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2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4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5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6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4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5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6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7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8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9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一些杂感

他家竟然有一个佛像

朋友聚餐吃沙拉、披萨,喝红酒、香槟

他们穿的服装跟我们也差不多,或者说是我们学的他们

家里墙壁、楼梯扶手的颜色真的是典型的英国白色

英国人在家也穿着鞋

这家英国人开的车是法国车标致,而瑞士人Erika开的车是德国车大众

瑞士环境真漂亮

人的生命不止是自己的,也是自己家人的。因为你的死会给家人造成精神上的痛苦。这样想来,人真复杂

 2 ) 在死神面前一切都不值得一提

非常好的纪录片,记录了simon从生病到实行安乐死的过程,让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脆弱。曾经那么开朗、活泼、爱交际、永远是社交中心的simon,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失去说话能力,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请护工帮忙照顾自己,行走需要别人搀扶。这对于曾经那么有能力的一个人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可以想象,他一定经历的一段十分煎熬的时期,不愿意相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愿意接受曾经那么优秀的自己开始变得越来越weak,不愿意接受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死去。正如simon所说,死亡让我感到很可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爱的儿女逐渐长大,而我作为一个父亲却不能够见证他们的成长,多么令人沮丧。但短短几个月以后,他身体状况便开始剧烈恶化,某天醒来他发现自己不能说话了,再过了几天,他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手指,胳膊,甚至开始行动不便。这才是对一个人自信心最大的打击,每天清楚的感受着自己的身体不断恶化,像是一个老化的机器不能被修复,这是何等的沮丧。simon和医生原本商定了在11月2日自己生日这一天结束生命,但到了10月份却迫不及待的联系医生,希望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难以想象他是经历的多大的痛苦才会如此大的决心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连一天都不能等待。

生命如此短暂而脆弱,还有什么理由浪费生命呢?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关心身边所有爱自己的人,认真对待生命吧!

 3 ) 有些词从来没有定义

数次泪目。

“我会四种语言啊,可以后我却不能再说”。
一个总会在人群中心的,最终失去了他最后能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书写。
那只狗在那天早晨扑来却撞到了他,它感觉它做错了什么。
“请提前这个日期,拜托了”
这一趟飞往瑞士的飞机,真的是单程票。
我爱你。我们彼此相爱。
"Thank you for being my mother."

有些词,从来没有定义。比如,
生命
死亡
尊严
伦理
尊重
勇敢

纪录片拍的隐忍克制,透露着乐观而绝望。然而每一个人物的出现叙述,都拉扯着感情和“道德”。
你不想成为其中任何一个人,可你又不自觉的代入自己成为其中每一个人。Simon,他的爱人,他的母亲,他的女儿,他的朋友,他的治疗医生,他的护理,他的安乐死医生,甚至他的狗。

最后引用他母亲的话-“I am not brave. I don't have option of being brave or not. Yes, he is brave, but we have to remember that these other people were brave that have stuck it out, as well."
我没有选择是否勇敢。
那些选择直面死亡的,和直击病魔的人同样勇敢。
我不知道是谁可以决定“我”的生死,上帝,“我”,还是“爱我的人”。但至少在活着的时候,让我可以选择体面地活着,因为这是我对生命起码的敬意。

 4 ) 豆瓣9.2,他拍下自杀全过程,看哭百万观众

最近,阿兰·德龙希望以安乐死结束生命的新闻引发热议。

现年86岁的阿兰·德龙在2019年经历了双重中风的他,对媒体表示赞同在患上不可治愈疾病的情况下安乐死:

“在一个特定的年纪、特定的时刻,一个人应该有权平静地、在不用经历治疗的情况下解脱,这才是符合逻辑的、自然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人有死亡的权力吗?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有权选择安乐死吗?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有人觉得安乐死使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力,对病痛中的人是种解脱;

也有人觉得安乐死会让绝症患者产生应该去死的自责,人们应该帮助他们活下去而非帮助他们死亡。

双方各执一词,都很有道理。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赞同安乐死合法化。

在欧洲,只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安乐死是合法的。

在英国,鼓励或协助自杀为刑事犯罪,将被处以最高14年的有期徒刑。

然而,有一个英国人却坚持要为自己实施安乐死。

57岁的西蒙·宾纳在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后,与病魔展开了近10个月的抗争,之后前往瑞士的一家机构实施了安乐死。

