以自欺开始,以欺人告终。”

导演在看似简单的喜剧故事里,制造出一种悬疑效果。三角恋中的任意两人,都碰撞出强烈的火花,观众开始不自觉地期待结局,迫切地想知道最后谁和谁在一起。但早在影片开头,Ellie的独白就埋下了伏笔: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最后没有人得偿所愿。伍思薇挪用了浪漫轻喜剧的诸多套路,最后又将这些套路进行反转。

混乱的教堂戏是全片高潮。Ellie被男友当众求婚,又被Ellie和Paul当场阻止——这依然是爱情喜剧中的经典桥段。按照惯常的发展套路,Aster在被求婚的刹那,终于认清内心渴望,勇敢地选择了soulmate,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实际上,真相浮出水面后,Aster因为被欺骗而怒气冲冲离开教堂,Ellie与Paul勇敢表白后,仍然是一地鸡毛。三个人至此分道扬镳,他们热闹过,浪漫过,甜美过,却终成泡影。故事以残缺开始,又以遗憾结束。

虽有遗憾,却并未回到原点。每个人都在这段感情中获得了改变。Ellie下定决心去另外的城市读大学,Paul改良的香肠收获了好评,Aster又拾起来曾经放弃的艺术。天地广大,斯阔米什不再是困住他们的小镇,而是藏满了青春记忆的故乡。如此情节也体现了女性导演的温柔——没有人是这段三角恋中的工具人,他们彼此牵挂,又是独立个体,情节上的留白也引导观众去想象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影片每进行到一个阶段,便会插入一句关于爱的名言,似乎在为多幕剧的每一幕做升华总结。教堂戏之后,漆黑的银幕上浮现:“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胆大。”这一次,是Ellie的台词。至此恍然大悟,导演从没有为爱下过定义,从柏拉图到萨特再到王尔德,那些名言警句不过是Ellie不知“爱”为何物时,从大师作品中寻找的阶段性答案。经历了这段混乱的三角关系之后,她对“爱”有了自己的认识,再也不需要引用别人的话为自己的情感进行注解,她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出爱是什么。

导演本人在采访时说过,当人们看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一起时,会想当然以为他们是情侣,而她本人则想尝试探索直男与女同性恋之间的关系。电影结尾,依旧是爱情电影中屡见不鲜的戏码,女主登上远行的火车,男主跟在火车后面狂奔。只不过在伍思薇这里,被追的女孩和追车的男孩,并不是恋人关系。这种处理很有喜剧效果,却又十分动人,导演在最俗套的情节上,升华出更丰富的意蕴:爱混乱又复杂。女同性恋与直女、女同性恋与直男、直男与直女之间,不一定是爱情,也不一定是友情,但一定都是真挚的爱。爱很多元,没有定式,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并且让人变得完整。

 2 ) 我残缺的小半,是柏拉图的哲学。

“春光浓似酒,花故醉人,夜色澄如水,月来洗俗。”

落笔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是5月20日的夜晚。

新冠病毒疫情,让不少相爱的人不得不文字抒心怀,千里传音方不相忘。不得已的“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让coulpe们发掘出彼此安静的距离,正视一度试图忽视的灵魂契合。

“爱是渴望并追求自身的圆满。”——柏拉图《会饮篇》

一、柏拉图?

关于柏拉图式恋爱,维基百科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 Platonic love is a type of love, or close relationship, that is non-romantic. Platonic love as devised by Plato concerns rising through levels of closeness to wisdom and true beauty from carnal attraction to individual bodies to attraction to souls, and eventually, union with the truth.

总之,这是一种超越或者说忽视肉体的灵魂相拥

从柏拉图本人在《会饮篇》中对爱的描述来看,每个人都是“the half of me"的残缺体,而爱是一种变相的必需品,使得流浪的”半体“完整。而这种终其一生的寻找,将通过发掘“the unspoken understanding”,灵魂契合,得以完成。

但其实,柏拉图本人有点懵逼,因为”Platonic love“的概念并非是他自己盖的帽子,而是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和美学家费其诺(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提出,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是的,没看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说到这儿,让我们回归对话录《会饮篇》中最原始描述。

“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同性之间,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

Call Me by Your Name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由此看来,柏拉图式爱情,最初并不等同于现如今被普遍认为的精神恋爱,而应该是同性之爱,且摒弃对性的欲望。🏳️‍🌈 而在当时的希腊,学者们普遍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

前些日,由伍思薇执导的青春爱情电影 The Half of It (中译:真心半解)便以具有原始同性含义的柏拉图式爱情为元素,不仅让影迷们领略青春电影的新高度,更为LGBTQ文学打上了一抹别样柔光。

二、文字与精神封闭世界?

美版正式海报

The Half of It 讲述了亚裔高中生Ellie在帮助同学Paul写情书追求校园女神Aster过程中,对Aster暗生情愫,而Paul也渐渐对Ellie产生依赖于爱恋的感情纠葛过程,以及三人在人生道路上突破自我的故事。

听简介,狗血和俗套感扑面而来。

但电影在烂番茄96%的期待度以及在IMD和豆瓣的一致高分让我特想一探究竟。

女主角Ellie Chu完全符合大众一贯对亚裔学生的刻板印象:

高度自律,照顾待业在家的父亲

勤奋好学,接代写活儿自力更生

来自周边或玩笑或严苛的种族歧视

日复一日的生活,Ellie以文学为爱好,却始终找不到墨守成规外其他的可能。

直到她偶然看到在一片喧闹中安静读书的Aster,听到她在一片不耐烦中认真响起的歌声。

莉娅·刘易斯所诠释的Ellie在此时流露出一个很有感染力的眼神,配合逐渐拉近的镜头,仿佛在诉说:

这是灵魂特别的,那种给我归属感的特别。

Aster作为校园女神,不仅吸引着庸俗多金的男友,也让平凡憨厚的Paul动心。情窦初开的橄榄球队的边锋替补Paul神经大条,于是雇Ellie帮忙代写情书。

以自欺开始,以欺人结束,这就是世人所谓的爱情。——奥斯卡·王尔德

Aster的第一封回信,两人相互看穿对文学的喜爱。

“It's like a game." Ellie安抚着Paul,更是劝说着自己不要陷入。

在两个女孩儿通信的内容中,我们感受到一个封闭的世界,那是只属于她们的文字,连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也无法轻易进入。这两个孤独流浪的”半体“,产生了只属于她们的“the unspoken understanding”。这种隔绝观众式情节安排,由于柏拉图式爱情的理论铺垫,营造出极致的浪漫。而两位主角形象的塑造,也很大程度都在通过文字进行。

· 关于being different与kind of no one的讨论:

Aster :When you’re a pretty girl, people want to give you things. What they really want is to make you like them. Not like them as in, ‘I like you’, but like them as in, ‘I am like you’.”So I’m like a lot of people. Which makes me kind of no one.”

Ellie:I never really thought about the oppression of fitting in before. The good thing about being different is that no one expects you to be like them.

·关于the bold stroke的讨论:

Ellie Chu: What’s surprising is people don’t see what they’re not looking for.

Aster Flores: I’ve been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said about seeing and not seeing. I had a painting teacher once tell m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good painting and a great painting is typically five strokes. And they’re usually the five boldest strokes in the painting. The question, of course, is which five strokes?

Ellie Chu: Everything beautiful is ruined eventually. Maybe that’s the thing. If you do ruin your painting, you got to know you have everything in you to get to that pretty good painting again.

