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HD中字

主演:罗伯特·卡莱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2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3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4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5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6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3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4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5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6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7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8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19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还原真实历史的希特勒电影?

实在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这部片的耐心,虽然我对希特勒的生平极其感兴趣。但我想了解的是真实的希特勒,而不是妖魔化的、想当然的、迎合大众的希特勒。

如果要问谁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被妖魔化、小丑化最厉害的一个人,无疑就是希特勒。希特勒是恶魔吗?你当然可以说他是恶魔,毕竟他的种族歧视政策导致了600万犹太人被屠杀。但他真像被后人所塑造的那样就是世界上头号恶魔吗?历史上哪一个帝国不是建立在大屠杀之上的,但又有哪一个帝国的元首遭到过类似希特勒这样的被否曲被丑化?就以希特勒同时代的人来说吧,斯大林、某国太祖等,论残暴,谁比谁更当之无愧?

除开残暴一面,希特勒的伟大与不凡之处,是令人钦佩的。从一文不名的街流浪汉,奋斗成为一国元首,直到彻底改变世界格局。靠的完全是个人意志和对政治理想的坚持。从私德来说,希特勒是个高尚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好女色,完全自学成才而且平易近人。从治国来说,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且是全民共同富裕,工人农民全部过上好日子。从政治来说,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虽然是偏执的狭隘的),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从私生活到政治,都是。

说回这部片,一开场就不免让人所望。看看导演找来的扮演幼年希特勒的演员吧,一看就是个邪恶的孩子,瞧那双邪恶的大眼睛,大概是直接从恐怖片的片场找来的怨鬼扮演者吧?这样的选角,无非想告诉观众,看看吧,希特勒他就是个天生的恶魔,打小就有那么一股邪气。再看看那位成年后的“希特勒”,活脱就是个小丑,何来半点个人魅力个人气质。

面对这波邪魅的演员,你不禁会想,如果希特勒真是这么个德行,当年的德国人会为他而疯狂,那德国人才是真的疯了。

而所有的情节,也都象演员选角一样,仅仅围绕“恶魔”两个字来展开意淫——在真实历史事件的表象下展开一场虚幻的意淫。原本沉重的题材,变得毫无份量了。

妖魔化的希特勒,只能满足人们的发泄欲和报复欲,并不能真正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反正这就是个天生的恶魔,那我们还怎么防范?

去妖魔化,还原真实的、人性化的希特勒,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任——当再有类似希特勒这样的破坏性的理想主义者出现时,人们才会更容易加以识别。

本来想给这部片一颗星的,不过跟《玩转希特勒》之类恶搞片相比,好歹普及了一点初中历史常识吧,还是算它两颗星吧。

首发于公号【无读不丈夫】(wudubzf)

 2 ) 时势造英雄 战争总是令人血脉喷张

首先,我不希望有人有同感,但我必须要说,战争总是令我血脉喷张,就如同每次想到天生杀人狂,我浑身的毛孔都会竖立起来!


前言:
我不明白为何很少人对战争本身感兴趣。我并不支持纳粹,也不欣赏侵略,但希特勒本人抛却政协,本身确实是个天才,不管是演讲天才,还是蹩脚却虚荣的士兵,他通过不要脸却又充满自尊的方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态度和方式或许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你可能不赞同我的看法。但请听我讲。

不管你是否是战史爱好者,你都难以忽略这样一个在历史中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他从小是受虐待的幻象成为艺术家的孩子,长大后是张嘴讨奶(邀功)的士兵,但要了解二战战史,和德国一战到二战的过度关系,你必须清楚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德国国情。

首先,一战后遗留的凡尔赛合约,要承认的是作为战败国和其民族,必然存在不服输和不甘心的心里。换位思考,巨额的赔偿、各个战胜国的盘剥,民族内部的矛盾,战后经济的萧条。失业率的剧增,人民丧失存在感、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等等等,德国人,不,日耳曼人在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德国,在柏林,也在世界。他们意图喘息,尤其是这样一个自认为天生高贵的民族。他们热切的渴望纯粹的日耳曼,渴望日耳曼的重新崛起,渴望雅利安人的重振旗鼓。正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出现了,是的,他适时地出现了,你要承认历史的必然性。即便没有他,依然会有别人带领日耳曼人面对全世界起义。