纪录片《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跟拍了西蒙从决定到实施安乐死的全过程,记录了他人生最后的时光。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豆瓣评分9.2,超过6成观众打出五星好评。

在拍摄影片的六个月前,57岁的英国人西蒙·宾纳被确诊得了运动神经元病。

绝症,他的寿命只剩半年到两年的时间了。医生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减缓发病或改变预后的方法。

在西蒙确诊患上运动神经元病后,他就决定要么自杀、要么以某种方式安乐死。

最终他决定去瑞士接受安乐死,日期就定在生日11月2日那天。

于是西蒙联系了在瑞士巴塞尔的医生艾瑞卡·帕特里夏,希望她为自己实施安乐死。

安乐死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将一种麻醉剂粉末溶解,注射进患者体内,浓度是普通麻醉剂剂量的30倍。

如果患者注射半克,就可以实施大型手术了。

如果说安乐死是什么感觉,艾瑞卡·帕特里夏医生的回答是:

感受不到任何疼痛,也感受不到恐惧,什么都感受不到,人就在昏睡中离世。

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30秒就可以让患者熟睡,大概四分钟之内,患者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在瑞士,并非任何人申请安乐死都可以,医生需要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条件。

要求必须身患某种疾病,必须神志清醒,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在患病前,西蒙·宾纳是个性格开朗爱好交际的人,一直是朋友圈中的焦点。

他也很有领导能力,在公司担任运营总监,管人事、组织会议,几乎什么都管。

西蒙还有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妻子黛比、继女汉娜和她的孩子们、还有一个女儿佐伊住在德国。

患病之后,西蒙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或者说坍塌。

运动神经元病是种很可怕的疾病,相当于一个人逐渐丧失身体控制力的过程。在半年到一年间,患者的语言功能会每况愈下,直至彻底丧失。

他们的手臂将完全瘫痪,腿部也会越来越无力,最后只能依靠拐杖才能走路。然后是助行器,接着是轮椅。

但最终真正让他们丧命的是呼吸困难,因为控制膈肌的肌肉会受到影响。

患上运动神经元病的人中,只有1%会选择安乐死,大部分病人还是选择姑息治疗。

因为这种病不像有些绝症让人疼痛难忍,它是一点点剥夺人的行动能力。

姑息治疗的前期会给患者实施无创通气,也就是戴上氧气面罩。

但总有一天氧气也会失去作用,为了消除恐慌感和呼吸困难,医生会给患者使用吗啡。虽然吗啡也会缩短病人的寿命,相当于“慢性安乐死”。

但法律规定如果用药是为了减轻痛楚,即便会缩短病人生命也是合法的。

患上运动神经元病后,这种沮丧难以形容,原本极富语言天赋、擅长四种语言的西蒙正在逐渐丧失语言能力。

他的外孙已经开始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而他能做的只有把要说的话写下来,让别人替他说。

疾病对他的影响是残酷的,他开始变得口齿不清,肢体也逐渐不协调。

西蒙在日记本上写道:太讨厌了、很丢脸、很无助。

然而,妻子黛比对西蒙选择安乐死持反对意见。

她也不想陪西蒙去瑞士实施安乐死,两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黛比认为,安乐死不是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她不相信西蒙真的想“离开”。

几年前,西蒙和黛比的小女儿特洛伊,15岁时确诊身患罕见的骨癌,在治疗了3年后离世。

特洛伊曾在病痛发作时,请求黛比杀了她。但经过治疗缓解之后,特洛伊又会为之前说的话道歉。

所以有时很难界定病患求死的意愿,究竟是不是一时冲动,毕竟死亡是没办法后悔撤销的。

对于西蒙选择安乐死的做法,黛比感到痛苦,

她希望西蒙也可以像特洛伊一样配合治疗,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黛比认为西蒙虽然行动不便,但她可以照顾他幸福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没有必要提前结束生命。

