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王劲松,周一围,高亚麟,于震,叶璇,薛佳凝,王自健,喻恩泰,海一天,李诚儒,曹卫宇,吴优,尤靖茹,谢孟伟,钉铛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剧照

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2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3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4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5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6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3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4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5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6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7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8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19一本好书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可不火的国产综艺!

中老年粉丝来做数据了.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再到如今的《一本好书》,实力文化的每一个作品都经历了巨大的挑战,没有一个项目不是咬牙坚持过来的.如果说有一种方式能够最快的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那这个方式一定是读书.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隔阂,跨越维度的想象,读书真的能够给最快速度的提升人的认知能力. 我不相信读书的人只有评分区的800人,就像周杰伦有那么多常年潜水的中老年粉丝一样, 如果说只有数据能证明一切,那么就让数据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2 ) 观众也需要优质节目

综艺真人秀泛滥,为了节目收视率制造嘉宾撕逼话题,作为观众也就看个热闹。由腾讯视频与实力文化共同制作的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第二季上周收官,创下豆瓣评分9.3分的好口碑,10期节目,呈现10部经典名著的场景……

从2013年开始,关正文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都堪称现象级综艺。在节目中关正文安排推荐了10本书:《简·爱》《红字》《骆驼祥子》《鲁迅杂文选》《头号书迷》《了不起的盖茨比》《悲惨世界》《红岩》《汤姆索亚历险记》《怪诞行为学》。这些作品,在于震、喻恩泰、海一天等演员的表演中呈现出来,基本可以当话剧看。而在表演的最后,演员总会借角色之口对观众说:“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吗?看书吧!”

  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可以发现经典读物是经历过时间以及不同文化人群的考验的。例如《骆驼祥子》,我们年轻时基本以阶级斗争的视角来读这部书,后来,知道了老舍的创作本意,他讲述的是祥子的个人奋斗史。又比如,《悲惨世界》适用于全人类。其实,社会对道德的评判非常复杂,并没有像鸡汤那么多的简化真理,也没有那么多金句。一个人要完成最基本的是非善恶和审美的训练,靠的都是经典作品。

  现在很多综艺节目没有从题材出发,而是从使用流量明星出发,而《见字如面》《一本好书》在内容传播上有演艺需求,就需要演员。比如《见字如面》,一封细节生动、丰富的信件,演绎得不好就可能变成一杯白开水。《一本好书》也一样。

  与纯娱乐综艺相比,看文化类综艺需要一定的门槛。而如今的文化类综艺也会看重观众、看重市场,关正文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就让文化类综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不再曲高和寡。

 3 ) 豆瓣9.4,良心赔本之作,这国综黑马终于又回来了

你有多久没看一本书了? 每次这么拷问自己,我都心生惭愧。 在网络冲浪时代,不管是娱乐、阅读或是沟通,网络成为了我们逃避现实的重要渠道。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虚假新闻、欺诈广告,也正在误导着我们的生活。 如果生活的欺骗,依然无法激发你读书的热情与冲动。 不如,一起来看看这个节目吧——

一本好书

导演:关正文 编剧:耿继秋 主演:王劲松/周一围/高亚麟/于震 首播:2019-10-07(中国大陆)

最新开播的第二季节目,豆瓣评分9.3。

第一季节目也获得不俗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9.2。

依然由文化爆款综艺《见字如面》原班人马,导演关正文担当制作。 文化类综艺,大体都离不开诗词歌赋、散文小说这些颇具文艺气质的载体。 像是《见字如面》,通过演绎、朗读信件,将一字一句的情感传递。 或者是《邻家诗话》,剖析经典,吟诗赋雅。

他们都竭尽全力地,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一本好书》也一样。 读书,就是不断地将文字在脑中形成画面,转化为鲜活的想象。 《一本好书》便是把这些原本只属于个人想象的片段,以360度环形舞台剧的形式,立体、具象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第一部推荐的,便是经典红色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出版于1961年12月,由渣滓洞集中营亲历者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

故事发生在1948年的重庆,均根据在渣滓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所改编。 许云峰、甫志高、江姐、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 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成为经典。 在小学、初中教科书中,还曾有编入《红岩》节选片段。 即便是如此有名气、有分量的著作,看过的人比想象中更加少得可怜。 节目组事前做了调查—— 几百个观众中,只有几个人看过原著。