德国工人党的前身,正是希特勒的栖身之所,在哪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他未必是天才的演讲家,他却知道如何卖弄和吸引注意力。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个人建议参考一些希特勒生平及史实,这样你才明白导演的一些别有用心,却又无法再有限的时间内让你明白的细节。——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这在电影中已经着重体现;希特勒是个蹩脚的艺术家,虽然他一事无成但是他愿意尝试;希特勒是个无耻之徒,同样的面对战争和一条狗,他可以再前一秒咒骂,却在后一秒因祸得福地赞美,是个他是个二皮脸。但是,还有你不知道的希特勒。

他严重的欧陆版图甚至全世界,就该是由纯粹的日耳曼人统治,他看不起英国人,法国佬,更包括美国这个多民族“无历史”、不纯粹的政治体制和存在。

希特勒有几个细节方面,可以归列到其独特的演讲才华,也可以称其为独特的演讲技巧。他享受众目睽睽下发出自己的吼声,他仔细演练自己的演讲手势和身体语言,他总是在掌声响起之后,等待良久才走上演讲台,他总是要将台下人的胃口钓到最高才肯给final shot最后的高潮。



从另一方面讲,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德国人的电影,我也不相信德国人愿意这样侮辱自己。剧中出现的美剧硬汉的脸,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这是现实。这是传统欧美式的大片,它用自己的政治背景去试图理解当时的德国和希特勒的诞生,比如军阀、傀儡、智囊团、财团。联想至当今的美国选举,不依然是一样的套路吗?这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党派、一个新的临时政府诞生的必然阶段,没有人会在没有财团、没有民众、没有军阀的支持下擅自革命,这简直是摆自己一道。



希特勒是个孩子,在他的愿望不得逞的时候、希特勒是个冷血的人,当他的出身将阻碍其事业生涯的时候、希特勒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当他发觉自己在财团面前可以得到支持的时候——极端的民族主义色彩,加上童年 青年时期的一事无成的挫败感,是的!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希特勒的诞生大有历史必然性,如上述,结合当时一战后的德国国情和历史背景,你不难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希特勒是无可替代的,正式因为他的穷兵黩武、对犹太人的赶尽杀绝、也是由于他疯狂的民族主义、宣扬日耳曼的重新崛起,也才吸引了那么多军队、政党、民众加入其中。


再举个例子,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并非喜欢侵略本身,而是他在希特勒身上看到了日耳曼崛起的希望,你不能说隆美尔是盲目追随,因为在当时,希特勒只提反抗未提独裁+侵略。即便是发起二战之后,他依然不使用侵略这个词,在他的概念中,在他的演讲中,在他灌输给德国人的思想中,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为可怜的日耳曼人争取仅有的生存空间。



同时,军阀们,毕竟属性是武将,他们渴望世界再造一个铁血俾斯麦,渴望对英法人的复仇、渴望军队停止无所事事的日子,于是他们也发现了希特勒。这就是市场和需求的完美对接!你想买IP,我手里刚好有,不用去排队抢了!齐活!




这部电影要承认,在尽量贴近史实,但是你我、包括导演都无从得知真正的希特勒本人是什么样子什么形态。所以,我只能说他在尽量贴近,却在形式和表达上不尽完美。因为最终,他还是掺杂着大片的意识流,因为当希特勒本该操着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向人民发表群情激昂的言说的时候,却变成了蹩脚的英语。这本身就是一种败笔。

 3 ) 蹩脚的演绎

    英国思想家埃德蒙·柏克说过:

    “有一种东西,并且只有这种东西恒久不变,它先于这个世界而存在,而且也将存在于这个世界自身的组织结构之中:它就是正义。”

    但面对在正义面前蛰伏着的邪恶,柏克警示道:“只要善良的人们袖手旁观,邪恶就会高奏凯歌。”这便是描述希特勒崛起的影片《Hitler: The Rise of Evil 》片首出现的“恶人得胜的唯一条件,就是好人袖手旁观”的由来。

    1933年1月30日,当“那个年方43、留着查理·卓别林式的胡子的人,那个年轻时候在维也纳做过一事无成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无名小卒的人,那个在战后最初那些黯淡的日子里在慕尼黑无人闻问的倒霉蛋,那个啤酒馆政变中有点滑稽的领袖,那个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的煽动家”的希特勒宣誓就任德国总理之后,他“站在总理府一扇打开的窗户前,乐极忘形,手舞足蹈,不断地举起手臂致纳粹党的敬礼,他时而微笑,时而大笑,高兴得眼睛里又充满了泪水。”

