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牛仔

已完结

主演:约翰·赵,穆斯塔法·沙基尔,阿历克斯·哈赛尔,丹妮艾拉·皮内达,埃莲娜·萨汀,布莱辛默克戈豪,露西·柯里,瑞切尔·豪斯,Mason Alexander Park,吉欧夫·斯图兹,塔马拉·图尼,侯宣德,罗德尼·库克,卡利·内勒,杰伊·保尔森,Alvin Maharaj,Arlo Green,Ann Truong,Molly Moriarty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剧照

星际牛仔 剧照 NO.1星际牛仔 剧照 NO.2星际牛仔 剧照 NO.3星际牛仔 剧照 NO.4星际牛仔 剧照 NO.5星际牛仔 剧照 NO.6星际牛仔 剧照 NO.13星际牛仔 剧照 NO.14星际牛仔 剧照 NO.15星际牛仔 剧照 NO.16星际牛仔 剧照 NO.17星际牛仔 剧照 NO.18星际牛仔 剧照 NO.19星际牛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星际牛仔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星际牛仔》是部太空西部剧集,动作场面精彩刺激,讲述三位化名为“牛仔”的赏金猎人力图摆脱过去的故事。性格南辕北辙,但同样凶狠要命的三人分别是史派克·史比格(约翰·赵 饰)、杰特·布莱克(慕斯塔法·沙奇尔 饰)和菲·瓦伦坦(丹妮拉·皮内达 饰)。他们结为敢打敢拼、嘴巴超贱的团队,只要价钱谈妥,他们随时可以上路追捕太阳系最危险的罪犯。但即便一路靠著拳打脚踢、耍嘴皮子,挺过一堆混战,大伙终究得面对自己的过去。意外的爱情斗牌传说第二季陷阱2012欢乐岛没关系,是爱情啊一见不钟情巨大的野兽:全球经济第一季闪亮的日子2003太阳召唤 第一季闺蜜疯上路最强大脑第十一季动态漫画·全球诡异时代巴特菲尔德八号落花时节西部世界 第一季亚种2:血石断肠孤凤天杀(国语版)神明在看没有数学的修学旅行暗杀国度异邦警察 电影版花漾阶梯凶眼1987率真如我第一季娘心布杜落水遇救记黄昏时分牵着手偷情网站泄密事件:性、谎言与丑闻四个圣诞节玻璃城堡2017人间,空间,时间和人弗兰克和辛迪神勇飞虎霸王花守卫莱茵河天降厨神独宠我八两金僵尸少爷魔游纪Ⅱ烈风峡谷歌声欢唱的树桑园花间提壶方大厨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咆哮吧,牛仔!!


2009年7月3日还身处法国巴黎的Japan Expo,四天后他出现在了菅野洋子的77Live演唱会。演唱会的开场动画便是由他执导的。而此时的菅野小姐已是单身状态。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渡边信一郎:监督的旋律》

创造力与概念(Creation and Conception),双C是监督的旋律。

do~

动画监督中对音乐最有天赋的人选,非渡边信一郎莫属。

渡边信一郎于1965年5月24日出生于京都,血型A,著名动画监督,代表作包括「Macross Plus」、「Cowboy Bebop」、「Samurai Champloo」等等。

在「Cowboy Bebop」中,渡边信一郎将经典西部片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纽约黑色电影(film noir),爵士乐以及香港动作片等元素相结合,同时这样的故事多数又发生在星空之中;在之后的作品「Samurai Champloo」中,他又将冲绳文化和hip-hop、现代日本价值观以及江户时代的武士等元素相杂糅,创造出了另一种令人耳目一新、极富活力的新型时代剧。渡边信一郎的动画就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综合小说”类型但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综合动画”,好比一个大熔炉,在既定的世界观背景下,将纷纭杂陈甚至相反的元素赶到一起,并在混沌状态中找出一种新价值,渡边也因此以和谐协调各种类型风格并将之整合统一创造出另一种崭新风格(new genre)而为人所知,而他对动画节奏以及配乐选择的把握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re~

1972年,KISS乐队由Paul Stanley和Gene Simmons组建,三年后在渡边十岁那年他们发行了一张名为《Alive!》的专辑;那个时候的渡边就已经开始拿音乐做“实验”了。

《Alive!》中的「Rock n' Roll All Nite」成了KISS乐队的第1首热门歌曲,一年后他们新专辑《Destroyer》中有一首歌叫「Detroit Rock City」,在「Detroit Rock City」的最初版本中,歌曲开头是一段收音机——可以想象应该是那种车载收音机,播放的就是这首「Rock n' Roll All Nite」。

「Detroit Rock City」这首歌的尾声伴有一阵急促的刹车声、以及撞毁的声音,与之前的车载收音机相呼应,讲述了一个关于KISS歌迷的故事。这位歌迷为了看他们的Live而不幸丧命于一场车祸……听上去有点像熊天平为因摩托车事故而丧生的弟弟作了《火柴天堂》的情况。而且确实是个真实故事。

渡边信一郎对「Detroit Rock City」非常着迷,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Japan Foundation)的资助下,2006年他有了一趟美国巡讲之旅,其中一站他便来到了这座歌中的城市——底特律(Detroit)。

在底特律电影节上他把这首歌跟电影「Dirty Harry」归结为自己当初走上电影之路的根源。也许是那座熊熊燃烧仿若地狱城市的诡异让他没由来的生出被吸引但又兼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也许仅仅是因为潜意识里关于「Detroit Rock City」这首歌的缘起触动他的少年心让他突然觉得有些伤感了。

(题外,若杉公德的「DETROIT METAL CITY」显然也是由此而来。)

mi~

“我厌恶‘背景’音乐这样的念头,只关注画面而让音乐退而求其次作为可有可无的‘背景’,这么做我绝对是办不到的。在我观念里,它们是同等重要的,只有画面与音乐间的相互碰撞才能提升一个动画作品到达它新的高度。”

这样的口吻……并非出自渡边信一郎之口,而来自真下耕一。平心而论,以「Noir」为鉴,真下确实是对配乐趋之若鹜,甚至让大多数监督有过之而不及。但有点虚张声势的暴发户感觉。懂音乐的人大多内敛,即便爆发出来,由着音乐去,也应该是一种崩射的激情。一种天赋,像写诗一样。

音乐不只是个背景,甚至动画才是音乐的背景。渡边信一郎也并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但即便如「Cowboy Bebop」第5话「Ballad of Fallen Angels」中那样在选择配乐过程中决定场景的情况存在,动画场景建立在配乐之上的情况,也没有令人觉得多少突兀感。

我不清楚真下耕一是如何与音乐相遇的,但对于渡边信一郎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不管是最初与KISS的相遇,还是后来与菅野洋子的相遇。

在制作「Macross Plus」之前,渡边信一郎其实并不认识菅野洋子。那时候菅野洋子的委托几乎都是纯商业性质的,在Victor Entertainment方面的强烈推荐下,渡边听了她之前所有的作品,留下的深刻印象让他毫无悬念地征用了她。「Macross Plus」Newage倾向的配乐——这种介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的新样式音乐所带来的无比空灵、神秘、飘渺的色彩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征服了观众,渡边信一郎就在这样的旋律中以监督之名出道,而被誉为动画界的莫尔扎特的菅野洋子也从此开始了她的动画配乐之路。