文史学家感到震惊,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事实。 虽然《红岩》里的故事,离我们已经过去了70余年,但它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数的中国人。 作为三大红色文学之最,《红岩》不仅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这些血淋淋的故事,也在不断地鞭策着我们,“为什么你今天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1948年的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正当解放区的人民为胜利高歌之时,处于水深火热的国统区人民,依然坚持战斗着。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地下党”。 以秘密的方式,建立联络站,交换情报,进行谍战工作。 最关键的是,不能让敌人的情报机构发现组织线索,并抓捕所有地下党的伙伴。

敌人的名字,想必大家也很熟悉——“军统”。 特工们不受任何法纪约束,可以随意使用监视侦查、刑讯逼供、绑架暗杀等一切手段来打击所有的地下党。

而《红岩》的故事,就从重庆沙坪坝一个伪装成书店的备用联络站开始。 书店的主要负责人是在银行担任高管的甫志高,对外作为书店老板的则是工人出身的青年党员陈松林

他们共同的上级,叫许云峰。 有一天,书店迎来了一位重庆大学的客人,名叫黎纪纲。

他不仅是学运积极分子,还是先进报刊的主编,差点因为带头参加学运被抓进监狱,看上去十分可靠。 与此同时,他还带着自己的表弟郑克昌一同到书店看书,高尔基、萧红都是他喜爱的作家。

当听到外面传来新闻时,兄弟二人激烈地讨论了起来,针砭时弊,慷慨激昂。

时常以客人身份到来的甫志高,不禁对这两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过后,甫志高鼓励陈松林,要多多与群众接触,扩大书店规模。 甚至招店员、办报纸,走到群众中去。

像黎纪纲、郑克昌这样的积极分子,可以有意地多多接触、发展起来。

对于谍战工作有些生疏的陈松林,提出了质疑,却也迅速地被甫志高反驳了。 “如果一个党员不能挺身为党,为群众去献身,只是坐在这儿等着党去安排工作,那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多么鼓舞人心的一番话,又是多么充满力量的一股信念啊。 他们未曾想到,这两位“革命积极分子”,却是军统派去伪装调查的特工。

书店不仅藏有大量违禁书籍、报刊,甚至连作为幕后指使的甫志高,也早已暴露在军统布下的罗网里。

在一个暴雨夜,许云峰久违地拜访了书店。 当他看到书店里增加的书架、等待制作的报刊以及陌生人居住的痕迹时,他爆发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积极思想的书店,这还是党的秘密机关,还是备用联络站啊! 不管是书店还是所有知道这个联络点的人,都已经很危险了。

不管许云峰怎样严厉地斥责和命令转移,甫志高依然不愿意相信,自己好心办了坏事。

他不顾许云峰的再三叮嘱,还是在所有人抓紧撤离的前夜,回了一趟家。 就连家门口都没来得及走进去,拿着一袋妻子最爱吃的牛肉干,甫志高被捕了。

随着甫志高的被捕,所有一切与书店有关的人,包括江竹筠(江姐)、刘思扬、许云峰,一同被押进了渣滓洞,这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在这个地狱里,他们饱受身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侮辱。

有的惨遭酷刑逼问,有的眼睁睁看着亲人被枪毙,还有的被公示为“叛徒”,承受着世人的骂名。 “不怕肉疼的,可能怕心疼。” “只要你是人,你就有人性,有人性就有弱点。”

在渣滓洞、白公馆这些集中营里,军统没有人性,他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调动这些地下党分子的人性,逼问出一切可以摧毁他们的信息。 对待许云峰,他们不用严刑拷打。

他们要做的,是将一位位战友痛苦的模样摆在他面前,看着他崩溃。 “你怕活着,怕活着看着你的战友,因为你的决定而死。”

他们把一切的死亡、痛苦全都推到了许云峰头上,都是因为他,才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只要许云峰心软了,只要他端起酒杯向敌人示好,他们就有了叛变的证据,来扰乱人心。 但许云峰扛住了。

这个世界,人类的情感或许是共同的,人性的弱点也都是共有的。 不同的是,他们却在为了更加公平自由的未来,选择自我牺牲。 然而,他们却再也等不到,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了。

1949年11月,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所囚禁的革命志士被集体杀害,仅有极少数人脱险。 即便已经熬到了新中国成立,但被关在监狱里的他们,依然无法亲身感受这份胜利的喜悦。