    这是一次邪恶的成功,更是一场正义的惨败。

    在纳粹冲锋队员高举的火炬下,在长筒皮靴有力的节奏里,在震天的军乐和歌声中,不仅路边普通的德国民众在欢呼,甚至德国的民族英雄兴登堡元帅也很兴奋。在那个时刻,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对复兴充满了期待,因为站在权力顶峰的是一个尼采预言的“超人”,但他不是天使,而是“有着恶魔般的性格、花岗石般的意志、不可思议的本能、无情的冷酷、杰出的智力、驰骋的奇想以及惊人的判断人和局势的本领。只有到最后由于权力和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才做出了不自量力的事情”的撒旦的化身。

    六十年来,不断有人试图揭开希特勒当年成功的谜底。为何一个诞生了莱布尼兹、康德、赫得、洪堡、莱辛、歌德、席勒、巴赫和贝多芬的伟大国家会选择了一个恶魔作为首领?而这个恶魔又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在后人看来这是多么匪夷所思啊!

    2003年,美国CBS出资拍摄了“电视电影”《Hitler: The Rise of Evil 》,试图通过摄影机重现德国历史上那段黑暗的时光,并从中寻得答案。

    影片播映后,立即荣获了当年艾美奖七项提名,并最终夺得了2003年度最佳艺术指导及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殊荣。但遗憾的是,这终究是一部美国式影片,虽然影片力图还原历史真实,但因对历史的认识和人物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整部影片的德国味很淡,反而从头至尾醒目地贴着明显的美国标签。

    希特勒生于茵河畔的勃劳瑙小镇,其父是希特勒母亲的堂舅,这是历史事实,但不知何故,影片中却将他父母的关系改成了叔叔和侄女。若说这是语言翻译的笔误,那么希特勒的父亲死于清晨散步时的肺出血一事却被拍成了他在儿子和妻子面前猝死家中,这便绝对是对历史的一种歪曲。

    若说影片这样安排是编导有意为之,那么这样做究竟意欲何为呢?

    即便编导试图套用弗洛伊德学说,试图从希特勒的童年经历中寻找他成年后扭曲人格的成因,那也应该给予历史应有的尊重,应从真实中找,而不是篡改和编造。

    据载,当兴登堡看到纳粹党庆祝游行时,他是愉快的,但影片中竟生硬将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篡改为,这个昏聩老人为德国的未来忧心忡忡并对纳粹强大力量的张显感到震惊。杜撰之术娱乐尚可,作为揭示历史题材的严肃影片,以上两处情节断不足取,这正是美国电影随意化的表现啊!

    作为希特勒“一生最悲哀的时期”的4年维也纳生活,《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只是匆匆带过,而这恰恰才是揭示希特勒世界观形成的最有挖掘价值之处。

    希特勒曾在《我的奋斗》中说他从他在维也纳穷人中间的生活中,学到了日后需要知道的一切。

   “维也纳过去是,而且现在仍旧是我一生中条件最艰苦的学校,虽然也是最彻底的学校。我刚踏进这个城市时还是一个孩子,离开时却已成人,性格也变得沉静严肃了。”“在这个时期中,我形成了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哲学,日后成了我一切行动的巩固基础。除了我当时打下的基础之外,我后来很少需要学习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改变什么东西。”

    正是维也纳的流浪经历使他能够忍受一次大战时前线的肮脏,以及虱子、泥泞和恶臭并从不抱怨,这是他政治生涯成功的一个独特品质。

    也正是在维也纳,希特勒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犹主义者,这给日后的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还是在维也纳,希特勒开始由崇尚艺术转而热衷政治,他仔细研究社会民主党成功的经验并总结出建立一个群众运动、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艺术以及利用他所说的“精神上和肉体上恐怖”的价值,以及掌握政权必须取得教会、军队、内阁或者国家元首等强力部门的支持等重要认识。

    仍旧是在维也纳,从前那个人前羞涩的希特勒发现了说话的神奇力量并开始尝试在公众场合演讲,经年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日后那震惊世界的最富煽动性的口才与演讲。

    可惜,《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对如此富矿却不懈一锹,这绝对是影片编导的重大失误。

    至于极具戏剧化的“啤酒馆政变”等历史事件,影片也没有给予足够篇幅浓墨重彩。

    跟希特勒登顶的政治主张和手段相比,影片编导似乎对希特勒的人格更感兴趣,所以在片中安排了大量的希特勒情感生活情节:希特勒与吉莉的舅甥恋,对汉夫施丹格尔夫人的追求,以及与爱娃的邂逅等等。可惜导演简单将希特勒脸谱化,致使所有这些场景都明白无误地向观众灌输一个观点,即希特勒拥有变态的人格,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变态狂、一个颤抖症患者和一个鼠目寸光的小人。这样简单化的表演在演员阿尔波特身上得到了极好的贯彻,但越是这样,影片越偏离了历史影片的方向。

    对于这样一部影片,真不知道是应该将其归类于何处:历史影片么,片中有太多的情节与历史不符;商业影片么,影片主题又过于沉重,看来还是影片中文推介时冠以的“电视电影”比较折中,但,什么是“电视电影”呢?这个概念到底如何诠释?