配乐从此、从来在渡边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与他认为“音乐是宇宙中一种共通的语言”的念头是无不相关的,而菅洋的音乐无疑就是这样一种语言——她在今年的77Live上自揭Gabriela Robin的火星人身份可见一斑。他们各有天赋,他感知,她创造。他们天生一对,珠联壁合。2006年,著名ACG网站IGN便把“史上最佳动画配乐”的荣誉给了他们的代表作「Cowboy Bebop」。

fa~

知人善任,这绝对是一个好监督的首要标准。

知人善任,却并不是偏爱。因为打算在「Samurai Champloo」中使用hip-hop元素的音乐,而菅野洋子并不通晓这方面,所以渡边决定另用他人。当然,最初也有人建议渡边让他试着令菅野洋子做一些hip-hop小样,但渡边却认为:还是让内行人来做这事,这样音乐才会更富想象力。

知人善任,当然前提是渡边自己认为足够了解对方。就像之前提到的,认识菅野洋子之前,先是完全听完对方过往的作品这样的前提。这样的例子为数众多,比如「Samurai Champloo」问世前夜,渡边和中泽一登就曾彻夜长谈,经历了一宿的热烈言欢。中泽和渡边在之前的「Animatrix」中也有合作,不过那时候只是作画和作画监督,这一次则是人设和作画监督这样的大梁,而正是「Samurai Champloo」才让中泽一登这位杂家真正走进了多数人的视野——之前的情况是,也许人们对「Kill Bill」中的那段动画印象深刻,但却不知道出于谁之手。

知人善任,了解对方,也就放心把自己做不了的但有趣味的工作托付给对方了。在制作「Cowboy Bebop」的剧场版「Knockin' on Heaven's Door」时渡边启用了三个客座监督,他们分别是曾早在「機甲猟兵メロウリンク」(机甲猎兵迈罗林克)中就共事过的OP分镜监督沖浦啓之,曾在「Cowboy Bebop」TVA中共事过的西部片场景分镜监督冈村天斋,以及在「天空のエスカフローネ」(圣天空战记)和「Cowboy Bebop」TVA中共事过的动作场景监督中村豊。这些场景都是因为渡边的日程安排不济而转交给他们完成的部分,另外的原因当然是,这些部分的格调跟影片主体大相径庭,但又相当的有趣。他不至于将无趣的东西交于别人,逃避责任,这应该算是制造了几个以供妖孽发挥才干的就业机会吧。或者,单纯地只是种互动,玩儿。而这样的互动在动画业界是相当普遍的,又比如说河森正治设定的「Cowboy Bebop」中的“位相差空间”,这大概了是这个设定狂最杰出的贡献之一,这算是「MACROSS PLUS」之后的一次正儿八经的友情客串。现在提起「Cowboy Bebop」,除了渡边信一郎,有几个人会想到河森正治这个名字?

知人善任,当然也懂得拒绝。制作方原本打算制作的「Cowboy Bebop」的剧场版是以Ein为主角的,因为他们不想电影跟TVA那么的凝重。这其实主要还是人设师川元利浩的歹愿,过程中他一直都在欲图增加Ein的戏份,事实上,为了让Ein更生动,他特地买了条威尔士柯基犬回来观察,也因此常常带着它到工作组转悠赤果果地炫耀。对此,渡边只是笑言,我这拍的可不是什么动物物语。

知人善任,同时又严格要求着自己,只发挥自己独有的光热。有人把他称为动画界的Stanley Kubrick,事事亲历而为,但他只做自己认为能掌握的部分。他举了这样的例子,Clint Eastwood和John Carpenter有时会为自己的电影作曲,他们认为应该要那样的效果,但配乐本身的效果最终可能还是不尽人意。所以他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他会把这部分的工作交于更有天赋的人,这样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件满怀期待的事情。

他无意亲自涉足的旋律并不代表他对应该是怎样的旋律一无所知,这也便是他的天赋。如今,渡边信一郎对音乐的悟性自然早已被同行所熟知,于是除了监督以外,音乐监督的副业也发展了起来,「Mind Game」,「Genius Party」,「ミチコとハッチン」(道子与哈金),正是这样一步步走来——事实上,除了「Animatrix」中的两个短篇完全没有过问过配乐以外,他自己所有的监督作品的音乐都是在他的授意下完成的。

so~

从「Macross Plus」的新世纪音乐(Newage)、电子音乐(Techo),再到以爵士(Jazz)、布鲁斯(Blues)为主并糅合大量民谣(Folk)、番石榴曲(Ballad)、古典乐(Classic)、歌剧(Opera)、摇滚乐(Rock)、重金属音乐(Heavy Metal)、森巴(Samba)、说唱(Rap)、嘻哈(Hip-hop)、巴萨诺瓦(Bossa Nova)、电子音乐(Techo)甚至是欧美流行音乐等诸多元素的「Cowboy Bebop」——甚至每集的标题都是对经典的致敬,再到以嘻哈(Hip-hop)和说唱(Rap)为重点的「Samurai Champloo」,然后是近期为山本沙代作监的富有拉丁风情的「ミチコとハッチン」(道子与哈金)。再比如「Baby Blue」中运用古典乐的点睛之笔。

不去说「Samurai Champloo」14话中冲绳的民乐持续了影片的大半时间,也不去说他的Ipod里那大约8000首歌、以及另外的很遗憾地未放进去的1600首(现在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难题了),渡边仿佛追逐着越来越多的旋律幻影,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走向,在「Cowboy Bebop」的大爆发之后,他像是正在做着为自己熟知的音乐以动画的形式逐步分门归类的行动,就像在拍一部部类型音乐的纪录片。比如在2001年「Cowboy Bebop」的剧场版「Knockin' on Heaven's Door」,他就着重描述了一番所谓的阿拉伯式氛围("Arabesque" atmosphere),这在之前的TVA中是很少涉及到的。

渡边信一郎,他是这样一个男子,内心的风味和直觉远超过看的见的部分,你所了解到的他的情调只是冰山一角。他认为这部电影的格调应该是阿拉伯式的,私底下也定下了初步的基调,他也会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番,但如果设身处地的感觉与自己预想的相去甚远,他便不会采用——但通常自然都如预想的那样,这部「Cowboy Bebop」的电影,他确实是去了摩洛哥感觉了一番,并因此得到灵感。设身处地,这应该是很多导演监督会做的事情,就像宫崎骏早年的瑞士之行,押井守因为「Avalon」、「The Sky Crawlers」等作的多次波兰之旅。不同文化间的撞击会产生非常美妙的东西,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好莱坞许多才华横溢的当红导演诸如Christopher Nolan、Alex Proyas、Guillermo del Toro等人都是外籍军团的原因。

当然,监督们外巡的同时可能也是为了私心的满足。我喜欢这样的地方,所以就来了,不管怎样,我都会创造条件到达这样的地方,大概都是这样的念头。渡边信一郎在制作「Knockin' on Heaven's Door」时就借故到纽约取材,这个发生在TVA第22话至23话之间的故事让他得以与大苹果亲密接触——当然目的并不在此,他看准的其实是纽约城的黑胶唱片。

