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2012

HD

主演:凯拉·奈特莉,裘德·洛,米歇尔·道克瑞,凯莉·麦克唐纳,亚伦·泰勒-约翰逊,艾米丽·沃森,马修·麦克费登,奥莉维亚·威廉姆斯,露丝·威尔森,艾丽西亚·维坎德,多姆纳尔·格里森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2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3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4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5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6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3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4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5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6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7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8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19安娜·卡列尼娜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安娜·卡列尼娜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了说和花心的哥哥奥布朗斯基(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饰)和嫂子多丽(凯莉·麦克唐纳 Kelly Macdonald 饰)濒临破败的婚姻,美丽贵妇安娜·卡列尼娜(凯拉·耐特丽 Keira Knightley 饰)乘坐火车来到莫斯科。她在当地邂逅骑兵军官渥伦斯基(亚伦·约翰逊 Aaron Johnson 饰),后者风度翩翩,英俊迷人,令多丽的妹妹凯蒂(艾丽西卡·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神魂颠倒,也让已为人妇的安娜心中若有所动。忌惮周遭的风言风语,安娜压抑内心的情感,乘夜返回彼得堡的家中。醉心名利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裘德·洛 Jude Law 饰),似乎全然无法体恤妻子心中的苦闷。未过多久,渥伦斯基尾随来至彼得堡,安娜再也无法闭锁那充满爱火和渴望的心门……  本片根据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经典名作改编,荣获2013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魔法俏佳人 第六季神探谷梁海豚王之死华氏9/11群英会1972马素贞复仇记沼泽传说北京女子图鉴半边楼超级损友风尘三侠1993国语真爱如心绝唱1975神秘使者:魔画疑云潜行者(国语版)佛掌罗汉拳凶榜粤语黑便士信父子雄兵光合计划魅妆人质千博士驱魔研究所新最佳拍档M·S·多尼:不为人知的故事妖猫传第五波好戏开场戏曲晚会线情书关于他们2015即刻逃亡第一季始发站我们的追星之路红姐2017给爸爸的信(国语版)转生成蜘蛛又怎样!毁灭状态千里香下一站:幸福若是如此脑中刀情暖万家187美国社会档案春晓苏格兰历史 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曾经的《傲慢与偏见》到现在的 《安娜卡列妮娜》

曾经因为《傲慢与偏见》的里的伊丽莎白还有导演怀特的那些逆光拍摄手法,开始大爱 凯拉奈特莉以及导演怀特。然而这部 《安娜卡列妮娜》却有点让我有点吃不消,或者是欣赏不了。

开场就是一个舞台的戏剧院,场景的切换过场都是以这个舞台来演绎,当列文去凯蒂的家,到弗洛斯基在马上跌倒下来还有几处火车站的场景都是在舞台剧院中表达的。在舞台上赛马,观众在舞台下观看,这种场景是在有点过于“创新”。导演这点上的确做了一个很大的创新,但我个人觉得有点另类。给人代入感太浅了。


《傲慢里偏见》里,两次“即使全世界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的伊丽莎白,一个坚毅直白的女性形象很好的展现出来了。可同样在表示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表达却有失稳妥的感觉。因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激情活力,并且极具勇气的人物。安娜是在社会的舆论,妇女地位的观念,以及被丈夫的威胁,弗洛斯基最后日益减少的爱,所逼迫死的。虽然安娜追求真爱,感情真挚,勇敢,坚毅,但毕竟安娜是背着丈夫偷情的人物。却被奈特莉表现出有些忠贞的感觉。

凯拉奈特莉的气质还是适合演绎 伊丽莎白那种 年轻的中产阶级的女性形象,这种贵妇人还是有点把握不好。

 2 ) 安娜为什么死?

电影《安娜-卡列琳娜》,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经典名著。这个版本的电影编剧是我非常崇拜的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剧作家Tom Stoppard,难怪连这两分钟的电影预告都是如此地动人心魄。光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就被片中的几句话给震撼了,看看这台词,真不是一般地牛比:

沃伦斯基:我爱你。I love you.

安娜:为什么?why?

沃伦斯基:爱没有为什么。cannot ask why, about love.

三句话,总共才八个字,简直活生生地描写出了所有的女人和所有的男人,以及爱情在男女两性中的差异,之深刻,之精湛,之凝练,一针见血,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但今晚在看了全片以后,虽然我整体给了个四星(英国的媒体大多都只给了三星,的确是有原因的),但影片的后半部分实在令人有些失望。编剧Tom stoppard 是我最喜欢的当代英国剧作家之一,但这部电影的编剧却让我感觉他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也许是因为他毕竟年纪大了,都75岁了,也许则是因为导演的问题。总的来说,电影的开头精彩绝伦,恍若盛宴;中间部分从沃伦斯基摔马以后开始变得平平,而到了结尾,则变成了虎头蛇尾,画蛇添足的彻底败笔。

三个主角只有裘德洛的演出最为精彩,居然生生地把一个反派角色给演成了颇值得同情的正面人物。而且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了他一直以来的帅哥形象,表现出了他精湛的演技,造型师甚至不惜故意以秃顶和胡须来掩饰他的英俊外表,呵呵。