    可惜啊,如此好的素材,却被几个蹩脚的编导搞砸了。

 4 ) 是否应该,让大家知道真正的希特勒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客观观点,与本人喜好及信仰无关

首先,我认为这部电影,不说完全客观,至少做到了尽可能不掺杂私人情绪,至少演讲的部分,为我们还原了这个男人作为演讲方面的天赋,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当时的德国工人党,在座的各位听众对于这位演讲天才的演讲,是一种什么情绪,希特勒的演讲真的充满魔力,就如同塞壬的歌声,撩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不可否认,希特勒是一个天才,我并不是否认他的暴行,也并不支持希特勒的侵略行为和民族决策。但是希特勒是一个天才,我相信没有人能保证在一战后的德国环境下,在五十万买不到一块面包的情况下,站到街头向每一个工人保证,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种话,就如同天方夜谭一样。可是这个男人做到了,他至少做到了当初向德国人民保证的一切,争取来了“像人一样的生活”他让每一个家庭开上了小汽车,在德国人的眼里,他是天神,是救世主,是唯一的英雄,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恶魔、一场对世界灾难的始作俑者。每一个死在纳粹党手下的亡魂,哪些因为种族主义无辜送死的平民亡魂,都是无辜的。也许少数吃人血馒头的资本家确实应该挂到路灯上,但是更多的是哪些无辜的人民,多少个家庭因为这一事件家破人亡。

但我不相信,一个人口中的小丑,能够让他的手下,在面临死亡时,仍能微笑着说出,只要希特勒在这里,一声令下,我依然会和他一起万劫不复。这不是一个小丑能够拥有的个人魅力。我更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有一部电影,让我看到真正的元首,一个还原当时德国人民心中形象的元首。

 5 ) 不对味

看完不得不说有点失望,如果希特勒真是如此的暴躁独断神经质,甚至难以正常用语言交流,那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家出身没背景的平民凭什么能赢得人心和声誉呢,要知道希特勒在彻底撕下面具前,欧洲众政客对他印象都非常不错,所以才会容许希特勒一步步巧妙地把德国在凡尔赛条约里的束缚挣脱,甚至连斯大林在苏德交战当天都不敢相信向来友好的希特勒背叛了他,未彻底发家前的希特勒应当是个聪明机敏对人性洞若观火善于伪装的骗术师,而不是粗鲁暴躁的神经病。另外,几段演讲的内容给人感觉都非常浅薄,演员演得很用心,但如果放在现实里民众被这样单薄的演讲内容煽动到热泪盈眶恨不得抛头颅洒热血是不符合人性的,民众要得到切实利益才会支持一个政客,而现实里希特勒拥有的,需要在这部电影里被刻画的实绩并没有展现出来,也就显得那些追随他支持他的人行为也不符合逻辑了。只能说编剧想脸谱化小丑化反派还是要讲究一些基本法,处理成这样是有些失败的。

 6 ) 何时能客观的去评论希特勒?

演员很好,尽量的还原了希特勒演讲的疯狂,只能说是“尽量”了,看样子是看了希特勒演讲的片段,至于内容肯定是小心小心又小心的删节了很多,要知道当时的希特勒的演讲,反犹并不是主要部分,更多的是一种雅丽安民族血统论的宣扬和民族主义的煽动,要是一上来就针对犹太人大吵特书,那当时的德国人不会那么听希特勒的,虽然那个时代,那个氛围反犹是一种社会风气。
至于影片一开始就把希特勒从小刻画成一个先天就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一脸愤恨的样子,烧掉蜂箱等,都刻画出他是一个天生的恶魔,典型的熊孩子形象。看到这也就知道这部电影的基调了。对于一个不抽烟,不喝酒,基本不近女色(相对同时期的知名政客,恋童癖,梅毒男,等)而且还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对于这样的一个反面人物,想要发掘其黑暗面只能从那些蛛丝马迹中捕风捉影。反正他失败了,他死了,他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无论怎么摸黑都可以了。
毕竟历史掌握在胜利者手中。失败者没有话语权。
水晶之夜没演,处决冲锋队基本处理的毫无色彩。因为看的是170分钟的版本,所以看到最后明显感觉出来导演和编剧厌倦了,想要着急的结束这部“传记”类影片。
在当今这个国人电影开始站在日本鬼子的角度去反思侵华战争的时代,何时欧美电影能够像国人电影那样不再一味的丑化侵略方,而是以一种客观悲悯的角度去看待希特勒这个人物?
想必即便是他们想这么干,那帮世纪“受害者”犹太人们也不会允许的。