《红岩》的故事,也就这样结束了。 随着舞台剧的片段演绎,不管你是否阅读过这本书,那些革命烈士慷慨就义的画面,仿佛再次清晰地映入眼帘。 《一本好书》的舞台,并非单一地复制剧情,而是以观众更能接受、理解的方式方法,将人物情感进行传递。 《红岩》的舞台演绎版本,便再度赋予了这个红色故事,全新的定义。

故事的主角之一许云峰,以灵魂穿越的第一视角,将观众带入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不管是现代人对于谍战剧的偏见,亦或是对于红色经典的遗忘,都在许云峰的娓娓道来中,重新勾勒起了画面感。

当甫志高放松警惕之时,对此许云峰却在画外音不断地强调,是自己的过失。

回过头看,与不停自我反省的许云峰形成鲜明对比,酿成惨案的罪魁祸首甫志高,却不断地在求得原谅,以图得到内心的救赎。 他自私、狂妄、可怜的个性,全都在哀切的独白中得到展露。 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叛徒,第一次在舞台上有了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像许云峰、江姐这样大义凛然的角色,固然能获得众人追随、喜爱。 但又有多少人,会在自己享受幸福的时候,想起过他们的痛苦呢? 他甫志高,同样也是革命战士,却为什么在向个人利益倒戈的那一刻,只能遭受唾弃和辱骂?

因为他想的,永远只有自己。 他为革命所做的一切努力,想的不过是最后能够凭借功绩,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发展。

所以他自始至终,没有考虑过别人的安全,只有不停地唆使陈松林,扩大书店、发展人才、建立业绩。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不管是小说或是历史,都不断在向我们强调着叛徒的下场和后果。 与其正面的批判,甫志高这段可怜又可悲的内心独白,也侧面意指了他沦为叛徒、遭人唾弃的下场。 片中通过独白、画外音等各种舞台细节,也更好地为剖析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人物的心理状态,及正义邪恶的另外一面。

除了通过舞台细节解剖小说情感之外,《一本好书》保留了上一季的演播厅讲解环节。 邀请了文学教授、编剧、史学家、作家等文化人士,对书籍进行分析和引申。 《红岩》就邀请了文史学家许子东及编剧、作家宋方金,与主持人陈晓楠一同解说、赏析。 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在文史学家许子东看来,都不如《红岩》。 他们只看到了《红岩》被神化的部分,却忽略了其中超人的部分,存在着闪闪放闪光的“人性”特质。

也正是这份“人性”的特质,赋予了这本红色经典独有的生命力,以及不可被替代的精神力量。

或许这部红色经典中叙述的故事,已过去甚远。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无法想象革命先烈们是以何等坚毅的信念守护着他们也看不见的未来。 但小说里所描绘的、这些文字的力量,也在不断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不仅仅是《红岩》,还有《骆驼祥子》《红字》《汤姆索亚》,等等…… 每一本通过舞台解读的名作,都渴望得到情感的传承以及升华。

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必然有它赋予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玩手机、网上冲浪很容易,唯独「读书」最难。 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极大程度地压缩了我们阅读的时间。 浮躁的网络社会,正在一点点的吞噬我们的精神世界。 偏偏有些情感与力量,却也只有书本才能够传递至心。

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那些沉没于社会的边缘市民,那些自我思考升华的哲学思想,那些用鲜血换来的幸福与尊重。 去看看这本书吧。

 4 ) 《鲁迅杂文》奴隶成为奴隶的主人

《一本好书》豆瓣高分实力文化综艺节目。

在豆瓣国内口碑综艺榜里面《一本好书》的热度排在第九名。

看到这么优秀的节目排在第九位实在让人内心担忧,文学不应该在综艺之后。《一本好书》第十期讲述的是《鲁迅杂文经典》,鲁迅的书、文章、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真正能读懂的人少之又少,这期节目邀请的都是北京传媒大学的在校生进行演读,单从品读的角度来欣赏,他们都是专业的。

对于《一本好书》整个节目来讲,个人最喜欢的并不是每一期演员如何本书本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是学者在探讨品读书本的时候,如果没有看过书本如果没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大概是无法参与无法深思的。

史航:聂绀弩用两句诗来形容鲁迅说“有字皆从人处想,无时不与战为缘”就是无时不在战斗,这是我们心目中的鲁迅,说的是人内里的东西。

许:学术界一般认为,鲁迅立人的这个思想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鲁迅后期写作大部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怎么样的人做得不像人,五四以前晚清小说,最有名的比如四大名著,大部分都在写官,因为中国的问题就出在官上面(21世纪之后的今天,中国何尝不是?)上行下效,从一九一九年五四到一九四二年的阶段,大家开始不写官。“被奴役者去欺负他人”国民性的东西是鲁迅一直揪住不放的。