同样的,2006年的美国巡讲之旅,挑中其中一座城市——休斯敦的主要原因竟然是,他认为这里就是牛仔的发源地。

不管是底特律、纽约、休斯敦,还是「MUSHROOM HUNTING」中的"Africa, Mexico, Sicily, Tijuana,
India, Osaka, Indonesia",都是他的梦想实现之地。

那一年情人节的《德克萨斯日报》上的专访中渡边信一郎公布了三个近期计划,三个梦想:

其中「Baby Blue」已经呈现给我们了,而他参与的「Cowboy Bebop」好莱坞真人电影企划也于今年年初正式公布了,剩下的一个则是新的动画系列的计划,“颇为神秘感,与之前的作品大不相同”,除此之外他未透露更多的细节,不过大体上还是让人有这样的猜测:幸许「Genius Party」中的「Baby Blue」是一场演兵,就像汤浅政明在「Genius Party」中的「夢みるキカイ」(梦的机器)仿若「カイバ」(海马)的前奏,在拍完未来剧和古装剧之后,这次的目标会是现代剧吗?也许对少时拍文艺片的执念还未完全泯灭吧。

在某次菅野洋子的访谈中渡边大体这么提及,“下次请做出巴赫的感觉,拜托你了!”,那么「Baby Blue」难道不是一次磨合尝试,「Samurai Champloo」时没有这样做短片的磨合机会,这次应该就借机利用起来了吧。

下一次,他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新鲜的创作和概念呢?敬请期待。

la~

成为动画监督的其中一个理由,除了年少时进影院看了押井守和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外,还有就是因为他的某个朋友(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河森正治,当初板垣伸也不就是被他拉进《机械篮球》的吗)的建议,做动画比做真人电影要来得容易些——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当然,在决定做动画的同时,他也被给予了执导真人电影的机会,但他最终选择了前者。

由电影转投动画的监督不在少数,押井守和真下耕一就是最为人熟知的例子,渡边在年轻时候跟他们一样,也是个电影青年。在某次采访中,渡边承认自己年轻时看很多的欧洲电影,可能多数还以文艺为主,并且深信自己将来也将会投身拍摄那样的影片,直到多年以后,他才发现自己迄今所做出来的东西比自己原先的预期都要商业许多。出于这样那样的执念,他完成了「Genius Party」中的短片「Baby Blue」,也就是说他最初的梦想。

当有人问及他会不会继续做「Cowboy Bebop」的续篇,或不止一次问及Spike最后是不是死了时,他说,不会,也许,因为只有这样,那些精神才可以长久存在。梦想是只薛定谔猫,我已经为最初的梦想做了什么,我们仿佛可以想象他会这么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为自己的梦想做了什么。所以,我们应该可以释然了。「Baby Blue」片尾萧邦的《离别曲》(Chopin "Tristesse")的响起,对于他本人,是不是意味着他终于承认,并全然肯定了现在的自己,而让那个文艺魂的分身随风而逝了呢?要么,又一个征程的开始?或许变身新海诚,可能会比现在更出名,也许比新海诚更有名。也许他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也许他压根儿不知道新海诚是谁。但总之,有任何好处?

另一方面,不必说文艺,每个人在他人眼中与自我定义的必然是时有出入。在制作「Cowboy Bebop」之前,渡边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最可能会拍一些暗色调的影片,但事实上的情况是他所做出来的动画都不乏动感,虽然时有伤感的情绪,但调子整体总是明快、幽默、积极。每件事完成之前你都是看不见自己的,也只有在真正开始制作影片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是能挖掘出自己所不为人知的天赋,可能是自己也不知道的才华。然后你之所以为你。能做自己也许才是这个人生真正的好处,因为有时候你最初所期望的自己其实只是别人的影子。

比起制作真人电影,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协调能力。制作真人电影,一些大场面的调度需要导演相当的心力,但动画监督几乎要从每一个场景的建造开始,然后才是安排调度场景中的各种元素。做动画,主题也许达不到做电影的深度,但流程绝对要比电影复杂许多。这种情况在渡边真正入行之前肯定是一无所知的,在1984年,也就是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当他看了当年上映的两部剧场动画——押井守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宫崎骏的《风之谷》之后,“电影也可以做成这个形式”的冲击力才让他意识到了动画这另一番新天地。在二十岁的时候,他怀着这样的心情进入了Sunrise,并不介意做的是什么样形式的“电影”,这样,在动画公司底层干了八年的制作进行,几次“演出”的演练之后,他终于开始挑战“监督”之职。

因此,渡边信一郎进入动画界其实并非偶尔,显然不比百无聊赖的无业游民押井守撞见电线杆上龙之子的招聘启事来的偶然,但比起不能在电影方面有所作为只好妥协进了动画界的真下耕一却要有计划的多。

si~

创作应该足够随性,这样会有更多机会的意外和惊喜,从而让作品不致定式、无聊。「Cowboy Bebop」的诞生可能就是一个随性的开始,一开始渡边信一郎被告之故事里一定要有太空船,于是他就交了个提案,然后他得到的回复是:只要有太空船就行了,其它我们不干涉。所以,最后渡边信一郎就把这个企划接了下来。

菅野洋子对「Cowboy Bebop」制作组的整体印象是:每个人都很轻松……比如说他们有时会很懒散地做在一块儿。不管是对于动画、商业还是电视剧,他们总是非常认真地对待,并为此争论不休……“这个场景应该这样……”……“不不不,女主角不应该说这样的话!”这就是我的印象。但是……他们看起来真的非常懒散,就像他们的动画所表现出来的调调。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非常的随性,举个例子,在「Cowboy Bebop」的剧场版「Knockin' on Heaven's Door」中,当信本敬子写到商店抢劫的桥段时,她完全找不到灵感了,因此他们决定找一个现实中的演员来作模型,他们半开玩笑地找了石桥莲司(Renji Ishibashi),想不到对方居然答应了,于是“Rengie”这个角色就诞生了。石桥莲司是日本影视界的实力宿将,曾经凭借在《浪人街》中的出色表演赢得第十四届日本学院奖的最佳男配角奖;石桥的父亲月形龙之介曾是东映公司的招牌反派演员,可能是遗传了父亲的才能,石桥莲司也非常擅长演反面角色,他演过很多犯人、恶人、黑道中人,能将性格反常的反派刻画得入木三分。因此,渡边找上他也不是完全随性、毫无理由的。

其他的例子,比如说「Samurai Champloo」中的许多配乐其实都是临场发挥的。渡边提到对「Samurai Champloo」影响颇深的电影包括《座头市》(应该是北野武这部,虽然以“座头市”为名的电影实在多了去),此外还有李小龙的《龙争虎斗》以及《辣手神探夺命枪》(Dirty Harry)等——「Dirty Harry」可以说影响了一批动画人,梅津泰臣就在「Mezzo Forte」中曾出现过「Dirty Barry」这样的异体致敬海报;除此以外的影响自然就是脊椎推拿疗法。在制作「Samurai Champloo」期间,渡边经常光顾一个中国脊椎推拿师,那位师傅在推拿过程中会告诉他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比如说“气”之类的概念——事实上渡边就在「Samurai Champloo」中打造了以此概念为主题的一集故事。