Aster Flores: But if you never do the bold stroke…

Ellie Chu: You’ll never know if you could’ve had a great painting.

从Aster对绘画的理解中,Ellie看出她对于感情生活想要改变却“无从下笔”的无奈,于是主动指引她进行了超越信件的绘画互动。

这仿佛是她们的正式约会,没有晚餐,没有“hang out”,而是一笔一划,不曾干扰,自由补充着彼此的笔触。她们细心掂量每一笔的走势,恰巧在某一个瞬间,共鸣感指引着“the bold stroke”

因为你最大胆的一笔,那才是随风逐日的女神。Aster畏惧的不应是被抹去,而是未曾尝试。

偶然的机会,Aster约Ellie一同出游。这场戏并非影片的高潮,但却将“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线索诠释地浪漫而自然。

Aster轻搭在方向盘的双手

Ellie额旁随风轻起的碎发

你惆怅望向未来,她偶然关注的目光

Aster带领Ellie进入自己的秘密温泉,羞涩的Ellie依然穿得像个俄罗斯套娃,紧紧贴在石头旁。这一次,Aster掌控着聊天的节奏,她说,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跟任何女孩儿谈论过除男生外的任何话题

太多时刻,我们在同性身上感受到的只有嫉妒、利用、和心机。而Ellie对Aster,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珍惜,一种“我希望你过得比我好”的希冀。有时,敞开心扉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种氛围,一种吸引,让我们产生了倾诉的欲望,说,我真想把隐秘与过去统统交代。仿佛这样,是一种归一的上升

倾诉、聆听、喃喃自语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嬉闹玩耍过后,Ellie的黄色外衫被Aster穿在了身上。就像是Ellie层层叠叠的心被拨开,被放松;也像自己的某一部分被相互交换,妥善安置在另一个人的心间。

Ellie去世的母亲曾说,

每首歌,每部电影,每个故事,都有the best part

她们静静飘在湖水上,词不达意。

然心照不宣确定录音机中的歌曲最精彩的节奏。回想起那一封封满是引言的信件,一条条深夜时的简讯,和一笔笔最大胆的绘画。

和你一起游戏的日子,是我青春的华美乐章。而那时的你,是我的the best part。

“ I knew exactly what phrase in the piece must have stirred him the first time, and each time I played it, I was sending it to him as a little gift, because it was really dedicated to him, as a token of something very beautiful in me that would take no genius to figure out and that urged me to throw in an extended cadenza. Just for him.”

——From Call Me by Your Name

Aster随着水流飘到Ellie的颈窝,随着镜头拉远,女孩儿们的性别特征渐渐模糊,唯有一个嵌入式的造型,隐喻着柏拉图对于“爱让人完整”的理念,呼应着“the half of it”的片名。

在全镇亲友地见证下,多金男友向Aster求婚。就在她准备听从世俗安排答应他时,Ellie勇敢站出,大声表达了自己对于爱的理解,也用彼此明晰的隐语让Aster知晓了骗局的真相。

Ellie Chu: Love isn’t patient, and kind, and humble.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and bold. It’s not finding your perfect half. It’s the trying, and reaching, and failing. Love is being willing to ruin your good painting for the chance at a great one.

曾经的Ellie说,

“If I knew what love was, I would quote myself."

若我明白何为爱情,我会引用自己的话。

这一路的自欺与欺人,Ellie终于体验到他们口中的爱情,这一次,她不再活在别人的文字中,而是将堂堂正正,不以任何人为伪装,站在另一个女孩的面前,告诉她,是我,我的文字,我的人,在这里。

三、非LGBT教徒=工具人?

不知是不是因为女同元素过于吸睛,影片的后续评论很少在男主身上着墨。其实,男主角Paul的塑造十分精彩。异性恋,似乎在以往LGBTQ影片中略显格格不入。但Paul的成长,反而以小见大地映射了青少年性少数群体周边人群对于性向的认知。很多情节设置,是毫不刻意的细微引导,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部青春片的教育意义与细节用心

Ellie询问Paul喜欢Aster的原因,镜头明暗关系设置

Paul Munsky: What else could I like about her?

Ellie Chu: I don’t know. How her eyes look right into yours. How she twirls her hair when she’s reading. How her laugh busts out like she can’t help herself and she stops being so perfect for just a few moments. She has at least five different voices. How you could live in an ocean of her thoughts and feel like she knows, like really knows…

“真假Paul”的第一次交心,Ellie倚靠在阴暗的墙角,落日余晖透过门窗照进小屋,却照不到她的身上,这不仅照应着她在暗处伪装的身份,更暗示着LGBT群体“深藏柜中”的压抑。

同时,面对女孩儿回答中不经意间透露的过于细节的描述,Paul并没有发现任何情感端倪,这表明在他的生活中,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性少数群体,为后续的情节转折做好铺垫

宗教元素,也在影片巧妙展现。戏水时Ellie曾向Aster吐露,身为无信仰者是孤独的,但Aster却被Ellie身上的自由洒脱深深吸引。在她们结束秘密温泉出游的夜晚,Aster赶到Paul的家中,开口便问了他一个突兀的问题——

Aster的明知故问,或许是因为同Ellie相处时的别样情愫让她质疑自己家庭严格遵从的教义,抑或是她察觉出那些引发共鸣的“Paul”的文字,应当是属于向Ellie这般精神自由的非教徒。

此时的Aster,仿佛想向自己证明些什么似的,吻上了Paul的唇,试图将所有对Ellie的依赖,全部倾注到眼前这个异性。这个情节的Paul,起到了电影女同情感承接者的桥梁作用,毫不刻意地见证出青少年性取向认同中出现的自我否定倾向

先别着急心疼Paul小可怜,他远不止是桥梁工具人。

后续镜头中,Paul眼神游移,不自觉看向了Ellie房间的窗。正是这个细节铺垫,让观众再次被带入到Paul的故事中。这也是我认为影片对于Paul这一角色塑造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在真心半解中,男主角并不会因为夹在两位女主中间就失去塑造亮点,紧凑的情节设置和巧妙地镜头切换,良好地展示了这场“三个人的爱情”中的“三个人”,不是纠葛的“三角恋”

当Paul爱上Ellie,却得知Ellie对Aster的情感真相,他把基督教告诉他的借口说出口。

转而,却上网了解LGBT群体, 对性向问题进行反思。

不论有多少愤怒与不解,Ellie和自己一同成长的点滴真实无比。自己一次次迈开腿追在骑车的她后面奔跑;一封封为自己写的Munsky Sausage美食推荐信。满怀温柔关注参加party时Ellie的状态并照顾醉酒的她;在钢琴演奏出糗的时候递上吉他鼓励女孩唱出自己的歌......

教义告诉自己的不同,他觉得,自己相处过的这个坚强善良的姑娘绝不应该下地狱。

Paul与Ellie父亲进行谈话

Edwin Chu: Did you and Ellie break up? Paul Munsky: No, we weren’t, um, together. Edwin Chu: She seems sad. Paul Munsky: No, you don’t see her. Edwin Chu: See? See what? Paul Munsky: Who she is. Could be. Her.

