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力量

已完结

主演:肖东发,江晓原,孔祥林,杨敬年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读书的力量 剧照 NO.1

 剧情介绍

读书的力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拍制历时三年,几经修改打磨。头三集动用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演员,参与再现东西方文明史中那些文明巨人的著作形成或影响历史的伟大故事,同时使用大量动画来力求生动表现读书与文明史的深刻关联。第四集通过钱镠家族、翁同龢家族、蒲松龄传奇等,揭示人生的高度与读书之间的关联,读书的祖传家训具有启示教益价值。第五集则展现了全民阅读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文化影响。空中浩劫第十季鱼雷2017致命爆发力宝贝赳赳第四季魔镜杀刀使之巫女OVA:刻印一闪的灯火时间旅行者的妻子2022露西·沃斯利的皇家相册百货店奇遇记第一季心归何处野性之七人灵异事件之玉女幽魂和女儿的日常 第二季星空黑色童话第一季百花深处Happier Than Ever: 给洛杉矶的情书安娜的战争地层下陷国语命运无常一咬定情保留地之犬第三季先吻我永不者坏血鲍尔的抗争霹雳娇娃卡斯特纳与小星期二心不再遥远风高夜黑侏罗纪世界:白垩纪营地第五季我叫哀木涕之山口山战记一起吃晚餐吗火山地狱不敢说再见棺材200神谷诗子没有参加毕业典礼网2016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粤语版我叫MT 第6季狂战马克斯我的爱东京全力少女

 长篇影评

 1 ) 阅读的作用

今天我们做什么,都会问个有什么用?

这倒是个学以致用最好的时代。

机场,高铁站的书店里最畅销的书是成功学,炒股大全,管理学,营销学和名人传记等。大家努力的吸收挣钱技能,改善物质生活品质,没毛病。

而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的文学作品这等无用之书不受欢迎。有人也问起过,这些书少则几十万字,多的上百万字,读了有什么用呢?

确实,这些作品和挣钱真没什么关系,读了它们,对改善物质生活的帮助也不大。

有人会说,阅读属于精神需要,可以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有这么重要么?和我有什么利害关系?

这是个当下太多人困惑的问题。

我们可能并不在意生活中遇到冲突,需要什么解决之法,大不了怼回去。在孤独的时候,可以叫上三五好友酒吧欢畅一晚。结婚生子后,给孩子最好的吃穿,上最好的学校就可以对父母这个角色深表满意。

我们也习惯在红尘中翻滚,自嘲狭隘,自我,好色贪财都是人之本性。我们条件反射的在选择伤害的关头,本能地保护自己。我们为占到便宜而喜悦,为吃了小亏而懊恼。

如果以上都不在意,那么还有一件事我想您好好听听。

二战时有个人,今天被公认的疯子,这个人叫希特勒。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要和日本和意大利一起统治全世界。

德国人信了,日本人也信了。

新闻媒体一煽动,群情就激愤了。就连和犹太人没什么矛盾的很多德国人,也不管犹太人可能从没得罪过他,反正我就跟着一起恨上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恨能到什么程度呢?

能到比杀父之仇还恨的程度,他们要灭他们的种。

日本人更有意思,有人说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他们就可以背着枪,背井离乡去杀别人的孩子,父亲,儿子。去强暴别人的老婆,女儿和母亲。

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无用之书能教给我们的。

文学作品的力量不在于挣钱,而是开启群体的智慧,分辨人性的善恶和获取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然,有人让你死,你就真的会去。虽然换的词不是死,可能是叫什么光荣牺牲。

而有了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会反怼回去,这么好的事,还是你自己去光荣吧,我怎么好意思抢你的风头。

能分辨善恶的人呢,就知道叫你去灭别人种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会还把他当神供着,更干不出背井离乡去杀别人的孩子,去强暴别人的老婆的事。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是禽兽。

 2 )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其代表作《江村经济》成为国际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他的祖母告知他要“敬惜字纸”。

|阴山岩画:中国早期北方游牧民族对生活的记载。类似的还有

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群

挪威🔹阿尔塔岩刻

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阿根廷🔹诺斯马洛斯岩画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哈萨克斯坦🔹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仓颉:黄帝的史官,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选择仿造鸟的脚印创造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1899秋,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观察到他治疗疟疾的一味药———“龙骨”上有刻字符。