这样的随性取材还有那些动作设计,比如说「Samurai Champloo」中无幻的打斗动作设计。扭动的无幻应就像是在跳卡泼卫勒舞(Capoeira,一种源于非洲把民间舞蹈和自卫动作结合在一起的巴西舞蹈),虽然事实上渡边是以霹雳舞(breakdancing)为原形来设计的这套动作,直到后来看过卡泼卫勒舞后才意识到两者原来竟然如此相似。有时这种随性便是来自自然的本能,让人感觉不知不觉就做正确了。

渡边这种人,虽然在人间吞吐气息,但他确实是源出自然的。

“我不会去‘声明’什么,我做电影不是为了向观众灌输某种思想。电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东西,反应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感受。我们被娱乐,没错,但它们同样也记录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一些我们无法言表的情绪。我认为,电影作为媒体来说应该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的。我对人们能在我的电影中不知不觉获得那种情绪而感到高兴。”当提及「Cowboy Bebop」的剧场版中的病毒是否影射HIV,而影片中是否存在着对社会对暴力麻木不仁的指控这样的主题时,渡边如是说。

不加刻意的导演都是好导演,不文艺,不艺术,也与装逼无缘,只是纪录片,记录一种感动。“原始质感的,自然的”,有平静的空气也有电闪雷鸣的天气,自然了也保证了足够的激情,一如冷爵士与咆哮爵士的区别,就像我们可以把“Cowboy Bebop”理解为“咆哮爵士乐中的牛仔人生”(A Life of Cowboy in The Bebop Jazz)。

咆哮的牛仔,咆哮牛仔,这就是渡边信一郎。

do~

当有人问及,如果预算不是问题的话你会拍一部怎样的电影时,他笑言,我会拍一部自己逃往南方某个小岛的“电影”。

一如策马朝着目标从不回头的牛仔,也正像他众多作品中“相遇与分离”的主题,他对自己理想人生的描述当然也不外乎如此。

自然,他拍的也许本就不是电影,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是一墨镜男,但我们不知道那付墨镜是不是也带有近视眼镜功能。


刊载于《现视研》VOL 3

本人在acgtalk的最后一篇博文,历史成了历史本身,哀悼为了哀悼已死。

 2 ) 当宇宙里没有情人节时,你还记得那只很聪明的狗叫爱因斯坦吗

记得几年前,老哥和我开过一个玩笑,内容大概是各自要写十个动画的评论。我当时没有当真,我一向不太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做一些限制事情的,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限制的国家里。不过小情绪在心里憋久了压力很大容易内伤,所以我用没事发呆的时间为《Cowboy Bebop》写一篇矫情的文字。

      2071年,人类已经遍布整个太阳系。政府面对日益严重的犯罪活动,决定在电视上悬赏捉拿各种罪犯。这造就了一种新的职业——“赏金猎人”。史派克和杰特两人就是“Bebop号”上的赏金猎人……

      故事是以单元系列剧的形式展开的,每集一个或温馨、或刺激、或遗憾、或救赎、或搞笑、或寻找,或追忆、或前行、或暂停的故事,史派克游离期中,一只假眼看着过去,一只真眼看着现在,最终也没能让他和我们看到未来。这部98年的作品,故事十分简单十分“渡边”,在当时故弄玄虚的动漫作品中独树一帜。说到渡边信一郎,他这种“渡边风格”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格调,有人说渡边的简约就是品味的代名词。他监督的作品很相似,《混沌武士》也是一样,故事干净简单,一群性格迥异的人,由于各种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嬉闹着走到了一起,不问过往,不聊梦想,不了目的,主人公总是微皱眉头清扬嘴角,即使赤字拮据捉襟见肘,也是轻松自在不为所拘,表现出的是不以为意的胸襟,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或许还有心酸难忘的过去,直到曲终人散。渡边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地强调好聚好散,我不禁怀疑他的生活中是否也经历过太多离别,以至于形成这种轻松随意的人生观来自我排解。无论怎样,我十分喜欢渡边的这种风格,他所描绘的那种浪迹天涯的随性没法不令人憧憬。

      一部这样优秀的简约作品,必然和其它追求故事深度、言之有物、峰回路转甚至是机关算尽的优秀作品不同,看《Cowboy Bebop》不需要一个转数极高的脑袋,只要有一颗享受幽默的心灵,一双欣赏西方电影的眼睛和一对喜欢音乐的耳朵就可以了。说到音乐就不得不提负责《CB》音乐的大师菅野洋子了,这部作品给了洋子很大的自由空间。《CB》的基本音乐风格以Jazz、Blues为主,其中又融合了大量欧美音乐元素,包括民谣、古典音乐、歌剧、摇滚乐、重金属音乐、桑巴、Rap、Hiphop、BossaNova、Techno甚至是欧美流行音乐的风格,其制作规模是其他TV动画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音乐盛宴了。一般来说配乐只是一部影视作品的调味剂,不可能作为主要原料,但没有它又感觉很不习惯,但是《CB》的配乐已远远超过调味的作用,它是一剂十分强力的催化剂,如果《CB》没有这么天马行空的音乐,《CB》的成功可能只有现在的一半。《CB》中千变万化的音乐使人应接不暇,听着仿佛就融化期中了,一呼一吸之间都吞吐着音符。

     其实整个《CB》的故事是琐碎零散的,在“Bebop号”旅行和工作的过程中,闪回插入各自的过去和主线剧情。

     “Bebop号”里有不加肉丝的青椒肉丝,有神奇的幻觉蘑菇,还有腐化变异到处跑能蜇人的松阪牛肉;有鸟窝头史派克‧史比格,有大叔级猛男杰特‧布莱克,还有史派克讨厌的三件事物:有毛的东西,小孩和骄傲的女人。这个有毛的东西是一只可爱的柯基犬,本是实验室的试验品,但在一次捉拿偷窃犯的工作中,阴差阳错地跟随了史派克,从此这只很聪明的名叫“爱因斯坦”的狗来到了“Bebop号”;这个强行登陆“Bebop号”的女孩拥有一个男孩的名字艾德,只有13岁,有着和她这个年龄相符的不竭的精力和行动力,就像她那像面条一样不停抖动的四肢;而这个骄傲的女人醒来就失去了全部记忆,就连那个曾经帮助她的男人也是为了把6亿欠款转到她名下的那个男人,叫做维特尼,有一点黑色幽默的不止这些,维特尼回忆说:菲‧瓦伦丁(Faye Valentine),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取自情人节(Valentine's Day),是一年中我最喜欢的节日。 这个骄傲美丽的女人叫做,菲‧情人。

     我相信每个看过《CB》的人,都忍不住要提菲,不是因为她拥有动人的外表,而是她最像一个生活在我们其中的人。不论是对维特尼,还是对失而复得的记忆,菲是那么的无所适从。就像她本人的名字一样,情人,一听就知道是假名,但那确确实实是她唯一的真实的名字。在得知自己被冷冻了五十年后,她重新回到故土新加坡,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只能找到回忆中星星点点的画面,而昔日的伙伴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可是那份感觉却已不同,重回故地,重见故人,那份感觉却不能一如往昔。过去多么美好,过去已成烦恼,那么过去是否还值得寻找,就算找得到,我们也回不去了。