女主角凯拉则差到惨不忍睹,从头到尾本来所有的场戏都是为她设计的,结果她连人物连最起码的感情变化都没法表现出来。只看见安娜在整部电影里不停地喘气,像得了肺痨一样。。大家可以去看看格丽泰*嘉宝在1935年的黑白电影里演绎的安娜,那才是真正雍容华贵的贵族夫人啊,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而相比之下,凯拉版的安娜简直就是一个摆不上台面的毛丫头,甚至像一个偷情的贵族侍女,被老爷发现了奸情就吓得全身发抖,连眼泪都掉不下来,只会使劲地喘息,喘息,再喘息。。

所有的女角色里面,最精彩的还是大小姐玛丽,总共才三句台词就那么亮眼,演技绝对一流。尤其是她帮安娜和沃伦斯基在卡列宁到来时掩护的时候,总共才一句台词,整个电影屏幕的中心就是她了!连主角安娜都完全看不见了,实在是太抢戏了。这部戏如果让她来演安娜,那才叫完美。

至于沃伦斯基,不知道是因为剧本的问题还是演员的演技问题,整部电影这个男主角的人物形象最为苍白,单薄,甚至几乎难以成立。他在整个电影里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英俊的年轻男人的符号而已,连花花公子或者是优雅情人都谈不上,因为他几乎完全没有动作,除了说我爱你,还是我爱你。整部电影他只会做一件事,就是说我爱你。

不过,这些表演上的问题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整部电影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后半部分的立意:居然不可思议地把托尔斯泰批判的卡列宁给塑造成了最爱安娜的恍若代表真爱的基督耶稣般圣洁的使者(连安娜自己都在剧中说,我老公,他是一个多么nice, kind的男人啊!)。我的神啊!!这么弱智的改编,我绝对不相信是编剧干的,不要说Tom是英国当代戏剧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师级剧作家,就算是最烂最烂的编剧,哪怕他再蠢再傻,也绝对不敢这么改老托的原著,甚至任何一个具有文学常识的编剧都不会这么干,只有导演才敢这么干。于是全片尽毁,安娜更是死得莫名其妙。

The film is not over yet, but Joe Wright is over。

好了,电影看完了。在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导演更是明显无比地彰显出了他认为“正确“的爱情和人生观:代表着幸福和正确的真爱的卡列宁,在“原谅“了他偷情的妻子安娜和情敌沃伦斯基以后,他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并且平静而幸福地坐在满是天堂般的圣洁花丛的草地上,看着自己的儿子和情人的女儿一起在花丛中嬉戏,相拥,这,是多么地幸福啊。

至此,我们可以毫无悬念地肯定:导演乔*怀特不仅完全没有读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原著,也完全没有读懂甚至完全扭曲和篡改了可怜的戏剧大师汤姆*斯托帕的剧本《安娜*卡列尼娜》原著。还记得当安娜和沃伦斯基再度相遇并且定情的那一场戏里,两人那一段动人心魄的对话和台词吗?


安娜(恐慌地):不,不行,我已经结婚了,我有丈夫和孩子。。我不应该再见你。No...No...I am married, I have husband and child...I shouldn't see you again.

沃伦斯基:这没有任何区别。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安娜(仍然挣扎地):可这是错误的。but this is wrong...

沃伦斯基:这没有任何区别。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Oh yes, this is truly, love.

感谢托尔斯泰,感谢Stoppard.

 3 ) 创新的边界与保守的限度

这是史上拍摄手法最为新颖的《安娜•卡列尼娜》,出众而超凡的形式甚至能够越过原著的深厚和凝重而跃居核心的地位,简直是“形式就是本身”这一现代精神的壮观反攻;然而这也是史上思想内容最为贫瘠保守的一版《安娜•卡列尼娜》,乔•怀特和他的英伦班底,不仅是在外表上展现了英国人伪装俄国人的滑稽,更在骨子里用英式中产阶级的审慎取代了俄罗斯人融进血液里的不羁与热情。
当新鲜锐意的进取精神和保守陈旧的暮年观念如此水乳相融的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有幸看到了这版不出意外毁誉参半的《安娜•卡列尼娜》。这是一次现代精神对于传统叙事的强力挑战,也是一次文化意义上的壮观的概念移植;而更令这场欢宴精彩绝伦的是,这背后坐着的,是毫无争议的最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从某种意义上,乔•怀特或许不愿意看到,他的作品会以一个试验品,会以一个经典评述案例而并非一部经典改编作品的身份留存后世,但至少所有人都会记住这一版不平庸的《安娜•卡列尼娜》,因为很难在一部作品里看见,改编者是如何小心翼翼的推进创新的边界,然后大刀阔斧游刃有余的躲进保守的限度里。