✈️发现甲骨文的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我要去!!!)

|蔡伦:造纸,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形成了雕版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国内当时没有真正普及)

|第一个安葬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蒲松龄:柳泉居士

|钱镠(liu2)的《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都是其后辈)

✈️浙江宁波市区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



 3 ) 笔记

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数以百万计的贫寒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冲破了门第荫庇的藩篱,去攀登曾经遥不可及的人生梦想。

金榜题名,毕竟是少数人的幸运,更多的读书人在寒窗苦读后未必能够换来梦想中的功名。但正因为书籍的滋润,让他们的人生迎来了另一种再造和收获。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

 4 ) 阅读书籍应该是毕生的习惯

1:文明的根脉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没有在中国普及,依然是雕版印刷术。 古登堡的改进印刷机给西方带来阅读革命!

2:精神底色

种族只是文化差异,而非人种!

儒家是开展人性文化的基础

苏格拉底是西方文明的先驱,《对话录》,是助产而不是灌输~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希腊三贤”

“万经之王”《道德经》除《圣经》外,在世界上最多的译本!5000多字的大智慧~

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轴心时代”概念,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间,北纬30度上下,各个文明都出现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柏士,以色列的犹太教,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

3:历史之轮

亚当斯密《国富论》

艾萨克牛顿的苹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不止是一种理论,是世界观!

地理大发现,《马可波罗游记》不是迎来战争的源头吗?

严复是福州人呀,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打开中国西学~

4 :书写人生

北大保安甘相伟站着上北大~

中国的科举制总体上来说还是很棒的~

钱镠留给子孙的家训,中国的家教道德是从家庭观传承的啊!钱氏家族太强大了~

5:全民阅读

杭州图书馆真棒啊~

武汉的地铁站借书点太棒了~

4.23读书日,莎翁的辞世日。

 5 ) 读书的力量

除了甲骨 钟鼎和竹简 中国的古人还曾使用过价格昂贵的帛书 锦书来记录文字

而在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曾经用泥板 黏土记录了两河文明的成果

在古希腊 罗马 则是通过纸莎草 羊皮书来书写历史

而在古代印度 人们常常采用多罗树的树叶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 这种树叶也就是所谓的“贝叶”

——文明根脉

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

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在北纬30度上下,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先秦诸子

轴心时代的标志,除了文化宗师的出现和终极关怀的觉醒之外,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那些规定了几大文明走向的伟大书籍横空出世。

——精神底色

就像那个天空上乌云密布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思想非常混杂混乱,找不到一束闪电把这个黑暗冲破,书籍,往往我觉得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它有的时候会点燃人的思想的那种火花,它在传播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有的时候,它是非常之巨大的。

书籍有的时候就是,我们找不到路的时候,一片黑的时候,一本书,它的一个思想,它就会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这种前进的方向。

——韩鹏杰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大量的现代思想和文化,正是以书籍为载体的广为传播,才催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改变古老神州的沧桑巨变。厚重的历史之轮终被这些看似柔软轻薄的书页撬动,推进,继而滚滚向前,摧枯拉朽。

——历史之轮

“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翁同龢

当知识爆炸的时候,我们怎么解决“博”和“精”的问题,怎么不被外在的知识裹挟着淹没着,怎么还能够有一个主体的“我”在,成为“我”要来读。我想,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大家的一个共同的任务。

——陈洪 南开大学教授

 6 ) 《读书的力量》,科普性的片子,种草提到的书籍和地点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

  •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者,人类学书籍《江村经济》
  • 敬惜字纸
  • 字为人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