鲁迅:创作总根于爱,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

人感到寂寞时才会进行创作,要是你真正感到干净的时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就不用创作了,就没有创作了,因为他已经一无所爱了,”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就不写东西了。

杨朱的思想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就是说,即便拔我一根毛,就能换取天下人的利益,我也不干,这自然是标准的个人主义。如果只听到这一句的时候,都会认为,这个人是极端的自私自利。 因为很少有人是只拔你一根毛的,拔了一根,总要有下一根,直到把你拔得光溜溜。

好文推荐《灯下漫笔》鲁迅

原文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无谓的苦吃。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但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审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灯下漫笔》讲述了历史上中国只存在两个时代,一个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袁世凯称帝那一年,中交票突然不值钱了,可以用中交票换银元,当鲁迅还沉醉在欢喜之中,另一个声音出现了“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当我们遇到不平、不公、吃亏的事情时,作为一个奴隶你还要做到开心,如果你吃苦,你熬着反抗也没有用,那你还是奴隶,但如果你能在这样的生活当中,嚼出甜头来品出快乐来,你还懂得欺负别的人,那你就是万世不竭的奴才了。

“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

臣士,士臣阜,阜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⒅。”(《左传》昭公七年)

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当读到这一段,我是非常震撼的,我们的时代永远处在一个驱使被驱使的状态下。当大家都是奴隶的时候,会形成新的驱使与被驱使的区别,一旦奴隶有了阶级之分之后,又延伸主人与奴隶的划分,当奴隶成为奴隶的主人,奴隶的主人却忘记了自己也是奴隶主人的奴隶。

 5 ) 重构经典阅读与当下大众间的关联感,《一本好书2》是如何做到的?

截止今年三季度,国内网综产量达117部,电综产量达61部,与往年相比依旧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时节”。但事实上,当下不少综艺节目仍陷入了类型化生产与创作的怪圈困境,直接导致内容创作上的同质化和重复性,使得大众也开始产生了倦怠式审美,大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作品生产力的不匹配。

近些年,虽然有不少优秀的文化类节目相继问世,但同质化现象也颇为严重。如何平衡文化表达和节目创作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整个行业特别关注且需要突围解决的难点。擅长操刀文化节目品类的实力文化,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见字如面》《汉字风云会》再到《一本好书》,某种程度上,其好像都在扮演“引领者”的角色,观照受众体验,探索更新的承载形态和表现方式。

以豆瓣9.2评分的《一本好书2》为例,从首播选题《红岩》到收官“重读鲁迅”,一整季节目,无论是选择的主题,还是经典书目的新解读,亦或是精湛表演的呈现,都给观众带来了持续性惊喜,能够做到这一点,用心程度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档节目,将经典好书通过演绎和解读关联当下,给观众提供直接的阅读利益,输出高价值精神内容的同时,亦能激发大众的热度兴趣,从这一点来说,才是其最深层的底色和逻辑构架。

重新构建经典阅读与当下大众之间的关联

这是《一本好书2》真正要做的事情

如果说《一本好书》第一季完成了对大众审美情趣的初步普及,那么第二季节目显然要做的是让当下的观众与经典书目建立更加具体的关联,进一步让其从中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收益”与“滋养”。

经典文化的本质是启迪独立思考,建构身份认同。但经典文化与大众之间仍然有着一定的门槛和间隔,如何激发大众自发地阅读或重读经典,则是摆在《一本好书》这档节目面前最大的难题。通过复盘第二季的节目,笔者发现“有心”的节目组在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更加尊重戏剧规律并与优秀演员互相成就,在舞美与镜头上更加精细打磨,点评嘉宾的有效加持等。

事实上,这档节目的目标简单纯粹,就是尽最大可能让观众自然地去跟随着节目或演出嘉宾完成一次次与经典阅读的跨时空“对话”。

第一,找到了戏剧和节目之间的平衡契合点。

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将一本厚厚的经典书目浓缩在一期90分钟节目之中,着实考验着导演团队,但这又是一档好节目必须要花费的“硬时间”,没法偷懒。但两季节目下来,显然节目组已摸索出些许方法论,尊重戏剧的创作规律,邀请优秀的实力派演员,设计更多巧妙新颖的舞台桥段等。凡此种种,才会让每一期节目都呈现出被打磨后的顺畅感和惊喜度,让人印象深刻。