英伦舞台式移植

恐怕任何一个俄国人,甚至是熟看苏联电影的中国观众都会敏锐的感到些许的怪异,这种怪异和舞台感无关,而纯粹是氛围和画面的某种矫饰;越发陌生的形式感和轻喜剧的浪漫氛围,都体现了大英帝国对于俄罗斯帝国的一种主观性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完全是从头至尾的,带着英伦文艺作品一贯的凝练,点到即止和微妙。
从这个角度我就知道很多原著的细节不可能丢弃,比如安娜在火车上看书时摆弄的裁纸刀,卡列宁总是把玩的小盒子和咔咔作响的手指关节,舞会上安娜和渥伦斯基的那些朦胧的眼神变化。因为这些都本是英国人最重视的地方,以及在这之外的精致和举重若轻。
整部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毫无疑问就是舞台剧式的拍摄手法。让一部作品的叙述方式,形式结构成为整部作品的核心,乔•怀特至少在改编文学名著电影的领域中站到了先锋前列。有人揶揄这样的拍摄方法是为了省钱,但平心而论,这种拍摄方式解决了电影拍摄中的一个最为经典的难题:转场节奏。在舞台剧布景之下,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广阔的俄罗斯平原和雪地,都恰到好处被有理由,有组合的切换移动起来,所有的场景不再是分散的焦点,而是一部作品中信手拈来的常备元素,这种以往只有小说和舞台才能给予观众和创作者的空间自由感,终于在电影中得以实现。值得一提的当然是最后安娜的自杀;以往从她陷入焦灼和迷幻再到火车站的空间移动,快速的心理节奏和缓慢的时空差距之间的矛盾一向是拍摄的难题,而如今,在用空镜头和渐入幻觉镜头塑造出吗啡的迷幻感后,轻纱如幕布般一撩起,火车内部的场景自然而然的就呼之欲出,镜头立刻切入安娜的特写,自杀桥段迅速展开,那种一泻千里的叙事流畅绝非过去普通的影视改编可比的。
很多人接受不了舞台剧的形式,这恐怕是因人而异。作为钟爱舞台艺术的观众来说,《安娜•卡列尼娜》的舞台剧转场换景的手法顺着精妙绝伦的长镜头推陈开来的时候,那完全就是舞台艺术和电影艺术火热而炽热的一场完美交媾,仅仅在形式的角度上就足以令人高潮迭起。令人惊喜的当然是看到无数脑海中想象的场景,被符号化搬上舞台的巧妙感;当办公室迅速换景而成伦敦饭店,当赛马场和剧院的建筑模式突然无缝对接,当歌剧包厢突然成为环形剧院,谢廖沙的卧室美术馆式的布局,卡列宁独处时一个人坐在无人的舞台上,更不用提安娜和渥伦斯基的舞蹈进行到一半,周围的所有人突然固定造型,然后追光打来舞台只剩他们二人的桥段。
我想这个时候观众一定能听到乔•怀特在镜头背后的冷笑;那是一种玩弄花招而几近于炫技的骄傲,结合各种艺术形式而达到难得的统一场的志得意满;然而他笑的越欢,形式越发新奇,表现越发陌生化,夸张感越发大胆的时候,其实观众能理解到的,恰巧就是导演在面对原作时的一种胆怯和举步维艰:这样的移植与其说是改编,还不如说是另起炉灶。

英伦风范化表演

这版《安娜•卡列尼娜》在拍摄之初就吸引了无数口水,被拉到风口浪尖的原因,自然不是之前我们提到了如何在俄罗斯名著中移植英伦风,或者是如何采用舞台剧形式这些文艺批评性的问题,而毫无疑问是选角。“凯拉•奈特莉的胸,裘德•洛的头发”,这两大吐槽点从影片拍摄之初就一直是永恒的争议点;这也是改编文学名著影片永久的宿命:每一个角色在不同的读者那里都有迥然不同的生命,讨好所有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尽管如此,对于凯拉•奈特莉饰演安娜•卡列尼娜,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无奈而令人遗憾的选择。放眼整个好莱坞,放眼整个电影史,饰演安娜•卡列尼娜并不仅仅是本身的意义,而恐怕更重要的,是一种对于女演员江湖地位的证明和宣告。看看过去饰演过这个角色的女演员名字吧:葛丽泰•嘉宝,费雯•丽,塔吉娅娜•萨莫伊洛娃,苏菲•玛索,看着这些名字你恐怕只能得出结论: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角色,非女神级人物不能染指。
那么,当乔•怀特选择改编《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他选择凯拉•奈特莉几乎是必然而没有选择的;对他自己来说,选择自己最心爱的,合作最为默契的女演员无可厚非;对于凯拉•奈特莉来说,这是她这么多年来坚持文艺片拍摄所得到的回报,也是自己从普通明星晋升女神级人物的阶梯;对于制片方和投资者来说,这也是最有商业回报和奖项可能性的选择。那么,由此,观众和托尔斯泰本人自然会被忽略——无论你如何凶猛的吐槽凯拉•奈特莉那过分英伦的五官,小家碧玉丝毫不大气的气质,笑起来就不忍直视的动态和西斯罗飞机场般的身材,她对于影片主创们来说,就是最适合的。
这对于《安娜•卡列尼娜》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这部作品的不朽地位,这个角色的选择,永远不可能纯粹。那么如果放下这一点不谈,其实凯拉•奈特莉的演出足够一个奥斯卡影后提名——如果以她在《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为提名标准的话。她已经足够努力,足够在挑战自己:她在火车进站之前,从悲哀和漠然的状态中突然转移,刹那惊鸿一笑所流露出的自我毁灭的勇敢,生命力的燃烧和死亡式的狂喜,至少在那一瞬间,她就是卧轨自杀的安娜无疑。
而其实如果以这样的眼光去看,亚伦•约翰逊的渥伦斯基也足够优秀,他没有演出深度,但或许他本来就不需要深度;虽然他从头至尾都还是小白脸的样子,没有成熟的男性荷尔蒙的魅惑,但至少白马王子式的直观刺激,花花公子式的优雅浪荡以及最后毅然决定承担责任的青涩感觉已然到位。而裘德•洛,已经是无价之宝。没有人会想到他会去饰演卡列宁,而且能够在如此俊美的外表下,展现出英伦标准的隐忍,平静下的神情,不动声色的情感撕扯。曾经我们认为裘德•洛是渥伦斯基的不二人选。然而他用一个沧桑厚重的卡列宁向我们诠释了演员的本质;或许有一天,亚伦•约翰逊也会像他那样,洗尽铅华,脱胎换骨。