     菲在对待过去的态度上,远没有杰特那般潇洒,那块不曾离身的怀表,在得知前妻已有了自己幸福目的地后,释怀的将表抛入河中,不知这块怀表承载了多少个昼夜的思念与寂寞,但安慰的是杰特走出了自己设定的恶性循环,两个人受苦不如一个人幸福,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过,杰特的过去满载的是爱情,而菲承担的远比于爱情,让人难以堪负,才会在得知一切后,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一种无处可寻的惆怅与落寞,一种不能歇斯底里的不知所措。

     可能在整部《CB》中,最快乐的就是艾德了,每天都是一脸没心没肺的笑,在自己玩的开心的南美是这样,在收容所孩子堆里是这样,在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也是这样,也许没有比笑容更简单的词去诠释这样一个如梦如幻的年龄了。只是笑过之后,终究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飞船内,菲留下句“对不起,因为分别太难受了,所以我一个人走了”便离开了;史派克默默地吸着香烟,注视着窗外甲板上那醒目巨大的用橘黄色油漆涂鸦的笑脸和ByeBye,淡淡地对杰特说,艾德走了。之后杰特和史派克泄愤似的吃起艾德留下的鸡蛋。飞船外,黄昏时分残阳滴血,一片橘黄色,菲在废旧的操场上躺下,发现能回的地方都已经回不去了;艾德头顶着形影不离电脑,后面跟着以后也会形影不离的爱因斯坦,一脸笑容,是的,艾德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在一个个单元剧中,我们看到了形色各异的人事物,寂寞的卫星绘画纳斯卡线条,金星的天空降下纯白的雪,发狂的小丑发出了恶梦的邀请,宇宙风水造就的父女相遇,能看见梦的机器,牛仔到武士的搞笑转变,想得到别人认可的爆炸狂……直到我们看到了史派克的故事——我本来想做一个永远醒不了的梦。史派克的爱人叫茱莉娅,一个美丽又危险的女人,她、史派克和曾经的好兄弟比夏斯都是组织“红龙”的成员。三年前,那时茱莉娅和比夏斯还是情侣,之后史派克在台球厅遇到了茱莉娅,史派克被深深吸引了,俩人相恋后准备背离组织,结果史派克在激战中伤到一只眼睛,茱莉娅帮助史派克脱离组织后就一直在躲避组织的追杀……错综复杂的组织政变,把茱莉娅、史派克和已经成为宿敌的比夏斯卷入其中……茱莉娅死后,菲回到“Bebop号”。

     菲: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去?我记得你讲过,过去根本无所谓,我觉得你才是被过去束缚着。

     史派克:因为意外,这只眼睛是义眼,从那天开始,我一只眼睛看着过去,一只眼睛看着现在,眼睛所看见的并不是真实的,我这样想着。

     菲:不要对我讲这种话,你从来没有讲过这种道理的事情。

     史派克:我本来想做个永远都不会醒的梦,但不知何时却从梦中醒来了。

     菲:我……恢复记忆了,但是……一点好事都没有,能回去的地方……根本没有,我只能再回到这里,而你……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去?故意去送死吗?

     史派克:我并不是想去死,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活着……想确认一下。

     这样故事走到了最后,菲无能为力地向头顶开了五枪失声痛哭,其实并不是过去无所谓,只是有些故事不必说给每个人听。史派克杀死比夏斯后,站在漫长的台阶上,抬手摆出手枪状,对着人群,“砰”,倒下,全剧结束。

      这场三角恋爱,没有丝毫的噱头,但却贯穿了整个主线剧情。我想茱莉娅和史派克的情感很难说清,因为我们只能在片中的闪回与对话中去揣测,我曾拥有你,真叫人心酸;我们曾相恋,想到就心酸……史派克就像那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茱莉娅是唯一使他觉得活着有意义的人。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
     其实猫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100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
     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什么国王。国王老是打仗,他把猫放在一个漂亮的篮子里带到战场上去。有一天,猫被飞来的箭射中就死了。正打着仗,国王却抱着猫哭了起来。国王不打仗了,回到了王宫,把猫埋到了王宫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猫讨厌什么水手。水手带着猫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码头。有一天猫掉下海,猫不会游泳,捞上来已经死了。水手抱着湿得像一块抹布似的猫,大声地哭起来。然后,把猫埋到了遥远的港口小镇的公园的树底下。
     有一回,猫是马戏团魔术师的猫。猫讨厌什么马戏团。魔术师每天把猫装到一个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儿,接着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子里取出来,换来一片掌声。有一天,魔术师失手了,真的把猫锯成两半。魔术师两手拎着变成两半的猫,大声地哭了,这次,谁也没有鼓掌。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的后面。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偷。小偷和猫一起,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轻轻地转来转去。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着猫叫的时候,小偷撬开保险箱。一天,猫被狗咬死了。小偷抱着偷来的钻石和猫,在夜晚的小镇上一边大声地哭,一边走。然后,回到家里,把猫埋在了小小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猫讨厌什么老太太。老太太每天抱着猫,从小窗户看外面。猫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不久,猫老死了。摇摇晃晃的老太太抱着摇摇晃晃的死了的猫,哭了一整天。老太太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有一回,猫是小女孩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女孩。小女孩有时把猫背在背上玩,有时紧紧抱着猫睡觉。她哭的时候,还会用猫的后背来擦眼泪。有一天,猫被小女孩后背的带子勒死了。小女孩抱着耷拉着脑袋的猫,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猫已经不在乎什么死亡了。
     有一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成了一只野猫。
     猫头一次变成自己的猫,猫太喜欢自己了。怎么说呢,漂亮的虎斑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
     任何一只母猫,都想成为猫的新娘。拿很大的鱼送他,很好的老鼠送他。
     可猫却说:“我可死过100万次呢!我才不吃这一套!”
     猫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是一只美丽的白猫。
     猫走过去说:“我死过100万次呢!”
    “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猫有点生气了,怎么说呢,因为他太喜欢自己了。
     第二天,第三天,猫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有活完吧?”
     “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有一天,猫在白猫的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
     “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我呀,我死过100万次……”
      说到一半的时候,猫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
     “行呀。”白猫说。
      就这样,他一直待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
      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
      猫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一个一个走掉了。
     “他们都成了漂亮的野猫啦。”
     “是呀。”白猫说,然后她的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
     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
     猫对白猫更温柔了,嗓子眼儿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声。
     猫多想和白猫永远地一起活下去呀!
     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在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
     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猫头一次哭了。
     从晚上一直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猫哭了有100万次。
     早上、晚上……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
     猫也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
     猫再也没有起来……

    “是梦吗?”
    “是,是场噩梦……”

     See you space cowboy.Life is but a dream.

         See you space cowboy.You're gonna carry that weight……

 3 ) See you cowgirl, someday, somewhere!

豆瓣上都是写Faye的,但是我最喜欢也是让我流了最多眼泪的是天才少女Ed, 所以打算写一写。


Ed太可怜了。

Ed的妈妈从未被提到,Ed的爸爸则为了一个自己崇高的梦想而忽视着身边的人:他永远叫不对助手的名字,连自己的孩子是男孩女孩都不知道,把她丢在了寄养所然后遗忘她,想起来要找她也只是丢下一个自己的照片...