第1集《文明根脉》

  • 阴山山脉:刻印在砂石上的岩画,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关于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等事件的记载,这是人类文字发明以前重要的记录资料,但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除开岩画,还有“结绳记事”
  • 古籍《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受黄帝之命,创造文字。
  • 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河南安阳的殷商遗址先后发现了大约15W甲骨,共约4500个单字,已识别有2500个。甲骨文的发现,基本证明《史记》的准确性。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 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的开端。木牍:薄木片书写。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开始风行天下,人们才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书籍形态和文字载体。
  • 如果将人类的300万年进化历程,压缩成24小时,那在最后的3分钟里,文字、造纸术、印刷术才不期而遇,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脱颖而出。

第2集《精神底色》

  • 孔子:“文圣”。做人做事的基线,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信奉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
  • 孟子,孟轲。《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中国人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伟大思想源头。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南宋将此成为“四书”。
  • 西方: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认识人类自我,追求永恒真理的理性精神”成为西方文明成长历程中一以贯之的品格特色,科学、数学、理性的底色。
  •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柏拉图为希腊语“宽阔”的含义):《对话录》柏拉图记录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著作《理想国》,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工具论》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本逻辑学著作,著作《灵魂论及其他》《形而上学》,“吾爱吾是,吾更爱真理”则为西方思辨和创新提供了根本的原则和无穷的动力。
  • 老子《道德经》:康德、尼采、罗素、爱因斯坦、海德格尔都是这本书的拥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开《圣经》,就属《道德经》了。作为道家哲学的经典,《道德经》还催生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因循自然、以柔克刚”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3集《历史之轮》

  • 亚当·斯密:《国富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书籍,影响了世界进程的书籍。(翻译者:杨敬年教授)
  • 艾萨克·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论著,现代文明工业化的基础从这本书开始。
  •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引发了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理大发现。
  • 利玛窦: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本名玛提欧·利奇,于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传教,第一次带来了“世界、地球”的概念,同时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中国经典为外文传播到西方。《利玛窦中国札记》:是第一本让欧洲人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经典著作。西方知识体系中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学科“汉学”。
  • 严复:1897年英国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天演论》,轰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让严复一举成名。《天演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文明的嬗变的嘹亮号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为许多社会精英所接受,并把它作为救亡、维新、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第4集《书写人生》

  • 翁同龢(hé):江苏常熟,翁家“彩衣堂”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翁同龢手书)。
  • 蒲松龄:《聊斋志异》,科举失败,但一本聊斋传千古。
  • 钱镠:《钱氏家训》。钱镠的势力在唐末乱世中崛起于临安,后来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身后谥号“武肃王”,在江浙地区被称为“钱王”。《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钱氏家族都以义庄的方式保障族人读书的权利,后代子孙人才辈出,例如钱穆(国学大师)、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钱学森钱三强(科学界“三钱”之二)、钱钟书(学贯中西)、钱永健(诺贝尔化学奖得住)。钱穆:1930年一直自学的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是钱镠家族后裔在全国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第5集《全民阅读》

  •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藏书量始于北魏的“铁琴铜剑楼”。
  • 杭州图书馆:2008年杭州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5W平方米,90%面积用于接待读者,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我国第一家率先秉持“平等、免费、无障碍”理念的图书馆。
  • 深圳中心书城/深圳图书馆:占地面积8.2W平方米,是全世界单店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
  • 农村读书:耕读传家,读书应该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生活的日常。

 7 ) 宏观而浅显,完成度不错,有逻辑,有亮点

感觉更适合中小学生。受限于篇幅时长,讲的比较浅显,属于宏观层面的叙述,但是整体框架逻辑很好。

前三集从世界文字的发展概述及其文字载体对阅读范围的影响,到中西方思想史发展概要,接着介绍了几本影响世界政治、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著作。后两集介绍了阅读对个人、家族的塑造,还有现在全民阅读的政策实施情况,从城市、农村的个人,到几个城市推进全民阅读的亮点成绩。

总的来说,还是一部完成度不错、偏向作业性质的纪录片。看到几个地方为之一振,一个是杨敬年翻译《国富论》时已90岁高龄,但每天早上3点~7点起来翻译,下午校对,不得不佩服。一个是第一次了解到钱氏家族的庞大和成就,钱穆、钱伟长、钱钟书、钱学森等等,都是钱镠的后代,家族所设义堂为族中贫穷之人读书提供资金,所以一个人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家族势力的支持。还有就是对儒家和道家的精辟比喻,儒家是人精神的动力系统,道家是人精神的消解系统和救赎系统,总结的实在太到位了!