英伦中产式审慎

托尔斯泰最初是想创作一部列文的故事,讲述列文的思想转变,艰苦探索,以及最终找到的自我解脱救赎的新路。列文就是他自己,以至于他一生都在如列文般寻找解脱。在他的列文的故事里, 安娜•卡列尼娜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个堕落的妇人,促使列文去思考家庭的意义。然而写着写着,艺术的罪恶力量开始驱使托尔斯泰从道德的狭隘中走出,促使他用如花妙笔塑造了一个最为令人惊叹的时代女性:这个女性和她的爱情,穿越任何一个时代的束缚,穿越政治和社会学的范畴,直刺人心。爱情的力量,人类原始的欲望,人本能般的互相吸引,女性在面对社会的抉择,自由的价值和代价。
这就是让我对这部电影最为失望的地方,而这种失望恰恰就是一种文学评论式的失望,纯粹是观点的交锋和价值的矛盾。因为之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往俄罗斯故事里移植英伦风,不是仅仅因为外观和氛围的不同,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气质。固然我钟爱英伦风范,钟爱那种激情和理性的交战,钟爱那种深厚但隐忍的情感,但我不需要任何一部作品都变成这样,《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安娜•卡列尼娜》,它没必要变成又一部简•奥斯汀或者《呼啸山庄》,它就是它自己。
这部电影虽然保留了列文的部分,但是琐碎而无趣的故事使人不可能记住他;普通观众记住的,依然是故事的核心——这个女人和她的出轨。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将女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为爱牺牲,飞蛾扑火的令人同情的角色,要么塑造成一个逃避责任,自私任性自作孽不可活的荡妇。我相信《安娜•卡列尼娜》原著的价值,在于把安娜塑造成了前者;而我相信这部改编的失败之处,在于把安娜塑造成了后者。
这完全和演员无关,当然你会说凯拉•奈特莉些许的风尘脂粉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片最后卡列宁成为圣人般的存在,渥伦斯基和安娜成为该死的,自作自受的奸夫淫妇的观感,绝对与主创人员的情感选择和价值取向有关。他们或许会说这是无辜的,他们忠于原著的表现了原著的桥段,但这就如同语言,如同意识形态,背后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拥护几十年前无产阶级文学观念解读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完全没有必要把卡列宁妖魔化为封建阶级的冷酷代表,把安娜的家庭塑造成压迫女性的黑暗地狱,把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美化为反抗旧势力追求人性自由,但毫无疑问乔•怀特为首的主创们是在矫枉过正:他们的视角和评判,完全和那些鄙视安娜的贵妇没有差别:他们是站在贵族或者是中产阶级的立场上,以看待外星生物或者是看待社会下层人士的一种虚幻的悲悯和自我道德满足感去看待这场出轨,然后再借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去万分强调早已经被说烂了的家庭价值,然后保守而自得的期望整个世界继续一成不变。

当最后在一片美丽的草原里,卡列宁带着两个孩子快乐的玩耍的时候,他身上带着圣人的光辉,家庭,儿童与亲情在那一瞬间淹没了安娜的魅力,整部剧在狂放的新颖的形式化的先锋舞蹈下,把托尔斯泰说成了一个目的不过是教育孩子听话的平庸的睡前故事。

 4 )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每次看到这句话头就大,就像看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样”恶心。我想托尔斯泰在这里真正想要阐述的是木桶原理。一个能够盛很多水的木桶必然是每一个板子都不是太短的,而任意一个板子短了木桶就盛不了多少水。换句话说,家庭的幸福与否要用很多个因素来集体衡量,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是每一个个因素都比较靠谱,所以它们是相似的;而一个不幸的家庭只要有任何一个因素不靠谱就会不幸,所以它们各有各的不幸。

    伟大的伍迪艾伦在他的《爱在罗马》中,用一个荒诞离奇的小故事阐明了这样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成为一个有名的富人是不幸的,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人也是不幸的,但还是成为一个有名的富人更好一些。然而,安娜 卡列尼娜的不幸,就在于她是一个有名的富人。

    我在想婚外恋的故事还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无非是爱情战胜了伦理,激情战胜了理智,忍受舆论的鞭笞和背叛丈夫,抛弃孩子的罪恶感,以及赌上这一切还有可能被那个人伤害的不安。电影在题材的疆域上探索的时候,婚外恋主题应该是首先被抛弃掉的。然而没有。就连“闺蜜抢走老公”的故事,在中国就被重复搬上银幕,从《失恋三十三天》到李玉老师的《二次曝光》。

    托尔斯泰在这里写了一个真真正正婚外恋的故事,一百年以后,还有人把它搬上银幕(而且是第十三次),还有人花钱买票去看它,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变了,一切都在向平民倾斜,贵族的特权被普通人分享,有名的富人的不幸被默默无闻的穷人分享,等到一百年之后你回过头去才发现,托尔斯泰写的是所有人的婚外恋,并且他把婚外恋写到了极致,一百多年以后的人们也没有必要给他再补充一些什么了。