最最难过的是Ed爸上一秒问Ed要不要一起走,下一秒陨石落下,他转身离开。Ed说:“啊,走掉了。” Ed是不是默默咽下了她的答案呢?

Ed的爸爸似乎是爱Ed的,但是跟他对自己梦想的爱相比,他对于Ed的爱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Ed得到过专属于她的爱么?

Ed的爸爸没有给她足够的父爱,收养儿童的修女带来的是普世的爱,连Bebop一开始都是准备毁约的。

Ed可以拯救孤零零的人工智能卫星小电,让小电不再寂寞。

但Jet要求Gate公司不杀死老工程师:“如果那个老头死了的话Ed寂寞的吧。”

作为Bebop船主的他知道,有陪伴不代表不寂寞。天才如Ed,需要真正能与之交流的人。

那是他最浪漫的瞬间。


Ed什么都知道。

Faye把Ed带走去找故乡。Ed跑到修女那蹭饭,Faye起身准备离开:“我还有东西要找。” Ed睁着大眼睛说:“ Ed知道的。我只是想在这里吃顿饭。”

在整部剧中,每个主角都选择固执地被过去遮住未来,只有Ed从始至终是清醒的。与互联网相连的Ed,没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她当初就是通过bebop的经历选择这艘船啊。

伙伴们四处去冒险,Ed总是留在船上的那个。

Faye对Ed说:“有机会讲给你。”

Ed说:“没关系我不在意。”

Ed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他们的冒险也说不定。

讲到这里必须提一下Mushroom Samba这一集。整部剧除了Ed的离去外只有这一集是Ed真的独自踏出船舱去冒险。(当然还Ein, cowgirl & cow汪汪)这一集也直接体现了Ed作为唯一一个清醒者的角色。

我总觉得这一集就像是个隐喻。吃了迷幻蘑菇的三位,反倒真正直面自己。

Spike踏上走向自己星星的无尽阶梯。会说话的青蛙说:“这是通往天国的阶梯。你明白么?” Spike当然明白。最后一话中他也义无反顾地走到阶梯之上,去面对自己的宿命和死亡。

Faye变成深海里的一条鱼,无助地游啊游啊。她记不起过去,看不清未来,海洋之大,宇宙之大,她无处可去。人们都说鱼只有7秒记忆,所以被关在浴缸里也不会无聊。但是失去记忆给Faye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虽然鱼有7秒记忆是假的,果壳的谣言粉碎机有讲过

Jet在上一集刚刚解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作为三个人中唯一一个放下了的人,Jet大概多年来真正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吧。面对自己心爱的盆景,他说:“世界真是太美好了。” “我拥有世界的秘密。”


Ed的笑脸让人心碎。

就是这么一个缺爱,又太聪明太清醒的小姑娘,永远笑嘻嘻的样子才让人心疼。同样有不算太美好的过去,有些人选择愤世嫉俗,有些人选择仍然开朗乐观。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离别永远是困难的,因此Ed总是忽然走掉。画一个大大的专属笑脸用来代替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怕自己笑不出来。

流浪在四处的Ed, 她一定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Ed得到过专属于她的爱么?

Ein挣扎后的追随就是专属于Ed的爱。

See you cowgirl and cow汪汪, someday, somewhere!

2月4日补:看完了传说中只放过一回的13集,里面有一段Ed的独白,好真诚啊。摘下来:

Ed还没有经历过什么痛苦的说。可能有过,但是完全忘了!如果你问为什么,那是因为我只做那些看起来有趣的事情。即使无聊,我也会从中找到哪怕微小的乐趣,就会bilibili啦~但是,如果它果然还是很无聊,那我就睡觉。当我做梦的时候,它就会显得非常有趣了。就是这样。

 4 ) BEBOP号没有情人节

那个NPC说:菲·瓦伦丁(Faye Valentine),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取自情人节(Valentine's Day),一年中我最喜欢的节日。
在民用宇宙飞船BEBOP号,有不加肉的青椒肉丝,有变异到可以跑还能蜇人的松坂牛肉,有龙宫的礼物,有奇妙的蘑菇,有聪明的小狗和四肢像面条的天才儿童……唯独没有情人节。

菲·瓦伦丁,当她以这个取自情人节的名字在BEBOP上生活,她很明白这个称呼其实并不属于自己。而当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记忆,却发现已经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从02年算起,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在这里写CB,并且也是第三次,忍不住首先就要提菲。角色的性格、背景、遭遇什么的,有一半是靠作品中直接透露,还有一半是靠观众或读者自己歪歪,所以有些时候,主题会被挖掘得比原作者想表达的还深;有些时候,我们喜欢的角色会被我们自己过度美化扭曲;有些时候,我们会在很久之后的回顾或者回想中,恍然大悟许多当初没发现的东西。

就比如说,其实只要以己度人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菲·瓦伦丁”,这个她自己也明白只要向人报出口,就一定会被对方判定为“假名”的名字,却是那时的她拥有的唯一。

并且陷于这种困境的,显然不止她一个。

那个鸟窝头说:我的一只眼睛望向过去,一只眼睛望向未来。
否则为什么,辞职多年的杰特总记得自己做警察时的外号“黑狗”,否则为什么;库廉即使被背叛也依然如此执着于与比夏斯一起战斗的岁月;否则为什么,斯派克要用一只眼睛永远望向过去的时光。

在那时的没什么可以执着、又或者是假装无所执着的菲眼里,这些感情,是值得尊敬的坚持、无需了解的隐私,还是蠢男人们特有的顽固?00年初看CB的时候,在那时的或许还太年轻的我眼里,这些顽固有点难解。当时买的是三集一碟、碟片上写着《恶男杰特》的VCD,OP和ED被省略了不少,翻译勉强能看懂,预告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内容。而在某段幸存的预告中,杰特用低沉而平静的声音如此描述那个关于咬住就不放的黑狗和黑狗从前的搭档的故事:“小孩子不要看,年轻人也不要看。……老头子一定要看。”

那是当时的我觉得相当沉闷所以经常跳过的一话,它被牛仔安迪、松坂牛肉、种满蘑菇的飞船、斯派克利落的拳脚和菲的录像带等等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掩埋得分毫不露。而如今重看CB,某些被字幕扭曲了意义的日文或英文台词已经能自己听懂,当时浑然不觉的不少画面上的变形与瑕疵可以轻易地挑出来,至于杰特的故事,也终于看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无论是他的搭档还是他的前妻,关于杰特的那些出卖、背离之所以如此灰暗沉闷以及无趣,都是因为它们太写实,因为它们每天都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区别或许只限于当事人的手中有没有枪,付出的是一只胳膊还是别的什么。从《ELM》起伏蹁跹的旋律中,从为老搭档点烟的怀旧与默契表象下,从停止了时间的怀表里,透出来的都是来自现实的疲惫与无奈。

如果说爱德和艾因属于童话,斯派克的存在就是段传奇,菲的经历像一部小说,那么杰特的故事,则只能归为纪实。因为它们太写实,所以当时的我没能理解——当然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如今就完全明白。