Paul与Ellie父亲的谈话,是我第一次看本片时第一次落泪的情节。父亲用中文自言自语讲述着,妻子离开后,屁大点儿女儿用坚韧乐观撑起了整个破碎的家。

什么都没听懂的Paul,渐渐红了眼眶

或许他看到了一个父亲,对于情感的依赖,和对女儿本质的信任。Paul终于意识到自己说“You don't see her."这样的话有多么愚蠢。

因为,Ellie一直是也将会是那个她,善良、坚强、博学、刀子嘴豆腐心,那个让自己明白,爱远不止是一起去”hang out“的她。

她是谁,从来都与性取向无关。

“Have you ever loved someone so much, you don’t want anything about her to change?”——Edwin Chu

在Ellie阻止Aster接受求婚时,Paul解开心结助Ellie一臂之力,并表达了他对多样化爱的接纳。我们不应停止爱一个人,只因为他们选择爱的方式。

Paul Munsky: Love isn’t pretending. I know, because I’ve been pretending. I always thought that there was one way to love. One right way. But there are more. So many more than I knew. And I never want to be the guy who stops loving someone for loving the way that they want to love.

其实,与其说Aster和Ellie的感情线是电影同志平权意义的核心力量,不如说Paul对于同性之爱从陌生,到质疑,了解,再到接纳的过程,对于现代社会更具指导意义。他在电影中的举动与变化,可以作为性多数群体或不明取向群体的启发

近以来,LGBT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政治正确高度,LGBT文学获得广阔市场且势头不减。这种潮流和氛围,大体是向好的。

但其实平权这件事情,远不止是去宣扬“我们的爱情是多么美好”,或”同性之爱无异于异性”。太久以来,我们把视角聚焦于少数。或许LGBT文学可以随着《真心半解》这部影片过渡到一个新阶段,那就是关注性多数群体面对性向问题时的心理变化,教一教大多数,该如何接纳多样的爱。

影片的结尾,三人以各自的方式给予情感妥善的安置,为了自己的未来各奔东西:

Aster不再妥协于小镇少妇的平稳人生;Elliie终于放下英语不好的父亲去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Paul突破家庭传统创新了香肠的配方。

"I'll see you in couple years."——Ellie

可这远不是他们真正的结局。甚至,或许如今纠缠着的三人在未来还会遇到许多可以达成"the unspoken understanding“的灵魂。但,哪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爱是尝试。

其实《真心半解》整部电影的核心并不在于三个人纠结的情感,也不在于LGBT平权,而是“尝试改变的勇气”。

三个人在彼此暗恋中慢慢理解了爱情的真谛,与此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完成了内心的正视

其实,三个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没有突破常规的勇气,但却一直鼓励、帮助对方去画出“the boldest stoke”。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

勇气这东西是相互给予的,

就如同灵魂是需要被Ta弥补的

·写在最后

刚过去不久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IDAHO).

即将到来的六月,是同志骄傲月(Pride Month).

爱不适合娇惯者,爱只适合战士。

这个倒影,让你联想到什么了吗?

原来柏拉图,想的都对。

不过还是得大言不惭给他对爱的诠释补上句话:

重要的并非找到那个与你契合的灵魂,而是你在孑然一身时仍勇敢追寻的尝试。

愿我们永远有坚持自己立场的权利,

且能允许他人拥有别样的灵魂。🌈

By:Daisy 璇儿

 3 ) 爱不止一种形式(附导演访谈节选)

电影主角Ellie Chu

无论是《Saving Face》还是时隔15年后上映的《The Half Of It》,背后都蕴含着Alice Wu本身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是个人经历改编),剧中主角的个性都是导演细心雕琢出来的,她和自己笔下的角色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实单一面向的同性情谊并不足以概括这两部电影的主题,导演试图在电影中展示的是主角们对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而这期间伴随着情感、文化、阶级等等成长的羁绊。

《The Half Of It》背景设在一个白人占主体的美国小镇,主角Ellie Chu和她爸爸是小镇上显眼的POC(people of color)居民,Ellie除了帮同学代写作业赚点钱补贴家用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可以说是她没有什么朋友,直到某天学校橄榄球队的运动健将Paul因为一封情书误打误撞进入她的生活,Ellie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故事不止是代写一封收费50刀的情书这么简单。

Ellie原本的生活圈子被打破,她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人,一个是热情大方的直男Paul,一个是Paul的追求对象Aster。面容姣好的Aster是学校里风云人物(Big Man)的交往对象,镇上教堂执事的女儿。Paul形容她「漂亮,聪明,善良」。但表面风光的Aster也有自己的烦恼,经常手不离书的她似乎和身边的群体有点「格格不入」,无论是其他女生背地里的闲言碎语,她的拉美移民家庭背景,还是宗教有着很大存在感的小镇,都让她和Ellie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在自我认同上挣扎着,游离在主体文化的边缘。

但是一封无意的「代写情书」,阴差阳错地把小镇上这两个孤独的人拉到了一起。Ellie对她的文学课老师说,「你知道终于遇到和你同龄又懂你的人是什么感觉吗?」——我猜就是找到了「the other half」的感觉吧。文字让这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了慰藉,进而慢慢相互吸引、靠近(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柏拉图,但是毕竟是电影,总要有一点浪漫想象的不是吗)。

之所以想说「爱不止一种形式」,是因为「爱」本身就是像洋葱一样蕴含了多层情感的存在,在这么多层层叠叠的面向中,某些情愫不总是那么泾渭分明,特别是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界限不总是那么清晰,而影片的一大焦点就是处在青春期的主角们情感上的自我探索历程。在这个保守落后的小镇里,家庭生活在主角们的人生中也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个时候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对于主角们的成长也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Ellie那表面沉默寡言但行动上对女儿关怀备至、鼓励她去追逐梦想的父亲,还是和Paul一样性格开朗、包容的母亲,他们都是主角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关于Ellie和Aster的互动,已经有不少友邻的精彩分析了,在这里只想补充一点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在影片中的存在感不逊于宗教和上帝。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本身。但人又无时不刻不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这种他者的评价、外在的界定对于自我来说是一种束缚,因而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一点印证了片中主角们的生活经历,拘谨内向、避免出风头的Ellie,和一群性格迥异的人混在一起、隐藏自己真正爱好的Aster,还有背着母亲改进祖传香肠配方的Paul,他们都被禁锢在他人设定的某种「标准」之下,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人生都开始发生某种积极的变化。

萨特曾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写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上帝存在不存在;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连一条证明上帝存在的正确证据也救不了他。」有意思的是,影片中Aster两次对Ellie说愿她找到自己的信仰。我的理解是这种信仰不是某一个神,而是对于Ellie来说值得去信奉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萨特存在主义中的本质。Aster是在鼓励Ellie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去找寻真正的自我,确立她的本质——这就是她的「信仰」。


看了一些导演的访谈,特别喜欢以下这两部分,附上简陋的翻译,对原文感兴趣的朋友请见文末的网站链接:

第一部分「关于异性之间的情感」

我对真实的经历进行了虚构。比如说,我的母亲并没有在48岁的时候怀孕,就像《面子》里面的那样,但是我确实在剧本里写了。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正在经历她生命中的一段困难时期,我真的很希望她能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还没有结束,事实上,也许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注:当时Alice Wu想借《面子》这部电影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这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而在《The Half Of It》中,我想具体探讨爱的本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浪漫爱情的社会里。从我们出生开始,所听到的故事都是关于试图找到完美的另一半或完美的感情——这不是说找到最好的朋友,而是指找到浪漫伴侣。我无疑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但当我回过头想,我意识到我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一个直男,当我在大四的时候以同性恋的身份出柜后,他帮了我很多,让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因为当时我的父母并没有和我说话。那时候我感受到了那种被接纳的感觉。
当时我想要搞清楚的是,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友情,特别是在那个年代?那是1990年代早期,我想,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会凭直觉认为你是异性恋。如果你们是朋友,又都是单身,别人会猜测你们到最后会以约会告终。但如果说这本质上是你遇到了灵魂伴侣,却完全没有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欲望呢?那么这种关系该如何定义?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在探索亲密关系和爱的不同层面,特别是这种情感又和最后发展为浪漫关系的传统形式有所不同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如果是女同性恋和直男的亲密关系,那是什么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不是完全没有浪漫因素,这才是有意思的一点。所以我想这就是我写《The Half Of It》这个剧本的动力,它最初应该是一个主角们在20多岁的时候想通了的故事。
但在创作过程中,我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部电视剧,因为有太多的层面要探索,我不知道该如何把它们塞进一部电影里。但后来,记得在飞机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应该把这个场景设置在高中。部分原因是在高中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每一种情感都像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对吧?因此,一切情节都得到凝练,这样我就可以迅速地覆盖到很多情感领域。在很多方面,这是一个关于你遇到了你认为是地球上唯一也是最后一个和你有联结的人、而这个人最终改变了你的人生的故事。Paul这个角色对于Ellie来说就是如此,在电影开头的时候她根本不会觉得这个男生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但到了电影的结尾,他们之间的联结产生的力量成为了他们人生中前进的动力,这是我想在电影中探讨的一点。
而高中的好处是,一旦你进入了社会,这个环境会让你的友谊根基越来越窄。假设你上了大学,那么它就会把你的朋友圈进一步缩小。你考上了哪种大学?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属于哪个经济阶层?很快,不知不觉中,你就在某地扎根了,你的朋友都和你都有些相似。但在高中,你真的可以遇到非常多样化的群体,而这些群体都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地理空间里(像电影里的小镇)。在这种情况下,就像Paul处在他的运动狂社交圈里,Aster是在那些受人欢迎的富家子弟的社交圈里,然后,Ellie是完全在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圈子里。这三个圈子的人一般不会有真正的交集, 而在故事里头,他们发生了碰撞。这让他们三个人都进一步对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我认为高中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无论是阶级差异还是种族差异,学校的同一个走廊里汇集了最广泛的差异性。

第二部分「关于结局——这不在于是谁追到了那个女孩(It's not about who gets the girl)」

这很有趣,你可能会因为最后Paul和Ellie没有在一起而失望,又或是你可能会因为Ellie和Aster没有在一起而遗憾。(笑)在推特上有一个蛮有声势的小组,里面有在讨论「如果Ellie和Aster没有在一起,她们的人生会是…」。但事实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剧透,目标从未实现——有趣的是,我在角色身上进行了某种颠覆性的切换,开始时让人感觉就像是一部浪漫喜剧,然后我将其切换到中间,因为现实情况并不在于谁追到了那个女孩。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可能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在我看来对于三个主角来说尤为如此。如果Ellie试图假装下去,她深深暗恋着Aster,也许她是同性恋,也许她是双性恋,谁知道呢?她才17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我们肯定知道的是她可以对同性产生情愫,对吧?而且我认为,她没有对Paul产生浪漫的感情。实际上,这并不完全符合她的发展轨迹,也不适合她。
而对于Paul来说,其实我觉得,是的,他可能是喜欢上了Ellie,但我觉得他不清楚自己喜欢Ellie的什么,他的想法很混乱,因为在他的脑海里,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只能约会,对吧?他没有任何女性朋友,我觉得这种情况对于只有男性朋友的直男来说是经常发生的——他们和一个女生发展成为朋友,而他们对此唯一的解读是,「那么,我们一定是在约会。」但这不一定是真的。而我真的希望最后的结局对于这三个人来说都是成就时刻, 因为如果你想,如果故事的结局是Paul和Ellie在一起,只因为Ellie是这个小镇上Paul唯一的女性朋友,那么这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又或是Ellie和Aster在一起,然后他们都被困在这个保守的小镇上,这也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最圆满的结局应该是对每个角色的发展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对Ellie来说,那就是有机会去追求她的梦想,去格林奈尔学院读书。对Paul来说,终于可以对家人说,「嘿,听我说,我有个想法。」这可能看起来很傻,但实际上我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他研制了自己的香肠做法,他的家人现在不再忽略他所说的话。他要把他的家庭从经济上拯救出来,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事情。而他所在做的事情是他所热爱的,也是他想拥有的一切。而对于Aster来说,她终于可以说,「你知道吗?我又开始画画了,我想上艺术学院。」这对于17岁的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其实电影的结局也是新的开始,不是吗?这些角色又不是90岁即将离世的老人。退一步说,如果他们即将死去,那么当然,为什么不先聚一聚呢?(笑)
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如果是遵循老套「然后他们如何如何」那样,这实际上并不是最好的发展。但我想现在的观众们已经成熟很多了。我想说的是,浪漫喜剧有时在某些方面感觉就像童话故事,它们就像这种有趣的幻想,故事在那里继续往前发展——并不是说两个人不能找到对方并且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我们现在也知道的,在镜头停止播放之后观众会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继续在一起吗?他们会不会离婚?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事情发生。所以,其实我觉得你要做的就是要真实地对待你的角色,给他们真正的幸福。如果是真的应该和那个人结婚,很好,那这就应该是电影的结局了。 对于这三个角色来说,这种童话般的浪漫幻想不是他们的圆满结局。而且我想作为一个电影人,你的角色就像你的孩子一样,所以你要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

访谈链接🔗//collider.com/the-half-of-it-director-interview-alice-wu-netflix/ and //collider.com/the-half-of-it-ending-explained-netflix/

P.S. 本人是NPR死忠粉,刚好NPR也采访了伍导,提到了一些创作的心路历程、身份认同问题和亲情关系,可以说导演是诚意十足了。翻译了一下放在了豆瓣日记,感兴趣的友邻请移步 🔗//www.douban.com/note/761177506/,欢迎交流呀👏

P.P.S. 导演Alice Wu解说The Half Of It 🔗http://www.bilibili.com/av710600640

 4 ) 这部非典型姬片,根本没想好好搞姬

文 / 一只蹲

三角关系、水池湿身、教堂当众阻挠正牌男友求婚……这些情节听起来老套又有效:让你不由得想知道:又是哪部烂的不行的爱情片上映了?

但哪怕是旧瓶装新酒,华裔女导演伍思薇也能把情节安排得一一妥当:既有无比drama的元素,也有引人发笑、深思、回味的情节。

The half of it,伍思薇导演的电影《真心半解》一度登上了Netflix的“一周最热电影榜”,许多人把电影纷纷收藏在自己“好看的姬片”收藏夹里。

这也并不奇怪,伍思薇导演本身就是一位拉拉,与陈冲合作的处女作《面子》也是根据她身为华裔女性,与母亲出柜的经历改编而成的。更何况,在《校园情圣》里最出彩的还是两位女主角:艾莉楚和爱丝特。

不过,与其把这部电影称之为“姬片”,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类到“青春电影”的文件夹中去,它有着姬片的元素,但着重讲的还是年轻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迷惘,探索,以及对“爱情是什么”这一命题的求解

|| 生活是什么?