    因为安娜 卡列尼娜是一个现代人,她和在她之后一百年的人相同,而和在她之前一百年的人不同。作为镜像的列文则是一个古代人。从爱情上来看,安娜认为爱情是最重要的,只要是爱情的,就是美好的;而列文认为美好才是最重要的,不美好的爱情就不是爱情。在古代,我们把后者叫做理想主义,在现代,我们把前者叫做理想主义。

    列文所谓的美好,固然是圣经所教育他们的美好,然而圣经从来就没有独自发生过作用,所以他的美好,也就是世俗的偏见所定义的美好。例如,一个很老的人爱上一个很年轻的人,是不美好;一个很丑的人爱上一个很美的人,是不美好;一个有夫之妇为了爱情抛家弃子,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是不美好。而现代人起码在审美上是认为它们美好的。现代和古代的分野就是,现代人认为爱情是和当事人本人有关的,古代人认为爱情是和一个共同体的审美有关的。

    因此安娜是新旧两个时代决裂的缝隙中出现的一个人,她在旧世界的母体中孕育而成,她所承受的痛苦是一种分娩的痛苦。

 

    而工业革命所孕育的最为著名的怪物——火车,犹如一把电锯,在新旧世界的裂痕上不断摩擦嘶鸣,加速他们的分裂,于此同时,火车事故和卧轨也成了我们这个新世界不断重复的事件。《安娜卡列尼娜》的火车车轮翻滚的大特写,不仅仅起到转场的作用,它还暗示着安娜最后的命运。火车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串联起来。安娜和高富帅相遇的时候,一个人(用某人的话说像是从《穆赫兰道》里乱入的)被火车切割成两半;在影片的最后,安娜自己跳入铁轨终结自己的爱情。火车既是爱情的开始(最初的爱情),又是爱情的终结(最后的仪式)。

    从爱情的角度来看,本片甚至可以成为昏昏欲睡,而从仪式的角度来看,本片堪称精美。尤其是天马行空般的场面调度,将舞台剧的表演,走位,布景,甚至场景切换都融入电影长镜头之中,有一种独特的错位感。它在用一种表现主义的思路让你出戏,提醒你说,现实中的人,现实中的事情,不是这样的,但是人脑中的人和事情却是这样的。因为文学本质上是矫情的,是大惊小怪的,是高于现实的,而电影本质上却是对现实的复制。作为一个文明名著改编的电影,而且是第十三次改编(因而必然不是不朽),与其在剧本和表演上下功夫,不如在镜头语言上下功夫,假如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能让人得到属于电影的美(而不是属于文学的美),那么忠于不忠于原著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也是我们正确看待《白鹿原》应该持有的看法。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随着剧情的推进,为了不使形式太过抢戏,开始中规中矩。然而由于实在没有什么太过抓人的东西,单凭场面调度带给人的欣喜又不见了,就成了一种昏昏欲睡的东西。但是我们应该原谅它,这部电影除了女主角之外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原谅。因为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古代的小说,古代的小说是以明晰的心理描写见长的,而电影是关于视觉的。电影应该改编那些凭借着外延来表现内涵的作品,而不是那些让内涵自己说话的作品,因为在电影中,它们不会说话。

    电影的最后,爱情已经消失了,剩下的仍然是两个仪式,一个是关于列文的仪式,一个是关于卡列宁和安娜的两个孩子的仪式。在那片安娜和高富帅偷情的浪漫之地,卡列宁看着他的孩子和高富帅的孩子一起玩耍,相亲相爱。卡列宁说他已经原谅了她,然而对于她来说,这种原谅就是一种惩罚。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善良了,而善良的人总是别人眼里的沙子。

    我在想一个问题,卡列尼娜和卡列宁这两个词有啥关系,据某人说,可能一个是女的的名字,一个是男的的名字,其实是一个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边有一只狗就叫卡列宁,看来它是一只公狗了。

    那一章叫做《卡列宁的微笑》。那只狗快要死了,奄奄一息,偶尔忽然叫起来,他们就会很高兴,说这是卡列宁微笑了。在影片最后的仪式中,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卡列宁有没有微笑,然后我回忆了一下整部片子,他好像从来都没有微笑过。

                                                                                                                                                     20121021

 
 

 5 ) 矮子乔的御用女主角不是kk,是摄影机.

1.和几个同事一起看,其中一个是教"视觉传达"的(话说我也不懂是什么玩艺),看完后说了句,真够长的,不过,这镜头也太漂亮了吧.两位女同事和我讨论的是,kk一共换了几套衣服?

2.上部基因变种少女杀手已露端倪,这次是毫不掩饰了,矮子乔就是要把camp玩到底了,印象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红磨坊,是欧容的<天使>,接下来是阿莫多瓦.矮子你确定你真的是直的?

3.后半场脸部大特写不断,那股子我为我的muse拍片的姿态!!!你是爱kk的对不对!为什么还不在一起!

4.这个版的涡轮司机,算得上影史第一美了吧,连我这种独钟老男人的口味都心猿意马了,那个窗口阳光下来照到两人裸体的镜头(其实我当时穿越到<蓝宇>海报了),小白脸那诱人的小屁股...而且,他比kk白!!!这.....

5.华彩依然是舞会,矮子你是有多爱拍舞会!几个长镜加快剪,最后配上镜子里kk分裂成两半的脸,虽然不算这厮的新招,可是身为老残粉依然热泪盈眶!小乔你应该拍<倾城之恋>啊!白流苏舞会抢范柳原,可不就得这么拍吗!!!