 7 ) 小胡子的酒馆

小胡子命苦啊
小胡子读书不好想搞文艺啊,失败了
小胡子想当兵立功啊,住院了
小胡子想精忠报国啊,投降了
小胡子想过平常日子啊,国内不稳了
小胡子命苦啊

小胡子有天郁闷啊,跑到酒馆里喝酒啊,看到有人在吐槽啊,小胡子就想吐槽几句,没想到大家认为小胡子神吐槽,于是大家请小胡子天天来吐槽;于是小胡子天天来吐槽,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弹幕飘满了小酒馆;大家认为小胡子说的好,小胡子说的对,小胡子意见领袖,小胡子清淡救国……

接下去的评论跟元首没啥关系,我把话题引到小胡子和啤酒馆这件事情上了。小胡子是酒馆时代的意见领袖,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意见领袖活跃在互联网上,网上四处都是小胡子的酒馆。小胡子们指责着一件又一件看不惯的事情,评判着一个又一个看不惯的人物。我想问一个问题,是小胡子造就了听众,还是听众造就了小胡子?

毫无疑问,想听到某事的人,才会去认同某个观点。要在非洗脑环境中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是有点难度的。听众追随小胡子是因为小胡子说了他们想听的,而小胡子说的是他想说的么?

小胡子就应该挑听众爱听的讲,听众爱骂谁就骂谁,听众爱喷谁就喷谁,对小胡子而言,恐怕没有真相。小胡子不需要真相,小胡子需要的是激烈的言论,狂热的情绪,具有攻击性的指向,和使人感到归属感的强相互作用的组织。调动听众的情绪,使之形成狂热的自举系统,这是小胡子要做的事情。而狂热群体本身情绪的辐射性也是相当可怕的,对群体而言,真相并不重要;只要这股洪流还存在,还继续流动,这就足够了。

更可怕的事情是,如果小胡子本身具备制造虚假听众的能力,那小胡子起家的难度就瞬间下降了,小胡子不用去找第一批用户,小胡子不用去做市场推广,仅靠这批虚假的听众,小胡子就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真正听众,形成小胡子大军。
这件事情并不是不能做的,上几天有个讨论要加薪的帖子,4楼突然冒头骂了一堆现行医药制度的不是。显然4楼君是一位敬业的发帖机器人,并不幸暴露身份而牺牲。我不知道这种技术现在有多大的应用范围,但是可以想象以下场景:
当你路过一家人头攒动的小胡子酒馆,进去以后发现小胡子动情的演说充满了激情,虽然偶尔偏激极端的言论,但听众们纷纷热泪盈眶,群情激昂。你是不是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为小胡子拍手叫好?也许从这一刻起,你就加入了这支小胡子大军,慢慢被他观点同化,变成一个灵魂被禁锢的人肉傀儡。可是,你知道么,你第一次踏进小胡子酒馆的那天,你所看到的攒动人头,个个都只是被操控的毫无灵魂的机械人偶罢了。

 8 ) 一些与史实不太符合的地方

对比的文本是伊恩克肖的《希特勒传》

1、希特勒虽然是偏执狂,但是对于母亲的爱是最深的,希特勒的每个办公室都有母亲的照片。影片可以把希特勒演绎成冷血无情的反社会人格不算是妥当的。给他母亲治病的是一位犹太医生,后来被特许离开德国。

2、希特勒在一战中捡到的狗是他的部队在转换战线后被人偷走的,据他战友回忆当时希特勒非常生气。

3、希特勒的反犹太、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据考证可能是在一战后从事政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当时社会上一些极右政党都是反犹太反马克思的。在他早年维也纳求学期间因为经济原因一度以售卖自己的明信片和插画为生,跟希特勒合作的一些广告商都是犹太人,希特勒更他们的关系还不错。

4、纳粹党的发展要比影片展现的更为艰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慕尼黑的边缘小党,由于德国党派互相内斗,政府不断垮台重组,让纳粹抓住机会崛起。