诸如第五期节目《头号书迷》,通过对内容的重新创作和舞台演绎,叶璇炸裂演技,舞台剧情上的激烈推进,着实让观众有一种“难以喘息”的紧张感,在结尾更是设置了悬念,让观众去书中找答案,这样做无疑是巧妙地将舞台戏剧、节目表达、经典好书三个维度间形成了紧密的关联感,互相增益,最终为观众带来精彩且颇具独家记忆的作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季舞台上也邀请到了诸多优秀的演员们,老戏骨如王劲松、李成儒、于震、曹卫宇等,青年实力演员叶璇、牛骏峰、薛佳凝、周一围、喻恩泰、王自健等。通过他们专业上的加持,最终呈现出好的结果,这其实是一个正向循环,好的演员和好的节目、舞台,心心相惜,彼此成就。于震曾表示,“节目剧本的提炼非常好,台词很给力,演起来很过瘾。”演员李成儒则用自己与《骆驼祥子》的渊源感叹,经典需要如此传承。

第二,在舞美、镜头等外在呈现上,更趋于精细化和成熟性。

相较于第一季,《一本好书2》在硬件上的投入和表现,专业水准在线,且为内容呈现加分不少。第八期《了不起的盖茨比》,整个舞美的搭建和设计,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美国社会“纸醉金迷”的浮华,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主人公盖茨比“无法逃脱”的命运感。

事实上,精致舞美的背后,其实每次都是打破重建的“经费燃烧”,也就是说每期舞美都是根据书目类型而匹配相应的专属设计,显然第六期的《怪诞行为学》与其他期节目的舞美风格明显不同,现场设计成了围炉夜话的场景,不仅拉近了节目与现场观众之间的空间距离,让互动更即时直接,同时也把观者的情感拉近了,现场像极了朋友之间的“亲密”聚会。同时,不少观众感叹双十一上线这期节目太合适了,可以避免很多人剁手,甚至有网友发弹幕“我要给我女朋友买这本书。”

第三,第二现场的“品读空间”,拓展了节目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地弥补了有限戏剧舞台所无法交代的信息知识点和发散性观点。

在《骆驼祥子》中,“品书人”的嘉宾们带领观者一起思考女性主义的角度上虎妞究竟有没有过错;在《简爱》中,他们关注到爱情世界中两人性格的一定局限会带来的问题;在《悲惨世界》中,又提到了如何应对不平等世界的复杂现实。所以说,通过第二现场嘉宾们的多元引导和观点发散,巧妙地联结了过去和当下,充分调度当代人的思考方式和自省关照,打破了历史时空寻求共通性,帮助大众实现对历史文化记忆的激活与重构。

两季节目22本好书、22次舞台呈现

一本好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一本好书》连续做了两季节目,推荐了22本好书,留下了22个难忘的舞台瞬间。实际上,这档节目也在不断地迭代,主动完成细致打磨基础上的持续创新,而深挖这背后的逻辑支撑,或许可以从其不变的严格选书标准中找到些许答案。

“我们选书有一条原则就是为了给个体的生命成长带来滋养,再就是是否能让大规模受众得到滋养。表面看上去,我们选的书好像都不是这个年代发生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也不是我们这个区域和文化氛围里发生的事,为什么要读?但为什么很多读者都发现这件事跟我们有关?其实我们在选书的时候特别强调,能够比较直接的建立与当下生活、与大规模人群、与当下精神需求相关的联系,我们就会把它优先选出来。”在谈到《一本好书》选书和荐书原则时,关正文如是说道。

不难发现,《一本好书2》愈发凸显“建立与当下生活、人群、精神需求相关联”的选书标准,让观众通过阅读好书,发现自我,获得真正的成长,进而从个体上的精神滋养扩大到大众层面上的广谱适用性。知名出版人、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曾表示,“出现了《一本好书》这么优秀的节目,它不是天空中突然出现的一朵花,跟一个时代,跟所有人的选择有关系,所以文化方面让我觉得更加振奋。”

在《红岩》中,让不少观众深思,对任何时代的个人而言,都有高于物质利益的生命价值,都有超越个体生命的更高追求,成不成英雄并不是一个优先级最高的考量,心中有正确的标尺才最重要; 在《骆驼祥子》中,不少奋斗在一线城市的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引发了无数观众对个人局限和道德自律的反省; 在《红字》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网络群嘲事件的影子,光明与黑暗、勇敢与懦弱、爱的宽恕与恨的纠结,反复叩击着观众的心灵; 在《头号书迷》中,我们会反思当下的偶像文化,偶像与粉丝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简爱》中,女性应该学会独立和爱情平等的真谛。