艾莉楚的生活主调是“另类”。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的华裔在美国小镇的生存状态被伍思薇刻画的淋漓尽致。

艾莉的父亲本是工程师,也是一位博士,但却因为英语不够好找不到工作,无法去大城市发展的一家人只能蜗居在小镇上,父亲每天穿着睡袍在沙发椅上看电视,美其名曰:学英语。

但我们也不能责备这位父亲更多。痛失爱妻,郁郁不得志的中年人就连打电话给电力公司都会担心,别人听不懂自己的口音。虽然从电影里父亲的几句英文台词来看,口音并没有多么难懂。

艾莉自己呢,一个早慧的女生,以帮别人写作业赚取零花钱,深得文学老师的欣赏,可又为了得到奖学金留在小镇,守在父亲的身边。同学们模仿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来嘲笑她,华裔姓氏的发音Chu和父亲的火车站站长身份,都让她成为一个另类。 “Chugga chugga Chu Chu”(火车轰隆轰隆楚楚)的嘲笑声,一直伴随着艾莉。

白人男孩保罗的生活可以用“平凡”来概括。为了追求校园女神爱丝特来找艾莉代替自己写信。

这个看起来高高大大,有点固执有点傻的男生似乎有着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生:吵闹的家庭,勤工俭学,信奉上帝,普普通通的外表,并不出彩的橄榄球队边锋身份。50美元,他雇用艾莉为自己写信给爱丝特,尽职尽责的艾莉制订了“作战计划”,帮助保罗了解爱丝特的生活,两人也在“追女神”的过程中越走越近。

爱丝特的生活,是表面光鲜而循规蹈矩——即使她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所以“隐藏”是这位美女的一贯态度。她得隐藏住自己对傻瓜男友崔格的不耐烦,隐藏住自己对宗教的质疑态度。

有一个牧师父亲的她从小就接受着标准的“美国式标准教育”:笃信上帝,学业优秀,嫁一个帅气的白人男生,做一个尽责的家庭主妇。又有谁知道这个姑娘会在做服务生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欣赏出一幅杰出画作中,最大胆的笔触? 另类、平凡和隐藏,三个人的人生因为一封信而开始交集、改变。

|| 爱情是什么?

要问爱情是什么,那可真是难倒了一大片的哲学家、作家和诗人。影片中,导演也使用了有关爱情的“名人名言”作为引出下一部分剧情的引语。艾莉、爱丝特和保罗之间的感情的确如同王尔德所说,因“自欺”而开始,因“欺人”而结束。

艾莉欺骗自己只是在帮保罗追女生,自己对爱丝特没有多余的感觉;保罗欺骗自己一直喜欢爱丝特,和爱丝特约会,可后来他真正喜欢的却是艾莉;爱丝特心中早有预感,写信之人不是保罗而是艾莉,可又一直让这个谎话延续,她同时也欺骗着正牌男友崔格,偷偷和保罗约会。

不过还好,三人在影片的最高潮——崔格在教堂里当众向爱丝特求婚之后,同时选择了坦诚。一直默默坐在二楼弹琴伴奏的艾莉不忍心看着爱丝特继续隐藏自我,答应崔格的求婚,她惊呼出来“不!”打断了崔格关于爱情的滔滔不绝。

校园男神、标准信徒、正牌男友崔格说:爱是不嫉妒,是忍耐、恩慈、谦卑,所以他要向爱丝特求婚,爱丝特会成为他标准的妻子。 而崔格自己呢,这个一帆风顺的白人男生显然并不是从他的个人生活里归纳得出,爱是忍耐和谦卑诸如此类。

他简直集所有傻帽直男的特点于一身:自恋、不知反思、博人眼球。他甚至对自己女友的真正一面毫无了解:爱丝特其实是个内心有点忧郁和不自信,喜欢英国文学,友善,热爱绘画的女孩。

轮番的自我剖白上场了。艾莉说爱是混乱,恐怖而自私,爱是尝试、追求和失败,爱是愿意用大胆的笔触去毁掉一副还不错的画作,以获得意外的杰作。她问爱丝特,此时此刻,答应崔格的求婚,继续过你隐藏着真我的生活,就是你能画出的最大胆的一笔了吗?

信众们还没从艾莉的打断中回过神来,保罗又起身说着只有三个人才能听得懂的真相。他说爱不是伪装,自己只是伪装了几个月就很难受。

他作为上帝的信徒,曾经以为爱只有一种方式,然而爱还有许许多多种方式,自己不知道的方式。

爱丝特显然听懂了两人在表白些什么,她当众甩了保罗一个耳光——以如此不符合她稳重、知礼的模式愤然离场,留下了一脸茫然的男友,和怅然所失的艾莉和保罗。

爱是什么呢?这场看似是三角恋的三人关系,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是鼓励女孩子勇敢喜欢女孩子吗? 一部分是的吧,当艾莉丢开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当众对爱丝特承认自己是隐藏在信件后的那个人;当爱丝特开车带着艾莉去自己的“秘密池塘”,两个人脱掉衣服,漂浮在水气氤氲的池里,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爱与怕。

还有一部分呢?伍思薇讲了爱情的一团糟,每个人都像在玩毛线团的猫咪,理不清,理还乱。影片中最后以一个大胆的亲吻,给了艾莉喜欢爱丝特的明箭头。

可艾莉对保罗的感情呢?当开往爱荷华州的火车徐徐开动,保罗在车窗外追着火车狂奔,艾莉之前觉得电影中的男主角这样做简直就是个傻瓜,然而真当电影中的离别发生在自己身上,艾莉泣不成声。

还有吗?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艾莉三人对爱情的探索过程,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探索。本以为自己就此陪着父亲在小镇生活的艾莉去到外地求学,保罗努力研发的新品种香肠打开了销路,爱丝特决定重拾绘画梦想,申请了艺术学校。

保罗不忍心看着“宝藏女孩”艾莉永远默默无闻,受人歧视,他鼓励艾莉走出小镇,在艾莉尴尬地在舞台上时递过吉他;艾莉通过墙绘引导爱丝特画出自己大胆的笔触,爱丝特也同样以珍视和鼓励回报给艾莉……他们看似纠缠在一段混乱的恋爱关系中,但实际却成为了彼此的知己,互相点亮对方的人生道路。

The half of it,究竟是什么的一半?就像电影的中文译名《真心半解》,艾莉、保罗和爱丝特都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付出了自己的一半真心,只有一半,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故意想要保留情感、遮遮掩掩,计算着感情里的得失成败,而是因为他们足够年轻,足够迷茫,大胆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同时又不那么确定,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人生应该要怎么过?冠冕堂皇的“应该”与“不应该”永远不少,“前浪”也止不住嘴地想告诉“后浪”们“好的”人生该是什么样子,而这部电影告诉年轻人们,别听他们的,自己去找吧

 5 ) 近期最大爆款!满屏都是情和爱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小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斯阔贺米许”的小镇上。

楚艾莉(Ellie Chu),镇上唯一的亚裔女孩儿。

表面看她其貌不扬,独来独往;

内地里却是个超级学霸,学校一代文学大师,全班差生的曙光。

靠着给别人代写论文赚些外快,钱好质量高。

既兼顾了学业,也帮家里补贴了家用。

每天骑个自行车穿梭在学校和家之间,生活虽然没什么惊喜,但也算自得其乐。

但某天,一个男孩的出现,却打乱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保罗,呆头呆脑的钢铁大直男一个。