5、希特勒没有像影片中那样脑残,他会根据听众的不同而表达的观点不同,不会每次都将反犹观点抛出来。比如他在跟工商业的资本家们演说寻求支持的时候,基本不会谈反犹太,只是在反共。

6、希特勒最爱瓦格纳的作品,在维也纳期间家里寄来的生活费都让他花在看瓦格纳戏剧上面了。因为没钱导致自己吃不饱饭,所以年轻的时候看着瘦弱和其营养不良。

这本传记我还没看完,后面的内容之后有机会在更新。

 短评

我实在是非常不喜欢这个演员,像个长着深蓝色玻璃眼球儿紧张又干瘦的老鼠。而且整个人物的刻画,从一开始就非常带有观念性和目的性,把希特勒演绎的时时刻刻都神经兮兮,像个没有一刻正常的人。虽然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整部电影还是让人感觉很仓促,没有交代清楚人物成长和心理转变的过程。

6分钟前
  • Carmen
  • 还行

觉得太片面了 完全没有魅力的表现啊

7分钟前
  • 水水 火火
  • 还行

像预告片一样的剧情跳跃。元首从小像个癫痢病人,紧张、狂躁……你们是在向《元首的愤怒》靠拢吗?

12分钟前
  • 阿素喇
  • 还行

成功不在于目标是否符合基础价值判断上的正确与否,而在于扇动多少人跟随你,支持你。

16分钟前
  • 程成
  • 力荐

希特勒真是个怪物,如果这部电影没有过激反应的话。

17分钟前
  • seeku
  • 推荐

6.5 非常尴尬的一部片 英语圈拍不出欧洲大陆历史的大气与厚重;虽然演员很努力却显得滑稽 多处改编让人看得不舒服 特别关于希特勒身边的人的故事;兴登堡竟然是彼得奥图扮演;历史总会开倒车 善良的人能做的就是当邪恶兴起时不要继续保持矜持的沉默而袖手旁观

19分钟前
  • 東郷柏
  • 还行

绝对力荐之作、

24分钟前
  • Chiang
  • 力荐

演得真不错,很逼真

26分钟前
  • 森林
  • 推荐

看了影片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又看了长春配译的 台尔曼这是一段德国革命的历史,从20世纪初,到纳粹的正式全面掌权1924年1月21日列宁去世后,台尔曼访问莫斯科并在葬礼上作为仪仗队成员为列宁抬棺。1924年2月起他成为德国共产党代主席,5月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成员。而殊不知,没过十年,星移斗转。1932年3月11日台尔曼再次作为候选人参加德国总统大选,竞争对手是当时在职的保罗·冯·兴登堡和阿道夫·希特勒。在此不久以后塔尔曼向社会民主党提出建立反法西斯联系战线以共同对抗纳粹。1933年3月3日,台尔曼在柏林被盖世太保逮捕。从而结束了正式斗争的一生。人物的结构,不能离开经济。1933年到1939年9月,德国军费开支240亿美元,而其他所有开支只有236亿美元。1936年-19

31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很屌的片子

36分钟前
  • 力总
  • 力荐

是屌丝逆袭吗?演的不好,一点领袖魅力都没有,有点像神经病,还是让德国人自己演比较好。

38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还行

神剪辑

40分钟前
  • 萌神小琪琪
  • 力荐

如果都能说德语就更好了,剧情很符合史实

43分钟前
  • 氪金狗眼
  • 力荐

历史课看过的

47分钟前
  • sheeparker
  • 推荐

恶魔的崛起,源于众人的滋养。

49分钟前
  • 嘎嘎嘎
  • 推荐

那个演员的功力不一般,演讲很传神,我是配合希特勒的传记一起看的

53分钟前
  • Chicology
  • 推荐

一般了啊,没那么好看,没有把希特勒的性格,喜好说谎的性格以及希特勒做人卑劣到了极点的事迹叙述的给力

55分钟前
  • Reminiscent
  • 还行

是不是对希特勒排犹倾向刻画过多了?

57分钟前
  • 穆先生.troj
  • 推荐

美国拍的希特勒传记电影,从童年到他把握住德国的政权的一段时期,主题还是表明了柏克警示的话:“只要善良的人们袖手旁观,邪恶就会高奏凯歌。”但把希特勒也塑造的太面具化了,看来美国电影的政治正确这根筋也绷的很紧啊。

58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有点中毒。。

60分钟前
  • K
  • 推荐