纵观这些好书们,无一不巧妙地呼应着当下所发生的一切,通过对经典的演绎,促使着观众去反思和自我内心关照,形成新的认知。

以观众为本位,拓展“文化流量”的影响力

提升大众审美品位和价值导向

新一代网综的收视群体有着全新的文化认知观念,如何在他们其中潜移默化地输出正善价值观、引导他们理性思考人生可能遇到的大起大落,是超脱书本以外的核心事情。正如《光明日报》评价《一本好书》第二季的心意:“相比形式上的创新,观众更为看重的可能是它保持对现实的观照和对人的关怀,观众得以在这些经典之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勇气,汲取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力量和启发。”

“其实,最有效的阅读是对经典的阅读。读书是给人智慧。一个人因为生命时长所限,视野和精力必然有限,如果你想更聪明,你一定需要他人的智慧。不管怎么样,读历史书、科学书、小说,其实都是在用别人发现的东西,别人阐述的东西来丰富自己,这是最核心的阅读利益。而在这个阅读利益里,经典是沉淀最多的、最丰富的、最微妙的,因为这是被很多国家的几代人都认可的,也是效率最高的。”关正文格外注重阅读经典的必要性。

事实上,根据图书调查、研究、咨询机构(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本好书》第一季节目收官之后,曾在首播令节目一炮而红的《月亮与六便士》在节目中播出期间的图书销量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22.5%,而《万历十五年》《暗算》《人类简史》则较同期分别增长了138.82%、248.66%、97.87%。第二季节目,更是落地了“全民阅读主题”的线下活动,在北京、广州、南京、南昌、郑州、长沙、武汉六、七地举办线下匠心读书会,并赠送万本图书,用实际行动倡导全民阅读,传播经典阅读之美。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观众的审美标准在不断地进步,而他们对节目的判断标准也更加多元和立体,能够真正契合或击中他们柔软内心的节目作品,或许才是他们从心底认可的好内容。

如果抛开“炫技”的层面,作为内容人,最想留下的东西是什么?大抵是一种初心情怀,进一步说就是一种对内心情感的关照。当然,情怀或许是较为宏大的概念,具体到承载的节目之中,就是创作团队想要表达的态度,它也许是一种正能量价值的传递。

关正文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勤勉地精耕文化品类综艺,在接受“传媒内参”专访时也曾表达了不忘初心的愿景:“尽管大众精神生活水准的提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总需要一代代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不断地去努力。”

刚刚,《一本好书》第二季收官。有趣的是,节目组专门精选了鲁迅先生的17篇杂文作品,由六位在校大学生依次“重读”,仿佛一种“见字如面”的既视感。而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如约上线《见字如面4》,两档自家品牌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巧妙地呼应衔接起来,大概也只有关正文总导演敢这么做。据说,《一出好戏》也在他的计划表上,看来是要把此类主题节目做精做透,值得肯定,同时也让观众有了更多看到好节目的可能。

 6 ) 懂“甫志高”才更懂这盛世的来之不易

怀着忐忑的心情迎来了《一本好书》第二季第一期的播出,这一期是红色经典《红岩》,我演甫志高——中国最著名的叛徒。

《一本好书》第一季带给了我许多不一样的体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德克、《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编目员比尔、《暗算》中的书记、《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老阿克莱……每个角色性格迥异。但我没有演过反派,即使《尘埃落定》中的拉雪巴土司和《无人生还》中的阿姆斯特朗医生严格地说也不算坏人——拉雪巴土司是个前来借粮又不想放下身段付出代价的“大尾巴狼”,阿姆斯特朗是个意图侥幸为求保命的帮凶——顶多算是灰色的。也可能是我外形条件的限制,从业以来演喜剧人物和正面人物比较多,有位老师也说过我“你演不了坏人,长得太慈眉善目了”,甚至一些抗战剧里的汉奸翻译都没考虑过我。但我始终觉得,演得了正演不了反,我就不是个完整的演员。

人越缺什么就会越想要得到什么,一直这么念念不忘,迟早会有回响。

我清晰的记得那天下午接到选角导演的电话“给你角色做个调整,也算是个机会,甫志高能拿得下来吗?”“能!”答应得干脆,工作可不好做。甫志高,不说他身上有多少标签,这名字本身就已经是个标签了,更何况从影视到舞台多少前辈对这个奸佞小人的成功塑造,我拼尽全力能望其项背就不错了。