他来找艾莉,原因很奇葩。

不是为了作弊,而是他看上了一个姑娘。

想给人家写信,自己文笔又不行。

所以,学霸艾莉就成了他眼中的救命稻草。

本来艾莉是十万个不愿意的,但奈何家里已经欠了三个月电费,只好接下这个差事。

事实证明,这份钱还真不是那么好赚的。

至少比代写论文难多了。

倒不是艾莉能力不行,怪只怪队友太直男。

在艾莉的努力下,好不容易和女神建立了好感,形成了书信上的往来。

但保罗与女神的第一次约会,愣是往这层好感上浇了盆冷水。

瞬间,一切回到解放前。

但就在二人山穷水尽之时,女神的一条短信又重燃了他们的希望。

这一次,他们换了个打法。

显然,与女神通信增加好感不是问题,改变这个钢铁大直男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艾莉决定用三周的时间帮保罗突击学习。

方法很简单。

先暗中侦查女神,了解她的喜好。

然后再对症下药,根据女神的喜好为保罗重点补习。

至于后面的故事,相信我不说,大家也能猜个大概。

没错,随着日常的相处,保罗慢慢喜欢上了帮他追女神的艾莉;

但估计大家没想到的是,艾莉竟然也喜欢上了女神;

至于女神呢,好像是喜欢上了保罗。

但也许,她喜欢的又是艾莉。

一个“环形三角恋”,就这样形成了。

狗血吗?

如果换做别人来拍,很有可能就会落入狗血的套路。

但好在编剧和导演都是伍思薇。

伍思薇是谁?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曾经是微软公司的软件工程师。

半路辞职,转行做了编剧和导演。

兢兢业业磨练5年,拍出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面子》。

一经上映,便成黑马。

不仅收获一致好评,甚至被誉为是女同版《喜宴》。

也因此,有人用“李安的接班人”来形容她。

不过,私以为这样的评价多少有些过誉了。

但不可否认,她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导演。

《面子》这部电影,是她根据自己在美籍华人社区成长,并向母亲出柜的经历改编而成的。

所以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

电影用两位女主的爱情为主线,配合小微(女主之一)妈妈意外怀孕,以及华人家庭的家长里短……

探讨了根植于华人骨子里的面子问题。

《面子》

两位女主因为女同的身份,迫于压力只能展开地下恋情;

小微妈妈为了家人面子,只能选择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而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为了面子有着各自的心结,不知何时能够解开。

伍思薇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了几乎所有华人都曾经历过的苦恼。

同时,她又用自己的故事,解开了所有观众的心结。

她讲道理,却不说教。

让人打心底想明白一个道理——

所有的心结,不过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再大的面子,都不如一句“我爱你”来得重要。

《面子》

16年前,她用一部处女座,讲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解开了众人难解的心结。

16年后,她又再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一次,依旧是那么细腻。

人物,全在细节间逐渐饱满。

比如前文一直提到的女神——艾丝特。

关于她的故事,片中并没给出过多直观的叙述。

但通过她与艾莉一来二去的信件,她的故事和性格也逐渐清晰。

原来,虽然身为别人眼中的邻家女神,但她却并不快乐。

人前,她要扮演家人的乖女儿、富二代的好女友、所谓的好闺蜜。

但人后,她却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这样无聊的生活也让她时常觉得孤独,找不到一个有共同语言的朋友。

她渴望个性、渴望随心所欲,但却永远没有勇气说不。

所以,在收到第一封信之后,她才会选择回信。

说白了,这是一个被现实束缚、渴望自由的灵魂。

还有保罗这个角色,也在细节中被刻画得鲜活。

这也是这部电影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以往,以姬情为主线的电影,男性角色往往都会沦为陪衬,甚至是炮灰。

但这部电影却恰恰相反。

一开始,他给人的印象是傻傻憨憨的,标准的钢铁大直男。

没什么心眼,也没什么内涵。

就连喜欢女孩子,也仅仅是看上人家漂亮的外表。

但往下看你会发现,这货原来竟是个隐藏的宝藏男孩。

在别人欺负艾莉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

在艾莉陷入窘境时,他会及时救场。

别看他表面傻傻的,内心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他执着,即使没人捧场,也始终坚信自己创造的塔可香肠会大爆;

他乐观,即使屡次碰壁,也不会放弃一丢丢的希望;

他也并不肤浅,所以才会在相处中慢慢喜欢上艾莉。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也算得上是一个大男孩的成长过程。

至于艾莉呢,被刻画得就更加深刻了。

在家人面前,她是可以扛起一切的小大人;

在喜欢的人面前,她是可以走进内心的灵魂伴侣;

在朋友面前,她是最真诚的伙伴、最可靠的后盾。

虽然有时她也会迷茫、会无助、会伤心……

但她的内心似乎总是有着一股用不完的能量,这股能量会让所有的阴霾绕道而行。

其实,不难看出这部电影也藏着伍思薇的一些小心思。

或者说,这又是一部关于她的自传电影。

首先,主角的名字楚艾莉,英文叫法是“Ellie Chu”。

如果将英文名字快速连读,最后听起来就很像伍思薇的英文名“Alice Wu”。

而且,现实中的伍导和片中的艾莉,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性格,都几乎一模一样。

还有片中出现的艾莉母亲的照片,其实就是《面子》中饰演小微母亲的陈冲。

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能看到些许《面子》的影子。

只不过这一次,伍思薇对感情的处理更加细腻。

她讲亲情,不用过多的故事铺垫。

每个举动;

每句台词;

都藏着家人间最深沉的爱。

她讲友情,不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细微的日常中尽是满满的感动。

艾莉偷偷写信为保罗推销塔克香肠,保罗理解并支持艾莉的选择。

曾经,看着电视上男主追着火车跑,艾莉会觉得男主老套,女主白痴;

但当保罗追着火车跑,转身她已泪流满面。

她讲爱情,全程不说一句我爱你,却处处冒着粉红色的泡泡。

比如艾莉对艾丝特的感情。

其实,早在唱诗班的时候,艾莉的眼睛就已经离不开艾丝特了。

所以在保罗刚刚找她写信的时候,她才会一口回绝。

还有在走廊遇见艾丝特,才会小鹿乱撞到说不出话。

而艾丝特对艾莉,也似乎藏着某种说不出的感情。

厕所中,艾丝特那心照不宣的一笑,撩动着观者的每根神经。

而温泉中的坦诚相待,更是充满了挑逗。

满屏都是呼之欲出的情愫。

她还讲成长、讲人生。

依旧没有一丝说教,却让人发自内心地受到触动。

她坚定人生不该被定义,鼓舞我们要勇敢尝试。

方式有时很接地气——

比如保罗的塔克香肠,如果不尝第一口,就永远不会知道它有多美味;

有时也很诗意——

比如那至关重要的一笔,如果不勇敢画出那一笔,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画出如此精彩的画作。

她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青春永远都是伴随着刺痛的,而这些刺痛却不能阻止我们去爱。

爱也不一定非是完美的。

它可以和忍耐、友好、谦虚无关;

可以是一团糟,既恐怖又自私的。

但同时,它也是大胆的。

爱不是要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是去尝试、去追求、去失败。

爱是愿意毁掉最好的画作,以此换取机会,画出更加一流的作品。

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

面对人生,永远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而应该去呼吸、去感受、去爱、去疼、去后悔……

过程中可能会受伤,会结痂;

但受过的伤,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生活的馈赠;

结过的痂,也会成为日后无形的铠甲;

而那些伴随刺痛感受到的爱和温暖,才是永恒的。

文/小探

 6 ) 伍思薇的爱情哲学:另一半到底是谁?