那个小女孩说:不论你现在在哪里,在做些什么,我都支持你。加油,我自己。
可以确定的是,从刚接触CB的2000年到现在,有些感情一直没变,比如喜欢山寺宏一,比如在斯派克死的时候有些感慨但毫不伤悲——他就是那样的男人选择了那样的路,所以一切理所当然地无可挽回,顺理成章地笔直通向楼梯上的一个踉跄和抬手一声“砰”;比如只要看见菲的那盘录像带,那些淤堵的汹涌的时光就会止不住地从眼睛里涌出来。

至于有所改变的,应该是不再妄想把自己喜欢的角色套进幻想中的崭新开始和从头来过,而是终于学会了静静注视和体会他们的困境,他们的顽固,还有他们的执着。那些不愉快的尴尬的惨痛的不堪回首的却又绝对不被允许忘记的往事,始终在这部被美国牛仔、中国功夫、风水算命、吴宇森式白鸽和爵士蓝调摇滚乐什么的装点得热闹又喧嚣的科幻片的最深处蠢蠢欲动,暗涌滔滔。

我想《COWBOY BEBOP》这样的片子之于我们,并不是劈在木材上的刀痕,能立竿见影地刻骨铭心,而是落进水里的颜料,越是沉淀和荡漾,才浸染越深。

所以在观看剧场版《天国之门》的时候,我没法与举着南瓜头的爱德分享节日气氛,不会有“他们又回来了”的再续前缘老友重聚之感,只能告诉自己,翻开旧相册的时候,总会掉出来一两张从前没发现的照片,只不过照片上的那些表情平淡一如往日的人们,当时还望不见未来——《天国之门》这段小插曲,像TV版中的许多话故事一样,又一次突出体现了人物性格,可对主线剧情而言却是一如既往的无关痛痒——渡边信一郎实在是太滑头,别说TV版完结之后的后传,他连前传都不肯让我们瞅一瞅。

而这样的抱怨,其实也只是小小的怨念:如果他愿意做前传续篇什么的,我们自然一定会去看,但原本TV版里片段透露的那些前尘往事已足够,后传更无所谓有没有——正如我们都明白,那个似乎是最没有什么可执着的菲、曾经拥有所有人之中最平凡最幸福过去的菲、在斯派克最后一次离开BEBOP前开了好几枪的菲,她从来就不是菲·瓦伦丁,却也只能是菲·瓦伦丁,因为之前和之后,我们都再无法设想——

毕竟故事与生活相比,最大的不同与最大的优点,都在于它终究会结束。

 5 ) Cast a cold eye

这样一部动画,随便从哪个角度深究都会是长篇大论。音乐,镜头,人设,故事,导演,每一个点滴都是决然的不同一般,颠倒众生。

这也是我迟迟无法下笔的原因。从哪说起好呢,怎么说才是呢。我只是爱它啊。一句话够了么。

  
纯粹成人的影像,没有孩子式的说教,没有冠冕堂皇的团结友爱信誓旦旦。你看到的都是不爱说话的人,只是一张看似漫不经心的脸。只是散漫的抽烟,赚钱,吃没有肉的青椒肉丝,玩命,对彼此的私事默契的绝口不提。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到老,而过去总逃不开,心里的人如影随形,只是等一个时刻从水底浮上来,再看到她的脸,从此沦陷在这座湖。每个人都有着一段想逃避却又无法忘记的过去。这话说得真好。

菲终于回忆起自己相隔世纪的过去,走出门却发现那又能怎么样还是无处可去。史派克目睹朱丽娅一个踉跄倒在自己怀里,他抽根烟就再也没能回来。无论前方是什么,直直走过去才是真男子汉的性情。

  
什么也不说,却了然心意。明知道是去送死,也只是坦然饯行。每每一想到这样的伙伴,真是要掉眼泪的。艾德走了,爱因走了,史派克也走了,杰特和菲两个人到底要怎么样在BEBOP上继续生活下去…?

史派克说:“我的一只眼看着过去,一只眼看着现在。”这个没有未来的男子啊。有个女人“很普通的女人,美丽,危险,让他放心不下。”

“你不是说过去根本无所谓,现在又要去哪里,想去送死吗?”

“我并不是想去死,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活着,想确认一下。”

片尾曲响起,看到播放器上还剩大段时间,我满心以为还会有点什么,即使是两小无猜那么个悲剧最后还不是放了臆想中相伴到老的画面,而渡边信一郎确是残酷的,最后的最后也只是定格在史派克沉睡的侧脸。

其实想想就是他再睁开眼,那又怎么样呢? “白猫死了,那只黑猫招完百万也死了,不会再复活了”

YOU'RE GONNA CARRY THAT WEIGHT…

看到这样的结束语,不由心有戚戚。

  
过去这种东西,跟牙痛似的,也不是不能忍受。就是一直在那里提醒你,让你深夜里无法安眠,白日里无法微笑。带着这份牙痛一直一直走下去,也许有一天牙都掉了,也就不痛了。

想起叶芝的一首诗:

Cast a cold eye

On life On death

Horseman Pass by

 6 ) 星际牛仔的哲学

这是我最喜欢的动画,因为它改变了我对于TV动画的认识。 COWBOY BEBOP是一部成年向的TV动画,成人向是指其中的暴力情节,请小朋友们不要误解。而最开始开播时也意外的从第二集开始,传奇的只播出了13集,外加那东京电视台第13集,还是特别版,以后也没有收录在DVD-BOX之中。制作目标——跟其他的动画不同,老板万代说了,主要是卖模型,其他就随意了,经过渡边之前的几个项目,渡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制作方向,音乐和电影的融合。 这部动画的特殊之处, 一,人物配置,与导演在设定书提到的《冒险者们》类似,三位赏金猎人,一位少女黑客,还有一只可爱的柯基。每集都感觉到经费在燃烧。 二,绝对是给电影迷看的动画,还没看到过动画中能看到如此之多的电影影响,首先德州巴黎是必修课,另外异型和太空漫游2001也最好了解一下,还有英雄本色,杀人三步曲,乌鸦,银翼杀手等等各路电影,都能在其中找到它们的影子。渡导的视野够广阔啊。 三,配角故事也不少主角的公路电影模式的动画片,全片讲述主角SPIKE的故事的不过5集,相对的是配角的故事极大的丰富了整个动画,其实也很难说谁是配角谁是主角,故事风格的变化也很大,喜剧,动作,恐怖,悲剧全都有,音乐也是包罗万象,从摇滚乐,JAZZ,到柴克夫司基的胡桃夹子圆舞曲一应剧全,SPACE LION这首曲子听起来风格应该归为NEW AGE,感谢菅野よう子,给我们带来天籁般的音乐。 四,突出一种陈旧感,浓重的怀旧气氛 很少能看到一个动画对细节的要求严格到这种程度,从数也数不清的各色人物,关键是感觉每个人物的特点,都非常鲜明!即使是出现了只有几秒钟的人物,都画的一丝不苟;飞船的破旧划痕,到古董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美丽的夕阳,对细节的要求使它在众多的动画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 五,编剧模式与其他动画片不同 这部动画有六名编剧,每人既有单独操作,也有集体创作,佐藤大提出的IT篇,由于没人比较了解,就自己写了,信本敬子是主线的编剧,有印第安人BULL出现的那些集,都出自她的笔下。渡边大导采用了一种类似24小时反恐的编剧方案,但并没有干涉每个人的创作自由,也就诞生了各种类型融合的奇妙感觉。 六,配音演员的功力深厚 感觉是历史最为强大的配音阵容,山寺宏一,石冢运升,林原惠,多田葵,从几位配音演员的声音当中,透出一种沧桑的幽默感,当然爱德的多田葵也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位从前没有出现过的角色,完全搞不懂她无厘头的对白。 放开手脚大胆的创新,又深深的留下了前辈们的痕迹,让人感觉在时空中,恍惚觉得这是从前,又突然觉得这是过去,有如梦境一般,又觉得是与现实如此的近,这就是我心中的BEBOP的印象。