坏人怎么演,没有哪个坏人会在脑门上写着“坏人”俩字儿,如果我演的面目狰狞,生怕别人不知道我是坏人那就成“雷剧”了,这可不是我们《一本好书》要的。坏人也是人,坏人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坏人,要演好这个角色就得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用他的眼睛和世界观去看一切,他做的每一件事在他自己看来都是有充分“正当”理由的。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本好书》的总导演关正文老师,他在我眼中是个文化人、值得尊敬的智者,我在《红岩》中的那段被网友说“洞悉了人性”的独白就出自他手。关老师跟我说“你一出场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个叛徒,这毋庸置疑的,咱们也不是要为叛徒洗白,咱们是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他为什么要叛变。”

首先甫志高是真心搞革命的,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革命工作中,这个不能否定。但他的革命是有条件的,他的努力工作是为了革命胜利之后自己的地位和前途,出发点不纯粹了信仰也就不坚定了,这就为叛变埋下了定时炸弹。也正是因为追求个人功绩,让他的工作方式很激进,把作为备用联络站的书店扩大、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不经调查轻易相信别人,让敌人有可乘之机打入联络站内部。他就是被功利迷了眼,按理说他一个老地下工作者的警惕性还不如陈松林吗?即使在许云峰指出有暴露的危险并要求转移的时候他还不服、想反驳、甚至要求调去农村去前线——前线相比地下工作更容易立功啊!这种情况下,只要敌人以家人性命相要挟,并许以高官厚禄,叛变是一定的!至今我都记得电影《烈火中永生》甫志高反问江姐“叫我叛徒?你们党给了我什么好处?”只恨江姐手里没有一把枪,只是狠狠地给了一个耳光。

“一方面要打破观众对这个叛徒的固有印象,形象上与之前的瘦高个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让你来演。”关导跟我说,“从服化上,咱不穿长衫带黑礼帽圆框眼镜,就穿西装皮鞋打领带,你是个银行高管,放现在就是社会精英。戏上,你要真表现出来对革命工作的热情,‘要主动为党多做工作,坐着等着党安排工作,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另一方面,咱们的戏你就演到叛变之前,没有你叛变之后出卖同志的坏,跟徐鹏飞那种直给的坏不一样,要从细节上给他的叛变埋好伏笔,往内演,这个就看你的了!”

作为一个演员,碰上关老师这样的导演真的是一种幸福,他不把演员当工具,而是给你圈定一个范围之后,舞台交给你,任你自由发挥。

还记得录制完那天下午,我发了条微博“老天保佑,一个字儿都没错,过瘾!”这是说我那段独白,不怕笑话,即使准备充分,但还是怕一时控制不好太走进情绪里而忘词儿。

录制的两天几乎是连轴转的,从于震、曹卫宇两位老师到我的演员兄弟姐妹,从导演组到道具场工,大家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默契地配合就为了播出的时候能对得起观众。

还记得某场戏结束,却迟迟没听到导演喊“咔”,当我们看向导演的时候,却发现他蹲在监视器前低着头,冲我们摆摆手,沙哑地说了一句“过”,当他抬起头的时候,眼眶是湿润的……相信大家在看到节目的时候也跟我一样几次泪目。

从小就听奶奶爷爷讲江姐、讲晋察冀游击队、讲百团大战,这次的经历之后,仿佛更懂江姐、更懂许云峰,更懂那些为了共和国奉献牺牲的革命先辈们,更懂他们信仰得那份纯粹。这期节目播出恰逢建国70周年大庆,1号阅兵的一个细节——有一辆阅兵车车牌号是1949,有人说它载着所有先烈的英魂。不论是否是这样,我宁愿这样相信。

这盛世繁华,正如你们所愿!