//mp.weixin.qq.com/s/25SPiJxfOra3M-O5idLRag

五一过后,温情喜剧《真心半解》在网飞悄然上线并迅速火爆网络,因其中文译名就产生了不小的风波。

或许观众在最初看到《校园情圣》这一译法时,会自然地把它当作浪漫爱情喜剧,但它其实并不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电影,甚至与大部分的LGBT题材影片相比,它都没那么“纯粹”。

影片致敬的《大鼻子情圣》讲述的也是一个躲在他人影子之下,将爱慕付诸笔端的故事,这恐怕就是被译为《校园情圣》的原因。

尽管《大鼻子情圣》似乎肯定了爱情的柏拉图形式,但值得玩味的一点是,女主对心上人始于颜值又陷于才华后,声称哪怕对方变得丑陋无比,她也仍然爱他,可在心上人死去之前,女主自始至终都对才华横溢却样貌奇怪的情书作者熟视无睹。

那么,她究竟是先爱上了别人后才不计较其他缺点,还是不论对方是谁,只要能写出动人的情话,她都会义无反顾地爱上呢?

显然,《大鼻子情圣》如同大部分的爱情类型片,只提供故事的答案,以一种固定的程式让观众看到爱情的标准。

而实际上,这些爱情故事在落幕后的走向,是无法深究的,一如我们无法想象《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和Rose如果得救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难以定义《婚姻故事》中爱情的消失。

让人欣喜的是,在这部半自传式的电影中,伍思薇并没有给她的故事一个明确的结局,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追求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追求什么?

保罗为了追求女神阿斯特,请代写论文的艾丽楚代写情书,在书信的交流中,阿斯特逐渐对保罗产生了好感。当二人约会时,保罗为了维护“灵魂知己”的人设,伪装成网上虚构出来的自己——阿斯特喜欢的样子。

这种对于喜欢的人的迎合,本质上是一个丧失自我的过程。但保罗和艾丽楚都未曾想到,使保罗由朋友升级到恋人的质变,恰恰是他冒失但勇敢的告白(也算是画作中勇敢的一笔),而不是如履薄冰地扮演成他人喜欢的样子。

而影片中的人物也自此由柏拉图式的交融转向了对存在主义的探寻。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与物不同,是先有人的存在,而后才有他被赋予的意义。他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并提出“他人即地狱”的说法。

当保罗被问及喜欢阿斯特的理由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她漂亮、聪明、友善等这些被世俗接受的优点。

而艾丽楚则认为,爱应该发生在与她目光交汇的时刻、她看书卷头发的样子、她无法自制的放声大笑,片刻间不再完美的时候、以及她思想里迸发出的五种以上的声音。

前者只是因外界的判断方式而喜欢一个人,可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爱的是他存在的本质

导演在前面就用定格动画描绘了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对于另一半的定义,并以书信和网聊的形式放大了精神的存在价值:从未有过现实接触的二人在纯文字的交流中,欣赏与爱慕油然生长

而世俗精神的最高形态便是爱情,这也恰恰是法国新浪潮的作者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人们追求爱情,其实是在追求精神的存在。

所以,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对方的本质,并不是因为爱本身,而是我们看到了投射在对方身上的自己——被隐藏、压抑着的自己

导演将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颠覆了柏拉图对“另一半”的定义

而这也呼应了“真心半解”这一片名:我们既无法完整地认知他人,又不自觉地陷入他人的想象里。

比如保罗为读不懂阿斯特喜欢的书感到苦恼,而阿斯特却因把约会搞成读书会而产生自我怀疑;比如艾丽楚为了父亲留在小镇,放弃去格林奈尔学院读书的机会,但父亲对小镇的坚守,不过是13岁的艾丽楚的安慰一笑,让他误以为艾丽楚在小镇过得很快乐。

而阿斯特与艾丽楚的惺惺相惜,更像是一种镜像关系:她们在彼此身上发现了自己潜在的理想形象

阿斯特扮成他人喜欢的样子,戴上与朋友一样的围巾,她和每个人都很像,最终成了“四不像”,所以,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很希冀艾丽楚那种孤独的自由。

而来自亚裔移民家庭的艾丽楚清楚地知道,在那个小镇里,一切出格的行为都可能会招致嘲笑与排挤,所以她从未想过融入社会。但她选择的“封闭”又是另一种程度上对自我的逃离——阿斯特羡慕艾丽楚无需信仰上帝,而艾丽楚却因此倍感孤独。

在阿斯特与艾丽楚四场重要的升温戏中,导演对于这种镜像的空间处理也尤为巧妙

第一场是二人在走廊里捡书,阿斯特与艾丽楚第一次正面相对,此时二人各居画框两侧;第二场则是二人在卫生间外面,透过镜子互看对方;第三场是很多观众印象最深的地方,她们浮在水面上呈现出彼此的镜面倒影;而第四处便是影片的结尾,二人各自站在马路的两侧,中间间隔着分割式的双黄线,直到艾丽楚回过头亲吻阿斯特时,这种平衡才被打破。

尽管有着镜像式的相吸,但由于他者的不可知,阿斯特并不了解在她眼中孤独又自由的艾丽楚,不过是艾丽楚刻意隐藏自我的假象。

在艺术节上,艾丽楚背对着同学们弹钢琴,似乎这样就可以躲避他人的眼光,但在这种躲避下,她的自我也跟着躲藏起来了,直到保罗的一把吉他,才把她真实的自我召唤出来。

当发现真实的自己赢得了掌声后,艾丽楚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出笑容。而当艾丽楚开始尝试参与热闹的同学聚会,恰恰预示着她打开了封闭已久的自我,这也与前半部分艾丽楚对于《无处可逃》理解形成互文:当地牢的大门打开后,艾丽楚选择走出来了。

不论是阿斯特的“成为别人”,还是艾丽楚的“隐藏自己”,本质上都是活在他人的看法里。

萨特对上帝的存在提出质疑,正如主角们对信条提出质疑。导演将主角的身份设置为高中生,恰恰成全了对存在主义思考的合理性。

青少年时期是对自我认同与外界认知最迷茫的时候,而在成年人看来,思考存在主义就如同教会中的异教徒,是另类的。就像在阿斯特与艾丽楚互发短信的教堂里,背景声所宣传的那样:“我们信仰上帝,撒旦却播下了怀疑的种子,种子长出罪恶,但我们的小镇是幸福的,免了罪恶的侵入来摧毁上帝为我们准备的美满人生。”

有意思的是,导演将这种主角们的质疑转化成对固有世界的冲突,而这一冲突建立在空间的对比上——家庭、学校、教堂、小镇等这些充满了信条与权威的封闭场所,禁锢了主角们的自我。

而使他们找到存在价值的场所却是私人/开放式的空间:无人知晓的温泉、夜深人静的虚拟世界、永远在骑车或奔跑着的公路、具有出发意味的汽车里、火车旁、以及素未谋面的大学。

不同于往常的青春片,《真心半解》的整体情绪内敛,唯一的宣泄口就是画作上勇敢的一笔。当质疑产生了对权威的反叛,隐忍情绪的累积便成就了影片的高潮——艾丽楚在教堂上颠覆了《圣经》中对爱的定义:

“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慈和前谦卑;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爱还要足够大胆;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爱是不断尝试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

而那最勇敢的一笔,正是被外界认知束缚下的自我。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三位主角突破禁锢,是对权威的宣战,也是对存在主义的思辨。