然而西蒙却看得很开,他已经预料到病情的发展会导致他最终连基本的自理都做不到,那种完全丧失尊严的状态是他所无法接受的。

西蒙认为,出生和死亡都有它的时刻,而现在是他希望的死亡时刻。

如果患病是他所无法控制的,至少死亡时间是可控的。

西蒙认为自己已经想清楚了,他就是要选择结束没有尊严的生命。

妻子黛比却认为西蒙夸张了身体状况的恶化速度。

她认为西蒙只是害怕失去自理能力,西蒙说不是害怕,而是不愿意。

黛比甚至将情绪指向了医生艾瑞卡·帕特里夏,用几分愠怒的语气质问她为什么会热衷为别人安乐死。

医生艾瑞卡·帕特里夏却冷静地回答:西蒙已经不是孩子了,他是深思熟虑理性判断之后做出的决定,而黛比作为他的妻子应该尊重他的决定。

然而她也深深理解黛比的痛苦,关于安乐死这件事,总是留下来的人比选择离开的人更痛苦。

西蒙并非没有犹豫过,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他需要对身边在乎他的人负责。由于黛比的反对,西蒙每天都在心里反复权衡安乐死到底对不对。

与此同时,西蒙的病情还在加速恶化。

他的双手也逐渐失去知觉,不久他就无法写字了,失去这唯一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终于有一天,西蒙彻底崩溃了,他在家试图上吊自杀。

黛比不忍心西蒙这么痛苦,她赶忙打电话给艾瑞卡医生,询问可不可以将安乐死的时间提前到10月。

为了让西蒙在临终前感受朋友围绕的快乐,黛比决定举办一次餐会,在请帖中将安乐死提前的消息通知给了西蒙的朋友们。

日期从11月2日提前到了10月19日。

西蒙认为自己的生命最多只能撑到明年1月,但现在离开至少还能保留最后的一点体面,他不想让亲朋好友看到他无法交流又无助的样子。

当别人问他是否害怕时,他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怕。

自从目睹过西蒙歇斯底里寻死的一幕,黛比这才理解了他有多绝望,她决定陪西蒙去瑞士。

黛比说:“如果你爱一个人,你还是得遵从他们的选择,我很高兴能和他相遇,死亡不会改变我们共同拥有的那些美好。”

到了临行的日子,黛比和朋友们都来陪同西蒙前往瑞士。

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西蒙,都很明白这就是最后一面了。继女汉娜忍不住搂着西蒙痛哭失声。

到达瑞士后,在实施安乐死之前,西蒙还必须通过另外一位医生的评估。

医生再次强调:“一旦开始输液,你会死,而不是睡着。”

与西蒙交流之后,他认为西蒙没有抑郁倾向,而且是自己做的决定,准许通过他的申请。

安乐死的整个过程将由西蒙亲自动手打开输液开关,直到最后一刻他都可以反悔。

到了实施安乐死的日子,西蒙在病床上躺好,输液设备也一切就绪,就等他的一个动作,生命就会画上句号。

艾瑞卡医生最后再向确认了一遍他的姓名、年龄以及安乐死的原因。

接着西蒙拿出手机播放提前录好的遗言,是嗓音与他相似的配音人员根据他手写的文字录制的。

西蒙在遗言中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爱,以及一份深深的歉疚。

当陌生又熟悉的录音播放结束后,西蒙毫不犹豫地打开了输液开关……

目前世界各国对安乐死都有严格的限制,在大多数国家都被禁止。

只有荷兰、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等少数地区允许安乐死,并且要求患有无法治愈并极度痛苦的绝症才可以申请。

生命很珍贵,而死亡也同样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最后一课。

而对一些患有绝症的人来说,短暂的人生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安乐死可以结束这种痛苦,也让他们得以保留最后的尊严。就像西蒙说的:是种解脱。

然而,安乐死背后涉及的法律以及道德问题十分复杂,“合法自杀”的边界在哪里,直到今天仍在争议之中。

西蒙的抉择涉及法律、道德、情感等各个层面的困局,恰恰反映了安乐死一直以来受到争议的各个方面。

无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安乐死,看完这部影片,可以肯定的是,你会更加珍惜生命以及爱你的人。