6.前苏版本(包括电视剧)真心完全无印象...

97版印象只有那个冰湖融化的镜头算是很俄罗斯,可惜苏菲马索那面瘫脸实在没有存在感,加上导演想引入列文线结果两条线都七零八落;嘉宝版嘛,中规中矩,从不觉得瑞典女神有什么演技,其实那年头才是真的拼存在感吧;最接受的还是杜维威尔的,有风格,费雯丽也真心演得好,不过,那年代的风格和现在比....摄影机能在天上飞来飞去吗?

7.硬要挑刺的话,还是觉得列文两口子的戏不够,再多点基蒂的戏来衬托安娜就更好,再多点列文纠结的文青戏码也算更尊重托翁?不过,也够了,咱电影院要看的都不是这些...

 6 ) 我是来为编导伸冤的

注:老师我是本科生拿它交作业了,您如果搜出来了,我郑重声明这是我自己写的

    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个这样的情景:一个参过军打过仗的俄罗斯纯爷们,以《战争与和平》这部以俄法战争为背景的史诗巨作闻名于世,某天突然想展现他内心柔情的一面。于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开始讲述一个少妇出轨的故事,这位安娜-卡列尼娜刚烈、贞洁,但是被残忍粗暴的丈夫卡列宁夺去了青春,只得在冷漠虚伪的上流社会中苟延残喘,渐渐与行尸走肉无异。直到她遇到了光明磊落的翩翩君子沃伦斯基,才终于有了挣扎出窒息生活的勇气。于是二人毅然私奔,冲破封建礼教,不顾经济危机;可时过境迁,她仍有情、他却变了心,失去一切的安娜在绝望中卧轨自杀,以死为代价向这个吃人的社会发出最后也是最有力的控诉…

    在没有打字机的苍凉年代里,托尔斯泰只凭纸笔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这样一部近百万字、成为后世八点档开山鼻祖的巨型小说,这可能么?就算这种东西确实是托翁的手笔,它又凭什么能成为伟大的俄罗斯文学中伟大的代表作品?难道这就是公认的经典,百年来的读者和学者们的共同选择么?

    这一切都是因为,《安娜-卡列尼娜》的原著并不是首段所说的那个样子。托翁笔下的卡列宁从来就没有冷酷凶暴、不近人情,相反,整整两册砖头一样的书用无比充实的细节证明他能力过人、学识渊博、体贴妻儿,充满虔诚教徒的高贵品性,而且全身心奉献给了俄罗斯,从不像其他腐败政客那样结党营私,出差时连车马费都不肯多拿,更莫提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如果一定要有什么缺点,就是为人过于严谨以致呆板,生活过于规律以致无趣。沃伦斯基也对安娜忠贞不二,他的所谓“出轨”也大都出自安娜的臆想。至于安娜本人,确实是一位精神很不成熟的自私女性,始终处于歇斯底里状态,如果单就事迹来看,完全可以说她是一个自作自受的荡妇。

    因此,许多“原著中那个自私冷酷的卡列宁”、“本应该勇敢追求爱情的安娜被拍成了任性的傻女人”的文章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以鄙人低下的智力水平着实无法理解。据说有官方课本和论文将这部书概括成了八点档连续剧,所以刚才我特地到图书馆翻了翻俄罗斯文学史和托尔斯泰相关书籍,非常遗憾的是我国学者确实也没有这样解读。托翁的作品相较于当今的畅销小说而言可谓是超长超闷了,加之俄语的腔调本来就独特,所以既然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读完全书,总不至于对字里行间、铺天盖地的信息全都视而不见吧。

    总之,《安娜-卡列尼娜》原著的情节、人物关系和性格,确实就是这部电影中的样子,如果读小说的话,肯定会更同情绿帽大侠卡列宁,更讨厌神经质卡列尼娜。所以,说Joe Wright侮辱了原作、贬低了安娜等等,每个读过原著的读者都可以凭书店里一摞摞常年无人问津的《安娜-卡列尼娜》发誓,这可真是无中生有。没读过原著当然没有关系,单看电影也的确很难看出安娜的好(何况她本来也没什么太好的地方),但无凭无据、以讹传讹,动辄“本该”、“原著”,我想这终究不是一个太好的习惯吧。

    《安娜-卡列尼娜》的原著是一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社会百科,它将小说这种体裁发挥到极致,大部分内容是以絮叨的口吻描述平静的生活(哪怕发生了一点也不平静的事),戏剧性是不怎么强的——比如安娜其实到了快一百页才登场,她和沃伦斯基只是浩瀚篇幅中的一条支线。小说的大部分情节其实是在列文、基蒂、斯季瓦身上,尤其列文是第一男主角。这位形貌平凡的高大男子和《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以及《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一样,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化身,因此电影中列文虽然好像什么也没做,但他也有重大的价值,因为与其说《安娜》讲的是安娜,倒不如说是列文的观察与思索。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八小时版的《战争与和平》很多镜头都给了这位胖大的青年,即便他只是若有所思地默默看着。

    总之,托翁借助列文以及其他人物的言谈、内心和经历,表达了他对宗教、历史、社会以及生命本质的思考。因此,将《安娜-卡列尼娜》改编成两小时的电影,其效果与将《红楼梦》改编成两小时的宝黛钗三角恋是相当的——而且不管主创如何努力,只要忠于原著,林黛玉都会成为一个不可理喻的神经病。