 短评

谈论从古至今书籍对文明的促进,知识对个人的影响。引用“轴心时代”的理论很有意思,大师都是成波的来结队的走。最后看到钱氏家族介绍真是挺震撼的!赶紧下单给老公买个kindle oasis…(我有)

3分钟前
  • Willa
  • 推荐

央视版的劝学,第一次知道钱氏家族……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6分钟前
  • 沒頭腦不高興
  • 推荐

常识性知识比较多,看到杨敬年106岁仍在读书,以及钱氏家族的家训仍然肃然起敬

9分钟前
  • 人间几度
  • 还行

作为纪录片前四集讲的东西太浅,绝大部分东西在课本上都已经学过了。

13分钟前
  • Chuck0924
  • 推荐

主题似乎有点散,从甲骨文的力量到古希腊哲学的力量,第四集才是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的力量。最后一集讲了各地政府为了推进全民阅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没讲各地老牌独立书店因为种种困难而倒闭,一部皆大欢喜的歌功颂德纪录片罢了。钱氏家族固然牛逼,可是在东莞图书馆留言的农民工,却没办法在东莞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只能回武汉做一名水泥工人。读书到底有什么力量?

16分钟前
  • 阿孝咕
  • 还行

灵感与爱,知道与理想,有所悟有所得~~

21分钟前
  • 瞳°不乖
  • 力荐

跟之前的《书迷》立足于“个体”不同,这部片立意宏大多了,是从人类文明和社会推动的角度来阐述的,5集,每集一个大立意:文明根脉(文字的发展和印刷术等技术)、精神底色(中国的儒道经典和古希腊三杰传事书籍对整个文明的影响)、历史之轮(阐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几个经典著作)、书写人生(读书对个体和家族的影响,尤以钱氏家训为重点例子)和全民阅读(藏书楼、图书馆及公共图书活动的推进),前3集甚至还把范围扩展到了全球。

26分钟前
  • 星汉
  • 推荐

听到这片子真实地介绍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开来,就知道这片子确实是在认真做纪录片。

31分钟前
  • 电影里的Red
  • 力荐

权当扫盲啦……要是广州也有地铁图书馆就好咯

36分钟前
  • 屠龙小咪
  • 较差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可以改变家族命运,可以改变民族命运。

37分钟前
  • 小王子
  • 推荐

前三集难拍但不好看,毕竟大家都熟悉;四五集倒是不错

41分钟前
  • 寒塘鹤影
  • 推荐

被钱氏家族震惊到了

45分钟前
  • HeiHello
  • 较差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切题,但是也有收获。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梳理了一些相关历史与重要人物,翁同龢家族很厉害,而钱氏家族当真是灿若星河了。最后一集讲了下各城市为推进全民阅读作出的努力与现状,给了武汉不少镜头,亲切。

47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权当扫盲,钱氏家族确实了不起。

50分钟前
  • 小鹿
  • 推荐

不错 内在的逻辑可借鉴

51分钟前
  • 自娱自乐的哑巴
  • 力荐

粗浅看看,大概了解了解就挺好的~

56分钟前
  • 老韩
  • 推荐

看了第五集,城市乡村图书馆建设,在五年前是这样的。

58分钟前
  • 贾小年
  • 还行

文脉底蕴历史书写阅读,钱氏家训令人眼前一亮。

1小时前
  • 防晒霜
  • 推荐

B站已出全集。内容一般,前4集讲文化进程,个人比较推荐最后一集《全民阅读》,看看几个城市的精神建设。(14)

1小时前
  • 了一
  • 还行

《但是还有书籍》打开了我看书籍类纪录片的大门,紧接着一部《读书的力量》短短5集的纪录片,又让我对读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到甲骨文的出现,再到竹简记字,当时读书人的标配是“学富五车”。《论语》《孟子》《老子》,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士”学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着读书人的底色。书籍不仅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它海纳百川,它有容乃大,它不仅诉说着历史,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小时前
  • 顔白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