*本文作者:RAMA

 5 ) 死亡是一种仪式

幽默机智、朋友众多、总是处于人群中心的Simon,因为运动神经元疾病,丧失说话的能力,后期甚至要有人来照顾他穿衣洗澡擦屁股。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这么狼狈地活着,他想死。他甚至挑好了时间——11月2日,也就是自己的生日那天。 “在墓地里从没见过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一样的人吧。” 在其他人看来,Simon很乐观,也能和他们沟通交流。他们可能会忽略Simon身体机能的退化,他们也体会不到Simon那种失去自尊的绝望。Debbie开始的愤怒很正常,她爱Simon,当然不想失去他。他有自杀的念头时,她肯定会生气。本来Debbie都决定不陪Simon去瑞士安乐死的,她最终还是去了。Simon想自杀的念头也因为Debbie和其他家人有过动摇,他以为他们不会这么在乎,他感觉到了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性。结尾Simon打开点滴之前,放了一段他专门对Debbie说的话,这个男人太有仪式感了!当Erika说他可以开点滴时,Simon坚定地开到了最大。遗憾的是,他却不是在自己挑好的日期死去的。 大家都太温柔、太有力量了。 Simon机智幽默乐观勇敢坚定。 Debbie体贴,尊重丈夫的选择。 Simon的朋友们暖心。 正如Simon的母亲所说:Simon很勇敢,他的家人是没有选择地勇敢。 她还想陪Simon去安乐死,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她也配着他。 Erika理性温柔,同理心强。 她说:死亡不一定可怕,死亡可以看做是一个仪式。

最后一段Simon乱舞的视频为什么这么催泪啊!

 6 ) 那就死一死啊

健雄经常嚷嚷,如果哪天瞎了他就自杀。而我呢,要脆弱得多,最近两个月大概平均三天在线上线下同时呼号“活不下去”或是“想自杀”。

这类毛病从何而来不是这里探讨的主题,“怎么去死”(how to die)才是。路口岔开的那条路是这部片讨论的问题。

在这部片里,西蒙的路口是对人生失控。歌唱家哑了,舞蹈家瘫了,风趣爱说笑的西蒙口齿渐渐黏糊,直到用高低错落的音调区分愤怒和舒服。失控感在他清醒的每一秒敲打他的自我意识,要很努力才能不去想,除非睡着,在无梦的深眠里忘记“我”。

我思故我在,人为自我意识而活,在自我意识的管辖下,人们感受和创造,同时也克服和忍耐。现代人往往意识不到自我意识是脆弱的,朋克张有句歌词唱“全世界的雨打倒我”,是的,自我意识的承受能力有限。不同个体的自我意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姑且称之为“崩溃点”。

在自我意识被彻底打败之前,all in. 这就是安乐死,至少我输得开心——经过推心置腹和深思熟虑,通过经验丰富的医师和精密的医疗程序,我最大程度地控制了这件事——在自我意识的管辖下。

痛苦的被留在此岸的人们当然有权说这是自私,哪怕声嘶力竭地控诉,也没问题:但这本来就是一个特别“自我”的选择。

议会上的争论喋喋不休,正反双方的论据都很有力,两边都是最最普世的情感与价值。如是,恰好构成了神父口中的“眼下人类社会最麻烦的问题”。

在我读法学的七年里,安乐死和废除死刑都经常被拿来讨论(并非合并共同讨论)。在生命的问题上,教室里的我们讨论的焦点是,更高存在问题。在信教的老师的课堂上,这种讨论尤其焦灼。

黛比最后接受了西蒙的死亡,陪他赴死,走最后一程。然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她接受了西蒙对自己的决定,她完整接受了自在的、自主的西蒙的自我意识。