当艾丽楚不再用他人的话语表达自己,阿斯特拒绝了求婚去艺术学院读书,保罗鼓起勇气向母亲提出塔克香肠的配方,主角们都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爱是打破现实壁垒的精神天堂,是把属于自己的那一笔画出来的过程,这一笔同时也抹除了来自家庭、性别、种族、宗教、文化等偏见,在伟大的画作里,爱让我们发现接纳他人没那么难。

这部影片也如同爱本身一样,都是复杂多义、暧昧不明的

伍思薇被誉为李安的接班人,尤其是在处理华裔情感价值和东西方文化的方式上。如果说《面子》是女版的《喜宴》,那《真心半解》便是《饮食男女》

而《真心半解》除了与前作《面子》有着表层的互文(陈冲的母亲形象),更多的像是《面子》的延续。

《面子》中的主人公们一直活在他人的审视下,为了照顾“面子”,主人公们活得辛苦且不幸福。尽管在最后大团圆式结局里,主角们扯下面子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它更像是导演对一种未达成愿望的发泄。

而在《真心半解》中,尽管伍思薇选择了开放式的结局,转向对爱的本质的探寻,但我们欣喜于看到主角们对自我的追寻、对存在的肯定。也正是通过《真心半解》,我们也见证了伍思薇导演的蜕变与成长。

 短评

我认证拉拉nerd爱写email和信。真是好青春好可爱的电影,拉片需要你伍导。

7分钟前
  • 失衡汇报
  • 推荐

好可爱一姬片!青春校园物语,氛围上让人想起《爱你,西蒙》。重点是伍导怎么对中国女同性恋的状态拿捏得如此精准啊?!红格子衬衫、秋衣套T恤、一脸生人勿近姐只搞学习不搞你、对心动女生永远只挤眼绝不开口约、撩妹全靠拼学识、不爱见面爱网聊,网聊绝不发emoji因为要酷,每一项都活灵活现!!姬急跳墙张嘴就问“这是阔叶树吗”简直笑到我锤床。【这就是我在《爱你,西蒙》评论中谈到的想看到更多的那种LGBT青春片,不需要多么苦大仇深和曲高和寡,只是要补齐LGBT人群在青春校园这个最简单的电影类型中太久的“不在场”罢了。】

12分钟前
  • 糯木
  • 推荐

“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大胆” 伍思薇编剧功力了得,这么一部轻喜剧把四角关系、华裔家庭、爱与信仰等拍的笑中带泪,奇怪而又可爱。邹兆龙出演、陈冲另类客串都是惊喜。“与众不同的好处是,没人要求你跟别人一样” 观影体验跟《蓝色大门》《爱你,西蒙》《电子情书》如出一辙的轻松愉悦。“你有深爱过一个人吗?爱到你不想让对方改变任何地方”、“我一直以为爱只有一种方式,但是它有很多种”…爱可以是俄罗斯套娃般的衣品,可能是画作边缘孤单却充满希望的一笔,也可以是嘲讽追火车自己却上演的幸福。

1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Phd风评被害

17分钟前
  • 一贫如洗王道长
  • 推荐

她是社恐学霸,他是无脑运动员,她是绯闻中心的花瓶。表面上是情书意外把三个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三个有趣的灵魂彼此发现的过程。女主说,送别的时候追火车的人是笨蛋,看到对方追火车后流眼泪的人也是笨蛋——然而等到真有那么不舍的时候,谁又能不做个别人眼中的笨蛋呢?

22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Paul问Ellie到底啥时候能跟Aster约会 Ellie甜蜜地说(互相写信)就是在约会——真实地笑出了声 女同性恋真的 双方不主动真的要一辈子线上了 墙上互动真实浪漫 感情戏颇为狗血 最后教堂戏略尬 特别喜欢那一段两个人说喜欢Aster的理由 Ellie在暗处 Paul 在明处 一段不(能)被看见的暗恋大概是不少青春期的男女ji佬都有的吧 情怀4星

25分钟前
  • Momo June
  • 推荐

最后教堂那场独白,泪目了。不是爱谁,也不是跟谁在一起,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而是逐渐学会什么是爱,懂得爱,人也就跟着成长了。甚至不光是女主,还有那个男孩与校花,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什么是爱。很舒服的一部青春片,虽然在剧情设定和人物设定上,会有不少之前影片熟悉的影子,但在此基础上,还是做了很多有趣的突破。情感的描绘很细腻,搞笑的地方也很搞笑。某种意义上,人家也是网大哦,想起今天上线的另一部网大。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人到中年还在为别人的青春流眼泪。

33分钟前
  • 曾良君
  • 力荐

Not every gay person has to go through the "self-identification" stage, and I was impressed that the film didn't exaggerate at this point. Because this is just a story about...love...

34分钟前
  • nervousplendor
  • 力荐

人是追不上火车的,但是你会觉得为了心爱的女孩而追着火车跑的男孩很傻么,不,你其实很感动。爱情这件事,始于自欺,止于欺人,一开始你总要说服自己去相信些什么,去做些平时不会去做的事,它混乱、愚蠢,但是毋庸置疑的,也很勇敢。

39分钟前
  • tangerine
  • 推荐

“大鼻子情圣”乱入“蓝色大门”,他爱她也爱她而她爱她的故事。三个主角都很可爱,就像一个可爱的等边三角形。若干年后他们会无比怀念这段校园时光吧,墙上的涂鸦、一起泡的温泉、帮着抠开的养乐多,还有那个追火车的人——点点滴滴都是青春...(就性取向话题而言,跟“面子”相比是倒退了,这个倒退与伍思薇的个人能力无关,而在于美国的右转)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喜欢的女生脱衣服了,原地 180 度立定转身,目光斜上 45 度聚焦,"are these deciduous trees?" 哈哈哈哈哈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姬的!

48分钟前
  • 狗不见🌈
  • 还行

体育生是不是有两种极端,一种踏实勤劳憨厚,一种油腻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青春校园喜剧电影。cp自由组合都很好,但谁也没有和谁在这个电影里最后在一起也很好。

52分钟前
  • 咸鱼大王。
  • 力荐

这也是Alice Wu的自传吧,和saving face有太多相似处,可是纯情了...竟然看到陈冲女士照片出演哈哈哈真是久活见啦

57分钟前
  • Tor044
  • 力荐

和十六年前相比,青少年爱情反而多了一点复杂和成熟。这“狗血”的大三角拍得还挺有趣。BTW,细腻且有趣的直男真是太少了。

60分钟前
  • 南赫
  • 推荐

预告片很好看,从四月就开始等待,看完,个人认为,预告片比正片好看。

1小时前
  • 茗烟之叶
  • 力荐

最喜欢的是泡温泉那段,穿得太多是俄罗斯套娃哈哈哈哈哈!Paul妈妈误以为Paul是gay之后的反应好暖心。肚子里没点墨水还追不到心仪的女孩了…不说了滚去读书。伍导演别码代码了,众筹给你拍片(不是)爸爸长得好像尊龙

1小时前
  • 银河修理员
  • 力荐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 and bold ——Ellie Chu

1小时前
  • Bamboo
  • 力荐

最喜欢的部分是:在大部分电影里爱情被形容成电流,穿过不同的环境性格与困境最终让两个灵魂感受到相遇,那是被夸大的万中无一的偶然性;而这部电影里爱情被描绘成河流,不同的灵魂都会浸入其中,趟过去,去想去的地方。

1小时前
  • 紅豆生南京
  • 推荐

伍导对自动售卖机有执念,掉地下的那些养乐多捡回家继续喝了吗

1小时前
  • Axto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