里面好多哲学的梗,比如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前途(炸弹客),存在主义(各种怪人口琴老爷爷,游乐园怪人,环保主义者),自由主义(传送门发明家),生命定义(人造卫星),媒体力量(瘫痪的那位犯罪者)。。。主线则是个浪漫主义的故事。

其中爆炸熊那集是根据美国大学炸弹客希尔多·卡辛斯基改编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他的那篇工业社会//z.arlmy.me/Wiki/library/Original_Kaczynski_IndustrialSocietyAndItsFuture.html

 短评

每话25分算,26话650分钟,剧场116分钟,766分钟,约13小时——如果生命允许的话,按照一万小时定律,刷上769遍,变成专家级咆哮牛仔,那是必须的啊。

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浩瀚宇宙与悠长蓝调下蠢蠢欲动的各种情绪各种神伤。无法舍弃不愿摆脱的过去,真的只是场冗长无法挣脱的噩梦吧,我只是想确认下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活着。沧桑浩瀚到我内伤TAT。

12分钟前
  • kissdemon
  • 力荐

本来故事的引力很弱,欲弃,但是后来越发的觉得这想象力天马行空,而且带有《荒野大镖客》类似的爵士配乐,尤其是到后来感觉到的哲学上——无政府主义、存在主义、自由主义、荒诞主义、以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思索,更是令人震撼。神作,堪称神作!9.3

1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我最爱的动画片!经典!向西方电影致敬,向爵士民谣致敬!

18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在致幻蘑菇的那一集,四个人物的命运被各自的隐喻定了下来。spike义无反顾的踏上通往天国的台阶,faye如鱼一样处在水中迷失,jet在前面剧情中已对过去的感情与工作的执念都得以释怀,故而他于迷幻中得到的是开怀与平静,虽然行为是荒唐且滑稽。而ed,她一直清醒,追逐自己的目标自由的行动,柯基犬ein追随着ed冒险。这部动漫骨架就是spike,jet,faye三个人对过去的态度与追寻和ed对归宿的寻求的故事。随着spike的死亡,留下的解脱者jet和以BEBOP号作为新的过去的人faye,以及那个最自由自在却找到归宿理解孤独的ed又会如何面对消息呢?一切都过去了,过去的时间也已流动,对于spike,这部动漫是他的一生,而对于其他三人,这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如何回忆这段故事呢?恐怕只有天知。

21分钟前
  • 方倦
  • 力荐

这种东西对于我来说就是神作,一目了然--天才的作品,画面和音乐的互相补充和升华没有那根弦的导演把握不到这种高度,绝望和孤独在这里蔓延,虽然他有热闹的情节和人物

24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这辈子最爱的动画,没有之一. [5/7/2015]看完不知道第多少遍,再次深深的陷入CB的情绪里.[12/23/2016]以前我以为这是个讲“男人的浪漫”的故事,后来再看发现是讲“陷入过去”的故事,这次看觉得是个讲“归宿”的故事,不管归宿来自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call me call me是归宿对人恒久的召唤

29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力荐

如果最喜欢的动画只能选一部,我会选这部。两部的话就还加上虫师 = =

32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只讲故事不讲道理,不会瞎逼逼什么为了伙伴然后就爆发了,也不会告诉为了梦想不断努力什么的。简单直接的故事,加上堪称神作的音乐,就是经典了。酷到极致,不能再酷了。浪漫到极致,不能再浪漫了。

34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如果说ed和ein属于童话,spike的存在就是段传奇,faye的经历像一部小说,那么jet的故事,则只能归为纪实。他离开组织,他离开警局,她逃离医院。摆脱他者的束缚的努力最终被证明是失败的。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困境,想逃离这个荒诞的世界但又不得不再一次面对它。音乐也是包罗万象,从摇滚乐,JAZZ,到柴克夫司基的胡桃夹子圆舞曲一应剧全,感谢菅野洋子,给我们带来NEW AGE这样风格的天籁般的音乐。这样的片子之于我们,并不是劈在木材上的刀痕,能立竿见影地刻骨铭心,而是落进水里的颜料,越是沉淀和荡漾,才浸染越深。

35分钟前
  • 煮竹
  • 力荐

宇宙渺茫虚无感、爵士的疏离韵味以及斯派克的desperado气质三者契合得相当完美

38分钟前
  • juani
  • 力荐

Spike,Faye,Jet,Ed,Ein

42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比起spike给片子的结局,Ed和Ein的离去,还有Faye的失望归来,才是全片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4分钟前
  • 神勇老白兔
  • 力荐

Spike!Spike被枪击中坠下大楼的一幕中,无名的儿童和声开始,这段旋律太美了,我用在了自己的婚礼上

46分钟前
  • Sam@房子
  • 力荐

では、エールを、こころから。 フレー、フレー、わ・た・し! がんばれ!がんばれ!わ・た・し! 負けるな!負けるな!わ・た・し! フレー、フレー、わ・た・し! がんばれ!がんばれ!わ・た・し!

47分钟前
  • 月蝕機関
  • 力荐

浪漫主义的极致:科幻/西部/异性爱/同性爱,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戈达尔/狄更斯/莱姆。小单元是种种经典科幻或动作的致敬升华,大线就是浩浩荡荡的《美国往事》与好莱坞黄金时代再造,同时不失东洋风浓烈的乡愁气息。不管时代多坏,我们都走在寻找归宿的路上。Spike真像格里高利派克。

4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耍帅到极限,音乐极度优秀..不计成本的风格制作,进入就无法出来的宇宙牛仔世界

53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昨天把最后三集又看了一遍,亲爱的艾德,亲爱的菲,亲爱的Spike。反反复复看了大概六七遍,可是看到两个人吃蛋的那一幕眼泪还是收不住。我都没敢再看一遍菲的录像带。草窝头是活在过去的男人,是认死理却又毫不在意细节的男人,菲是漂亮的花钱如流水的,奋力奔跑却发现无处可去的,艾德是眼睛那么闪亮童谣那么好听四肢那么柔软,眼神从不曾暗淡下来的女孩子。那么,see you SpaceBebop,我爱你们。

57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一部只讲故事不讲道理的作品,这就是我爱它的理由

60分钟前
  • 小徐师傅
  • 力荐

想起来就伤感。越上年纪越不敢多看。

1小时前
  • Yoland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