 短评

天空没有鸟飞过的痕迹,但他确实已经飞过。

5分钟前
  • 东城厨爷
  • 力荐

Die in dignity. RIP Simon Binner. QAQ

8分钟前
  • karenlin
  • 力荐

其实五颗星都想给Simon的老婆。女儿,丈夫先后出事,还能那么乐观积极平静,内心之强大难以想象。相比之下Simon走的是另一个方向,人总要找到内心的平静。

9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很高兴你来,遗憾你离开。🌱

11分钟前
  • 树织
  • 力荐

57岁的Simon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在病发后决定去端士安乐死,中途因为妻子等亲友的阻止一度中止,结果因为病情恶化最后还是去端士实行了(话说原来一人的费用是7000英磅,真的不是人人都能死得起啊)。中间也有部分关于英国关于安乐死是否通过的提案。虽然爱他,但应该尊重他的决定,这是他的人生。

13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感谢在我最疑惑最需要这样一个视角的时候适时出现在首页。如果这就是慎重考虑之后最好的选择,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呢。最终认可他的决定打点好一切还依旧自责的妻子,清楚指出自己没有是否勇敢的选择权、儿子勇敢而那些坚持抗争的人同样也是的妈妈,这一家人明显教育水平都很高很有教养。

16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几度哽咽。特别难以承受美好的事物逐渐走向衰败那种不可逆的绝望感。也曾无数次幻想同样的场景,我也会选择安乐死,这是最好的解脱。并非不热爱生活,我如此的热爱生活,每天都认真地享受生活尽管有种种的不如意、和理想中相去甚远。但正如西蒙所面对,等到失去对一切的控制,那种绝望变成死亡的渴望。

19分钟前
  • zzfznp
  • 力荐

如何生存是个问题,其实如何死亡更是如此,尤其如何面对家人尚在。安乐死从来不是技术问题。8.6

2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尊严地活下去还连累其他人那我选择安乐死,这不仅需要自己的勇气也需要家人的勇气。其实片子有很多细节比如首位呼应比如simon的纸条和留言比如最后simon的舞蹈比如母亲和妻子的独白比如安乐死机构叫life circle,我不知道看完哭了三次的我到时候是否还有勇气决定

23分钟前
  • Stanley lamp
  • 力荐

无法用总结的话来形容。生命的话题是无果的

27分钟前
  • 午睡
  • 力荐

我倒是脱离故事的在观察BBC的人他们是怎么拍摄这种沉重而又温情主题的片子的,怎么把它拍的隐忍、克制、发人思考、有深度。

29分钟前
  • 我想放羊
  • 推荐

要想最理想化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体面地走),自身思想成熟、好的经济条件、社会文明开化,三点缺一不可。

32分钟前
  • 浅野忠信
  • 力荐

看的时候一直强烈的以为死亡是个人的事情,不能理解Simon的妻子为什么那么生气,不能尊重Simon的选择。后来发现,爱会让人狭隘,让人不能置身事外。

36分钟前
  • 雨后九点十分
  • 力荐

每次想到结尾处Simon用手机播放给妻子的遗言的情景就想哭。

41分钟前
  • 马戏团的STONE
  • 力荐

simon自己拨开开关的那瞬间还是很揪心的

43分钟前
  • chaaaaad。
  • 推荐

一个叫西蒙的男人决定去死

44分钟前
  • Chery
  • 力荐

其实对我来说,比起自己的死亡 ,更可怕的是家人的离去。活着,真好

49分钟前
  • Llewoen
  • 推荐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尊重一切由于你个人的局限性所无法体会和尊重的事物…安乐死者对于生死的权衡,自杀者对于哀乐的取舍,冷暖自知,不应强求。

50分钟前
  • 空高垂
  • 力荐

一个人是有权利选择他该如何活着又该如何死亡,但对于安乐死我还是很矛盾的,片子没有太多的煽情,会引人泪目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老母亲最后说的话很令我感动,她说西蒙很勇敢,但我们要记得也有很多坚持到生命终结的人,他们也很勇敢。留给我最大印象的还是结尾西蒙和爱犬像个孩子一样跳舞的场景

53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Sanctity of life vs Dignity of human; Compassionate purpose vs Intention to kill; The feasibility question of whether we can protect the vulnerable; The risk of slippery slope...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将永不消弥。看再多材料,都没法跟看一个人死相提并论...

58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