 短评

文化类综艺真的很棒!!!不过这一季选的书没第一季精彩了,也可能是演员水准下降了些当然要吹爆《红岩》和鲁迅杂文中国作家里有迅哥儿真的太让人骄傲了,绝对的民族自豪「头号书迷」演得真精彩,让人都毛骨悚然「简爱」其实想看袁泉来演可以作为种草书籍的综艺,然后听一些大拿聊聊读后感和导读也不错

5分钟前
  • 路人彦小二
  • 推荐

改变令我失望,总觉得表演少了点火候

8分钟前
  • 雲筠
  • 较差

每一个五星都是在为下一季续命

12分钟前
  • THE BAT
  • 力荐

终于等来了第二季,但是第一期就是这样的主题一开始有点害怕不想点开…看了之后发现拍得真的很有心,利用蒲志高、反派与观众的对话,让我们更能感受到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们意志之坚定,理解了一种叫信仰的东西(理想不是装饰生活的火花),他们不是一种“我们认为其虚拟且遥远,怀疑真的有能忍受得了那样折磨的人吗”的不可信…看了这个节目好像有些理解这本红岩理解革命烈士了,真的被感动到了…

14分钟前
  • 黯月之翼
  • 力荐

还是原来的配方和味道,演员的演技太棒了,舞台剧更能体现水平啊!最后还是被《红岩》的故事给打动了,我们的今天是用前辈的牺牲换来的,我们无以回报,唯有好好珍惜。2019.12.12 第二季看完,最喜欢《悲惨世界》那一期,伟大的作品,让读者看完都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复。书单中又多了几本好书,只可惜这一季只有《简爱》是读过的,这个节目已经成为我读书的源泉,阅读也可以如此有趣!BTW,10期太少了,根本不够看啊!

15分钟前
  • 燃烧
  • 力荐

华为的华作姓氏应该念hua4,四声,手机名字太出戏了。

20分钟前
  • 随无涯
  • 力荐

陈晓楠和宋方金和许子东的聊天在三个纬度上,他们只是各自表达而已。许子东内容和深度,对方get不到啊,他看出和宋方金没啥聊的后就放弃了。无比怀念梁文道。

23分钟前
  • 如果云知道
  • 推荐

于震 曹卫宇《红岩》李诚儒 谢孟伟《骆驼祥子》喻恩泰 海一天 吴优《红字》武打小冠军们《汤姆·索亚历险记》叶璇 高亚麟《头号书迷》王劲松 曹卫宇 尤靖茹《悲惨世界》牛骏峰《了不起的盖茨比》周一围 薛佳凝《简爱》众人选读鲁迅杂文

28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疫情期间连续看了第一季和第二季的《一本好书》。每天吃晚饭的时候看一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慢慢的全都看完了,这样的综艺真的太下饭了!除了有脸熟并且演技在线的明星们演绎之外,还有史航、许子东这样肚子里有干货的学者做中场的引读和剖析。甚至被高亚麟和叶璇演绎的《头号书迷》吸引而连夜去读了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骆驼祥子》最写实(直接牵了三匹活的骆驼到舞台上我也是真的很服气)、《汤姆·索亚历险记》 最有寓意、《头号书迷》 最引人入胜、《怪诞行为学》最让我想读(王自健的脱稿能力业务能力真的很加分)、《悲惨世界》最勾起童年回忆。不论国界、不论年代、不论作者 只专心推荐一本好书,无论如何,期待看到第三季。

32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你来了,你来了,我终于把你等来了!

35分钟前
  • 大东北小蘑菇
  • 力荐

第一集选题,第二集史航,都是扣分项

38分钟前
  • 尘飞扬
  • 还行

整体舞台效果特别棒,看完有特别想看书的冲动,尤其《怪诞行为学》《鲁迅杂文集》,完美起到了导读的目的!

43分钟前
  • Willa
  • 力荐

叶璇那集真的被演技震撼了,太有代入感第十集:鲁迅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6分钟前
  • 哼亨
  • 力荐

看了第一期,抓取片段深入得好好!演员演技也给力!喜欢反派们和观众的对话,在沉浸于故事的同时又能抽离出来冷静思考… 从人性逐渐仰望信仰的力量 / 解读嘉宾们的聊天能不能有点实质对话,不要各说各的🤦🏻♀️

47分钟前
  • 包姽婳
  • 力荐

这世上,总得有人去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48分钟前
  • Cowboy觋
  • 力荐

让《演员请就位》和《我就是演员》看看导演和编剧以及演技的差距。

50分钟前
  • 皮皮鲁和鲁西西
  • 力荐

没有哪部综艺比这更有意义了👍

55分钟前
  • 朝花朝拾
  • 力荐

主持人也太像王洛勇了吧,这季被B掉的脏话也太多了吧。第三季什么时候来啊

57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很有教育意义的综艺。支持!

1小时前
  • 顾让
  • 力荐

真是良心节目

1小时前
  • 夜无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