     何况《安娜-卡列尼娜》还有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描写,其影像改编难度之大,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上一百个《蓝》也难以呈现。我认为单就心理描绘来说,这一版已经做得相当出色,只看过一遍不好乱说,喜欢的观众想必是有体会的。一代文豪托尔斯泰不是受训多年的职业编剧,他是一个观察家、思考者,所以他不会从简单的表象推导出粗暴的结果。对于身负罪孽的人而言,最需要的救赎并不是把过往一笔勾销,而是有人能懂得你因何而选择,因何而犯错,虽然他也无法代表人民原谅你,但他会代表上天理解你。

    比如前一阵子有个学生因为作弊被吊销学位而想不开自杀了,网民纷纷在千里之外喝着咖啡敲着键盘,义愤填膺地表示这孩子该死——他当然给亲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但他又没杀人放火,凭什么就该死了呢?以我低下的智力水平,总觉得这和安娜也是类似的。虽然并没有真得付诸实行,但许多人都会忽然感到抑郁烦躁恨不得立刻跳楼上吊,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人性。托翁巨细无遗地描写了安娜的心理状态和她周围人的生活,将安娜这不可理喻的死塑造成了生活的沉淀与综合,以至于再任性的癫狂也变得可理解了。因此尽管剧情上不清不楚的地方仍然很多,但毕竟对象是心理描写占据大部分的《卡列尼娜》,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相较之前的版本是个巨大的飞跃。

    以电影中出现的情节简单来说,致死安娜的原因大概有:基蒂、多莉、卡列宁以及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们。多莉代表了传统的家庭生活价值观,丈夫天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她终日在家洗衣做饭,为了孩子耗尽了青春,虽有怨言,结果还是压抑了下去;基蒂被抢了沃伦斯基,自知魅力与安娜无法并提,但经受这一挫折后反而成为了散发母性的成熟女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美丽少女娜塔莎亦是如此,起先受到风流公子花言巧语的诱骗,最终还是成为了发福、衰老的伟大母亲。这与离开儿子的安娜有着天壤之别,无形中带给她很大压力。

    电影中还不断出现淳朴、健康、强壮的务农少女,她们辛勤劳作并为家庭付出一切,列文病榻上的哥哥尼古拉即不顾世人眼光而与这样的女子共同生活——这样以劳作和奉献充实的人生,无疑与安娜等贵族终日游戏感情、沉湎享乐的空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我想这也是托尔斯泰本人的价值观。安娜还有个致命的可爱之处——虽然所有贵族都在乱搞男女关系(比如那位扇子小姐),但只有安娜一定要公开地追求她的恋情,高喊“我已经是他的妻子了”。这大概是情商不足、挫折太少的体现;但使她遭受白眼的并不是她的外遇,而是她的真实。

    所以片尾列文所“明白”的,就是此前他与老农谈及的人生意义,他的人生不仅架构在书本中,更在麦田与劳作里,贵族身份是无法束缚住他的,他像农民们一样自由。小说和电影从来都不是为了颂扬安娜,一切都是为了铺垫出这个“我明白了”。列文和安娜都追求真实,但列文投奔上帝,安娜倒向撒旦(自杀);安娜和哥哥斯季瓦都追求恋爱,但斯季瓦能分清真实与现实,适时油嘴滑头,活得游刃有余,还在龌龊世间惊人地保有了一颗还算善良的心。与耽于声色犬马的多数贵族们相反,列文终日在地里挥汗如雨,而且忠于爱情与内心,正是这种作风使他平静、超脱。而且像以前所有版本一样,列文这条线显得莫名其妙,但只要是《安娜-卡列尼娜》,就不能没有列文,不能没有他的“我明白了”。至于如何平衡这两部分情节之间的关系,要等到之后的改编了。

    不过我不禁开始怀疑,“之后的改编”究竟还能否出现。此前确实有电影版把列文写成路人、卡列宁写成暴君、安娜写成烈女,虽然戏剧冲突足,但并不是真正的安娜,更配不上世界名著的身份。但此番Joe Wright团队忠于原著框架,反而再次证明《安娜》的改编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或许此后这类项目也不用做了,只要一拍古装剧就找一帮抖森、一美,扯出“英伦复古”大旗,让狗血和基情顺着银幕洒出五里地,辅以本片这样精良的制作与华丽的调度,肯定会好评如潮的。

按:差着一大堆事情没做却跑来写这个,足见我的爱有多么深…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即便抛开情节不提,制作也是很有创意的,只看了一遍不太方便写这方面的内容,但无论如何向喜欢《安娜-卡列尼娜》的读者强烈推荐。

至于其失败原因的深入探讨,详情参见我新写的这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39127/

列文究竟明白了什么:
http://www.douban.com/note/270031794/

卡列宁的怪奇举动之解读:
http://www.douban.com/note/270315719/

 短评

如此精致奢华的表现形式,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彻底将主观情绪带入到调度摄影中,叹为观止。乔怀特对摄影和奈特丽的执迷愈发病入膏肓但也因此登峰造极,摄影如油画,奈特丽如女神。实在很喜欢这片啊!#乔怀特脑残粉的呓语#

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不喜欢,太华丽太华丽了,太赶拍,太作。出来以后和小田田感叹,Jude Law现在只能演绿帽子王了。。。

10分钟前
  • 李妙生
  • 还行

电影镜头真美

14分钟前
  • 一二
  • 力荐

这是个真实的女人,而不是真实的人。因为这是女人最笨拙和脆弱的样子。那不是真爱,那就是欲望。最妙的舞台剧般的场景转换。

18分钟前
  • 草猫想作读书人.我爱胡媚娘
  • 推荐

凯拉奈特莉怎能驾驭得了这个角色,没有古典气质,没有贵族的稳重气场,没有安娜最后深刻的绝望,简直就成了泼妇和怨妇

22分钟前
  • 老姑娘小呈子
  • 较差

一个大胆创新的改编。剧场设置的创意,让场景的转换更为流畅,对人物关系更有一种聚焦的作用。问题是男女主角缺乏火花,女主角仍有吃力的感觉。

27分钟前
  • newlight
  • 推荐

是英国么有其他女演员了么- -

31分钟前
  • Ld.
  • 还行

全剧情感饱满充实,细腻而富有色彩,编剧花了很多心思,完美呈现了舞台剧般的艺术效果。故事剧情主线比较弱,但是浓浓的表达了各种情绪,戏院里还有看到动情哭出声来的女观众。knightly和傲慢与偏见有长足的进步,遗憾的是jude law不再演帅哥,不过他细致的表演很好的演绎了悲催老公的角色。

34分钟前
  • Annie Liu
  • 力荐

所以说,结婚以后男人出轨还有可能回归家庭,但女人出轨的话,这个比例将大大降低,因为女人太容易灵肉合一。服饰化妆极美,如舞台剧般的转场设计也极富新意。最后吐槽一句,贫乳还出来演什么荡妇啊喂!!!

3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为了那无与伦比的前30分钟!

39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但我是不会离开裘德洛的,即使他(你知道我要讲什么....

4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乔·赖特又把长镜头场面调度玩出新花样了,融入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之后,镜头可以无视场景限制更流畅的运动,连很多时候的表演也是舞台式的。假景与真实场景之间的对立,大体对应两组角色。不过也是太注重形式,故事应该是这几版最让人打不起精神的一个。演员不是太理想。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①只有爱情,生活根本不能继续。②安娜没错。③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因为凯拉的“平胸”和“下巴”对这部电影持保留态度。对我来说,安娜的第一次出场就完全迷住了我。剧情放一边,拍摄手法很迷人,这时又有人跳出来说这样的拍摄不伦不类是失败的。④我只能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50分钟前
  • 盒饭饭饭盒
  • 力荐

凯拉·奈特莉的气质和表现实在很难驾驭这种角色,而且那个下巴总让我出戏回想起她以前的各种剧。乔·怀特拍这类电影真是越来越上手,独特的舞台剧式的故事展现模式,各中细节的拿捏,华丽的镜头感,布景,服饰,音乐…只是整个影片却只停留于小说表面,悲剧色彩浮于表面,没有太多引发观众共鸣的东西。

55分钟前
  • Q。
  • 还行

改编得蛮有新意的但是总有一种英国人的异域想像感。。。女演员和田园场景都太英国了。。。导演真是是keightley的粉么我老觉得是她的黑。。男主比女主长更白更好看。。。沃伦斯基把头埋在卡列宁胸口那里我都觉得他才是女主。。。同样是鞋拔脸大小姐都在同一场景里甩开女主N条街。。

57分钟前
  • yoko
  • 还行

两点穿越:“达西敢不敢再记得大明湖畔的伊丽莎白点”以及“麦田场景要不要再向《白鹿原》致敬点”⋯从《傲慢与偏见》《赎罪》到这部《安娜·卡列尼娜》,乔·怀特似乎都在拍同一部电影,他在技术手法上的造诣已经趋向登峰造极,美轮美奂的场景转换堪称神来之笔,但是叙事却越来越平淡,“美”中不足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导演相当有能力,英剧熟脸多到令人发指;凯拉一直顶着站街妓女发型让人无法直视;裘德洛倚在凯拉病榻前,凯拉却招呼着亚伦过来,我听到身后有人惊呼“这女人真贱”,直到亚伦倚在秃裘肩头哭泣,全场哄笑,真不知道这场放进来多少腐女。总之,尼玛有裘德洛做老公,怎么可能出轨搞外遇啊???

1小时前
  • 真夜中夫人
  • 推荐

贫乳荡妇立牌坊不成卧轨终遗恨, 秃叔军官无奈终搅基共育二子女

1小时前
  • black sheep
  • 较差

乔怀特总是可以轻易击碎我那感性的神经,这一次再次完胜。记忆深刻的三场戏,圆舞、赛马、观戏将极具舞台化表演的剧情转换得叹为观止,且各中细节拿捏精妙绝伦,华丽的长镜头,布景,服饰,音乐都在急促的故事中完美切换,游刃有余。结尾仓促,展开过快都是改编名著的通病啊。

1小时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宁愿去看舞台剧 不是黑女主 实在是太难看了 好几次她的下巴都提醒我她的另一部电影 《危险方法》 居然很多表情都一样 那段舞跳得毫无美感可言 完败女配 安娜飞蛾扑火般不计一切追求真爱的气质一点也看不到 倒显得像一个slut 裘德洛拿捏有度的演技撑起了整部浮夸的电影 PS 配乐很精彩

1小时前
  • silent_islan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